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晋幽公

指数 晋幽公

晋幽公(?─前416年),姬姓,名柳,晋哀公之子。前434年,晋哀公死,幽公即位。赵烈侯、韩景侯、魏文侯瓜分晋国的一些领地,但三家当时是晉國的臣屬,不是诸侯国。晋幽公恐惧三家权力,反而要见赵、韩、魏三家之主。前416年,魏文侯杀晋幽公。按《古本竹书纪年》,晋幽公则是被夫人秦嬴杀死于床上。.

13 关系: 竹書紀年盜墓韩国韓景侯魏文侯趙烈侯赵国殉葬汉朝晋哀公晋国晋国君主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是中國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戰國竹簡“汲冢书”的一部分,原無書名,因其編年體體例而命名為《紀年》,亦稱《汲冢紀年》。《竹書紀年》是一部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被盜墓者不準(不作为姓氏音Fōu或Biāo、「ㄈㄡˉ」或「ㄅㄧㄠˉ」)所發現的古代史書,在四庫全書之中為史部編年體。它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裡,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五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竹书纪年於宋朝散佚。20世纪前后,经朱右曾与王国维等人考察先宋文献,重新輯錄了古本的主要内容。.

新!!: 晋幽公和竹書紀年 · 查看更多 »

盜墓

墓是指進入陵墓或地下墓室盜取陪葬之物或掘出屍體的行為。 盜墓往往影響了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的研究工作,因為盜墓人往往先於專家开掘墓穴,其目的通常只是為了墓穴內的具高價值的精美陪葬品,在盜墓過程中極有可能故意或无意的破壞了墓穴的完整。 盜墓也有可能是為了洩恨报复。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郭子儀在靈州(今寧夏靈武縣)大破吐蕃。是年十二月,有盗墓贼掘郭子仪之父的坟墓。民間傳聞是魚朝恩遣人所為。朝廷擔心郭子儀發兵謀叛,事發後郭子儀入朝流涕說:“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 盜墓的歷史由來已久,例如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秦始皇陵曾經遭盜墓贼挖掘及破壞,兵馬俑手上的武器大多都被拿走,陵墓亦有給放火燒毀的跡象。估計是項羽所為,他推倒秦俑士兵,令其身首異處。 又例如直至1968年所發現漢代墓穴的兩套玉衣,一直以來人們都只是以為玉衣的存在只是個傳說而已,但現時大部分人都相信歷來有大量盜墓贼盜去了大部分的玉衣。 在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有記錄指學習醫術及美術的學生會從殮房、民居、墓地等地方盜取的屍體,以學習人體解剖學。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藝術家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都曾經從殯儀館或墓地裏盜取屍體,透過解剖認識人體,令他們作品更臻完美,不過這行為通常被視為盜屍,而非盜墓。.

新!!: 晋幽公和盜墓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晋幽公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韓景侯

韓景侯(),名虔,韓武子之子。 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攻鄭,取雍丘(今河南杞縣),遷都於陽翟。次年,被鄭國擊敗於負黍(今河南登封西南)。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晉,晉國的韓虔同魏斯、趙籍等大夫獲得了周朝官方承認,被周威烈王封為諸侯,定都於平陽,自此脫離晉國,並將晋国領地瓜分,晋只剩絳城與曲沃兩處,史称“韩赵魏三家分晋”。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韓、趙共廢晋静公為家人而分其地。.

新!!: 晋幽公和韓景侯 · 查看更多 »

魏可以是指:.

新!!: 晋幽公和魏 · 查看更多 »

魏文侯

魏文侯(),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中国戰国時魏国統治者。姬姓,魏氏,名斯。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繼魏桓子位,周威烈王二年(前424年)稱侯改元,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与韓、趙兩家一起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是為三家分晉,周安王六年(前396年)卒。 魏文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孝公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魏文侯被司馬遷歸于《史記·儒林列傳》,被贊為“好学”。魏文侯經常向孔子的弟子子夏以及再傳弟子田子方、段干木等請教。又拜法家的李悝為宰相,以“食有勞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当”為原則實行變法。魏国經過變法国勢強盛,先後以樂羊為将败中山国,以吳起為将攻取秦国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間)五城。以西門豹為鄴令,以北門可為酸棗令,以翟璜為上卿,改革政治,興修水利,成為戰国初期的強国。.

新!!: 晋幽公和魏文侯 · 查看更多 »

趙烈侯

趙烈侯(),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原名趙籍,趙獻侯之子。 在位時用公仲連、牛畜、荀欣、徐越等人,為政待以仁義,約以王道。當時中山國的騎兵猛烈攻擊趙國,烈侯聯合魏文侯,打擊中山,後遷都邯鄲。趙烈侯六年(前403年),與韓、魏並立為諸侯。周安王二年(前400年)趙烈侯卒,其子年幼,由弟武公代政。.

新!!: 晋幽公和趙烈侯 · 查看更多 »

赵国

赵国,戰國七雄之一的諸侯國,也作勺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西有秦国,南有魏国、韩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另外赵国附近还有小国中山国。.

新!!: 晋幽公和赵国 · 查看更多 »

殉葬

殉葬又稱陪葬,是指以器物、畜牲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 另外,中國古代也有賜已死之人陪葬帝王、貴族、尊親屬等的風俗,這多半是一種褒揚死者的作法。.

新!!: 晋幽公和殉葬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晋幽公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晋哀公

晋哀公(),《世本》、《趙世家》作晉懿公,《紀年》作晉敬公,姬姓,名驕,晋昭公的曾孫。晉昭公生戴子雍,戴子雍生忌,忌生晉哀公。前453年,韩、赵、魏共滅智伯瑤,三分其地,並於次年赶走晋出公,立晋哀公。晉國實際上已被三家瓜分,韩、赵、魏掌权。前434年,晋哀公死。.

新!!: 晋幽公和晋哀公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新!!: 晋幽公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晋国君主

晋国君主列表列出自西周至戰國期間晋国的國君,括號內列出在位時期。 注:按照當時禮法,如先君是正常原因去世,新君應在次年正月才即位,但這慣例並非每一次皆依從。由於古代史料缺乏多位晋国君主即位的準確時間,下表中有時候以上任君主去世年份作為下任君主的在位開始年份。 列表如下:.

新!!: 晋幽公和晋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姬柳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