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之间的区别

新北市議會 vs. 林裔綺

新北市議會是中華民國直轄市新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產生方式為公民直選,共劃分10個一般選區、1個平地原住民族選區及1個山地原住民族選區。. 林裔綺(1968-),臺灣政治人物,宜蘭縣人,現任新北市議會議員,民主進步黨黨籍。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顏世雄之妻。 顏世雄曾任臺北縣瑞芳鎮鎮長、新北市議會議員(第九選區:瑞芳、平溪、雙溪、貢寮),因鎮長任內的司法案件,2014年1月市議員一職被解職,由中國國民黨籍的廖秀雄替補。年底六都議員選舉時,許多支持者認為顏世雄遭到政治迫害,力挺時為顏世雄服務處主任的林裔綺代夫出征,以一萬五千票比一萬票的大比數打敗廖秀雄,順利當選。 2015年7月27日,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國昌在新北市汐止區召開記者會宣布參選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立法委員,但該選區的民進黨三位現任新北市議員僅周雅玲到場,沈發惠與林裔綺均未到場,沈發惠服務處與林裔綺服務處都表示「從頭到尾都沒被邀請,怎麼去」。.

之间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相似

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新北市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新北市議會 · 中國國民黨和林裔綺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北市議會和民主進步黨 · 林裔綺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北市和新北市議會 · 新北市和林裔綺 · 查看更多 »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選舉及2014年中華民國縣市議員選舉,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又稱2014年九合一選舉)的一部份,於2014年11月29日舉行。.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和新北市議會 · 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和林裔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之间的比较

新北市議會有31个关系,而林裔綺有2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7.41% = 4 / (31 + 23)。

参考

本文介绍新北市議會和林裔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