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之间的区别

摩加迪休 vs. 索马里历史

摩加迪休(مقديشو,羅馬轉寫:Maqadīshū;Muqdisho;Mogadishu,意指「国王的宝座」),當地人也常以舊名哈馬(Xamar,早期拼音為Hamar)稱呼之,中國古稱木骨都束,是一位於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也是索馬利亞第一大城市。摩加迪休原本應是非洲東岸名列前幾名的大城與索馬利亞的首都,但因長年的內戰與軍閥割據而陷入無政府狀態,無法實際施行首都應有的行政中心功能,索馬利亞因此另以拜多亞作為臨時首都。. 索马里,是东非的一个沿海国家, 被广泛地称做非洲之角。北部和中西部于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毗邻,西南于肯尼亚接壤。亚丁湾位于国土北方。.

之间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相似

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埃塞俄比亚印度东非乳香伊斯兰教索马里義屬索馬利蘭邦特兰肯尼亚鄭和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埃塞俄比亚和摩加迪休 · 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印度和摩加迪休 · 印度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东非和摩加迪休 · 东非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乳香

乳香(frankincense),又名天澤香、摩勒香、馬尾香、滴香,是一種由乳香属植物齿叶乳香、埃及乳香、纸皮乳香和神圣乳香產出的含有挥发--油的香味樹脂。乳香的古法文為franc encens,表示「真/貴重」「香料」,形容它在古代歐洲多貴重。該說法現在還在許多歐洲語言中使用。乳香一詞是因為阿拉伯文稱之為「奶」(al-lubán)而來,理由是樹脂從乳香木滴出時像乳液一樣。乳香产于乳香木,采集方法是在树皮上割开伤口,流出乳状汁液,接触空气后变硬,成为黄色微红的半透明凝块。乳香主要产地是索马里、也门、阿曼的佐法尔和哈德拉毛地区,古代的集散中心是以示巴王国为中心的也门地区。.

乳香和摩加迪休 · 乳香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兰教和摩加迪休 · 伊斯兰教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

索馬里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Somalia is the country's name per Article 1 of the.

摩加迪休和索马里 · 索马里和索马里历史 · 查看更多 »

義屬索馬利蘭

義屬索馬利蘭,亦稱義屬索馬利亞,為義大利王國在非洲之角的一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曾經入侵英屬索馬利蘭和阿比西尼亞,將其與義屬索馬利蘭和同為義大利殖民地的厄利垂亞合并為義屬東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義屬索馬利蘭被聯合國決定暫交義大利托管。 1960年7月1日,義屬索馬利蘭獨立,並且和英屬索馬利蘭合併為索馬利亞。.

摩加迪休和義屬索馬利蘭 · 索马里历史和義屬索馬利蘭 · 查看更多 »

邦特兰

邦特蘭國(Buntlaand,أرض البنط),正式名称為索馬里邦特蘭国(Maamul Goboleedka Buntlaand ee Soomaaliya、ولاية أرض البنط الصومالية)位於索馬利亞東北部,是索马里联邦共和国的一个成员国。 當地的氏族於1998年7月發表自治宣言,並在努加爾州地區的加罗韦建立了自治政府,而邦特蘭則是對該政府統管轄區域的稱呼。 邦特蘭為索馬利亞繼索馬里蘭以來,第二起分裂的案例。但與索馬里蘭不同的是,該國表達了願意經由聯邦制重新和索馬利亞統合的立場。此外該國和索馬里蘭有接壤,因此有領土方面的紛爭。 現在的總統是莫哈穆德·慕塞·哈希二世。首任總統阿卜杜拉希·尤素福·艾哈邁德在2004年10月14日成為索馬利亞過渡全國議會的領袖,同月中辭去邦特蘭總統的職務。此過渡全國議會尚包含索馬利亞西南國的領導者,和索馬里蘭以外的全部勢力,所以是否能夠重新樹立起一個有效的中央政府,引起國際的關注。.

摩加迪休和邦特兰 · 索马里历史和邦特兰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國(Jamhuri ya Kenya,Republic of Kenya,,或)位於非洲東部,濒临印度洋,與索馬里、埃塞俄比亚、南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亚接壤,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肯尼亚人口约4679万,一共有42个民族,分成班图、尼罗和库施特三大语系,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全国分为47个县市,首都为内罗毕。 肯雅曾是英国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從英國獨立。东非大裂谷将肯尼亚分为两半,恰好与横贯全国的赤道相交叉,肯尼亚因此获得了“东非十字架”的称号。肯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受基础设施投资及私人消费增长的影响,肯尼亚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为614.1億美元,经济增长率达5.6%。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和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联合国人居署及联合国环境署(又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摩加迪休和肯尼亚 · 索马里历史和肯尼亚 · 查看更多 »

鄭和

鄭和(),原姓馬,回族人,其阿拉伯名為哈兒只·馬哈茂德·贍思丁(حاجی محمود شمس الدين‎ Hajji Mahmud Shamsuddin),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與正統哈里發-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後裔,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访问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

摩加迪休和鄭和 · 索马里历史和鄭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之间的比较

摩加迪休有93个关系,而索马里历史有4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7.14% = 10 / (93 + 47)。

参考

本文介绍摩加迪休和索马里历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