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探险家

指数 探险家

探险家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险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的人。探险者通常是来自一个国家或文明最先到达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飞行员等等。 探险的目的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军事、商业、学术、旅行、宗教等各种因素。.

目录

  1. 163 关系: 加拿大印加帝國印度印度洋千島群島南美洲南极吉姆·柏瑞哲堪察加半島塔斯馬尼亞州塔斯曼海墨西哥夏威夷州大衛·李文斯頓大溪地大月氏天山山脉天竺太平洋外层空间好望角威廉·巴伦支威廉·巴芬学术宗教密西西比河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尼尔·阿姆斯特朗尼罗河島嶼巴芬灣巴西中亚中國中美洲东非乔瓦尼·卡博托乔治·温哥华亚历山大·冯·洪堡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亚速尔群岛亨利·哈德遜亨利·莫頓·史丹利康提基号库页岛伊本·白图泰伯希和張騫弗吉尼亚州... 扩展索引 (113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探险家和加拿大

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suyu)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南美洲的古老帝國,亦是前哥伦布时期美洲最大的帝国,印加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國的重心區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上,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地跨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南美洲印第安人帝国。 除了印加帝国的官方语言克丘亚语,印加人还使用数百种美洲原住民语言和各种的克丘亚语方言。印加人称印加帝国为Tawantinsuyu,意为“四方之地”,或是“四地之盟”。印加帝国内部存在着多种原始信仰,但是印加的统治阶级推崇印加宗教,信仰太阳神因蒂、创世神维拉科查、地球女神帕查玛玛等神明。印加帝国的君主称萨帕·印卡,意为“独一无二的君主”,同时萨帕·印卡亦被印加人当作“太阳的儿子”。 印加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1526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领一支有168人的军队从巴拿马南下,发现了印加帝国。1529年,在瓦伊纳·卡帕克感染天花而意外去世后,两位继承人选瓦斯卡尔与阿塔瓦尔帕为了争夺王位,而爆发血腥内战,大大地削弱了印加帝国的实力。1533年,西班牙人施计杀掉了赢得内战的阿塔瓦尔帕,皮萨罗的军队与数十万名原住民盟军成功将印加征服,印加帝国灭亡,沦为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印加人的最后抵抗势力新印加王国亦在1572年灭亡。.

查看 探险家和印加帝國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探险家和印度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查看 探险家和印度洋

千島群島

千島群島,又称千島列島()或庫里爾列島(Kuril'skie ostrova;),是位於俄罗斯堪察加半島西南與日本北海道島东北之間的一组火山群岛,將西北太平洋和鄂霍次克海分隔開來,目前行政區劃屬俄羅斯薩哈林州實際控制,分别设置北库里尔斯克、库里尔斯克和南库里尔斯克三个县以管辖之。全長1300公里,由56個島嶼以及许多小岩礁組成,其中包括大千岛群岛和小千岛群岛。所有岛屿面积为10,503.2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11月,总人口为19,434人。 现今整个千島群島由俄羅斯實際控制。但日本宣称对包括择捉岛(伊图鲁普岛)、国后岛(库纳希尔岛)、色丹岛(希科坦岛)和齿舞群岛(哈伯迈群岛)在内的南千岛群岛拥有主权,即日本所谓“北方四岛争议”。此争议至今仍然存在。.

查看 探险家和千島群島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查看 探险家和南美洲

南极

南極(south pole)是根據地球的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極區域,有一個固定的位置。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南緯60度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約6500萬平方公里。.

查看 探险家和南极

吉姆·柏瑞哲

詹姆斯·「吉姆」·柏瑞哲(James "Jim" Bridger,),活躍於1820年代至1840年代的美國西部拓荒時期探險家、陸軍嚮導、偵查員。 吉姆·柏瑞哲具有異乎尋常的強健體質、豐富的地理知識及野外求生本領,使他在洛磯山脈,從現今的科羅拉多州南部到加拿大邊境之間,綿亙1500公里、海拔4000公尺左右的崇山峻嶺間遊走。柏瑞哲受過教育,除了母語英語外,也通曉法語、西班牙語、數種印第安語。他與其他多位美國西部歷史名人往來或認識。 吉姆·柏瑞哲被認為是最著名的山人之一。山人特指十八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前期,美國西部一種白人冒險家及拓荒者。山人的特性是愛好和平、不為追求名譽或利益而探險,與原住民、白人、以及大自然和諧相處。.

查看 探险家和吉姆·柏瑞哲

堪察加半島

堪察加半島(Полуостров Камчатка,Poluostrov Kamchatka),是位于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东北亚的一个半岛,由堪察加邊疆區管辖,其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半岛的东南部。堪察加半岛長1,250公里,面積472,300平方公里。半岛西滨鄂霍次克海,東临白令海及北太平洋。半島與太平洋之間的千島海溝深達10,500米。堪察加半岛的堪察加火山群为俄罗斯的世界遗产。.

查看 探险家和堪察加半島

塔斯馬尼亞州

塔斯曼尼亞州(Tasmania)是澳洲唯一的島州,原名--迪门斯地(Van Diemen's Land),位于澳大利亚大陆東南角約240公里的外海,是一座呈心型的島,與澳洲本土最南方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隔海相望。塔斯马尼亚州的範圍包括塔斯马尼亚本岛与周围的小岛,官方和民间都将塔斯曼尼亚州简称为“塔州”。 塔斯曼尼亞州陆地面积68,401 km²,在六個州中佔地面積最小。該州人口49.3萬(2007年),最大城市是首府霍巴特,人口21萬(2006)。 塔斯曼尼亞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塔斯曼尼亞號稱“天然之州”,亦被譽為“蘋果之島”,亦有“澳洲版的紐西蘭”之稱,以秀麗風光和樸素人文為特色。地理上,作為獨立島嶼,當地有較大的未開發天然地帶,全州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

查看 探险家和塔斯馬尼亞州

塔斯曼海

塔斯曼海(英语:Tasman Sea)是澳大利亚与纽西兰之间的一个海洋,宽约2000公里,是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塔斯曼海是以第一个发现纽西兰和塔斯曼尼亚的欧洲人荷兰探险家亚伯·塔斯曼的名字命名,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其后在1770年代更广泛地探索了塔斯曼海。 塔斯曼海被国际水道组织认为包括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塔斯曼尼亚州以东的海域。新南威尔士州与邻近珊瑚海的昆士兰州的界线也被用作两个海洋的界线。 Category:澳大利亞地理 Category:纽西兰地理 Category:海洋 Category:太平洋陸緣海 Category:澳大利亚海岸线.

查看 探险家和塔斯曼海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查看 探险家和墨西哥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查看 探险家和夏威夷州

大衛·李文斯頓

大卫·李文斯顿可以指下面两位名人:.

查看 探险家和大衛·李文斯頓

大溪地

--(Tahiti),又譯--,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向风群岛(社會群島的一部份)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它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火山活动造就了大溪地高耸的、山脉众多的地理环境,四周由珊瑚礁环绕。岛上人口数量为183,456(2012年人口普查),是法属波利尼西亚人口最多的岛屿,它占向风群岛总人口比率的68.6%。 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首府帕皮提位于西海岸,法阿國際機場是这个地区唯一的国际机场,距离城市中心5公里(3.11英里)。大溪地在公元300至800年间最原始的定居者是波利尼西亚人,肥沃的土地和捕鱼为他们提供了食物,他们组成了这个岛上70%的人口。其余的人口主要由欧洲人,中国人以及他们通婚的后代组成。该岛在1880年就已被宣布为法国殖民地,但直到1946年那些当地居民才开始获得法国国籍。法语是大溪地岛上唯一官方语言,但当地语言大溪地语却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 大溪地是南太平洋諸島中最多華人移居的地方,當中以客家人為主。島上佳麗多次在國際選美中贏得獎項。大溪地岛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除了有陽光、沙灘等景點,也有不少渡假村。.

查看 探险家和大溪地

大月氏

大月氏,存在於公元前一世紀的古代國家。源自月氏,起源于先秦时期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的一个部落。西汉时期,統治現今的伊犁河流域一帶,其后南迁至今阿富汗。.

查看 探险家和大月氏

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维吾尔语:تەڭرىتاغ Tengri Tagh/Тәңри тағ;Тәңіртау/تأڭئرتاۋ;Ала-Тоо/تەڭىر-توو;东干文:,小儿经:)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等四國。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高达二万一千九百尺,长约2500km,宽约250~300km,平均海拔约5km。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m,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第二高峰是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m,在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m,在中国境内。前两者是前苏联雪豹登山奖必要五峰之二。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天山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山间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西部有伊犁谷地。 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称它“雪海”。位于博格达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已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是天山的最高峰,登山界一般承认1956年阿巴拉科夫首次登顶成功,但也有说1938年已有苏联登山队登顶;1975年7月25日首个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

查看 探险家和天山山脉

天竺

“天竺”重定向至此,关于北京市顺义区下辖的乡级行政区请参阅“天竺地区”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上古漢語擬音:)(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史記》曰:「張騫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千里。」唐初统称为「天竺」(中古漢語擬音:),是南方方言「Sindhu」的音譯;「贤豆」()、「狷篤」()、「乾篤」()等稱呼都是根據波斯语「Hindu」的音译,波斯人读「Sindhu」为「Hindu」,希腊人读「Hindu」为「Indu」。 山海經有記載「天毒國」,但是地理位置在朝鮮附近,不一定指印度。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根据「Indu」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查看 探险家和天竺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探险家和太平洋

外层空间

-- --(outer space),於中國大陸稱外層空間,指的是地球大氣層及其他天體之外的虛空區域。 與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太空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質,以等離子態的氫為主。其中還有電磁輻射、磁場等。理論上,外層空間可能還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 外太空與地球大气层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因為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變薄。假設大氣層温度固定,大氣壓會由海平面的大約1013毫巴,隨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數化減少至零為止。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義在100公里的高度為卡門線,為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義。美國認定到達海拔80公里的人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過程中,120公里是空氣阻力開始發生作用的界線。.

查看 探险家和外层空间

好望角

好望角(Cabo da Boa Esperança;Kaap die Goeie Hoop;Cape of Good Hope)在非洲南非共和國的西南端,北距開普敦48km,瀕大西洋,在開普半島的盡頭處,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在蘇伊士運河未開通以前,好望角是歐洲通往東方的海路必經之地;至今,特大油輪若無法進入蘇伊士運河,仍需繞行好望角。好望角常被誤認是非洲大陸最南端,而距離其東南偏東方向約150km、隔佛爾斯灣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實至名歸的非洲最南端。.

查看 探险家和好望角

威廉·巴伦支

威廉·巴倫支(Willem Barentsz,),荷兰海上探险家。.

查看 探险家和威廉·巴伦支

威廉·巴芬

威廉·巴芬()是16世紀的英國航海家。在倫敦出生。生前曾尋找“西北航道”。命名北美洲北部的一個島為巴芬島,巴芬島與格陵蘭島之間的海灣為巴芬灣,並且是世界第一個圍繞巴芬島航行一周的航海家。據說航海時通過觀測月球確定經緯度的方法由威廉·巴芬首創。.

查看 探险家和威廉·巴芬

学术

學術,在古代中國是指追尋研究學問的方法與水平,在現代則包括了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從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常被稱呼為学术界或学府。歐洲學術發展隨著文藝復興出現而改變,到了工業革命時期更出現了現代化的過程。東亞的學術發展在清朝中葉或以前,仍然受到中國學術思想所影響。自從日本明治維新,東亞各地的學術朝著西方化發展,由專注人文範疇轉移到科學範疇。由於科學範疇的學術高速發展,所以人文研究方法變得科學化。從整體來看,到了21世紀,現代學術架構以歐美模式為基礎,系統性專業分科變得非常仔細,而跨領域的研究與生命技術成了學術研究新的發展空間。.

查看 探险家和学术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查看 探险家和宗教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位于北美洲中南部,是北美最大的水系,流域面積约为300万平方公里。它也是北美最長的河流,源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北部海拔446米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流经中央大平原,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最长支流密蘇里河的源头雷德罗克湖,全长3767公里。如果按照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苏里河的源头计算,则全长为6021公里,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其集水範圍可以作為美國中西部的分界。 密西西比河的名稱源自於美國北部威斯康辛州的印第安阿爾貢金人,因为它支流众多,美国人又尊称为“老人河”,与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合称世界四大长河,是北美大陆流域面积最广的水系,两岸多湖泊和沼泽。河流年均输沙量4.95亿吨。流域属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查看 探险家和密西西比河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Юри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Гагарин,),苏联宇航员,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是首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查看 探险家和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儒略历1839年4月12日(格里历3月31日)生,儒略历1888年11月1日(格里历10月20日)逝世),俄国探险家。 普热瓦利斯基出身於白俄羅斯一個貴族家庭,曾在波蘭華沙軍事學院教授地理。普热瓦利斯基自从青年时代便立志要前往西藏拉萨探险,故自1867年起,普热瓦利斯基已多次前往西伯利亞進行探險工作,曾一度到達西藏和中國的天山。他於1888年在探險途中逝世。 虽然他在探險生涯中从未实现前往西藏首府拉薩這一目标,但是他在中亚的探险活动大大丰富了欧洲人对该地区的了解。他在中亚发现的野生双峰骆驼(學名:Camelus bactrianus)和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學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都是生物学历史上重要的发现。.

查看 探险家和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

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港另有譯作--、岩士唐,美国太空人、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及大学教授。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是双子星座8号,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执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在执行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阿波罗11号时,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在別的星球上留下脚印的第一人,並和其搭档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两个半小时。 成为宇航员之前,阿姆斯特朗曾是美国海军的,參與過朝鲜战争。他后来在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NACA)担任试飞员,飞行时间超过九百小时。作为试飞员,阿姆斯特朗飞过F-100“超级佩刀”A型和C型、F-101“巫毒”以及F-104“星”式战斗机,他飞过的其他机型包括X-1B型、X-5、X-15、F-105“雷公”、F-106“三角标枪”、B-47“同温层喷气”、以及KC-135“同温层油船”。 距离阿波罗11号登月点五十公里的阿姆斯特朗环形山就是以阿姆斯特朗的名字命名的。.

查看 探险家和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罗河

尼罗河(النيل,埃及語:iteru,科普特语:piaro或phiaro)是一条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罗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第一长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来源,但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它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其最远的源头位于卢旺达(),向北它流经坦桑尼亚并注入維多利亞湖,再从此湖中溢出注入艾伯特湖,往北流入乌干达和苏丹共和国南部,并于后者处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藍尼罗河源于埃塞俄比亚的塔納湖(),从东南流入苏丹。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白尼罗河藍尼罗河相汇,形成尼罗河。 尼罗河从苏丹首都向北穿过苏丹和埃及,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沙漠。从古代开始埃及的文明就依靠尼罗河而形成和兴旺。除海港和海岸附近的城市外埃及所有的城市和大多数居民住在阿斯旺以北的尼罗河畔,几乎所有的古埃及遗址均位于尼罗河畔。 在其入海口尼罗河形成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在这里它注入地中海。.

查看 探险家和尼罗河

島嶼

島嶼或島是指於海洋中或湖泊中被水体圍繞的陆地区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更大的澳大利亚大陆不被视为岛屿,而視為大陸)。在狹小的地域集中2個或以上的島嶼,即成「島嶼群」,大規模的島嶼群稱作「群島」或「諸島」,列狀排列的群島即為「列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整個國土都坐落在一個或數個島之上,則此國家可以被稱為島嶼國家,簡稱“島國”。.

查看 探险家和島嶼

巴芬灣

巴芬灣(Baffin Bay)是在一個位于大西洋與北冰洋之間的海,巴芬灣其實是大西洋西北部在格陵蘭島與巴芬島之間的延伸部分。巴芬灣是英國航海家威廉·巴芬航行此地後,依照其名字命名的。.

查看 探险家和巴芬灣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查看 探险家和巴西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查看 探险家和中亚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探险家和中國

中美洲

中美洲是一個地理概念,依據不同的劃分法,屬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份,一般指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地峽,現有七至八個國家。.

查看 探险家和中美洲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查看 探险家和东非

乔瓦尼·卡博托

乔瓦尼·卡博托(意大利语:Giovanni Caboto,威尼斯语:Zuan Chabotto),又稱约翰·卡博特(John Cabot)(1450年–约1499年),是意大利的航海家、探险家。航海家塞巴斯蒂安·卡博托(Sebastiano Caboto)之父。他于1497年受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的委托出海,发现了北美洲。因而被认为是继约1003年诺斯曼人莱夫·埃里克松登陆纽芬兰岛后,首个到达该地的欧洲人。在庆祝卡博托探险队登陆500周年时,关于其登陆地点,加拿大和英国政府都接受了通常认为的纽芬兰岛的博纳维斯塔海角,但还存在其他的观点。.

查看 探险家和乔瓦尼·卡博托

乔治·温哥华

喬治·溫哥華(George Vancouver,),英国皇家海军军官。以其对北美太平洋海岸(即現時加拿大卑詩省和美國華盛頓、俄勒岡及阿拉斯加州對出海岸)的勘测活动而出名。.

查看 探险家和乔治·温哥华

亚历山大·冯·洪堡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德语: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与地质学。 他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金字塔和现代地理学之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查看 探险家和亚历山大·冯·洪堡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

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是佛罗伦萨商人、航海家、探险家和旅行家,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经过对南美洲东海岸的考察提出这是一块新大陆,而当时的歐洲人包括哥伦布都认为这块大陆是亚洲东部。 新大陆是由亚美利哥首次发现的理论曾经引起过许多争议,主要针对他最重要的两封信:〈新大陆〉和〈第四次航行〉。由于他的信件被出版并广为流传,因此日耳曼地理学家馬丁·瓦爾德澤米勒在1507年出版的《世界地理概论》中,将这块大陆标为“亚美利加”,是亚美利哥名字的拉丁文写法——“亚美利乌斯·韦斯普苏斯”(Americus Vespucius)的阴性变格。 目前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亚美利哥对南美大陆只考察过三次,1497年5月10日从西班牙加的斯出发的第一次考察实际不存在。 从1499年到1501年,亚美利哥曾参加了由阿伦索·德·奥维达领导的探险,到达现在的圭亚那沿海后,两人似乎分手了,亚美利哥向南航行,发现了亚马逊河河口,直到南纬6度,然后转回,发现了特立尼达岛和奥里诺科河,经由现在的多明尼加回到西班牙。 他的第二次航行是从1501年到1502年,是代表葡萄牙出航的,如果他的记载是正确的话,这次航行曾到达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最后一次据说是从1503年到1504年之间的航行,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1512年亚美利哥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去世。 尽管对他究竟有几次探险存在争议,但他对南美洲的探险本身确实存在,而且正是由于他的信件,欧洲人才第一次知道存在一个美洲新大陆。.

查看 探险家和亚美利哥·韦斯普奇

亚速尔群岛

亚速尔(Açores)--,官方全稱為「亞速爾自治區」(Região Autónoma dos Açores),是位於北大西洋中央的一個群島,是葡萄牙两个自治区之一,總面積達2247平方公里,乃葡萄牙的領土之一。該群島由九個主要島嶼組成,其首府為聖米格爾島上的蓬塔德爾加達。西距葡萄牙大陆部分約1,360公里,距里斯本约1,643公里,,距非洲海岸约1925公里,距加拿大纽芬兰东南部约1,925公里。 岛上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其次有种植业、酪农业、畜牧业、渔业。.

查看 探险家和亚速尔群岛

亨利·哈德遜

亨利·哈德遜(英語:Henry Hudson,)是一位英國探險家與航海家,以搜尋西北航道而聞名。 哈德遜前半生只是一名普通船員,直至1607年受聘於英國的莫斯科公司探索西北航道,他兩次遠行亦未能為英國帶來任何實質的經濟利益,結果被莫斯科公司解職。後來他又受聘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最終第三次遠行亦無功而還,回國後更被英國拘押。後來,他再次受聘於莫斯科公司及東印度公司,雖然這次探索仍未能打通西北航道,但成功探勘了加拿大的部分的地方,哈德遜灣、哈德遜郡、哈得遜海峽及哈得遜河即是以亨利·哈德遜來命名的。不過,在這次航行中,亨利遭到船員的叛變,最後被流放在北美海域,從此下落不明。.

查看 探险家和亨利·哈德遜

亨利·莫頓·史丹利

亨利·莫顿·史丹利爵士,GCB(,姓又譯--,外号破岩者;),原名约翰·罗兰兹(),英裔美国记者、探险家。他曾远征中非,寻找英国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通。此外,他也曾探索、开发过刚果地区。.

查看 探险家和亨利·莫頓·史丹利

康提基号

康提基号(Kon-Tiki),是挪威的人类学者,海洋生物学者、探險家托尔·海尔达尔制作的一首帆船。1947年4月28日,他与另五名同伴同乘康提基号木筏从秘鲁海岸的卡亚俄港出发,最终到达南太平洋的图阿莫图群岛,航程4,300海里 (约8千公里)而轰动一时。.

查看 探险家和康提基号

库页岛

库页岛,俄语名为萨哈林岛(Sakhalin)、日语名为樺太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位于北太平洋,日本以北,紧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萨哈林州。其地形南北狭长,外形像一條魚,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短暫且凉爽多雾,地理處於地震帶。年降雨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岛上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森林與石油、煤矿资源及漁業。 庫頁島面積約7.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9.3萬人(2010年1月1日估计),居住在该岛上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雅库特人和鄂溫克人等。其中俄罗斯人数量最多,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最大城市为南萨哈林斯克。 19世紀前,庫頁島原為當地遊牧民族居住地;並斷斷續續由中国中原王朝統治過,被称为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庫頁島被俄国稱為萨哈林,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十九世紀時清政府並未有效管轄該島,僅僅派員數年巡查一次。1858年,俄罗斯帝国通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割让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樸資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使日本佔據的庫頁島南部歸還蘇聯,同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占领库页岛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库页岛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查看 探险家和库页岛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 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全名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智·伊本·白图泰(、拉丁转写:),摩洛哥的穆斯林学者,公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之一。 1304年2月24日,白图泰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出发去麦加朝圣,从此开始,他踏上了一条长达117,000公里的旅途,经过了现在44个国家的国土,他的旅程記錄在《》中,在三十年的旅途過程中,他經過了大部份著名的穆斯林世界,也到了許多非穆斯林的地區,旅途包括北非、非洲之角、東歐、中東、南亞、中亞、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查看 探险家和伊本·白图泰

伯希和

伯希和(Paul Pelliot,),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往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

查看 探险家和伯希和

張騫

張騫()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奉汉武帝之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军队俘虏囚禁,历时13年终于逃回长安复命,从而成功开拓了絲绸之路。因此伟大功绩,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取“广博瞻望”之意),故又稱張博望,封地博望(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为漢朝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查看 探险家和張騫

弗吉尼亚州

維吉尼亞州(),正式名称为維珍尼亞聯邦,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 維吉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之间,其北部地区与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相邻。该州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发源地之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全州总人口818.6万,实现GDP总量3970亿美元。.

查看 探险家和弗吉尼亚州

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

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葡萄牙语:Pedro Álvares Cabral,约1467年出生於贝尔蒙蒂-约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被普遍认为是最早到达巴西的欧洲人(1500年4月22日)。.

查看 探险家和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查看 探险家和佛经

佛罗里达州

佛羅里达州(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最南端的一个州(夏威夷除外),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四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赫西,最大的城市为杰克森维尔,最大的都会区为迈阿密都会区。佛羅里达吸引了不少名人和运动员来这里度假,以高尔夫球、网球、、赛车著称。.

查看 探险家和佛罗里达州

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是南美洲智利合恩角与南极洲南設得蘭群島之间的海峡,是南冰洋的一部分,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峡是以發現者16世纪英国私掠船船长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的名字命名,德雷克本人最後并没有航经该海峡,而选择行经较平静的麦哲伦海峡。 海峡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达900-950公里,最窄处宽645公里,是南极洲与其他大陆最短的距离,海峡平均深3,400米,最深5,248米,当地位于「尖叫60度」,属於次南极疆域,以多风暴著名,一整年的海相都相當惡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航道之一。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航运发达;自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渐衰;1960年代起,因超级油轮兴起,通过海峡的船只又渐增加。.

查看 探险家和德雷克海峡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查看 探险家和俄罗斯

圣劳伦斯河

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Fleuve Saint-Laurent)是北美的河流。位于加拿大和美国境内。起源于安大略湖,流经蒙特利尔(加拿大境内)、魁北克市,在加斯佩地区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 圣劳伦斯河从安大略湖口的京士顿开始,直到安大略省的康沃尔(Cornwall)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界河。康沃尔以下都在加拿大境内。在蒙特利尔西与渥太华河汇流,途径三河市,到魁北克市骤然开阔,最终在加搏海峡入海。全长3056公里。 圣劳伦斯河水量充沛,水质含泥沙量较少,支流有渥太华河、沙陀格威河、黎塞留河(Rivière Richelieu)和萨贵内河(Rivière Saguenay),佛蒙特州的尚普兰湖也是其分支水系。圣劳伦斯水系同五大湖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系。 圣劳伦斯河是五大湖水系到大西洋的通路,具有重要的地位。河流两岸集中了魁北克80%的人口和几乎所有的工业。 * Category:紐約州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河流 Category:魁北克河流 Category:安大略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河流.

查看 探险家和圣劳伦斯河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查看 探险家和地球

地理大发现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在几个世纪中,这一情况都是数学家和航海者们面临的难题,亦为当时的帝国崛起制造了障碍。经度测定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远洋航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支持,从而无法准确测定航船的位置。直接导致了时间和负重量上的浪费,以及频繁发生的船只失事事故。这一问题直到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后才得以解决。自那以后,在任何时刻离港的任何船只,都可通过比较航船的当地时间与本初子午线的时间,直接计算出航船所在的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导致坏血病在船员间的传播。,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张箭,31-32页.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後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查看 探险家和地理大发现

匈奴

匈奴(上古汉语:*qʰoŋ.nˤa),是亚洲大陆北部的遊牧民族在漠北建立的古代国家,存在年代約在前209年至48年,其后分裂为北匈奴(48年—93年)和南匈奴(48年—216年)。統治領域約略在現今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中亞與中國北部地區。公元4至5世纪又陆续在中原和西域建立汉赵、北凉、胡夏、高昌北凉等汉化政权。 匈奴是部落体制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尊卑分明的内外官制,分王庭、左方和右方三个辖区,分别由单于、左右贤王负责监理,各自在自己的分地游牧而居,各有自己的军官、文官,对领土也有强烈欲望。其王族為攣鞮氏,其領袖稱单于,其下轄各王,統領各部落,单于和诸王的皇后和妻子称阏氏(匈奴实行一夫多妻制),在匈奴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在學界中有許多关于匈奴部落国家体制的假設,但是因為關於他們的資料留到後世的並不多,而且保留到今天的資料,主要都是透過另一視角的中國文獻,因此在學界中仍然存在爭議。 匈奴不是一直以来都很强盛,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在头曼和冒顿单于初期周边情况是“东胡彊而月氏盛”(《汉书》“東胡強而月氏盛”),头曼单于曾将自己儿子冒顿送到西部的月氏作質子;《史记》记载冒顿单于在位初期“东胡彊盛”,必须将所爱阏氏给予东胡王。.

查看 探险家和匈奴

北卡罗来纳州

北卡罗来纳州(State of North Carolina),簡稱北卡州,是位於美國南部區域大西洋海岸的一州。別稱「柏油脚跟州」或「舊北州」。下轄100郡。州府為罗利,最大的城市為夏洛特。 北卡羅來納是最初北美十三殖民地的成員之一,最初通認作卡羅來納州,並且是第一個英國殖民地在美洲的家。1861年5月20日,它成為最後一個美利堅聯盟國脫離合眾國的成員,並於1868年7月4日重新被接納。該州也是第一個人為動力飛行成功的地點,由萊特兄弟於1903年接近小鷹鎮的Kill Devil Hills創造紀錄。今天,該州是一個各色各樣經濟和人口迅速發展的州。截至2009年7月1日止,人口估計是9,380,884(自2000年4月1日以來增加16.7%)。 北卡罗来纳有著寬闊的海拔地形,從沿岸海平面到約6,684英尺(2,037公尺)的山脈。沿岸、東部皮埃蒙特區域、與北卡罗来纳中部氣候與其它南方的州如喬治亞和南卡罗来纳類似;另一方面,西部山脈的氣候比較接近新英格蘭或中西部上區。當沿海平原,特別是潮流流經地帶,受大西洋強烈影響的同時,該州西部多山部份從沿海算起超過300英哩(500公里)的距離,造成可觀的與海隔絕。因此,該州的氣候範圍從沿海附近溫暖、濕潤亞熱帶氣候,到位於山脈附近濕潤大陸性氣候。該州大多數降雨於濕潤亞熱帶區域。 美國海軍使用北卡羅來納州來命名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BB-55)。.

查看 探险家和北卡罗来纳州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北大洋,位於北極圈內,大致以北極點為中心。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中最小最淺的。--積1405.6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大洋--積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處為南森海盆,深度為5450米。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將北冰洋視為洋,不過一些海洋學家稱之為「北極陸間海」或是「北極海」,分類為陸間海或是大西洋的河口灣。 北冰洋有巴倫支海、波弗特海、楚克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格陵蘭海、哈得遜灣、哈得遜海峽、喀拉海、拉普捷夫海、白海和巴芬灣等边缘海和陆间海。 洋--上有長年不化的冰層,占北冰洋--積的三分之二,厚度多在2-4米左右。中央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是永久性的海冰。水溫大部分時間在0℃以下。當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瓦解的冰山就隨之流入大西洋,給航運帶來威脅。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客輪就是撞到漂流的冰山而沉沒的,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北冰洋島嶼很多,数目僅次於太平洋,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主要島嶼有格陵蘭島、斯瓦尔巴群岛、北极群岛等。.

查看 探险家和北冰洋

北马里亚纳群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邦(Sankattan Siha Na Islas Mariånas;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縮寫为CNMI)是美国的一個自由邦,位于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它包括了15个岛屿,總长685英里,位於夏威夷到菲律宾約四分之三的距離上。北马里亚纳群岛在2010年的正式人口普查裡有5萬9221人。北马里亚纳群岛總面積為463.63km²(179.01sq.

查看 探险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北极点

北极点,又叫北極(North Pole),用於稱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極,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點,也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在北半球與表面相交會的點。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 地理上的北極(通常就簡稱為北極)以下面的解釋為準: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之一(另一個點是南極,就在相對的另一面),地理上的北極是緯度為北緯90°的點,在方向上是真北,在這一點所指向的任何方向都是南方。 南極位於南極洲的大陸上,北極位於北冰洋內。在北極沒有土地,只有常年冰封的冰冷海水在冰層之下流動著,因此不可能像南極一樣,建立一個永久的北極駐地。不過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自1937年起建立許多,其中有些很靠近北極。自2002年起俄羅斯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建立一個基地站Barne,是用每年春天施工一段時間的方式進行。2000年的有一些有關北極的研究,研究認為因為,北極的冰最終會溶化,預計時間從2016年到21世紀後期甚至更晚。 俄羅斯2007年的Arktika 2007行動中曾用和平號潛水艇量測北極海域的深度,為,1958年時美國的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也量測過,深度為4,087 m(13,410 ft)。離北極最近的陸地是在格陵蘭北邊的卡菲克盧本島,距北極約。離北極最近,且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加拿大努納武特中基吉柯塔鲁克地区的阿勒特,距北極 。.

查看 探险家和北极点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查看 探险家和北海道

北方海路

北方海路(Се́верный морско́й путь)20世紀初以前又被稱為東北航線,是指沿俄羅斯海岸線往返太平洋與北冰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大部份路段位於北冰洋水域,當中一部份只有一至兩個月的通航期。但近年因全球暖化的關係,航線的潛力大增。.

查看 探险家和北方海路

僧伽罗

僧伽罗(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師子國、师子洲。宋代之後,稱呼它為细兰。明朝時稱锡兰。.

查看 探险家和僧伽罗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查看 探险家和喜马拉雅山脉

哈德遜河

哈德遜河(Hudson River,又译赫遜河)是美國紐約州的大河,長507公里,发源于紐約上州阿第倫達克山脈,上游分出莫華克河,西接伊利運河(可達五大湖),流经哈德遜河谷后匯入紐約港,是紐約州的經濟命脈。自北向南,流经纽约州东部、紐約市、奧爾巴尼市。下游为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边界。 1524年,意大利探險家喬瓦尼·達韋拉扎諾穿过上纽约湾,到达今天纽约市,他提出这里是一条大河入海口。達韋拉扎諾因此而聞名於世。河流名称则来源于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他溯河而上到达今天特洛伊一带。 哈德逊河下游实际上是潮汐型河口,潮汐甚至能够影响到特洛伊的“联邦水坝”处,大潮甚至可令纽约港部分地区难以航行。冬季,哈德逊河的浮冰因为潮汐的缘故或南或北地流动。哈德逊河在美洲印第安语中名为“Muhheakantuck”,意思是“两向流动的河”,这体现了哈德逊河的河口特性。哈德逊河的正式源头是“云之泪”湖。.

查看 探险家和哈德遜河

哈德森湾

哈德森湾(Hudson Bay,或称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西侧的大型海湾,面积约12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7米。北部时常有北极熊出现。主要港口有丘吉尔港等。哈德森湾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海。.

查看 探险家和哈德森湾

商业

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含义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现代概念指流通领域的所有产业,多与贸易合称“商业贸易”。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營利,如微软、索尼、IBM、联想、通用都是營利性的商业组织典型的代表。然而某些商业行为只是为了提供运营商业所需的基本资金,一般称这种商业行为为非營利性的,如各种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等。 一般認為商業行為成立的條件有以下幾點:.

查看 探险家和商业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Cristoforo Colombo),),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熱那亞共和國(今意大利西北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查看 探险家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查看 探险家和国家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查看 探险家和玄奘

珠穆朗瑪峰

,中文简称珠峰,尼泊尔名萨加玛塔峰(सगरमाथा),為地球第一高峰,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區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边界上。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BBC报道称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则在2018年2月声明否认此说法,仍采用8,844.43米数据至今。它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它附近的高峰包括的洛子峰、的努子峰和的章子峰。 清朝經過於1719年出版的全國地圖上稱此峰為「朱姆朗馬阿林」,但沒有標出高度或用經緯度標出其位置。1856年英屬首次公布此峰的經緯度及海拔高度,主張此峰是世界第一高峰。1865年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接受的建議,將此峰命名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以紀念前任局長喬治·埃佛勒斯。1952年,中國採用「珠--穆--朗--瑪峰」為官方名稱。 珠穆朗瑪峰吸引了許多登山者。主要的攀登路線有兩條,一條從尼泊爾東南部出發,經過與洛子峰之間的南坳登頂,稱為“標準路線”;另一條則從西藏的北部出發,經過與章子峰之間的北坳登頂。從標準路線登頂對登山技術的挑戰不算高,但這條路線的風險包括雪崩、摔落山谷、高山症、凍傷和通過昆布冰瀑的危險。到2016年為止,山上有超過200具屍體,其中一些成為地標。 据气象记载,珠穆朗玛峰山顶最低温度为-60°C,最低月平均温度为-35°C,全年平均温度为-29°C,参照北极、南极,因此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查看 探险家和珠穆朗瑪峰

琉球群岛

琉球群島(,),又稱琉球列島、南西諸島,是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島嶼群,位於台灣島與九州島之間,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以上合称萨南群岛)、沖繩群島、先岛群岛(包含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等群島,居住人口以世居於此的琉球族為主。現今為日本領土,萨南群島屬鹿兒島縣管轄,其餘隸屬沖繩縣。 琉球群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來成為东北亚和东南亚邻近国家的贸易枢杻。其歷史上曾建有琉球国等國家,與中國明朝、清朝及古代日本均有朝貢關係。17世纪末期,琉球国被位於日本九州南部的萨摩藩侵略,失去奄美群島之領土。日本明治维新之后,1871年将琉球國編為令制國,次年改設琉球藩,正式納入日本版图。1879年,日本廢除琉球藩,在奄美群島除外的琉球群島島群設置沖繩縣管轄,奄美群島则另劃歸鹿儿岛县。太平洋战争期間,琉球群岛成為唯一被盟軍攻佔的日本領土,戰後被美國接管,後來在1953年與1972年分階段交還日本治理,但美國仍保留部分地区之行政权。.

查看 探险家和琉球群岛

福克兰群岛

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阿根廷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是一个位于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亚大陆架上的群岛。主岛地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南纬52°左右海域。整个群岛包括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福克兰群岛是英国海外领土,拥有内部自治权,英国负责其国防和外交事务。群岛首府是斯坦利,位于东福克兰岛。 福克兰群岛的发现及其后欧洲人殖民统治的历史均存在争议。法国、英国、西班牙和阿根廷都曾在岛上设立定居点。英国于1833年重申了其殖民统治,但阿根廷仍宣称拥有岛上主权。1982年,阿根廷对岛上实施军事占领,福克蘭戰爭由此爆发,之后阿根廷战败撤军,英国再次拥有群岛主权。 根据2012年的人口普查结果,除卻服役军人及其家眷,福克兰群岛一共有2,932位居民,其中大部分都是具英国血统的福克兰群岛人。其他种族包括法国人、直布罗陀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来自英国、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和智利的移民已经扭转岛上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群岛的主要和官方语言都是英语,根据,福克兰群岛人都是合法的英国公民。 群岛坐落在亚寒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边界,两个主要岛屿上都拥有海拔高度达到700米的山脉。岛上有大量鸟类种群,但由于有外来物种的竞争,有许多种鸟类已经不再在主岛繁衍。群岛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渔业、旅游业和以高品质羊毛出口为重心的绵羊养殖业。由于与阿根廷存在海上争端,由福克兰群岛政府许可的石油勘探仍然存在争议。.

查看 探险家和福克兰群岛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查看 探险家和秘鲁

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英語:Grand Canyon,霍皮語: Ongtupqa,Wi:kaʼi:la)位於美国亞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羅拉多河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1979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遺產。在许多非权威版本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列表上都有大峡谷的名字。目前由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 大峽谷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有1200公尺,寬度从0.5公里至29公里不等。科罗拉多高原抬升时,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切割层层沉积岩,由此形成了大峡谷。将近20亿年来的地质变迁史一览无余。 1540年,一个名叫加西亚·洛佩兹·德·卡迪纳斯(García López de Cárdenas)的西班牙人最先发现了大峡谷。19世纪70年代,美国陆军少校约翰·威斯利·鲍威尔率领第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大峡谷。鲍威尔将谷中的沉积岩层形容为“一本巨型小说中的书页”。然而,此前已有美洲印第安人在峡谷壁上定居了。.

查看 探险家和科羅拉多大峽谷

笹森儀助

笹森儀助(弘化2年1月25日(1845年3月3日) - 1915年(大正4年)9月29日),是一位日本的探險家、政治家及企業家。他除了擔任過奄美大島島司、青森市市長以外,也對當時在日本被認為是邊境之地,有許多不明之處的琉球群島及千島列島做了調查。他所寫的關於琉球群島的探險紀錄《南島探驗》(日文:南嶋探験),對柳田國男等民俗學者有很大的影響。.

查看 探险家和笹森儀助

红胡子埃里克

红胡子埃里克(Eiríkr hinn rauði,),也称“红魔埃里克”或“红发埃里克”及“红衣埃里克”,维京探险家,格陵兰的开发者。 埃里克出生于挪威罗加兰(Rogaland),其父名为Þorvaldr Ásvaldsson,“红胡子”是其绰号,传说中曾到达北美洲的莱弗·艾瑞克森是其子。 根据北欧史诗萨迦记载,红胡子埃里克因为犯谋杀罪而从冰岛流亡至格陵兰。 埃里克一家及其奴隶向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存在在那裡的陆地,当他在岛上定居下来后,便给该岛取名格陵兰(意即“绿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该岛南端的峡湾还是多草的) 他的这一妙计果然成功,最終有約4000名北欧移民移入,並和當地原居民因纽特人和睦相处。.

查看 探险家和红胡子埃里克

纽芬兰岛

纽芬兰岛(Newfoundland,Terre-Neuve,意指「新尋獲之地」),是一位於北大西洋的大型島嶼,属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管辖。该岛面积111,390平方公里,人口466,172人(2001年统计)。纽芬兰岛西北隔贝尔岛海峡与拉布拉多半岛相隔。主要城市圣约翰斯除了是島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外,也是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首府。.

查看 探险家和纽芬兰岛

维他斯·白令

维他斯·強納森·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俄语名字为伊万·伊万诺维奇·白令(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Бе́ринг),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是一位俄罗斯海军中的丹麦探险家。 白令受彼得一世的邀请参加當时新建立的俄罗斯海军成为其中的一个舰長,在对瑞典的战争中他成绩优秀,此后他又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他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1715年他最后一次回到丹麦。1725年他奉彼得的命令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1730年他回到圣彼得堡,当时他患重病,在他远征探险的这段时间里,他有五個孩子死亡。1735年他再次奉令来到鄂霍次克海,1740年他建立了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一场风暴将他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白令本人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在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属于阿留申群岛的一些岛屿,但这时他已重病在身,无法指挥他的船了。他们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在那里白令和他船上的其他28名水手病死。今天这个岛被命名为白令岛。他船上剩下的77名水手中的46人后来回到了他们出发的港口。 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1年8月,一支苏联-丹麦的考古队发现了白令和其他五位水手的墓。他们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白令的原像可以重现。白令的牙齿完好无损,说明他不是得坏血病死亡的。 Category:丹麦探险家 Category:西伯利亚探险家 Category:俄罗斯与苏联极地探险家.

查看 探险家和维他斯·白令

罗尔德·亚孟森

#重定向 罗尔德·阿蒙森.

查看 探险家和罗尔德·亚孟森

罗伯特·斯科特

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CVO(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

查看 探险家和罗伯特·斯科特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探险家和美国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查看 探险家和美洲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巴斯克·努涅斯·德·巴尔波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探险家。他来自偏远的西班牙西部地区,为埃斯特雷马杜拉的许多征服者之一。在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因破产逃出来后,他又对巴拿马地峡进行了探险,并率领一队欧洲人首次看见了太平洋,他在巴拿马建立了今被称为安提瓜的殖民地,成为了新殖民地的首任总督,后被其继任者逮捕处死。.

查看 探险家和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瓦斯科·達伽馬

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是葡萄牙探險家,初代维迪格拉伯爵,中文譯名多簡稱「達伽馬」或「達迦馬」,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從歐洲航海到印度的人(1498年),该航路绕过地中海沿岸及危险的阿拉伯半岛,为日后葡萄牙对外殖民扩张铺平道路。達伽馬全程的航程是當時最長的航程,長度比沿著赤道繞地球一圈的距離要長。 在達伽馬發現印度的一百年後,英國、荷蘭及法國等歐洲國家開始挑戰葡萄牙在非洲、印度洋及遠東海權的獨霸局面,也開始另一波歐洲國家的亞洲殖民行動。 達伽馬在1498年5月20日抵達印度的科澤科德,在印度进行香料貿易,藉由貿易提昇葡萄牙帝國的經濟,香料一開始是以黑胡椒和桂皮為主,并很快加入了欧洲人没有见过的其他香料,葡萄牙因此成為經濟強權。 達伽馬二次率領艦隊前往印度,分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的航行,也是達伽馬的第一次及第二次航行。他因為對葡萄牙的貢獻成為葡屬印度總督,在1519年受封為一世。今天來看他仍然是一個優秀的探險家。葡萄牙的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就是為歌頌瓦斯科·達伽馬而作。他的第一次印度之旅視為第一波全球多元文化浪潮的開始。 後世史家認為達伽馬是在航海家亨利之後唯一成功開拓葡萄牙海上貿易的探險家,除了他首先連起非洲與亞洲的航線,他對於政治和戰爭的精明也使得葡萄牙取得海上貿易角頭的地位,葡萄牙文學中「全國史詩」national epic,就有相當一部分在描寫達伽馬的遠航。在麥可·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瓦斯科·達伽馬名列第86名。.

查看 探险家和瓦斯科·達伽馬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查看 探险家和甘肃省

熊岛

熊岛(Bjørnøya),挪威在北冰洋内一岛屿,位于巴伦支海西缘,北角和斯瓦尔巴群岛航线的中途,面积178平方公里,无常驻人口。 维京人可能早在公元10世纪前便已踏足该岛,但没有留下任何确定的记录。1596年,荷兰探险家威廉·巴伦支抵达该岛,因为在岛上看见了一头北极熊,因此将其命名为熊岛。熊岛其实并不是北极熊的聚居地,除少量北极狐外也无其他种类的动物。岛上植被以苔藓和地衣为主。 20世纪初期,俄国和德国为争夺巴伦支海的控制权,对熊岛均有占有之意。直到1920年熊岛根据斯瓦尔巴条约归属挪威之后,双方仍然在熊岛进行过一些诸如煤矿开发之类的商业工作。二战时期,德国在岛上设置过小型军事基地,但在巴伦支海海战中没有派上用场。1944年,苏联一度威胁要夺取该岛,但没有付诸实施。目前熊岛仅有一座挪威设立的水文站和一个广播电台中继站。 B B B B.

查看 探险家和熊岛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或譯白林海峡)是位於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169°43' W)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168°05' W)之间的海峡,位于大约北纬65° 40',宽约35-86公里,深度在30-50米之间。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白令海峡正中间有代奥米德群岛。.

查看 探险家和白令海峡

聖羅倫斯灣

聖羅倫斯灣(Gulf of Saint Lawrence)是加拿大東南部的大西洋海灣,聖羅倫斯河在這裡流入北大西洋,位於拉布拉多半島、紐芬蘭、新伯倫瑞克與布雷頓角島(Cape Breton Island)之間。 Category:大西洋海灣 Category:加拿大海灣 Category:河口灣 Category:聖勞倫斯河.

查看 探险家和聖羅倫斯灣

荷南·科尔蒂斯

#重定向 埃爾南·科爾特斯.

查看 探险家和荷南·科尔蒂斯

萊夫·埃里克松

萊夫·埃里克松(古冰島語:Leifr Eiríksson;Leiv Eiriksson,約970年-約1020年)著名的北歐維京(諾爾斯人)探險家。他比哥倫布早500年抵達美洲,被認為是第一個發現北美洲的歐洲探險家(如果不算格陵蘭)。根據《》的記載,他建立了諾爾斯人聚落「文蘭」(Vinland)。而文蘭可能就是現今加拿大紐芬蘭島的蘭塞奧茲牧草地。.

查看 探险家和萊夫·埃里克松

萨缪尔·德·尚普兰

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是法国探险家,地理学家,魁北克城的建立者。也是法国同北美贸易,特别是皮毛贸易的开拓者。.

查看 探险家和萨缪尔·德·尚普兰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探险家和非洲

飛行員

飛行員(英文:pilot)或稱飛機師,簡稱機師,是指出于职业或非盈利性需要(例如:娱乐)驾驶航空器的人员。 在民用航空领域,除满足特定要求的情况外,各国民航当局一般都要求航空器驾驶员需持有相应的有效执照或合格证方可进行飞行活动。常见的航空器驾驶员执照按用途分有:私用 (PPL)、仪器飞行 (IR)、商用(CPL)、航线运输 (ATPL),等四种;按航空器类型分一般有定翼機(飞机)、旋翼机(包括直升机和自转旋翼机)、滑翔机、轻于空气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由于各国民用航空当局的规定不尽相同,所以航空器驾驶员执照或合格证的类型上还有很大差异。 戰鬥機飛行員要能承受高速迴轉時的高G力,因此平時需要許多體能訓練來保持良好的體能。為確保飛航安全,民用航空器飛行員每年需通過較一般人嚴格的健康檢查以及考核,方能繼續持有飛行員執照。.

查看 探险家和飛行員

西域

西域,古代地理名称,中国汉朝时多指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國家和地區,隋唐时的西域扩大,北至拂菻,中至波斯,南至婆罗门,元朝时更将欧洲和非洲的一部分包括在内。 在絲綢之路影響下,西域特指兩漢、隋唐兩代中原王朝朝廷設置的行政機構所管轄的位於今中國新疆大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化特徵依然可見于現在新疆地區的遺址及中国敦煌的壁畫。该地對東西方國家的貿易文化交流起到中轉站的重要作用。.

查看 探险家和西域

西印度群岛

西印度群島(英文:West Indies;法文:Indes occidentales)泛指南北美洲之間海域中的一個一連串的島群。北起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南端;西起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端。總島嶼數達7000個左右。西印度群島之名來自于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于巴哈馬群島上登陸,誤以為這裡是印度,故得名。 總的說,西印度群島包括了巴哈馬群島和安的列斯群島(又可分為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小安的列斯群島),氣候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至中午時炎熱,有午後雷陣雨,生產咖啡香蕉等作物。.

查看 探险家和西印度群岛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Сибирь),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俄羅斯及蒙古国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範圍西至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中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並且占据了其75%的領土。.

查看 探险家和西伯利亚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探险家和西班牙

西藏

#重定向 西藏自治区.

查看 探险家和西藏

馬更些河

更些河(Mackenzie River,斯里夫語:Deh-Cho),是一條北美洲的河流,也是北美洲第二大水系(總長4,241公里),僅次於密西西比河。馬更些河發源於加拿大西北地區的大奴湖,將支流芬利河與皮斯河計算在內的話,馬更些河也是加拿大境內最長的河流(總長1,738公里)。探險家當初以為河流流向太平洋,從而開通了橫越北美的不結冰的西北水道,結果河流流入北冰洋,故最初名曰失望河(Disappointment River)。 馬更些河流域面積為1,805,200平方公里(697,000平方英里),每秒的流量為10,700立方公尺(380,000立方英尺)。每年船隻可航行時間約為5個月,河流從10月開始結冰,隔年5月解凍。.

查看 探险家和馬更些河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查看 探险家和马可·波罗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原籍匈牙利。曾经分别于1900年-1901年、1906年-1908年、1913年-1916年、1930年-1931年进行了四次著名的中亚考察,其考察的重点地区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期间盗取大量佛教文物。.

查看 探险家和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马里

里共和国(République du Mali)是位於西非的内陆国家,向北与阿尔及利亚、向东与尼日尔、向南与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与几内亚、向西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接壤,是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它的北部边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数人集中在南部,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源于这裡。马里过去也被称为法属苏丹,它的名字来源于马里帝国。.

查看 探险家和马里

詹姆斯·庫克

海軍上校詹姆斯·庫克,FRS,RN(Captain James Cook,),人稱庫克船長(Captain Cook),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製圖師,他曾經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庫克年少時曾於英國商船隊服役,1755年加入皇家海軍後,他參與過七年戰爭,後來又在魁北克圍城戰役期間協助繪製聖勞倫斯河河口大部份地區的地圖,戰後在1760年代為紐芬蘭島製作多張精細的地圖。庫克繪製地圖的才能獲得海軍部和皇家學會的青睞,促成他在1766年獲委任為HMS奮進號司令,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 庫克曾經三度出海前往太平洋地區,在數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為西方所知的地帶。透過運用測經儀,他為紐西蘭與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島嶼繪製大量地圖,地圖的精確度和規模皆為前人所不能及的。在探索旅途中,庫克也為不少新發現的島嶼和事物命名,大部份經他繪製的島嶼和海岸線地圖,都是首次出現於西方的地圖集和航海圖集內。在歷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現出集合航海技術、測量和繪圖技術、逆境自強能力和危機領導能力等各方面的才華。 1779年,庫克和他的船員在第三次探索太平洋期間,與夏威夷島上的島民發生打鬥,他在事件中遇害身亡。庫克對航海科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作出貢獻,他對後繼者的影響一直持續至20世紀,不少地方均建有紀念碑和雕像以表揚庫克的成就。不過,他的探索成就同時啟引了西方國家後來對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化,使當地原居民的生活面貌和方式產生巨大轉變,這方面的影響長久以來都是政界和學術界的爭論焦點。.

查看 探险家和詹姆斯·庫克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查看 探险家和高加索

魁北克

#重定向 魁北克省.

查看 探险家和魁北克

魁北克市

魁北克市(Ville de Québec,Quebec City),又称魁北克城,是一座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南部的城市,人口约70多万,是魁北克省首府。主要使用法语。魁北克市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的留有古老城墙的北美洲城市。當中的魁北克歷史城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85年)。.

查看 探险家和魁北克市

路易斯安那購地

路易斯安那購地(Louisiana Purchase;Vente de la Louisiane)是美國於1803年以大約每英畝三美分向法國購買超過529,911,680英畝(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案,該交易的總價為1500萬美元或相當於8000萬法郎;如以國內生產總值相對比例計算,此數額在2004年相當於4178億美元。 法屬路易斯安那的版圖比今日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大很多。从南至北,該屬地範圍包括了現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兩岸(包括新奧爾良市)、阿肯色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州北部边界地带、新墨西哥州东北角、密蘇里州、堪薩斯州、科羅拉多州洛基山脈以東、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懷俄明州大部(落基山脉以东)、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大部、蒙大拿州大部(除西端),以及现今加拿大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艾伯塔各省之密蘇里河流域地區(也即南部边境地带)。 購地所涉土地面積是今日美國國土的22.3%,与当时美国原有国土面積大致相当,因此使得当时美国的国土翻倍。.

查看 探险家和路易斯安那購地

麦哲伦海峡

Strait of Magellan, in 's southern tip.

查看 探险家和麦哲伦海峡

軍事

軍事(military),古稱軍務,即軍隊事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或武裝部隊相關的學問及事務。.

查看 探险家和軍事

黃石國家公園

黃石国家公园(简称黄石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主要位于怀俄明州,部分位于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于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以其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地热资源闻名,老忠實間歇泉更是其中最富盛名的景点之一。公园中有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以亚高山带森林为主。 美洲原住民已经在黄石公园地区生活了至少1万1千年,19世纪早期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也绕过了这一区域。对该地区的有组织的勘探活动直到186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此前只有一些选择在野外捕猎和居住的山地人在19世纪早期到中叶曾偶尔进入。美国陆军在公园刚刚建立后就受委托对其进行监管。1917年後,公园的管理工作移交给了之前一年刚刚成立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园中有数以百计因其建筑学和历史学意义而保护起来的建筑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个考古遗迹。 黄石国家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平方千米,其中包括湖泊、峡谷、河流和山脉。公园内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黄石火山中心的黄石湖,是整个北美地区最大的高海拔湖泊之一。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它曾数次以巨大的力量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盖了公园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得益于其持续的活跃状态,世界上的地热资源有半数位于黄石公园地区。黄石公园也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这是北温带地区现存最大且仍然近乎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公园内有记录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有数百种之多,其中包括多种濒危或受威胁物种,广袤的森林和草原中同样存有多种独特的植物。黄石公园是美国本土最大和最著名的巨型动物居住地。公园中有灰熊、狼、美洲野牛和加拿大马鹿的栖息地。是美国最古老也最大的野牛群。公园内每年都会发生山火,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88年黄石公园大火,公园内近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烧毁。黄石公园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园内可进行远足、露营、划船、钓鱼、度假和观光等活动。沿着园内铺设的道路可以就近接触到主要的地热区域以及一些湖泊和瀑布。冬天,游客们则往往会在导游指引下乘坐雪上摩托车等冰上交通工具来造访公园。.

查看 探险家和黃石國家公園

胡安·庞塞·德莱昂

胡安·庞塞·德莱昂生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死于古巴哈瓦那),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探险家,他参加了对伊斯帕尼奥拉的征服,后成为博里基恩(今波多黎各)的总督。,参与过征服格拉纳达、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二次前往新大陆、他于1513年在佛罗里达附近海岸登陆,命名该地为圣奥古斯丁(今地址待考)。传闻他在美洲期间出境发现过青春之泉(Fountain of Youth),这一桥段被诸多游戏和电影引用,比如帝国时代3和加勒比海盗4。.

查看 探险家和胡安·庞塞·德莱昂

航海家

航海家是指精於航海的人,其發展在地理大發現時代達到頂盛,扮演了地理發现者的主角。在從前,人類缺乏天文與地理知識,甚至認為大地的盡頭是無底深淵,再加上沒有精確的定位系統及堅固可靠的航海設備,所以遠洋航行是絕對的冒險行為,因此當時的航海家也被視為探險家。.

查看 探险家和航海家

阿伊努人

#重定向 阿伊努族.

查看 探险家和阿伊努人

阿留申群島

阿留申群島(英語:Aleutian Islands,可能來自楚科奇語:aliat,為島嶼的意思)於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自阿拉斯加半島向西伸延至堪察加半島。屬於阿拉斯加半島上阿留申山脈的延伸。由超過三百個細小的火山島(當中有57座火山)組成,長1,900公里,總面積17,666平方公里。由於橫跨東經/西經180°,為美國技術上的最西及最東點。絕大部分屬於美國阿拉斯加州,通常被視為阿拉斯加荒野的範圍,惟極西部屬俄羅斯。阿留申群島位於太平洋火環北部,是東亞島弧的起點。島上居民為阿留申人。各島嶼之間有提供人車輪渡服務。.

查看 探险家和阿留申群島

阿贝尔·塔斯曼

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荷兰探险家、商人。.

查看 探险家和阿贝尔·塔斯曼

阿茲特克

阿茲特克(Aztec;mexicas;mēxihcah),或译为阿兹台克、阿茲提克、阿兹特卡,是一個存在于14世紀至16世紀的墨西哥古文明,创造者是阿兹特克人(纳瓦特尔语:aztecatl或aztecah,“来自阿兹特兰的人”),这个民族的祖先来自北方,一个叫阿兹特兰的土地。根据传说,他们得到神的启示,如果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那就是定居的地方。1325年,他们在首领特诺奇带领下,在墨西哥谷特斯科科湖的两个岛上建立了特諾奇蒂特蘭城(Tenochtitlán,今墨西哥城)。阿兹特克人十分好战,并有人祭传统。「阿茲特克」一詞來自納瓦特爾語:aztēcah為aztēcatl的眾數Náhuatl: AR-Z.

查看 探险家和阿茲特克

阿拉斯加州

阿拉斯加州(Alaska,)是美國位於北美洲最西北端的聯邦州。州以東與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相鄰,最西端位於阿圖島,並與俄羅斯在白令海峽以西有一海上邊界。以北有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是北冰洋最南的部分。太平洋位於其南側和西南側。此州也是美國最大的州,也是第7大行政區劃。另外,阿拉斯加州也是人口第3少和最稀疏的州份。然而阿拉斯加仍然是北美洲北緯60度線以北人口最多的領土,其人口(根據2015年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有738,432人)比加拿大北部及格陵蘭的總和還要多四倍餘。阿拉斯加州接近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阿拉斯加州經濟分別由漁業、天然氣和石油工業壟斷,該州有許多此類資源。軍事基地和旅遊業也貢獻了一定部分的。 美國在1867年3月30日以720萬美元自俄羅斯帝國購買阿拉斯加,大約每英畝2美分(每平方公里4.74美元)。購下後經過若干次行政易手,在1912年5月11日成為建制領地。此州在1959年1月3日加入美國,成為第49個州。.

查看 探险家和阿拉斯加州

间宫林藏

間宮林藏(,),日本江戶時代後期探險家。 間宮林藏出生於常陸國筑波郡(今茨城縣筑波未來市)的務農家庭,師從當時的觀測學家伊能忠敬,學習測量術。1808年在幕府組織的探險隊中從北海道的宗谷海峽渡海至樺太(庫頁島)南端,是第一個渡過海峽探索庫頁島的冒險家,並發現間宮海峡(韃靼海峽)的存在而確認庫頁島是一座島。晚年身體耗弱,飽受梅毒之苦。今日本國土的最北端宗谷岬立有間宮林藏的雕像。.

查看 探险家和间宫林藏

鄭和

鄭和(),原姓馬,回族人,其阿拉伯名為哈兒只·馬哈茂德·贍思丁(حاجی محمود شمس الدين‎ Hajji Mahmud Shamsuddin),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與正統哈里發-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後裔,小名三宝,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阳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中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及武術家。鄭和奉明成祖之命開始他的七次遠航,歷時28年,访问了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足繞地球三週有餘,其航程之遠及船隊規模之大,為歷史罕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了近一個世紀。.

查看 探险家和鄭和

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p),是西太平洋的一個陸緣海,位於堪察加半島以西,千島群島以西北,北海道岛以北,库页岛以東,以及西伯利亞(包括尚塔尔群岛)東部以南。鄂霍次克海東北部的海灣為舍利霍夫灣。.

查看 探险家和鄂霍次克海

艾德蒙·希拉里

艾德蒙·珀西瓦尔·希拉里爵士,KG,ONZ,KBE(Edmund Percival Hillary,),是紐西蘭登山家和探險家,在和雪巴人嚮導丹增·诺盖的合作之下,他和丹增·诺盖成了可證明的記錄中最早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峰頂的人。 艾德蒙·希拉里出生於奧克蘭附近的图阿考。他在奧克蘭文理學校(Auckland Grammar School)就读期间,每天來回路程需要兩個多鐘頭。他在少年時期要比同輩同學矮。 十六歲時,希拉里随學校旅行到魯阿佩胡火山,这激发起了他對登山的興趣。这让他发现自己非常强壮,并且具有比他的登山同伴更强的耐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希拉里成为了紐西蘭皇家空軍的導航員。 在1951年他參加了紐西蘭珠穆朗瑪遠征團,但是他们失敗了。到了1953年時,他又加入了英國遠征嘗試團并成功登顶:在当年的5月29日希拉里與尼泊爾雪巴的嚮導丹增·諾蓋一起到達了29,035英尺(8850米)的山頂。下降以後,有人傳說這位蜂農就講這一句話“We knocked the bastard off!”(「我們征服了這傢伙!」)。在1956年、1960-61年和1963-65年期間他又參觀與攀登了喜馬拉雅山的其它十個峰頂。1958年1月4日,希拉里參加了英國的聯邦橫越南極洲遠征,並随后到達了南極。 他在1953年7月16日受勳為英帝國勳爵士。1987年他又获颁新西兰勋章(Order of New Zealand)。1995年4月23日他又被授予嘉德勋章(Order of the Garter)。 在一次尼泊爾的空難中,希拉里失去了他的妻子露絲和女兒彼連達。後來他又与June Mulgrew结婚。他的兒子彼得·希拉里也是位冒險家,曾两次攀登珠峰。 晚年在紐西蘭過著安逸的退休生活。2008年1月11日,希拉里因為心臟病發在奧克蘭市醫院逝世,享壽88歲。.

查看 探险家和艾德蒙·希拉里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查看 探险家和英格兰

雅克·卡蒂埃

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是法国探险家、航海家。雅克·卡蒂埃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发现黄金,失败了的雅克·卡蒂埃只能黯然返回家乡。尽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国人感到万分失望,但成功的为欧洲人开启了加拿大的大门,以后的数百年间加拿大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皮毛。他是第一位描述聖羅倫斯灣並描製地圖的歐洲人,对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的考察也为新法兰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查看 探险家和雅克·卡蒂埃

林義傑

林義傑(Kevin Lin,)是台灣長跑運動員與創業家。參與完成人類首次橫渡撒哈拉沙漠、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總冠軍(原本為林義傑自封,後被追贈認可為總冠軍。原本的真正總冠軍改稱大滿貫冠軍)、發起擁抱絲路計畫,帶團隊穿越絲路等壯舉。自賽道上退休後,目前經營自己創立的公司,並成立運動自由品牌「 SUPERACE」運動超馬賽事、「SUPERACE」服飾品牌。.

查看 探险家和林義傑

恩里克 (航海家)

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又譯殷理基皇子、亨利王子,),是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維國王若昂一世的第三子(长子杜阿尔特、次子佩德罗、四子若昂、五子费尔南德)。恩里克王子的爵位是維塞烏公爵(Duke of Viseu)。 恩里克王子不是王儲,其影響力來自在萨格里什建立了全世界首間航海學校、天文台、圖書館、港口及船廠,為葡萄牙日後成為海上霸主,奠定了基石。這座歷史上第一間的國立航海學校,有系統地研究航海科學和技術。 在葡萄牙管治澳門期間,南灣一條馬路被命名為殷皇子大馬路(Avenida do Infante Dom Henrique)來紀念恩里克王子;澳門在主權移交中國後該馬路仍然保留這名字。 在2007年票選中,他排名第七。.

查看 探险家和恩里克 (航海家)

東加

汤加王国通称汤加(汤加语:Pule'anga Fakatu'i 'o Tonga;The Kingdom of Tonga),是一個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由172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島嶼國家,西距斐濟650公里,西南距紐西蘭1770公里,面積約有748平方公里,人口為10.3萬人(2011)。1845年,汤加王國由多個島嶼聯合而成,在1875年實行君主立憲制至今,1900年開始成為英國的保護地,最後於1970年6月4日獨立,1999年成為聯合國第188個成員國。.

查看 探险家和東加

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

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Georg Wilhelm Steller,),在俄罗斯工作的德國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医生和探险家。 他出生于纽伦堡附近的Windsheim,就读于哈雷-维滕貝格大学。毕业后于1734年11月来到俄罗斯,任职于圣彼得堡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後隨俄國探險家白令,前往西伯利亞、北極海沿岸、堪察加半島及阿拉斯加等地進行探險與調查研究活動。.

查看 探险家和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

格陵兰

格陵蘭(Kalaallit Nunaat;Greenland),面積2,166,08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島,大约81%都被冰雪覆盖。“格陵蘭”在原语言中的字面意思為「綠色土地」,是在丹麦王国框架内的自治国,在2008年公投後,2009年正式改制,成為一個內政獨立的自治區,但外交、國防與財政相關事務仍由丹麥代理。格陵兰随宗主国丹麦于1973年加入过欧洲各共同体,但根据1982年全民公投的结果通过1985年的格陵兰条约退出了如今欧盟前身——欧洲各共同体,故如今格陵蘭並不屬於歐盟,但被视为欧洲联盟特别领域的一部分。格陵蘭如同法羅群島,在丹麥國會派驻有2名議員。 格陵蘭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峽與冰島和加拿大兩國相望。.

查看 探险家和格陵兰

梅里韦瑟·刘易斯

梅里韦瑟·刘易斯(Meriwether Lewis;)美国探险家、军人和公共管理者,最为人知的是他作为远征军团的领导, 探索路易斯安那购地后的疆土。.

查看 探险家和梅里韦瑟·刘易斯

植村直己

植村直己(),日本男冒險家。.

查看 探险家和植村直己

楼兰

楼兰,史稱鄯善國,是中国西部古代的一个小国,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国消失,只留下几处古城遗迹。楼兰古城地处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查看 探险家和楼兰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CVO(Sir Ernest Shackleton,),又譯--或謝克頓,愛爾蘭(有英國、愛爾蘭血統)南极探险家,在10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以带领“寧錄號”(Nimrod,1907—1909年)向南极进发,和在1914—1916年带领“”的南极探险的经历而闻名于世。.

查看 探险家和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探险家和殖民地

汉娜·米肯德

汉娜·米肯德(Hannah McKeand,),英国女探险家。 汉娜·米肯德毕业于拉姆佩特大学(:en:University of Wales, Lampeter),31岁开始一心一意地从事探险活动。 2006年11月19日,她独自一人从南极洲的Hercules Inlet出发,跋涉707英里后,终于在伦敦时间12月28日下午8:33抵达南极极点,以40天的时间,创造了新的“单人最快南极探险纪录”。.

查看 探险家和汉娜·米肯德

汉武帝

漢武帝劉徹(),西汉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於7岁时被冊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達54年,其正式諡號為「孝武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武帝」,是清圣祖以前在位最長的中國皇帝。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顯赫建树,和秦始皇被後世並稱為「秦皇漢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評價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的思想積極進取,极具前瞻性,為朝廷以至社会帶了新思維,亲政後進行了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深遠地影響著後世。 對內政策上,漢武帝用人唯才,不問出身,開創了察舉制并兴太学,以致該時期培養及出現了大量名臣良將;他又頒布《推恩令》,和平地削減了诸侯的權力及勢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学从此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另有首开丝绸之路、使用年号、设立刺史、加强内廷权力等开创性举措。 對外政策上,漢武帝一改漢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後世代朝廷奉行的和親傳統,以強勢態度積極地對付匈奴,發動第二階段漢匈戰爭,先後收復了西漢初年的多處領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來匈奴於中國西北部的威脅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6期。《汉书·卷六》: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汉书·卷六》: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汉书·卷七》: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汉书·卷九十四》:(前71年)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于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凡三国所杀数万级,马数万匹,牛、羊甚众。又重以饿死,人民死者什三,畜产什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其后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得数千人还。匈奴终不敢取当,兹欲乡和亲,而边境少事矣。。 漢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後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國、閩越國,并远征异域,消灭衛滿朝鮮及夜郎國等等,继秦朝后再次拓展了中国疆域;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丝绸之路,远征大宛,使汉帝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达中亚,將帝國在民生、經濟、文化和軍事上,都推上了空前的高峰,其在位期間被稱為漢武盛世,為漢朝的極盛時期。 而漢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對人民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其晚年性情也變得反覆無常,而且迷信多疑,致使了巫蛊之祸的發生,為其普遍整體正面評價留下負面部份。駕崩前兩年,漢武帝在輪台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查看 探险家和汉武帝

河口慧海

河口慧海()戒名慧海仁廣,是日本黄檗宗僧侣、佛教学者、探险家。他以四次去尼泊尔及两次去西藏而闻名,是第一个到这两个地方旅行的日本人。 曾任东京五百罗汉寺住持,在京都隐修三年,以研究汉语佛教经典。1897年去西藏旅行,在大吉岭学习了藏文和英文,1901年春到达拉萨,1903年5月返回日本。1904年10月去印度和尼泊尔学习梵文并搜集新的手抄经,他用了四年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他打扮成汉地僧人到了西藏的西部地区,因享有高明医生的美誉而受到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接见。 Category:日本佛教學者 Category:日本僧人 Category:還俗人物 Category:和泉國出身人物 Category:黃檗宗 Category:日本探險家.

查看 探险家和河口慧海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查看 探险家和波斯

法显

法显(),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人,东晋、劉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

查看 探险家和法显

洛磯山脈

--(),又譯作--,是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脈,從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橫越美國西部,直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綿延超過4800公里。和其平行的有太平洋海岸山脈、-zh-cn:喀斯喀特山脉; zh-hk:喀斯喀特山脈; zh-tw:喀斯開山脈-及內華達山脈。 此山脈的最高峰是埃尔伯特峰,位於科羅拉多州境內,高度有4401米。罗布森山則是加拿大境內的最高峰,高度為3954米。整個洛磯山脈系統是美國地文區的一大部份。 洛磯山脈最早是在八千萬至五千五百萬年前,在時生成的,當時有許多板塊在北美洲板塊下移動。隱沒帶的角度很淺,因此造成北美西部廣闊的山脈帶。進一步的板塊構造活動及冰河的侵蝕,使洛磯山脈出現顯著的山峰及峽谷,在第四紀冰河時期結束時,人類開始在洛磯山脈居住。在歐洲人(例如及美洲人(如劉易斯與克拉克)發現此地區後,開始在此地採礦及打獵製作毛皮,不過洛磯山脈的人口還是不多。 現在的洛磯山脈中有很多地方是國家公園保護區及森林地,也是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可以進行像露營、遠足、爬山、釣魚、打獵、山地自行车、滑雪及單板滑雪等休閒活動。.

查看 探险家和洛磯山脈

溫哥華島

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Île de Vancouver)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西南隅。该岛長约460公里(285英里),宽50-80公里(30-50英里),面积达31,285平方公里(12,221平方英里),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四十三、加拿大第十一大岛屿。该岛名字得自于乔治·温哥华,这位前英国皇家海军官员於1791年到1794年间考察了整个东北太平洋海岸。根据2011年的统计,温哥华岛总人口为759,366人,其中近一半(344,615人)居住在该岛南端的维多利亚。岛上其它主要城市还包括纳奈莫(Nanaimo)、艾伯尼港(Port Alberni)、考特尼(Courtenay),以及坎贝尔里弗(Campbell River)等。而卑詩省第一大城市温哥華並不在温哥華島上。温哥華市位於北美大陸,而温哥華島是一個外島,兩者全無關係,只有名稱上的雷同,因為兩地皆為探險家喬治·温哥華所發現。.

查看 探险家和溫哥華島

潘德明

潘德明()是近代中国第一位以徒步和自行车方式周游世界的旅行家。.

查看 探险家和潘德明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查看 探险家和澳大利亚

斐濟

斐濟共和國(Republic of Fiji,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斐濟印地語:रिपब्लिक ऑफ फीजी)為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東加以西、吐瓦魯以南的群島國家,由330個島嶼組成(一半為無人島,而維提島和瓦努阿島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佔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東加語中的「島嶼」,並且轉為斐濟文中的“Viti”。.

查看 探险家和斐濟

斯瓦尔巴群岛

#重定向 斯瓦尔巴.

查看 探险家和斯瓦尔巴群岛

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ශ්‍රී ලංකා ප්‍රජාතාන්ත්‍රික සමාජවාදී ජනරජය;இலங்கை சனநாயக சோஷலிசக் குடியரசு),通称斯里兰卡(ශ්‍රී ලංකාව;இலங்கை),1972年之前称锡兰,是位於亞洲南部印度次大陸東南方外海的島國。古代中国曾經稱之為已程不、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

查看 探险家和斯里蘭卡

斯文·赫定

斯文·安德斯·赫定(瑞典语:Sven Anders Hedin,),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地理学家、地形学家、探险家、摄影家、旅行作家,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中绘制插图。在中亚的四次探险考察中,他发现了喜马拉雅山脉,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象泉河的发源地,罗布泊及塔里木盆地沙漠中的楼兰城市遗迹,墓穴和长城。他死后出版的中亚地图集是他毕生工作的结晶。.

查看 探险家和斯文·赫定

新幾內亞

新畿內亞(New Guinea;巴布亞皮欽語:Niugini;Papua)位於澳大利亞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有時,本島亦被稱為「巴布亞」,但有時巴布亞亦單指本島的一部份。此外,印尼官方过去稱呼本島為「伊里安岛」( Pulau Irian),至2002年开始才称为巴布亚岛(Pulau Papua)。 19世紀受歐洲國家殖民侵略,國界大致上沿用昔日德、荷佔領地一分為二:位於東經141度以東的,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由1975年開始脫離澳大利亞成為獨立的國家;位於東經141度以西的,屬於印尼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這部份一直都有分離活動,要求從印尼獨立。.

查看 探险家和新幾內亞

新地岛

新地岛(Новая Земля),俄罗斯在北冰洋内一群岛,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管辖,全年冰封。该岛位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之间,是乌拉尔山脉在北冰洋内的延伸。 群岛面积约为8.3万平方公里,人口2716人(2002年)。 新地岛分成尤日内岛(南岛)和谢韦尔内岛(北岛)两个岛屿,北岛面积为49,000平方公里,南岛面积为33,200平方公里,群岛南北向宽度约750公里,东西向宽度从100至140公里不等。南、北两岛中隔最狭处仅约600公尺的马托奇金海峡;多山,最高点海拔1547公尺Russian military mapping.

查看 探险家和新地岛

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是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個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群島组成。作爲法國的海外属地之一,除官方語言法語以外,美拉尼西亞語和玻里尼西亞語亦通用於此。.

查看 探险家和新喀里多尼亞

新疆

#重定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查看 探险家和新疆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查看 探险家和新西兰

文明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文明拥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并且已经开始划分社会阶级,一般有一个统治精英阶层和被统治的城市和农村人口。这些被统治的人群依据分工集中从事农业,采矿,小规模制造以及贸易的行业。文明集中权力,并且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作极大的延伸。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指有人居住,並且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之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

查看 探险家和文明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探险家和日本

旧金山

舊金山(San Francisco),正式名稱為舊金山市郡(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都市,為加州唯一的行政區,中文--,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位於舊金山半島的北端,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人口約86萬,為加州第四大城;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舊金山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的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 舊金山是北加州與舊金山灣區的核心都市,當地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舊金山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及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舊金山也是五大主要銀行及許多大型公司、机构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包括盖璞、太平洋瓦電公司、Yelp、Dropbox、Pinterest、Twitter、优步、爱彼迎、Mozilla、維基媒體基金會、克雷格列表、Salesforce.com等。.

查看 探险家和旧金山

旅行

旅行指以步行或交通工具进行的“长距离”位移,亦指為觀賞不同景色及了解異與自身文化的差別而到不同城市、地区、國度或到遙遠陌生地區参观、游玩、体验的文化概念。与旅游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行“重点在路途”而旅游“重点在目的地”。.

查看 探险家和旅行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指公元4~14世纪在古敦煌郡地区开凿的石窟,主要有如下几个石窟:.

查看 探险家和敦煌石窟

托尔·海尔达尔

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生於挪威拉尔维克,人类学者、海洋生物学者、探险家。他因为乘坐一个仿古的木筏康提基号,从秘鲁卡亚俄港到南太平洋图阿莫图島的4,300海里(约8千km)的航海而聞名一时。.

查看 探险家和托尔·海尔达尔

托雷斯海峡

托雷斯海峡(英语:Torres Strait)是位於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岛之间的水体,海峡最窄处约阔150公里;南面是约克角半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最北端),北面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西部省。.

查看 探险家和托雷斯海峡

拉萨市

拉萨(;國際音標: 或 ),唐代譯作逻些、邏逤、邏娑,为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處海拔3,650米,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历来是西藏全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1960年正式设市,1982年又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查看 探险家和拉萨市

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佛经佛罗里达州德雷克海峡俄罗斯圣劳伦斯河地球地理大发现匈奴北卡罗来纳州北冰洋北马里亚纳群岛北极点北海道北方海路僧伽罗喜马拉雅山脉哈德遜河哈德森湾商业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国家玄奘珠穆朗瑪峰琉球群岛福克兰群岛秘鲁科羅拉多大峽谷笹森儀助红胡子埃里克纽芬兰岛维他斯·白令罗尔德·亚孟森罗伯特·斯科特美国美洲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瓦斯科·達伽馬甘肃省熊岛白令海峡聖羅倫斯灣荷南·科尔蒂斯萊夫·埃里克松萨缪尔·德·尚普兰非洲飛行員西域西印度群岛西伯利亚西班牙西藏馬更些河马可·波罗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马里詹姆斯·庫克高加索魁北克魁北克市路易斯安那購地麦哲伦海峡軍事黃石國家公園胡安·庞塞·德莱昂航海家阿伊努人阿留申群島阿贝尔·塔斯曼阿茲特克阿拉斯加州间宫林藏鄭和鄂霍次克海艾德蒙·希拉里英格兰雅克·卡蒂埃林義傑恩里克 (航海家)東加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格陵兰梅里韦瑟·刘易斯植村直己楼兰欧内斯特·沙克尔顿殖民地汉娜·米肯德汉武帝河口慧海波斯法显洛磯山脈溫哥華島潘德明澳大利亚斐濟斯瓦尔巴群岛斯里蘭卡斯文·赫定新幾內亞新地岛新喀里多尼亞新疆新西兰文明日本旧金山旅行敦煌石窟托尔·海尔达尔托雷斯海峡拉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