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康誥坑溪

指数 康誥坑溪

康誥坑溪(摃硞坑溪,台語白話字:Kóng-khok-khiⁿ Khoe),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基隆河的支流,流域分佈於新北市汐止區南半部的中央地區,發源於海拔641公尺的四分尾山(茄苳腳山)西側,先向西後轉北流,經康誥坑、下寮、台鐵汐科站鐵橋下方、台五甲線(汐止區大同路二段),於水尾灣(江北二橋旁)注入基隆河,該流域的中上游目前為汐止地區的自來水水源保護區。 康誥坑溪上游溪谷西側為白雲山,西南為鹿窟山,東南為四分尾山,東為大尖山,其中鹿窟山至四分尾山南脊一段為汐止區與石碇區之分水嶺及交界。.

17 关系: 基隆河台灣大尖山康誥坑石碇區生態工法白云山白話字颱風百合颱風象神臺灣話水系江北二橋汐科車站汐止區淡水河新北市

基隆河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新!!: 康誥坑溪和基隆河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康誥坑溪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大尖山

大尖山可以指:.

新!!: 康誥坑溪和大尖山 · 查看更多 »

康誥坑

康誥坑,是新北市汐止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南部。.

新!!: 康誥坑溪和康誥坑 · 查看更多 »

石碇區

石碇區是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級行政區,位在台北盆地東南緣,境內多山,開發程度低且人口稀少。早期以煤礦為主要經濟來源,後來煤礦枯竭後人口開始大量外移。 石碇區的西側是新店區、深坑區及臺北市南港區、文山區,東鄰坪林區,北端平溪區,南端烏來區,境內的翡翠水庫是提供大臺北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雖然該水庫的水壩本體位於新店區境內,但10.24平方公里的蓄水面積裡面,約有92%位於本區境內,這也使得石碇成為大臺北地區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區。.

新!!: 康誥坑溪和石碇區 · 查看更多 »

生態工法

生態工法(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s),又可能稱自然工法,是基於對物種保育、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的體認而提出的一種新思維和新的施工技術,其內涵包括揚棄因工程建設而阻絕生物遷徙、繁衍的不當措施,並提醒工程師在設計時除考量工程要求之外,亦兼顧生態系統的自然要求。至於如何施工、使用當地的材料等,叫做近自然工法。 近年來生態工法崛起,以近自然工程設計日漸受到大家的重視、推崇及廣泛的應用,使開發工程都趨向於對環境保育的重視,加強原生地水土保持的強度,減低及預防天然災害的發生率,使自然生態環境能永續的利用。 當挖斷順向坡之坡腳時,應以人造邊坡或擋土牆或岩錨方式,進行結構補強。且當有安全性顧慮時,不宜使用「近自然工法」。 另一種對於生態工法的定義則是指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工程設計。.

新!!: 康誥坑溪和生態工法 · 查看更多 »

白云山

白云山可以指:;山峰名.

新!!: 康誥坑溪和白云山 · 查看更多 »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新!!: 康誥坑溪和白話字 · 查看更多 »

颱風百合

颱風百合可以指:.

新!!: 康誥坑溪和颱風百合 · 查看更多 »

颱風象神

颱風象神可以指:.

新!!: 康誥坑溪和颱風象神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康誥坑溪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水系

水系是指海洋、河流、湖泊等构成的水网系统,多依照江河、湖泊的支流和源流逐级形成的网状结构划分。.

新!!: 康誥坑溪和水系 · 查看更多 »

江北二橋

江北二橋為新北市汐止區連接基隆河南北兩岸的一座橋梁,2006年4月7日通車啟用。.

新!!: 康誥坑溪和江北二橋 · 查看更多 »

汐科車站

汐科車站位於台灣新北市汐止區,為台鐵縱貫線的鐵路車站,是臺鐵捷運化政策中所增設的通勤車站之一,也是汐止區繼汐止車站、五堵車站之後第三座鐵路車站。目前規劃中的台北捷運民生汐止線亦計畫在此設站。.

新!!: 康誥坑溪和汐科車站 · 查看更多 »

汐止區

汐止區 (tl),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市轄區,屬於台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1999年6月28日因人口超過十五萬人,由鎮改制為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因原來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所以所屬的原來縣轄市汐止市,便改制為汐止區。現今人口19.9萬餘人。 汐止區位於新北市東北部,西以大坑溪、基隆河、內溝溪與台北市相鄰,東則以丘陵地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介於台北市和基隆市之間。全區地形多元,僅在基隆河沿岸有狹長平原,氣候常年多雨。.

新!!: 康誥坑溪和汐止區 · 查看更多 »

淡水河

淡水河(臺羅:Tām-tsuí-hô;四縣腔:Tam suiˋ hoˇ),別名淡江、稻江、契馬諾。是一條位於臺灣北部的河流。幹流長158.70公里,為臺灣第三長之河流,僅次於濁水溪及高屏溪;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遍佈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亦為臺灣第三大,被列為中央管河川,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川。淡水河流域內人口近八百萬,幾占全國人口三成,工商業發達,是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淡水河發源自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的品田山(標高3,529公尺)上。淡水河分別有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與新店溪流經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港仔嘴後即稱為淡水河,淡水河於關渡納入基隆河後,向北流向淡水油車口而注入臺灣海峽,一般所稱廣義的淡水河,是指整個淡水河水系而言;而狹義的淡水河,則是指江子翠到油車口河段。此段長度僅23.7公里,卻是台灣少數河面寬廣、流速穩定與可進行水運的河流。 早期淡水河肩負台北盆地的水運重任,近代以降的淡水河則兼具供給臺北都會區民生用水、農業灌溉、都市排水及防洪等功能,中下游則成為排水集汙之河道。淡水河流域近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包括人口成長、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趨勢,均與淡水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 康誥坑溪和淡水河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康誥坑溪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