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壤和法雲庵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平壤和法雲庵之间的区别

平壤 vs. 法雲庵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法雲庵(,Pobun Hermitage)位於朝鮮平壤市西部龍岳山南側山腰,是一座佛教寺院。 法雲庵始建於高句麗時代,朝鮮王朝時期改建。以懸崖峭壁為背景,由本殿、羅漢殿、山神閣、七星閣、僧房等5棟建築組成。本殿建在高臺上,正面5間(10.27米)、側面3間(6.2米),由有雙翼拱的14根頭粗底細的柱子支撐著歇山式屋頂。殿內設有地板房和暖炕房。提拱較短,而斗拱構造精細。 法雲庵原來隸屬於永明寺,現已被列為第13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寶。 龍岳山位於平壤的萬景臺區,最高峰海拔292米,山上還有「少年教育營舍」,電氣化鐵路的七谷車站可以到它的山腳。鄰近還有龍岳山泉水,據稱有益於人體健康長壽。 2011年9月3日,以韓國佛教曹溪宗總務院長慈乘為代表的37位佛教界人士以及民族互助機構代表啓程赴朝鮮訪問,這是韓國政府自2010年3月天安號沉没事件以來第一次批准韓國和朝鮮之間的社會文化交流活動。韓國佛教代表團在朝鮮逗留至2011年9月7日,其間於9月5日出席在朝鮮平安北道妙香山普賢寺召開的“紀念八萬大藏經版刻1000年古佛法會”。此外,該代表團還計劃訪問平壤附近的廣法寺、法雲庵等佛寺。 2014年2月,居住在香港的澳大利亚人约翰·肖特以游客身份进入朝鲜后,在参观法雲庵时私自散布自制的朝鲜文基督教传单,随即遭到逮捕。2014年3月3日,朝鲜宣布根据法律,本着宽大处理的原则并且考虑到肖特的年龄,以从事“反朝宗教阴谋活动”的罪名将肖特驱逐出境,同时朝鲜还播发了肖特的谢罪书。 2014年4月30日,韩国《朝鲜日报》网站转载相关报道称,为保护佛寺的文化财产,保证修补遗迹的预算充足,一直完全禁止宗教活动的朝鲜当局,近日起开始允许一般民众访问寺庙并供佛。平壤的高层干部及其家族向佛寺捐献了数额可观的金钱。特别是在平壤市民最常去的龍岳山法雲庵,常能见到高层人士出入。一位平壤的消息人士表示:“去法雲庵礼佛的人,普通花费大概是500元朝币,但是也有干部或者是干部家族捐5000以上的朝元。从施舍钱数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人们社会阶级的差别。” 2008年5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行了一套邮票共2枚,图案为龍岳山、树木及法雲庵等。.

之间平壤和法雲庵相似

平壤和法雲庵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基督教平壤平安北道廣法寺高句丽龍岳山朝鮮王朝朝鮮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基督教和平壤 · 基督教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平壤和平壤 · 平壤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平安北道

平安北道(),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北部的地方行政区。面积12191平方公里,人口241万人(1993年)。1896年把平安道南北两分而成立。道政府所在新义州市。管辖3市22郡484里87洞31劳动地区。.

平壤和平安北道 · 平安北道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廣法寺

廣法寺(광법사)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平壤市的東北郊區之大城山的東北山腳。始建於公元392年的高句麗時代,由廣開土王以木材建造的佛教寺廟,在公元1953年的朝鮮戰爭中被入侵朝鮮的美國軍隊炸毀,在20世紀50年代按照原來外觀以混凝土仿木材形式被重建,作為大城山地區的一個觀光景點。 四周廣植鮮花林木,大門入口處是天王門,兩旁設有四大天王像,主體建築物有大雄殿供奉有釋迦牟尼像,外圍有解脫門及七層花崗石制浮圖塔。在2003年,約有6位僧侶,他們都有穿著袈裟供觀光客合照留念。在公元1989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兩江道之「北漢山」的重興寺開辦「佛教學院」供北朝鮮的民眾學習佛教知識,然而在公元1991年遷移到廣法寺接辦。 觀光客可搭乘平壤地鐵的革新線之樂園車站,直達廣法寺,鄰近的觀光熱點,還有朝鮮中央動物園、朝鮮中央植物園、大城山城、安鶴宮的遺址及大城山遊樂場等,亦與著名購物天堂樂園百貨商店為鄰。.

平壤和廣法寺 · 廣法寺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平壤和高句丽 · 法雲庵和高句丽 · 查看更多 »

龍岳山

龍岳山()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直轄市萬景臺區,因似一條龍張口騰空而上而得名,自古有“平壤之金剛山”的美稱。龍岳山由二十餘座山峰和數十個峽谷組成,在頂峰可俯瞰平壤市的風景。 龍岳山有法雲庵、龍谷書院等多處景點被收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寶。 龍岳山上有500余种树木。每年春季,山上开满杜鹃花、金达莱,吸引平壤市民纷纷前来踏青。平壤市的学生及教职员每年都到龍岳山野营,举办各种游戏及娱乐活动。.

平壤和龍岳山 · 法雲庵和龍岳山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平壤和朝鮮王朝 · 朝鮮王朝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朝鮮語

--,是通行於-zh-hans:韩国、;zh-hant:南--zh-hans:朝鲜;zh-hant:北韓-及满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鲜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朝鲜语在全球约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十三大语言。随着大韩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韩语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韩语應考。.

平壤和朝鮮語 · 朝鮮語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会主義國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成立,在港澳、臺灣一般稱為北--韓(),漢語地區也有称呼北朝--鮮(,与“南朝--鲜”或“朝--鲜半岛”区别。)。其領土約佔朝鮮半島的九分之五,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朝鮮南疆與大韓民國(南韓)以三八線(韓國朝鮮非軍事區)分隔,北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西臨黃海,東臨朝鮮東海。 朝鮮半島在20世紀初以前為中國附屬國,直至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屬地。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朝鮮半島在1945年至1948年間皆由盟軍軍政府管理,由蘇聯與美國分別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之後,蘇聯接管地區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美國接管地區則成為大韓民國(即韓國)。1950年6月,朝鮮發動韓戰試圖統一朝鮮半島不果,三年後南北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以界(與韓戰前的直線國界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京畿道的開城,而大韓民國則是增加了江原道部分領土),自此朝鮮半島分裂至今。 根據朝鲜宪法,朝鲜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包括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為唯一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曾於1992年和2009年兩度修憲,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等字詞刪除,並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替代,國家意識形態本質上與极右翼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非常相近。在經濟上,朝鮮政府实行計劃經濟,不保障國内的私人財產。在政治上朝鮮政府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第五多的國家"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平壤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法雲庵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平壤和法雲庵之间的比较

平壤有245个关系,而法雲庵有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3.37% = 9 / (245 + 22)。

参考

本文介绍平壤和法雲庵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