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崇祯和永曆 (南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崇祯和永曆 (南明)之间的区别

崇祯 vs. 永曆 (南明)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永曆是中國南明永曆帝(桂王)的年號,共使用三十七年。 南明在中國大陸使用十六年,連同控制台灣的延平王鄭氏持續使用「永曆」年號直至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十二月鄭克塽降清為止。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6月1日)永曆帝於昆明被吳三桂縊死,南明正式亡國,連同明朝276年的歷史,正式結束明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明史》记载永曆年号起于1646年十一月。《罪惟錄》、《明紀》等则记为1646年上尊号,明年改元。今多从之。 1647年起事者王光代用此年号。.

之间崇祯和永曆 (南明)相似

崇祯和永曆 (南明)有(在联盟百科)16共同点: 吴三桂大西干支年号後光明天皇後黎朝公元福泰癸丑莫朝莫敬宇顺德 (莫朝)顺治顺治帝黎真宗正保

吴三桂

吳三桂(),吴周开国皇帝,汉族,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辽西(今辽宁绥中县人)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1644年降清,引清兵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絞殺南明永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並於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孙吴世璠即位,尊之為周太祖高皇帝。.

吴三桂和崇祯 · 吴三桂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大西

大西是明朝末年民變领袖之一张献忠在1643年建立的政权。.

大西和崇祯 · 大西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崇祯和干支 · 干支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崇祯和年号 · 年号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後光明天皇

後光明天皇(;),後水尾天皇第四皇子,諱紹仁,幼名素鵝宮。母親為園基任之女園光子(壬生院)。1642年立為太子,第二年由異母姊明正天皇讓位而成為天皇。由於他的性格相當激烈,對於幕府方面頗有抵抗之意。另一方面,他是個愛好學問的人,受到當時儒者藤原惺窩的影響,積極引進朱子學。此外,他再次提出恢復神宮例幣儀式,也有意要復興大學寮。1654年,罹患痘瘡而亡,葬於月輪陵(位於今日京都市東山區)。.

崇祯和後光明天皇 · 後光明天皇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後黎朝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崇祯和後黎朝 · 後黎朝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公元和崇祯 · 公元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福泰

福泰(1643年十月—1649年十月),是大越国后黎朝真宗黎维祐的年号,共计7年。.

崇祯和福泰 · 永曆 (南明)和福泰 · 查看更多 »

癸丑

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癸屬陰之水,地支之--屬陰之土,是土尅水相尅。 太平天国时,曾把“丑”改为“好”。因此1853年在太平天国记为癸好。.

崇祯和癸丑 · 永曆 (南明)和癸丑 · 查看更多 »

莫朝

莫朝(Nhà Mạc)是越南朝代名,乃權臣莫登庸於1527年篡奪後黎朝帝位後的朝代。 1592年被鄭氏所復辟的後黎朝所推翻。莫朝灭亡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托庇于中国明、清政府的保护之下。至1677年,方被後黎朝以協助中國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名義滅亡。.

崇祯和莫朝 · 永曆 (南明)和莫朝 · 查看更多 »

莫敬宇

莫敬宇(;生卒年不詳),一作莫敬完(),中國史書作莫敬耀。越南南北朝時期莫朝第十代君主,也是最後一代君主。1638年至1677年在位。 他是莫敬寬之子。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的說法,他在1638年莫敬寬死後繼位,改年號為順德(Thuận Đức)。鄭梉趁莫朝發生皇位更替之機,率軍北伐,但被莫朝擊敗。此後,莫朝多次發兵騷擾太原一帶。 後黎朝於1644年大舉進攻高平,被莫朝擊敗。1661年,清朝遣使封之為歸化將軍、安南都統使。1662年,莫朝聚集軍隊於諒山七泉,企圖恢復被後黎朝奪取的土地,被後黎朝打敗。 1666年至1667年,鄭柞率鄭根、鄭棟、丁文左等部大舉北伐,攻打高平。莫敬宇棄城遁往清朝雲南的鎮安州避難,以賄賂當地官員,試圖借清朝的勢力回到高平。1669年,清康熙帝遣李仙根、楊兆傑二人,要求後黎朝歸還高平四州(石臨、廣淵、上琅、下琅)予莫氏,莫敬宇得以回到高平,改名莫元清(一说其子为莫元清)。 1673年,中國發生三藩之亂,莫元清在高平公開採用了吳三桂的「昭武」年號,並為吳三桂提供糧草支持。不久三藩之亂被清朝平定,清軍進入廣西。1677年,鄭柞借黎熙宗的名義,以丁文左、阮有登等為將,再次討伐盤踞高平的莫氏。莫元清兵敗,逃往中國廣西的龍州。自此以後,莫朝的殘餘勢力徹底被消滅。 據《欽定越史通鑑綱目》記載,莫敬宇(一说其子莫敬光)於1683年被清朝移交給了後黎朝。此後,莫氏子孫不是被擒獲就是投降後黎朝。也有不少人被釋放,成為鄭主的官員。 |-style.

崇祯和莫敬宇 · 永曆 (南明)和莫敬宇 · 查看更多 »

顺德 (莫朝)

顺德(Thuận Đức,1638年-1677年)是越南高平莫氏莫敬宇的年号,也是越南莫朝最后一个年号,共计40年。.

崇祯和顺德 (莫朝) · 永曆 (南明)和顺德 (莫朝) · 查看更多 »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崇祯和顺治 · 永曆 (南明)和顺治 · 查看更多 »

顺治帝

顺治皇帝(a;),名福临(a),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歲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在位期間,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遺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書為突顯康熙帝的功績,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 顺治是清朝统治者在位期间在中国使用的年号。由于大清皇室为满洲人,统治许多蒙古部落,而这些蒙古部落曾帮助清朝征服中国,所以顺治年号在满语和蒙古语中分别有对应词,如蒙古语尊号额耶尔札萨克汗(;「平顺统治」的可汗,即義譯「順治」)。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v),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崇祯和顺治帝 · 永曆 (南明)和顺治帝 · 查看更多 »

黎真宗

黎真宗(;),名黎维祐(),別名黎维禔,越南后黎朝第十九代皇帝,1643年—1649年在位。 他是黎神宗的长子。1643年,郑梉胁迫黎神宗禅位给儿子黎维祐,是为黎真宗。1648年,郑梉挟持黎真宗南下讨伐阮主,在长德大败,御林军(郑军)损失惨重。此时黎真宗死去(有些人认为黎真宗之死是这场战役所导致的),黎神宗复位。.

崇祯和黎真宗 · 永曆 (南明)和黎真宗 · 查看更多 »

正保

正保,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寬永之後,慶安之前。為1644年至1647年間。這時期的天天皇為後光明天皇。江戶幕府將軍為德川家光Titsingh, Isaac.

崇祯和正保 · 正保和永曆 (南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崇祯和永曆 (南明)之间的比较

崇祯有75个关系,而永曆 (南明)有1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6,杰卡德指数为7.92% = 16 / (75 + 127)。

参考

本文介绍崇祯和永曆 (南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