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小野洋子

指数 小野洋子

小野洋子(,)是一位日本多媒体艺术家、歌手及和平活动家。她是约翰·列侬的第二任妻子和遗孀,知名于她在前衛艺术、音乐和电影领域的作品。.

24 关系: Allmusic塑胶小野乐队学习院大学宝丽多唱片實驗音樂东京一柳慧伦敦圣保罗大学前衛约翰·列侬纽约Double Fantasy莎拉劳伦斯学院西恩·列侬苹果唱片RisingSeason of Glass披頭四樂隊東京府格芬唱片公司激浪派新浪潮摇滚乐

Allmusic

AllMusic(原名All Music Guide)是一個關於音樂的元數據資料庫,歸屬於All Media Guide(AMG)。AMG在1991年由流行文化維護者與數學家兼哲學博士Vladimir Bogdanov創立,目的是成為音樂消費者的導覽,創立隔年便發行了第一本參考書籍。AMG比全球資訊網更早出現,因此最初以Gopher站的形式出現。.

新!!: 小野洋子和Allmusic · 查看更多 »

塑胶小野乐队

塑胶小野乐队(Plastic Ono Band)是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宣告的乐队概念,在1969年披头士乐队解散前成立。 1968年,列侬和小野开始了恋爱和艺术合作关系,合作发行了实验专辑《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在1969年春季发行专辑《Unfinished Music No.2: Life with the Lions》后,他们决定未来的作品都会归于“塑胶小野乐队”名下。关于这个名字,小野说:“和约翰在一起前,我受邀在柏林演出。我想要用四个里面装有录音机的塑料支架作为我的乐队。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了约翰,他立即想出了‘塑胶小野乐队’这个新词。” 随后,乐队吸引了很多音乐家的合作,其中包括,Yes乐队的鼓手和艾瑞克·克莱普顿,在录音室中乐队也与包括乔治·哈里森、菲尔·斯佩克特、比利·普莱斯顿、谁人乐队的鼓手凯斯·穆恩等音乐家进行合作录音。 这一乐队概念随1975年约翰·列侬的隐退而解散。在2009年,肖恩·列侬、小野洋子、Yuka Honda、Cornelius重新组建成乐队,并先后和金·戈登、、贝蒂·蜜勒、保罗·西蒙、Lady Gaga等艺人合作。.

新!!: 小野洋子和塑胶小野乐队 · 查看更多 »

学习院大学

学习院大学 (日文:学習院大学;英文:Gakushuin University)是由日本“学校法人学习院”设置、位於东京都丰岛区内的一所私立大学,與學習院女子大學、學習院中學(高等科與中等科)、學習院幼稚園等機構同屬學校法人學習院所有。由于日本的大多数皇族就读于此,所以学习院大学作为皇家大学而在日本有很高的知名度。学校的学生数相对说来人数较少,在1万人左右。.

新!!: 小野洋子和学习院大学 · 查看更多 »

宝丽多唱片

宝丽多唱片(Polydor Records)是一个英国唱片公司,从属于环球唱片。在它旗下有英国艺人谢丽尔·科尔、嗆女生合唱團、Level 42、艾丽·高登、雪警、黛菲、艾爾頓·約翰、The 1975,以及美国艺人拉娜·德雷和阿澤莉亞·班克斯。.

新!!: 小野洋子和宝丽多唱片 · 查看更多 »

實驗音樂

实验音乐(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的作曲形式,其创作特点是创作成果是“不可预见的”。約翰·凱吉(John Cage)是比较公认的一位对实验音乐的产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著名美国作曲家。早在1953年的法国,皮埃爾·謝弗(Pierre Schaeffer)就开始用“musique concrète(法语:具象音乐,又称听觉型音乐)”一词来描述这种融合了磁带音乐、具象音乐和电子音乐的音乐创作行为。无独有偶,在1950年代后期,美国也出现了一些专门术语来形容列賈倫·希勒(Lejaren Hiller)和米爾頓·巴比特(Milton Babbitt)等作曲家们采用的计算机控制下的作曲方式。1958年,Hiller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建立了工作室,成为第一名实验音乐创作总监。 在流行音乐杂志上,往往还会出现更为广义的“实验音乐”用法。这里的“实验”音乐是指不受固有“流派”方式分类的音乐,如实验爵士、实验摇滚和实验金属等等。以此类推,“实验音乐”有时也用于描述一类融混了多種音乐流派的“跨民族”音乐。.

新!!: 小野洋子和實驗音樂 · 查看更多 »

东京

東京()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目前(2017年8月)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千6百萬,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亦為亞洲最重要的世界級城市。東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達9472.7億美元,超越紐約(9006.8億)成為全球第一,同時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排名第三。 東京古稱江戶,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為現名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此外,東京還有目前全球最複雜、最密集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中東京的地鐵系統每日平均運量達880萬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鐵第三位。 在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沖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新!!: 小野洋子和东京 · 查看更多 »

一柳慧

一柳慧(、),生於兵庫縣神户市,日本的男性作曲家、鋼琴師。凯奇的学生。 知名日裔美籍藝術家小野洋子(オノ・ヨーコ)是一柳慧的前妻,兩人於1956年結婚,但於1962年離婚。.

新!!: 小野洋子和一柳慧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小野洋子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圣保罗大学

圣保罗大学(葡萄牙语: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巴西圣保罗市的一所州立大学。该大学为巴西规模最大的大学,其声誉和地位在巴西高校中位居榜首。该校创建于1827年。现有各类学生7.5万人。.

新!!: 小野洋子和圣保罗大学 · 查看更多 »

前衛

先锋派(Avant-garde)原本是法語詞,譯成英文即front guard,advance guard,或vanguard,“前衛”是其直譯之意。人們經常用這詞指涉新穎的或實驗性的作品或人物,尤其是對於藝術、文化及政治的層面。 前衛已被接受為規範藝術、文化、現實界線向前推進,由於前衛的心靈相信事物只會在現實的前沿(leading edge of reality)產生。 軍隊的先鋒是一小批高度訓練的士兵,探索大片地域並且計畫軍隊的行進方向。這個意義幾近於近代小群的知識份子與藝術家所達致的工作,開創新的文化或政治領域並且給予社會指導。由於軍事術語的暗示意義,有些人認為前衛即是菁英主義,尤其當它用來形容文化運動時。 因此,前衛的音樂即是指涉即興音樂的極端形式,由此他們並不在乎既存的和聲結構或是節奏等等的知識。 這個用詞也用來指涉社會進步和重塑的促進,各個運動的不同目標發佈為公眾宣示的表現,稱作「宣言」(manifestos)——最有名的例子: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s)。隨著時間,前衛逐漸與「為藝術而藝術」的運動連結在一起,主要的目標在擴展美學經驗的新領域,而不是社會重造的運動。 此一法國術語在藝術上的使用始於1863年5月17日巴黎「落選者沙龍」開幕。此一組織的組成者是那些畫作被年度巴黎沙龍退回的畫家們。之後這個活動又分別在1874年、1875年和1886年舉辦。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中葉,前衛是一種在藝術、建築、態度與想法上,與既有典範背道而馳的原創與實驗。 由於一些建議,前衛藝術應該包括街頭藝術,例如塗鴉藝術或是任何一種把藝術前緣往前推的運動。應注意的是前衛不只是一種藝術風格,像是超現實主義或立體主義等詞,它也不等於當代發生的任何事件。 例如:杜象的尿壺也許在當時是前衛的,今日假使有人重新舉行這一創作,即不屬前衛,因為已有了前例。因而前衛一詞的涵意通常是暫時的,並且與藝術的持續解構有關。它可以用來指所有領域的先行者。無論如何,杜象創作這一行為仍維持前衛的,因為他推動藝術並且開啟了和藝術自我定義的新對話。.

新!!: 小野洋子和前衛 · 查看更多 »

约翰·列侬

约翰·温斯顿·小野·列侬,MBE(John Winston Ono Lennon,出生名为John Winston Lennon;)是一位英国歌手和词曲作者,作为披头士乐队的创始成员闻名全球,该乐队是流行音乐史上在商业上最成功的团体。他与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组成了著名的藍儂–麥卡尼创作组合。 列侬在利物浦出生长大,在青少年时期参与了噪音爵士乐热潮;他的第一支乐队采石工人(the Quarrymen)在1960年转变为披头士樂團。披头士于1970年解散后,他开始了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发行了受好评的专辑《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和《Imagine》,以及标志性的歌曲如《Give Peace a Chance》、《Working Class Hero》和《Imagine》。在1969年与小野洋子结婚后,他把名字改为约翰·小野·列侬。1975年,列侬从乐坛隐退,在家照顾年幼的儿子西恩。1980年,他和小野携新专辑《Double Fantasy》复出,在专辑发行三周后遇害。 列侬在他的音乐、写作、绘画、影片和采访中展现了他反叛的天性和尖酸的幽默。他因参与政治及和平运动而受到争议。1971年,他搬家到纽约市曼哈顿。在那里,列侬对越战的批评使理查德·尼克松政府长期试图把他驱逐出境。而他的一些歌曲被反战运动和60年代反文化运动视为圣歌。 截至2012年,列侬的个人专辑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1400万。作为创作者或演唱者,他参与了25首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冠军单曲。2002年,他在BBC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榜单中被民众票选为第8位。2008年,《滚石》杂志把他选为“史上最伟大的歌手”第5位。他在去世后于1987年进入词曲作者名人堂(Songwriters Hall of Fame),还两次进入摇滚名人堂,分别是在1988年以披头士一员身份和在1994年以个人身份入选。.

新!!: 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小野洋子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Double Fantasy

《Double Fantasy》是英國歌手約翰·藍儂發行第七张专辑,日裔美籍音乐家小野洋子發行第十张专辑。.

新!!: 小野洋子和Double Fantasy · 查看更多 »

莎拉劳伦斯学院

#重定向 莎拉·劳伦斯学院.

新!!: 小野洋子和莎拉劳伦斯学院 · 查看更多 »

西恩·列侬

西恩·列侬(英语:Sean Ono Lennon,日语:ショーン・レノン,),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创作歌手,音乐家,吉他手和演员,他是披头士乐队灵魂核心约翰·列侬和美籍日裔艺术家小野洋子的唯一孩子。.

新!!: 小野洋子和西恩·列侬 · 查看更多 »

苹果唱片

苹果唱片(Apple Records)是一家唱片公司,由披头士乐队在1968年创立,是Apple Corps的子公司。.

新!!: 小野洋子和苹果唱片 · 查看更多 »

Rising

《Rising》是香港歌手王梓軒的第四張專輯,首張國語專輯。這大碟在2012年6月19日推出,而首波主打歌曲則為《說時遲》。.

新!!: 小野洋子和Rising · 查看更多 »

Season of Glass

《Season of Glass》,是韓國女子團體GFRIEND作為出道作品的首張迷你專輯,由Source Music製作,KT音樂發行,於2015年1月15日推出。此專輯為「校園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曲,以《유리구슬(Glass Bead)》為主打歌曲。《Season of Glass》曾於Gaon Chart專輯週榜排行第9,並售出超過1萬張。 GFRIEND於韓國各大音樂節目表演及宣傳專輯。GFRIEND出道時,時常被外界與少女時代出道時作出比較;主打歌曲《유리구슬(Glass Bead)》則與少女時代的出道單曲《Into The New World》作比較。.

新!!: 小野洋子和Season of Glass · 查看更多 »

披頭四樂隊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根據香港華人文化才是正確統稱為披頭四,由於香港1997年前深受英國文化教育才統稱為“--”、“--”等。乐队成員為约翰·列侬、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地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搖滾,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他们的极度流行产生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随着日后创作的成熟,他们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 从1960年起的之后三年间,披头士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中演出,逐渐积累了声望。乐队经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把他们打磨成职业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激发了他们音乐上的潜能。在1962年末发行第一首打榜歌《Love Me Do》后,披头士走红英国。后一年,随着披头士狂热在英国的蔓延,他们取得了“Fab Four”的昵称。到1964年初,披头士已征服美国流行乐市场,成为国际巨星,引领了英國入侵潮流。1965年后,披头士制作了一系列革新的、影响深远的专辑,包括《Rubber Soul》(1965)、《Revolver》(196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The Beatles (White Album)》(1968)以及《Abbey Road》(1969)。乐评界认为它们是披头士最好的作品。1970年披头士解散,之后乐队成员都有各自成功的单飞生涯。列侬于1980年12月遭枪击遇害,哈里森于2001年11月因肺癌病逝。剩余的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如今依旧活跃在乐坛。 根据美國唱片業協會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售量最高的乐队,共售出1.77亿张唱片。他们是英国排行榜上冠军专辑最多,也是英国单曲销量第一的乐队。2008年,披头士在《公告牌》的“史上最成功音乐人Hot 100”榜单上登顶;2014年,他们以20首冠军单曲在《公告牌》“最多冠军单曲”榜单上排名第一。他们拥有10座格萊美獎,1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以及15座艾弗·诺韦洛奖。乐队作为一个整体入选了《时代》杂志的“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名单。披头士是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2004年,《滾石雜誌》把披头士列歷史上最伟大的艺人。.

新!!: 小野洋子和披頭四樂隊 · 查看更多 »

東京府

東京府()是日本曾存在的一個一級行政區,為今日東京都之前身。存續期間為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元年)至1943年(昭和十八年)。.

新!!: 小野洋子和東京府 · 查看更多 »

格芬唱片公司

格芬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是一家美國唱片公司,是環球唱片集團的子公司。該公司由大衛·格芬創立於1980年。最初與華納集團合作,1990年被MCA唱片公司(即後來的環球唱片集團)收購。.

新!!: 小野洋子和格芬唱片公司 · 查看更多 »

激浪派

浪派(Fluxus)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間活躍的一個激進的國際文藝流派Friedman, Ken.

新!!: 小野洋子和激浪派 · 查看更多 »

新浪潮

新浪潮(New Wave)音乐是摇滚乐的一种分支风格,与朋克摇滚一同在1970年代中晚期出现。起初,新浪潮被认为是朋克摇滚的同义词。由于新浪潮结合了电子乐,实验音乐,摩斯族次文化,迪斯科,摇滚和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等音乐风格的特性,使它与朋克摇滚区别开来。http://www.allmusic.com/explore/essay/new-wave-t727http://www.allmusic.com/explore/style/new-wave-d381 在某一时期,后朋克摇滚乐也曾被定义为新浪潮音乐,但是逐渐地,新浪潮的流行偏向使它与更注重纯粹艺术性的后朋克分道扬镳。 新浪潮吸收了很多原本朋克摇滚的声音与特质,例如简短以及具有强劲节奏的歌曲,同时在音乐表现与歌词方面具有更多的复杂性。Reynolds, Simon "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 1978–1984" p160 除此之外,合成器的大量使用,后期制作的应用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也是新浪潮音乐的特色。 总体来说,新浪潮是一种多变且有时让人感觉古怪的音乐,常常伴有吸引人的旋律线,不少歌曲朗朗上口且易于流行。新浪潮艺人的创作灵感常常来自对多种音乐风格的融汇与吸收,例如1950至60年代摇滚复兴,斯卡与雷鬼音乐,以及舞曲等。 新浪潮音乐在198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80年代的主流音乐风格之一,期间活跃着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新浪潮音乐艺人与乐队。 此外,新浪潮音乐人在MTV频道的较高出镜率也对该风格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浪潮音乐在80年代中期逐渐开始丧失其主导性地位,虽然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有过几次复兴,但是影响力仍日趋衰落。新浪潮音乐的新一轮复兴在2004年开始流行起来,并启发和影响了独立摇滚等音乐风格。.

新!!: 小野洋子和新浪潮 · 查看更多 »

摇滚乐

摇滾音樂(Rock Music)是20世紀50年代初起源於“搖滾” 音樂中的一種廣泛音樂類型,並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特別是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為一系列不同的風格。W.

新!!: 小野洋子和摇滚乐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Yoko Ono大野洋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