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實相和法性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實相和法性之间的区别

實相 vs. 法性

實相,漢傳佛教術語,最早源自鳩摩羅什,它被用來代表諸法真實的相貌,意同於真如、法性、法界等。. 法性(dharmatā),又譯法自然,佛教術語,指法(dhárma)本身內在具有的性質,也就是指法的本性(prakṛti)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37:「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使,以清淨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以眾生邪觀故縛,正觀故解。」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65:「此中說因緣:有佛無佛,諸法性常住世間。諸法性者,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即是般若波羅蜜。若以常、無常等求諸法實相,是皆為錯。若人入法性中,則無有錯謬,法性常故不失。」,為諸法二種自性(svabhāva)之一。.

之间實相和法性相似

實相和法性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實際 (佛教)真實 (佛教)鸠摩罗什法界

實際 (佛教)

實際(bhūta-koṭi),又譯本際、本原、真際,大乘佛教術語,指法的實相,與真如、法界等是同義詞。也常被用來當成涅槃的同義詞。.

實相和實際 (佛教) · 實際 (佛教)和法性 · 查看更多 »

真實 (佛教)

真實(bhūta,Bhūtamidanti),又譯為實、真說,佛教術語,意為存在、本質、此在、真理等。在阿含經中,通常被用來指對於緣起及緣生法的正確理解。.

實相和真實 (佛教) · 法性和真實 (佛教) · 查看更多 »

鸠摩罗什

鳩摩羅什(कुमारजीव,IAST:;344年-413年灵山海会),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實相和鸠摩罗什 · 法性和鸠摩罗什 · 查看更多 »

法界

法界(Dharmadhatu),佛教術語,是由法與界組成的複合字。隨經典和教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

實相和法界 · 法性和法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實相和法性之间的比较

實相有11个关系,而法性有3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9.30% = 4 / (11 + 32)。

参考

本文介绍實相和法性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