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孟邦

指数 孟邦

孟邦 (မွန်ပြည်နယ)是緬甸的一個邦,位於該國南部。薩爾溫江把邦分為南北兩部,西臨莫塔馬灣。面積12,155平方公里,人口2,466,000。首府毛淡棉位於中部,北部和南部的中心分別為直通和耶城。有鐵路連接兩座大城和商業中心仰光。 下分2縣。 Category:緬甸的邦.

19 关系: 基督教孟族仰光佬族佛教傣族全國民主聯盟克伦族国家列表缅甸缅甸行政区划缅甸标准时间缅族薩爾溫江钦族若开族掸族毛淡棉景颇族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孟邦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孟族

孟族(孟語:或;,;มอญ)是缅甸與泰國一古老民族,在缅甸少数民族中排名第四,屬黄种人,人口为130万,占缅甸总人口的2.8%。.

新!!: 孟邦和孟族 · 查看更多 »

仰光

仰光(),為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至內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統計),面積為312平方英里,位於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於北緯16°48',東經96°9',而其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對地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如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昂山將軍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仍屬貧窮地區。.

新!!: 孟邦和仰光 · 查看更多 »

佬族

佬族是东南亚的一个台語民族。大部分居住于老挝(约400万)和泰国(约190万)。泰国的佬族大部分聚居于东北地区,但也有很多出外打工者在其他地区,如曼谷工作。佬族使用老挝语或者是伊森语的各种方言。很多人认为这两种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语言。但是由于20世纪的泰化运动,在泰国东北地区的人更愿意使用“伊森人”这个词。但实际上佬族作为一个整体,仍有很多文化上的共通之处。.

新!!: 孟邦和佬族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孟邦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傣族

傣族(傣仂语:ᦺᦑᦟ ;傣那语:ᥖᥭᥰ ;ไทย或ไท),可以指称泰老民族,又可指称中国境内的泰老民族。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稱作泰族。傣族是中国跨境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与缅甸的掸族、坎底傣、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ไทย ),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系出同源。 中国境内的傣族,包括有傣泐(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傣阮(云南西双版纳,有几个村寨是傣阮村寨,而傣阮的主体主要位于泰国北部,此外还有老挝北部、缅甸掸邦)、傣龙(即掸族,缅甸掸邦云南德宏)、黑泰(云南金平)、傣痕(云南普洱,傣痕的主体主要位于缅甸掸邦景栋)等等。佤族对傣族称呼为“Siam”。 泰老民族按照地区和文化的不同,有各自的称呼,可以划分为30多个群体,主要的是: Shan(掸族/傣龙)、Tai Ya(傣亚/花腰傣)、Tai Nüa(傣讷/花腰傣);Khamti、Tai Laing、Tai Phake、Tai Aiton、Khamyang、Ahom、Turung(以上为7支为印度和印缅边境) Laos(老族,老族又有6个支系老龙、老允、老康等等)、Lao Isan(泰国伊桑地区老族)、Nyaw(泰国伊桑地区)、Phu Thai(普泰,泰国伊桑地区和老挝中部) Tai Dam(黑傣)、Tai Dón(白泰)、Tai Daeng(红泰)、Phuan(傣Phuan)、Thai Song(松) Tai Yuan(傣沅)、Tai Lü(傣泐)、Khun(傣痕) Siamese(暹罗泰族)、Southern Thai(泰国南部泰族)、Khorat(克拉泰族).

新!!: 孟邦和傣族 · 查看更多 »

全國民主聯盟

全國民主聯盟(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簡稱全民盟或民盟,是一個緬甸的政黨,成立於1988年9月27日,創辦人包括前緬甸陸軍副總參謀長、緬甸國防部部長和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姬。 1988年成立後至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前,一直是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及政治組織,目前是緬甸執政黨,由出任國務資政的昂山素姬領導。.

新!!: 孟邦和全國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克伦族

克倫族(,;Karen),亦作甲良族,是一個居住在緬甸东部及泰國西部的民族,在安达曼群岛也有少量克伦族移民,是著名的象伕民族,总人口约600万人,其中40万在泰国境内,其余在缅甸克伦邦、克耶邦和掸邦。克伦族使用的语言叫作克倫語,属于藏缅语族克伦语支,通行於克倫族人聚居的緬甸東部及泰國西部。兩邊的克倫語略有不同,但不構成溝通障礙。 克伦族佔缅甸人口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在缅甸是仅次于緬族和掸族的第三大种族。缅甸官方承认的135个民族中有23个属于克倫族:.

新!!: 孟邦和克伦族 · 查看更多 »

国家列表

#重定向 世界政區索引.

新!!: 孟邦和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新!!: 孟邦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缅甸行政区划

缅甸全国划分为七个省(တိုင်းဒေသကြီး,Region)、七个邦(ပြည်နယ်,State)和一個聯邦區(内比都联邦区;နေပြည်တော် ပြည်တောင်စုနယ်မြေ,Naypyidaw Union Territory)。7个省的主要人口为缅族,7个邦的主要人口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构成。.

新!!: 孟邦和缅甸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缅甸标准时间

缅甸标准时间(မြန်မာ စံတော်ချိန်,)是缅甸的标准时间,以东经97°30′的时间为标准,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快6小时30分(UTC+06:30),与领国相比,较中国的UTC+8慢1小时30分,较老挝、泰国的UTC+7慢30分钟,较印度的UTC+05:30快1个小时,较孟加拉国的UTC+6快30分钟。 缅甸全年均使用缅甸标准时,没有实行夏令时间。.

新!!: 孟邦和缅甸标准时间 · 查看更多 »

缅族

緬人(Bamar people;緬甸語:ဗမာလူမျိုး)是生活於緬甸的主體民族。緬人散居於緬甸全境,但主要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人口總數約為3000萬人,佔緬甸總人口數約68%。緬族人主要居住在伊洛瓦底江流域,並使用緬語,属于藏缅语族的缅语支,同時這是緬甸的官方語言。緬族人經常被不嚴謹的稱呼為“緬甸人”(英語:Burmese),然而這個詞語在現代的可以代指緬甸的任何公民,不論其實際民族為何。 缅族原来居于云南,唐朝迁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一带,即所称的“缅甸本部”。大約於11世紀崛起,取代沒落的骠人,擊敗克欽族、孟族等民族,逐步發展成為緬甸人口最多、最強勢的民族。而佛教的傳入也一定程度上統一了緬人的文化思想,有助於緬人群體的成形。 缅族在缅甸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对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影响。缅族主要从事农业耕种,种植水稻技术较为先进,此外,还种植棉花、花生、豆类、芝麻等作物。.

新!!: 孟邦和缅族 · 查看更多 »

薩爾溫江

薩爾溫江(သံလွင်မြစ်,),全长3,562公里,流域面积266,037平方公里。薩爾溫江發源中国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流經中國雲南省後進入緬甸,當中一度成為緬甸與泰國的界河,最後於緬甸毛淡棉附近分流注入印度洋。薩爾溫江上游中國境內河段稱為怒江。.

新!!: 孟邦和薩爾溫江 · 查看更多 »

钦族

库基族,又称钦族,有时被称为米佐人,是生活在印度东北部、缅甸西北部欽邦和孟加拉国吉大港丘陵地带的操藏缅语族语言的族群。在印度东北部,他们广泛生活在除了阿鲁纳恰尔邦以外的所有邦。这种跨国界的分布,主要归因于英国的殖民政策。 库基族有蒙古人种的特点,一般都是短身材、黑发和深褐色的眼睛。居于印度的大约50个部落的库基族被归为表列部落。这种部落划分基于方言和地区。.

新!!: 孟邦和钦族 · 查看更多 »

若开族

#重定向 若开人.

新!!: 孟邦和若开族 · 查看更多 »

掸族

掸族(တႆး;,ရှမ်းလူမျိုး;;ไทใหญ่ or ฉาน)一般是指緬甸掸邦的壮侗语族,自称“傣”。“掸”是緬族對他們的稱呼,可能是暹罗一词的讹传。“掸”指的是缅甸境内的泰老民族,英治缅甸时期,英国曾将Shan一词指称所有泰老民族(包括老挝、泰国和中国云南)。掸族缅甸曼德勒省、克钦邦与克倫邦也有,估計人數約600萬。狭义的掸族指的是大傣(傣亞〔Tai〕或傣隆〔Tai Long〕)。 按照自称的不同可以分为五个主要分支:.

新!!: 孟邦和掸族 · 查看更多 »

毛淡棉

毛淡棉(、;မတ်မလီု、)舊稱「摩棉」,座落於仰光市東南面300公里的薩爾溫江入海處,人口约30万,乃緬甸第四大城市。該市是缅甸東南部的貿易與航運重鎮,也是孟邦的首府和最大城市。。.

新!!: 孟邦和毛淡棉 · 查看更多 »

景颇族

景颇族,緬甸稱克钦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撣邦和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民族,共有約100万人,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在印度阿萨姆邦和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鲁纳恰尔邦”)亦有景頗族(印度稱Singpho)數千人,他們與中國及緬甸的其他景頗族人有密切的關係。.

新!!: 孟邦和景颇族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