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奥斯曼帝国

指数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目录

  1. 311 关系: 加利西亚 (中欧)城市规划基督教基督教文化埃及埃尔图鲁尔加齐埃迪爾內十字軍東征卡拉·穆斯塔法·帕夏印度洋南欧協約國古兰经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業公會吉茲亞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城牆君士坦丁堡之陷落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君主君主立宪制坦志麦特塞尔维亚塞利姆三世塞利姆一世塞利姆二世塞爾維亞人塞萨洛尼基塞拉耶佛多神教大維齊爾大马士革大英帝國大英百科全书奥地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苏丹世系图 (简版)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语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斯曼-波斯戰爭奧斯曼帝國的滯止奴隸貿易威尼斯共和国宰相安纳托利亚侯国... 扩展索引 (261 更多) »

  2. 129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3. 1922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4. 1923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5. 历史上的跨大陆帝国
  6. 已不存在的中東國家
  7. 已不存在的巴尔干半岛国家
  8. 已不存在的非洲國家
  9. 海外帝國

加利西亚 (中欧)

#重定向 加利西亚 (东欧).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加利西亚 (中欧)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經濟、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專門學問或学科。它的对象偏重于城市物质形态的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和分類管制、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公共設施的規劃建設及城市工程的安排,主要内容有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化植被和水体规划等内容。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及管理的依據,位於城市管理之規劃、建設、運作三個階段之首,是城市管理的龍頭。 歷史上除了少部分都市外,大部分的都市發展大多雜亂無章自由發展,到了十九世紀,都市計畫藉著建築與工程學的進步成為了能以理性以及型態分析的方法透過物理設計來解決都市問題。1960年代之後都市設計模型理論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幫助拓展了都市發展的論域,如經濟發展計畫、社群社會計畫以及環境計畫。20世紀,部分都市計畫的課題演變為都市再生,或是透過都市計畫的方法將某些歷史悠久的城市進行都市再生。 由於城市的地價相對較高,所以建築物容积率要妥善利用。但在另一方面,若過份提高容积率,可能會對周遭環境構成影響,也會對附近的交通造成衝擊壓力。而對於都市再生,歷史因素及古蹟的保留亦是一個考慮因素。 城市规划有许多形式,它与城市设计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活动。 城市规划控制引导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虽然城市规划主要关注于城乡居民点和城市社区的规划设计,但也涉及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乡村和农业用地,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关注研究与分析、战略思考、建筑与城市设计、公众咨询、政策建议、实施和管理等方面。 城市规划师与建筑,景观,土木工程和公共行政等交叉领域合作,实现战略、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期的城市规划师通常是这些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今天,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与分区、经济发展、环境规划和交通规划等不同子领域的更广泛的范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城市规划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基督教

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為主的人群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文化,並構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 civilization)的主體。.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基督教文化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埃及

埃尔图鲁尔加齐

埃尔图鲁尔加齐(奥斯曼土耳其文:ارطغرل غازى,现代土耳其文:Ertuğrul Gazi,约1191/1198年-1280/1281/1288年)是奥斯曼帝国的缔造者奥斯曼一世的父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埃尔图鲁尔加齐

埃迪爾內

埃迪爾內(Edirne),或稱哈德良堡或阿德里安堡(Hadrianopolis),因羅馬皇帝哈德良所建而得名。土耳其語埃迪爾內是希臘語阿德里安堡的音譯,故兩種稱呼並不是兩個不同的名字。該城是土耳其埃迪爾內省省會,位於鄰近希臘和保加利亞的邊境。2002年人口为128,400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埃迪爾內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Cruciata;伊斯兰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欧的封建領主和骑士对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战争。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 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配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区作佔領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将矛头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对戰並取得军事胜利後,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黎凡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裏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十字軍東征

卡拉·穆斯塔法·帕夏

梅爾濟豐盧·卡拉· 穆斯塔法·帕夏(1634年/1635年 – 1683年12月25日)是一位奧斯曼軍事領導人和大維齊爾,行動了奧斯曼帝國其中最後幾次侵入東歐和中歐兩個地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卡拉·穆斯塔法·帕夏

印度洋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毛漢英《印度洋》,《中國大百科全書》条目,印度位在印度洋北部的中央位置,這也是印度洋名稱的由來,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總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範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印度洋西面于开始于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处与大西洋相接,东面于东经146°55'处与太平洋相接。印度洋的最北边大概为波斯湾内北纬30°处。印度洋的宽度有将近(从非洲南部尖端到澳大利亚之间),它的总面积大约为,包括红海和波斯湾。印度洋的水量大约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印度洋

南欧

南欧是欧洲南部的简称,範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義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由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等國組成,有时也称为地中海欧洲,因为大多南欧国家靠近地中海。南歐隔著地中海與亞、非兩洲相望,自古以來與西亞及北非往來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對西方世界而言,南歐更孕育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會,為西方的思想及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南欧

協約國

協約國(Allied Powers)主要由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敵。.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協約國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古兰经

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国(Mittelmächte;Központi hatalmak;İttifak Devletleri;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意思是中央国)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同盟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業公會

同業公會(guild,音譯為基爾特,又稱行會)分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两种。手工业者或商人在商品经济相当发展的条件下,为限制竞争、规定生产或业务范围、解决业主困难和保护同行利益,由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组成。其主要目的與現代站在公司立場的公會及站在員工立場的工會稍有不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同業公會

吉茲亞

吉茲亞()是一種曾經在伊斯蘭國家向非穆斯林人民實施的人頭稅,徵稅對象是有體力當兵及有財力繳稅的成年男子,不包括奴隸。 《古蘭經》第9章29節說:「當抵抗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經的人,你們要與他們戰鬥,直到他們依照自己的能力,規規矩矩地交納丁稅。」 穆斯林統治者容許繳納了吉茲亞稅的非穆斯林居民繼續信仰其原有宗教,而非穆斯林也不需服兵役及不需繳交適用於穆斯林居民的天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吉茲亞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城牆

君士坦丁堡城牆(İstanbul Surları)是一道圍繞並保護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石牆,城牆自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已存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經歷過無數的加建及修補,是現存的古代要塞體系,也是世上最複雜及最精密的要塞體系之一。 城牆最初是在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興建,全方位地環繞著新都,防禦來自陸路及海路的攻擊。隨著城市擴張,一道被稱為狄奧多西的新城牆在五世紀動工興建。雖然城牆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當的情況下,君士坦丁堡城牆在任何中世紀時代的圍攻下都堅不可破,有效地在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保加利亞人等的圍攻下保護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國。直至攻城火炮的出現,使得君士坦丁堡城牆不再是神話般難以攻破。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城市失陷据称是因為鄂圖曼帝國軍队打通了其中一道城門,并非城牆被突破。 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君士坦丁堡城牆大抵都能維持原狀。直至十九世紀,城市的發展已超出中世紀時的城界,部分城牆被移除。縱使君士坦丁堡城牆在此後日久失修,城牆的許多部分至今依然屹立。1980年代,一個大規模的復原計劃開始啟動,使遊客能夠鑑賞其原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士坦丁堡城牆

君士坦丁堡之陷落

#重定向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士坦丁堡之陷落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普世牧首(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稱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4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 普世牧首的正式職位是君士坦丁堡正教會(正教会的15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正教会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尊榮的君士坦丁堡總主教,新羅馬和普世牧首(Η Αυτού Θειοτάτη Παναγιότης, ο Αρχιεπίσκοπο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Νέας Ρώμης και 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除了東方正教會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外,天主教會也曾經任命過拉丁禮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君主

君主是指從一個家庭或家族中挑選成員來任職的國家元首或政權領袖。其職位之傳承以直系血親世襲為主,也可採選舉或禪讓方式產生;其中實行世襲制度者若無直系血親之繼承人,一般多由其親屬中遴選血親較近者而繼承之。 採用君主統治方式的政體稱為君主制,在現代社會中多與共和制相對;而利用君主之權力進行統治的家族團體,則稱為王室/皇室。.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主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君主立宪制

坦志麦特

坦志麦特 (奥斯曼土耳其语:تنظيمات, Tanẓīmāt,重组),为奥斯曼帝国的一段改革期,力图促成奥斯曼帝国的现代化并保卫领土完整。该时期始于1839年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颁布花厅御诏,终于1876年开始。“坦志麦特”改革时期的特征是:政府尝试各种不同手段,试图促成帝国现代化,以抗衡境内的民族主义运动和境外列强,保卫帝国领土完整。在帝国多元民族的背景下,改革提倡奥斯曼主义,试图遏制风潮。通过增强公民自由权与帝国内的平等权,改革试图把非穆斯林或非土耳其人更彻底地整合进奥斯曼帝国社会中来。.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坦志麦特

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Republika Srbija,Republic of Serbia,通稱為塞爾維亞)是一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共和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共和國、匈牙利共和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以及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接壤。.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

塞利姆三世

塞利姆三世(奥斯曼土耳其语:) (1761年12月24日-1808年1月28/29日)是奥斯曼帝国苏丹(1789年-1807年在位),穆斯塔法三世之子,生于伊斯坦布尔,继其叔父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为苏丹。1807年因改革引起土耳其禁卫军暴乱而被废黜,其堂弟穆斯塔法四世继位,塞利姆三世和后来的马哈茂德二世一同被幽禁于托普卡帕宫。期间曾多次试图自杀未果。1808年,支持賽利姆三世的阿萊姆達爾·穆斯塔法帕夏從巴爾幹前線率領軍隊攻回伊斯坦堡,企图拥护塞利姆三世复位。穆斯塔法四世为保住皇位,于7月28日将塞利姆三世杀死。.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利姆三世

塞利姆一世

塞利姆一世(Selim I;),绰号“稳固的”(Yavuz),英语绰号则为“冷酷的”、“嚴峻的”(the Grim),是奥斯曼帝国從1512年到1520年的蘇丹,在位期间为奥斯曼帝国广开国土。 父親巴耶塞特二世,母亲古爾巴哈可敦。他殺了他的兄長艾哈邁德,1512年迫使父親禪讓,巴耶塞特不久去世。塞利姆一世即位後仿效其祖父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做法,殺死自己的兄弟及姪兒,清除可能覬覦王位的人。以往他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與他的叔叔杰姆蘇丹之間及他與兄長艾哈邁德之間的爭鬥,使他決心殺死自己的兄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利姆一世

塞利姆二世

塞利姆二世(英語:Selim II, 土耳其語: II.Selim;),他也被稱為「金髮」塞利姆(Selim the Blond,塞利姆的頭髮與鬍鬚皆為淡金色)或者是「酒鬼」塞利姆(Selim the Drunkard),他從1566年擔任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直至1574年逝世為止。他是蘇萊曼一世及其妻许蕾姆苏丹之子,早年的塞利姆似乎不太可能成為王位的繼承人,直到他父親最寵愛的哥哥死於天花,另一位同父異母的兄長穆斯塔法皇子被蘇萊曼一世下令處決,以及弟弟巴耶濟德皇子在塞利姆與他父親的協調之下被殺害後,塞利姆成功坐上了蘇丹的寶座。.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利姆二世

塞爾維亞人

塞爾維亞人 (Србијанци/Srbijanci)是居住於塞爾維亞的區域居民稱謂詞,常用於塞爾維亞族人,但是泛指不分種族居住於塞爾維亞的人。 在塞爾維亞語中,「Srbi」被用於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族人,嚴格指由塞爾維亞中心來的塞爾維亞族人,所以塞爾維亞語該詞不包括來自鄰國,例如波斯尼亞、克羅地亞等的塞爾維亞族人。一般說漢語的人亦可能會以「塞爾維亞人」來指「塞爾維亞族」。 在1852年的《塞爾維亞語詞典》中,指出: 「Srbijanci」一詞不常用於現代塞爾維亞語中,其中一個解釋是因為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族人可能會覺得被此詞侮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爾維亞人

塞萨洛尼基

塞萨洛尼基(希腊语:Θεσσαλονίκη),又譯作薩洛尼卡、塞萨洛尼卡、薩羅尼加,舊譯作帖撒罗尼迦或忒萨洛尼卡(按古希臘語發音),是希腊第二大城市,也是希腊北部最大城市,希腊中马其顿大区和塞萨洛尼基州的首府。根据2001年官方人口统计,塞萨洛尼卡大都会地区总人口有1,057,825人。 塞萨洛尼基是希腊第二大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东南欧主要的交通枢纽。它的商港对于希腊和东南欧腹地都非常重要。该市拥有2所国立大学,学生人数居希腊首位。作为文化中心,它以拥有大量的拜占庭建筑杰作以及一些重要的奥斯曼帝国、犹太人建筑而知名。该市以每年9月初在此举行的国际贸易博览会知名,希腊总理每年會在此发布下一年政府的计划。塞萨洛尼基还以东南欧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而知名,吸引了许多国际名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萨洛尼基

塞拉耶佛

塞拉耶佛(Sarajevo;Sarajevo;Сарајево/Sarajevo;--)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也是波赫人口最多的城市。據2011年8月估計,波黑塞拉耶佛州下屬四個自治體,人口合共311,161人。塞拉耶佛同时也是塞拉耶佛州的首府。 塞拉耶佛位於波斯尼亞塞拉耶佛山谷之中,米里雅茨河沿岸,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塞拉耶佛是波黑的社會及文化中心,也擁有區域性的政治、教育、娛樂、媒體、時尚、科學和藝術影響力,还是波黑主要的經濟中心。 塞拉耶佛以其宗教多樣性聞名於世,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數世紀以來都共存其中。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宗教及文化多樣性,塞拉耶佛常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 或者「巴爾幹的耶路撒冷」。直到20世紀後期為止,塞拉耶佛都是歐洲僅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和猶太教堂可以比鄰共存的大都市。 雖然塞拉耶佛地區在史前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但今日的塞拉耶佛是在15世紀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開始發展的。塞拉耶佛在近代多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塞拉耶佛在1885年成為歐洲首個,也是全世界第二個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世界首個有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是美國的舊金山)。1914年,塞拉耶佛发生了奧地利王儲暗殺事件(又名塞拉耶佛暗殺事件)。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1984年,塞拉耶佛是198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場。之後的南斯拉夫解體時期,塞拉耶佛在波黑戰爭期間遭到了持續數年的塞爾維亞人勢力的包圍,這也是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困戰。 时至2012年,塞拉耶佛仍处在戰後的復興重建中,正在逐漸恢復戰前的水準。旅行指南《寂寞星球》在「世界都市」排行榜中將塞拉耶佛排在第43位。這個名次要高過同樣是前南斯拉夫諸國各个觀光都市,包括第59位的杜布羅夫尼克、第84位的第盧布爾雅那、第90位的布萊德、第113位的貝爾格萊德以及第135位的薩格勒布Lonely Planet (March 2006).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塞拉耶佛

多神教

#重定向 多神論.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多神教

大維齊爾

大維齊爾(土耳其語:Sadr-ı Azam、Serdar-ı Ekrem,鄂圖曼土耳其語:صدر اعظم),音为“萨德拉赞”。源自阿拉伯語「維齊爾」(وزير),是蘇丹以下最高級的大臣,相當於宰相的職務,擁有絕對的代理權,原則上只有蘇丹才能解除此權。大維齊爾持有帝國印章,能召集所有維齊爾參與國家事務,會議舉行的地方叫「庫巴爾提」(圓穹下),位於托卡比皇宮。他的政府機關在最高樸特。大維齊爾也是巴基斯坦總理的烏爾都語尊稱。 在鄂圖曼帝國初期,「維齊爾」只用於尊稱。首位被冠以「大維齊爾」稱號的是钱达尔勒·卡拉·哈利勒·海雷丁帕夏。創立「大維齊爾」稱號的目的是要區別持有蘇丹印章的維齊爾。綜觀鄂圖曼帝國的歷史,大維齊爾也會使用「最高維齊爾」(صدر عالی)、「絕對代理人」(وكیل مطلق)、「國家持有者」(صاحب دولت)及「維齊爾人」(ذات آصفی)的稱號。 在科普魯律時期,鄂圖曼帝國被大維齊爾操縱。蘇丹失權及權力下放到政府下層正是科普律魯時期的寫照。 19世紀坦志麥特時期以後,大維齊爾的職位相當於當時西方君主政體的總理。.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大維齊爾

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دمشق;非正式的名称:沙姆大马士革,有时被直称为沙姆;在中文和合本《聖經》中則翻為大馬色;阿拉米语:ܕܪܡܣܘܩ)是亚洲国家叙利亚的首都,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有人持续居住城市(建城至今4000多年,而有人居時間更長達一萬年之久)。其在《回回館譯語》中被称為敵米石。.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大马士革

大英帝國

#重定向 大英帝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大英帝國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書》(又称《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由私人機構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語百科全書,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英語世界俗稱的ABC百科全書之一。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是由大約100名全職編輯及超過4000名專家為受過教育的成年讀者所編寫而成。它被普遍認為是最有學術性的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是現存仍然發行的最古老的英語百科全書。它在1768年至1771年間在英國爱丁堡首次面世,便馬上受到讀者歡迎,規模日漸龐大。平均13年左右出一个新版。1801年的第三版已經達到21冊。它日盛的地位使招募知名的貢獻者更容易。1875年至1889年間的第9版和1911年的第11版已經被認為是學術與文學風格的標誌性百科全書。自從第11版開始,《大英百科全書》的條目慢慢變得精簡以打進北美市場。1933年,《大英百科全書》是首部百科全書採納「連續性修訂」政策,即不斷再版並且定期更新條目。 Aside from providing an excellent summary of the Britannica's history and early spin-off products, this article also describes the life-cycle of a typical Britannica edition.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大英百科全书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苏丹世系图 (简版)

本条目是奥斯曼帝国所有苏丹的世系图。.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苏丹世系图 (简版)

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这是一个-zh-hans:奥斯曼帝国;zh-hk:鄂圖曼帝國;zh-tw:鄂圖曼帝國;-历代苏丹的列表,其中从塞利姆一世开始的苏丹还拥有伊斯兰教哈里发的称号。 奥斯曼王朝的诸位苏丹在1299年至1922年的六百多年时间里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地跨亚、非、欧三大洲,苏丹统治着北自匈牙利、南至索马里、西起阿尔及利亚、东到伊拉克的广袤土地。帝国首都最初在安纳托利亚的布尔萨,1366年迁都巴尔干的埃迪尔内,1453年占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更名伊斯坦布尔,一直到帝国灭亡。尽管由于难以区分史实和传说,使得帝国的早期历史众说纷纭,但现代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如下观点:奥斯曼帝国在约1299年时建立,它的第一位统治者是乌古思突厥人卡耶部落的首领(汗)奥斯曼一世。奥斯曼一世建立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朝和帝国延续了六个多世纪,共有36位苏丹执掌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结果战败,帝国随即土崩瓦解。战胜的协约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和随即爆发的土耳其独立战争导致了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

奥斯曼一世

奥--斯曼一世(奥斯曼土耳其语:عثمان باک,,現代土耳其語:Osman Gazy,),奥斯曼帝国的创立者和第一位埃米尔。他开始时是从父亲埃尔图鲁尔加齐处继承了贝伊加齊的称号,但后来他的统一和征服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奠基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一世

奥斯曼土耳其语

奥斯曼土耳其语(لسان عثمانى),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奥斯曼帝国的官方语言。奥斯曼土耳其语中存在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流行於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及上层社会中。奥斯曼土耳其语的书写系统为是经修改过的阿拉伯字母,称奥斯曼土耳其语字母。 奥斯曼土耳其语有时也会使用亚美尼亚字母书写。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1928年,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进行了土耳其语言及文字改革。含有大量外语借词的奥斯曼土耳其语被强行废除。拉丁字母书写的民间白话被使用一直至今,演变成为如今土耳其人使用的现代土耳其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语

奧地利大公國

奧地利大公國(德文:Erzherzogtum Österreich),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為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權力核心,奧地利帝國的前身。將近七百年來,奧地利從一個藩侯國(Markgraftum)晉身為帝國的中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奧地利大公國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是當時歐洲列強之一,而且為歐洲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二大國和外交第一大國。中文中所說的奧國、奧帝國等就是指奧地利歷史上的帝國時期。該國是1804-1867年間,地跨中欧、南歐和東歐的一個強國。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亚等廣大地區,首都位於今奧地利皇室轄地內的維也納。 因為奧地利皇帝直接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所以在德意志地區有著絕對支配權;在國際地位上一直代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其在國際事務的影響力遠遠凌駕於德意志第二強國普魯士之上,直到普奧戰爭被普魯士打敗後才永遠與德國分離。奧地利帝國為神聖同盟的積極推動者、發起者和最主要的成員國,在神聖羅馬帝國還沒解體的七年戰爭中、和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拿破崙戰爭中代表著舊歐洲的封建勢力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身兼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這個名稱亦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和其他領地的統稱,在1867年後,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體。 因為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地域遼闊的大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殖民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奧地利帝國

奧斯曼-波斯戰爭

#重定向 鄂圖曼-波斯戰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奧斯曼-波斯戰爭

奧斯曼帝國的滯止

奧斯曼帝國的滯止(土耳其語:Osmanlı Devleti duraklama dönemi)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擴張達致顛峰以後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期,帝國的軍威仍盛。在此後,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力量銳減,使它失去了大量領土。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象徵著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的極盛疆域。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帝國衰落的開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奧斯曼帝國的滯止

奴隸貿易

奴隶贸易即指以奴隶作为商品的贸易。早在古代奴隶社会中各个奴隶主之间即有发生。现代的奴隶贸易中,奴隶一般为非洲人(黑人),多为不平等的交易,贸易实质为对黑人的掠夺与剥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奴隸貿易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语:Serenìsima Repùblica Vèneta;意大利语: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人的城邦,以威尼斯为中心。它存在于8世纪至1797年。拉丁语称其为Serenissima,意思是“最尊贵的”,聖馬爾谷獅子為其國徽象徵。.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宰相

安纳托利亚侯国

安納托利亞侯国(土耳其語:Anadolu beylikleri,奧斯曼土耳其語:Tavâif-imülûk,Beylik土耳其語發音:),有時被稱為土庫曼侯國,是由貝伊管理的安納托利亞小國,其中第一個成立於11世紀末。由於在13世紀下半葉魯姆蘇丹國的衰落,更多的侯國因而成立。 其中一個侯國,奧斯曼(土耳其語:Osmanoğulları,“奧斯曼之子”),從其首都布爾薩開始擴展,到15世紀後期完成征服其他侯國,演變成奧斯曼帝國。 侯国(beylik)一詞表示貝伊(Bey)所管轄的領土,而在其他歐洲社會中貝伊等同於“主”。這個詞在16世紀的奧斯曼政府機構中,意指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海岸地區的攝政政府(大部分自治)。.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安纳托利亚侯国

安那托利亞

安那托利亞(Anadolu;希腊语:ανατολή;阿拉米语:ܐܢܛܘܠܝܐ;亚美尼亚语:Անատոլիա),又名小亞細亞(Küçük Asya;Asia Minor),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半島,位於黑海和地中海之間。 現時安那托利亞的全境屬於土耳其的控制下,也是土耳其大部分的領土疆域。但爭取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宣稱擁有該半島的部份主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安那托利亞

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樂團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稱作為樂器中的女王。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種,比它體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小提琴

尼科波利斯戰役

尼科波利斯戰役(保加利亞語:Битка при Никопол、Bitka pri Nikopol;土耳其語:Niğbolu Savaşı;匈牙利語:Nikápolyi Csata;羅馬尼亞語:Bătălia de la Nicopole)於1396年9月25日爆發,交戰雙方分別是奧斯曼帝國與匈牙利王國、法蘭西王國、醫院騎士團、威尼斯共和國及歐洲各地的其他軍團和個體組成的聯軍。戰役多瑙河岸上的尼科波利斯要塞進行,尼科波利斯位於今保加利亞境內。此役又稱尼科波利斯十字軍東征,是中世紀時期最後一次發動的大規模十字軍東征。.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尼科波利斯戰役

尼斯

尼斯(Nice)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港口城市,位于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为滨海阿尔卑斯省行政中心。尼斯地处马赛和意大利热那亚之间,为主要旅游中心和蔚藍海岸地区的首选度假地,尼斯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马赛),大都会区人口933080人(1999年统计)。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城市中心人口347,100人。(2004年统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尼斯

工廠

工廠(有時又作工場)又稱製造廠,是一所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樓宇。大部分工廠皆設有以大型機器或設備構成的生產線。.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工廠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尔干半岛

巴巴羅薩·海雷丁帕夏

巴巴羅薩·海雷丁()是一位著名的海盜,更是阿爾及爾的蘇丹,史稱巴巴羅薩二世,因臉部長滿鬍子,與哥哥奥鲁奇·雷斯被稱為巴巴羅薩(意指紅鬍子)兄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巴羅薩·海雷丁帕夏

巴哈马

巴哈馬國(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简称巴哈马,是位於大西洋西侧廬卡雅群島上的一个島國,全國包含700座岛屿(以及小岛屿)和珊瑚礁。地處美国佛罗里达礁島群東南面,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和多米尼加以北,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东北部。其首都拿骚位于新普罗维登斯岛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哈马

巴爾幹同盟

巴爾幹同盟(Balkan League)是指1912年時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四個東正教國家──希臘、保加利亞、蒙特內哥羅、塞爾維亞,對抗鄂圖曼帝國的軍事同盟。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由於保加利亞對於馬其頓分配問題上的不滿,造成同盟的破裂,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巴爾幹同盟結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爾幹同盟

巴耶济德一世

巴耶塞特一世或译巴耶济德一世(奧斯曼土耳其語:بايزيد اول;土耳其语:Bayezıt,綽號:Yıldırım,奧斯曼土耳其語:ییلدیرم,「雷霆」;塞爾維亞語:Бајазит/Bajazit;1360年—1403年3月8日)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的执政时期是从1389年到1402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耶济德一世

巴耶济德二世

巴耶塞特二世或巴耶济德二世(Bayezid II)(1447年或1448年至1512年5月26日)是鄂圖曼帝國的蘇丹,他的執政時期是從1481年到1512年。 巴耶塞特二世在色雷斯某地方出生,是征服者穆罕默德的兒子,他於1481年父王去世後登上王位,他被稱為蘇非(sufi),對於宗教事務很是虔誠,他對於詩歌和冥想生活也有著濃厚興趣。巴耶塞特二世跟其父親一樣包容東西方文化。與許多蘇丹不同,巴耶塞特非常努力去確保內部政務順利地推行,所以他被冠以「正義者」的稱號。他在任內為了征服由威尼斯控制的摩里亞采邑,發動了多次戰役,海上與威尼斯共和國爆發的佐奇奧戰役則決定了鄂圖曼帝國日後成為地中海東部的海軍強權的關鍵。這些戰役的最後一役在1501年結束,巴耶塞特二世終於控制了米斯特拉斯及莫奈姆瓦夏的主要要塞。.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耶济德二世

巴格達鐵路

巴格達鐵路(Baghdad railway,Bağdat Demiryolu,Bagdadbahn,سكة حديد بغداد,Chemin de Fer Impérial Ottoman de Bagdad),又稱「柏林-巴格達鐵路」,是一條由1903年至1940年間興建,連接柏林與當時鄂圖曼帝國巴格達的鐵路,以便德國人在波斯灣建立港口,當中有1600公里路線通過現時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 工程的完工花了幾十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鐵路仍距離目標超過960公里遠。最後到達巴格達的鐵路在1930年代末興建,而首班由伊斯坦堡到巴格達的列車在1940年開行。 資金、工程和建設主要由德意志帝國的主要銀行德意志銀行和公司提供,該公司在1890年代興建了,連接君士坦丁堡、安卡拉和科尼亞。鄂圖曼帝國希望維持控制阿拉伯半島,並擴展其影響力到紅海,到名義上屬於鄂圖曼(直至1914年)的,但本身自1882年後就受英國軍事統治。如果鐵路完工,德國將可取得美索不達米亞的疑似油田,同時也連接波斯灣的巴士拉港。後者將可為德國殖民帝國東部提供直接連結,並避開了由英法控制的蘇伊士運河。 鐵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馬上成為一系列國際紛爭的來源。雖然有人認為這些紛爭在1914年戰爭開始前已經解決,但也有人認為鐵路本身是。托魯斯山脈遇上的技術困難和外交問題意味着到了1915年鐵路仍有480公里未興建,嚴重限制了戰爭期間英國佔領巴格達時的用處,而南面的漢志鐵路則被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帶領的游擊隊攻擊。工程在1930年代恢復並在1940年完工。.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格達鐵路

巴格达

巴格达(بغداد,阿拉米语:ܒܓܕܐܕ),古称报达,伊拉克首都,同时它也是伊拉克巴格達省的首府,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公里閻玉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巴格達。巴格达人口约577万,在阿拉伯世界位于开罗之后列第二位。在历史上,巴格达曾是伊斯兰文明的政治、宗教、經濟、商業、學術、交通中心。巴格达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巴格达在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其中以信奉东方礼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几年来巴格达的多座著名教堂屡次遭到破坏以及其他原因使亚述人纷纷离开巴格达,迁往伊拉克北部或邻国甚至西方国家。现在在巴格达原本就是少数民族的亚述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巴格达

帝国

帝國,原指国家元首或统治者称为皇帝或女皇的君主制国家,但通常亦泛指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统治或支配多个民族或邦国的强盛一时的国家。现在有些大的企业或被一个人控制的政治实体也被称为帝国,如商业帝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帝国

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东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1914年10月29日至1918年10月30日发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代称。参战方包括奥斯曼帝国以及部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大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主要有五场战役:西奈与巴勒斯坦战役、美索不达米亚战役、高加索战役、波斯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另外还有相对小型的北非战役、阿拉伯和南阿拉伯战役以及亚丁战役。除去正规军之外,双方在区域内采用了不对称战斗力。协约国方面有参与阿拉伯叛乱的阿拉伯人,和参与亚美尼亚抵抗运动的亚美尼亚游击队。亚美尼亚志愿军与亚美尼亚游击队在随后的1918年形成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军队。这一战场在一战中包含了最大的参战地域。 俄军的参战以与奥斯曼帝国达成埃尔津詹休战(1917年12月5日)和随后苏俄政府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1918年3月3日)撤军为止。亚美尼亚人参加了1918年3月14日的特拉布宗和平会议,并最终在1918年6月4日以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身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巴统条约。奥斯曼于1918年10月30日接受了协约国的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并分别于1920年8月10日和1923年7月24日签署了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世纪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亚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國

中国美术史

中國美术,有着獨特的廷續性,明代的作品可以看到唐代的影响;清代的画作繼承着宋代的特色,在临摹的同時有所创新。歷代以來,雖然每位中國畫師的畫風及技巧各有不同,但創作主题经常是圍繞着自然生態。歷代中国艺术皆可看到宗教的影响,不少作品的绘画方式有着道教阴阳二元论的色彩:意境的虚與实;用筆的輕與重。此外,不少作品更會出現中國神話人物。這些特色元素都可在中國畫中窺得一二。 中国艺术作品多見於宫廷和学院,其影响遍及整个東洋世界,包括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十六世纪,法國等西欧各國湧見中國熱,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與陶器在西欧各國相當受歡迎,這時的中国艺术对欧洲的艺术發展有着顯著的影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国美术史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中欧

希帕希

#重定向 西帕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希帕希

布尔萨

布尔萨(土耳其语:Bursa)位于土耳其西北部,是该国第四大城市,也是布尔萨省的首府,人口超過200万。布尔萨以滑雪胜地、奥斯曼帝国苏丹陵墓和肥沃的平原而闻名,因其公园及花园之多而享有Yeşil Bursa(即“绿色布尔萨”)的美称,同时也是许多著名的土耳其食品的发源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布尔萨

帖木兒

#重定向 帖木儿.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兒

帕夏

帕夏,前稱貝蕭(土耳其語:paşa)是奧斯曼帝國行政系統裡的高級官員,通常是總督、將軍及高官。帕夏是敬語,相當於英國的「勳爵」,是埃及殖民時期地位最高的官銜。.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帕夏

也门

葉門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al-Jumhūriyyah al-Yamaniyyah),通稱葉門(al-Yaman),為西南亞國家,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1990年5月22日由葉門阿拉伯共和國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合併統一而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也门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乌克兰

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语:Հայեր)是一个发源于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民族和族群,属欧罗巴人种的阿尔卑斯人种或地中海人种类型。使用亚美尼亚语,分成许多方言,属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族。文字是由4世纪末5世纪初由学者聖梅斯羅布创制的亚美尼亚字母,经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宗教上属基督教亚美尼亚教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列为国教的国家。如今亚美尼亚人约700多万,除居住在亚美尼亚外,还分布在俄罗斯、格鲁吉亚、美国、伊朗、德國、法国、烏克蘭、黎巴嫩、叙利亚、巴西,其中俄罗斯是仅次于亚美尼亚的第二大亚美尼亚人聚居地,海外亚美尼亚人多于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亚美尼亚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志愿军

亚美尼亚志愿军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亚美尼亚人所组建的军队,分别编入俄罗斯皇家陆军与英国的埃及远征军,该队伍主要活跃于中东战场。军人的来源成分复杂,部分来自于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奥斯曼帝国前国会议员Garegin Pastermadjian担任其中一支小队的指挥官,Andranik Toros Ozanian将军则在1914年与1916年间担任俄军分队的指挥官。自1917年起,位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国民大会要求亚美尼亚的全体军官们,由分散于各个地区逐渐变为有组织性的,并最终成为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国防力量。 实际上,亚美尼亚的志愿军人在同时期内还成立了受法军领导的“法国亚美尼亚军团”,以及亚美尼亚的非正规军事组织,“亚美尼亚人游击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亚美尼亚志愿军

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英语:Armenian Genocide;亚美尼亚语:Հայոց Ցեղասպանութիւն;土耳其语:Ermeni Soykırımı),指土耳其政府於1915年至1917年间,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150万之众。 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绝承认这是一次官方发起的有预谋的屠杀行为,但亞美尼亞、俄罗斯和其他多数西方国家皆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和猶太人大屠殺相提并论的由一国政府蓄意进行的种族灭绝行为,一些土耳其学者(如奥尔汗·帕穆克等)也持有相同观点。目前共有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黎巴嫩、荷兰、俄罗斯、瑞典等廿多个国家官方承认这是一场种族屠杀。欧洲议会也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认为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联合国防止歧視和保護少數小組委員會也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亚洲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亞美尼亞

底萬

底萬(波斯語:دیوان)是伊斯蘭國家裡的高級行政體系。.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底萬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什叶派

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İstanbul )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亦是该国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坐落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位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之间,横跨欧亚大陆,经济和历史中心位于欧洲一侧,有三分之一人口居住于亚洲一侧。其人口达到1440万,为全欧洲最大的城市群,亦是中东最大和全球第六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全市辖区面积,其覆盖范围同伊斯坦堡省相同,亦是该省的行政中心。亦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兩大洲的城市。 公元前660年左右,该市以“拜占庭”之名建立于萨拉基里奥角,并在此后逐渐发展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330年该市重建为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 Konstantinoúpolis;Constantinopolis)或新罗马(Νέα Ῥώμη, Nea Romē;Nova Roma),并在此后的近十六个世纪内先后成为罗马帝国(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国(1453年–1922年)的帝国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帝国时代,它对基督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1453年鄂圖曼帝国征服该城之后,它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中心和鄂圖曼帝国哈里发的驻地。 伊斯坦堡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也是欧洲和中东的铁路网络之间、黑海和地中海间海路的必经之地,使得伊斯坦堡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此也哺育了兼收并蓄的人口和文化,虽然在1923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一状况略不如前。在战间期伊斯坦堡 未能成为新首都,受到忽视,但此后其影响力逐步恢复。自1950年代以来,该市的人口已翻了十倍,来自安那托利亚各地的人口涌入,城市的界限也为此逐渐扩张。20世纪末艺术节开始得到兴办,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复杂的交通网络也由此建立起来。 2012年,在当选欧洲文化之都两年之后,近1160万外国游客造访伊斯坦堡 ,使其成为世界第五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该市最重要的景点仍是其历史城区,部分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而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天然港金角湾则是其文化和娱乐的中心。伊斯坦堡还被认为是一个全球城市,亦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都市经济区之一。诸多土耳其公司及媒体将总部设于此,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伊斯坦堡希望借助其复苏和快速扩张的契机,在二十年内五次申请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坦堡

伊斯兰文化

伊斯蘭文化主要用來敘述歷史上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文化習俗。早期的穆斯林文化主要是阿拉伯人的文化。隨著哈里發國的迅速擴張,穆斯林文化融入了波斯、印度、高加索、突厥(土耳其)、蒙古、馬來、摩洛、索馬里、柏柏爾和埃及的文化。伊斯蘭文化包括伊斯蘭教的宗教儀式文化,包括祈禱(صلاة)和各地伊斯蘭信仰的次文化。伊斯蘭信仰在不同的文化和傳統中所表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教

伊斯蘭學校

伊斯蘭學校(阿拉伯語:;英語:Madrasah)指伊斯蘭世界所有類型的學校,包括世俗及宗教學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蘭學校

伊斯蘭建築

伊斯蘭建築(عمارة إسلامية)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了从伊斯蘭教建教至今,在伊斯兰文化圈地区内各种建筑的一种风格样式。 伊斯兰建筑的基本建筑类型有:清真寺、墓穴、宫殿和要塞。除了这四种类型,伊斯兰教建筑也包括了一些民间建筑如公共浴场、喷泉和一些室内建筑。Copplestone, p.149.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蘭建築

伊斯蘭教法

伊斯兰教法,音译为沙里亞(شريعة,,),意为“道路”,是一套以伊斯蘭教教義為準則的法律,根據《古蘭經》和可靠聖訓的內容,對人民日常生活和行為作出法律規定,因此又被稱為伊斯蘭法律(Islamic law)。.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伊斯蘭教法

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

弗朗索瓦一世 (法语:François I,),即位前通常称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éme),又稱大鼻子弗朗索瓦(François au Grand Nez),骑士国王(le Roi-Chevalier),被视为开明的君主,多情的男子和文艺的庇护者,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1515年—1547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繁荣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佛教

德夫希尔梅

德夫希尔梅(Devşirme,“征募”),也被称为“血税”(blood tax)或“儿童税”(child levy),奥斯曼帝国从其基督教臣民的男孩中募集兵丁的制度,可能始于穆拉德一世统治时期,在穆拉德二世时已趋于制度化,这一制度是奥斯曼人对传统的将战俘奴隶变为士兵的“古拉姆制度”的改革。 德夫希尔梅被视为一种特种税,从基督徒男孩中征兵的时间和规模根据帝国政府的需要决定,即在帝国军人由于战争损失严重时,征兵的规模就更大,次数就更多。它以村庄或包括几个村庄的“税区”为征收对象,一般为每40户征收一名男孩,征募的新兵起初为8-18岁的未婚基督教男孩,17世纪后,年龄改为了15-20岁。 起初,奥斯曼帝国政府仅在巴尔干地区征收德夫希尔梅,16世纪开始也征召安纳托利亚的基督教男孩。按当时的规定,独生子、从事重要经济行业的男孩、孤儿以及品行不端的人不会被征召。 16世纪时,由近卫兵团“耶尼切里”的军官携带苏丹的授权前往各地征兵,他们通过地方官员和法官通知当地的基督教家庭,在对应征的男孩进行审查后登记编队,由近卫兵团的士兵护送到首都伊斯坦布尔。在伊斯坦布尔,男孩们会改宗伊斯兰教,并受到一系列的测试、筛选和训练。最优秀的男孩会被选中到皇宫中接受奥斯曼帝国最好的教育,学习完成后会被任命为军事或民事官员。落选的其他男孩会被送到土耳其人村庄学习土耳其语言和习俗,而后被吸收到耶尼切里军团中。 穆拉德一世时开始,德夫希尔梅就是一种为了遏制不断增长的土耳其贵族势力的做法,这一做法本身违背了伊斯兰法。而到了1648年,这一做法逐渐没落终止。1703年的一次重建的尝试遭到了觊觎军事、民事职务的奥斯曼人的抵制。最终,在艾哈迈德三世在位时,德夫希尔梅制度被正式废除。.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德夫希尔梅

德夫莱特·格莱

德夫莱特·格莱(克里米亞韃靼語: ۱دولت كراى(I Devlet Geray),تخت آلغان دولت كراى(Taht Alğan Devlet Geray),),克里米亚汗国可汗。是一位长时间执政的可汗(1551年-1577年)。前任是沙希布·格来,长期与莫斯科公国敌对。他自己住在伊斯坦布尔,为土耳其苏里曼大帝服务。他在1551年回汗国即位。 在塞利姆二世时期,俄国在西伯利亚与中亚压迫当地突厥人。土耳其人决定掘开一条伏尔加河至顿河的运河。德夫莱特提供鞑靼军人支持土耳其,他也提议进攻莫斯科。他1555及1571年出兵,1571年焚毁了莫斯科,但是在1572年在战争中失利。 他出军多数是想恢复喀山汗国与阿斯特拉罕汗国,但是因莫斯科强大起来而无结果。但仍然對住在邊界的俄羅斯人勒索毛皮歲幣。 在1577年6月29日,他死於鼠疫。他被安葬在巴赫奇薩賴。 德夫莱特·格莱因击败俄罗斯,毁灭莫斯科,被称作"塔赫特·阿里甘",意为"摘下皇冠的人" Category:突厥统治者 category:克里米亞可汗.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德夫莱特·格莱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

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是一場奧斯曼土耳其與俄羅斯帝國及其盟友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源自於俄國希望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並且解放生活在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使他們從鄂圖曼帝國獨立出來。 在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反抗残暴统治的苏丹,是为黑塞哥维那起事。这次起事迅速蔓延至波斯尼亚及保加利亚境内。列强相信他们必须干涉,以免一场惨烈而血腥的战争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最先行动的是三皇同盟,同盟对于近东问题的态度可以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Andrassy Note,安德雷西为奥匈帝国的外交家)之中。这份文件,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发生于东南欧、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三皇的代表再次于柏林聚会,他们达成了柏林备忘录(Berlin Memorandum)。为了说服黑塞哥维那人苏丹会切实执行其承诺,备忘录建议由列强领事监督在反抗省份的改革。在朴特同意这个备忘录前,奥斯曼帝国已经被内乱所震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被废位。新的苏丹穆拉德五世,在3个月后因为精神问题也被废除,变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同时,奥斯曼帝国遇到更多困难,帝国国库已经空虚,而且反抗由波黑继续燃烧至塞尔维亚、黑山及保加利亚境内(又称四月起事)。然而奥斯曼帝国仍然在1876年8月将反抗镇压下去。这干扰了俄国的计划,因为她打算趁混乱期间,夺取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地区。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奥斯曼帝国对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现在期望发动战争,加入反抗军的一方,因为她想趁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不过列强(英、法、俄、德、奥匈、意)代表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试图取得更大的和平。苏丹却拒绝允许外国领事监督波黑的改革进行。1877年,列强再次试图与奥斯曼帝国谈判,但建议再度被对方拒绝。 俄国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尽管英国仍然对俄国威胁她在南亚的殖民地,但却未有卷入战事中。但当俄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协助他。 1877年4月24日,俄军從巴爾幹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巴爾幹半島是主要戰場,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逼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是为《聖斯特凡諾條約》,条约建议建立包括亚得里亚堡和萨洛尼卡的大保加利亚,并使土耳其赔款2亿1,000万卢布。由於這會令俄國在歐洲的勢力坐大,各国均极力反对之。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条约》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了土耳其的控制,兩國視這次獨立為第二次建國。這場戰爭也為羅馬尼亞王國完全獨立提供了機會,儘管羅馬尼亞從未像其它巴爾幹國家那樣被奧斯曼帝國所直接統治,他們仍將此戰視爲羅馬尼亞獨立戰爭。 Category:俄土战争 Category:1877年 Category:1878年 Category:羅馬尼亞歷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

俄羅斯沙皇國

#重定向 俄罗斯沙皇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俄羅斯沙皇國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

土耳其150位不受歡迎人物

土耳其150位不受歡迎人物,是指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廢止蘇丹制後,政府制訂的不受歡迎人物的名單。 這份名單在1924年4月23日由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確定,在1924年7月1日修訂,名單上的人物多是前奧斯曼帝國政府文武官員,它重申了帝國和共和國之間的政治和文化的斷裂。 最高級的人物是末代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和帝國謝赫伊斯蘭Ürgüplü Mustafa Sabri Efendi。 Category:1924年政治 Category:土耳其政府 Category:土耳其政治史 Category:1924年4月.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150位不受歡迎人物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Türkiye Büyük Millet Meclisi,简称TBMM;當地多以「Meclis」稱呼,即「議會」之義)是土耳其最高立法机构,於1920年4月23日成立於安卡拉,其歷史比土耳其共和國還久。在議會成立至國家成立期間,大國民議會一度是土耳其的最高权力及行政機關。.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大国民议会

土耳其國民運動

土耳其國民運動(Türk Ulusal Hareketi)是土耳其革命的政治和軍事活動,導致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和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鄂圖曼帝國分裂的結果。土耳其人在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的領導下聯合一起,土耳其大國民議會設立在安卡拉,繼續參與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國民運動廢除了色佛爾條約,簽訂洛桑條約,確保國境得到各國承認。 國家力量是基於凱末爾主義,它是一個強調共和制的基本政治意識,即政府履行公民權力、世俗的行政制度、民族主義,國家參與的混合型經濟以及國家現代化。 Category:20世紀的革命 Category:土耳其政治 uk:Кемалістська революці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國民運動

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獨立戰爭(Kurtuluş Savaşı,1919年5月19日-1923年10月29日)是由土耳其革命開展抵抗瓜分鄂圖曼帝國的一場政治及軍事對抗,緊接著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的成立讓凱末爾能成功動用議會,土耳其國民運動至此達致頂峰。對希臘的軍事行動,以及土亞戰爭及法土戰爭結束後,土耳其革命者迫使協約國放棄《色佛爾條約》,於1923年7月訂立《洛桑條約》,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在1923年10月於安那托利亞及色雷斯東部成立。土耳其的獨立運動最終導致鄂圖曼米利特制度的終結,讓凱末爾改革創造了現代、世俗的國度。.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革命者

土耳其革命者(土耳其語:Kuvayi Milliye or Kuvva-i Milliye)是指土耳其國民運動的愛國者,他們反對穆德洛斯停戰協定簽訂後協約國進行的鄂圖曼帝國分裂,並反對1920年鄂圖曼政府簽訂的色佛爾條約。 在土耳其國民運動的成立及土耳其獨立戰爭後,革命運動於1922年11月1日推翻鄂圖曼帝國。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 土耳其革命是受到坦志麥特時期的意識所影響。土耳其革命與同一時期舉行的青年土耳其運動並無關連,青年土耳其運動與鄂圖曼帝國及鄂圖曼主義有緊密的聯繫。參與土耳其革命的並非同一群人,他們對社會和政治事務有著不同的見解。即使他們領導著許多社會及政治機構,但土耳其革命與青年土耳其運動彼此之間並沒有聯絡。唯一相同的見解就是渴求一個主權國。 註: 以下名單裡的人士都在革命時扮演著許多角色。以下的分類是基於人們所記得的名銜而定 請注意以下的名單仍未整理完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革命者

土耳其语

土耳其语(Türkçe;)是一种现有使用的語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語族,主要在土耳其本土使用,並通行於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希臘、馬其頓、羅馬尼亞、烏孜別克和土库曼斯坦,以及在西歐居住的數百萬土耳其裔移民(主要集中在德國)。土耳其語是突厥語族諸語中使用人数最多語言。 土耳其語起源於中亞,其最早期的文字紀錄可上遡至1200年前。隨着鄂圖曼帝國擴張,今日土耳其語的先驅鄂圖曼土耳其語的影響力亦一同往西擴張。早期的土耳其語文字採用阿拉伯字母紀錄,但在1928年,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建立共和国後著手改革國家的語言,用以標誌新國家與舊有鄂圖曼帝國的分別,於是改用拉丁字母,直至現今。伴隨這個改革的,還包括在新國語中去除舊有從波斯語及阿拉伯語借用的詞彙,改為從土耳其語原有的字根去重新組合出有關--詞所代表的意思。 土耳其語一個顯著的特色,是其元音和諧及大量膠著語的詞綴變化,句法採用主宾动詞序。土耳其语有着很强的尊称和敬语体系,但是词汇没有名词类别和语法性别。.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语

土耳其新軍

#重定向 耶尼切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新軍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地中海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匈牙利

團結與進步委員會

#重定向 聯合進步委員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團結與進步委員會

圖格拉

#重定向 花押 (鄂圖曼帝國蘇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圖格拉

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重定向 北賽普勒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北部非洲

#重定向 北非.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北部非洲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國際音標

利比亞

#重定向 利比亚.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利比亞

刑法

刑法(criminal law、strafrecht)是與犯罪有關聯的法律,其目的在於保護生命、身體、財產、等相關法益,並懲罰違反規範且破壞或威脅這些法益的行為。不同於重視私人間損害賠償的民法 ,刑法是判斷何為犯罪,懲罰犯罪行為的法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刑法

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或喀喇汗王朝(哈卡尼亚语:خاقانیه;维吾尔语:قاراخان;土耳其语:karahanlı;波斯语:آل افراسیاب‎,《宋史》作黑韓《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闐傳 或疏勒國,是突厥人在中亚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国家。这个国家的早期历史至今依然未被厘清,10世纪中叶这个国家在中亚开始迅速扩张,在10世纪末已统治了包括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广大地区,长期有效的控制着东起和田-库车、西至布哈拉、北自巴尔喀什湖、南抵興都庫什山脈范围内所有的中亚重要的城市。喀喇汗国的首都最初在八剌沙衮(夏都)和喀什噶尔(冬都)。在11世纪中叶分裂为两个部分后,东喀喇汗国的首部为喀什噶尔,西喀喇汗国的首部为乌兹根。东喀喇汗国在1211年亡于西辽,西喀喇汗国在1212年亡于花剌子模王朝。.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喀喇汗国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

哈里发

哈里发(阿拉伯语: ;拉丁化:Caliph),為哈里發國(khilāfa,意為哈里發統治之地)與烏瑪的統治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源自於,意為繼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後,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為名號,繼續領導伊斯蘭教,隨後被簡化為哈里發。 哈里發本為阿拉伯帝国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於一般所說的皇帝,但同時兼有統治所有遜尼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的意味,故又可以同時起了類似天主教的教宗的作用。 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着庞大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僅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名称,一直保存了下来,傀儡哈里发处于开罗的马木留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鄂圖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被俘。塞利姆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之後哈里發稱號便由鄂圖曼帝國蘇丹世襲,但1517年之後數百年歷代蘇丹均不常使用該稱號,直到19世紀末鄂圖曼帝國瀕臨解體,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才重新強調自己的哈里發身分。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土耳其總統凯末尔废除。 2014年6月29日,“伊斯兰国”領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立為哈里發,稱易卜拉欣,但未受大部分穆斯林承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哈里发

哈里發國

哈里發國(خلافة,意为「继承」)是由最高宗教和政治领袖哈里發领导的伊斯兰国,穆斯林世界存在的穆斯林帝国通常被称为哈里发国。从概念上说,哈里发国是代表全部虔诚穆斯林(乌玛)的主权国家,根据伊斯兰教法由哈里发统治。 在其早期,第一个哈里发国正统哈里发,有着直接民主(shura)的成分,其首先由穆罕默德的直接追随者和家族领导,以延续他所建立的宗教体制。 哈里发国是“逊尼派的核心领导概念,这是在伊斯兰早期由穆斯林多数所建立的共识”。逊尼派规定,作为国家元首,哈里发应当由穆斯林或其代表选举产生。而什叶派则认为,哈里发应是伊玛目,由真主从默罕默德家族中拣选。自四大哈里发之后,直到1924年,哈里发国由不同的王朝统治,第一个是倭马亚王朝,接下来的几个王朝有时各自自命正统,最后的哈里发王朝为奥斯曼帝国。 2014年6月29日,伊斯蘭國宣布其为哈里发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哈里發國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唐朝

凱末爾

#重定向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凱末爾

商法

商法(Commercial law),或稱商事法,是關於企業與商業交易規範的總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商法

公民自由

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往往指公民的政治自由。公民自由限制了政府的權力,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和干擾其公民的生活。 基礎的公民自由包括了集會自由、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同時公民也有權要求合法訴訟程序、公平的審判過程、隐私权、和自我防衛的權利。許多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尤其是美國和歐洲,都有著各自的憲法以保障公民自由,而民主政府也有責任保護這些公民自由,相反的權威主義國家便缺乏這些保護、政府甚至會主動侵犯這些自由。 某些自由是否屬於公民自由也存在爭議,而它們是否該被保護也是爭論的議題。有爭議的例子包括了生育權、LGBT权益、以及持有槍械的權利。除此之外,即使是被法律保護的公民自由有時候也會被廢止,尤其是在戰爭的時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公民自由

先知

先知(prophet)是一个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多种宗教中常用的概念,指能够与神交流并预见未来的人。在不同宗教的信仰里,对先知的认同并非全然一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先知

克塞格

克塞格匈牙利的城鎮,位於該國西部,距離與奧地利接壤的邊境,由沃什州負責管轄,面積54.6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74米,2011年人口12,077,其中約七成居民信奉天主教。.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克塞格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國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兰西帝国、不列颠帝国,后来撒丁王国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人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最終以俄方求和簽訂巴黎和約作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又名可里米亚汗国、克里木汗国(قريم خانلغى;Крымско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oye khanstvo;Кримськ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e khanstvo;Kırım Hanlığı;Chanat Krymski),是一個1430年至1783年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國家,為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國家中國祚最長的一個。汗國不只是在克里米亞半島,而是延伸到北高加索與坦波夫及耶列兹一帶的钦察草原。金帳汗國的实际建立者拔都把汗國分成13分,克里米亞是禿花帖木兒封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特

克里特岛(Kriti;)就是聖經中所記載的革哩底,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臘的第一大岛,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行政上属于克里特大区,是地中海第五大島,東西長約 244 公里,最寬處約 56 公里,中部為高山,最高峰海拔為 2740 公尺,南部山勢陡峻,特別是西南部,全為峭壁,難以開闢公路,北部較平緩,居民多集中北岸。島上氣候宜人,古時林木茂盛,農產豐富,人民善於航海和貿易,據荷馬的史詩所記說,「在深紅葡萄酒色的海中,是一片美麗,富庶的土地,四面環水,島上的人多得數不清,城市有九十個」。地處於埃及、希臘、意大利及腓尼基之間,就成為戰略要衝和貿易重鎮。.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特

勒班陀戰役

勒班陀戰役(勒潘托戰役,Batalla de Lepanto;Battaglia di Lepanto;İnebahtı Deniz Muharebesi,1571年10月7日),或譯勒潘托海戰、勒潘陀海戰,是以西班牙帝國、威尼斯共和國为主力的神聖同盟(Holy League)艦隊與鄂圖曼帝國海軍在希臘爱奥尼亚海展開的一場海戰。神聖同盟艦隊在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鄂圖曼帝國海軍自勒班陀的海军港口出发向西,与自西西里墨西拿出发向东航行的神聖同盟舰队遭遇。 神圣同盟(Holy League)是由教宗庇护五世主导成立的联盟,包括许多欧洲天主教海洋国家。在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和威尼斯共和国的一致同意下,神聖同盟艦隊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同父異母的弟弟,奥地利的唐胡安統領。Paul K.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勒班陀戰役

犹太人

犹太人(יְהוּדִים,),又称犹太民族,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根据犹太教律法《哈拉卡》的定义,一切皈依犹太教的人(宗教意义)以及由犹太母亲所生的人(種族意义)都属于犹太人。犹太人发源于西亚的以色列地或希伯来地。犹太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犹太教是维系全体犹太人之间认同感的传统宗教。犹太教不欢迎外族皈依,要皈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必须通过考验才可以,虽然如此历史上世界各地仍有小部分不同肤色的人群通过皈依犹太宗教而成为犹太族群的一部分,而犹太人也由此从阿拉伯半岛的一个遊牧民族,发展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性族群之一。 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2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口总数仅占全球总人口的0.2%, based on 。根据其他组织的统计,美国国内的犹太人人数则达到650万人或美国人口的2%。上述数据也包含了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没有归属于任何犹太社团组织的人群,但事实上,全球犹太人的总人口数很难得到准确统计,因为犹太人的定义存在多种标准和界定方式,导致统计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犹太人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犹太教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种族灭绝

科索沃战役 (1389年)

科索沃戰役(塞尔维亚语:Косовски бој或Бој на Косову)發生於1389年6月15日,為一場奧斯曼帝國與塞爾維亞及波斯尼亞之間的戰役。 這場戰爭的历史真確度仍然只是一個推測的結果,戰役的詳情只有很少或自相矛盾的證據證實。大部分的历史學家覺得唯一能確定相信的就是這是奧斯曼入侵者與早已住於該地的人所發生的一次衝突。此战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立国之战,雄踞巴尔干半岛一时塞尔维亚王国战败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科索沃战役 (1389年)

科查·米馬爾·希南

科查·米馬爾·希南(奧斯曼土耳其語:),又称米馬爾·希南(土耳其語:Mimar Sinan,),是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一世、塞利姆二世及穆拉德三世的首席建築師及工程師。他在五十年間負責監督及建造奧斯曼帝國的主要建築物。超過三百座建築物都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一些樸素莊嚴的建築,如伊斯蘭學校。 他最傑出的作品是埃迪爾內的塞利米耶清真寺,最為著名的則是伊斯坦堡的蘇萊曼清真寺。他領導一個龐大的政府部門,訓練出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包括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他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的建築師。他被視為奧斯曼建築古典時期最偉大的建築師,由於藝術界地位和在世時間相似,他常與西方同一時代的建築師米開朗基羅作比較。米開朗基羅負責設計的聖伯多祿大殿及其高超的建築設計技術在伊斯坦堡並不陌生,他和李奧納多·達文西在1502年收到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二世的委託,在金角灣上建造橋樑。.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科查·米馬爾·希南

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

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كپرولی محمد پاشا,Köprüli Meḥmed Paşa;或;),又稱羅什尼克的穆罕默德帕夏。阿爾巴尼亞裔奧斯曼帝國權臣,科普魯律時期的創立者。通過打擊腐敗,整頓軍備,他扭轉了奧斯曼帝國的頹勢,擴展了奧斯曼的疆土,并擊敗了哥薩克、匈牙利人甚至威尼斯人。他的行政能力使他聲名遠播。其家族統治奧斯曼帝國長達半個世紀(十七世紀後半期)。奧斯曼帝國在科普魯律家族治下達到了其極盛。.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

科普魯律時期

科普魯律時期(英語:Köprülü era,1656年-1703年)是指奧斯曼帝國由大維奇爾主政的一段時期,主政的大維奇爾主要來自科普魯律家族,科普魯律家族是帝國著名的官吏世家。出自科普魯律家族的大維奇爾有才幹,具有野心而殘酷。他們檢察官員,並著手進行軍事改革。 在這時期,重要的領導人物輩出,包括非常保守的大維奇爾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及其立場較為溫和的兒子科普魯律·法扎勒·艾哈迈德帕夏。在他們的領導下,帝國興盛。即使國內官員派系的鬥爭及官僚與軍方的爭執嚴重,十七世紀的奧斯曼帝國仍然能夠把疆域擴至極盛,得到克里特島、烏克蘭南部及波多利亞。 1683年,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率領的奧斯曼帝國軍在維也納之戰敗予約翰三世率領的波蘭及神聖羅馬帝國聯軍,使地區均勢被打破,有利於歐洲各國。1699年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導致大土耳其戰爭的終結,奧斯曼帝國須割讓特蘭西瓦尼亞、摩里亞、波多利亞、右岸烏克蘭及幾乎整個奧斯曼匈牙利予奧地利、波蘭及威尼斯。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首次要承認奧地利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相等。 穆斯塔法二世被反叛的禁衛軍迫使遜位,最後一位科普魯律大維奇爾亦下台。艾哈邁德三世統治時期,政權落入軍事官員手中。艾哈邁德三世統治時期被稱為鬱金香時期,因伊斯坦堡在這時期流行種植鬱金香。.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科普魯律時期

穆德洛斯停戰協定

德洛斯停戰協定(Mondros Mütarekesi)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戰場的停戰協定,由奧斯曼帝國與代表協約國的英國在1918年10月30日於愛琴海中央利姆諾斯島的穆德洛斯簽訂。 奧斯曼帝國於1914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保加利亞結成同盟。但在協約國軍隊的進攻及阿拉伯人的起義下,奧斯曼帝國在中東地區的領土逐漸被侵佔,最後被迫停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德洛斯停戰協定

穆罕默德

罕默德(阿拉伯语: ;)Elizabeth Goldman (1995), p. 63 gives 8 June 632, the dominant Islamic tradition.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塔拉特

#重定向 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塔拉特

穆罕默德一世 (奥斯曼帝国)

罕默德一世(土耳其语:I.Mehmet,)是一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1413年—1421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一世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

罕默德二世,也被称为征服者穆罕默德(محمد ثانى,II.,或称为Fatih Sultan Mehmet,),奥斯曼帝国苏丹(1444年-1446年,1451年-1481年)。他也经常被人们直接以外号“法提赫”(Fatih,意为征服者)相称。他21岁的时候已能指挥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攻滅羅馬帝国。及后更西侵巴爾幹半島腹地、東抗白羊王朝,為日後鄂圖曼帝國百年霸業奠下穩固的基石。他能使用流利的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斯拉夫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八種語言,也是历史上最以尚武好战著称的苏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六世 (奥斯曼帝国)

穆罕默德六世(Mehmed VI,阿拉伯文: محمد السادس), 全名Mehmet Vahdettin 或Mehmed Vahideddin,)()奥斯曼帝国第三十六代也是末代苏丹(1918年—1922年在位)。他也是伊斯兰教第一百代哈里发。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之子,穆罕默德五世的弟弟。 1918年10月30日,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和约。英法意希等国占领了奥斯曼帝国向外扩张时夺得的大片领土,与此同时,以凯末尔为首的土耳其国民运动兴起。1922年11月17日,凯末尔的军队即将开进伊斯坦布尔前,穆罕默德六世与其幼子登上英国军舰逃走,宣告奥斯曼帝国灭亡。 穆罕默德六世辗转流亡马耳他、意大利、法国、突尼斯,期间多次写信给土耳其总统凯末尔,希望能夠回到祖国,哪怕放弃皇位也在所不惜,但这些信均石沉大海。 1926年,穆罕默德六世在意大利孤独地死去,他留给后人的遗言是:“我最大的哀伤不是退位,而是离开祖国。」 Category:奥斯曼帝国苏丹 Category:哈里發 Category:末代帝王 Category:死在意大利的外国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罕默德六世 (奥斯曼帝国)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

#重定向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

穆斯塔法二世

穆斯塔法二世(1664年2月6日-1703年12月28日)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他的執政時期是從1695年到1703年。 他是穆罕默德四世的兒子並於1703年在他哥哥艾哈邁德三世支持下宣佈退位。 穆斯塔法二世企圖阻止奧地利軍隊進入奧斯曼帝國並於1697年親自重新征服匈牙利。他在桑達戰役中完全被薩伏依的歐根親王打敗,而從這事件中,穆斯塔法二世開始與奧地利展開和談。在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中,穆斯塔法二世割讓了匈牙利和川西凡尼亞予奧地利,割讓摩里亞采邑予威尼斯共和國並從波蘭的波多利亞撤軍。而在他在位期間,彼得大帝由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了亞速海的黑海要塞(1697年)。 在他統治的後期,穆斯塔法二世企圖恢復蘇丹權力,當十七世紀中期穆罕默德四世交予行政權力予大維齊爾時開始,蘇丹的權力就只是象徵性質。穆斯塔法二世的策略是建立非正規騎兵的地位,建立一個可選擇的權力基礎,而奧斯曼騎兵是世襲的,所以會忠於蘇丹。但非正規騎兵增加了奧斯曼軍事機械化過時的部分。 1703年的變法失敗後,穆斯塔法二世同年被罷免。 M M Category:奥斯曼帝国苏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斯塔法二世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斯林

穆拉德一世

拉德一世(),奥斯曼帝国首任苏丹(1359年至1389年在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拉德一世

穆拉德二世

拉德二世(土耳其语:II.,)是一位奧斯曼帝國的蘇丹(1421年—1444年、1446年-1451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拉德二世

穆拉德五世

穆罕默德·穆拉德五世(1840年9月21日-1904年8月29日,مراد الخامس)奥斯曼帝国第33位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之子,在位时间1876年5月30日至8月31日。 1876年,其叔父阿布杜勒阿齐兹被废黜后,穆拉德五世被拥立为苏丹。但是在其短暂的执政时间内,他未能如其支持者所愿,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一部宪法。穆拉德五世受法国影响很深,但是却与亚历山大二世统治下的俄罗斯交恶。在即位仅仅93天后,穆拉德五世被废黜,理由是患有精神疾病。 Category:奥斯曼帝国苏丹 Category:哈里發 Category:1840年出生 Category:1904年逝世 Category:廢君.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拉德五世

穆拉德四世

拉德四世(奧斯曼土耳其語:مراد رابع、现代土耳其语:IV.,1612年7月26/27日-1640年2月8/9日)是1623年至1640年間的奧斯曼帝國蘇丹,以恢復國家權勢及殘忍見稱。穆拉德四世出生於伊斯坦堡,是艾哈邁德一世及希臘人蘇丹皇太后柯塞姆蘇丹的兒子。他在宮內密謀下登基,繼承患有精神病的叔叔穆斯塔法一世。他登基時年僅十一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穆拉德四世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通称突尼斯,位於北非、隶属于马格里布地区,东北部緊鄰地中海。突尼斯有兩個鄰國,分別為西方的阿爾及利亞(公共国界线長965公里)與東南方的利比亞(公共国界线長459公里)。突尼斯因其坐落于国家北方的首都--而得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突尼西亞

突尼斯

#重定向 突尼西亞.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突尼斯

第三次俄土战争

1709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战败于俄国境内的波尔塔瓦,撤退至奥斯曼帝国,请求苏丹协助抗敌。 1710年,土耳其军遂北伐,收复顿河河口。俄土战争爆发。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亲征普鲁特河,陷入土耳其和克里米亞鞑靼人军队的重围。戰爭以俄國失败告终,其被迫放弃亚速,並需拆毁亚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土耳其統治。 category:俄土战争.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三次俄土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一次巴爾幹戰爭是20世紀初期,歐洲地區的軍事衝突及對抗的開端,標誌著解決東方問題的第一步。.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摩哈赤战役

一次摩哈赤战役(mohácsi csata 或 mohácsi vész、Mohaç Savaşı 或 Mohaç Meydan Savaşı)发生于1526年8月29日,是土耳其第一次入侵匈牙利的战役。战役双方为拉约什二世率领的匈牙利王國军队及由苏莱曼一世率领的奥斯曼军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一次摩哈赤战役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二次巴尔干战争发生于1913年6、7月间,是1912年至1913年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延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五縱隊

五縱隊(Fifth column),指在內部進行破壞,與敵方裡應外合,不擇手段意圖顛覆、破壞國家團結的團體。現泛稱隱藏在對方內部、尚未曝光的敵方間諜。.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第五縱隊

米利特

米利特(土耳其語:Millet)是指奧斯曼帝國內的宗教團體,這術語來自奧斯曼土耳其語。在十九世紀,奧斯曼帝國進行坦志麥特改革,米利特一詞便引申到除了具領導地位的遜尼派外的宗教族群。奧斯曼帝國沙里亞法規內的米利特--度是近世宗教多元主義的一個例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米利特

累范特

#重定向 黎凡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累范特

約翰內斯·古騰堡

#重定向 约翰内斯·古腾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約翰內斯·古騰堡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維也納

維齊爾

維齊爾(波斯語:وزير,一譯華札爾、維奇爾、維西爾),清代譯作倭色爾,指高級的行政顧問及大臣(有時涉及宗教),他們為穆斯林君主如哈里發及蘇丹服務,有時可指波斯沙阿的大臣。在現代,維齊爾一詞可用於西亞一些重要官員,又可用於現代伊斯蘭共和國的內閣及形容前伊斯蘭官員。字面上,維齊爾解作「負責者」或「助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維齊爾

红海

红海(البحر الأحمر;יַם סוּף;Mer Rouge;Red Sea)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呈狭长型,长约2250公里,最宽355公里,均深490公尺,最深2211公尺,面积438,000平方公里。其西北面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连。 紅海是印度洋的陆间海,实际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红海

绝对君主制

#重定向 君主專制.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绝对君主制

维也纳之围

1529年的维也纳之围与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不同,是苏丹苏莱曼一世所率领的鄂图曼帝国穆斯林,第一次尝试夺取维也纳,但是失败告终。这一战是鄂图曼帝国第一次侵略中欧,此战之后的150年奥地利和鄂图曼帝国互相争夺中欧,直至维也纳之战为止。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苏莱曼一世这次进攻中欧的主要目的是要重新确立鄂图曼帝国在匈牙利的统治,而这次进攻维也纳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维也纳之围

维也纳之战

维也纳之战(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或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İkinci Viyana Kuşatması、乌克兰语:Віденська відсіч(Viděns'ka Vidsič))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與波蘭王國聯軍對围困维也纳两个月的奥斯曼帝国军队進行的一場解圍之戰。这场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行动的戰役被視為奧斯曼帝國向外擴張的句點,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维也纳之战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美索不达米亚

義土戰爭

義土戰爭,土耳其稱為的黎波里戰爭,是一場於1911年義大利王國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戰爭爆發於1911年9月,至翌年10月結束。統一後的義大利王國漸漸湧現殖民主義意識,於是義大利在1911年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發生戰爭,剛好在1911年7月發生了摩洛哥危機,這恰巧為義大利的進攻提供了有利時機。1911年9月28日,義大利政府以其在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的利益受到侵犯為藉口,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同意其進駐的黎波里,但卻遭拒絕,於是在次日向土宣戰,其後土耳其戰敗,雙方簽訂了洛桑条约。條約使得義大利得到了北非的的黎波里及昔蘭尼加的領土,於是這塊自十六世紀中期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控制的北非沿海地區自此落入義大利的手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義土戰爭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羅馬帝國

省 (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

#重定向 省 (奥斯曼帝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省 (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

烏古斯人

烏古斯人是古代突厥部落中的一个群体。是現在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和各地的土庫曼人的直系祖先。起源可追溯到6世纪,生活在現今的蒙古和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牧區游牧的部族聯盟,即是九姓烏古斯。 波斯無名氏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提出在巴尔喀什湖至咸海以北,錫爾河及恩巴河,烏拉尔河下游,現在哈萨克草原,有古茲和烏古斯,組成一個無首領,互相攻擊的部落聯盟,他们一部分前往伊朗和安納托利亞,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另一卡耶部落,前進至愛琴海邊,成立了鄂圖曼帝國,留在中亞原地的烏古斯人成為現在的土庫曼人。有人說他們最早來自烏揭。他们与突厥只是结盟关系,不是同一民族。他们汗的大帐在伊塞克湖一带。他们的头人叫叶护,王子叫亦纳勒。王子有叫阿德贝格的老师,即是太傅,统军的人叫苏巴什。 烏古斯有箭與公牛、氏族的意思。奧斯曼土耳其人認為他們是烏古斯人後人,這說法在官書中一直保留直到亡國。「烏古思」还與一系列的突厥部落有關,在中亚地区团结成一个新的邦联。这个社会政治联盟导致出现了一种新的更大跨部落突厥实体統一在塞爾柱帝國下。烏古思不是一个种族名称,可以翻译成“突厥部落”。“古突厥” ,或“西突厥支部”。「烏古斯」是一个地理和历史的指稱,而不是一个单独民族。烏古斯後來是指土庫曼人、土耳其人、克里米亞鞑靼人與撒拉族,阿塞拜疆人及加告茲人。他们本来有烏古斯叶护國河中以北,后来受钦察人攻击,向西与南移动。最远到了南俄。一些同化于钦察人。 烏古斯在史集中是一可汗,大部分突厥部落也與他有關。他以狼為圖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烏古斯人

烏德琴

烏德琴,又称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عود;波斯語بربط;土耳其語ud或ut;希臘語ούτι;亞美尼亞語ուդ),是中东及非洲东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种传统弦乐器,有“中东乐器之王”之称。 烏德琴被认为是欧洲魯特琴和。由于现代吉它延自鲁特琴之一种类,是以烏德琴也被视为吉它之祖。 中亚国家如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伊拉克、敘利亞、阿塞拜疆的传统音乐里乌德琴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国家如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乐器之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烏德琴

爱琴海

爱琴海(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爾幹半岛南部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爱琴海的东北部经达达尼尔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相连,並且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除了土耳其沿岸海域,整个爱琴海都是希腊的领海。.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爱琴海

瑟于特

瑟于特(土耳其语:Söğüt)是土耳其比莱吉克省的一个镇。 S.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瑟于特

瓦拉幾亞

拉幾亞(羅馬尼亞文:Ţara Românească)是一個在中世紀時期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歷史地區,位置大約在今日的羅馬尼亞東南部。.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瓦拉幾亞

異端

端,指不屬於主流思想的思維派別,通常具有負面含意,意稱指著正宗以外的旁門左道,而非正當的當下之普及、普遍,不被大眾所認同的「異類」。但也可能指說不重要的流派,不該被需要的,不被需要的,不應該存在世上的思想或事物,稱之為異端。 異端一詞常被用在於宗教中使用,指非正統信仰之間,稱呼外來的宗教為「異教」,而那些異類教徒大多泛指多為不同信仰的非主流人士,極為少數人一派。異端常常被主流人士排擠,他們大多是被主流教者為了保存宗教主旨的教義純潔性,與正當性,優越且完整性,正統的繼承者,而往往推向谷底深淵,不信教者,不同教者是往往是被排他主義者拿來做攻擊、揶揄、投射、等肅清抹滅的對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異端

牛津大學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簡稱OU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出版社,排行第二的是劍橋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書刊逾4000種。該社是牛津大學其中一個部門 ,掌管該社的監督委員會的成員,均是由校長委任的牛津大學教職員。 該大學涉足印刷行業可追溯至1480年,初時為印刷聖經、祈禱書和學術著作的主要印刷商。在19世紀時承印了牛津英文字典的項目,而其業務亦不斷擴充,涉獵兒童讀物、教科書、音樂、雜誌、世界經典系列,以及英語語言文字教學書籍等。隨着開拓國際市場,該社開始在英國以外的地方開設辦公室,首間位於紐約(1896年)。又隨着電腦的普及和經營環境改變,該社位於牛津的印刷廠於1989年關閉。其印刷和訂裝工作早已外包。.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牛津大學出版社

直布罗陀

布罗陀(Gibraltar)是14個英國海外領土之一,也是最小的一個,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是通往地中海的入口。 直布罗陀面积約为6平方公里,北接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加的斯省。直布罗陀巨岩是直布罗陀主要的地标之一。直布罗陀的人口集中在该区域的南部,容纳了直布罗陀人和其他民族共三万多人。居民人数包括常住的直布罗陀人,一些常驻的英国人(包括英国军人的妻子和家人,未包括军人本身)和非英国居民。没有包括参观的游客和短暂停留的人士。 2009年,本地出生的人数达到23,907人,含3,129名英国移民居住者和其余民族2,395人,总人口数达到31,623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直布罗陀

直布羅陀海峽

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Estrecho de Gibraltar;مضيق جبل طارق)是位於西班牙與摩洛哥之間,分隔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海峽。其名取自西班牙南部的半島直布羅陀。水深300米,最窄處寬14.3公里。修建直布罗陀海峡通道的计划早在1970年代末提出。1979年6月,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国国王在摩洛哥的非斯会晤,達成了協議,研究通道可行與否。1980年10月,双方签署了相关的科技合作协定。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拥有一个海外领土并建有皇家海军基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直布羅陀海峽

De facto

de facto(,),為拉丁語法學詞彙,意思指「事實上」或者「執行上」,而法律上並未宣告。 De facto與拉丁語的de jure相對。De jure意指「法律上」,即由法律、政府干預、技術性的手段(例如規格、標準、協議等)等明文規定的方法;而de facto的意義則著重於該方法是由通俗的經驗所構成,不由規範所構成,甚至方法本身亦與規範互相違反。 當發生於法律上的情況時,de jure表明法律上的明文規定,而de facto則表明實際運作上的方法和行為。 De facto一詞亦可用於無法律或標準可跟從、有一套習以為常、但又非萬能或廣為人知的實作情況或共識。.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De facto

De jure

按照法律的(de jure,de iúre),是拉丁語中的法律用语,意思是:「按照法律的」、「法理上」、或「原则上」,與de facto(实际上)相對。因为表示要按照原则和法律办事,所以和实际上这个单词相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De jure

隼砲

(英語:Falconet或Falcon,也译作鹰炮)是一種輕型的加農砲,大約出現於十五世紀晚期至十七世紀 。用法類似於野戰砲,在大航海時代,許多探險用的船也會裝上它。在中世紀時,銃砲常用爬蟲或鳥獸的名字來描述,也會將其形象雕刻或鑄在上面。隼砲發射的砲彈大約兩磅重,所以以隼來形容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隼砲

节奏

节奏(Rhythm)是一种以一定速度的快慢的节拍,主要是运用速度上的快慢和音调上的高低把它们组合到一起。例如,2/2拍就是强/弱,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嘭恰”,那么3/4拍是强/弱/弱,也就是“嘭恰恰”,我们常听到的圆舞曲大部分就都是3/4拍的了,4/4拍是强/弱/渐强/渐弱。节奏可以独立被欣赏,例如锣鼓演奏。节奏也可以成为旋律音乐的骨架。 節奏的組成: 1.模式的規則與不規則 2.聲音的長短 3.聲音的強弱 4.聲音的有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节奏

聯合進步委員會

联合进步委员会最初是一个成立由伊斯坦布爾醫學院學生的易卜拉欣·特莫、切爾凱斯·穆罕默德·雷什德等人于1889年2月6日在奥斯曼帝国在伊斯坦布爾成立的秘密结社,1906年与青年土耳其党人合併并转化为政党。由于呼吁民主化和改革,在西方,團結與進步委員會成員通常被稱為“青年土耳其人”,而在奧斯曼帝國,其成員被稱為聯盟主義者。 该党早期引领了奧斯曼帝國的自由改革運動,由于呼籲在帝國進行民主化和改革,遭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同时期的落後國家日本在没有丧失自我的前提下成功地實現了自我現代化。因此联合进步委员会受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极大影响,决心以日本为榜样,从而实现奥斯曼帝国的现代化,摆脱“欧洲病夫”的称号,其最终目标是恢复奥斯曼帝国的大国地位。一旦黨在1908年在青年土耳其革命中獲得權力,並鞏固其在1912年的“奧斯曼國會選舉”和1913年政變中的權力,它就越來越分化和動蕩起來,三位領導人,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及杰马尔帕夏組成了三人組聯盟,並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了事實上的統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其大部分成員都被蘇丹穆罕默德六世的軍事法庭審判並被囚禁 該組織的幾名成員於1926年因企圖暗殺穆斯塔法·凱末爾而在土耳其被處決。它的一些成員後來成立共和人民黨在土耳其繼續生存。.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聯合進步委員會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遜尼派

聖訓

聖訓(al-ḥadīth或aḥadīth(複數)),意為“敘述”,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後人所編。圣训形成于8至9世纪,其主要内容是先知对教义、律例、制度、礼仪及日常生活各种问题的意见主张。也包括他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圣门弟子谈论宗教、经训和实践教理等的言行,凡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但有的属于伪托。伊斯蘭傳統的教法學派皆認為聖訓是用來落實遜奈(或譯聖行,即穆罕默德的言行)的重要工具。圣训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聖訓

聖斯特凡諾條約

《圣斯特凡诺条约》是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结束后,于1878年3月3日在圣斯特凡诺 (1925年前的San Stefano,现在称为Yeşilköy,亦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签署的条约。俄方代表是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与亚历山大·涅利多夫,而土方的代表是外长 Safvet Pasha 与驻德国大使萨杜拉贝伊。 尽管从沙俄签署条约反映的官方想法来看,沙俄只想划出临时缓冲区来与列强达成最终解决方案,但这个条约却成为保加利亚外交政策的核心,并导致了灾难性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和其后更为严重的参加一战,直到1944年。 条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保加利亚近500年的统治,成立了保加利亚大公国,条约签署的日期成为保加利亚的国庆日。.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聖斯特凡諾條約

荷蘭共和國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De 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又稱聯省共和國,中文俗稱荷蘭共和國,是1581年-1795年期間,在現在的荷蘭及比利時北部地區(弗兰德地區)所存在的一個國家,這段期間也是著名的荷兰黄金时代。其前身是1579年成立的烏得勒支同盟。1794年9月,法國軍隊開始入侵荷蘭,荷蘭共和國滅亡。1795年1月,法國在荷蘭共和國的領土上建立了一個名為巴達維亞共和國的傀儡國家。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是當時除了威尼斯共和國唯二有共和國之名的國家,七省在脫離西班牙王國獨立後仍維持自治傳統,並由奧蘭治家族作為名義上的執政統治者,領導階層為貴族與各地商會所組成的聯省議會統治,開明的商業風氣、司法制度、對宗教的寬容--都為當時其他歐洲各國無法比擬的先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荷蘭共和國

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因为翻译的不同又称萨法维帝国、萨菲帝国、波斯第三帝国或波斯第四帝国,中国明朝称之为巴喇西,是从1501年至1736年统治伊朗的王朝。这个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伊朗国教,统一了伊朗的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萨非王朝

萨满教

萨满教是分佈于北美洲和北亞、中亞一類巫覡宗敎,包括滿族萨满敎、蒙古族萨满敎、中亞萨满敎、西伯利亞萨满敎、北美洲薩滿教(北美洲原住民巫毒)。萨满(珊蛮)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教目前最盛行于美國,美音美洲的原住民(尤其是北美洲)非常相信,即使是被基督教的美國征服以後。在亞洲的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萨满教,直到公元11世纪。清代以前一直在中国东北甚至蒙古地区大范围流传,清朝皇帝把萨满教和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运用萨满教把东北的人民纳入帝国的轨道,同时萨满教在清朝的宫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目前,滿族、鄂溫克族等民族有很多信奉薩滿教的人群,並且有薩滿。.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萨满教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非洲

青年土耳其党人

青年土耳其党人(ژون تورکلر,Jöntürk,تركيا الفتاة ),奥斯曼帝国统一进步协会(1913年更名为统一进步党)的成员,也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耳其革命运动的参加者。.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青年土耳其党人

裏海

裏海(Xəzər dənizi,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与欧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封闭内陆水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的面积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腊博加兹哥耳湾),體積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平均深度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裏海

西帕希

西帕希(鄂圖曼土耳其語:سپاهی,Sipahi;發音:,現代標準中文裡因為沒有發音為「ㄏㄧ」的字,所以將「hi」以較相近的音「希」來表示。)是鄂圖曼其中幾種騎兵軍的稱呼。「Spahi」這個稱呼也是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時法蘭西與義大利的殖民軍裡其中幾種騎兵單位的稱呼。 這個稱呼來自波斯語的سپاه(sepâh,意義為「軍隊」),與英語的「sepoy」同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西帕希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西亚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是於1478年由西班牙卡斯提爾伊莎貝拉女王(Isabella)要求教宗思道四世准許成立的異端裁判所。用以維護天主教的正統性,直至19世紀初始取消。最新數據顯示,從1483年至1820年,共有12萬5千人被裁定成異端,被火刑處死的人數有大約1200至2000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s españoles),是指西班牙在1506年至1700年間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時期,在西班牙當地又稱為奧地利王朝(Casa de Austria)。其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同宗,而其母系祖先分別為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他們都是的成員。除了統治西班牙及其廣大的殖民地之外,還同時統治西屬尼德蘭與意大利部分公國,以及在1580年至1640年間統治葡萄牙。該王朝在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後絕嗣,由波旁家族繼承西班牙王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馬哈茂德二世

哈茂德二世(奧斯曼土耳其語:محمود ثاني Mahmud-u sānī、英語:Mahmud II,)是奧斯曼帝國第三十任蘇丹,於1808年登基,至1839年逝世。他出生於伊斯坦堡托卡比皇宮,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兒子。因北方強鄰俄羅斯帝國屢次的軍事威脅,令他統治期間致力於大規模的法制及軍事改革,馬哈茂德二世因此被稱為奧斯曼改革的始祖,有開明專制君主之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馬哈茂德二世

馬木留克王朝

鲁克王朝(1250年-1517年)是一個統治埃及、巴勒斯坦和敍利亞的國家。分前後二期:前期名為伯海里王朝,是由欽察突厥傭兵主政。伯海里即是河洲,因為他們是在尼羅河上值班。後期即是第二期,由1382年開始,名布尔吉王朝,由高加索人,特別是切爾克斯人組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馬木留克王朝

首席拉比

首席拉比,是一些國家給予該國當地猶太社區公認的宗教或世俗領袖的頭銜。 擁有大型猶太社區的城市也可能擁有自己的首席拉比;在以色列尤其如此,但在大屠殺之前,歐洲主要猶太人中心也有首席拉比。北美城市很少有首席拉比。然而,蒙特利爾卻是一個例外,有兩個首席拉比,一個是阿什肯納茲社區,另一個是塞法迪社區。 原則上,猶太律法不支持成立“首席拉比”的職位,因為每個拉比都有平等的權威。這個職位在中世紀的歐洲地區出現,主要是因為世俗的行政原因,例如收稅和登記人口動態統計資料,以及在政府和猶太社區之間提供中間人,例如在幾個伊比利亞半島的王國,同樣,在19世紀有一個俄羅斯帝國的皇家拉比,而奧斯曼帝國也有一位首席拉比。.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首席拉比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马可·波罗

马扎尔人

札兒人(;又譯--人)為匈牙利主要民族(於2001年人口約為1千萬),因此又稱匈牙利人,為烏拉語系,曾經在中亞停留了一段時間,因此現代馬札兒人帶有突厥血統。他们為匈牙利主体民族,也分布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及烏克兰,少数生活在美国、加拿大、巴西与澳大利亚。認為,他们最初生活在西伯利亚西南方巴什基尔一帶;与他们最似的民族為曼西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马扎尔人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高加索

高加索戰役

加索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在高加索一系列戰役的統稱,在1942年,德意志國防軍實施老鼠行動,以集中兵力攻佔在亞塞拜然的油田地帶,德軍的攻勢在9月份於車臣共和國被紅軍阻止,部份原因是德軍抽調人力參與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於1943年1月發起反攻,主要軍事中心新羅西斯克於9月份被收復,到10月份在塔曼半島的德軍被肅清。 伊萬·屠格涅夫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描述了數以千計的平民如何嘗試解救一些在里海的港口城市如馬哈奇卡拉及巴庫,莫斯科與外高加索的連繫是經過在土庫曼的克拉斯諾沃茨克。 由於時間不足,戰役證明撤出工業及煉油設施是不切實際的,在邁科普的油井在紅軍撤出前已被破壞,防止石油供應給德軍。.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高加索戰役

鬱金香時期

鬱金香時期(1718年7月21日 - 1730年9月28日,Lale Devri)這段鄂圖曼帝國歷史始於1718年7月21日帕萨罗维茨条约的簽訂,直到1730年9月28日所領導的叛亂中結束。這段時期相對的和平,鄂圖曼帝國開始定位自己為歐洲的一部分。 鬱金香時期之名源自鄂圖曼宮廷與社會對鬱金香的熱潮 。鬱金香時期凸顯出近世消費文化所帶來的衝突,是一種物質慾望的象徵。在這段期間,鄂圖曼帝國的精英階層和上流社會極其喜愛鬱金香,在各種場合皆有鬱金香的影子出現。無論是作為商品或是打發閒暇時光,鬱金香完美詮釋了貴族階級和特權的表徵。.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鬱金香時期

魯姆蘇丹國

罗姆蘇丹國(波斯語:سلجوقیان روم,現代土耳其語:Anadolu Selçuklu Devleti),是在安那托利亞的塞爾柱帝國延續政權,在1077年至1307年間統治安那托利亞内陆大部分区域,初時的首都在伊茲尼克,及後在科尼亚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chronologically arranged,。罗姆蘇丹國宮廷的流動性強,故開塞利、錫瓦斯等城市也扮演著首都的角色。在東面,罗姆蘇丹國逐步吞并、整合其它的突厥國家。在罗姆蘇丹國最強盛時,領土橫跨地中海安塔利亞及阿拉尼亞一線至黑海錫諾普地區的安那托利亞中部领土東至凡湖,西端接近代尼兹利及愛琴海流域。 罗姆(Rûm)出自阿拉伯语,指安纳托利亚,后来在阿拉伯语及伊斯兰世界指羅馬帝國,亦即后来的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塞爾柱人称他們的蘇丹國為罗姆是因為蘇丹國建立在長久以來属于拜占庭帝國的地區。在一些較古老的西方文獻裡,罗姆蘇丹國有時被稱為科尼亞蘇丹國或以哥念蘇丹國。 十二世紀末及十三世紀初,罗姆蘇丹國興盛,佔領了拜占庭帝國在地中海及黑海的重要港口。在安那托利亞,罗姆苏丹通過建立商隊旅館鼓勵通商,便利了貨物由伊朗及中亞運往港口,還與熱那亞人建立了穩健的貿易關係。財富的累積使罗姆蘇丹國得以併吞曼齐克特战役以後建立的諸多突厥國家,如达尼什曼德王朝、、、阿爾圖格王朝。罗姆蘇丹成功抵受十字軍的攻擊,但在1243年被蒙古人打败,在此之前塞尔柱帝国已经灭亡,罗姆苏丹国成為了伊兒汗國的附庸。即使有一些精明强干的統治者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努力,但罗姆蘇丹國还是在十三世紀末分崩离析,並在十四世紀徹底消失。 在罗姆蘇丹國統治的最後十年裡,領土内許多小(酋长国)宣布独立,其中包括奧斯曼人的奥斯曼贝立克。其地位最终被奥斯曼人崛起后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所取代。.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魯姆蘇丹國

许蕾姆苏丹

罗克塞拉娜(Roxelana,),土耳其语称许蕾姆(Hürrem,意为“高兴者”),阿拉伯语称卡里玛(كريمة,意为“尊贵者”),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的。 羅克塞拉娜原名已不可考,但在19世纪乌克兰民间传说中,她被称为“安娜斯塔西娅”,波兰传说则称其为“亚力山德拉·利索斯卡”,在其他欧洲语言中通称其为柔克塞拉娜,意为“乌克兰人”。 根据17世纪初期波兰诗人Samuel Twardowski的考证,柔克塞拉娜出身于一个利沃夫(当时属于波兰)附近的一个乌克兰东正教家庭。在一次克里米亚汗国对当地的劫掠中被掠为奴,并被售往伊斯坦布尔,在那里她被挑选入苏丹的后宫。很快她就获得了苏莱曼一世的宠爱。在一次后宫的争宠过程中,柔克塞拉娜被蘇丹宠妃居尔巴哈尔苏丹殴打,盛怒之下的苏莱曼一世立即将居尔巴哈尔苏丹,连同她的爱子穆斯塔法皇子(当时的王储)一同流放,后又将穆斯塔法处死。 柔克塞拉娜为苏莱曼养育了6个孩子,其后更是令人吃惊地成为他的正室。在其影响下,终其一生奥斯曼帝国和其祖国波兰都保持了和平。苏莱曼一世逝世后,柔克塞拉娜的儿子塞利姆二世继承了苏丹宝座。 柔克塞拉娜在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和麦加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筑,著名的有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等。 柔克塞拉娜传奇的一生成为许多艺术作品的题材,其中有名的有约瑟夫·海顿的63号交响曲等。.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许蕾姆苏丹

调式

调式是若干个具有不同音高的音的集合,这些音互相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音程关系,并在调式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调式是决定音乐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式和调性結合,决定了該段音乐所用的调。将调式中的所有的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从低到高排成一列,就是该调式的音阶。 调式的种类繁多,不仅仅是构成调式的音的关系不同,连数目也有区别,世界各国遍用的大调式、小调式和民族调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调式

賴買丹月

賴買丹月(رمضان,音讀:,意為「禁月」),直譯「拉瑪丹」和「賴買丹」,或者半意譯作「來麥丹」,是伊斯蘭曆(回曆)的第九個月,也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的齋戒月。根據《古蘭經》記載,這個月是「真主」阿拉將古蘭經下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月份,所以也是全年12個月中的最神聖者。 由於伊斯蘭曆是一個純粹太陰曆曆法,所以與以太陽曆為基準的公曆相比,每個伊斯蘭曆年約少11天,也因此齋月在公曆中的開始日期每年都會推前11天,而所在季節也會按「冬→秋→夏→春」的順序改變(如公曆2010年的齋月將處於夏季,2010年8月10日至2010年9月9日),大約每33個太陽曆年為一循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賴買丹月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賽普勒斯

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语:Београд,意为“白城”),欧洲国家塞尔维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以及当年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的总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位于塞尔维亚北部萨瓦河和多瑙河汇合处,此处也是潘诺尼亚平原和巴尔干半岛的相遇处。贝尔格莱德市内共有人口123万,整个行政区范围内的人口达到近170万,是原南斯拉夫地区最大的城市。 贝尔格莱德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出现在公元前4800年温查文明时期。凯尔特人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这一地区,并将其命名为, 后被罗马帝国占领 。 公元520年,斯拉夫人占领了这一地区。此后它在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奥匈帝国之间几次易手。城市的斯拉夫语名字Beligrad(字面意思为“白城”)第一次被提及是在878年。1284年,贝尔格莱德第一次成为塞尔维亚斯雷姆王国的首都。此后,它还先后成为塞尔维亚(1404年-1918年、2006年-)、南斯拉夫(1918年-2003年)首都以及塞爾維亞和黑山的行政、立法首都(2003年-2006年)。 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唯一的直辖市,被分为17个自治市,每一个都拥有自己的地方委员会。贝尔格莱德占塞尔维亚总面积的3.6%,约21%(不包括科索沃自治省)的塞尔维亚人居住在该市。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贝尔格莱德

贝鲁特

贝鲁特(بيروت ;Պէյրութ Peyrut’ Βηρυτός Bērytós;拉丁語:Berytus;希伯來語:בְּאֵרוֹת Be’erot;阿拉姆語:Birot בירות;Beirut;Beyrouth;Beyrut)是黎巴嫩的首都,位於贝鲁特省的地中海沿岸,是該國最大的海港。因為最近一直沒有進行人口普查,故其具體人口未知。2007年時估計有100萬到200萬之間。該地名首次出現於古埃及的阿馬爾奈文書中,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5世紀,并一直有人類居住,與鄰國敘利亞的大馬士革並列為世界最古老城市之一。 貝魯特不僅是黎巴嫩政府所在地,同時對黎巴嫩經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貝魯特中央區、哈姆拉街、阿什拉斐葉區等地有眾多公司與銀行。此外還有許多著名出版社、劇院,夜生活豐富,因此也成爲了區域內的文化中心。20世紀末期因黎巴嫩內戰被毀,經歷了大重建。 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將貝魯特評定為Beta級全球城市。 2009年被《紐約時報》評為最佳旅遊城市, 同年孤獨星球將其評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根據美世諮詢2010年的研究,貝魯特是中東消費水平第四高的城市,在中上等收入國家中排第15位。 2011年,萬事達指出貝魯特是中東和非洲旅遊消費第二高的城市。.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贝鲁特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麥加

麦地那

麦地那(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意謂「光芒四射的城市」),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城,後又稱聖城(مَـديـنـة الـنّـبي‎‎ Madinat al-Nabi),該城位于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為內陸高原城市。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非穆斯林被沙特中央政府禁止進入麥地那的神聖核心及市中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麦地那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黑海

霍京

霍京是烏克蘭的城市,位於該國西部德涅斯特河右岸,距離首府切爾諾夫策48公里,由切爾諾夫策州負責管轄,始建於1002年9月22日,面積20.39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9,973。 Category:烏克蘭城市.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霍京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İkinci Abdülhamit,Abdul Hamid II,)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1876年—1909年在位)。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幼子。母亲为亚美尼亚人。在兄长穆拉德五世苏丹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而遭废黜后(),在新奥斯曼党人支持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拥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 即位同年12月23日,在宰相米德哈特帕夏主持下,颁布帝国第一部宪法(又称《米德哈特宪法》)。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继续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俄国的宰割。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对其斯拉夫臣民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像以前一样,腐朽的奥斯曼军队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到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时,苏丹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欧洲领土。对俄作战失败后,他解散议会,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恢复专制制度,建立恐怖统治,推行泛伊斯兰主义,迫害少数民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

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现代土耳其语:II.,)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最後一位君王,最後一位哈里發,但事實上僅擁有哈里發的頭銜,並無實際統治土耳其之苏丹头衔。 1922年,其堂兄末代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黜,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被土耳其大国民議会选为哈里发,1924年,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即被剥夺哈里發職銜並遭流放,後死於巴黎。 Category:哈里发 Category:奥斯曼帝国政治人物 Category:死在法国的外国人 Category:20世纪画家.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

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

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1830年2月9日—1876年6月4日),1861年—1876年擔任奧斯曼帝國蘇丹。在位前十年,他頗有政績,在內政方面,設立大學,制定法典。外交方面則保持在英法俄國等距。不過,因為國內糧食與反對力量聚集,他於1872年起,漸次開始採取較高壓統治。1876年,遭民眾反抗罷黜,不久即鬱悶去世。.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Azərbaycan,发音:),是一个位于外高加索东部的跨大陆的总统制、宪法共和制的国家,所处地区是连接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东临裏海,南接伊朗,西边和亚美尼亚、土耳其及格鲁吉亚为邻,北界俄罗斯。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与土耳其东北部有小段接壤。国名来自于古波斯語,意为“火的国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屬於亞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于1918年正式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以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国,也是第一个有歌剧和戏剧院和现代大学的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于1920年并入苏联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阿塞拜疆在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8月30日独立。1991年9月,阿塞拜疆境內具有争议、以亚美尼亚人为主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区域,重申了它们自愿想要独立建国的宣言,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自1991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爆发以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才正式独立运作,之前在法理上被国际广泛认作是阿塞拜疆的领土,直到战事结束,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就其地位经过终谈判已经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在实际上取得独立。 阿塞拜疆现为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PfP)的成员国,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观察员国身份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国。阿塞拜疆是由6个独立国家组成的突厥语族政权之一,以及是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较为活跃的成员国和独联体 (CIS)、古阿姆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 (GUAM) 创始成员国之一。阿塞拜疆于1992年加入联合国,在2006年5月9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塞拜疆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理事国(任期从2006年6月19日开始)。阿塞拜疆现在与世界上的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加入了38个国际组织。 阿塞拜疆的宪法中未指明国教,且国家的大多数政治力量都是世俗主义者,但大部分的国民以及国内一些敌对势力都为什叶派人士。阿塞拜疆的人类发展指数较高,与大多数东欧国家相当。阿塞拜疆也有较高的识字率和较低的失业率。然而阿塞拜疆的贪污现象也很普遍,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业上。 在中,国民议会废除了总统任期限制。现在的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执政以来,就阿塞拜疆人权和政党的集权主义遭到指责。.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塞拜疆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جزائرية),简稱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是非洲北部阿拉伯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爾及利亞的陸地面積居非洲國家之冠、地中海國家之冠和阿拉伯國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国土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zh-hant:突尼西亞;zh-hans: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他们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反对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1991年12月, 出乎意料地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胜,随后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隨之爆發,直至2002年結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尔及利亚

阿克切

阿克切银币(奥斯曼土耳其语:آقچه)是奥斯曼帝国的主要货币单位。3个阿克切等于一个柏拉;120个阿克切等于一个库鲁斯。后来库鲁斯慢慢取代了阿克切成了主要货币单位。在1843年,库鲁斯和金币利用金银复本位组成了土耳其里拉。 而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在1550年代兴建时据报花费了5900万阿克切,由此可见工程规模之大。.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克切

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الجزائر;Alger;Algiers)為阿爾及利亞首都及海港。現有人口三百萬,大約佔阿爾及利亞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位於法國馬賽西南805公里,北濱地中海。這裡除了紡織和礦業之外,農業很發達。.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爾及爾

阿爾巴尼亞人

#重定向 阿爾巴尼亞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爾巴尼亞人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العبّاسيّون)是哈里發帝國的一個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于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直至1258年被旭烈兀西征所滅。阿拔斯王室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後裔。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倫·拉希德和马蒙統治時期更達到了頂峰。古代中国(新旧唐书)史籍稱之為黑衣大食 。.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拔斯王朝

阿拉丁·帕夏

#重定向 阿拉丁帕夏.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丁·帕夏

阿拉伯音乐

阿拉伯音乐有悠久的历史,阿拉伯人學習并掌握和發展了古典希臘音樂理論,对东西方的音乐都有很大的影响,8世纪时法拉比的著作《音乐全书》被西方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奠基石。 阿拉伯的音乐理论比较独特,并不是用十二平均律,从古代开始经历了九律、十七律、二十四律的变化,音律上有1/4的音,调式有“中立三度”,即音程比大三度小,但比小三度大;有“中立六律”,还有大约为150音分的3/4音。“马卡姆”是阿拉伯音乐中的调式音阶的基础,但又有各种程式的旋律和节奏。 阿拉伯的乐器有被称为乐器之王的五弦弹拨乐“乌德”,类似扬琴的“卡龙”,拉弦乐“拉巴布”,斜吹的竖笛“奈依”,双簧吹管“斯鲁奈依”,打击乐“纳格拉鼓”、“达尔布卡鼓”、“达甫”手鼓和金属的小钹“契鲁”。 阿拉伯音乐和伊斯兰教的联系比较密切,中国的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音乐,尤其是新疆各民族的音乐受阿拉伯音乐的影响更大。近代以来,随着瓦哈比派的兴起,音乐、舞蹈等文化娱乐活动在某些伊斯兰国家成为禁忌,即使是阿拉伯音乐亦不例外。.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音乐

阿拉伯馬

阿拉伯馬是馬的一個品種,阿拉伯馬的頭形獨特,尾巴高聳,容易分辨。 一直以來,,牠們分散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加、英國、澳洲、歐洲、南美洲及其起源地中東。.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馬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语

阿拉伯起义

阿拉伯起义(الثورة العربية Al-Thawra al-`Arabiyya;Arap İsyanı)是1916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阿拉伯人发动的大规模起义,名义上由麦加埃米尔兼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领导,意图建立一个领土范围北达叙利亚阿勒颇,南达也门亚丁的独立国家。 尽管西方世界认为这次起义是阿拉伯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但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感不甚强烈,政治與派系上更是分裂,所以起义最初是以宗教名义发动來樹立共同敵人——领导者侯赛因以“青年土耳其党人违反伊斯兰教神圣教旨”为由,号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阿拉伯穆斯林发动圣战,以推翻“看似虔诚的奥斯曼政府”,而当时的土耳其统治者则称这次起义是“背叛穆斯林哈里发国的部落叛乱”,“意图扰乱哈里发反抗帝国主义势力的斗争,趁机瓜分抢占穆斯林的土地”。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战场的一部分,阿拉伯起义的爆发牵制了数万本用于进攻苏伊士运河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大大降低了英军在攻势下遭土军反扑的概率,使得中东战局朝着有利于英军的方向发展。.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起义

蘇丹女權時期

蘇丹女權時期(英語:Sultanate of Women)是指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近一百三十年間奧斯曼帝國由帝國後宮的女性運用其特殊政治影響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的蘇丹大多還年幼,於是由他們的母親統治帝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蘇丹女權時期

蘇丹皇太后

蘇丹皇太后(土耳其語:Valide sultanları、英語:Valide Sultan)是指奧斯曼帝國在任蘇丹的母親所持有的名號。參照國際音標,「Valide」在土耳其語裡的發音是。蘇丹皇太后的地位與西方國家的王母太后(Queen mother)或東亞的皇太后有所不同,其身份是作為蘇丹的生母或養母而來,而且必須是前任蘇丹的正室,但其他前任蘇丹正室並不會得到尊封。 蘇丹皇太后無疑是奧斯曼帝國繼蘇丹之後最重要的人物。作為蘇丹的母親,按照伊斯蘭的傳統,蘇丹皇太后對帝國的事務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在十七世紀,帝國進入蘇丹女權時期,一些無能或年幼的蘇丹令蘇丹皇太后的角色更為突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蘇丹皇太后

赫迪夫

赫迪夫或译赫底威(英語:Khedive、阿拉伯语:,衍生自波斯語勳爵,等同於歐洲的總督)這一稱號首先被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採用(非官方承認),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來自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卡瓦拉,位於當今的希臘境內,有阿爾巴尼亞人及土耳其人的血統,擔任奧斯曼帝國的埃及和蘇丹瓦利(統治長官)。 穆罕默德·阿里帕夏自稱為赫迪夫(土耳其語:Hıdiv)後,奧斯曼帝國在1867年正式承認,後來被伊斯邁爾帕夏及其王朝的繼承人沿用,直至1914年。.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赫迪夫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资本主义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

葡萄牙帝國

葡萄牙帝國(Império Português)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以及歐洲最早建立和最長久的殖民帝國(1415年─1999年)。 葡萄牙在15世紀進行的大西洋探險和1415年對休达的征服標誌著葡萄牙成為海上強權的開始。其後,葡萄牙開始大力發展航海學校,以及加強地图学的知識。在一個世紀後,葡萄牙終於成為歐洲首個打通往印度航線的國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亞士,瓦斯科·達·伽馬,以及为西班牙国王服务的斐迪南·麥哲倫創下了不朽的航海歷史。 葡萄牙帝國國力在16世紀達至頂峰。但其後因為一度被鄰國西班牙联合统治,以及其他新興殖民帝國如英國、荷蘭和法國的競爭下,葡萄牙帝國開始走向衰落。18世紀後,葡萄牙便集中其在巴西及非洲殖民地的統治。而巴西殖民者為葡萄牙帶來的黃金重新振興了這個帝國。但無奈的是,1755年災難性的大地震卻嚴重打擊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國際地位,加上1822年巴西的獨立和1890年英國打擊了其在非洲的擴張企圖,都使得這個殖民帝國趨向衰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曾經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萄牙殖民地戰爭(1961年-1974年)。印度亦在1961年出兵并收复了葡萄牙位於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和達曼-第烏兩地,這使得葡萄牙在亞洲只剩下澳門及东帝汶兩個殖民地。而經歷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放棄其殖民地,直至葡萄牙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後,葡萄牙帝國才正式宣告結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帝國

鑲嵌畫

#重定向 鑲嵌藝術.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鑲嵌畫

葉里溫

葉里溫(Yerevan)是西亚國家亞美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在西方有葉里萬(Erivan)、葉烈布尼(Erebuni)、葉烈溫(Ereun)、耶烈萬等多種稱呼。常見的名稱表記有「Erewan」、「Ayrivan」、「Erevan」等。 葉里溫人口約106万人(2004年統計)。主要產業為機械製造及金属工業、红葡萄酒及白兰地釀造、煙草製造等。(Hrazdan River)流經市內,北望著名的亞拉拉特山。若以文獻記載為準,該城是現存世界最古老的都市之一。 埃里温的兹瓦尔特诺茨国际机场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主要机场。于1949年开始运行,有轨电车则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而被关闭。葉里溫地鐵共有一条线路,负责着全城的地铁交通。铁路方面,只有一条国际线路通往邻国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将亚美尼亚和伊朗直接连接的新铁路仍在建设中。当地的公共交通高度私有化,小巴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 埃里温共有250余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200余所,私有学校50所左右。此外,埃里温在苏维埃的统治下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中心。医疗方面,埃里温的数家医院通过现代技术改善了自己并开始提供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服务,利克沃尔(Liqvor)制药厂是亚美尼亚最大的药品生产商。能源方面,赫拉兹丹河附近建立了数座水力发电厂,当地还建有一些火力发电厂。互联网方面,亚美尼亚的3家移动电话服务商均位于埃尔温,许多中小企业也参与了互联网服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葉里溫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钢琴

蒙古帝国

蒙古帝國(1206-1368),正式國號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兩洲的全球帝國,也是歷史上鄰接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人武力興盛的時期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在1259年蒙哥汗在位时期,疆域一度达到鼎盛,約2400萬平方公里,但是一年後由於蒙哥汗去世所引發的內戰,導致帝國開始分裂瓦解,蒙古人對於歐亞大陸的影響力也逐漸式微。 蒙古帝國由蒙古人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在斡难河边建立,國號“大蒙古國”。據《蒙古秘史》,其創始於斡难河河源,通常認為創建時間約為鐵木真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落(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始有「成吉思汗」之稱號時的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屢次對外擴張,成吉思汗在位時開始征伐西夏、金朝、西遼、花剌子模等國,其繼承人又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前已占领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西南、東北、華北、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在內的廣大地域。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1219-1221/1223)滅西遼、花剌子模、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并越過高加索山擊破钦察人各部。 第二次西征(1236-1242)於窩闊台汗在位時期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伏尔加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的卡马突厥国,進而滅亡位於东欧平原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王国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亞第二帝国,前锋遠達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原南斯拉夫地区的拉什卡。 第三次西征(1256-1260)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亡了木剌夷(暗杀组织)、阿拔斯王朝,以及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蒙古军短时间占领叙利亚,后被新兴的马木路克王朝驱逐)。蒙古帝国在三次的西征中共侵吞40多個國家。 然而,蒙古汗國在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争位战后走向分裂。尽管忽必烈于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其所主張的對於“蒙古大汗”之位的繼承權並沒有獲得四大汗國的一致承認;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臺後王封地、窩闊臺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被稱為四大汗国;其他一些蒙古帝國時期建立的小型汗國多依附于四大汗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自稱“蒙古大汗”。1279年大元灭南宋。自此元朝控制領地包括今中國大部地區和蒙古高原。实际处于独立地位的蒙古四大汗国(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與元朝之间互不统属,战争不断,直到元成宗時期才終於獲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大汗、據宗主地位,之後四大汗国的疆土又陆续经历演变。最後一位元朝皇帝元惠宗被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於1368年驱逐出中原,其政權存在於蒙古高原地區,史稱北元。北元亡于1388年或1402年,由韃靼部和瓦剌部的首領先後繼承“蒙古大汗”稱號,但是其統治範圍沒有再超出過蒙古高原;其後明朝长期和察合台汗国和欽察汗国及其他的小汗國同時並存,直到17世紀蒙古人建立的主要汗國均致滅亡。最後一任蒙古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被後金皇太極擊敗,其子额哲后來歸降皇太極,漠南蒙古諸部于1636年3月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大汗、統轄漠南蒙古諸部,“蒙古汗國”歷史正式結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蒙古帝国

蒙特內哥羅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是位於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过去多采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译,如「门的内哥罗」,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 台灣則譯作「--」。 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黑山原为1910年建立的黑山王国,一战后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同時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蒙特內哥羅

肚皮舞

肚皮舞(قص شرقي或),是一种带有阿拉伯风情的舞蹈形式,起源于中东地区,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其他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地区取得长足发展,19世纪末传入欧美地区,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一种较为知名的国际性舞蹈。 肚皮舞是较为女性的舞蹈,其特色是舞者随着变化万千的快速节奏摆动臀部和腹部,舞姿优美,变化多端,而且多张显阿拉伯风情,以神秘著称。近些年,肚皮舞也作为一种深受女士喜爱的减肥方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 “肚皮舞”一般是美国和东亚一些国家的叫法,欧洲一般称其为“东方舞”,其较为常用的阿拉伯语名称即为“东方舞”之意,另一种阿拉伯语名称意为“民族舞”。关于阿拉伯语名称的起源,各种说法不一,尚未有统一的解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肚皮舞

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

奧斯曼帝國大空位期(土耳其語:Fetret Devri)是因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在1402年被蒙古軍閥帖木兒擊敗而造成,導致奧斯曼帝國陷入一片混亂。 大空位期到1413年結束,穆罕默德·切萊比在內鬥當中獲勝,加冕為蘇丹,將帝國帶回正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

鄂圖曼帝國國歌

奥斯曼帝国国歌指奥斯曼帝国所使用的国歌,一共有5首。奥斯曼帝国从13世纪晚期开始有了“圣歌”,但是没有特定的皇室頌歌与国歌,直到19世纪。在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在位时,奥斯曼帝国正进行西式改革,于是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国歌的创作,此工作由朱塞佩·多尼采蒂·帕夏负责,多尼采蒂也因为领导了奥斯曼帝国国歌的设计工作而闻名于世,《马哈茂德进行曲》(Mahmudiye Marşı),便是他创作的。 但是,尽管被叫做“国歌”,但是马哈茂迪耶在当时也只能算作王室歌,因此,奥斯曼帝国在马哈茂德二世之后的每一位苏丹都有自己的“国歌”。但是在1844年的坦志麦特改革中,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阿卜杜勒-迈吉德进行曲(迈吉迪耶)”第一次真正地规定为国歌。奥斯曼帝国国旗同样是在那年出现的。 奥斯曼帝国国歌共有五首,它们分别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國歌

鄂圖曼帝國哈里發

奧斯曼帝國哈里發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王朝從埃及的馬木留克繼承的哈里發之位。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國力漸盛,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宣稱擁有哈里發之位。他的孫兒塞利姆一世征服及統一了穆斯林的土地,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捍衛者。歐洲的力量及奧斯曼帝國的分裂導致奧斯曼帝國哈里發的終結,阿卜杜勒-邁吉德二世失去了蘇丹的統治地位,其後仍保有哈里發之位,直到凱末爾1924年廢除了哈里發。.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哈里發

鄂圖曼帝國的崛起

#重定向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的崛起

鄂圖曼帝國的分裂

奧斯曼帝國的分裂是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一個政治事件,被鄂圖曼帝國蘇丹統治的大片領土及人口被列強瓜分(Partition)及分裂為多個新的國家。 儘管奧斯曼帝國的敵人協約國的各國具有不同的戰後意圖,各自訂立了許多雙邊及三邊協議,但協約國在戰爭早期已經開始計劃瓜分奧斯曼帝國。1919年11月,英國及法國軍隊佔領君士坦丁堡(佔領伊斯坦堡),奧斯曼帝國隨即崩潰,並於1920年與協約國簽訂《色佛爾條約》。但條約被認可之前,土耳其獨立戰爭就迫使了協約國重返談判桌。協約國與大國民議會於1923年簽訂《洛桑條約》,以替代《色佛爾條約》及解決領土紛爭。尚未解決的紛爭則在後來由國際聯盟商討。 奧斯曼帝國的分裂形成了現今的阿拉伯世界及土耳其共和國。國際聯盟允許法國託管敘利亞及黎巴嫩,又允許英國託管美索不達米亞(現伊拉克)及巴勒斯坦(後來分為巴勒斯坦及外約旦)。奧斯曼帝國的部分阿拉伯半島領地成為現今沙地阿拉伯及也門的一部分。.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的分裂

鄂圖曼帝國海軍

鄂圖曼帝國海軍(Osmanlı Donanması)是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源自於1323年帝國擴張至卡拉米塞爾沿海時建立,1327年於卡拉米塞爾建立了第一個造船廠,開始將海軍制度化,之後隨著帝國國勢參加了眾多戰爭,在最鼎盛時一度擴張至印度洋,顯赫一時。然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鄂圖曼帝國已經是一個衰弱的列強,海軍也完全落伍,沒有建造現代化艦艇的能力。1914年8月戰爭爆發,土耳其一度中立,但在親德的政府高層開放德軍艦艇入港避難後,已實質喪失中立地位。1914年10月29日,德國海軍將領率領鄂圖曼海軍艦隊砲轟俄國港口,將鄂圖曼帝國捲入戰爭,並最終解體。鄂圖曼帝國海軍由現代所繼承。.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帝國海軍

鄂圖曼建築

#重定向 奧斯曼建築.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鄂圖曼建築

腓力二世 (西班牙)

(謹慎的)西班牙的费利佩二世(,又譯腓力、菲利普、菲利波;)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费利佩一世(1581年起在位)。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在费利佩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颠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西班牙的费利佩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腓力二世 (西班牙)

色佛尔条约

色佛爾條約(Traité de Sèvres)是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在1920年8月10日簽訂的一項條約,屬於1919年巴黎和會系列條約的一部份。內容主要為削弱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及國力,防止它再發動對外擴張的戰爭。 該條約被普遍認為是側重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希臘和亞美尼亞等國)的利益,而對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由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對條約作出了否定,並與依據條約佔領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希臘和法國軍隊戰鬥,是為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民族主義者最後戰勝,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取代奧斯曼帝國政權,並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因此色佛爾條約成為巴黎和會各條約中唯一爾後被完全取代的條約。.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色佛尔条约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色雷斯

艾哈迈德·陶菲克帕夏

艾哈迈德·陶菲克帕夏(احمد توفیق پاشا‎;1845年2月11日-1936年10月8日),1934年土耳其姓氏法实施后,也称艾哈迈德·陶菲克·奥克达伊,是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任大维齐尔。İsmail Hâmi Danişmend, Osmanlı Devlet Erkânı, Türkiye Yayınevi, İstanbul, 1971 (Turkish) 他曾三次出任大维齐尔,第一次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位期间的1909年,第二、三次是协约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穆罕默德六世在位期间的1918-1919年和1920-1922年。艾哈迈德·陶菲克也是一名外交官,在他担任大维齐尔之前和之间,曾担任过外交部长和奥斯曼帝国参议院成员。.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艾哈迈德·陶菲克帕夏

艾謝·哈芙莎蘇丹

艾謝·哈芙莎蘇丹(鄂圖曼土耳其文:、Ayşe Hafsa Sultan;),奧斯曼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的妻子,蘇萊曼一世的母親,她是奧斯曼帝國第一位蘇丹皇太后,由她兒子在1520年登基至1534年她去世期間,她是在帝國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艾謝·哈芙莎蘇丹

苏丹 (称谓)

苏丹(سلطان,,))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作为称谓是最近才出现的翻译,它也有很多其他的译法,在古文翻译为“素檀”、“速檀”、“速鲁檀”、“锁鲁檀”(见《明史》),民间也又叫“素里檀”“唆里檀”“算端”、“层檀”等等。他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历史上有好几种含义。這詞最初是阿拉伯語中的抽象名詞「力量」、「治权」、「裁决權」,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对一个特殊统治者的称号等同國君的意思,被苏丹统治的地方,一般都对外号称拥有独立主权或完全主权。苏丹不会自称是哈里发,也不会表示他是实际上是受到哈里发统治的。被苏丹统治的地方,无论是王朝还是国家都可以被指为“苏丹国”(سلطنة)。 女性苏丹称为“苏丹娜”,但是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另外,还有一种特别苏禄苏丹国,这种国家正式的统治者是男苏丹,但是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实际上的“监督者”。 苏丹一般不是世袭的,很少被称为国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苏丹 (称谓)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ad-al-Suda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爲非洲面積第三大國、世界面積第16大國。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於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於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苏丹共和国

苏莱曼一世

苏莱曼一世可以指下列穆斯林君主:.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苏莱曼一世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英国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英語

英格兰王国

英格兰王国(Kingdom of England;)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国家,在大不列颠岛的南方,包含现今的英格兰与威尔士。王室的首要居所原本是汉普郡的温切斯特,但伦敦和格洛斯特被授予同样的地位——特别是伦敦,从1066年开始已成为「事实上」的首都。伦敦成为王国的首都直至1707年(参见《1707年联合法案》),并继续保持英格兰首要城市的地位。该市亦是大不列颠王国(1707年–1801年)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年–1922年)的首都。今日仍然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首都。 英国的现任君主,伊丽莎白二世,是英格兰国王及女王的现任继承人。英格兰女王(及国王)的头衔其实自1707年来已被正式使用,但在法律上,这个被广泛使用的名称并不正确。她这个称号可以追溯至1千年前的威塞克斯国王称号。.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英格兰王国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耶路撒冷

查尔迪兰战役

查尔迪兰战役 (جنگ چالدران,Çaldıran Muharebesi)发生于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了波斯萨非王朝,从而控制了安那托利亚东北和伊拉克北部地区,巩固了东部边界。然而这次战役却开启了两个伊斯兰帝国长达41年的毁灭性战争,直到1555年两国签订了《阿馬西亞和約》。 奥斯曼帝国一般有上風,但波斯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堅守陣地。.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查尔迪兰战役

柯塞姆蘇丹

柯塞姆蘇丹(),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她是艾哈迈德一世的妻子。 儿子有: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最后,柯塞姆蘇丹被儿媳婦所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柯塞姆蘇丹

恩维尔帕夏

伊斯麥爾·恩维尔帕夏(奧斯曼土耳其語:;İsmail Enver Paşa;Enver Pasha,)。是第一世界大战同盟國阵营的奥斯曼帝国三巨头之一,其他两个巨头是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及杰马尔帕夏。他是奧斯曼帝国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领袖。一戰結束後,他在帕米尔高原参与巴斯玛奇运动,被红军击毙,得年40岁。.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恩维尔帕夏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是一东欧國家 Fernando de Mello,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aedia and Atlas. Springer, 24 November 1979, p. 273。它曾經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總統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因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格鲁吉亚领土面积达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数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当地居民亦多通晓俄语;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位于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苏联領導人斯大林的故乡,現在格魯吉亞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其最終目標是加入歐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格鲁吉亚

桑達

桑达可以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桑達

樸特

奧斯曼樸特,又稱莊嚴樸特、最高樸特、高門,是指奧斯曼帝國的底萬,政府政策制定的地方。.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樸特

權力平衡

權力平衡(英語:Balance of power),亦譯做「均勢」、「勢力均衡」,是國際關係理論古典現實主義與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國國際關係研究文獻中的「格局」概念與此相近。此一概念可以指一種強調國家間應彼此警惕、制約的政策主張。也可以指客觀存在的,國際體系間的權力對比態勢。究竟採何定義,端視文獻脈絡而定。 另外,由於權力的行使主體非僅限於國家,組織、機構、企業、政黨體系、家族中,也可能有權力平衡的現象。例如某種產品市場或某個國家的政黨體系中,也可以出現「權力平衡」。其參與者,如公司、自然人,也可以採取權力平衡的策略以獲取各種利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權力平衡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欧洲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Civil procedure)乃是以民事實體法上權利實現及救濟為目的所制定的法律。民事訴訟如同刑事訴訟、行政訴訟一樣,都是透過國家所設立的法院來進行的訴訟程序,僅是依其所針對事務的不同,而將其劃歸為此三大類。刑事訴訟重在國家刑罰權的實現,藉由刑事訴訟對於犯罪行為進行追訴並加以處罰;行政訴訟則重在救濟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公權力時所產生的錯誤。而所謂的「民事訴訟」乃指民事法院依當事人之請求,就民事紛爭事件利用國家公權力強制解決之程序。而須注意的是,民事訴訟法中規範的對象主要是針對民事訴訟的開始(起訴)、進行(審理)、終結(判決)之部分,另外就保全程序的部分亦是在民事訴訟法中加以規定,而就訴訟終結後的執行問題則是屬於強制執行法的問題。.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民事訴訟法

民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私法規範的總和。 民法調整的主體是平等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民法所調整的內容則是人身關係(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和財產關係(包括物權、債權等)。私法有時候作為民法的同義詞,有時候又作為民法的上位概念而使用,一般認為,民法是私法的核心部分。.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民法

民法大全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亦作I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民法大全》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以及新律。最后完成于公元530年左右。法典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以及权威法学家的法律解释,还有给法律学生当作法学的入门教材等。 在整个编纂工程完成之后,任何对于《民法大全》的评论或者其他立法都被禁止。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民法大全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民族主義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汉语

沙皇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採用的頭銜,此字源於羅馬時期的拉丁語稱號「凱撒」,在中世紀時被視為與「皇帝」一詞擁有類同的地位,即與羅馬皇帝一樣,受他國皇帝或宗教領袖(如羅馬教宗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認許。此頭銜最先為保加利亞君主採用,後來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由莫斯科公國承襲。在彼得大帝改以為「凱旋將軍與獨裁者」(俄語: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為主要稱號後,「沙皇」一詞在官方定義下改與「國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國君主称为沙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沙皇

波多里亚

波多里亚(乌克兰语:Поділля、俄语:Подолье、波兰语:Podole、罗马尼亚语:Podolia、立陶宛语:Podolė、土耳其语:Podolya)是历史上欧洲的一个地区,位于今乌克兰中西部和西南部,与赫梅利尼茨基州和文尼察州大致相当,此外还包括今摩尔多瓦北部的一部分地区。 Category:欧洲地理.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多里亚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危机又名波黑危机是1908年在巴爾幹半島發生的一次危機。 十九世紀時,昔日強大的鄂圖曼帝國已無法回復以前強盛的局面,被喻作「歐洲病夫」,一群年青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被時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黨人;在1908年駐馬其頓鄂圖曼軍隊兵變,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其時巴爾幹各國早已希望乘土耳其衰落而作領土擴張。 當時奧匈帝國吞併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阻礙了塞爾維亞在該地的擴張,塞爾維亞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鑒於局勢危急,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達成協議,希望透過召開會議商討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二省前途所屬的問題,俄國允許奧匈由管理此二省改為統治,而奧匈則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雖然兩國皆彼此作出妥協,但都希望先下手為強,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併行動,卻將與俄國的協議廢棄。 塞爾維亞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黑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輸出農產品,但奧匈的單方面行動卻令塞國夢碎,故此塞爾維亞視吞併一事為屈辱,但俄國因為日俄戰爭後元氣未復而未有實質支持,塞爾維亞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動;不過此事件已種下兩次巴爾幹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土耳其領土的阿爾巴尼亞才可突破;而奧匈帝國公然吞併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幹同盟,掠奪土耳其在歐洲的剩餘領土。 德國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後,他國皆與之敵對,使德國甚重視與奧匈的同盟,而這次巴爾幹的衝突更使這種親密關係表露無遺,反過來對俄塞構成明顯威脅。至於俄塞,雖未能以強硬行動作回應,但亦因此加強彼此的聯繫,以對抗德奧同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a i Hercegovina/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简称波黑)是欧洲南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家,首都萨拉热窝。 波黑為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個社會主義共和國(即加盟共和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一,于1990年代,南斯拉夫戰爭时期獨立,並且根據《岱頓協定》,波黑目前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獨立主權國家,波黑議會由歐洲議會所選出的高級代表所監督。 該國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兩個實體,其一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又称穆斯林和克羅地亞聯邦),其二為塞族共和國。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市設立了特區,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第三個政治實體—布爾奇科特區,雖然布爾奇科特區在名義上是屬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兩個政治實體共同治理,但是事實上該區的地位卻等同於第三個政治實體,因為該區具有等同於其他兩個政治實體的相同權力,並且直屬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政府所管轄。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本身僅為歷史學上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時至今日在該國仍然沒有直接使用這兩個地理區域名稱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僅有使用種族名稱波士尼亞人跟克羅地亞人(波赫聯邦)、及塞爾維亞人(塞族共和國)所代表的政治實體存在而已。.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波斯語

#重定向 波斯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語

波斯湾

波斯湾(خلیج فارس),印度洋阿拉伯海西北海湾。位于阿拉伯半岛與伊朗高原之間,简称海湾。 南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连,总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長990公里,寬58-338公里;平均深約30米,最深約100米;盐度38-40‰。它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東北至東方與伊朗相鄰,西北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為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波斯湾

法学

法學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特殊的學科,研究法律此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規律。所有的秩序都可以說是一種「法律」,例如自然規律、倫常、邏輯法則或美學,而法學就是研究法律的法則。雖然許多法學家,例如、,認定法學沒有學術性質,然而法學演進至今仍包含有法律哲學、法律史學以及法律科學等三大部門。此外,又因為研究對象都是社會上的現象,因此法學與政治學、經濟學、財政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有相當程度的密切關連。 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東周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如管子主張:「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在歐美地區的傳統中,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對法學一詞的定義是:「人事和神事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荷蘭法學家格勞秀斯認為法學是人類研究遵從正義而生活的學科。文藝復興時期,法學於大學中備受重視,為當時學術界最具地位的科系之一,與醫學及神學三足鼎立。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先有習俗,然後由倫理分離出法律,最後才有道德,但是相對於習俗與道德,法律具有固定以及強制的特性,也包含人民生活中現實可行的權力,企圖解釋理想世界的應然法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法学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法国

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

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之间缔结于1536年的联盟。该联盟被称为“第一次基督徒国家和非基督徒帝国之间的非意识形态外交联盟”。 这项空前的联盟在基督教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荡Miller, p.2,被认为是“不虔诚的联盟”,或者是“百合花饰和新月的渎圣联盟”。然而,因为这项联盟代表了双方的客观利益,就把所有的批评忍受下去(防禦神聖羅馬帝國)。 在战略上或有时在战术上,法国-奥斯曼帝国的联盟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外交联盟之一,而且持续了超过两个半世纪Merriman, p.132,直到1798年至1801年拿破仑进军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埃及。该联盟也是法国和中亚关系的重要篇章。.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

法納爾人

#重定向 法那尔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法納爾人

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洛可可

洛桑条约

洛桑条约,又称洛桑和约是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土耳其与协约国之间签订的一份条约。在土耳其军队击退希腊军队的攻击后,新的土耳其政府拒绝接受之前签订的色佛尔条约。之後土耳其政府遂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希腊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南斯拉夫王国签订洛桑条约。此条约基本确立了现代土耳其的疆域(哈塔伊省于1939年才并入土耳其)。土耳其虽然放弃了其在阿拉伯地区的领土(摩蘇爾)和塞浦路斯,但保留了东色雷斯,同时取消了亚美尼亚的独立和庫德族的自治。 Category:第一次世界大戰條約 Category:1923年条约 Category:土耳其條約 Category:英國條約 Category: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条约 Category:意大利王国条约 Category:日本條約 Category:希腊王国条约 Category:罗马尼亚王国条约 Category:南斯拉夫王国条约 Category:領土變更相關條約 Category:瑞士外交史 Category:洛桑历史 Category:1923年7月.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洛桑条约

清真寺

--(阿拉伯语、波斯语:单数 masjid,复数مساجد masājid),又称--、礼拜寺,是供穆斯林群眾使用的宗教场所。 对于什么宗教场所可视作回教堂,遜尼派的回教法学有严格以及具体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场所则称作musallah。正式被划定为回教堂的场地(通常是更大综合建筑物的一小部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而回教法规定,一旦某个场地被正式划定为回教堂,该场所将直到末日都作为回教堂用途,被非穆斯林摧毀或占用的情形是絕對不容許的。 许多回教堂都有精致的圆顶、宣礼塔和礼拜殿,各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回教堂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如今所有人类聚居的大陆均能发现其踪影,用作穆斯林(回教徒)礼拜的地方,也可以作传达信息、教育以及争议解决等用途。回教堂的会众由伊玛目带领祷告。.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清真寺

潛艇

潛艇或稱潛水艇、潛艦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帆罩),早期称为“指挥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潛艇得到广泛運用,擔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動等。潜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动豪宅。 多數潛艇被認為是種的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軍用級潛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潛艇

木卡姆

木卡姆(مقام;英文maqam)是一种音乐调式,广泛流传于阿拉伯、土耳其以及中亚地区,在各地有不同的变化。在中国,木卡姆通常指的是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木卡姆。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共有十二套大曲,故又称十二木卡姆。 十二套分别為:拉克Rak、且比亚特Čäbbiyat、斯尕Segah、恰尔尕Čahargah、潘尔尕Pänjigah、乌孜哈勒Özhal、艾且Äjäm、乌夏克Uššaq、巴雅提Bayat、纳瓦Nava、木夏吾莱克Mušavräk、依拉克Iraq Category:阿拉伯音乐 Categor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木卡姆

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Star fort)是要塞的一種樣式,是在火藥時代來臨後,為了應付大炮而逐漸發展出來,最初出現於15世紀中葉的意大利。 星形要塞的一個特點是有許多三角形的稜堡(菱堡)。 到了16世紀,星形要塞的設計被傳揚到意大利以外的地方,在歐洲被廣泛採用,直到19世紀。 星形要塞的特点在于其众多相互掩护的棱角,所以不论从哪个方向被进攻,都可以从侧后方用火枪、弓箭等武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使敵人進攻時同時面臨正面、側面甚至後方的反擊。非但如此,相比原本平直的城墙,星形城堡的棱角使得敌人即使用重炮也很难轰开一条开阔而缺乏防守的缺口发动攻城。侧斜的墙面使得炮火的威力大为减小,而星形的棱角又难以通达到城墙之后。即使花大力气打开缺口,也仍然要面对密集通过缺口时从各个方向的棱角的射击,这使得破坏城墙发动攻城几乎成为不可能。 星形要塞在东欧有效的抑制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为欧洲和基督教世界的众多蕞尔小邦免于被强大的奥斯曼苏丹吞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直到更新式,威力更大的加农炮出现以前,星形要塞都是非常可靠的军事据点。即使到现在,如果没有重武器支援,要突破有人据守的星形要塞也是一种艰难的任务。.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星形要塞

斯科普里

斯科普里(latin)是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馬其頓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斯科普里。斯科普里也是馬其頓的政治、文化、經濟、学術的中心都市。斯科普里在古羅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Scupi)。斯科普里附近地區自約公元前4000年以來就有人居住。在今日斯科普里市中心的斯科普里城堡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集落遺跡。1世紀前夕,集落被羅馬人攻克,成為羅馬軍隊的野營地。 羅馬帝國在395年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斯庫皮由首都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統治。在中世紀的早期,拜占庭和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爭奪巴爾幹地區的霸權。972年至992年期間,斯科普里是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首都。1282年開始,斯科普里由塞爾維亞統治。1346年,塞爾維亞帝國將斯科普里設為首都。1392年,斯科普里被奧斯曼帝國征服,奧斯曼人稱斯科普里為于斯屈普(Üsküp)。斯科普里在此之後被奧斯曼統治超過500年,是于斯屈普帕夏桑扎克的首府。之後又是科索沃州(Vilayet of Kosovo)的首府。在這一期間,市內建造了許多著名的東方樣式的建築物。 在1912年巴爾幹戰爭期間,斯科普里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斯科普里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后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斯科普里被軸心國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佔領。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國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斯科普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了急速的開發。但因1963年發生了地震,其發展一時停滯。1991年,斯科普里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 斯科普里位於發達河的上流,地處連接貝爾格萊德和雅典的巴爾幹半島南北走廊中央。斯科普里的主要產業有金屬加工和木材、紡織、皮革、印刷產業。斯科普里的產業發展除了貿易、物流、金融部門之外,也將文化和體育事業設為開發的重點。據2002年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斯科普里有人口506,926人。而據2010年的兩個非官方的調查,斯科普里有人口668,518人,另一數字則是491,000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斯科普里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亞(Slovenija)是一個位於東南歐,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全稱斯洛文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Slovenija),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斯洛文尼亚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為首都及最大城市。 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獨立。.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斯洛文尼亚

新大陸

新大陸是歐洲人於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及鄰近群島後對這片新土地的稱呼。其實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黃種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再者有維京人殖民北美。在發現新大陸前,美洲大陸對歐洲人來講是陌生的,幾乎沒有歐洲高加索人種存在其上,他們普遍認為整個世界只有歐亞非三個大洲而沒有其他大陸存在。 最近數十年以來,「新大陸」這個名字被一些人認為具有歐洲中心主義,讓人覺得好像只有歐洲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因此它的應用被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裏:只在從歷史角度上探討哥倫布航行、西班牙人征服尤卡坦半岛等情形下,以及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各大陸上物種時,人們才會用到「新大陸」這個詞。 另一種觀點認為「新大陸」的「新」在於它對於人類來講是比較新的:人類在歐亞非「舊大陸」上生活的時間遠超過美洲大陸上有人居住的時間;因此當第一批遠古人類移民至美洲定居時,他們便抵達了「新大陸」。 美洲大陸固然是「新大陸」一部分,澳大利亞在不同情形下可能被劃分為「新大陸」或者「舊大陸」,尤其是紐西蘭,因為它僅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代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有人居住。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既不屬於新大陸也不屬於舊大陸,因為其上的動植物無論跟歐亞非大陸還是美洲大陸相比都相去甚遠。.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新大陸

新秩序

新秩序可以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新秩序

旋律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 旋律进行中出现的高高低低的音通过节奏的变换形成的一种线条性的 роворапу错落组织,叫作旋律线,将乐谱中的音高位置用线条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形象的旋律线。也就是说,旋律是和节奏紧密联系的。 一般来说,上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紧张,而下行的旋律逐步倾向于放松的。.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旋律

摩尔多瓦

摩爾多瓦(Moldova, ),正式名稱是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a Moldova),是一個東歐的內陸國家,首都是基希涅夫。摩爾多瓦西鄰羅馬尼亞,北面、東面、南面毗鄰烏克蘭。 今天的摩爾多瓦,大部分領土屬於中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在14世紀立國後,自16世紀開始淪爲奧斯曼帝國保護國。19世紀,摩爾達維亞的大塊領土(即比萨拉比亚地區)又割讓給沙皇俄國。領有其餘領土的摩爾達維亞其後參與組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20世紀俄國發生革命後,割讓給俄國的比萨拉比亚先是獨立,後又併入羅馬尼亞。1940年,蘇聯控制摩爾達維亞地區,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爲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雖然納粹德國一度攻佔摩爾達維亞地區並將之歸還給盟友羅馬尼亞,但1944年蘇聯又再度佔領該地,恢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制。蘇東劇變後,1991年,摩爾多瓦宣佈獨立,成立今天的摩爾多瓦共和國。摩爾多瓦獨立後因政治動盪、能源短缺等原因,經濟陷入長期衰退。又因在內戰中戰敗,德涅斯特河沿岸(德左)地區事實上獨立至今,演變成德左問題。 摩爾多瓦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國民經濟依賴農業、釀酒業等第一產業。摩爾多瓦至今仍然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人均年GDP僅有兩千餘美元。政治上,存在對反對派進行政治迫害的情況。摩爾多瓦國內亦面臨較嚴重的人口販賣問題。 1991年獨立後,摩爾多瓦先後加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歐安組織(OSCE)、獨聯體等國際組織。摩爾多瓦目前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成員,與歐盟是東部夥伴關係。摩爾多瓦正尋求加入歐盟的機會。.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摩尔多瓦

摩尔人

摩尔人(Moro,Moors)是指中世纪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島、撒丁尼亞、馬爾他、科西嘉島、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历史上,摩尔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征服者。直到3世纪,“毛利”这个名字罗马人用来对所有未罗马化的由自己首领统治的北非土著的称呼。摩尔人主要由埃塞俄比亚人、撒哈拉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也有伊比利半岛出身的土著穆斯林(穆拉迪人)。 历史学家认为,摩尔人是一个阶级和文化的统称。尽管非洲摩尔人占大多数,摩尔人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人类学和民族学上的意义。的著作《自然界不论颜色》中阐述了此一观点。继而《非洲:西方文明之母》的作者证实这个族群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然后移居到非洲西北部和东北部。事实上,直到640年阿拉伯人入侵北非之后,摩尔人才和阿拉伯扯上关系,即他们都是穆斯林。今天的摩尔人并不认同自己为白人或黑人。 摩尔人一词在欧洲使用很广泛且略带贬义,一般指穆斯林,特别是西班牙或北非的阿拉伯人或柏柏尔人。在葡萄牙殖民印时代,葡萄牙人在斯里兰卡和印度果阿使用“锡兰摩尔人”和“印度摩尔人”两个词,孟加拉国的穆斯林也被称为“摩尔人”。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主人公就是“威尼斯的摩尔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摩尔人

摩鹿加群岛

摩鹿加群岛(Kepulauan Maluku),又译马鲁古群岛,有時也會被稱為「東印度群島」,位置处于苏拉威西岛东面、新几内亚西面以及帝汶北面,为印度尼西亚境內众多群岛板块之一,是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中国和欧洲传统上称为香料群岛者,多指这个群岛。.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摩鹿加群岛

摩洛迪戰役

摩洛迪戰役,是1572年伊凡四世時克里米亞汗國可汗德夫莱特·格莱企圖重新征服莫斯科大公國的戰役,也是伊凡四世在位時的關鍵戰役,地點是莫斯科以南40公里的小村摩洛迪。在1572年7-8月120000人隨克里米亞汗德夫莱特·格莱入侵莫斯科企圖永遠征服俄國,而俄國則只有60000人,由王子米哈伊爾·伏洛迪斯基防守。 當時俄國正在立窩尼亞進行戰爭,克里米亞汗希望從它南部邊境的弱點圖利,德夫莱特·格莱曾三次入侵俄國南方,甚至放火燒毀莫斯科。但是這次俄國已有準備,在奧卡河畔的謝爾普霍夫建立了防禦工事,配備了大砲。 俄羅斯軍隊估計有70000人,最高指揮是王子米哈伊爾·伏洛迪斯基,王子列普寧帶領左翼,右翼由奧德伊夫斯基王子指揮。7月30日兩軍於洛帕斯尼亞河畔發生衝突,因近距離作戰馬刀和長矛是主要武器,韃靼人的弓箭起不了作用,俄羅斯的砲兵也有很大幫助。 戰鬥結束後,只有10000個韃靼騎兵回到了克里米亞,德夫莱特·格莱的兒子和孫子也死在戰鬥中。.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摩洛迪戰役

政變

政變(法語:coup d'État,,亦音译为“苦跌打”、“苦迭打”),是指一個國家之中有一部份人通过密谋策划,采取軍事叛亂或政治行动,夺取国家政权的行为。如果能成功完成政變,則會造成权力的转移、政府的更迭、或政体的改变。.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政變

意大利半島

義大利半島(Penisola italiana),又名亚平宁半岛 (Apennines)(Penisola appenninica)是南欧洲三大半岛之一,位居三大半島的中間,在地中海之北。亞平寧半島北起波河流域,南至地中海中心,長達1000公里。 意大利半島西面為第勒尼安海,南面為爱奥尼亚海,東面為亚得里亚海;整個亚平宁山脉橫亙其中,意大利的大部分国土也在其中,也因此得名。除了義大利,半島上還有聖馬力諾及梵蒂冈兩個國家。此外,此半島長期以來有靴子(Lo Stivale)這個暱稱,這個名稱來自於它的形狀。卡拉布里亚被形容是足尖,薩蘭托被形容為足跟,加爾加諾(Gargano)則是馬刺。 Category:意大利半岛.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半島

托卡比皇宮

托卡比皇宮(Topkapı Sarayı,奧斯曼土耳其語:طوپقپو سرايى)是位處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座皇宮,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卡比皇宮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現今則是當地主要的觀光勝地。托卡比皇宮翻譯過來成為「大炮之門」,昔日碉堡內曾放置大砲,故以此命名。 征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動工興建托卡比皇宮。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築物組成,昔日有大約四千人居住,以往的皇宮覆蓋著一個廣大的海岸地區。在多個世紀以來,皇宮經過擴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災後,皇宮都進行過維修。 托卡比皇宮在十七世紀的重要性下降,那時的蘇丹較喜歡到博斯普魯斯海峽附近的新宮廷。1853年,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把皇宮遷至新落成的朵巴馬切皇宮,杜馬伯爵皇宮是伊斯坦堡內第一個歐式宮廷。托卡比皇宮的帝國寶庫、圖書館、清真寺及造幣局都一併保留。 奧斯曼帝國在1921年滅亡。1924年4月3日,托卡比皇宮在政府政令下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托卡比皇宮博物館由文化旅遊部管理。皇宮裡有大量的屋宇和廳堂,但現今只有最重要的部分開放給公眾,皇宮由部門的職員以及土耳其軍方的武裝守衛把守。托卡比皇宮是奧斯曼建築的代表作,包含大量的瓷器、官服、武器、盾牌、盔甲、、伊斯蘭的書法原稿、壁畫以及奧斯曼的珠寶寶物。 托比卡皇宮與鄰近的其他歷史遺產同屬「伊斯坦堡歷史地區」,該區在1985年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托卡比皇宮被描述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托卡比皇宮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拿破仑一世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拉丁化

#重定向 罗马化.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拉丁化

怛罗斯战役

怛罗斯战役(阿拉伯語:),又稱怛逻斯之役或但逻斯之役。是中国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现在阿拉伯、信奉伊斯兰教遜尼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内的中亚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有学者认为怛罗斯战役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直接碰撞,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仅是两个帝国边疆上的抵触和小冲突。McNeill, William H.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怛罗斯战役

普利亚

#重定向 普利亚大区.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普利亚

1878年柏林會議

柏林会议(德语: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6月13日-1878年7月13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会议。与会国包括当时欧洲强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德国)、"Besides Turkey, there were six Great Powers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 Great Britain, France, Austria-Hungary, Italy and Germany." 巴尔干半岛各国(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和奥斯曼帝国。这次会议旨在确定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各国的领土。最终,会议以柏林条约的签订而结束。.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1878年柏林會議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是指1917年在俄羅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進退失據,在俄國政局不穩、民心越發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其後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則推翻了新建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並在1918年3月與交戰中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十月革命後,擁護舊有帝政或臨時政府的白軍與蘇維埃工農紅軍對抗,非紅、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機起兵,俄國內戰爆發;而沙皇專政的潰滅,亦促成舊帝國疆域內各民族的獨立運動。.

查看 奥斯曼帝国和1917年俄国革命

另见

129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1922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1923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历史上的跨大陆帝国

已不存在的中東國家

已不存在的巴尔干半岛国家

已不存在的非洲國家

海外帝國

亦称为 Ottoman Empire,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奧圖曼。

安那托利亞小提琴尼科波利斯戰役尼斯工廠巴尔干半岛巴巴羅薩·海雷丁帕夏巴哈马巴爾幹同盟巴耶济德一世巴耶济德二世巴格達鐵路巴格达帝国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纪中亚中國中国美术史中欧希帕希布尔萨帖木兒帕夏也门乌克兰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志愿军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亚洲亞美尼亞底萬什叶派伊斯坦堡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伊斯蘭學校伊斯蘭建築伊斯蘭教法弗朗索瓦一世 (法兰西)佛教德夫希尔梅德夫莱特·格莱保加利亚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俄罗斯帝国俄羅斯沙皇國土耳其土耳其150位不受歡迎人物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土耳其國民運動土耳其獨立戰爭土耳其革命者土耳其语土耳其新軍地中海匈牙利團結與進步委員會圖格拉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北部非洲國際音標利比亞刑法喀喇汗国哈布斯堡王朝哈里发哈里發國唐朝凱末爾商法公民自由先知克塞格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汗國克里特勒班陀戰役犹太人犹太教神圣罗马帝国种族灭绝科索沃战役 (1389年)科查·米馬爾·希南科普魯律·穆罕默德帕夏科普魯律時期穆德洛斯停戰協定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塔拉特穆罕默德一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六世 (奥斯曼帝国)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穆斯塔法二世穆斯林穆拉德一世穆拉德二世穆拉德五世穆拉德四世突尼西亞突尼斯第三次俄土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摩哈赤战役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五縱隊米利特累范特約翰內斯·古騰堡維也納維齊爾红海绝对君主制维也纳之围维也纳之战美索不达米亚義土戰爭羅馬帝國省 (奥斯曼帝国行政区划)烏古斯人烏德琴爱琴海瑟于特瓦拉幾亞異端牛津大學出版社直布罗陀直布羅陀海峽De factoDe jure隼砲节奏聯合進步委員會遜尼派聖訓聖斯特凡諾條約荷蘭共和國萨非王朝萨满教非洲青年土耳其党人裏海西帕希西亚西班牙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馬哈茂德二世馬木留克王朝首席拉比马可·波罗马扎尔人高加索高加索戰役鬱金香時期魯姆蘇丹國许蕾姆苏丹调式賴買丹月賽普勒斯贝尔格莱德贝鲁特麥加麦地那黑海霍京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阿克切阿爾及爾阿爾巴尼亞人阿拔斯王朝阿拉丁·帕夏阿拉伯音乐阿拉伯馬阿拉伯语阿拉伯起义蘇丹女權時期蘇丹皇太后赫迪夫资本主义葡萄牙葡萄牙帝國鑲嵌畫葉里溫钢琴蒙古帝国蒙特內哥羅肚皮舞鄂圖曼帝國大空位期鄂圖曼帝國國歌鄂圖曼帝國哈里發鄂圖曼帝國的崛起鄂圖曼帝國的分裂鄂圖曼帝國海軍鄂圖曼建築腓力二世 (西班牙)色佛尔条约色雷斯艾哈迈德·陶菲克帕夏艾謝·哈芙莎蘇丹苏丹 (称谓)苏丹共和国苏莱曼一世英国英語英格兰王国耶路撒冷查尔迪兰战役柯塞姆蘇丹恩维尔帕夏格鲁吉亚桑達樸特權力平衡欧洲民事訴訟法民法民法大全民族主義汉语沙皇波多里亚波斯波斯尼亚危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語波斯湾法学法国法国-奥斯曼帝国联盟法納爾人洛可可洛桑条约清真寺潛艇木卡姆星形要塞斯科普里斯洛文尼亚新大陸新秩序旋律摩尔多瓦摩尔人摩鹿加群岛摩洛迪戰役政變意大利半島托卡比皇宮拿破仑一世拜占庭帝国拉丁化怛罗斯战役普利亚1878年柏林會議1917年俄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