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大理总管列表

指数 大理总管列表

大理總管是指元朝時管治大理的總管,第一位總管是天定贤王段兴智,最後一位總管是段世。 1253年蒙古征讨大理国,忽必烈率大军从西部取道白兰渡金沙江攻入云南,大理国灭亡。並设“大理总管”管辖大理国故土。.

23 关系: 大理君主列表大理国大理段氏世系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忽必烈元朝元朝行政区划蒙古金沙江雲南君主列表段功段实段寶段世段义段俊段忠段光段祥兴段隆段正段明段慶

大理君主列表

本列表詳列大理歷代君主,包括被追封的君主名號。.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大理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大理国 · 查看更多 »

大理段氏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大理段氏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朝廷的一级行政区,简称“云南”或“云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云南省、云南行省。云南行中书省为元朝中国本部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等)之一,辖境包括今云南全部、贵州南部、四川东部,广西西部以及泰国、缅甸北部一些地方等,西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接壤。.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 查看更多 »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忽必烈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元朝行政区划

元朝开始实行行中书省制。「行中书省」的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某某行中书省」或「某某行省」。元代的行省制是沿袭自金国的行尚书省。开始它和金国一样,只是一种中央政府派遣在外的临时机构。后来由于战争等各种因素,行省也开始干预地方政务,逐渐变成了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辖范围很大,改变也比较频繁。到了中叶,开始稳定下来,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府、州、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元朝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蒙古

#重定向 蒙古国.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蒙古 · 查看更多 »

金沙江

金沙江指中国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的一段。金沙江流经中国西部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全长2308千米,流域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无量河、雅砻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支流。 奔流在川藏边境沙鲁里山和芒康山之间,到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急转北流,深切高原,构成著名的虎跳峡,水流湍急,两岸悬崖飞瀑,落差达3,3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金沙江 · 查看更多 »

雲南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雲南君主。.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雲南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段功

段功,段隆之子,段光之弟,是蒙古轄下的第十位大理總管,同時元朝也授他為承務郞、蒙化州知州。1346年,木邦夷思可發叛。元朝命河南參政賈敦熈督師討之,段功亦出兵參戰,作為前鋒,屢戰克捷,因功封為雲南省參政。 1363年,紅巾軍將領明玉珍及其弟明二率兵三萬攻打中慶路,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逃奔楚雄,得段功出兵援助梁王,和明玉珍大戰於呂閣關,保住雲南不失。後來段功夜襲古田寺,用火攻將敗明玉珍擊退,並在七星关擊潰明玉珍的兵馬,終收復中慶路、奪回昆明。 戰後,梁王拜段功为雲南省平章政事,同時将女兒阿盖公主嫁給段功。但在1365年時,梁王又懷疑段功有併吞雲南全境的野心,因而要女兒阿蓋公主將段功毒殺,但是阿蓋公主不忍反將一切告知段功。但段功仍被梁王派人刺殺,而阿蓋公主也殉情自殺。 后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纪念阿蓋公主與段功,称为阿姑祠。 相关作品: 《孔雀胆》 话剧 郭沫若 1942年 《孔雀胆》 小说 吴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0年 本书与吴蔚同系列图书《韩熙载夜宴》同时参选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G.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功 · 查看更多 »

段实

段實是段興智之弟,又叫段信苴日、段日。蒙古轄下的第二位大理总管。1253年,蒙古军南下侵大理,围攻国都羊苴咩城。其随段兴智出城投降,蒙古将军兀良哈台释而不杀,仍命段氏家族主持当地政事。1255年其与叔父信苴福受命为平南先锋,与兀良哈台讨伐其余未平定地区。元中统二年(1261年),段兴智逝,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 1265年,白族僧人舍利畏起兵抗元,眾達三十萬人,攻陷鄯阐、统矢、威楚等重鎮,段實與蒙古駐軍聯手平叛,大破舍利畏於安寧。後於至元十一年(1274年),舍利畏再度起兵時,段實派遣刺客將他暗殺。同年赛典赤·赡思丁出任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大理改设路,段實出任大理路总管。至元十三年,缅人出象骑数万,入掠金齿南甸(今德宏自治州梁河境)一带,将袭大理,云南行省派段实和万户忽都领兵出援都元帅纳速剌丁,共同抵御,大败缅军。1281年段實与其子段庆再次入京朝觐,忽必烈嘉其功,晋其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并留段庆宿卫东宫。复拜其为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段实在大理對元朝盡忠的表現獲得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段實一如過往的大理統治者,篤信佛教,史稱他「留心內典,崇信三寶」。1282年元朝廷诏其与右丞拜答儿从云南出征缅甸,行至金齿城病逝。死後赐谥號武定,称武定郡公。.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实 · 查看更多 »

段寶

段寶,段功之子,蒙古轄下的第十一位大理總管,梁王在害死其父段功後,意欲斬草除根,七攻大理,卻被段氏上下齊心擊敗,在鹤庆知事杨升调解下息兵講和,梁王上書表段寶為雲南左丞,雙方以洱河金鸡庙为界,南属梁王,北属段氏。 後來明玉珍再度入侵,梁王趕緊向段氏求援,但段寶記恨梁王的殺父之仇,出言堅拒,並附上一首詩:「烽火狼煙信不符,驪山舉戲是支吾。平章枉喪紅羅帳,員外虛題粉璧圖。鳳別岐山祥兆隱,麟遊郊藪瑞光無。自從界限鴻溝後,成敗興哀不屬吾。」氣得梁王火冒三丈,但基於唇亡齒寒之理,1367年,梁王派使積極通好,双方关系方告缓和。。 1368年,红巾军首领舍兴取道元江攻入鄯闡,段寶率兵協助梁王將之擊败,又败石多罗于海口,受封武定公,但朱元璋在應天建立明朝後,段寶亦於1372年遣其叔段真,自會川入京朝拜,雙方也都有書信往來,1381年段寶暴卒,由其子段明繼位。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B.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寶 · 查看更多 »

段世

段世,又名段信苴世,段宝之弟,《明史·云南土司传》作段宝之子。元朝辖下的末代世袭大理总管。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段明之后,段世权任总管事。十五年(1382年),征南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率师攻大理。段世被擒,带到南京。朱元璋赐其长子名归仁,授永昌卫镇抚;次子名归义,授雁门镇抚。 方慧《元代大理段氏总管世次年历考略》根据《滇载记》,认为段明就是大理的末代总管,并无段世一代,段世是段氏之讹传。.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世 · 查看更多 »

段义

段义,又名段信苴义。元朝辖下的第八位世袭大理总管。 淡生堂本、王本《南诏野史》作“段隆之族弟”,《增订南诏野史》作“段俊之族弟”,南京本《南诏野史》作“段俊之子”,根据《大理赵州南山华藏寺经记》、《妙观和尚道行碑铭》段义为段贤之子,段正之侄,段福(段兴智之叔)的曾孙。 原任蒙化州知州,据《增订南诏野史》段义于1332年(至顺三年)继任总管,当年去世。 但元至正九年(1349年)杭州佛日禅寺觉瑞撰《大理赵州南山华藏寺大藏经记》文有“奉训大夫大理路总管段信直义”,说明段义到1349年,依然是大理总管。.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义 · 查看更多 »

段俊

段俊是段隆之子,蒙古轄下的第七位大理總管。在段隆死後繼位為大理總管,被元朝任為雲南行省平章,開啟段氏兼任平章的傳統,曾經表奏烏撒部奏:「雲南驛輸征甚苦,願屬四川。」奏下參政賈敦煕議之,但於同年病卒,族弟段義襲其位。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J.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俊 · 查看更多 »

段忠

段忠是段興智、段實之弟,蒙古轄下的第三位大理總管。在段實死後繼位為大理總管,任大理宣慰使兼军民万户府,随元帅阔木伐西林,破会川,並於通鄯阐之役建功。在位僅一年,於1284年卒,後以段实子段庆(有一說為段忠之子)继任大理總管。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Z.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忠 · 查看更多 »

段光

段光,段隆之子,是蒙古轄下的第九位大理總管,同時元朝也授他為承務郞、蒙化州知州,時值蕃兵作亂,段光以大將高蓬于河尾关擊破蕃兵,戰況悽慘,史言「河水盡赤,為之不流」,戰勝之後自赋《凯旋诗》纪其事。 1334年,段光与蒙古封立的梁王因轄界劃分問題起干戈,段光遣遣張希矯、楊生、張連諸將率兵攻梁王,不幸兵败,死傷慘重。1343年,梁王攻击大理,段光自督兵與戰於昆彌山,將梁王擊敗,最终雙方同意以罗那关(牟定西)为界,派兵镇守,各自分地而治,梁王領北、段氏領南。 但雙方暗中矛盾依然不斷,梁王因收買段氏大將高蓬不成,反遣人將他刺殺,可見段氏與梁王仍然暗地爭鬥。1344年段光卒,由其弟段功即位。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G.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光 · 查看更多 »

段祥兴

大理孝义帝段祥兴()是后大理国君主,1239—1251年在位,他是神宗皇帝段智祥之子,年号为道隆。他在位期间,正值蒙古大举南侵之时,1244年,蒙古军入侵临关,他派大将高禾出战,结果大败而归,高禾亦阵亡,蒙古军后因窝阔台的死而退兵。1251年,段祥兴驾崩,将大理国的烂摊子留给了他的儿子,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死后谥孝义皇帝。 category:大理皇帝 X.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祥兴 · 查看更多 »

段隆

段隆,段正之子,(一說為段慶之子),是蒙古轄下的第六位大理總管。1319年,元廷诏准凡土官無子,卽以妻代管。1328年,稱老致仕,由其子段俊继任。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L.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隆 · 查看更多 »

段正

段正,段慶之弟,是蒙古轄下的第五位大理總管。繼任兄職後,於1307年招蒙化山中白民入籍,撫蕃為民。1316年卒,子段隆(一說為段慶子)袭為大理總管。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Z.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正 · 查看更多 »

段明

段明(),段宝之子,又名段信苴明。元朝辖下的第十二位世袭大理总管。 段宝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卒,段明继任总管。时值明朝兴起,元朝北迁,但雲南地方仍奉元为正朔。段明继位后不久即去世,任职未满一年。死后,其叔段世权任总管事。 方慧《元代大理段氏总管世次年历考略》根据《滇载记》,认为段明就是大理的末代总管,并无段世一代。.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明 · 查看更多 »

段慶

段慶,乃段實之子(或為段忠之子),是蒙古轄下的第四位大理總管。於段忠死後繼任,1299年奉敕征交趾,后受封为宣武將軍,並妻以公主,同時兼任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佩金虎符。 1307年段慶入京觀見時,被授為雲南省参政,同年卒。由其弟弟段正继任大理總管之職。 category:大理皇帝 Category:元朝人 Category:元朝軍事人物 Q.

新!!: 大理总管列表和段慶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大理總管府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