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之间的区别

2003 YN107 vs. 地球特洛伊

(也可以寫成2003 YN107) 是一顆非常小的近地天體,於2003年12月20日被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 (LINEAR) 在環繞太陽的軌道中發現。它的直徑大約在10-30米之間,接近通常用來區分小行星和流星體的10米分界線。 在NASA的接近地球天體的清單上,並且估計會以0.0599天文單位的距離與地球擦身而過。 它公轉太陽的週期與地球相近,幾乎是圓形,軌道週期為363.846日,也與恆星年非常接近。它最顯著的特性是在1996年至2006年間,與地球保持在0.1天文單位距離內,以一年的週期慢慢的伴隨著地球公轉。然而,不是地球的第二顆衛星,因為它沒有受到地球的約束。它是與地球共軌的小天體集團,或是準衛星,被發現的第一顆。在這個集團中的其他成員包括(10563) Izhdubar、(54509) YORP、 、、和。 在1996年之前,這顆小行星以所謂的馬蹄形軌道沿著地球軌道環繞著太陽。2006年以後,它又恢復了這樣的軌道。事實上,它非常像另一顆小天體。顯然,對共軌小天體來說,這種軌道改變是常見的,大約在600年以後也會成為地球的準衛星。. 地球特洛伊是軌道在鄰近地球-太陽拉格朗日點L4和L5上運行的小行星。它們類似於木星與拉格朗日點相關聯的小行星,都被稱為特洛伊小行星。 從地球表面上觀察,它們的位置大約在太陽的東方或西方60度,但人們傾向於在更大的分離角度上搜尋小行星,因此很少在這樣的位置上找到小行星。 直徑300公尺的2010 TK7位於地球前方60度拉格朗日點L4,是加拿大的馬丁·康諾斯(Martin Connors)使用WISE發現的。它是第一顆被確認的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之间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相似

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太陽小行星小行星3753地球衛星馬蹄形軌道準衛星2006 RH120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2003 YN107和太陽 · 地球特洛伊和太陽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2003 YN107和小行星 · 地球特洛伊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3753

小行星3753(克魯特尼,Cruithne)是一顆軌道圍繞著太陽的小行星,其軌道性質特異,與地球軌道相關。有人認為它是繼月亮之後地球的第二顆衛星,但這只是從地球軌道上觀察位置時產生的異常現象,严格来说是不正確的。.

2003 YN107和小行星3753 · 地球特洛伊和小行星3753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2003 YN107和地球 · 地球和地球特洛伊 · 查看更多 »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2003 YN107和衛星 · 地球特洛伊和衛星 · 查看更多 »

馬蹄形軌道

蹄形軌道是小天體相對於大天體 (地球) 共軌運動的一種形式。小天體的軌道週期非常接近大的天體,而從大天體的旋轉參考系看它的路徑呈現馬蹄的形狀。 迴圈並未閉合,但是每一次都會略為飄向前方或後方,因此在漫長的週期中,它環繞的點會沿著地球軌道平滑的移動。當小天體非常接近地球時,無論是在哪一個端點,都會被彈開而改變視運動的方向。在整個循環期間,在地球之間形成喇叭,中心的軌跡描繪出馬蹄形。 相對於地球有著馬蹄形軌道的小行星包括:(54509) YORP、 、和,還有可能也是。更廣泛的定義包含(3753) 克魯特妮,它可以說是混合的或是過渡軌道,或(85770) 1998 UP1和。 土星的衛星Janus和Epimetheus彼此互為馬蹄形軌道 (在這個例子,沒有重複的迴圈,每個軌跡相對於另一顆都是完整的馬蹄形)。.

2003 YN107和馬蹄形軌道 · 地球特洛伊和馬蹄形軌道 · 查看更多 »

準衛星

準衛星是與行星有著1:1軌道共振,在公轉許多次後便會接近行星並留駐的天體。 準衛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週期與行星相同,但是有著不同的離心率(通常更大),如右圖所示。當從行星上观察這顆行星的準衛星時,會出现繞著行星的橢圓行逆行軌跡。 對比於真衛星,準衛星的軌道位於行星的希爾球之外,並且是不穩定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傾向於成為其他類型的共振運動,使它們不再逗留在行星的附近,然後可能又會回到準衛星的軌道,等等不一而足。 其他型式的1:1共振軌道包括馬蹄形軌道和環繞著拉格朗日點的蝌蚪形軌道,但是這種軌道的天體在繞行太陽公轉多次之後,不會停留在接近行星的經度上。已知馬蹄形軌道的天體有時會轉移到一個相對較短的準衛星軌道,因此有時會混為一談。這種例子像是。.

2003 YN107和準衛星 · 地球特洛伊和準衛星 · 查看更多 »

2006 RH120

2006 RH120是一顆直徑大約5米的近地小行星的臨時名字 ,它通常都是繞著太陽公轉,但是大約每20年左右會接近地-月系統一次。偶爾這個天體會短暫的進入臨時衛星捕獲(temporary satellite capture,TSC),在臨時衛星捕獲期間,流星體可以是除了月球之外的另一顆天然衛星。雖然,太空科學研究所的艾倫.W.哈里斯評論說:“宣稱在臨時軌道上打轉幾個迴圈,然後就打包一走了之的幾個輕如鴻毛的小不點是衛星,只是在炒作。”。它在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在地球軌道上,2008年2月18日才有了小行星现在的名稱,6R10DB9,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的內部辨識名稱。 這個物體的來源仍存在著一些爭議。發現後,因為他的大小、軌道和光譜还有符合農神五號火箭上使用的鈦白氧化塗料 -而沒有給予正式的名稱。目前认为它可能是一個人造的物體,一個先例是幾乎在完全一樣軌道上的J002E3,目前認為它是阿波羅12號的農神火箭S-IVB的助推器。.

2003 YN107和2006 RH120 · 2006 RH120和地球特洛伊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之间的比较

2003 YN107有21个关系,而地球特洛伊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20.51% = 8 / (21 + 18)。

参考

本文介绍2003 YN107和地球特洛伊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