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之间的区别

同慶 (于闐) vs. 永和 (闽)

同慶(一作开庆,912年-966年)是于阗李圣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计55年。 据李崇智考证,同慶元年相当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书中所能见到最晚的同慶年号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后,史籍已不记李圣天,因此推断其年号下限为该年或稍后。 另有学者考证,同慶年号讫于944年,此后还有天兴(约950年-963年)、天寿(963年-966年)年号。. 永和(935年-936年二月)是闽惠宗王延钧的年号,共计2年。 闽康宗王繼鵬即位沿用。.

之间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相似

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有(在联盟百科)32共同点: 劉龑南汉大義寧大有 (年號)大明 (大义宁)天祚天显孟知祥孟昶尉遲烏僧波中国年号索引丙申干支广政乙未于阗後蜀公元王延鈞王繼鵬甘露 (东丹)辽太宗辽朝龙启通文耶律倍耶律阿保机李從珂清泰朱雀天皇...明德 (后蜀)承平 (朱雀天皇)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劉龑

漢高祖劉龑(粵音:jim5 ,),原稱劉巖,又名刘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國皇帝,蔡州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郡望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父亲是南汉追赠圣武皇帝刘知谦,母亲是妾段氏。.

劉龑和同慶 (于闐) · 劉龑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后失)。971年为北宋所灭。今日廣州頗多南漢開國傳說,北京路有南漢遺跡。.

南汉和同慶 (于闐) · 南汉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大義寧

大義寧(929年-937年),五代十國時期建立於今雲南地區的短暫政權。 928年杨干真立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又名兴源国。 929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废大天兴(兴源国)皇帝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930年,楊干貞即被其弟杨诏(杨明)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滇东三十七部起兵举事,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段思平建大理国。.

同慶 (于闐)和大義寧 · 大義寧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大有 (年號)

大有(928年三月-942年三月)是南汉高祖劉龑的年号,共计15年。.

同慶 (于闐)和大有 (年號) · 大有 (年號)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大明 (大义宁)

大明(931年-937年)是大义宁杨干真的年号,共计7年。诸书记载其后还有鼎新,光圣(或作克圣)。 李家瑞认为李家瑞,用文物补正南诏及大理国的纪年,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光圣乃兴圣之误。《滇云历年记》综各书作改元光圣,又改兴圣,李崇智认为亦误。李兆洛《纪元编》又称光圣一作克圣,注曰:别见。 又沈德符《正闰考》载有鼎新年号,不详何时。《护国寺南钞》中有“义宁二年”之语,李家瑞认为应是杨干真国号纪年,而非年号。《云南志略》又有不同,谓“干真国号义宁,改元曰光圣,曰皇兴,曰大明,曰鼎新,曰建国,凡九年。”今不取。.

同慶 (于闐)和大明 (大义宁) · 大明 (大义宁)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天祚

天祚(935年九月-937年十月)是南吴睿帝杨溥的年號,共计3年。.

同慶 (于闐)和天祚 · 天祚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天显

天显(926年二月-938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3年。 天显元年七月阿保机逝世,皇后摄政。至天显二年十一月辽太宗即位沿用。.

同慶 (于闐)和天显 · 天显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孟知祥

後蜀高祖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市西南)人。后唐太祖李克用婿。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開國皇帝(934年在位),在位不到1年,享壽61岁。.

同慶 (于闐)和孟知祥 · 孟知祥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孟昶

孟昶(chǎng,音同“敞”)(),初名仁赞,表字保元。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据孟知祥夫妇墓誌铭则为第五子,疑两位兄长因早夭未序齿)。後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岁,史書作「後主」。.

同慶 (于闐)和孟昶 · 孟昶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尉遲烏僧波

#重定向 李聖天.

同慶 (于闐)和尉遲烏僧波 · 尉遲烏僧波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中国年号索引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年号索引和同慶 (于闐) · 中国年号索引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丙申

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申屬陽之金,是火尅金相尅。.

丙申和同慶 (于闐) · 丙申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同慶 (于闐)和干支 · 干支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广政

广政(938年-965年正月)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共计28年。.

同慶 (于闐)和广政 · 广政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乙未

乙未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2个。前一位是甲午,后一位是丙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未屬陰之土,是木尅土相尅。.

乙未和同慶 (于闐) · 乙未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于阗

于阗(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元史》也称之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语,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该地遂被伊斯兰化。.

于阗和同慶 (于闐) · 于阗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後蜀

後蜀(934年-965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國之一,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樊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

同慶 (于闐)和後蜀 · 後蜀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公元和同慶 (于闐) · 公元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王延鈞

閩惠宗王延鈞(Uòng Iòng-gĭng,Ông Iân-kun),(),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五代時期閩國第一代稱皇帝的君主,926年至935年在位。.

同慶 (于闐)和王延鈞 · 永和 (闽)和王延鈞 · 查看更多 »

王繼鵬

闽康宗王繼鵬(閩東語:Uòng Gié-bèng;閩南語:Ông Kè-phêng;),後改名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的嫡出次子,母親是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

同慶 (于闐)和王繼鵬 · 永和 (闽)和王繼鵬 · 查看更多 »

甘露 (东丹)

露(926年-936年)是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的年号,共计11年。.

同慶 (于闐)和甘露 (东丹) · 永和 (闽)和甘露 (东丹) · 查看更多 »

辽太宗

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契丹國第二位皇帝(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日在位),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遼朝首位皇帝。.

同慶 (于闐)和辽太宗 · 永和 (闽)和辽太宗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同慶 (于闐)和辽朝 · 永和 (闽)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龙启

龙启(933年-934年)是闽惠宗王延钧的年号,共计2年。这是闽政权所使用的第一个自己的年号。.

同慶 (于闐)和龙启 · 永和 (闽)和龙启 · 查看更多 »

通文

通文(936年三月-939年七月)是闽康宗王繼鵬的年号,共计4年。.

同慶 (于闐)和通文 · 永和 (闽)和通文 · 查看更多 »

耶律倍

耶律倍(约899年或900年-937年1月7日)是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里(今中國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东)人,姓耶律氏,汉姓刘氏,汉名倍,契丹名图欲(或作突欲、托雲等),曾模仿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取筆名黃居難,字乐地。他是大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和追尊的章肃皇帝耶律李胡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东丹国国王(称人皇王,一般也通称东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为大契丹国的皇太子(916年-927年在位),但未即位为皇帝,其子耶律阮(辽世宗)即位后被追尊为帝,以后的辽代诸帝除辽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孙。 由于耶律倍在死后被追尊为皇帝,史书中除了称他为太子倍、人皇王或东丹王外,也常以其庙号义宗、第一个皇帝谥号让国皇帝和第二个皇帝谥号文献皇帝等称之。 耶律倍作为统辖一方的君主,其政绩并不突出,但他文武双全,不但是统兵的战将和军事谋略家,更集藏书家、阴阳学家、医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汉学家和画家等于一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儒家学者,在文化和艺术方面颇有成就,堪称有辽一代第一位大艺术家。.

同慶 (于闐)和耶律倍 · 永和 (闽)和耶律倍 · 查看更多 »

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清輯本《旧五代史》改譯安巴堅,汉名耶律亿,是大契丹國的第一位皇帝(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在位10年。 《辽史·后妃传》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史·国语解》记载:“耶律和萧两个姓,以汉字书者曰刘、萧,以契丹字书者曰移喇、石抹”。《金史·国语解》记载:“移喇曰刘,石抹曰萧”。.

同慶 (于闐)和耶律阿保机 · 永和 (闽)和耶律阿保机 · 查看更多 »

李從珂

李從珂(),鎮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時期後唐皇帝,史稱後唐末帝或後唐廢帝,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

同慶 (于闐)和李從珂 · 李從珂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清泰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号(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同慶 (于闐)和清泰 · 永和 (闽)和清泰 · 查看更多 »

朱雀天皇

朱雀天皇(;),日本第61代天皇,930年12月14日—946年5月16日在位。諱寬明()。.

同慶 (于闐)和朱雀天皇 · 朱雀天皇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明德 (后蜀)

明德(934年四月-937年)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年号,共计4年。 明德元年七月后主孟昶即位沿用。.

同慶 (于闐)和明德 (后蜀) · 明德 (后蜀)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承平 (朱雀天皇)

承平(931年四月廿六至938年五月廿二)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朱雀天皇。.

同慶 (于闐)和承平 (朱雀天皇) · 承平 (朱雀天皇)和永和 (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之间的比较

同慶 (于闐)有206个关系,而永和 (闽)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2,杰卡德指数为13.22% = 32 / (206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同慶 (于闐)和永和 (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