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史哲

指数 史哲

史哲(),生於臺灣臺北市,臺灣政治人物,民進黨黨員,為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史英之子。已婚,育有三子,曾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總經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現任高雄市副市長。.

37 关系: 台灣中油史英壹週刊 (台灣)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应用数学廖永來國立中興大學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勞保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駁二藝術特區高雄高雄市高雄市市長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謝佩霓野百合學運臺中市政府臺中縣臺中縣長臺北市臺灣臺灣省諮議會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金澤21世紀美術館陳菊陳金德林德羅·厄利什東海大學東海大學 (台灣)民進黨新聞處文化局政治人物

台灣中油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油、台灣中油,英語譯名:CPC Corporation, Taiwan,縮寫:CPC),是臺灣最大的石化能源公司,為中華民國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事業機構,其事業版圖橫跨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煉製、產品行銷等完整供應鏈。成立於1946年,原名中國石油公司(全名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英語譯名:Chinese Petroleum Corporation,簡寫為CPC),2007年改為現名。.

新!!: 史哲和台灣中油 · 查看更多 »

史英

史英 為中華民國教育改革人士、國立臺灣大學退休副教授,亦為森林小學創辦人之一。史英長期投身教育改革,早年投入教改運動十餘年以批判學校老師體罰為重點,成為具有獨特風格,也成為在教師和學生們中具有爭議性的教育界人士。史英積極推動「建構式數學」,與處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基層老師有幾乎完全不同的解題方式。育有一子史哲。.

新!!: 史哲和史英 · 查看更多 »

壹週刊 (台灣)

《壹週刊》(Next Magazine)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正體中文雜誌,是壹傳媒繼香港《壹週刊》後進軍台灣之作,2001年創刊,2018年停止發刊,轉為網路媒體。 根據AGB尼爾森台灣的數據,於2006年度,《壹週刊》12-65歲的讀者約有1,413,000人,差不多佔台灣五大週刊讀者總數的一半。 《壹週刊》在封面上註明星期四出刊,但超商和書店於星期三即開始出售;若遇特殊狀況,如重大社會事件時,則機動性提前至星期二出刊。.

新!!: 史哲和壹週刊 (台灣) · 查看更多 »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Humanistic Education Foundation),是臺灣一個以教育改革為關懷主軸的民間志願組織,該團體成立於臺灣解嚴不久後。該團體名稱由來為其中心思想:「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其主要活動類型有舉辦演講、研習營、夏令營,以及召開記者會將議題訴諸媒體或司法。該團體因推動常態編班及揭發不當經營補習班等事件而在社會大眾之中獲得兩極評價。.

新!!: 史哲和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应用数学

應用數學(Applied Mathematics)是以應用為目的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他範疇(尤其是科學)的數學分支,可以說是純數學的相反,應用純數學中的結論擴展到物理學等其他科學中,應用數學的發展是以科學為依據,作為科學研究的後盾。包括線性代數、矩陣理論、向量分析、複變分析、微分方程、拉普拉斯變換、傅里葉分析、數值分析、概率论、數理統計、運籌學、博弈論、控制理論、組合數學、資訊理論等許多數學分支,也包括從各種應用領域中提出的數學問題的研究。而大部分應用數學是以作為物理分析的工具。計算數學有時也可視為應用數學的一部分。應用數學大部分的教學範疇都是以物理的模型為基礎進行分析,當中或許搭配了各種數學工具,就為了更貼近物理的系統。 圖論應用在網絡分析,拓撲學在電路分析上的應用,群論在結晶學上的應用,微分幾何在規範場上的應用,自動控制理論在計算上的應用,黎曼幾何應用於相對論,數理邏輯應用於計算機,最小二乘法應用於飛機起降時自動控制,利用數字合成計算機輔助的X射線斷層成像技術(1979年數學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數論應用在密碼學,博弈論、概率論、統計學應用在經濟學,線性規劃用於生產安排調度,都可見數學在不同範疇的應用。.

新!!: 史哲和应用数学 · 查看更多 »

廖永來

廖永來(),台灣詩人、政治人物。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 1976年廖永來畢業於台中師專,後於台中縣坪林國小任教;期間開始以筆名廖莫白寫現代詩,得到吳濁流文學獎與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兒童文學獎。 1980年代,廖永來從事黨外運動,並參與環保運動與農民運動,包括反杜邦事件、反核運動。 1987年,廖永來因參與反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法》運動,而被開除教職。 1989年,廖永來代表民主進步黨於台中縣參選台灣省議員,以台中縣第一高票落選,是台中縣第一位加入新潮流系的民主進步黨黨員。 1992年,廖永來當選第2屆立法委員,後於1995年落選。 1997年,廖永來當選第13屆台中縣長,並主導反拜耳事件;2001年,角逐連任失利。2007年5月11日,反賄選研究室負責人王洲明披露,1997年廖永來接任台中縣長,有人出書以「紅包來」一詞影射廖永來收賄,卻未聞廖永來作出任何解釋或說明,2001年廖永來當然連任失敗;廖永來下台四年後,台中縣民「恐怖記憶猶新」,導致2005年形象清新的民進黨台中縣長候選人邱太三在全縣21個鄉鎮市全部慘敗「時任總統的陳水扁貪污舞弊案應該是重創民進黨的原因,也掀開假面民進黨的真面目」。 2002年,廖永來曾任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台灣省政府委員、台灣省政府委員兼副主席等公職。 2013年1月31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這幾年他常往來中國大陸,不論是旅遊或是拜訪經商的友人,每去一次大陸,他對大陸巨大改變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尤其在經濟發展上更是令人驚嘆;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部」,卻提不出工作內容、具體作法與目標,形同虛設,沒有發揮作用,非常可惜。 2013年5月4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搞政治不能只談理想,更要考量現實、甚至是背後的拳頭;台灣人口有6、7成是中產階級,這些人要的是維持現狀的安定生活而不是動亂;台獨基本教義派還停留在街頭抗爭的激烈手段,這會嚇跑一大堆人;而且台獨人士不會創造新議題或新史觀以開拓新路線、爭取更多支持者,只會搞些膚淺的動作,有如義和團,令人遺憾,最終會成泡影。 2013年8月16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說,從陳水扁擬向民進黨申請重新入黨時,他就反對陳水扁再次入黨;民進黨卻讓陳水扁再次入黨,這與創黨時所標榜的「清廉、愛鄉土」背道而馳,黨的理想性已蕩然無存;民進黨此時讓陳水扁再次入黨,等於再次向臺灣社會提醒陳水扁曾經做過的事,對民進黨也是一種傷害。 2013年10月14日,廖永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批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放著正事不管,反而做些讓中國國民黨更加團結的無聊之舉,例如發動不可能在立法院通過的倒閣案;民進黨不處理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關說案,「這對社會如何交代得過去」;如果蘇貞昌想要藉由連任黨主席尋求參選2016年總統選舉,請蘇貞昌打消念頭,在總統與黨主席之間二擇一才能專心做好每件事;也請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好好規劃2016年大選,不要參選2014年民進黨主席選舉。.

新!!: 史哲和廖永來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縮寫NCHU),簡稱興大,是台中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有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農資學院、生命科學院、獸醫學院、法政學院、文學院、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及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學校。以農業科學、農業經濟學、獸醫、生命科學、轉譯醫學、生醫工程、生物科技、綠色科技等領域見長 。 近年興大與臺中榮民總醫院、彰化師範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機構合作,聚焦於癌症醫學、免疫醫學及醫學工程三項領域,將實驗室成果逐步應用到臨床上,未來積極與教育部爭取中部地區第一家公立醫學院設立;並積極與臺中市政府合作,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數位文化、智慧城市。此外,興大亦是EUTW、TCUS的成員之一。.

新!!: 史哲和國立中興大學 · 查看更多 »

勞工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勞動部.

新!!: 史哲和勞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勞工保險局

#重定向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新!!: 史哲和勞工保險局 · 查看更多 »

勞保局

#重定向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新!!: 史哲和勞保局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重定向 中華民國勞動部.

新!!: 史哲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

#重定向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新!!: 史哲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 · 查看更多 »

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The Pier-2 Art Center)是一個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的藝術園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台。.

新!!: 史哲和駁二藝術特區 · 查看更多 »

高雄

#重定向 高雄市.

新!!: 史哲和高雄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史哲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市長

市市長是高雄市行政首長,綜理市政,由20歲以上的高雄市市民普選產生,每4年選舉一次,並且同時進行市議員選舉。市長任期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以下列出歷任高雄市(合併後直轄市)市長,並溯及日本殖民時代的高雄市(州轄市)役所之首長(高雄市尹、高雄市長)和戰後的高雄市(省轄市)市長、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市長。 現任高雄市代理市長為許立明。.

新!!: 史哲和高雄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

市政府是中華民國高雄市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屬於直轄市政府位階,由行政院直接監督。.

新!!: 史哲和高雄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市政府文化局(Bureau of Cultural Affairs,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是高雄市政府所屬的一級機關,為高雄市專門負責文化事務的機構,於2003年1月1日成立。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原高雄縣政府文化局與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業務合併成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新!!: 史哲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查看更多 »

謝佩霓

謝佩霓(),是一位臺灣的藝術評論家,曾擔任逢甲大學室內及景觀設計學系與建築學系助理教授、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等職務。.

新!!: 史哲和謝佩霓 · 查看更多 »

野百合學運

野百合學運(又稱三月學運)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學生運動。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今自由廣場),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在該次學生運動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一方面依照其對學生的承諾,在不久後召開國是會議,另一方面也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台灣的民主化進入新階段。.

新!!: 史哲和野百合學運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政府

臺中市政府是中華民國臺中市地方自治事項的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中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臺中市政府共設有29個所屬一級機關、28個區公所、175個所屬二級機關、307所各級學校、22所幼兒園。此外,臺中市政府還經營2個市營事業機構。 作為地方自治團體的行政機關,臺中市政府的歷史沿革,最早可追溯至1920年,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府施行臺灣州制和臺灣市制時所成立的臺中州廳和臺中市役所。2010年12月25日臺中市 (省轄市)與臺中縣合併改制為臺中市(直轄市),並設立直轄市行政機關臺中市政府。.

新!!: 史哲和臺中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新!!: 史哲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長

#重定向 臺中市市長#臺中縣縣長.

新!!: 史哲和臺中縣長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史哲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史哲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諮議會

臺灣省諮議會(簡稱省諮議會)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省政諮詢機關,位於臺中市霧峰區,其前身為「臺灣省議會」,乃臺灣實施精省前的最高民意機關。在立法院於1992年全面改選前,1954年起實行地方自治,臺灣省議會議員直選是臺灣民眾可以參與到的民意機關常態選舉中位階最高者。 1998年精省後,其主要工作為管理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省議會時期之檔案、公報、議事錄以及地方自治事務研究發展。 目前,臺灣省議會原址已命名為「臺灣省議會紀念園區」,除了臺灣省諮議會之外,立法院中部辦公室與議政博物館亦位於園區內。.

新!!: 史哲和臺灣省諮議會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簡稱為台中地檢署或中檢)。 本署置檢察長1人、襄閱主任檢察官1人、主任檢察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法醫師(檢驗員)各若干人,設書記處、觀護人室、法醫室、人事室、會計室、統計室、政風室、資訊室等一級單位,書記處之下並設紀錄科、執行科、文書科、總務科、研考科、資料科等6科及法警室。此外,本署檢察長並依法監督法務部矯正署臺中看守所及法務部矯正署臺中少年觀護所(含戒治所)。.

新!!: 史哲和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是一家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市中心的現代美術館,開館於2004年10月9日,建築師為SANAA事務所,主要的設計概念來自事務所中的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此美術館峻工前一個月,就獲得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在其建築設計上,備受世人注目。.

新!!: 史哲和金澤21世紀美術館 · 查看更多 »

陳菊

陳菊(),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生於臺北縣羅東區三星鄉(今宜蘭縣三星鄉註:宜蘭縣是1950年10月成立的,陳菊出生時還沒有宜蘭縣。),現任總統府秘書長,世界新聞專科畢業、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碩士。曾為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於獄中留下遺書;事件後27年,陳菊回到事發地,成為高雄首位民選女市長,也是台灣首位女性民選直轄市長。陳曾任臺北、高雄社會局長、行政院勞委會主委、高雄市市長及東亞人權協會理事等。 陳菊卸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以些微差距當選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第9任(民選第4屆)市長,後於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選舉中當選為合併後的首屆高雄市市長,2014年獲得99萬票,為競選對手楊秋興得票數兩倍有餘,且為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順利連任。2018年4月21日,接任總統府秘書長。就高雄市(合併前直轄市)11個市轄區而言,陳菊連續擔任地方首長11年餘,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第二長者。.

新!!: 史哲和陳菊 · 查看更多 »

陳金德

陳金德(),現任宜蘭縣代理縣長,臺灣宜蘭縣蘇澳鎮人,臺大化工所、EMBA管理學雙碩士、臺北工專校友。陳曾任宜蘭縣民政局長、宜蘭工商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宜蘭大學講師、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台灣中油董事長,並曾任「噶瑪蘭週刊」發行人,屬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

新!!: 史哲和陳金德 · 查看更多 »

林德羅·厄利什

林德羅·厄利什(Leandro Erlich,),出生於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觀念藝術家。.

新!!: 史哲和林德羅·厄利什 · 查看更多 »

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可以指:.

新!!: 史哲和東海大學 · 查看更多 »

東海大學 (台灣)

東海大學(Tunghai University,縮寫为THU),簡稱東大,是中華民國(臺灣)的一所基督教新教背景綜合大學,座落於臺中市西屯區大-肚-山山麓,校園面積廣達135.65公頃,是第一所在臺灣非改制升格設立且現存的私立大學。106學年度註冊率89.06%。.

新!!: 史哲和東海大學 (台灣)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新!!: 史哲和民進黨 · 查看更多 »

新聞處

新聞處可以指:.

新!!: 史哲和新聞處 · 查看更多 »

文化局

文化局可以指:.

新!!: 史哲和文化局 · 查看更多 »

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politician),是指以政治為職業,或積極投入政治活動或公共事務的人,無論其動機是私人利益、黨派利益或國家利益。在現代民主政體中,職業政治人物常通過組織或加入政黨、參與選舉,以爭取在政府中擔任職務;這些人在英文中稱為「politician」,指的是一種社會角色。廣義的「政治人物」還包括其他各種政體的政府首腦、政黨或軍事領袖,或其他政權中的主要人物。一般來說,曾從事主要公職的人都會被視為政治人物。.

新!!: 史哲和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