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之间的区别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 vs. 大坌坑遺址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中的內容,是台灣本島與周圍島嶼的史前時代考古遺址。一個遺址可能屬於多個不同時期的文化。. 大坌坑遺址,位於今台灣新北市八里區埤頭里公田聚落南方,海拔約30至40公尺的緩坡上。根據考古發掘的報告,該遺址的年代在距今約7000年至4700年之間,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一層文化。該文化不但是最早可以辨認出來的南島語系祖先型文化,同時也是台灣農業最早的起源地。大坌坑遺址目前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國定遺址。.

之间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相似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十三行遺址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考古学

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遺址,是臺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臺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

十三行遺址和台灣考古遺址列表 · 十三行遺址和大坌坑遺址 · 查看更多 »

圓山遺址

圓山遺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公頃,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也稱圓山貝塚。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紀錄統稱圓山文化,也稱貝塚文化,該文化存在時間則約在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500年。 經1897年、1953年陸續出現的考古證據顯示,該遺址主要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1990年代之後,該遺址更辨認出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內涵。 1988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宣告圓山遺址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並積極規劃圓山史蹟公園。2006年5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重新指定圓山遺址為國定遺址。(公告文號:文資籌研字第09500017951號).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圓山遺址 · 圓山遺址和大坌坑遺址 · 查看更多 »

芝山岩遺址

芝山岩遺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芝山岩附近。面積約10公頃的遺址範圍除了包含芝山岩山麓及小丘頂部以外,並向山麓下方道路延伸。1896年發現的該遺址不但為臺灣相當重要遺址,也是首處被發現的史前時代遺址。 1993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指定該遺跡為二級古蹟,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後,改制為直轄市定古蹟。後來經過一連串考古探勘,2000年12月8日於挖掘墓葬過程裡,在芝山公園旁的考古坑洞中,發現兩具完整的史前時代人類骨骸。 2004年,臺北市政府以官辦民營方式委託臺北市野鳥學會維護經營包含該遺跡的芝山岩,並定名為「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簡稱「芝山綠園」。.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芝山岩遺址 · 大坌坑遺址和芝山岩遺址 · 查看更多 »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考古学 · 大坌坑遺址和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之间的比较

台灣考古遺址列表有43个关系,而大坌坑遺址有3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4.94% = 4 / (43 + 38)。

参考

本文介绍台灣考古遺址列表和大坌坑遺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