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召西奴

指数 召西奴

召西奴,亦作昭西奴,是高句麗建國神話裡的女性傳説人物,相傳是東明王朱蒙的第二任妻子。 根据朝鲜传说,召西奴本是扶余民族沸流族族長、卒本郡大郡長延陀勃的女兒,有關她及其子身世有兩種說法,皆收錄於朝鮮半島史書《三國史記》裡。其中一種說法指出,召西奴是沸流族延陀勃的三個女兒的次女,當時朱蒙逃出東扶餘來到卒本,因為延陀勃無子,所以把召西奴嫁與朱蒙之後,讓朱蒙繼承他的王位;而百濟的兩位開國君主沸流和溫祚是他們的兒子,他們與高句麗琉璃明王是同父異母兄弟,他在朱蒙死前半年到高句麗被立為世子,二人恐為太子所不容,與召西奴南下漢江一帶自別一部。另一種說法指:沸流和溫祚兩兄弟原為北扶餘王解夫婁的庶孫,他們的父親名叫優台;後來優台逝世,朱蒙來到卒本,並與召西奴成親,把卒本變得非常強盛。 根据现今朝鲜官方说法,召西奴是存在于公元前15世纪中叶—公元前277的东北亚古国高句丽五部之一的桂娄部(沸流族)贵族延陀勃之女。公元前3世纪初,前夫为北扶余王解夫娄的庶孙优台。因优台早故,后来她嫁给了离开扶余来到句丽的卒本川一带的朱蒙。朱蒙在召西奴的帮助下后来于公元前277年建立了高句丽。.

15 关系: 卒本三国史记北扶餘琉璃明王百济韓惠珍解夫娄高句丽東扶餘桂娄部沸流溫祚王朝鲜半岛朱蒙 (電視劇)扶餘

卒本

卒本位於今日中國的吉林省,是高句麗建國的根本地區,古称紇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城)。卒本包括以下幾個地區:.

新!!: 召西奴和卒本 · 查看更多 »

三国史记

《三國史記》是高丽宰相金富轼奉高麗仁宗之命所编撰的高丽官修正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完整史书。《三国史记》共50卷,约27万字,以中国正史的体例记述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历史。中国正史在记述多国并存的时期会以一国为主,比如《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蜀、吴都以魏年号纪年。但《三国史记》突破了这样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三国,三国各有本纪,各以自己的君主纪年,均称“我国”。全书由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年表(3卷)、雜志(9卷)、列傳(10卷)等六個部分構成。《三国史记》与中国的《史记》一样都以教化为原则,以塑造人物为写作方法,以道德精神为取人标准,而不是像一般的中国正史那样以纪实为写作方法,以对历史贡献的大小为取人标准。因此《三国史记》保留了《史记》亦文亦史的风格。 《三国史记》主要参考引用了朝鲜半岛历史上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新罗古记》、《花郎世记》、《海东古记》、《高丽古记》、《百济古记》、《三韩古记》等史籍,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包括《魏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是朝鲜半岛第一部将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结合起来的史书。在两国史料记载有冲突时,金富轼更信任本国史料。《三国史记》明确指出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的校正有34处,其中11处否定中国记录,8处质疑中国记录,15处两存之。.

新!!: 召西奴和三国史记 · 查看更多 »

北扶餘

北扶余(公元前239年-公元前58年)是一个曾位于今中国东北的古老国家,传说由解慕漱创建。 北扶余的记载大多出自1911年写成的《桓檀古记》的北扶余记中:檀君朝鲜灭亡后,解慕漱经过6年的征战于公元前239年建立起了北扶余国。公元前195年解慕漱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慕漱离在位期间,北扶余延续扩张领土。公元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成为北扶余第三任君主。高奚斯继续了其前辈的扩张政策。公元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直到公元前86年。公元前86年,高于娄的兄弟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解夫娄执政不到一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豆莫(东明帝)就与他争权。结果解夫娄败给高豆莫后,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高豆莫成为北扶余第六任君主后,改名北扶余为卒本扶余。高豆莫死后,高无胥继位。朱蒙继位后将卒本扶余改名为高句丽。.

新!!: 召西奴和北扶餘 · 查看更多 »

琉璃明王

琉璃明王()姓高(고),名琉璃(유리),亦作類利(누리),另一说名孺留(유류),高句麗開國君主朱蒙(東明聖王)的長子,母親為禮氏。他在扶餘出生長大。後來與母親一同前往高句麗投奔朱蒙(被帶素扣留至朱蒙死前)。朱蒙逝世後,於前19年繼任為高句麗的君主。有關琉璃王及高句麗國君之記載,主要見於《三國史記》。而《三國志·魏書》有關這段時期的記載與之差異頗大,故難以相合。三国志中多以太祖王之后的历史为主,而后来的北朝《魏书》又追述了高句丽开国的神话。.

新!!: 召西奴和琉璃明王 · 查看更多 »

百济

濟(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濟与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鮮三國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新!!: 召西奴和百济 · 查看更多 »

韓惠珍

#重定向 韓惠軫.

新!!: 召西奴和韓惠珍 · 查看更多 »

解夫娄

解夫娄(公元前86-公元前48年)是传说中东扶余的创建者,曾一度是北扶余的君主。 《东事古记》对其记载为:“中国唐尧时,有檀君者,立国于今平壤,号曰朝鲜。言东方之地,受朝日光鲜也。子解夫娄,与于涂山之会。传国至商武丁时乃绝。” 据伪史《桓檀古记》记载,解夫娄是北扶余第三代君主高奚斯的儿子,其兄高于娄是北扶余的第四任君主。由于高于娄公元前86年去世后无继承人,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豆莫(东明帝)随后与之争执。于是解夫娄被迫带领其拥护者东迁到朝鲜东海边上的迦叶原,建立东扶余。为了避免与高豆莫的继续争执,东扶余向北扶余表示了臣服。 《三国遗事》中记载建立北扶余的解慕漱的儿子也叫做扶婁,可能是传说互相混合所致。解慕漱与河伯子女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朱蒙,《三国遗事》认为扶婁与朱蒙为同父异母的兄弟。 ,解夫娄的宰相阿兰弗曾梦天帝要解夫娄搬迁到东海之滨。解夫娄带领其拥护者东迁到朝鲜东海边上的迦叶原,建立东扶余。 解夫娄的妻子直到解夫娄老都没能为他生一男孩。解夫娄后来收养了一男孩,取名金蛙。公元前48年,解夫娄去世后传位给金蛙。金蛙王继位后,立即结束了东扶余与北扶余的藩属关系。.

新!!: 召西奴和解夫娄 · 查看更多 »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新!!: 召西奴和高句丽 · 查看更多 »

東扶餘

東扶餘(公元前86年-22年或410年),位於扶餘的東部的荳滿江流域。後來被高句丽所吞并。 据《三国史记》记载,年老无继承人解夫娄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下捡到一个看上去像青蛙的金色小孩。解夫娄给小孩取名金蛙,立为王子。解夫娄让位给金蛙王。 金蛙的长子帶素继承王位后开始攻打高句丽瑠璃王。后来,高句丽的第三任国王大武神王发兵攻东扶余并将帶素处死。东扶余出现内乱而瓦解,领地被高句丽所吸收;而帶素的三弟曷思帶同殘部退往鴨綠谷(鴨綠江上游),是為曷思王,建國後扶餘。公元285年,依慮王兵败自杀,他的儿子依羅王再帶領後扶餘往東逃往沃沮地,即今日中國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後來他們被廣開土王侵略,最後被長壽王征服。494年被勿吉驅逐,入附高句麗文咨王。另一說法是:東扶餘是依羅在晉武帝幫助下在沃沮復國的扶餘別支。是為後東扶餘。是高句麗屬國,因中叛不貢受廣開土王討伐。 据二十世纪小说《桓檀古记》记载,東扶餘是北扶餘的一个延续国。原北扶余君主解夫娄与高豆莫汗(东明帝)为王位发生争斗后,迁都到现在的朝鲜东海附近的迦叶原,建立东扶余。解夫娄是北扶余第三任君主高奚斯的儿子。解夫娄的兄弟高于娄在公元前121年成为北扶余第4任君主。公元前86年高于娄去世后无继承人,解夫娄接任北扶余王位。不过很快被高豆莫逐出北扶余。解夫娄带领其随从者东迁,86年,在迦叶原建立东扶余。建国后,解夫娄向北扶余表示了臣服。公元前48年,金蛙王继位后很快就结束了与北扶余的臣属关系,宣称自己为大王,并追加解夫娄大王称号。金蛙王后来遇到了柳花,并把她带到了宫中。柳花受到阳光照射后,生了朱蒙。金蛙王的7个儿子都很恨朱蒙。尽管金蛙王尽力保护朱蒙,朱蒙最终还是跑到卒本扶余,并建立高句丽。有人說阿蘭弗勸解夫婁去的地方是朝鮮以南咸興一帶,那裡是地宜五穀的東海之濱,正與東扶餘地理相合。(大韓疆域考·濊貊考).

新!!: 召西奴和東扶餘 · 查看更多 »

桂娄部

桂婁部,高句麗五部之一,是高句麗王族,又稱黃部、內部。源出北扶餘。名稱來源是高句麗的字根句驪,溝樓,有城池的意思。 桂婁部原居地是圖門江流域(包括集安,桓仁,通化一帶)。在高句麗建國前有高句麗族,沸流國的消奴部是高句麗族領袖,後朱蒙來到卒本扶餘,娶召西奴,把卒本變強,與沸流國王松讓戰,征服沸流國,封他多勿侯,領沸流部(又名消奴部)。高句麗族的領導也由桂婁部接手。高句麗也正式立國。 桂婁部世代與椽那部(又名絶奴部)通婚。桂婁部是在大武神王時代成為高句麗統治階層 category:高句麗.

新!!: 召西奴和桂娄部 · 查看更多 »

沸流

沸流(비류)可能指:.

新!!: 召西奴和沸流 · 查看更多 »

溫祚王

溫祚王(),姓扶餘(余.

新!!: 召西奴和溫祚王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召西奴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朱蒙 (電視劇)

《朱蒙》(주몽)是韓國MBC電視台紀念45週年而前後投資300億韓圜製作,並於2006年5月15日開始在韓國國內播映的大型電視劇。 故事以高句麗開国国王東明聖太王(即朱蒙)的一生和高句麗建國的故事為主題。在韓國,自推出以來收視率長期處於40%以上,曾創下最高收視率51.9%(僅次於《大長今》的57.8%),全劇平均收視率也有41%(繼《大長今》的41.6%、《巴黎戀人》的41.5%後創下的第三高紀錄);此外,也亦曾獲2006年MBC演技大賞的十項大獎。 劇集原定的集數為60集,但此劇的高收視率令電視台將之延長21集,合共達81集之長。.

新!!: 召西奴和朱蒙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扶餘

扶餘可以指:.

新!!: 召西奴和扶餘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