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斯蒂利亞王權

指数 卡斯蒂利亞王權

卡斯蒂利亞王權(西班牙语:Corona de Castilla;拉丁语:Corona Castellae),又译作卡斯蒂利亞聯合王國,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複合君主國,形成于中世紀時期的1230年,由于費爾南多三世繼承了卡斯蒂利亞王國和托萊多王國、萊昂王國和加利西亞王國的王位而產生。 1469年起,卡斯蒂利亞聯合王國和阿拉貢聯合王國又形成共主邦聯,由天主教雙王聯合統治。1516年哈布斯堡的繼承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的查理一世)同時繼承了這兩個王位。 18世紀上葉,來自波旁家族的费利佩五世贏得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隨著他的新基本法令的頒布,卡斯蒂利亞聯合王國和阿拉貢聯合王國開始逐漸接近一個統一的西班牙。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歐洲國家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歐洲君主國.

16 关系: 加利西亞王國卡斯蒂利亚王国天主教双王中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共主邦聯神聖羅馬皇帝莱昂王国複合君主國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费尔南多三世费利佩五世阿拉贡联合王国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波旁王朝新基本法令

加利西亞王國

加利西亞王國(Reino de Galicia)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西北部,西班牙加利西亞地區的一個王國。歷史上曾有兩個加利西亞王國。第一個加利西亞王國出現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最終被西哥特王國合併。910年時,加利西亞王國復國,但又在11世紀被葡萄牙王國合併。但加利西亞王國這一名號在名義上一直存在至1833年。.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加利西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卡斯蒂利亚王国

卡斯蒂利亚王國(西班牙语:Reino de Castilla)是中古時代伊比利半島上的一個王國。 它是一個於九世紀時出現、具政治自主權的獨立個體。它於封建時代建立,隸屬於莱昂王国。明代的《东西洋考》称之为“干丝腊”,《明史》中称为“干系腊”,《海岛逸志》称作“干丝蚋”。.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卡斯蒂利亚王国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双王

天主教双王(Reyes Católicos)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貢国王費爾南多二世夫妻二人的合用头衔。1469年10月19日二人于瓦拉多利德完婚,伊莎贝拉时年18岁,斐迪南17岁。他们二人的联姻使得家族的王室合并,许多史学家也认为他们促进了西班牙统一的进程。 Category:西班牙君主 Category:君主称谓 Category:收复失地运动 Category: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天主教双王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共主邦聯

共主邦聯,又可譯作君合國、身合國或人合國(Personal union),是指兩個或两个以上被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共同擁戴同一位國家元首所組成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共主邦聯和聯邦制國家的不同是在於,共主邦聯的成員維持各自的獨立,而且這種關係沒有永久性;而聯邦制國家在國際上則被視為一個國家,而且通常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 由於共和國的元首多由選舉產生,因此共主邦聯多在君主制國家之間產生。在古代歐洲,多數共主邦聯的形成,往往是由於某國君主絕嗣,另一國的君主以他的血緣關係繼承某國的王位。有些君主在聯姻後,嫁娶一國之君,以取得更多領土。在議會制興起後,也有經構成共主邦聯的各國之議會同意,以立法的手段,使構成共主邦聯的諸國合併為一國者。未經法律手段定義的共主邦聯,成員之間保持着很鬆散的關係,甚至還不及一個國際聯盟。政治、法律、人民訴求的差異,如繼承律例的不同,往往會導致這種邦聯的解散。 進入20世紀,君主國的數目已大大減少,共主邦聯也越來越少見。現存最大的共主邦聯,是由英國和15個英聯邦王國國家組成的;這些國家共同推舉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 共主邦聯依其形式而有不同狀況,有些接近於國際組織(如-zh-cn:英联邦;zh-tw:大英國協;-);但也有結合成為一個國家的情況(如英國);也有因為歷史因素而形成的(如安道爾)。.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共主邦聯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神聖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莱昂王国

莱昂王国(Reino de León;Reino de Leão),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存在时间为910年–1301年,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北部。1139年,大西洋沿岸诸省成为葡萄牙王国。1230年,该国东部并入卡斯蒂利亚王国。1296年至1301年,莱昂王国一度重新独立。1978年,原莱昂王国的部分地区成立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 Category:已不存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國家 LK LK LK.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莱昂王国 · 查看更多 »

複合君主國

複合君主國(Composite monarchy,又譯複合君主制、複合君主政體),也被稱為複合國家(composite state),是指一個國家(state)之下,包涵了許多擁有各自疆域的國家(country),他們共同服從同一個君主,這個君主將這些不同的國家(country)當成各自不同的王國來加以管理。這種形態的國家,在歷史上盛行於歐洲中古前期,其中一個例子是西班牙帝國,其範圍包括了西班牙王室統治下的各個歐洲國家以及美洲殖民地。此外還有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前身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Polish–Lithuanian union)。 文藝復興時期,如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等思想家,鼓吹團結,希望小國家聯合在一起,形成大的複合君主國,以確保國家的強盛與安全。16世紀開始,受此思潮影響,歐洲開始出現複合國家。 Category:近代史 Category:聯邦制 Category:君主制.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複合君主國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费尔南多三世

#重定向 費爾南多三世 (卡斯蒂利亞).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费尔南多三世 · 查看更多 »

费利佩五世

腓力五世(Felipe V,全名:费利佩·德·波旁-巴伐利亚,Felipe de Borbón y Bavaria,),18世纪的西班牙帝国国王,1700年至1746年在位,在位46年,其中1724年曾短暂退位。他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费利佩五世是法蘭西王儲路易之子,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之孫。因此他还有安茹公爵的頭銜。.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费利佩五世 · 查看更多 »

阿拉贡联合王国

#重定向 阿拉贡王权.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阿拉贡联合王国 · 查看更多 »

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西班牙语:Carlos I,读音:卡洛斯;荷兰语:Karel V,读音:卡瑞尔;德语:Karl V,读音:卡尔;意大利语:Carlo V,读音:卡洛;法语:Charles Quint,读音:夏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阿拉贡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西西里国王卡洛二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開啟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時代。.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稱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字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波旁王朝的君主堪稱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一場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波旁王朝 · 查看更多 »

新基本法令

《新基本法令》(Los Decretos de Nueva Planta,或縮寫為「DNP」)是指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在1707至1716年間頒布的一系列法令,旨在重組原構成西班牙國家的各王國之地方架構和法律體系。通過該系列法令,腓力五世得以廢除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抵抗自己的阿拉貢王位領地的地方政治架構和法律,與此同時也重組卡斯蒂利亚王位領地的地方政治架構和地方市鎮的自治特權。該系列法案的條文,雖然只是宣示重組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亚各地的皇家審問院的管轄區,而相應的地方機構則隨即裁撤而達致相關的重組。.

新!!: 卡斯蒂利亞王權和新基本法令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