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之间的区别

华沙条约组织 vs. 经济互助委员会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曾經是為對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势力而成立的共产党国家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签署了《华沙公约》(又稱「蘇東條約」,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由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亞洲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华约组织觀察員。1990年两德统一,东德退出华约,此后华约便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但直到1991年华约组织才宣告解散。目前大部分原华约成员国在冷战结束后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只有少数国家未加入北约。. 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缩写:СЭВ),中文简称经互会,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莫斯科。是繼承莫洛托夫计划後的經濟合作計劃。1991年6月28日,該組織在布達佩斯正式宣佈解散。.

之间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相似

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有(在联盟百科)30共同点: 南斯拉夫布达佩斯亚洲德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语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俄语匈牙利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语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羅馬尼亞語莫斯科越南语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蒙古语苏联老挝语捷克语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语斯洛伐克语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华沙条约组织和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布达佩斯

布達佩斯(匈牙利语:Budapest,发音:)是匈牙利首都,也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業、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被認為是東歐一個重要的中繼站。布達佩斯的人口在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207万(布達佩斯都會區人口達到2,451,418人),目前僅有約170萬居民,它是欧洲联盟第七大城市。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左岸(東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人们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

华沙条约组织和布达佩斯 · 布达佩斯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亚洲和华沙条约组织 · 亚洲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华沙条约组织和德语 · 德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重定向 東德.

华沙条约组织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和祈安眼德語系,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巴爾幹半島國家保加利亞及其週邊地區,並且也是保加利亞的官方語言。.

保加利亚语和华沙条约组织 · 保加利亚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Народна P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Narodna Republika Balgariya)是1946年在保加利亚建立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由保加利亚共产党一党专政,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之一,通常被视作苏联在东欧的一个卫星国。 1946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保加利亚废除君主制,建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宣布建设社会主义。保加利亚共产党长期处于执政党地位。保共总书记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当选为第一任部长会议主席。自1954年开始,托多尔·日夫科夫先后任保共中央第一书记、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 1989年,保加利亚政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1月,佩特尔·姆拉德诺夫取代日夫科夫出任保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990年4月改称总统)。1990年,保共决定实行多党制,保共也重组为保加利亚社会党。11月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和华沙条约组织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俄语和华沙条约组织 · 俄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匈牙利和华沙条约组织 · 匈牙利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Magyar Népköztársaság)为1949年到1989年间在匈牙利存在的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和华沙条约组织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语

匈牙利语又称马扎尔语,是一種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支的語言,为马扎尔人的语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匈牙利,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欧盟24个官方语言之一。此外匈牙利语还分布在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家。 由於沒有其他语言能夠与匈牙利语沟通,匈牙利语也视作世界上数一数二最孤立的语言。.

匈牙利语和华沙条约组织 · 匈牙利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国家

会主义国家,就一般定义而言,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或是采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政體均為共和制。其中那些长期实行共产党一党执政,并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衍生理论的国家又被称为“共产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范围内和其他认可这一制度的国家内被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国家可以存在一些合法的政党,但国家的宪法只会把执政权赋予共产党。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与共产党的机构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目前,世界上共有14个社会主义国家(参见社会主义国家列表);其中4个以共产党为法定执政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这些国家有的实行着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的则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虽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仍宣称该国为社会主义共和国,鉴于该国已经删除了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因此在定義上不被列入狭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而中国官方的部分人士已承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朝鲜劳动党早在1980年已放弃马列主义而将主体思想确立为唯一指导思想。 ;但列宁死后的苏联日益官僚化,且斯大林建立起一党专政体制,并且成为后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效仿的对象。罗莎·卢森堡、卡尔·科尔施和托洛茨基都曾批判过苏联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模式。 马克思主义主张普选和结社自由,普选包括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拥有,社会主义民主在理论上具有全民性。而在一党专政(党政合一)的体制下,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地方最高领导人只能是当地的共产党党委书记,无党派人士和卫星党人士无法参选,这就相当于被剥夺了被选举权,与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有一些矛盾的。而人民不能自由组党,也违背了结社自由。当然,无党派人士和卫星党人士中也有人担任少数国家干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前部长陈竺),但基本上全部权力还是掌握在共产党手中。因此,中国、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政治制度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而且,前两者的国内存在大量的私营经济,有许多本国的和外国的资本家在剥削工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算作是第三位置主义的一种。 在今天的世界上,葡萄牙、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智利、乌拉圭、圭亚那、苏里南、希腊、东帝汶、尼泊尔等国有朝着社会主义不断接近的趋势,但还没有达到社会主义的严格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正如同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一样;真正的社会主义只能由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孕育,它必须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民主更自由的社会形态,而苏联、中国、朝鲜等国却反而是比当代资本主义更为落后的社会形态。民主社会主义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托洛茨基主义者都拒绝承认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而认为它们是官僚工人国家或者“国家资本主义”甚至封建社会,因此人类历史上至今并未产生过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只凭一国也不可能完全建成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这个提法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上“共产主义社会”裏是不存在国家机器的。.

华沙条约组织和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主义国家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阵营

#重定向 社会主义国家.

华沙条约组织和社会主义阵营 · 社会主义阵营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二战后在罗马尼亚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为执政党。在1947至1965年间的正式名称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Republica Populară Romînă,RPR),1965至1989年的正式名称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Republica Socialistă România,RSR)。.

华沙条约组织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語

羅馬尼亞語(limba română,國際音標:)属于罗曼语族的東羅曼語支。它是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的官方语言,被大约两千四百万人当作母語,其中大部分聚集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两国,同时也有大约四百万人把罗马尼亚语当作第二語言。罗马尼亚语也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 为了在各种方言之间做出分别,罗马尼亚语也被称作为达哥罗马尼亚语(Daco-Romanian)。在苏联时期,在摩尔多瓦也将罗马尼亚语稱为“摩尔多瓦语”,不过摩尔多瓦的宪法法庭已于2013年判定“(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语的使用者分散在世界各地,例如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乌克兰,保加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希腊,土耳其,以色列,俄罗斯,葡萄牙,英国,賽普勒斯,法国,德国等国家。.

华沙条约组织和羅馬尼亞語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羅馬尼亞語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华沙条约组织和莫斯科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越南语

越南語()又稱越語()、京語()及國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代少用的前法國殖民地名稱安南語()。 越南語是越南的國家語言,有85至90%的越南人將之作為母語,另外居住在海外的3百萬越僑、住在中國廣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語。歷史上,越南語曾經使用漢字與喃字表記(即漢喃文),現代則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若干個新字母及聲調符號的國語字()書寫。.

华沙条约组织和越南语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越南语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华沙条约组织和阿尔巴尼亚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阿尔巴尼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Popullare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缩写为RPSSh)为1946年至1991年间在阿尔巴尼亚存在的社会主义政权。 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占领阿爾巴尼亞王國,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投降,但阿爾巴尼亞王國又被納粹德国占领。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恩维尔·霍查任主席。1944年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全境獲得解放。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41年创建。恩维尔·霍查为该党领袖。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恩維爾·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堅決长期推行阶级斗争,称之为“推动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外「不同帝国主义國家(美國、英国、希臘、意大利等)和修正主义國家(南斯拉夫、苏联、中国等)调和」,此時阿爾巴尼亞被國際社會孤立。1985年以後阿爾巴尼亞才開始與多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自此擺脫外交孤立狀態。自1990年起,在東歐劇變浪潮影響下,阿爾巴尼亞開始轉变其社會主義路線,並開放言論自由、宗教自由。1991年,舉行阿爾巴尼亞戰後首次多党选举,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获胜。不久,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并改國號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华沙条约组织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语

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或 Shqip )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約五百萬人,主要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以及希臘。其他東南歐國家如蒙特內格羅的阿爾巴尼亞族裔亦有使用。它有幾種方言,之间有一些区别:Tosk,用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和中部以及在希腊西北部的阿尔巴尼亚少数群体中;Gheg(或Geg)使用于阿尔巴尼亚北部(包括首都地拉那)以及馬其頓的阿尔巴尼亚人中。阿爾巴尼亞語可能主要来源于二千年前用于该地区的伊利里亞语,以及其他一些印欧语系的亚族中。 最早提及有關阿爾巴尼亞語的文件,為杜布羅夫尼克的一份犯罪紀錄,紀錄於13世紀晚期。.

华沙条约组织和阿尔巴尼亚语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阿尔巴尼亚语 · 查看更多 »

蒙古语

蒙古语是蒙古民族说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語族。蒙古语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蒙古语接近辽国的契丹语,但是由于契丹文尚未完全解读,很难进行语言历史比较。 现在中国内蒙古以傳統蒙古語字母书写,並和簡體中文一起並列使用,而蒙古國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時期由於苏联影响,废除了传统蒙文,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現已恢復使用傳統蒙文,使用量較少。 为了方便,这里使用的是蒙古文的转写,这种写法代表蒙古语在13世纪的发音,与现在的方言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从这种写法可以推断现在各种方言的读音,而进行相反的转换(从现在的发音推断古蒙古语的发音)则很困难。.

华沙条约组织和蒙古语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蒙古语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华沙条约组织和苏联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老挝语

--語(),又稱--語,是老撾的官方语言,属壯侗語系侗台語族的台語支。其使用人口约520万,主要分佈於寮國,泰國東北部和北部佬族居住地区。 其書寫文字老挝文是在梵文和巴利文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华沙条约组织和老挝语 · 经济互助委员会和老挝语 · 查看更多 »

捷克语

捷克語(čeština)属于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的成员,属同一语支的语言还有斯洛伐克語、波蘭語、波美拉尼亚语、索布语、西里西亞語等語言。捷克語的,他們大多數都居住於捷克共和国。捷克語有42個字母,含二合的"ch"。方言以波希米亞、中摩拉維亞(哈納)、西里西亞(萊赫)、東摩拉維亞四大方言為主。捷克共和國目前有人口1000萬,此外,世界各地大約還生活著100萬捷克人,其中有20至30萬人使用捷克語。 很多人都認為捷克語是一種非常難學的語言。其中一個原因,是捷克語豐富的语态。據統計,捷克語的形態多達超過200種,這些不同的形態,使句子內的詞語可以任意自由組合,而不用擔心語序的問題。一方面,這是斯拉夫語的特色;但另一方面,這語言上的自由,亦對這些語言的學習者造成困難。 另一個讓人認為捷克語難學的原因,是捷克語有很多獨特的發音。有不少外國人,當他們第一次看到捷克語的生字,如:“zmrzl”、“ztvrdl”、“scvrnkl”、“čtvrthrst”,會因為詞語中一個元音也沒有而感到苦惱。然而,其實在捷克語中,“l”、“m”和“r”是音節響音(syllabic sonorant)。同樣的現象,亦出現於梵語的-l、-r、-h,英語的-le(例:“bottle”),和閩南語的ng韻母(例:「磚」chng、「門」mng、「卵」nng)等。另一方面,捷克語還有一個獨特的子音:“ř”,音標寫作/r̝/,很多外國人都不能發這個音。一般情況下,重音在第一音節,語法也存在呼格。.

华沙条约组织和捷克语 · 捷克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华沙条约组织和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斯洛伐克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Československá socialistická republika,缩写为ČSSR)是捷克斯洛伐克在冷战期间的国名,由捷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两个民族共和国组成,国家已於1993年1月1日正式解体。.

华沙条约组织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华沙条约组织和波兰 · 波兰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是二战后在波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统一工人党为执政党。在1944至1952年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1952至1989年的正式名称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语: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 苏联对波兰的内政和外交有一定的影响,苏联一直在波兰驻有军队。1945年波兰军队80%的军官都由苏联将军和顾问组成。.

华沙条约组织和波兰人民共和国 · 波兰人民共和国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波兰语

波兰语(język polski)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語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語種。.

华沙条约组织和波兰语 · 波兰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斯洛伐克语

斯洛伐克語(slovenský jazyk / slovenčina)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西斯拉夫語支,同波蘭語和捷克語以及索布語相近,特別是跟捷克語的使用者可以無障礙的交流。斯洛伐克語主要使用在斯洛伐克,其次使用于捷克和塞爾維亞。.

华沙条约组织和斯洛伐克语 · 斯洛伐克语和经济互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之间的比较

华沙条约组织有69个关系,而经济互助委员会有7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0,杰卡德指数为21.43% = 30 / (69 + 71)。

参考

本文介绍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