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魏和嘎仙洞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北魏和嘎仙洞之间的区别

北魏 vs. 嘎仙洞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嘎仙洞,位于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的一个洞穴,西南距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约10公里,为北魏官方认定的鲜卑拓跋部起源地。 嘎仙洞位于一道花岗岩峭壁上,洞口西南向,离地25米。该洞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西壁有隶书铭文201字,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遣大臣李敞所刻,其内容与《魏书》等古代史书记述相符。 1980年7月30日,中国考古学家米文平等人在此发现石刻祝文,结合当时在洞内发现的陶器碎片等,认定此处即为史书中记载的北魏祖庭。但该洞是否确实就是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史学界尚有争论。 2007年6月23日,嘎仙洞洞顶发现石窟遗迹。 该洞现为拓跋焘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间北魏和嘎仙洞相似

北魏和嘎仙洞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北魏北魏太武帝内蒙古自治区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北魏和北魏 · 北魏和嘎仙洞 · 查看更多 »

北魏太武帝

#重定向 魏太武帝.

北魏和北魏太武帝 · 北魏太武帝和嘎仙洞 · 查看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華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長城以北,東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蒙古各旗被称为內札薩克或內札薩克蒙古,后来简称為内蒙古。1947年,由中共解放區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為政區名。.

内蒙古自治区和北魏 · 内蒙古自治区和嘎仙洞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北魏和嘎仙洞之间的比较

北魏有105个关系,而嘎仙洞有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2.50% = 3 / (105 + 15)。

参考

本文介绍北魏和嘎仙洞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