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利西馬其亞

指数 利西馬其亞

利西馬其亞 (Λυσιμάχια 或 Λυσιμάχεια) 在希臘化時代是一座重要城鎮,坐落在色雷斯切索尼斯(今日的蓋利博盧半島)西北方,靠近沙羅斯灣,為今土耳其在歐洲的部分。.

17 关系: 卡迪亞的希洛尼摩斯塞琉古帝国塞琉古二世安提柯二世安条克三世希臘化時代土耳其利西馬科斯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繼業者罗马共和国羅馬皇帝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蓋利博盧半島腓力五世 (马其顿)查士丁尼一世托勒密三世

卡迪亞的希洛尼摩斯

希洛尼摩斯(前354年—?),是希臘化時代著名歷史學家,也擔當過官員。他出身於色雷斯的卡迪亞,大約與亞歷山大大帝同個時代。 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後,希洛尼摩斯跟隨他的同鄉兼好友歐邁尼斯轉戰各地。在歐邁尼斯遭到己方軍隊背叛而被安提柯所殺時,希洛尼摩斯也受傷被俘。然而,安提柯饒過他,還繼續重用他,安提柯派他管理死海旁重要資源瀝青的生產。之後,希洛尼摩斯繼續跟在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一世的帳下,並且受到依舊受到同等善待,並被任命為塞斯比阿(Thespiae)的軍事官(polemarch)。希洛尼摩斯很長壽,因為他之後還出現在繼任的國王安提柯二世的宮廷內,故他至少104歲。 希洛尼摩斯寫過一份有關亞歷山大繼業者和其後代的歷史,涵蓋的範圍從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到皮洛士戰爭,而他的著作被後來的歷史學家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作為自己通史中這段時期的主要參考來源,約是《歷史叢書》的十八卷到二十卷。另外也被普魯塔克拿來寫皮洛士傳。 希洛尼摩斯採用官方的文件來寫他的歷史,加上他親歷過許多重要事件,並且用謹慎嚴謹的手法描述事實。他樸實的風格似乎在當代不受人們偏愛,但現代學者認為他的著作在史學上有很高的可信度,而他著作的後半部有關希臘人物和羅馬早期歷史的記載也相當有價值,儘管學者對他的著作公正性和真實性相當讚許,但他在描寫歐邁尼斯和安提柯王朝君主時仍有過多讚譽,如古羅馬作家保薩尼亞斯就評論他的著作,說他對其他統治者都很公正,除了安提柯二世以外。 他的所有著作都已經喪失,就像其他有關亞歷山大第一手史料托勒密的回憶錄一樣,既沒有傳下文本,也沒有殘篇。然而,因為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主要拿希洛尼摩斯的歷史來參考,考量到狄奧多羅斯的寫作風格,希洛尼摩斯的著作應該有部份保留在《歷史叢書》中。.

新!!: 利西馬其亞和卡迪亞的希洛尼摩斯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國(Αυτοκρατορία των Σελευκιδών),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條支。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塞琉古一世所創建,是以叙利亞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时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新!!: 利西馬其亞和塞琉古帝国 · 查看更多 »

塞琉古二世

塞琉古二世(凱旋者) Σέλευκος ο Καλλίνικος 塞琉西王朝的叙利亚国王(前246年—前226年在位)。安条克二世(“神”)之子。安條克二世逝世後,由母親勞迪絲一世扶持登上王位,並立即殺了托勒密二世之女貝勒尼基和她的兒子,引發與埃及國王托勒密三世的第三次叙利亚战争。 托勒密三世在敘利亞及安那托利亞對付塞琉古時得到重大勝利,曾短暫地佔領了安條克城,從楔形文字的最近發現中證實,他甚至進軍至巴比倫,短暫占領塞琉西王国東部一些省份。而此時,他那跋扈的母親要求他給予弟弟安條克·伊厄拉斯共同攝政權以及塞琉古領土中安那托利亞的管治權。隨後,安條克立即宣告獨立,這一舉動危及到及塞琉古抵擋托勒密的努力。最終,塞琉古與托勒密議和並割讓敘利亞北岸沿海地区。 約前239年,在安卡拉戰役中被反叛的弟弟擊敗,失去了塔爾索和安那托利亞和其他地區,接著塞琉古二世在與帕提亚(安息)国王阿尔沙克一世的战争中議和,但有些資料卻顯示塞琉古曾被安息國王囚禁幾年。約前228 年,帕加馬國王阿塔羅斯一世脫離塞琉西王朝,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 塞琉古二世因從座騎跌落而逝世,王位由塞琉古三世繼承。 Category:塞琉古國王.

新!!: 利西馬其亞和塞琉古二世 · 查看更多 »

安提柯二世

安提柯二世(戈努斯人)(Αντίγονος B΄ Γονατᾶς,),是安提柯王朝國王,時間在前283年~前239年間。他擊敗入侵希臘的高盧人,於前276年入主馬其頓,獲得馬其頓王位。他被認為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的真正創建者。.

新!!: 利西馬其亞和安提柯二世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三世

安條克三世(大帝), (希臘語:; 前241年-前187年, 統治期間 前223年-前187年),塞琉古二世的小兒子。前223年時,安條克三世以18歲年齡即位為塞琉古帝國第六位國王,雖然年紀輕輕就即位,但安條克三世充滿雄心壯志。雖然在與托勒密王國的戰爭失利,但隨後的爭戰中,安條克三世証明自己是從開國的塞琉古一世之後,歷屆塞琉古國王中最優秀的君主,他傳統稱號大帝可能是在東部征服行動結束後獲得綽號,安條克三世似乎還有一個頭銜Βασιλεύς Μέγας(英:Basileus),即波斯傳統稱號大王的意思,可能在征服柯里敘利亞之後採用。.

新!!: 利西馬其亞和安条克三世 · 查看更多 »

希臘化時代

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在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之後不久開始。通常起始點視為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23年逝世開始,並結束於羅馬共和國在前146年征服希臘本土,或前30年最後的繼業者王國——托勒密王國滅亡為止Green,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Hellenistic Age p. xiii.

新!!: 利西馬其亞和希臘化時代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利西馬其亞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利西馬科斯

利西馬科斯(希臘文:Λυσίμαχος,)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帝的七位近身護衛官之一,後來亦是「繼業者」,及後在前304年在色雷斯自立為王,鼎盛時期統治色雷斯、小亞細亞及馬其頓本土。.

新!!: 利西馬其亞和利西馬科斯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00年–前196年,羅馬和帕加馬王國和羅德島聯合起來與馬其頓腓力五世交戰。戰爭結果腓力五世遭受到大敗,馬其頓失去在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所有領土,而羅馬宣布所有的希臘城邦將獲得自由。這場戰爭標誌著羅馬開始大幅干涉東地中海事務,甚至最終征服整個區域。.

新!!: 利西馬其亞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 查看更多 »

繼業者

繼業者(希臘語:),泛指承繼人。在泛希臘歷史中,專指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繼業者和繼業者的兒子()們為爭奪亞歷山大所留下的廣大領土而陷入一連串紛爭的時期,而從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開始,到皮洛士前272年逝世為止又稱為繼業者時代。另外,這段時期也是古希臘歷史中希臘化時期的開始。.

新!!: 利西馬其亞和繼業者 · 查看更多 »

罗马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

新!!: 利西馬其亞和罗马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羅馬皇帝

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最高頭銜,是身兼國家元首和-zh:政府首腦;zh-hans:政府首脑;zh-hk:政府首腦;zh-sg:政府首脑;zh-tw:行政首長;-的最高領導人。在歐洲歷史中,皇帝(Imperator;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譯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Imperium(意為權威、權力、統治)。 羅馬帝政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之後,由於羅馬內戰將本來由羅馬元老院實行的權利集於屋大維一身,而由屋大維創立的政府體制。作為共和國獨裁官、大征服者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以凱撒之名行世,而後又令名存實亡的元老院封他為「奧古斯都」,意為聖上、至尊、神聖。屋大維死後,被羅馬帝國神格化而列入神的行列。凱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奧古斯都(他的稱號)兩者,遂成為未來400多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此外君主的稱號还有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譯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紀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拋棄「第一公民」的稱號,史學家通常將從屋大維至戴克里先的羅馬帝國政體稱為元首制的封号。.

新!!: 利西馬其亞和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325年?-391年),或譯“阿米亚努斯·瑪尔凱里努斯”,古羅馬末期最知名史學家。 出身於希臘貴族家庭,從西元350年起以文學書寫及編年方式詳細描繪羅馬帝國後期歷史,直至378年。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將近30年的史學編著所遺留羅馬歷史相關著作本共有31卷,後來因動亂等各種原因佚失13冊,不過即使如此,遺留下的18本著作仍是羅馬史研究的最主要根源之一。 Category:古罗马人 Category:歷史學家 Category:古罗马历史学家.

新!!: 利西馬其亞和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 查看更多 »

蓋利博盧半島

#重定向 加里波利半島.

新!!: 利西馬其亞和蓋利博盧半島 · 查看更多 »

腓力五世 (马其顿)

腓力五世(Φίλιππος Ε,),是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國王,前220年—前179年在位。他因與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對抗而知名,當他是青年時就很有領袖魅力和吸引力,也是充滿幹勁和勇氣的戰士,他也設法與亞歷山大大帝看齊。無論如何,他是最後一個雄心壯志的馬其頓國王,希望能藉著馬其頓有限的國力實現偉業。綽號「全希臘人的達令」(ἐρώμενος ἐγένετο τῶν Ἑλλήνων)。.

新!!: 利西馬其亞和腓力五世 (马其顿) · 查看更多 »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拉丁语:Justinianus I;希腊语:Ιουστινιανός;全名为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 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Justinianus,约)是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527年到565年。由於他收復了許多失土,重建聖索菲亞教堂,並編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沒,因此也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比如他于542年废除了执政官这个从罗马共和国遗留下来的官职(可能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加强了皇帝作为神在地上的代表的地位,这一举动彻底破坏了罗马帝国中皇帝被视为首席执行官、“国家之父”,“第一公民”的形象。但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就已经对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是今天对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研究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新!!: 利西馬其亞和查士丁尼一世 · 查看更多 »

托勒密三世

托勒密三世(施惠者一世) Πτολεμαίος ο Ευεργέτης(约前276年—前222年),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前246年—公元前222年在位)。他是托勒密二世与阿爾西諾伊一世之子。 托勒密三世执政时期,希腊化埃及的国力达到顶峰。托勒密三世並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打败塞琉古王朝,一度占领其首都安条克,並占領小亞細亞沿岸的島嶼,但由于埃及本土可能爆发反对托勒密王朝的叛乱,不得不自叙利亚退兵回国。他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的战果是夺取了叙利亚与小亚细亚西南部的海岸地带。 托勒密三世接纳在塞拉西亚战役中失败后逃亡的斯巴达国王克里昂米尼三世在埃及避难,并予以庇护。但他的继承人托勒密四世(笃爱父亲的人)一上台就逮捕了克里昂米尼。.

新!!: 利西馬其亞和托勒密三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莱西马基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