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凉山彝族自治州

指数 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州(ꆃꎭꆈꌠꊨꏦꏱꅉꍏ,拉丁转写:,国际音标:),简称凉山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州境北邻甘孜州、雅安市、乐山市,东接宜宾市、云南省昭通市,西南界攀枝花市,西连云南省丽江市、迪庆州。地处横断山脉东北缘川西南山地,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雅砻江自北部入境,以西为高原区,以东为山地区,岭谷与盆地相间,西部为大雪山山脉、锦屏山,中部为小相岭、螺髻山、鲁南山山系,东部为大小凉山区。金沙江流经南面与东面边界,为与云南省的界河,西北部有金沙江支流无量河,中部西昌盆地有安宁河纵贯,往南注入雅砻江。西部泸沽湖、中部邛海、东部马湖为三大淡水湖。全州总面积6.03万平方公里,人口468万,彝族人口比例约49%。自治州首府驻西昌市,素有“月城”之雅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是闻名中外的航天城。.

107 关系: 城厢镇 (冕宁县)城关镇 (会理县)县级市县级行政区南诏南方丝绸之路大小凉山大理国大雪山山脉天地坝镇奴隶制度宁南县宁远府宜宾市安宁河安宁河谷平原小相岭少数民族巴普镇巂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丽江市布依族布拖县乐山市乔瓦镇云南省云贵高原会东县会东镇会理县彝语北部方言彝族德州镇德昌县北城街道 (西昌市)國際音標喜德县傣族傈僳族冕宁县光明镇副热带季风气候回族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四川省...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四川盆地火把节理塘河碑林纳西族罗马化美姑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洛县特木里镇益州刺史部盐井镇 (盐源县)盐源县盱眙县螺髻山西康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市马湖越城镇越巂郡越西县迪庆藏族自治州藍玉藏族蒙古族邛海锦城镇自治县自治州金阳县金沙江苏嘎尔布苗族雷波县雅安市雅砻江披砂镇林书成横断山脉武山县母系制度江苏省汉族泸沽湖木里藏族自治县昭觉县昭通市新城镇 (昭觉县)新市坝镇摩梭人攀枝花市普基镇普格县 扩展索引 (57 更多) »

城厢镇 (冕宁县)

城厢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城厢镇 (冕宁县) · 查看更多 »

城关镇 (会理县)

城关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城关镇 (会理县) · 查看更多 »

縣,在汉语中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在中国先秦时代作为地名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演变为行政区名称,并沿用至今。成为漢字文化圈传统意义上和法律地位上的地方行政單位名稱,歷史悠久。不過在今日的日本,縣是國家最高等級行政區。.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县 · 查看更多 »

县级市

县级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县级行政区——市(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指的“不设区的市(即不设市辖区的市)”(略有差别,详情见下),县级市为省、自治区所设地方行政单位;作为区划术语,“县级市”自1983年开始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大陆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县级市 · 查看更多 »

县级行政区

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县级行政区指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单位的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随着行政督察区名称的变更,除各直辖市均隶属于专区(行政督察专区)、地区或地级行政区,现除各直辖市、海南省直管县外均为地级行政区的下一级行政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县级行政区 · 查看更多 »

南诏

南诏(738年-902年/937年),吐蕃人称之为姜域(),是8世紀时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国,其国民主要由乌蛮和白蛮组成,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从748年开始扩张至今雲南全境和贵州西部,到860年代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國的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緬甸北部、老挝北部、泰國北部地區和越南西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灭亡南诏,建立大長和国。史学界有时将902年至937年大理国成立前的历史亦算作南诏。.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南诏 · 查看更多 »

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古称蜀身毒道,也称交广印度两道是一条经交州、广州,通西域、印度,远至巴格达的中外丝绸贸易孔道道。其总长有大約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包括陆道和海道,主要出口商品为丝绸。.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南方丝绸之路 · 查看更多 »

大小凉山

大小凉山是对四川省西南部至云南省北部彝族聚居区的习惯称谓。具体而言,大凉山大约包含今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彝族聚居区的核心地带。小凉山是大凉山周边的地区,又分为东面的四川小凉山和西面的云南小凉山。.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大小凉山 · 查看更多 »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大理国 · 查看更多 »

大雪山山脉

大雪山山脉位于川西高原中部,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余脉向南延伸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山脉向南呈南北走向,是雅砻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南北延伸400多千米,主要为砂岩、花岗岩,5000米以上高峰众多,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冰川密布。山体西坡较缓,东坡较陡,西部比东部高,气候寒冷。有牧业分布,亦为四川省重要林区,并出产铁、铜、云母、石棉等矿产。山脉西部多为藏族分布,东部为汉族和藏族杂居区。318国道由折多山口穿越大雪山,山口海拔4290米。.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大雪山山脉 · 查看更多 »

天地坝镇

天地坝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天地坝镇 · 查看更多 »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奴隶制度 · 查看更多 »

宁南县

宁南县(ꆀꆆꑤ nip nap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8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宁南县 · 查看更多 »

宁远府

宁远府,清朝时设置的府。属四川省。 雍正六年(1728年),改建昌监理厅置,治所在西昌县(今四川省西昌市)。領廳二(越巂廳、鹽邊廳),州一(會理州),縣四(西昌縣、冕寧縣、鹽源縣、昭覺縣),土司十一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大雪山及木里以东地。1913年废。.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宁远府 · 查看更多 »

宜宾市

宜宾市(四川话拼音:ȵi2bin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市境东界泸州市,北临自贡市,西接乐山市、凉山州,南邻云南省昭通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东南为云贵高原大娄山区,西部为大凉山区,东北部为川东岭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金沙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于宜宾城区与岷江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长江由宜宾至宜昌一段亦称川江。全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人口449万。宜宾酿酒业发达,以五粮液为名酒代表,被誉为“酒都”,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宜宾市 · 查看更多 »

安宁河

安宁河,古名孙水、长河、白沙江、长江水,是四川省的一条河流,注入雅砻江。 发源于贡嘎山南麓,冕宁县菩萨岗地区,南流经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在大坪地汇入雅砻江。冕宁以上为上游,冕宁至德昌为中游,德昌以下为下游。全程不通航。 全长320公里,流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支流有孙水河、茨达河、锦川河和楠木河。.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安宁河 · 查看更多 »

安宁河谷平原

安宁河谷平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的第二大平原,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阶地发育,宽4—10公里,坡度平缓,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为川西南唯一最大河谷平原。由于谷地宽展,气候温暖,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故耕地连片,人烟集中,农业发达,是川西南主要产粮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安宁河谷平原 · 查看更多 »

小相岭

小相岭是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的一座山脉,属于大雪山支系,地处石棉县、甘洛县、冕宁县、越西县、喜德县交界处,常特指其北段,即石棉、甘洛、冕宁、越西四县交界处,中段又称西山,南段称马鞍山。相传诸葛亮南征时曾经过此地,故而得名,它与碧鸡山、大凉山并称为凉山山脉的“三座大山”。主峰彝语称为“俄尔者峨”(或译“俄尔则俄”)海拔4500.4米,意为神龙出没的冰雪之峰。 小相岭曾经历过四次冰封期和三次间冰期,在第四纪冰川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众多冰川地貌如冰窖、冰斗、角峰、冰川湖等。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小相岭保存有完好的生态系统,有大片的原始冷杉林和高山杜鹃林。小相岭还是大熊猫的栖息地,主要分布于石棉县和冕宁县。 “小相岭—灵关古道”已被列为四川省风景名胜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小相岭 · 查看更多 »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实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的国家的差别用语,是民族主义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群体,人口比例占少数。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可靠且较为全面完整的各类考古学资料可用于对此二者加以鉴别区分。由于少数民族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他们与多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有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专门规定。.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少数民族 · 查看更多 »

巴普镇

巴普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巴普镇 · 查看更多 »

巂州

巂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武陵王萧纪置。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为西宁州,旋又改严州。隋朝开皇六年(586年)复为西宁州,十八年又改为巂州。治所在越巂县(今四川省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冕宁、越西、美姑以南,金沙江以西以北,盐源、盐井以东地区。大业初年,又改为越巂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巂州。旋置都督府,都督十六羁縻州。至德二载(757年)陷于吐蕃。贞元十三年(797年)收复。太和五年(831年)州治为南诏所据,六年移治台登县(今四川省冕宁县南)。咸通后全境入南诏,改置建昌府。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凉山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3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9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巂州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得出全国共计12.953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等七方面。.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中国政府在2010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距上次普查相隔10年时间,与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调查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口相比,此次普查首次将中国境内的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此次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进行登记调查,于2010年11月10日结束。根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全国总人口共计13.7053亿人,普查还涉及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性等八方面。.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是人口統計中的一個名詞。指實際居住在某地區滿特定時間(例如在中國的統計中是以半年,在日本則一般是3個月)的人口總數。與戶籍人口不同之處在於,計算常住人口時,要將戶籍人口扣除流出去該地區達某特定時間以上(例如半年)的流動人口,再加上流入當地已經過特定時間(例如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 category:人口.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常住人口 · 查看更多 »

丽江市

丽江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庆州,西连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东南临楚雄州,东邻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通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有闻名的玉龙雪山,并有泸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经市境。全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丽江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即仓廪集散之地。1986年国务院将丽江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丽江市 · 查看更多 »

布依族

布依族(布依文:Buxqyaix,国际音标:;壮文:Bouxyaej;Bố Y)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邻近的桂边壮族在语言上很相似,但民族风俗,生活习惯,民间艺术,起居建筑等等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布依族人口主要集中于贵州,该省布依族占布依人口的94.11%,另外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布依族聚居区。其他省份均有布依族分布,以杂居为主。中国布依族总人口2,973,217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11大民族。 布依族也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在越南有1864人(1999年统计)。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孟康县。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到越南。由于人数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越南另有热依族,是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另外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使用莫語的莫家人、在貴州省使用錦語的錦人,皆不使用布依語,屬於中國未識別民族,但為了民族政策上的方便,便將這兩支民族劃分為布依族。.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布依族 · 查看更多 »

布拖县

布拖县(ꀭꄮꑤ bux te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4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布拖县 · 查看更多 »

乐山市

乐山市(四川话拼音:No2san1;本地发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古称嘉州。市境东界自贡市、宜宾市,南接凉山州,西邻雅安市,北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西南为小凉山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岷江自北往南纵贯而入,于市区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再往东南流出市境。总面积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26.05万。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乐山大佛座落于岷江东岸凌云寺南侧,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位于市境西北。.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乐山市 · 查看更多 »

乔瓦镇

乔瓦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乔瓦镇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 · 查看更多 »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中国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渝、川、湘、鄂边境,其相關延伸部份更包括老撾北部(例:豐沙里省)、緬甸東北部的撣邦高原和泰國北部(例:清邁和清萊)。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是長江、西江和元江大水系的分水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贵高原 · 查看更多 »

会东县

会东县(ꉼꄏꑤ hop do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32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7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会东县 · 查看更多 »

会东镇

会东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会东镇 · 查看更多 »

会理县

会理县(ꑌꄷꑤ或ꉼꆹꑤ nyi ddix xiep或hop li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45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4万人。2011年11月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会理县 · 查看更多 »

彝语北部方言

彝语北部方言,又称诺苏语、凉山彝语、四川彝语,是彝语最大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北部,使用人数200万。操这种方言的人多自称“诺苏”(ꆈꌠ Nuosu /nɔ˧su˧/)。分布范围东至云南永善、巧家;南至云南禄劝、永仁、剑川;西至四川木里;北至四川汉源、泸定。凉山规范彝语,以北部次方言为基础方言,喜德县(李子乡)的语音为标准语音。凉山规范彝文是音节文字。.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彝语北部方言 · 查看更多 »

彝族

彝族(ꆈꌠ),曾称倮倮,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871万4393人(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河江、高平和老街等省。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近百万彝族,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凉山彝族,纳苏颇)、“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倮倮”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属緬彝語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彝族 · 查看更多 »

德州镇

德州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德州镇 · 查看更多 »

德昌县

德昌县(ꄓꍣꑤ dep cha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的一个县。总面积2284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21.5万人。德昌县和凉山州的盐源县、会理县、西昌市以及攀枝花市的米易县接壤。1960年代以前属西康省(后撤销)管辖,清朝时属宁远府管辖。.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德昌县 · 查看更多 »

北城街道 (西昌市)

北城街道,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城街道 (西昌市) · 查看更多 »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國際音標 · 查看更多 »

喜德县

喜德县(ꑝꅇꑤ xit ddop xiep )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北部,东临昭觉,南界西昌,西与冕宁毗邻,北与越西相靠,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5万人。通用彝语北部方言。凉山规范彝语,以彝语北部次方言为基础方言,喜德县(李子乡)的语音为标准语音。.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喜德县 · 查看更多 »

傣族

傣族(傣仂语:ᦺᦑᦟ ;傣那语:ᥖᥭᥰ ;ไทย或ไท),可以指称泰老民族,又可指称中国境内的泰老民族。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稱作泰族。傣族是中国跨境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与缅甸的掸族、坎底傣、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ไทย ),印度阿萨姆阿豪姆人系出同源。 中国境内的傣族,包括有傣泐(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傣阮(云南西双版纳,有几个村寨是傣阮村寨,而傣阮的主体主要位于泰国北部,此外还有老挝北部、缅甸掸邦)、傣龙(即掸族,缅甸掸邦云南德宏)、黑泰(云南金平)、傣痕(云南普洱,傣痕的主体主要位于缅甸掸邦景栋)等等。佤族对傣族称呼为“Siam”。 泰老民族按照地区和文化的不同,有各自的称呼,可以划分为30多个群体,主要的是: Shan(掸族/傣龙)、Tai Ya(傣亚/花腰傣)、Tai Nüa(傣讷/花腰傣);Khamti、Tai Laing、Tai Phake、Tai Aiton、Khamyang、Ahom、Turung(以上为7支为印度和印缅边境) Laos(老族,老族又有6个支系老龙、老允、老康等等)、Lao Isan(泰国伊桑地区老族)、Nyaw(泰国伊桑地区)、Phu Thai(普泰,泰国伊桑地区和老挝中部) Tai Dam(黑傣)、Tai Dón(白泰)、Tai Daeng(红泰)、Phuan(傣Phuan)、Thai Song(松) Tai Yuan(傣沅)、Tai Lü(傣泐)、Khun(傣痕) Siamese(暹罗泰族)、Southern Thai(泰国南部泰族)、Khorat(克拉泰族).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傣族 · 查看更多 »

傈僳族

傈僳族(英文:Lisu; Li-Su; Lisaw;泰文:ลีสู่)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个跨國性質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国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綫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领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傈僳族 · 查看更多 »

冕宁县

冕宁县(ꍿꆈꑤ rruo nuo xiep)是中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一个县。主要有汉族、彝族、藏族、 回族四种世居民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锦屏一级水电站座落于境内,境内主要河流是雅砻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当年红军长征时的“彝海结盟”就发生在此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冕宁县 · 查看更多 »

光明镇

光明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光明镇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湿润。主要分布于纬度在20~40之间的大陆东部。.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副热带季风气候 · 查看更多 »

回族

回族(小儿经:;轉寫:khui khu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53年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官方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一词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民族”的另一常用简称是“回民”。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口数目为10,586,087人,人数现列中国第三。回族以散居为主,大部分省份均有回族。.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回族 · 查看更多 »

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收录各主要年份四川省地级行政区(地级市与自治州,合称“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GDP指标,当年数据参考次年底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统计年鉴》。GDP指标有修订,地级区划单位GDP每隔五年的经济普查有修订。.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四川各市州地区生产总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列出四川省18个地级市及3个自治州历年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人口普查数字,非人口普查年份的常住人口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字。户籍人口为公安机关统计的户口登记人数。各年的人口数据收录于次年出版的《四川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省各市州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

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列出四川省18个地级市及3个自治州的土地面积。根据国务院決定,四川省自2007年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全省土地总面积4,861.16万公顷(72,917.46万亩),各市州的土地调查数据亦已公布。.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省各市州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西邻青藏高原,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農業發達,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盆地 · 查看更多 »

火把节

火把节(凉山彝语:,Dutzie,杜责;佤语:Biag)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过节的。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為彝族十月太陽曆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就是上半年的过年日,因此又称过大年。 《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两书記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之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廿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剑川白族的风俗是由村里当年生了儿子的家庭主持,首先合力去山上砍一棵松树做火把杆,然后向全村人搜集柴火绑成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这些家庭还要挨家挨户的给老人敬酒,给小孩喝自制的糖水。傍晚时分,全村人需要合力把火把竖起来,火把顶部会挂上很多樱桃等果实,竖火把的时候,小孩子以抢这些小果子为乐。天黑之后点燃火把,村民纷纷聚集到火把边上聊家常。小孩子则用自制的松明“火药”,手拿秸秆火把互相“攻击”(白族话为“取”)。因为这是一个富裕红火的象征,老人都会主动让小孩“取”自己几把。秸秆火把由每家主动提供,小孩子们随意拿取。大火把上掉下来的木炭被视为吉祥之物,一般每家都会拿几块回家绑在猪圈上,能保佑该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火把的最顶端会绑一个彩色的小男孩纸偶。只有在火把节的第二天,村民们才可以把这个小纸偶打下来拿回家,小纸偶可以保佑“生儿子”。 近年来火把节的热闹气氛越来越淡,很多的程序被简化,人们庆祝的方式较传统有了很大改变。 中国作曲家王西麟曾作有管弦乐《云南音诗》,其中的《火把节》一章十分著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火把节 · 查看更多 »

理塘河

塘河,又名无量河、勒曲、木里河、小金河,是四川省的一条河流,注入雅砻江。 发源于甘孜州理塘县西沙鲁里山中段的雪山桠口,流经木里藏族自治县,在盐源北部的洼里乡欧家湾注入雅砻江。出口多年平均流量290立方米/秒,径流量50.86亿立方米。中下游水面平均宽66米。属高山峡谷型河流,流急滩多,河床狭窄。 支流有卧落河、羊奶河、陈昌沟、苦巴店沟和瓦厂河。 Category:四川河流 Category:雅砻江水系.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理塘河 · 查看更多 »

碑林

碑林是大量碑碣與石刻,聚集林立展示的地方。清朝乾隆年間,畢沅曾派人把路邊的各代碑碣,蒐集起來,陳列在西安官辦學校前,叫做碑林或碑洞。.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碑林 · 查看更多 »

纳西族

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的丽江及其毗邻地区,云南省为纳西族主要分布省份。中国(中国大陆)有纳西族总人口309,477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27大民族,其中云南295,464人,占纳西族人口的95.5%,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纳西族 · 查看更多 »

罗马化

羅馬化(Romanization或Romanisation),又稱拉丁化(Latinization,Latinisation),是語言學中將不是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形式的文字系统,轉換成拉丁字母的过程。主要是将被转换系统裡的非拉丁文字,按照转写系统的规则和转写表,忠实地将字符(也包括字符的附加符号及单音素双字符)对号入座地转写成转换系统裡的拉丁字符。被转换系统与转换系统的字符也可以逆向转写。 羅馬化的方案有很多,包括用以表達書面語的音譯、和用以表達口語的轉錄。後者可以再被分為兩類:音位轉錄,用以記錄音素或者一段說話裡的語義數量。和更嚴格的標音轉錄來記錄說話聲音。而每一個羅馬化方案均有一套獨立的規則,規定了每一個已羅馬化字元的發音。除了拼音文字之外,現今唯一採用語素文字系統的漢字也從近代起出現羅馬化方案,但並未完全取代漢字原有的功能。 類似羅馬化的文字轉寫型式還有「」(又稱「斯拉夫化」),即將一個語言音譯或轉錄成西里爾字母的過程。.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罗马化 · 查看更多 »

美姑县

美姑县(ꂿꈬꑤ mo ggu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257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8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美姑县 · 查看更多 »

甘孜藏族自治州

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州境东界阿坝州、雅安市,南邻凉山州、云南省迪庆州,西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西北接青海省玉树州,北连青海省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段,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属川西高原高山深谷区。北部为巴颜喀拉山分支,中部为沙鲁里山山脉,东部为大雪山山脉。西部金沙江为与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的界河,中部雅砻江自北向南纵贯州境,东部有大渡河流经。总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为四川省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人口116.49万,其中藏族人口比例占78.3%。甘孜州傳統上屬於康區,自治州首府驻康定市。甘孜为全省主要牧区,草原面积占约六成,自然风景优美,有贡嘎山、海螺沟、二郎山等风景名胜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甘洛县

洛县(ꇤꇉꑤ)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所辖的一个县。 1956年置呷洛县,1959年更名为甘洛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洛县 · 查看更多 »

特木里镇

特木里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特木里镇 · 查看更多 »

益州刺史部

州刺史部,是漢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市北)。灵帝中平年間移治綿竹縣(今四川省德陽市東北)。献帝興平年間又移治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漢代州域範圍大致是今日的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大部分,陝西省南部及湖北省、甘肅省各一隅。.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益州刺史部 · 查看更多 »

盐井镇 (盐源县)

井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盐井镇 (盐源县) · 查看更多 »

盐源县

源县(ꋂꂿꑤ ce mo xie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凉山州西南部、雅砻江下游,邻接云南省。居民有彝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傈僳族等。 境内多山,森林茂密。著名旅游景点、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的三分之二即位于盐源县,有307省道经过县治盐井镇,并通往泸沽湖镇和泸沽湖与云南省泸沽湖沿岸的环湖公路连接,西昌至泸沽湖为258km,攀枝花至泸沽湖为220km,丽江至泸沽湖230km,目前由四川方向前往泸沽湖的游客正在逐步增多。.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盐源县 · 查看更多 »

盱眙县

--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西部,淮安市最南端,北临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西邻接安徽省。别名都梁、临淮、泗州、东阳等。秦朝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唐宋时期的水陆都会---古泗州城,汉代经学家孔安国创办儒学讲堂的旧址---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汉时期江都国国主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大云山汉墓''',新四军四大军部之一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等。盱眙境内曾出土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盱眙县 · 查看更多 »

螺髻山

螺髻山(luó jì shān,ㄌㄨㄛˊ ㄐㄧˋ ㄕㄢˉ )是西昌市一风景旅游区, 螺髻山景观以博大雄奇见长,其主峰也俄额喻峰海拔4359米,形如一青螺,又似螺形发髻,故名螺髻山。螺髻山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旅游区,景区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 Category:西昌市 Category:凉山地理 Category:四川山峰 Category: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螺髻山 · 查看更多 »

西康省

西康省,簡稱康,為中華民國的一省,中華民國所設置的13省之一,成立於民國28年(1939年),為華西三省之一。 民國38年(1949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遷都臺北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继续管轄西康省,並廢除西康省。基本相當於藏文化中的康區,多數地區是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西康省 · 查看更多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重定向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昌市

西昌市(ꀒꎂꏃ Op Rro shyp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原為西昌縣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幅员面积2651平方公里,全市辖37个乡镇。在西昌北部(实际位于冕宁县境内)有全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因此西昌也被称为航天城。年均气温保持在18摄氏度,日照多达320天,亦被称为月城、小春城。.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西昌市 · 查看更多 »

马湖

湖是中国的一个高原淡水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雷波县东北面47公里处,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湖区的孟获殿还是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用超声波测得马湖最大水深为134米。湖区植被茂盛,原始森林广布。.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马湖 · 查看更多 »

越城镇

越城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越城镇 · 查看更多 »

越巂郡

越巂郡(巂一作嶲,讀若髓,注音:ㄙㄨㄟˇ,汉语拼音:suǐ;一說讀若西),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邛都國而置。郡治在邛都縣(今四川西昌市東南)。西漢後期隸屬于益州刺史部。王莽時改越巂為集巂。梁置巂州。隋唐時兩度恢復越巂郡舊稱。唐末其地入南詔。.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越巂郡 · 查看更多 »

越西县

越西县(原名越嶲()或越巂(),1959年更名为“越西”;ꃺꄧꑤ vyt tuo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县,北连甘洛县、石棉县。全县幅员面积2256.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791米,最低海拔1170米.气候系康定-雅江暖温带和西昌-巴塘亚热带区的过渡带,年平均气温13.3度,年降水量1113毫米,无霜期247天.全县辖40个乡镇,28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5.6622万人,其中彝族27.8612人,占78.13%.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彝、汉、藏、回、苗、布依族等十多个民族杂居的农业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越西县 · 查看更多 »

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简称迪庆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州境东南界丽江市,西南接怒江州,西北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昌都市,东北与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接壤。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横断山脉北段,梅里雪山东南缘,金沙江和澜沧江纵贯州境。总面积2.32万平方公里,人口40.8万,其中藏族人口比例约32%,傈僳族约27%,自治州首府驻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迪庆州传统上属于康區,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镇,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亦因“香格里拉”而成为著名旅游胜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藍玉

藍玉(),南直隶定遠(今属安徽)人,与胡惟庸同乡,常遇春妻弟,明初名将,洪武十二年秋封永昌侯,二十年拜征虜大將軍。二十一年拜大將軍、涼國公。後遭疑謀反,被明太祖處決,株連一萬五千人,是為明初之「藍玉案」。.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藍玉 · 查看更多 »

藏族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语的民族,自称“博巴”()。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西藏、川、青、甘、滇,境内人口约630万余人(2010年);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亦有分布;另有从中国境内移民出境的藏族及其后代近20万。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藏族从此逐渐形成。藏族使用藏语,通用藏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气氛浓厚。常着藏袍。以糌粑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历新年为重要节日。 藏族文化悠久、灿烂而独特,文献众多,藏医药、藏历、歌舞、唐卡、金铜佛像等都独具特色。史诗《格萨尔王传》、热贡艺术、藏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藏族 · 查看更多 »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东亚及中亞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蒙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萬人居住在中国大陸境内,其餘的分佈于蒙古國以及俄罗斯。於中國大陸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於內蒙古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在俄罗斯的則主要居住於布里亞特和卡爾梅克。 到近代19世紀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的含義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蒙古族所說的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現代蒙古人的祖先稱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蒙古族 · 查看更多 »

邛海

邛海(ꀒꎂꎽꃀ op rro shup mop)位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距市中心7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2平方公里。環繞邛海的濕地公園已全部建設完畢。 Category:雅砻江水系 Category:四川旅游景点 Category:凉山湖泊 Category:凉山旅游 Category:西昌市.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邛海 · 查看更多 »

锦城镇

锦城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锦城镇 · 查看更多 »

自治县

自治县是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所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行政地位与普通的县相同,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自治县与一般县相比具有更多权限。2003年末中国大陆共有117个民族自治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自治州

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单位,自治州为民族自治地方,地位介于省一级与县一级之间,属于地级行政区,为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按照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很高的自我管理权利,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中国大陆设立自治州的有省和自治区。自治州管辖的县级行政区为县、自治县、县级市。至2012年末,中国大陆共有30个自治州。民族自治州通常亦简称为“州”,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自治州 · 查看更多 »

金阳县

金阳县(ꄮꌅꑤ te nzy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4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金阳县 · 查看更多 »

金沙江

金沙江指中国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的一段。金沙江流经中国西部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全长2308千米,流域面积34万平方千米。有无量河、雅砻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支流。 奔流在川藏边境沙鲁里山和芒康山之间,到云南省玉龙县石鼓镇急转北流,深切高原,构成著名的虎跳峡,水流湍急,两岸悬崖飞瀑,落差达3,3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金沙江 · 查看更多 »

苏嘎尔布

苏嘎尔布(),四川越西人,彝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201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苏嘎尔布 · 查看更多 »

苗族

苗族(苗语湘西方言:Ghaob Xongb;黔东方言:Hmub;川黔滇方言:Mongb;แม้ว / ม้ง;H'mông),是發源於东南亚的國際性民族,主要聚居於中國華南及東南亞。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苗族9,426,007人,占总人口的0.70%,为中国第五大民族。在越南和老撾名為赫蒙族(H'mông),人口78万7604人,列第8位。美国也有大约27万人的苗族裔美国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苗族 · 查看更多 »

雷波县

雷波县(ꃀꁧꑤ mop bbo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293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3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雷波县 · 查看更多 »

雅安市

雅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西。市境东邻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南界凉山州,西接甘孜州,北临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大相岭区,青衣江横贯中部并流经城区,南部有大渡河。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4.68万。雅安因其地多雨,素有“雨城”之称,亦是四川省主要的大熊猫栖息地。雅安曾是西康省省会,位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境内有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及“民族走廊”之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 · 查看更多 »

雅砻江

雅砻江(藏语:ཉག་ཆུ་ nyag-chu),古称若水、泸水,是长江宜宾市以上最大支流,也是长江上最长的支流。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至四川省攀枝花市倮果注入金沙江(长江)。雅砻江干流全长1637千米,流域地跨四川省、青海省、云南省三省29个县市,是以藏、汉、彝为主的多民族地区。流域内水量丰沛,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大,为中国水电“富矿”之一,进入1990年代后逐步开发,并引起诸多争议。.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砻江 · 查看更多 »

披砂镇

披砂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披砂镇 · 查看更多 »

林书成

林书成(),甘肃武山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川地区代表。 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矿山建设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4月当选绵阳市市长。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3月,任中共凉山州委书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林书成 · 查看更多 »

横断山脉

横断山脉(英文:Hengduan Mountain Range)是中国西南部的著名山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介于北纬22°~32°05′,东经97°~103°之間),为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山系。它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高黎贡山,北达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抵中缅边境的山区,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狭义的横断山脉指三江并流地区的四条山脉,即沙鲁里山、芒康山-云岭、他念他翁山-怒山及伯舒拉岭-高黎贡山。.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横断山脉 · 查看更多 »

武山县

武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天水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西部,渭河上游。面积2011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4万。邮政编码 741300,县政府驻城关镇。 东汉置新兴县,北周废,北宋时置宁远县,1914年因与湖南省宁远县重名,改武山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武山县 · 查看更多 »

母系制度

母系制度,是以母系親屬為世系继承的親屬制度。因為早期人類社會中,不知其父者多,因而養育孩子的母系社會自然形成,但文明形成後逐漸被父系系統取代,今日特別是在簡單群落中比較常見。但有些雄性大量死亡的情況,例如經歷戰爭的父系社會,母系制度會回歸一部分。.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母系制度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泸沽湖

泸沽湖(汉语拼音:Lúgū Hú),亦称永宁海、左所海、勒得海、落水海子,是一个高原淡水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北部、四川省西南部,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横跨川、滇两省。湖泊东南面长满水草的大片湿地称为草海,广阔的水域称为亮海,湖面海拔2690米,面积48.45平方公里。泸沽湖是川、滇两省共管的湖泊,湖水透明洁净,属中国Ⅰ类水质,但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沿岸有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摩梭人,他们的走婚婚俗在旅游界有很大的影响。泸沽湖风景秀丽,旅游业发达,是云南和四川两省的省级旅游风景区、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泸沽湖 · 查看更多 »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ꃆꆹꀒꋤꊨꏦꏱꅉꑤ mup li op zzup zyt jie jux dde xiep )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所辖的一个藏族自治县。 1952年建立自治区,1953年4月1日改自治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 · 查看更多 »

昭觉县

昭觉县(ꏪꐦꑤ juo jjop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下辖的一个县。.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昭觉县 · 查看更多 »

昭通市

昭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市境南界曲靖市和贵州省毕节市,东接四川省泸州市,北邻四川省宜宾市,西临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乌蒙山西段。金沙江为西、北两面与四川省的界河,主要河流还有牛栏江、横江、洛泽河、白水江等,坡度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人口543万。昭通是全省矿产资源重要产地,其中以煤和硫黄的储量最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昭通市 · 查看更多 »

新城镇 (昭觉县)

新城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新城镇 (昭觉县) · 查看更多 »

新市坝镇

新市坝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新市坝镇 · 查看更多 »

摩梭人

摩梭人主要居住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木里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畔,自称“纳”、“纳日”、“纳恒”等。云南摩梭人被划为纳西族,四川摩梭人被劃为蒙古族。截至2007年,摩梭人共有4万左右人口。摩梭人说納西語,其文化自成一体,又与周围民族相互影响。信奉藏傳佛教。摩梭人被认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其实走婚并非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而是明清两代封建土司制度下的产物,与当地处于茶马古道中心区域,古代男子多经营马帮为生有关系。蔣基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摩梭人 · 查看更多 »

攀枝花市

攀枝花(木棉花) 攀枝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边缘。东面与北面同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壤,西面与云南省丽江市相连,南面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邻。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接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雅砻江自北部入境,在桐子林镇与安宁河汇合,再于市区东部注入西向东流之金沙江,然后折向南流出市境。城区绵延金沙江两岸之谷地,成昆铁路、108国道和京昆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总面积7,411平方公里,人口123.25万。攀枝花市是中国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於1965年設市,历史上处于南方丝绸之路要冲,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钛和能源基地。.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 查看更多 »

普基镇

普基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普基镇 · 查看更多 »

普格县

普格县(ꁌꐭꑤ,)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90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4万人。.

新!!: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普格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凉山凉山州涼山州涼山彝族自治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