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秀蘭和葉國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何秀蘭和葉國謙之间的区别

何秀蘭 vs. 葉國謙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葉國謙(Ip Kwok-him,),前任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區議會(第一))議員。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葉曾擔任民建聯前副主席(1998年12月至2009年4月)、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

之间何秀蘭和葉國謙相似

何秀蘭和葉國謙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中西區 (香港)中西區區議會立法局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民建聯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中西區 (香港)和何秀蘭 · 中西區 (香港)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區議會

中西區區議會(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Council)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就中西區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此區議會由15名議員組成,香港政府將中西區劃為15個選區,並由市民選出15名民選議員。最新一次的中西區區議會選舉在2015年11月22日舉行。.

中西區區議會和何秀蘭 · 中西區區議會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立法局

立法局是英國屬地或英聯邦國家中的立法機構。在兩院制建制下,立法局通常指上議院。;.

何秀蘭和立法局 · 立法局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

何秀蘭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 葉國謙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民建聯

#重定向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何秀蘭和民建聯 · 民建聯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1998年5月24日正式舉行。這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首屆立法會選舉。首屆立法會選舉選出了共60名議員,分別是由以下三種選舉方式產生出來:五個地方選區(20名),選舉委員會(10名),和28個功能界別團體(30名)。 首屆立法會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53.29%(共1,489,705人),選舉委員會的投票率為98.75%(共790人),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為63.50%(共77,813人)。   第一屆立法會和之後的不同之處是,這屆立法會的任期為兩年,而之後的都為四年。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由1998年7月1日至2000年9月30日。.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秀蘭 · 199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二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0年9月10日順利舉行。.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秀蘭 · 200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二屆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08萬人,投票率44.4%。是次選舉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第一個大型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何秀蘭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秀蘭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於2012年9月9日舉行。根據第四屆香港立法會在2010年6月通過的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及2011年3月5日通過的立法會選舉修訂條例,是次選舉增加10席,全數70個議席,包括35席由地方選區直選產生之議席,以及30席原有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和5席由民選區議員提名、不屬於其他功能界別的絕大部分地方選區選民直選產生的5個區議會 (第二) 功能界別(超級區議會)議席。當中地方選區由5個大選區組成,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以全香港作為1個大選區選出5位議員,其他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分配保持不變。有關安排原則上讓所有選民均可在地方選區及功能界別各有一票,即「一人兩票」。.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秀蘭 ·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何秀蘭和葉國謙之间的比较

何秀蘭有93个关系,而葉國謙有6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6.21% = 10 / (93 + 68)。

参考

本文介绍何秀蘭和葉國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