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之间的区别

亞歷山大·夸黑 vs. 現象學

亞歷山大·夸黑(Alexandre Koyré,Alexander Koiré,),生於俄羅斯帝國塔甘羅格,法國著名科学哲学家與科學史學家。他是第一個提出「科學革命」說法的史學家。. 象学(phenomenology,源自希腊语phainómenon,意为“显现的东西”;以及lógos,意为“研究”),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正式创立。胡塞尔深受弗朗兹·布伦塔诺(Franz Clemens Honoratus Hermann Brentano,1838-1917)和B.波尔扎诺(B.Bolzano, 1781-1848)两人的影响,认为每一表象都是对某物的表象,意识也总是相关于某物的意识;同时也主张「真理自身」——即超越時空與個人之絕對、又普遍的客觀存在者——的理念之存在,而提出對意識本質的研究,或描述先驗的、絕對的認識之根本與法則;他稱之為「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经验结构与意识结构的哲学性研究。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现象学于二十世纪早期由埃德蒙德·胡塞尔创立,之后被他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中的一派追随者发展壮大。在此之后现象学传播到法国、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并远超出了胡塞尔早期著作的语境。  现象学不应被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更像是不同的作者具有共同的家族相似性,但同时也有显著差异。因此:根据胡塞尔的设想,现象学首先是对意识结构、对出现在各种意识行为中的现象的系统反思与研究。现象学可以明确的同笛卡尔式的分析方法加以区别,后者将世界视作各种对象、对象的集合以及处于连续行动和反应中的对象。 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设想不仅由他自己、也被其他人批判和发展,包括:他的学生艾迪特·施坦因和罗曼·英伽登,解释学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者尼古拉·哈特曼、加贝尔·马塞尔、莫里斯·梅洛-庞蒂、让-保罗·萨特,以及其他哲学家,包括马克斯·舍勒、保罗·利科、让-吕克·马里翁、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以及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埃里克·弗格林。.

之间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相似

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埃德蒙德·胡塞爾西方哲学

埃德蒙德·胡塞爾

埃德蒙德·古斯塔夫·阿尔布雷希特·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著名奥地利哲學家,現象學之父,同時被譽為近代最偉大哲學家之一。.

亞歷山大·夸黑和埃德蒙德·胡塞爾 · 埃德蒙德·胡塞爾和現象學 · 查看更多 »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學(Western philosophy),或稱西洋哲學,是指西方世界、相較於東方世界的主流哲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可追溯至古希臘的古希臘哲學,與後來傳入的北美洲、澳洲等地,而是否納入北非與中東、俄羅斯等地的部分地區尚有爭議。 「哲學」(philosophy)一詞源自於古希臘的「φιλοσοφία」,字面意思是「愛智慧」。奧古斯都曾言:惟有愛(philein)才能認識智慧(sophia)的光(phaos),因此便有了「哲學」(philosophia)一詞。 現今的哲學有兩大主要系統: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

亞歷山大·夸黑和西方哲学 · 現象學和西方哲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之间的比较

亞歷山大·夸黑有18个关系,而現象學有10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67% = 2 / (18 + 102)。

参考

本文介绍亞歷山大·夸黑和現象學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