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之间的区别

中美关系 vs. 国事访问

中美关系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被称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 1784年,刚获得独立不到半年的美国就派中國皇后號到中国进行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于1844年与美国签署了第一個條約《望廈條約》,此后又签了《中美天津條約》、《辛丑各國和約》等条约。1908年,美国根据《辛丑条约》退还了部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该款项被用于留美预备学校的建立。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国促使日本归还山东主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助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和内战。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臺湾后,因冷战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统治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甚至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爆发战争。后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终止与其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82年八一七公报发表,与此前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合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的基础。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称其目的是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中国;而美国的目的是作为全球领袖,同时保持国家安全与全球军事、经济霸权地位。因此,即使中国大陆实现改革开放,美国从中得利,但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存在。中国强大意味着中国模式的扩散,将会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希望通过利用朝鲜问题、钓鱼臺争议、臺湾问题、南海争议、藏南问题以至局部经济制裁(反倾销调查)、间谍黑客攻击等多方面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既非完全的敌人又非正式的伙伴,敌对与合作并存。多数人认为中美两国在历史上没有领土争议的包袱,美国在科技上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但政治上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和表述。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現時中國將兩國關係稱為“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而中美两国则被部分西方学者称為两国集团(G2)或中美國。. 國事訪問(State visit),指一国之国家元首应另一国元首的邀请,对该国进行的正式外交访问,是两个国家间最高规格的外交交流,主要是討論國與國之間的大方針事宜,而不是瑣碎事情。 不同於正式訪問與工作訪問,其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伴有正式的外交礼仪和典礼,如国宴、礼炮21响及检阅仪仗队等。.

之间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相似

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尼克松國家元首毛泽东1972年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

#重定向 理查德·尼克松.

中美关系和尼克松 · 国事访问和尼克松 · 查看更多 »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中美关系和國家元首 · 国事访问和國家元首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中美关系和毛泽东 · 国事访问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英文:1972 Nixon visit to China,1972年2月21日~28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应时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会面。此次访问是中美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当时被认为是其敌对国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时也终结了两个国家长达25年相互隔绝的历史。尼克松称此次的访问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尼克松已经表达了对于改善中美关系的态度。当时美只承认中华民国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并没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尼克松第一任期初期,尼克松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开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好,表达了期望与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关系的愿望。在经过中美双方反复的相互示好之后,基辛格秘密访问了北京。在北京,基辛格会见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宣布他将在次年访问中華人民共和國。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的这次访问在过去的20年内首次向美国民众展现了当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尼克松和他的最高级幕僚与中国政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会见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尼克松的此次访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正处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形成了美国联合中國对抗苏联的局面。从此以后“尼克森在中國”变成了一句美语俚语,表示政客采取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行动。.

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关系 · 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国事访问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之间的比较

中美关系有290个关系,而国事访问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32% = 4 / (290 + 13)。

参考

本文介绍中美关系和国事访问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