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壢區和北臺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壢區和北臺灣之间的区别

中壢區 vs. 北臺灣

中壢區(臺灣客家語四縣腔:zungˊ lagˋ kiˊ;饒平腔:zhungˇ lagˋ kiˇ)為桃園市的市轄區。以地形考量,全區大致可以分成區中心、內壢、龍岡、大西區(青埔、大崙、過嶺)四部分。人口組成以客家人、閩南人及外省人混居,又以客家人為多數(約占五成七)。. 北臺灣,為臺灣北部簡稱。關於北臺灣的範圍定義有許多種,但主要通指臺灣北部地區。臺灣話中的諺語:「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中常稱的頂港(Téng-káng)意指北部或北臺灣地區。以首都臺北市為區域核心,並有目前臺灣第一大的都市新北市,形成臺灣最大的臺北都會區。.

之间中壢區和北臺灣相似

中壢區和北臺灣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南臺灣區 (中華民國)大園區大溪區中壢區中臺灣平鎮區八德區觀音區蘆竹區苗栗縣陸軍六軍團桃園區桃園市楊梅區淡水區新屋區新竹縣日本

南臺灣

南臺灣,為臺灣南部簡稱。關於南臺灣的範圍定義有許多種,但主要通指臺灣南部地區。臺灣話諺語「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中常稱的「下港」亦意指南部或南臺灣地區。以高雄市與臺南市兩大都會區組成雙核心結構的區域核心,並形成臺灣第三大的高雄都會區及第五大的臺南都會區,並擁有以嘉義市為核心的嘉義都會區等,共計三個都會區。.

中壢區和南臺灣 · 北臺灣和南臺灣 · 查看更多 »

區 (中華民國)

區是中華民國的行政區劃類型之一,為直轄市及市(前身為「省轄市」)下轄的行政區。其層級與縣下轄的鄉、鎮及縣轄市相同,但並不具地方自治團體身分,但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例外,後者於2014年12月25日改制為地方自治團體、具有公法人地位。 直轄市及市的區長,一般由所屬之直轄市市長或市之市長指派,僅設置「區公所」作為行政機關(依法為直轄市/市政府之派出機關),不設立法機關。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例外,於2014年12月25日改制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後,由區民選舉區長,並設置區民代表會,由區民選舉區民代表會代表。 區之下轄里,--之下轄鄰。.

中壢區和區 (中華民國) · 北臺灣和區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大園區

大園區(臺灣客家語饒平腔:taiˊ vien kiˇ)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北部的一個市轄區,是台灣桃園國際機場和未來桃園航空城的所在地,北濱臺灣海峽,由此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展航空城物流西都心之重點發展區。區轄有:大園、田心、溪海、和平、橫峰、五權、埔心、大海、三石、菓林、竹圍、海口、沙崙、后厝、圳頭、內海、北港、南港等十八--,人口約8.9萬人。.

中壢區和大園區 · 北臺灣和大園區 · 查看更多 »

大溪區

大溪區(客語白話字:Thai-hâi-khî;臺灣客家語詔安腔:tai keˇkiˇ)爲中華民國桃園市的一個市轄區,境內有大漢溪,因而得名。大溪區原為復興區的木材輸出門戶,以大漢溪爲河運管道。雖然現在河運已經不再,但當地昔日的渡船頭仍然保存,大溪爲北橫公路的入口端,因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桃園市政府持續推展生態休閒遊憩東都心之重點發展區。 大漢溪兩旁原爲河階地形之代表,但在石門水庫建立之後,因爲水位下降,下切力道不足,使現在河階地形之形成趨緩,但近年在武嶺橋下游興建--作為石門水庫的備用水庫,其中的中--堰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倒伏式攔河堰將攔截大漢溪河水,使水位將再度上升找回昔日深水港的河景。石門水庫位於大溪區南端,爲桃園市的著名風景區。大溪區之特產爲大溪豆乾及木製品,其中紅木神桌獨特精細的雕紋最為聞名,因此大溪木藝技術又結合在地傳統祀神藝陣神將《俗名:大仙尪》 ,讓大溪擁有上百尊的大仙尪又有大溪神將窟的美名,而成為北臺灣三大神將重地區域,齊名蘆洲、宜蘭。近年來,臺灣開放農業觀光,而大溪多山林,已開發許多休閒農莊,又鄰近臺北都會區,週休假日遊客紛至。 大溪區以大漢溪為界分為河東地區與河西地區,前者是傳統行政與經濟中心,近年極力轉型發展觀光生態遊憩,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後者因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及台66線快速道路經過,而在區內設立埔頂重劃區,初期主要以低密度開發的透天住宅為主,但經桃園升格直轄市及生活機能發展到位,還有可以高處俯瞰大漢溪、河東老城區及復興區山陵線的美景,河西地區陸續出現大型高樓景觀住宅。.

中壢區和大溪區 · 北臺灣和大溪區 · 查看更多 »

中壢區

中壢區(臺灣客家語四縣腔:zungˊ lagˋ kiˊ;饒平腔:zhungˇ lagˋ kiˇ)為桃園市的市轄區。以地形考量,全區大致可以分成區中心、內壢、龍岡、大西區(青埔、大崙、過嶺)四部分。人口組成以客家人、閩南人及外省人混居,又以客家人為多數(約占五成七)。.

中壢區和中壢區 · 中壢區和北臺灣 · 查看更多 »

中臺灣

中臺灣是臺灣中部的簡稱。其為臺灣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帶,是臺灣的農業重鎮,同時也是臺灣中小企業與精密機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機械(捷安特)、臺中精機、寶成集團、漢翔航空工業等知名企業均以臺中市為根據地,並形成全國第二大的臺中彰化都會區。.

中壢區和中臺灣 · 中臺灣和北臺灣 · 查看更多 »

平鎮區

平鎮區(臺灣客家語四縣腔:pinˇ ziinˋ kiˊ;饒平腔:pin zhinˋ kiˇ)為桃園市的市轄區,人口約22.4萬人,人口密度約4,692人/平方公里,北臨中壢區,西鄰楊梅區,東鄰大溪區,東北連八德區,南接龍潭區,境內有平鎮工業區、褒忠祠義民廟。 本區原有的發展核心在安平鎮、南勢、山子頂一帶,日後因受到鄰近都市中壢區的影響,其發展較受限制而易於成為該都市的邊緣地帶。以發展高度緊密結合中壢,以及全國眾所周知的高中棒球強權平鎮高中棒球隊而聞名。.

中壢區和平鎮區 · 北臺灣和平鎮區 · 查看更多 »

八德區

八德區為中華民國桃園市的市轄區,面積33.7111平方公里,是桃園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位於桃園市的東北部,北鄰桃園區,東鄰新北市鶯歌區,西鄰中壢區,西南連平鎮區,南接大溪區,地勢南高北低,有茄苳溪貫穿南北。人口約20萬人,人口密度約5,927人/平方公里,為桃園市第二高人口密度行政區,僅次於桃園區。本區2017年人口成長數在全台170個市轄區中排名第三高,成為全台發展最快速的區域之一。桃園縣於2014年12月25日升格為直轄市,原縣轄八德市改制為八德區。.

中壢區和八德區 · 八德區和北臺灣 · 查看更多 »

觀音區

觀音區(客語白話字:Kôn-yîm-khî;臺灣客家語海陸腔:gonˋrhimˋkiˋ;饒平腔:guanˇrhimˇkiˇ),舊稱石觀音,是位於臺灣桃園市西部沿海的市轄區,東臨大園區、中壢區,南邊與新屋區相臨,西濱臺灣海峽。人口約6.6萬人,居民大多屬客家族群。境內有觀音工業區、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並可分為觀音、草漯、新坡三個次分區。每年夏天舉辦蓮花季,2017年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劃定成立「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配合觀音區蓮花產業、蓮花農場、休閒農場及古厝等農村景點,能進行整體規劃及行銷。.

中壢區和觀音區 · 北臺灣和觀音區 · 查看更多 »

蘆竹區

蘆竹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濱台灣海峽的桃園中壢都會區內。全區共分三大區域(南崁、大竹、山腳),目前區公所在南崁地區。自1978年(民國67年)10月31日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後,因交通便捷,且鄰近桃園區和桃園國際機場,近30年來發展相當迅速。.

中壢區和蘆竹區 · 北臺灣和蘆竹區 · 查看更多 »

苗栗縣

苗栗縣(官方中文羅馬字名稱:Miaoli County,Biâu-le̍k-koān;hlhp),是中華民國臺灣的縣,有山城之別稱,於臺灣本島中部,東倚雪山山脈,西濱臺灣海峽,北部中港溪地帶與新竹縣市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大安溪地帶與臺中市相鄰互動頻繁,領域範圍雖然方整適中,但由於地勢崎嶇多山地阻隔,交通廊道受限而各鄉鎮交流不易,在發展上有諸多挑戰。 在地緣關係上,苗栗縣介於臺灣本島的中部與北部交界地帶,不同的單位會依據其需求而將本縣歸屬到中部或北部。例如行政院國發會將本縣劃歸為臺灣中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本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此外本縣於2006年1月時加入「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並簽署了《北臺區域合作宣言》,2016年1月則與中部縣市簽署《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宣言》。.

中壢區和苗栗縣 · 北臺灣和苗栗縣 · 查看更多 »

陸軍六軍團

#重定向 陸軍第六軍團指揮部.

中壢區和陸軍六軍團 · 北臺灣和陸軍六軍團 · 查看更多 »

桃園區

桃園區為臺灣桃園市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市轄區,是桃園市政府所在地。本區人口數44.3萬人,在全國368個鄉、鎮、市、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北市板橋區。密度為12,750人/平方公里,是臺灣發展最迅速的區域之一,也是全國唯一區名與市名相同的區。.

中壢區和桃園區 · 北臺灣和桃園區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中壢區和桃園市 · 北臺灣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楊梅區

楊梅區(臺灣客家語四縣腔:iongˇ moiˇ kiˊ;海陸腔:rhong moi kiˋ;饒平腔:rhiong moi kiˇ)位於中華民國桃園市南部,現今最大住民族群為客家族群。可分為楊梅、埔心、富岡、高山頂四區域,境內有幼獅工業區、楊梅工業區、秀才科技園區,民富工業區。人口約16.8萬餘人。境內以客家人為主要族群,約占全區人口數七成左右。.

中壢區和楊梅區 · 北臺灣和楊梅區 · 查看更多 »

淡水區

淡水區(英文:Tamsui District),舊稱滬尾,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臺北市北投區,西濱臺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而在歷史上,此處也曾經是西班牙登陸臺灣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中壢區和淡水區 · 北臺灣和淡水區 · 查看更多 »

新屋區

新屋區(臺灣客家語海陸腔:sinˋ vug kiˋ)是中華民國桃園市的市轄區,東北方臨觀音區、中壢區,東南方臨楊梅區,西南邊與臺灣省新竹縣新豐鄉相臨,西濱臺灣海峽,境內有永安漁港。耕地面積約5,416公頃(2012年),是全市最大的農業區,水稻為主要作物,是北臺灣重要的稻米產區。人口約4.9萬人,因青壯人口不斷外移,導致人口老化情形嚴重,2011年時老年人口占14.4%,為桃園市最高齡化的行政區。因區民大多屬客家族群,客家人比例約占全區人口之88%左右,2011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公告新屋區為臺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主要姓氏為徐、黃、葉。此外,新屋區也是范姜姓氏的起源地。桃園縣於2014年12月25日升格為直轄市,新屋鄉改制為新屋區,同時村改為里。.

中壢區和新屋區 · 北臺灣和新屋區 · 查看更多 »

新竹縣

新竹縣(客家話海陸片Sinˋ Zhug˙ rhanˇ)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 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的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而人口也在近幾年急速增加。 本縣方言於絕大部分地區使用海陸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沿海地區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及峨眉鄉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中壢區和新竹縣 · 北臺灣和新竹縣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中壢區和日本 · 北臺灣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壢區和北臺灣之间的比较

中壢區有285个关系,而北臺灣有14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4.45% = 19 / (285 + 142)。

参考

本文介绍中壢區和北臺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