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之间的区别

中國客運碼頭 vs. 尖沙咀站

中國客運碼頭(China Ferry Terminal),俗稱中港客運碼頭、中港城碼頭或中港碼頭,位於香港九龍西尖沙咀中港城,是香港第二個跨境渡輪碼頭,於1988年啟用,提供往來香港與廣東省多個港口及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出入境設施,成為九龍和新界前往澳門的最大樞紐。 碼頭剛啟用時,因為中國內地陸路交通還很不方便,空運班次因受中英兩國飛行協定所限,造就香港的定期跨境船務的繁榮。除了深圳(蛇口)、虎門、台山、新會、順德等鄰近城鎮外,船務還開展至廣州(洲頭咀)、肇慶、海豐、陸豐、汕頭,甚至遠至廣西梧州、廈門、泉州和上海。其中廣州(洲頭咀)、海豐、陸豐、汕頭、廈門和上海航線使用大型客輪航行。後來陸上交通漸成方便(廣深高速公路和深汕高速公路通車),香港回歸後中港空運班次增加,跨境船務開始減少。 現時使用中國客運碼頭的公司包括:珠江客運、噴射飛航、金光飛航、早興船務。.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為港鐵荃灣綫在九龍的車站,也是荃灣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位於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嘴彌敦道地底,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站設有行人隧道系統連接周邊地區及尖東站,供乘客轉乘西鐵綫;但由於該系統為非收費區,乘客不能以一張單程車票在此站轉乘;若以八達通轉乘需要先出閘、後入閘。位於半島中心和海港城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之间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相似

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外港客運碼頭尖沙咀中港城廣東道荃灣綫西鐵綫香港香港小巴香港巴士港鐵澳門

外港客運碼頭

外港客運碼頭(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o Porto Exterior,Outer Harbour Ferry Terminal),簡稱「外港碼頭」,俗稱「港澳碼頭」,位於澳門半島海港前地,是澳門重要的水路出入境口岸。.

中國客運碼頭和外港客運碼頭 · 外港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 · 尖沙咀和尖沙咀站 · 查看更多 »

中港城

中港城(China Hong Kong City)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3號,是一項綜合性物業,於1988年落成啟用,其獨特的金色幕牆及中國客運碼頭及旅客設施,令它享有「通往中國的黃金之門」的美譽;並且榮獲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最大的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中港城包括五座海景高智能寬頻主幹寫字摟、購物商場、皇家太平洋酒店、中國客運碼頭、巴士和的士總站及大型停車場。中港城臨近九龍公園,主要的交通工具均能直達中港城,步行往來天星碼頭和尖沙咀站、柯士甸站只需數分鐘。.

中國客運碼頭和中港城 · 中港城和尖沙咀站 · 查看更多 »

廣東道

廣東道(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跨越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 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 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 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面),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 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 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 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編號最大的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中國客運碼頭和廣東道 · 尖沙咀站和廣東道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中國客運碼頭和荃灣綫 · 尖沙咀站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中國客運碼頭和西鐵綫 · 尖沙咀站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中國客運碼頭和香港 · 尖沙咀站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中國客運碼頭和香港小巴 · 尖沙咀站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中國客運碼頭和香港巴士 · 尖沙咀站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中國客運碼頭和港鐵 · 尖沙咀站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中國客運碼頭和澳門 · 尖沙咀站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之间的比较

中國客運碼頭有54个关系,而尖沙咀站有13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5.91% = 11 / (54 + 132)。

参考

本文介绍中國客運碼頭和尖沙咀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