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之间的区别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 vs. 扣帽子

本條目是關於中國大陸通行的網絡用語的列表。. 扣帽子,又名貼標籤、咒罵法、鬥臭法、井裡下毒(Poisoning the Well),是一種非常常见的政治宣傳與修辭手法,也是一種典型的人身攻擊,讓閱聽人在還無法深入了解、思考之前,就率先被某人身上負面的標籤所影響,使閱聽人對其事有種「先入為主」的負面認知與不良的刻板印象。.

之间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相似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台灣獨立運動中國國民黨人身攻擊網絡打手网络特工网络评论员走资派汉奸文化大革命愤青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台灣獨立運動 · 台灣獨立運動和扣帽子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中國國民黨 · 中國國民黨和扣帽子 · 查看更多 »

人身攻擊

-- 廣義的人身攻擊(personal attack; name-calling)指在溝通對話時,攻擊、批評對方個人因素相關之斷言或質疑;如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若進一步以此作為論證之基礎,而作出與前提不相關的結論,則是訴諸人身的謬誤。 狹義的人身攻擊必須具備主體、客體、攻擊行為、實質損害發生,這四者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攻擊的人對受攻擊的人做出攻擊行為,這個行為必須有實質損害的發生,無法證明完成此行為並產生實質損害,是無法討論人身攻擊的。狹義的人身攻擊經常以謾罵的形式表現。 哲學家李天命認為,只要沒有將品格批判當做駁論的理據,批判他人就沒有犯訴諸人身的謬誤。否則父母責罵子女,法庭判辭批評罪犯的操行,便全都犯上訴諸人身的謬誤了。.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人身攻擊 · 人身攻擊和扣帽子 · 查看更多 »

網絡打手

網絡打手,或稱論壇寫手、网络水军、网络枪手、网托等(在大陆称为“水军”,在香港稱為「槍手」,而在台灣叫做「代筆」),是指在商業或其他領域中为了利益而在互联网上发表倾向性评论和为雇主摇旗呐喊的全职或兼职人员,主要是利用大眾慣用的溝通方法,在各討論區、論壇等地方,以聊天的方式為個人或公司作出宣傳或攻擊,通过其文章或評論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主要為發商業廣告或攻擊商業對手。在中国大陆,这类职业一般和网络舆情分析师、网监、网络警察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最常見的行為,是使用相同的語法,並利用不同的帳號作出多次性留言,通常在風格上可以看到是出自同一夥人的手筆。而比較優勝的論壇寫手,則要同時扮演不同角色,相對來說難度也十分高,故此其本身需要十分熟悉當地之溝通文化,有的甚至可以扮演超過十個角色。 由於各大討論區均不會站在非付費之生意經營者的利益立場上,所以均不會許可論壇寫手的參與,故此與電話促銷cold-call服務「call centre」及群發短訊/電郵(垃圾郵件)服務一樣,業者只能低調地作業。而因為所需具備的條件並不多,一些學生或失業人士也可以開展其網上寫手的生意。 論壇寫手一般的工作,是在論壇內張貼文章,有時會代客戶解答訪客之問題,有的甚至是為了攻擊對方的聲譽。而一些討論區,則嚴厲訂明灌水文章的細節及字眼,以防範網站受到來自於寫手的多餘瀏覽量,一經發現是論壇寫手的帳號,就會被馬上封禁。.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網絡打手 · 扣帽子和網絡打手 · 查看更多 »

网络特工

网络特工,或称網路特務,簡稱網特,在中華民國也被稱為網軍,指被认为是受特定政府机构或其他(通常为政治性的)组织雇佣,为达成某一目标,--互联网进行特定活动的人员。这类活动通常包括: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监视,刺探获取或者扰乱对手的情报信息,或者改变对方国的政治舆论走向等。.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网络特工 · 扣帽子和网络特工 · 查看更多 »

网络评论员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輿情員)是中国大陆的一种特定称呼,是指受雇佣发表有利于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评论的人员。他们通常以普通网民身份,发表拥护中国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内容,围攻批评政府的网络声音,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引导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 “五毛”或“五毛党”是网络上对网络评论员的一种常用别称,用以象征性地讽刺网评员每发一文“能賺五毛钱”,2009年1月8日,Mike Elgan。“五毛党”的详细说明与网络评论员的其他称呼,见下文的“名称”段落。“五毛”也经常会被称为“网络水军”(简称“水军”)。狭义的“五毛”与“自干五”和“愤青”有一定的区别,广义的“五毛”包括后面两者。.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网络评论员 · 扣帽子和网络评论员 · 查看更多 »

走资派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此词汇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意為批评资本主义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和腐败。随着邓小平開放改革,资本主义隨之出现,且在江泽民巩固下,目前中国大陆的主流媒体已不再使用此类词汇。.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走资派 · 扣帽子和走资派 · 查看更多 »

汉奸

漢奸是一個負面意義的語彙,泛指出卖中國國家民族利益的人,相當於“卖国贼”、“內奸”,也即通敌或叛國的中國人。 「漢奸」在《辞海》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現泛指中華民族中投靠外國侵略者,甘心受其驅使,出賣祖國利益的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釋是「原指漢族的敗類,後泛指投靠侵略者、出賣民族利益的中華民族敗類」。.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汉奸 · 扣帽子和汉奸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文化大革命 · 扣帽子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愤青

憤青最初指中國大陸的激進中國民族主義者(尤其是年青人)。憤青是「憤怒青年」的縮寫,也是當前中國的網絡語言中的流行詞彙,另有糞青、FQ、狗糞青等變體稱呼,一般學者認為憤青是一群不滿社會現狀的網民。“愤青”亦可泛指任何持激进主张或言行激愤的年青人。 愤青最早指在196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中国的叛逆青年。邵氏電影公司在1973年出品的影片《憤怒青年》,記述一班不滿社會現狀而急於改變現實的青年,證明當時已存在「憤怒青年」這稱呼。雖然「憤怒青年」一詞略帶貶義,但也有名人承認自己是。後來該詞被簡稱為「憤青」,並在1990年代中後成為流行詞,四個字的原稱反而不常用。 憤青通常具有較強烈的本土民族主義信念,特別喜歡被稱為愛國主義信念,且具有較激進的思想(如極端民族主義)、言論或行動的人士。因互联网开放自由的本质,在网上容易见到这些人。 但在21世纪最初的两三年,网络上被称为“愤青”的人是对这个社会的负面状况不满者,其中一些人是要求变革者。这些人一般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出生的,个别是80年代初的,当时仍处于青年时期(现在多数到了中年),他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和较强的法治观念,有时表现得激进,所以被称为“愤青”。 可是,现在“愤青”一词却演变成指称伪左派、幼稚的极端左派、极端民族主义者,其中多数还是后极权、威权统治的拥护者和捍卫者,是一些80年代及其后出生的。这些所谓“愤青”的思想观念与最初的“愤青”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对立的。这种差别是由各自所受的思想教育及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所致。.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愤青 · 愤青和扣帽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之间的比较

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有1255个关系,而扣帽子有4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0.77% = 10 / (1255 + 44)。

参考

本文介绍中国大陆网络用语列表和扣帽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