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指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香港、澳门城市内部或城市与城郊之间的各种主要以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包括了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胶轮导向电车、单轨及磁浮等。有时公車捷運系統也被包括在其中。有些中国城市自20世纪初便已拥有有轨电车,但大多在50年代左右被拆除。北京地铁于1969年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运营地铁的城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天津地铁于1976年开通,是中国大陆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上海地铁于1993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现为世界上总运营长度最长的地铁地铁。 2000年后,中国大陸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快速成长。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34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5021.7公里。需要注意的是,港铁是由前九廣鐵路和香港地鐵在2007年合併而成,而港铁也已参与中国内陆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

215 关系: 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郊厦门市厦门轨道交通南宁市南宁轨道交通南平 (消歧义)南京市南京地铁南通市南通轨道交通南港島綫南昌市南昌地铁台州市域铁路合肥合肥轨道交通大中华地区铁路运输大连市大连地铁大连有轨电车天津市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天津地铁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市太原地铁太原轨道交通宁波市宁波轨道交通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宝安区宜昌轨道交通將軍澳綫屯馬綫巴士快速交通系统上海市上海地铁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大陆临沂轨道交通常州市常州地铁...常州轨道交通东莞市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年乘客量列表世界各城市地鐵列表三亚市九廣鐵路九江轨道交通广州市广州地铁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有轨电车广佛地铁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地铁张江有轨电车佛山市佛山地铁佛山有轨电车徐州市徐州地铁地鐵北京市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北京市郊铁路S2线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北京地铁北京地铁西郊线北京地铁门头沟线包头市包头轨道交通包环铁路嘉兴轨道交通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轨道交通哈尔滨市哈尔滨地铁兩鐵合併公益西桥站兰州市兰州地铁兰州轨道交通石家庄市石家庄地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珠海有轨电车磁浮福州市福州地铁红河有轨电车绍兴市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绍兴轨道交通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绵阳轨道交通烟台轨道交通無軌電車蚌埠轨道交通芜湖市芜湖轨道交通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銀川轨道交通荃灣綫青岛市青岛地铁青岛有轨电车西宁轨道交通西安市西安地铁西安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西安地铁3号线西安地铁4号线西安地铁5号线西鐵綫馬鞍山綫香港香港地鐵香港輕鐵香港電車觀塘綫贵阳市贵阳轨道交通輕軌捷運系統轻轨迪士尼綫郑州市郑州地铁郑州地铁1号线郑州地铁2号线郑州地铁3号线郑州地铁4号线郑州地铁5号线赣州轨道交通蒙自市重庆市重庆市郊铁路重庆轨道交通金山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市长沙地铁长沙磁浮快线长春市长春轨道交通长春有轨电车苏州市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苏州轨道交通通勤铁路抚顺电铁杭州市杭州地铁東莞軌道交通東鐵綫東鐵綫過海延綫東涌綫松江有轨电车機場快綫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武汉市武汉地铁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江苏省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沈阳市沈阳地铁沈阳有轨电车津蓟铁路洛阳市洛阳地铁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洛阳轨道交通2号线淮南轨道交通淮安有轨电车深圳市深圳地铁深圳地铁4号线温州市域铁路港島綫港鐵滁州轨道交通澳門澳門輕軌系統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路線有軌電車惠州市惠阳区成都市成都市域铁路成都地铁成都有轨电车昌九城际线昂坪360昆山市昆明市昆明地铁济南市济南地铁济南轨道交通R1线海口轨道交通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无锡市无锡地铁 扩展索引 (165 更多) »

城市

城、市、都、城市或都市是為人口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区,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機能分區,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城市中有楼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 一般而言城市會有較完善的公共卫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大都市一般會有對應的郊區及卧城。大都市一般也都有其市区,許多人住在郊區,每天通勤到市区上班。若一個城市已擴展到其他都市接壤,此一區域就會形成集合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 · 查看更多 »

城市轨道交通

#重定向 城市軌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重定向 城市軌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查看更多 »

城郊

城郊可以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郊 · 查看更多 »

厦门市

廈門市(ipa(廈門話讀音),郵政式拼音:Amoy(來自漳州話讀音)),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廈門片區納入中國最早的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2017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3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万人。 廈門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隔海與龍海市及中華民國的金門縣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廣義上的廈門地區,廈門市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和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656.14平方英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1,308.89平方英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 厦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人民币,增长7.9%,居福建省第3位,高居中国大陆第4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82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币,均居福建省第1位。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金融业,机械制造,航空维修和电子产品制造。厦门为全世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封装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与全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之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厦门市 · 查看更多 »

厦门轨道交通

厦门轨道交通,又称厦门地铁,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於2017年12月31日起運作。依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线网由6线组成,总长度约267公里,共设车站139座,含换乘站18座;远景年线网由11条线路组成,总长度404公里,共设车站188座,含换乘站42座。.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厦门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南宁市

南宁市(Nam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1680多年历史。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北纬22°13′~23°32′,东经107°45′~108°51′之间。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城市,以及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素有“中国绿城”的美誉,曾於200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13年11月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全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9,836平方公里,人口698.61万,其中壮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宁市 · 查看更多 »

南宁轨道交通

南宁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南宁轨道交通的构想始于2000年代。2002年,南宁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研究,至201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正式批复该项目的近期建设规划,并开始进行其实质性的建设。南宁是中国首个建设轨道交通的自治区首府。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已于2016年6月28日和12月28日分阶段通车;至2017年12月,南宁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2条(1号线、2号线一期),全长52.6公里,设站41座;在建线路则包括2号线东延线,以及3、4、5号线。到2030年南宁将设有8条轨道交通线路。南宁轨道交通的融资、建设、营运和管理是由直属于南宁市人民政府领导,由南宁市国资委担任出资人的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中文简称南宁轨道公司,英文简称NNRT)负责的。.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宁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南平 (消歧义)

南平,可以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平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京市 · 查看更多 »

南京地铁

南京地铁(Nanjing Metr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覆盖南京市全部11个市辖区,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和维护保养。2017年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南京地铁全年共发送旅客9.77亿人次。 1986年开始规划,2005年开通首条线路。截至2018年5月26日,有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10号线、S1号线、S3号线、S7号线、S8号线和S9号线10条运营线路,组成包括171座车站、全长约378公里的地铁线网,线路长度居中国大陆第4位,次于北京、上海和廣州。南京地铁日均客流超过265万人次,是中国大陆第5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有5号线、6号线、7号线等新线在建。.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京地铁 · 查看更多 »

南通市

南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的崇明岛及苏州市隔江相望。南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经济以纺织、石化、港口、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较发达,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市区有狼山、濠河等名胜。 2004年9月26日,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通举办。2005年GDP增长15.4%,增速位居江苏第一,2016年GDP总量7734.6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18位,同比2016年前进3位,GDP居全国地级市第6位,同比2017年前进2位。其下属县市均为全国百强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通市 · 查看更多 »

南通轨道交通

南通轨道交通是中國江苏省南通市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南通轨道交通规划始于2011年,2014年8月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规划中的南通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70.8公里,此外还有153.2公里的市域线路。 南通轨道交通一号线于2017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周期5年左右。规划的路线有1号线(南通西站 - 振兴路站)和2号线(幸福镇站 - 先锋镇站),共计59.55km。.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通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南港島綫(South Island Line)建設時稱南港島綫(東段),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南港島綫連接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興建目的主要是解決香港仔隧道(灣仔區通往南區的隧道)的交通擠塞問題及改善南區的對外交通。本綫為中型鐵路系統,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2016年12月28日全綫通車。南港島綫通車後,香港十八區皆有鐵路到達。.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南昌市

南昌市(普通话:Nánchāng shì,赣语白话字:lan31chɔŋ11 si32)简称 “洪”或“昌”,别称“天下英雄城”。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省会,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三大城市,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建城歷史逾二千二百年,古称“豫章”、“洪都”、“洪城”,扼赣江、鄱阳湖要冲,居豫章平原腹地。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通粤闽,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最早的航空工业基地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江南名城、中国水都。 南昌辖6区3县,设1个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总面积0.74万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0.2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华天宝”之美誉。2017年南昌人均GDP9.4万元(1.45万美元),常住人口537.14万人  。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历来是江南地区核心城市之一,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下的解放军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制造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南昌区位优势独特,成为沪昆高铁、沪深高速铁路、沪广高速铁路、京九高铁、福银高铁等线路交汇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2014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辦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昌市 · 查看更多 »

南昌地铁

南昌地铁(Nanchang Metro),官方文件中正式名称为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运行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及运营,2009年7月29日1號線開始動工。目前已规劃修建五条線路覆盖了南昌五市辖区一县以及三个行政管理区,總長度162千米(不含第二轮规划中1号线、2号线延伸段长度);预计至2020年第二轮地铁建设完成后,线路长度达122.2千米。定位于加密线及环线6至10号线已在考虑中。.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南昌地铁 · 查看更多 »

台州市域铁路

台州市域铁路是浙江省台州市规划中的城际铁路系统。台州市域铁路计划由新成立的城际铁路集团公司运营,采用动车组车型运营,最高时速140公里。近期规划2条线路,为S1线和S2线,该规划于2014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S1线已于2016年11月开工。 2017年3月18日,台州发改委公示《台州市市域铁路线网规划》修编成果。从线网规划图上看,台州将有S1、S2、S3、S4四条市域铁路线,线网总里程将达到惊人的584km。在2025年前,计划建设线路里程215km,包括在建的S1中心站至温岭城南,S1温岭至玉环、S2黄岩至集聚区、S3临海东塍至黄岩,温岭至雁荡山台温两市连接线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台州市域铁路 · 查看更多 »

合肥

#重定向 合肥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合肥 · 查看更多 »

合肥轨道交通

合肥轨道交通(Hefei Metr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合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6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开始运营,成为安徽省内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的开通也让合肥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第7个运营地铁的城市。 合肥轨道交通目前运营线路2条,按照合肥市政府规划,2019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开始运营。到2020年和2021年,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将开始正式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合肥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大中华地区铁路运输

大中华地区铁路运输可以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大中华地区铁路运输 · 查看更多 »

大连市

大连市(Dalian/Dairen),旧称旅大市,别称鯤城、滨城,旧名達爾尼 、青泥洼。位于中国辽东半岛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连地处黄渤海之滨,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 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2001年大连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的城市。2006年与杭州和成都一起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大连获得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组的第一名 新华网 2009-10-14。大连是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的举办城市。大连位列2010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第八名(含港澳台) 新华网 2011年5月6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大连市 · 查看更多 »

大连地铁

大连地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组成部分包括大连地铁及大连快轨。 大连地铁的构想始于1980年代。1987年,大连首次提出建设地铁,但未获批准。2002年,大连快速轨道交通3号线通车试运营。2005年,大连再次提出修建地铁,并於2009年7月通过审批,于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第一条线路。 目前,正在运营中的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以及12号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大连地铁 · 查看更多 »

大连有轨电车

大连有轨电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大连市的有轨电车系统,历史始于1909年。大连作为中国内地有轨电车历史未曾中断过的城市之一,不仅保留了部分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有轨电车,还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研发生产了现代有轨电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大连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

#重定向 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1号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天津地铁

天津地铁是服务于中国大陸天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是1970年4月7日是以备战为目的,以天津市墙子河改造工程的名义立项的,又称“7047工程”,于1976年1月试运营,是中国大陆第二条投入营运的地铁线路。天津也因此成为中国大陸第二座营运地铁的城市。 截止2016年底,天津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营运5条线路,总里程为166公里,车站104座。其中,1、2、3、6号线服务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9号线连通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此外,天津轨道交通的近期规划达到240公里,远期规划则达到1380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天津地铁 · 查看更多 »

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重定向 天津电车电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太原市

太原市(太原话:),简称--,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山西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华北地区重要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区域。 太原市境内的晋阳古城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都城,故太原又被稱為“龍城”。它為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亦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太原市 · 查看更多 »

太原地铁

#重定向 太原轨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太原地铁 · 查看更多 »

太原轨道交通

太原轨道交通是中國山西省太原市正在建设施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正在施工建设。.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太原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宁波市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公里。 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寧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目前,宁波是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宁波处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宁波市 · 查看更多 »

宁波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宁波轨道交通是浙江省内继杭州地铁后第二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第一条线路始建于2009年,竣工于2014年。截至2016年3月,宁波轨道交通共运营2条地铁线路,为1号线和2号线一期,总长74.5公里,车站51座(换乘站重复计算)。同时,有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一期线路在建,另有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等数条线路被纳入2022年前的建设规划,此外,多条市域铁路处于规划中。宁波轨道交通由国有企业——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宁波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

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条市郊铁路,是发改委市域(郊)铁路第一批示范项目之一。线路规划起自宁波东站,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抵达余姚站,运营长度48.7千米,全程耗时35分钟。二期规划从蜀山站西端新建36.9公里线路向北通过高铁余姚北站,终于慈溪市境内的杭州湾站。自宁波站至余姚站的服务于2017年6月10日开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 · 查看更多 »

宝安区

宝安区是中國广东省深圳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深圳西北部,珠江出海口的东岸,与廣州市南沙區对望,是深圳與廣州唯一接壤的區域。寶安區成立於1992年11月11日,现管辖区域面積为553.82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新安街道。2006年轄區人口為338萬,其中戶籍人口約40萬。宝安區工業主要是以制造业為主,尤其是电子生产相當發達,分佈在西鄉一帶。区内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宝安区 · 查看更多 »

宜昌轨道交通

宜昌轨道交通,又称宜昌地铁,是计划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宜昌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根据《宜昌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的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出租汽车、轮渡、水上巴士等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至2030年,公共交通要承担市域45%以上、中心城区50%以上的客运机动化出行。宜昌轨道交通近期规划有3条线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宜昌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屯馬綫

屯馬綫(Tuen Ma Line),規劃和建築沙中綫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是香港興建中的港鐵路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與既有西鐵綫和馬鞍山綫連接而成。當本綫全綫通車後,將會直接貫通新界及九龍東西南北地區,總長度約57公里,預計於2019年中通車,成為全香港最長的鐵路綫。有别於過往前地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通車後將服務經營權交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屯馬綫原本可望於2019年通車,但隨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愈演愈烈,通車日期或會存在變数,特别是紅磡站新建月台鬧出剪短鋼筋風波,最壞情況或須拆毀原本即將完工的月台,重新再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屯馬綫 · 查看更多 »

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公車捷運系統(Bus Rapid Transit,縮寫BRT),是一種以巴士為基礎而發展成的大眾運輸系統。一個巴士捷運系統應具有專門的設計、服務和基礎設施,以提高系統的品質以屏除可能誤點的因素。在拉丁美洲巴士捷運系統有較多成功案例,結合地鐵與捷運的容量、速度與公車系統的低成本、靈活性和簡單性,並能提供類似鐵路的服務水平,被喻為「地面上的地鐵」。.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地铁

上海地铁(亦称上海轨道交通,Shanghai Metro),是服务于中国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上海地铁的轨道交通系统在上海市16个行政区中的13个提供运营服务(除奉贤区、金山区及崇明區),其中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到江苏省昆山市境内的花桥镇。首条线路轨道交通1号线于1986年全面开工并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开通的城市轨交系统(晚于北京和天津)。自1号线开工建设以来,上海地铁网络持续扩张,尤其是在迎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前几年中获得了巨大投资。上海地铁是上海市民市内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与上海磁悬浮列车、张江有轨电车、金山铁路共同组成上海轨道运输系统。 截至2018年3月31日,上海地铁已开通运营16条线路、393座车站,运营里程644公里,是全球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上海地铁同时是世界上客运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仅次于北京地铁,工作日的日客流平均在一千万人次以上,2017年全路网客运量达35.38亿人次,日均客流969.3万人次。2018年3月23日,上海地铁全路网单日客流达到1,235.5万人次,为目前历史最高。 2013年10月,11号线延伸到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上海地铁成为中国首个跨越省市地域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包括苏州在内的多个城市均有规划指出包括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等线路将沿袭11号线的方式跨越上海市边界与当地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并在边界线附近设置换乘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上海地铁 · 查看更多 »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上海磁浮线(也称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上海的一条磁悬浮列車线路,属于上海轨道交通的一个部分,具有交通、展示、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 查看更多 »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系统代号R3s),曾用名临港线、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11号线南段。.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 查看更多 »

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

#重定向 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簡稱住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负责建设领域行政管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组建于2008年3月;现任部长為王蒙徽。.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通俗简称“国家发改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因其职责范围较广,在国家部委中,作为宏观规划和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发改委位置重要,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经济内阁”的角色。故被称为“小国务院”。.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临沂轨道交通

临沂轨道交通是山东省临沂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由临沂市规划局委托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编制了《临沂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形成初步方案,并由市规划委员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通过,即将报市政府审批。2017年,将做好第一条线路的可行性研究,2018年完成省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报批,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临沂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常州市

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此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衔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並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200多年。常州有良好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並有常州港及常州奔牛机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常州市 · 查看更多 »

常州地铁

常州地铁(Changzhou Metr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常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由六条基本线路构成,总长约208km。1号线一期工程的先行段于2014年10月28日开工。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4月2日全面施工。 常州地铁1号线和2号线预计分别在2019下半年和2020下半年试运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常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常州轨道交通

#重定向 常州地铁.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常州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东莞市

东莞,簡稱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有“世界工厂”之名稱。 外省人构成东莞城市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约120万人。.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东莞市 · 查看更多 »

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

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又称东康快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该系统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地铁或轻轨,而是由铁路部门参与建设和运营的市域铁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 · 查看更多 »

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年乘客量列表

以下為年客流量最高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年乘客量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各城市地鐵列表

#重定向 地鐵列表.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世界各城市地鐵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亚市

三亚市,古称崖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為海南島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和海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三亚市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江轨道交通

九江轨道交通是中国江西省九江市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九江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Guangzhou Metro,縮寫:GZMTR)是中國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統。首段1号线黄沙-西朗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广州也成为了中国大陆第四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 截至目前,广州地铁已开通13条线路(1-9号线、13-14号线、APM线及广佛线),总长为391.7公里,共200座车站(换乘站不重复计算,但包括佛山境内车站),是大中华区仅次于京沪的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广州地铁按照目前世界城市地铁里程排名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和伦敦。此外,广州地铁还是城際地鐵線路广佛地铁的建造者及運營商,因此廣州地鐵的服務範圍亦延伸至佛山市。 广州地铁現時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2015年全年累積客流超過24億人次。为更好地解决地面交通堵塞的問題,以及連接廣州市區及外圍各區,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新线建设。 广州地铁现时的口號是「全程为你」,并在多数场合与logo共同使用,在之前使用过的口号为「地铁,为广州提速」以及「新生活干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广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广州地铁3号线

广州地铁三号线(Guangzhou Metro Line 3)是广州地铁營運的路线之一,大致呈南北走向,全线长65.31公里,包括一条主线和一条支线,共設30個站,是中國大陸首條營運時速達120km/h的地鐵線路。總投資為人民币159.05億元。代表色為 █ 橙色。开通初期車廂編制为3节,后于2010年4月28日起全線升级為六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广州地铁3号线 · 查看更多 »

广州有轨电车

广州有轨电车(Guangzhou Tram)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有轨电车。廣州最早於中華民國時期计划興建有軌電車系統,但在鋪設部份路軌後因種種原因夭折,在2014年前未真正運行過。 在2013年11月广州市海珠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在海珠区兴建。该线路全长7.7公里,从广州塔至万胜围,共11个车站,可以与地铁3、4、8号线及APM线换乘。,于2014年12月31日开通试乘。。.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广州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广佛地铁

广佛地铁(Guangfo Metro),廣州地鐵稱呼本線為广佛线(Guangfo Line),在廣州地鐵線網 的代表色為 █ 黃綠色,佛山段(金融高新區至新城東)在佛山市的規劃當中的名稱為佛山地铁1号线(Foshan Metro Line 1),正式名稱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是一個连接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至佛山市的地鐵系統,連接广州海珠區的燕崗站至佛山市順德区的新城東站。車廂編制為4節B型编组。 广佛地铁是中國大陸首條跨越兩個城市之間的地鐵路线,它也是佛山市首條地鐵路線,是廣佛同城化的標誌之一。 2016年4月24日,广佛地铁全线开通Wi-Fi(无需注册账号或关注微信公众号),是广州地鐵線網內第一条覆盖Wi-Fi的地铁线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广佛地铁 · 查看更多 »

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市(la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乌鲁木齐”这一城市的名字来源于蒙古语,意思是“优美的牧场”。最初乌鲁木齐是因清朝政府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至今乌鲁木齐还有“老满城”的地名,位置大致在今新疆农业大学一带;而现在南门、北门和大小西门内的区域是原来的“汉城”。满城主要为清朝八旗驻军,汉城则是工商业区。现今的乌鲁木齐是由原“汉城”向周边扩张形成的。烏魯木齊市现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內陸、距离海洋和海岸線最遠的大型城市(2500公里)。 烏魯木齊在清朝时起称迪化,意为对边民的“启迪教化”,民國時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改称现名。.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乌鲁木齐市 · 查看更多 »

乌鲁木齐地铁

乌鲁木齐地铁(Urumqi Metro)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计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计划至2020年,乌鲁木齐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规划线路有8条,总长257公里。 按照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2012年至2019年,乌鲁木齐市将建立1号线和2号线两条线路。1号线和2号线将计划投资312.4亿元。其中1号线从三屯碑到地窝堡机场,设地下车站20座,全长26.5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由边防局向高铁站方向延伸,全长21.4公里,计划2019年开通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乌鲁木齐地铁 · 查看更多 »

张江有轨电车

张江有轨电车,运营名称为“张江有轨电车1路”是上海浦東新區的一条现代化有轨电车线路,使用法国劳尔公司的Translohr。虽名为“有轨电车”,但属于胶轮导向电车系统,而非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 张江有轨电车于2007年12月23日开工,于2009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2010年1月1日正式载客运营。张江有轨电车分多期建设,一期工程东起松涛路祖冲之路(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张江高科站),西至丹桂路金秋路,全线长约10公里,共设15个站点,设停车场1座。之后还将向唐镇合庆方向延伸。.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张江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佛山市

佛山(官方音譯:Foshan,传统外文:Fatshan),简称禪、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全省第三大城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经113°06',北纬23°02',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东倚广州,距离香港约231公里,距澳門約140公里。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全市总面积3,7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3.06万,户籍人口388.97万;也是著名侨乡,旅外侨胞140万人。 2015年,佛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003.92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州、深圳之后,为广东省第三位,同时位列中国大陆地区城市GDP排行榜第十六位。 到2012年底,佛山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68亿元,同比增长11%,这个数据在全国地级市中高居首位,人均存款额也跃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佛山市 · 查看更多 »

佛山地铁

佛山地铁(Foshan Metro,简称FMetr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佛山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佛山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造。佛山是继广州及深圳后第三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广东省城市。广佛线目前已委托交由广州地铁进行营运。.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佛山地铁 · 查看更多 »

佛山有轨电车

佛山市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共19条线,线路总规模约431.3公里,站点总数约为462座,平均站间距约970米。佛山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确定全市有轨电车实行“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统一运营”的标准。 目前在建的南海区有轨电车西起广佛地铁𧒽岗公园站,东至林岳西站,线路全长13公里,设置13个站点,分别是:𧒽岗公园站、华翠路站、佛山一环站、聚元路站、康怡公园站、兴仁路站、永安路站、玉器城站、西村路站、大坊站、泰山路站、林岳北站和林岳西站,设计全程运行时间约30分钟,项目总工期39个月,预计2016年底全线建成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佛山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徐州市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徐州市 · 查看更多 »

徐州地铁

徐州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徐州市建设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徐州轨道交通的构想始于2006年。2011年,徐州达到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指标性要求,并于11月上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至国家发改委审批。2013年2月,徐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通过,徐州成为全国第35家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的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徐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地鐵

地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目前在中文的詞意上有两种理解,但均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相關:.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地鐵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

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又称S1线,是北京市的一条市郊铁路线路。该线西起石景山区西长联络线的衙门口站(新建),利用既有西长联络线、北京地下直径线、京哈线向东横贯市区,至通州区的通州站,全长38.8公里,设5座车站。该线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先行开通北京西站至通州站段(衙门口站不开通),线路长29.6公里,设4座车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郊铁路S2线

北京市郊铁路S2线,即中文中的“通勤铁路”、“市郊铁路”、“区域铁路”。,简称城铁S2线,开通于2008年8月6日,是在京包铁路和康延支线上开行的通勤铁路运输系统。该线路由北京市昌平区黄土店站始,途经昌平区至延庆区延庆站即原延庆南站、龙庆峡站,与大秦线的延庆站(延庆北站)为不同的车站,当地称为“南菜园火车站”。,另有支线前往河北省怀来县沙城站。该线是北京的第一条快速通勤铁路运输系统过去的通勤铁路均为慢车,同样距离大约需要5小时,日輸送旅客能力將近20000人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市郊铁路S2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

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又称S5线,是在双沙铁路和京通铁路上开行的通勤铁路运输系统。该线路由北京市昌平区黄土店站始,途经昌平区、怀柔区,至密云区古北口站。该线将服务于怀柔科学城通勤和青龙峡、云龙涧、古北口等景区的旅游需要,2017年12月31日起开通黄土店、昌平北、怀柔北三站,每日利用NDJ3型柴油动车组,开行S503/4、S507/8两对列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

北京地铁是服务于中華人民共和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17年底,北京地铁共有22条运营线路(包括18条地铁线路、1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1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和1条机场轨道),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370座运营车站、总长608公里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以运营里程计算,截至2014年底北京地铁已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以客运量计算,北京地铁亦是世界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4年以来,北京地铁的工作日日均客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并且在2017年7月7日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294.02万人次。 北京地铁的规划始于1953年,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大中華地區首个地铁系统。北京地铁由多个国有或公私合营的企业分别运营不同的线路,其中京港地铁公司运营的4号线也是中国大陆首条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和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目前,北京地铁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预计到2021年底,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近1,000千米。.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地铁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西郊线

北京地铁西郊线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北郊。它是主要服务于香山、北京植物园、玉泉郊野公园和颐和园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全长9千米,设车站6座,由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运营。西郊线在巴沟站同10号线进行换乘。该线路大部分路段将直接铺设在路面上,主要路口采用隧道方式通过,平均时速20公里。已于2017年12月30日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地铁西郊线 · 查看更多 »

北京地铁门头沟线

#重定向北京地铁S1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北京地铁门头沟线 · 查看更多 »

包头市

包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和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冶金、材料和制造业基地,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包头市区由各具经济特色的3个中心街区组成。东南部是东河区,又称旧城(老包头),建筑在黄河一级阶地上,以商业和轻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中部为青山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西部是昆都仑区,即包钢所在地,以钢铁及重型机械等重工业为主;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九原区有大片绿地间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滨河新区和石拐区的喜桂图新区也是构成市区的重要组团。城市的标志是第一工人文化宫门前的“人”字形雕塑,顶部有三只奔跑中的鹿,象征“鹿城”。同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包头市 · 查看更多 »

包头轨道交通

包头轨道交通,通称包头地铁,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在规划建设中。包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由6条地铁线路和2条轻轨线路组成,其中地铁线路总长182.5公里,设车站125座,其中换乘车站18座。 包头轨道交通在2016年8月21日通过审批、于2017年5月21日开工建设,但由于建设风险大、预计运营亏损等原因,包头轨道交通项被完全叫停,未来情况未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包头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包环铁路

包环铁路,即包头市铁路枢纽环线,是一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境内的环形铁路。线路全长约30公里,连接沟通了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包神铁路、包白铁路等铁路干线。全线共有车站8座。1957年8月,京包铁路包头枢纽环线开工建设,当时环线全长29.2公里,自包头东站至昆都仑召站止。1962年12月工程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包环线于2016年11月18日开通试运营环城旅客列车,11月29日正式开通。包环线环城旅客列车使用车辆为中国铁路25G型客车,编组包括4辆减少坐席、增设部分立席的座车和1辆发电车。包环线环城旅客列车目前每天开行4趟,最快运行时间104分钟。乘客在包头、包头东站需要像传统火车站先购票再进站候车,在昆独仑召、新贤城、二道沙河站可以先上车后买票。车内按照公交模式对列车的座位布置进行了调整。.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包环铁路 · 查看更多 »

嘉兴轨道交通

嘉兴轨道交通是运行于嘉兴市的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为放射网结构,由5条线构成,全长约295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嘉兴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意为“青色的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旧称归绥,为中華民國绥远省省会。呼和浩特市下辖4区、4县、1旗,中心城区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的土默川平原东北,背山面水,北依阴山,南面黄河,东河、西河、大黑河三水环城流过。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旧称归绥,城区现分为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四部分。 呼和浩特处于农牧文化交界地带,自古即处于中原王朝与渗透王朝、征服王朝的交替控制中,故文化交融性较强,除中华文化外,蒙古族文化、西域伊斯兰文化、西藏藏傳佛教文化亦对其有较重影响。.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呼和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是规划中服务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呼和浩特轨道交通共有5条线路,总长155公里,设站123座。2015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呼和浩特地铁建设随即动工。首期建设为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工程,共计51.4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呼和浩特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市

哈尔滨(a),简称哈市,别名冰城、東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位于中国東北平原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20世纪中国的工业重镇,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辖区面积最大、辖区户籍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现辖9区、2市、7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继重庆、北京、天津之后为全国第四;市辖区人口55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地区常住人口1063.60万人,列全国第八位。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是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和浓郁的欧陆风情而闻名,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哈尔滨在近现代深受俄罗斯影响。1912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有43091人,佔當年哈爾濱人口73.7%。至今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很多俄式、欧式建筑遍布市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今天,哈尔滨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的中方永久轮值举办城市。哈尔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哈尔滨市为沿边开发开放通道中心,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音乐之城”。.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哈尔滨市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地铁

哈尔滨地铁,亦称哈尔滨轨道交通,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在运营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该工程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其中部分路段利用了既有“7381人防工程”。哈尔滨地铁规划有九线一环,规划总里程340公里。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8年)于2012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由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二期、三期以及2号线一期、3号线组成,形成“十字+环线”的骨架线路,线路总长89.58公里,总投资562.2亿元。资金来源为:资本金229.3亿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40.8%,由哈尔滨市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解决。目前,1号线三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其余7条线路为远期规划。哈尔滨地铁1号线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3号线一期则于2017年1月26日开通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哈尔滨地铁 · 查看更多 »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兩鐵合併 · 查看更多 »

公益西桥站

公益西桥站是北京地铁4号线的一座车站。车站南侧与大兴线相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公益西桥站 · 查看更多 »

兰州市

兰州市,简称兰,别称金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会,是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有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陇海铁路、兰渝铁路交汇于此。.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兰州市 · 查看更多 »

兰州地铁

#重定向 兰州轨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兰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兰州轨道交通

兰州轨道交通是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兰州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线路线网总长227.6km。 国家住建部通过了其建设依据《关于印发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发改基础「201211636号)正式批复了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兰州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省会,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同时还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西倚太行山、东濒渤海、南控黄淮海平原,位于京广铁路、石德铁路、石太铁路、石太客运专线、京石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和石济客运专线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石家庄是一座由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都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石家庄市 · 查看更多 »

石家庄地铁

石家庄地铁,又称石家庄轨道交通,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首期工程于2017年6月26日开通运营,目前共有1号线与3号线两条线路,共计26个车站运营,运营里程30.3公里,日均客流量19.8万人次。目前,石家庄地铁1号线延伸线、3号线一期两边段及二期工程以及2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近期规划长59.6km,远景线网由6条线路组成,线路线网总长169.2km。.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石家庄地铁 · 查看更多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

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前稱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此运输系统致力于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枢纽,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以实现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以及珠江三角洲中部、东部和西部都市区内部1小时互通。 截止目前,珠三角城際已開通4條線路(72個車站),里程達419千米。同時,為拓展線網覆蓋面、實現主要城市間1小時互通的目標,珠三角城際仍在進行大規模的新線建設。根據規劃,珠三角城際遠景里程將達到1890千米。 category:未来公共运输建设 category:广东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珠海有轨电车

海有轨电车是指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有轨电车,是珠海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珠海城建现代交通有限公司投资、融资、建造的交通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珠海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磁浮

#重定向 磁悬浮.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磁浮 · 查看更多 »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福州市 · 查看更多 »

福州地铁

福州地铁,又称福州轨道交通,是福建省福州市政府拥有的一套城市交通轨道系统。福州地铁由福州市政府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及管理,目前福州地铁已开通地铁1号线,5条线路正在建设,远期规划有9条线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福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红河有轨电车

红河有轨电车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正在建设中的有轨电车系统。规划有4条路线,共设83个车站,路线总长62.274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红河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绍兴市

绍兴市(普通话:Shào Xīng;吴语:Zau Shin),简称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第四大城市。旧称会稽、山阴,越文化中心。现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纺织业与小电机、节能光电工业的中心。 绍兴是浙江的文化中心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是有名的水乡、酒乡、桥乡,绍兴风景秀丽、人才辈出,著名的文化古迹包括兰亭、禹陵、鲁迅故里(包括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百草园等)、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名人故居,东湖、沈园、吼山、新昌大佛寺等,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极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另外,绍兴出产的黄酒(又称绍酒)更是闻名遐迩,成为国宴专用酒。根据酿制工艺和口感不同,绍兴黄酒又分加饭酒、花雕酒、善酿酒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绍兴市 · 查看更多 »

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

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条市郊铁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 · 查看更多 »

绍兴轨道交通

绍兴轨道交通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计划中的轨道交通系统。目前,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立。.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绍兴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

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规划中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线路经过鉴湖镇、越城城区、镜湖绿心、柯桥片区等区域。1号线和2号线一起被纳入绍兴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于2016年年中获得国务院批复。线路计划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2021年6月建成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 · 查看更多 »

绵阳轨道交通

绵阳轨道交通,是中国四川省绵阳市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为近期3条线路,至远期(2050年)建成5条线路,总长度126.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绵阳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烟台轨道交通

烟台轨道交通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市内各区及蓬莱市,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根据规划,烟台轨道交通将由四条线路组成,总规模约200公里。首期将建设1号线(约50km)和3号线(约30km)。.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烟台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無軌電車

無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無軌電車则属于轨道交通的范畴。正因无轨电车兼具道路汽车和轨道交通二者的优缺点,使得其成为当代备受争议的一种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的車身和底盘一般与普通巴士相同,但车顶需要安装一對受電桿,用于从接触网的一對触线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一般地,无轨电车的受电杆脱线则会失去动力;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或柴油发电机的双动源無軌電車,则可在没有架空接触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無軌電車 · 查看更多 »

蚌埠轨道交通

蚌埠轨道交通是中国安徽省蚌埠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市区及怀远、凤阳两地,目前处于试验线施工阶段。根据规划,蚌埠轨道交通将分三个阶段建设,起步阶段规划交通线网长54.2公里,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蚌埠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芜湖市

芜湖市(普通话:Wúhú Shì;芜湖话:Vúhú S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城区位于长江南岸,青弋江与长江汇合处。南京都市圈组成城市之一,人口构成主要为汉族,市区通用芜湖话,部分地区使用吴语等。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孙中山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芜湖市 · 查看更多 »

芜湖轨道交通

芜湖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通过国务院审批。采用跨座式单轨车辆。其中1号线全长约30km,共设25座车站;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6km,共设11座车站。2016年12月24日,1号线和2号线一期区间开建。 根據規劃,蕪湖軌道交通一共由九條線路組成。其中,市區線路5條,市域線路4條,建設總長度為284km。蕪湖市政府希望在2020年,軌道交通對公共交通的出行佔比是15%左右。 在2020年,蕪湖市會先行完成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長度46.9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芜湖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芜湖市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起自保顺路站,终至白马山站,线路全长30.4km,共设24个车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 · 查看更多 »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

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芜湖市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起自万春湖路站,终至高铁芜湖北火车站,线路全长约32km,共设19个车站。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6.246km,设11座车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 · 查看更多 »

銀川轨道交通

#重定向 银川轨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銀川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青岛市

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誉为琴岛和岛城,是中国的地級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青岛经济发达,在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京津2个直辖市。 青岛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北部、胶东半岛南侧,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进而成为德日在华商贸的中枢。近代青岛,在德租时期完成从偏远渔村到商贸城市的演变;日据时期又兴起以纺织为首的制造业,转型为工商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伴随城市发展兴起的交通、建筑、通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在中国乃至亚洲占据重要地位。青岛城市构建发展模式的西化从建置初一直持续半个世纪,使青岛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和较高的开放度,居民对国外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相反也造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青岛积蓄不深,在作为现代文化依托的高校人才因在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策调整外迁流失及其他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后,青岛一度沦为“文化沙漠”;进入21世纪后,青岛積極引进高校人才,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致力于营造出“文化绿洲”的環境。 青岛现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宜居城市;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海洋科研及其产业开发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青岛入选“世界电影之都“创意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的总部均设于青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奥会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分赛场设于青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于青岛举办、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峰会于青岛召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青岛市 · 查看更多 »

青岛地铁

青岛地铁(Qingdao Metro),是服务于中国青岛市的地铁系统,为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青岛的地铁(时称市内高速交通线)设想始于1935年,于1987就开始正式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1994年部分开建,后因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停滞。2009年11月30日,地铁建设再度启动,此前的10余年时间里仅做规划设计。其第一条线路(3号线)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区间试运营,使青岛成为中国内地第22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青岛地铁 · 查看更多 »

青岛有轨电车

青岛有轨电车,全称青岛市城阳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的有轨电车系统,共包含1条公交线路(城阳线),由青岛公交集团轨道巴士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青岛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西宁轨道交通

西宁轨道交通是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计划中的轨道交通系统。远期计划由3条地铁和4条市郊铁路组成。近期建设规划是1号线和3号线一期区间。近期计划区间线路总长为47.7km,工程投资预算280.61亿元。1号线计划2016年内开工,2022年6月正式通车试运营。 《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显示,依据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西宁市主城区由1、2、3号线组成,线网总长91.6公里,在西宁都市区范围内预留机场线、多巴线、大通线、甘河线4条市域线路,线路全长88km,覆盖西宁市市中心以及周边县市区。建设规划设车辆基地(段)2处停车场1处,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站3处。1号线建设方案计划安排为2016-2022年,建设工期为6年;3号线一期建设方案计划安排为2019-2024年,建设工期为5年。.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宁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市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

西安地铁(全称“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2006年9月29日;第一条线路于2011年9月16日开通试营运,是中国西北地区首座营运地铁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十个营运地铁的城市。现已投入运营1号线、2号线、3号线,共66座车站,运营里程91.35公里。西安地铁日均客流量超过150万人次,最高客流出现在2018年4月29日(劳动节假期第一天),达264.84万人次。目前,4号线、1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5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6号线二期和临潼市域快轨(9号线)以及编入西安地铁网络的西安北站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城际铁路等正在施工建设,8号线、14号线等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根据2012年8月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西安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15条线路,总长586.7公里。西安地铁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给每一座车站都设计独立标识的轨道交通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1号线

西安地铁1号线是西安地铁的线路之一,又称西安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5.4公里,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骨干线路,全部为地下线;西起后卫寨,东至纺织城。1号线与已经开通的地铁2号线在北大街换乘,并在五路口站和通化门站分别预留和4号线以及3号线换乘。1号线日均客流在20万人次以上,2013年11月4日创造单日客流记录29.16万人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1号线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2号线

西安地铁2号线是西安地铁线路网中的第一条运营线路,于2011年9月16日开通试运营,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条运营的地铁线路。2号线纵贯西安市南北中轴线,全长26.5公里,单程行驶约47分钟,全部为地下线,自北客站至韦曲南,共设车站21座,服务中轴线及附近居民出行,同时分流来自西安北站的客流压力。2号线单日最高客流记录已超过90万人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2号线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3号线

西安地铁3号线是西安地铁线路网中的一条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是西安开通的第三条地铁线,也是目前规划中的唯一一个有高架的线路。 于2017年3月28日,该线路被爆出电缆问题,12人涉嫌违纪,正被接受组织审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3号线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4号线

西安地铁4号线是西安地铁修建中的一条线路。主方向为南北向,线路贯穿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曲江新区、雁塔区、碑林区、明城中心区、未央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过的大型客流节点有北客站、大明宫、火车站、大雁塔等。线路由南向北沿航天南路、神舟四路、芙蓉西路、雁塔北路、和平路、解放路、自强东路、太华路、凤城八路、文景路布设,预计将于2018年正式建成运营。 4号线线路南起航天产业基地航天新城站,北至西安北站。线路全长35.2km,共设车站29座(换乘站10座),全部为地下线路。最大站间距1.983km,平均站间距约1.213km。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车辆段位于航天新城站北侧,停车场位于机场高速路与尚稷路路口东侧象限。.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4号线 · 查看更多 »

西安地铁5号线

西安地铁5号线是西安地铁线路网中的一条建設中线路,全長45.34公里。一期工程西起西郊和平工业园和平村站,东至纺织城火车站,联接西咸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等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与一号线共同构成主城区东西方向的双通道,是典型的中心交通疏导、两端开发引导型的线路。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和平村站,东至纺织城火车站,全长25.366公里,共设车站21座(其中20座地下站,1座高架站),设阿房宫车辆段、雁鸣湖停车场各1处,主变电站两座。 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西起西郊和平工业园,东至纺织城火车站。线路自和平村站出发沿昆明路向东布设,行至西二环,之后线路转向南,下穿丰庆公园进入南二环,后沿友谊路东行,至兴庆路向南沿雁翔路敷设,在黄渠头村附近沿规划七路布设,在规划七路与草滩路交叉口设月登阁站,出站后线路出地面上跨雁鸣湖、浐河,进入规划道路路中布设,跨过东三环后,线路转入地下下穿半引路、绕城高速公路至终点纺织城火车站。 五号线二期工程則自和平村站西延至交大創新港,线路长20.1公里,设站12座。規劃建設期為2016-2020年。.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安地铁5号线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馬鞍山綫

鞍山綫(Ma On Shan Line,前稱馬鞍山鐵路,Ma On Shan Rail),簡稱馬鐵,是港鐵營運的香港鐵路綫之一,連接新界沙田區的大圍站和烏溪沙站,主要服務沙田城門河東和馬鞍山。其中大圍站是與東鐵綫交匯的轉車站;在港鐵路綫圖中以啡色代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馬鞍山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

輕鐵(全稱輕便鐵路,前稱九廣輕鐵,《香港法例》上則稱為西北鐵路;Light Rail)是香港唯一輕型鐵路系統,高速的無閉塞輕鐵系統之一,行駛於新界西部屯門區及元朗區,總長度36.15公里,68個車站。輕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份;路線圖代表顏色為泥黃色。.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香港輕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贵阳市

贵阳市,简称--,别称林城。中国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流集散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全市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主城区平均海拔1070米。.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贵阳市 · 查看更多 »

贵阳轨道交通

贵阳轨道交通,又称贵阳地铁,是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首条线路于2017年12月28日试运营,预计于2018年全线开通。另有一条线路在建中。 据2015年8月24日贵阳市政府批复的《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贵阳地铁远期规划将增加到9条线路,总长约466.9公里,将设车站258座。.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贵阳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輕軌捷運系統

輕軌捷運系統(或),也称轻快铁,簡稱輕軌捷運,為大眾捷運系統的一種,歸類為中運量大眾捷運系統,泛指以地下或高架形式建設的軌道運輸系統,相較於輕軌運輸系統運量較高、列車規模較大,通常採標準軌。 因其車身結構簡單、重量輕,且使用每公尺重量37公斤的輕軌而得名,有別於一般鐵路每公尺50公斤以上的重軌系統。 與輕軌運輸系統不同,LRRT多具有專用路權,行車速率較高,並可完全自動控制,運量較轻轨运输為高,但低於一般中運量系統(如膠輪路軌系統)。.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輕軌捷運系統 · 查看更多 »

轻轨

轻轨或輕型鐵路可以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轻轨 · 查看更多 »

迪士尼綫

迪士尼綫(Disneyland Resort Line;前稱竹篙灣鐵路,Penny's Bay Rail Link)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全綫位於香港新界荃灣區(大嶼山東北部),連接陰澳打水灣的欣澳站,與竹篙灣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迪士尼站,屬於旅客捷運系統。.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迪士尼綫 · 查看更多 »

郑州市

郑州市是中国河南省的省会,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现辖6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个县,全市总面积7,567.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78.07平方公里,2012年市区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956.9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70.08万。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的郑州方言。 郑州曾是包括出生于新郑的中华人文始祖轩辕氏所领的有熊国以及夏朝、商朝、管国、郑国和韩国在内的这些部落联盟或国家部分时期建政或建都所在地,因此被列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商代亳都算起,郑州已经有3600多年的城建史。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又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奉旨勘察芦汉铁路时来到郑州,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代发展进程。 郑州古代为“豫州”和“中州”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均为交通要塞,有“九州之中,十省通衢”之称,如今郑州北站仍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因商朝早期的都城在如今的郑州境内,郑州有“商都”的雅号。同时,郑州被认为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之一,又是中国国务院确立的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因此“商都”也具有了“商业之都”的含义。郑州以打造都市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远景規劃到2020年,市区总人口达到150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市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

郑州地铁,又名郑州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中国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系统近期规划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277.1公里。2013年12月28日,1号线开通试运营,成为中国大陆第17个、河南省第1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营运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以及城郊铁路(城郊线,与2号线贯通运营),总长94.8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1号线

郑州地铁1号线西起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终点止于郑东新区规划的河南大学国际学院,线路全长41.4公里有30座车站,包含6个换乘站。其中一期工程长25.41公里,设20个站,运营速度最高80km/h,隧道寿命年限为100年,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6日开工,2013年12月28日开始运营,郑州也因此成为河南省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1号线二期工程长15.2公里,共设10站,2014年7月30日开工,并于2017年1月12日开通试运营,河南大学新区站因市政道路施工原因暂缓开通。1号线二期采用大小交路套跑计划,大交路列车运行区间为河南工业大学站至文苑北路站,小交路列车运行区间为西流湖站至市体育中心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1号线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2号线

郑州地铁2号线是郑州地铁建设中的一条南北走向的线路,主线全长69.8公里,共设置23个站,其中有6个换乘站,一期工程于2010年12月28日开工,长20.6公里,2016年8月19日试运营。该线路使用的列车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 为了更好地服务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打造一条连接郑州主市区与郑州航空港区的快速通道,地铁2号线还将向南延伸至郑州机场、新郑州南站,南延线路共设站18个,线路全长约42.1公里。该项目刘庄-南四环区间已于2016年8月17日开通试运营,南四环-新郑机场区间于2017年1月12日开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2号线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3号线

郑州地铁3号线是一条贯穿河南省郑州市东部和西部,连接郑州市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地下线路,设计长度为40.78公里,设置31个站点,其中换乘车站有8个,工程估算投资额为182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5年9月动工,2018年年底试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3号线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4号线

郑州地铁4号线是一条呈“Z”字形,贯穿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的线路,设计长度为35.27公里,计划设置26个站,其中换乘车站达7个,一期工程估算投资额为83718万元人民币,一期工程计划于2015年7月动工,至2020年6月底试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4号线 · 查看更多 »

郑州地铁5号线

郑州地铁5号线是一条贯穿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和管城区,连接郑州地铁目前规划的所有线路的地下环线,设计长度为全长41.8公里,计划设置31个站,其中换乘车站达10个,预算投资额为243.88亿元人民币。 2013年12月23日,5号线西站街车站先期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8日,5号线土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于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郑州市区的地铁网络将初具规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郑州地铁5号线 · 查看更多 »

赣州轨道交通

赣州轨道交通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将建设4条线路,涵盖赣州市章贡区、南康区及赣县区。.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赣州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蒙自市

蒙自市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的一個县级市,也是该州的首府。   .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蒙自市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重庆市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郊铁路

重庆市郊铁路,又称“重庆都市快线”是重庆市都市区轨道交通组成部分。根据《重庆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一体暨都市快线规划方案》,规划在重庆大都市区范围内构建“一纵两横九射”的都市快线网,线网全长764km。其中,9条放射线(S1至S9线,全长610km),串联城市发展新区的所有城区,共进入主城区铁路枢纽环线后,合并为“一纵两横”,即3条都市线穿心线(全长154km),串联江北机场、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重庆东站和重庆站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及观音桥、杨家坪等城市中心和副中心。新建都市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重庆市郊铁路 · 查看更多 »

重庆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Chongqing Rail Trans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目前重庆轨道交通已建成或建设中的线路采用以下两种制式:跨座式单轨:2号线、3号线。地铁(即传统钢轮钢轨铁路):1号线、5号线、6号线和10号线,以及建设中的环线、4号线和9號線。两种制式在建设成本,适宜环境,噪音控制,速度运力等方面各有不同。 于2004年11月6日開始載客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用40年的271亿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间发展援助(ODA)日元贷款建设。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是山城重庆开通运营的第一条钢轨轨道交通线路,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是中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 目前开通有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10号线及相关支线,而环线、4号线以及9號線则正在建设中。以运营里程计算,重庆轨道交通目前是中国第六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7年底数据显示,运营里程已达264公里,居中西部城市首位,中国第六位。全网日均客运量201万人次,日均开行班次2205次,其中单日最高客运量287.9万人次(2018年6月1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重庆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金山铁路

金山鐵路狭义上是指目前一條位于中国上海市境内、由车墩镇通往金山區金山衛鎮的鐵路。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指上海南站至金山卫站的运行系统,该运行系统由上海南线、沪昆线、新闵支线、金山支线组成。目前为中鐵上海局公司运营的支线铁路,并非属于上海轨道交通營運範圍,但在2017年12月的“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中已标注了“可换乘金山铁路”字样。使用铁路客票和上海公共交通卡均可乘坐,同时又并不纳入铁路乘车实名制管理,即乘坐金山铁路时不需要使用身份证件进行购票、进站、乘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金山铁路 · 查看更多 »

长株潭城际铁路

长株潭城际铁路(或“长株潭城际线”、“长株潭城际轨道”,客运运价里程表称长株城际线、湘潭城际线),全长104.36公里,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境内,呈“人”字形线路形态。全线共设车站24座,其中在长沙境内15座,株洲境内5座,湘潭境内4座。既有跨市的城际客运功能,在三市各自境内又有市内通勤运输的作用(尤其在长沙市境内将与长沙地铁线网交汇换乘)。长沙站以南的17个车站于2016年12月26日开通,西延线于2017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自此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该线也是中国大陆拥有最多的地下车站的铁路 。.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株潭城际铁路 · 查看更多 »

长沙市

长沙市(湘语長沙話:tsã13 sɔ33 sɿ21;普通话:Chángshā shì),古又名潭州,别称星城,因地理特色和历史缘由而有“山水洲城”、“屈贾之乡”之名,又因岳麓书院而有“'''潇湘洙泗'''”之誉。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省会,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浏盆地西缘,辖6市辖区、1县、2县级市。总面积11,820平方公里,主要人口为汉族,母语以新湘语长沙方言为主,浏阳市地区则通用赣语宜浏方言。 长沙有着两千多年的原址城建史,“长沙”一名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逸周书·王会》。秦代始设长沙郡,西汉时期建立长沙国,五代时期长沙为南楚都城。北宋时期设立的岳麓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留下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佳句。清末时长沙为中国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一,近代则成为了中国一大重要政治革命中心。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黄兴等人以“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为口号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人物也在此求学和开展政治运动。长沙于1937年成为抗日战争后方,迎来发展鼎盛期,但其后的“文夕大火”以及四次长沙会战摧毁了长沙的城建和经济基础,对其现代史造成了深重影响。 经过数十年恢复期,长沙于改革开放后期开始加速发展。2015年长沙设立了中国中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数据显示,长沙是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GDP总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城市,多项相关人均指标亦常年位居中西部省会第一。长沙已形成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家用电器、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和新材料6大产业集群,此外还以传媒、出版为特色产业,湖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简称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影响力常年占据中国大陆省级卫视榜首。长沙有着杂交水稻育种、国内首台激光3D打印机等重大科研成果,以及设有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计算设备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16年,长沙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产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 2017年11月1日,长沙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沙市 · 查看更多 »

长沙地铁

长沙地铁是指在中国长沙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号线一期工程以及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221亿人民币。长沙地铁能够和长沙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京广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中国铁路网实现对接换乘。2013年12月30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无载客试运行通車。2014年4月29日2号线开通,成为中国大陆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沙地铁 · 查看更多 »

长沙磁浮快线

长沙磁浮快线,又称长沙中低速磁浮线,是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属于长沙轨道交通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该工程线路西起长沙南站,东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初期建设磁浮高铁站(可与长沙地铁2号线和在建的长沙地铁4号线换乘)、磁浮㮾梨站和磁浮机场站3座车站,并预留会展中心站和汽车城站2座车站。正线全长约18.7公里,全部采用高架铺设,并设车辆段和综合基地1处。 工程于2014年5月16日正式开工,于2015年下半年建成,于12月26日开始试运行,并于2016年5月6日投入载客试运营。线路采用磁浮列车3辆编组,最大载客量为363人,设计最高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在试运营中,列车计划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行,最高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从长沙南站至长沙黄花机场T2航站楼全程运行只需19分30秒。.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沙磁浮快线 · 查看更多 »

长春市

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的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天然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以及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大学——吉林大学設在此處,同时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1932年3月至1945年8月间为满洲国首都新京。 2010年长春常住人口7,677,089人。长春户籍居民包括汉、满、朝鲜、回、蒙古、锡伯等38个民族。长春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市区内居住着30多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侨,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欧洲人、北美人、阿拉伯人等。 长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和最早的电影工业基地。长春市同时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春市 · 查看更多 »

长春轨道交通

长春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长春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长春轨道交通系统由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的轻轨和地铁组成,而由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运营的长春有轨电车并不属于本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春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长春有轨电车

长春有轨电车的历史始于1941年,由日本新京交通株式会社于1940年建造,於1941年11月11日正式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长春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

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是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有轨电车系统,共将建设6条线路,总长超过80公里。其中有轨电车1号线东起苏州乐园枢纽,西至生态城,全长18.19公里,设站点22个,2012年9月11日开工,于2014年10月26日开通试运营,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和在建的3号线对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苏州轨道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营运中的线路为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4号线。1号线于2007年12月26日开工,2012年4月28日开始正式营运.CCTV新闻联播.2012-04-28。2号线于2009年12月开工,一期于2013年12月28日通车,二期于2016年9月24日通车。4号线于2010年12月31日开工,于2017年4月15日通车。目前近期规划有6条地铁线路,总长度240公里,车站187座;远期规划8条地铁线路,总长度约356公里,车站268座。另有6条有轨电车线(不隶属苏州轨道交通管辖)和6条市域铁路线。全网最大客流出现在2017年12月31日,达到120.12万人次。2014、2015、2016和2017年苏州轨道交通总客流分别为1.15亿,1.36亿,1.49亿和2.23亿人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苏州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通勤铁路

通勤鐵路、或称城市铁路、市域铁路、市郊铁路等,在中國對於地鐵制式的大站距線路则又稱為「快軌」(Rapid Transit),是一種主要提供城市市中心與郊區之間往來通勤的鐵路運輸服務。 20世紀末以來,很多地方的城市都著重發展通勤铁路,一方面希望減輕市區內的路面交通壓力,以及減少污染,及對汽車和石油的依賴;另一方面亦希望通勤铁路能帶動途經地區發展成為都會的住宅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通勤铁路 · 查看更多 »

抚顺电铁

抚顺电铁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抚顺市的有轨电车运输系统,于1904年投入使用,来往抚顺市东部及西部之间,是中国历史较悠久的交通工具之一。该电铁系统由抚顺矿业集团负责经营,现时全线总长301.9公里。在电铁投入服务初期,是用作运煤及采矿员工的,后成為抚顺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电铁业务曾於1980年代衰退,及至2000年代才获得改善。 2009年6月29日,抚顺矿业集团宣佈抚顺电铁将于2009年7月1日停运。2009年7月1日起正式部分停止电铁客运。 2015年10月,抚顺市公共交通规划提出计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未来5年与沈阳2条地铁线接驳后向东延伸,沿浑河两岸打造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抚顺电铁 · 查看更多 »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杭州市 · 查看更多 »

杭州地铁

杭州地铁是运行于杭州市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杭州地铁1号线于2007年3月28日开工建设,于2012年11月24日开通,是浙江省目前两个拥有地铁的城市之一,另一个为宁波轨道交通。杭州也成为华东地区第四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杭州地铁初期规划总计为13条线路,和12条城际线路,总长为375.6公里(不含城际线路)。除杭州下属县市区外,杭州地铁将延伸至湖州市德清县、安吉县,嘉兴市海宁市、桐乡市,绍兴市柯桥区、诸暨市。截至2018年6月,杭州地铁已开通1号线53.6公里,车站34座;2号线42.9公里,车站32座;4号线20.8公里,车站18座。三条线路共117.3公里,车站79座(换乘站不重复计算)。杭州地铁为全球首个覆盖4G网络的地铁系统 。.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杭州地铁 · 查看更多 »

東莞軌道交通

東莞軌道交通,或稱東莞市軌道交通,是中國廣東省東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2016年5月27日开通运营東莞轨道交通2号线,使東莞市成為廣東省第四个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根据2014年的《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由4条骨干线路构成(1号线-4号线,早期规划称为R1-R4),总长218.3千米,共设置车站76座,其中换乘站4座,途经22个镇区。東莞軌道交通的首条线路2号线於2015年年底完成全线开通试运营所需的土建工程与设备联调,并于2015年12月29日开始试运行,後于2016年5月27日正式開通運營。,2015年2月6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於2015年3月13日存取 2013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2013至2019年的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到2019年,东莞市轨道交通系统将拥有共3条运营线路、总长164.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東莞軌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過海延綫

東鐵綫的跨維多利亞港延綫工程,規劃和建築時稱南北走廊(North South Corridor),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興建中路綫,是沙中綫項目的過海部份,將東鐵綫從紅磡站向南延伸至金鐘站,路綫總長50公里,預計於2021年通車。 由於受到香港島的地理環境所限,香港島的車站不能建得太長;延綫完成後會由現時東鐵綫的12卡列車縮减為9卡車行走(仍然繼續保留頭等車卡並將設有Wi-Fi服務),並將全數改用新購置的韓製列車(R-Stock)行走,取代現時東鐵綫使用的列車。換句話說,現時東鐵綫使用的列車將來不會於南延部份行走。因應配合信號系統的提升,繁忙時段的班次可由現約3分鐘一班加密至約2分鐘一班,理論上載客量會較改編車組前為多(以每小時班次和總車卡数計算,現時為240卡,改編後為270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東鐵綫過海延綫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松江有轨电车

松江有轨电车(英语:Songjiang Tram)是上海第一个成网络的有轨电车系统,也是上海自1975年原英商、法商等线路退出运营后首个实际意义上的有轨电车。服务区域共覆盖了松江、闵行两区,并且研究通往青浦区。由上海松江城市交通投资开发中心投资组建的“上海松江有轨电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招标,并与法国凯奥雷斯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运营。 预计到2020年,完成75公里线路,计划与9号线、金山铁路部分站实现换乘。同时,T1线与T2线与嘉定有轨电车作为上海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的前期示范线。.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松江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

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又称南平有轨电车,位于福建省南平武夷新区,是福建省首个有轨电车项目,一期工程规划修建68公里的有轨电车线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武夷新区旅游观光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武汉地铁

武汉地铁,又称武汉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第一条线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这使得武汉成为中国大陆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五座开通地铁的城市,长春、大连之后第七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 武汉轨道交通现已有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和阳逻线七条线路、共167座车站投入运营,运营里程234.4公里,已覆盖10个市辖区(除青山区、江夏区和汉南区),日平均客流200万以上。武汉地铁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武汉市民过江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截至2018年4月,武汉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270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351.42万乘次,稳居全国第六,客流强度1.5-1.8万人次每公里,占全市公交客运量38%。2015年,武汉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5.7亿人次,日均客流155.6万人次,承载了全市23.5%的公共交通客运量。.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武汉地铁 · 查看更多 »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

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是中国湖北省一个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通勤铁路系统、高速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按照湖北省编制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网规划(2008-2030年)》,城市圈内的城际铁路网将有6条主干线及延长线和环线,以武汉为核心,由“放射线加一个环线”组成,总里程1070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其中武汉至孝感、黃石、咸宁、黄冈的4条线路在2009年3月22日率先动工,而余下2条往天门、潜江的线路也正在规划中。武咸铁路已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武汉到黄石城际铁路和武汉到黄冈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6月18日开通。武汉到孝感城际铁路已于2016年12月1日开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武漢城市圈城際鐵路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

#重定向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沈阳地铁

沈阳地铁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另外的组成部分请见沈阳有轨电车。历史上,沈阳最早成文的地铁规划可以追溯到满洲国时期的194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沈阳地铁多次立项,并数次开工兴建停建。目前运营中的沈阳地铁于2005年开始建设,并于2010年9月27日起载客运营至今。截至2018年4月,沈阳地铁共有2条运营线路,47座运营车站,运营线路总长59.6公里。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拥有地下铁道的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沈阳地铁 · 查看更多 »

沈阳有轨电车

沈阳有轨电车是位于中國辽宁省沈阳市的有轨电车系统。沈阳市在满洲国时期即修建了有轨电车系统,运行至1974年后全部拆除。 2011年底,沈阳重新开始修建有轨电车系统,2012年6月,一期工程在建4条线路60公里。 2013年8月15日,沈阳有轨电车开通试运行,是中国首个现代有轨电车网络,并成为中国运营里程最长的有轨电车系统。 沈阳有轨电车采用BT模式由北车集团投资48.2亿元建设及由巴黎地铁交通发展亚洲有限公司运管(实际该公司并未参与运营)。2013年9月15日正式运营。沈阳有轨电车采用钢轮钢轨技术,铺设平行于地面的槽型钢轨。.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沈阳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津蓟铁路

津蓟铁路是联接天津市区和蓟州区的一条支线铁路。线路由京沪铁路上的汉沟镇站引出,向北延伸,跨潮白新河,经宝坻,溯州河东岸北上,过下仓至蓟州区渔阳镇。沿途设汉沟镇、曹子里、崔黄口、大口屯、宝坻、下仓、上仓、蓟州8个车站。津蓟铁路全长92260米,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建于1958-1965年。津蓟铁路既是天津市的工业原料运输线,也是华北地区的旅游线。 津蓟铁路于1958年12月开工,由于地方主管施工,迄至1967年1月才竣工,同年由地方铁路移交铁道部统一管理,经修整加强后交付运营。 目前主要承运:.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津蓟铁路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洛阳地铁

#重定向 洛阳轨道交通.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洛阳地铁 · 查看更多 »

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

洛阳地铁1号线规划全长22.35公里,共设19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其中3座换乘站。西端设杨冢停车场,东端设瀍东车辆段。西起谷水站,经中州西路、武汉路、西苑路、牡丹广场、延安路、中州中路、中州东路至杨湾站(非运营线路至瀍东车辆段)。2016年8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2017年6月28日全面开工,预计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洛阳轨道交通1号线 · 查看更多 »

洛阳轨道交通2号线

洛阳地铁2号线是联系洛北核心区和洛南新区的南北向骨干轨道交通线路,一期规划18.3公里,设车站15个,全部为地下站。西北端设王城停车场,东南端设刘富村停车场。北起道北经三路站,主要走向沿王城大道,跨洛河至新区龙门大道站,沿途贯通洛阳火车站和洛阳龙门高铁站,在解放路站和1号线换乘。于2017年12月全面开工,2022年建成运营。远期预留经三路站西延和龙门大道站东延至伊滨区的条件。.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洛阳轨道交通2号线 · 查看更多 »

淮南轨道交通

淮南轨道交通是中国安徽省淮南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连接市区及凤台、寿春两地,目前仍处于审批阶段。.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淮南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淮安有轨电车

淮安有轨电车,是位于淮安市的有轨电车系统,共包含1条公交线路,总长超过20公里。2015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淮安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深圳市 · 查看更多 »

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深圳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今的深圳地铁共有八条线路、199座车站、总长286公里的运营线路,构成覆盖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龍華六个市辖行政区的地铁网络。在运营方面,深圳地铁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深圳市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分别运营不同线路,在政府指导下执行统一的票价和服务。目前深圳地铁日均客流量超过400万人次,约占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量的四成,构成深圳市公共交通的骨干。 深圳地铁的建设设想始于1980年代,一期工程则于1998年底开工,并于2004年底通车。2008年以来,深圳地铁网络快速扩展,以已通车的里程计算,深圳地铁是中国第五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次于北京、上海、廣州和南京。深圳地铁三期及四期工程的多条线路正在建设,路网的远期规划長度達超过1,000公里。.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深圳地铁 · 查看更多 »

深圳地铁4号线

深圳地铁4号线(龍華綫),是深圳地铁的一條营运中的綫路。由福田口岸站至清湖站,全长20.5公里,共设15个车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深圳地铁4号线 · 查看更多 »

温州市域铁路

#重定向 温州轨道交通 *.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温州市域铁路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

港島綫(Island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路線之一,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堅尼地城站與東區的柴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為前地鐵系統中第三條通車的路綫。由於是當時香港島唯一的大型鐵路路線,因而得名。由1985年起分段通車,隨著西營盤站於2015年投入服務,港島綫終告全線通車。.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滁州轨道交通

滁州轨道交通是中國安徽省滁州市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以轻轨为主。《滁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5-2030)》规划将建设4条线路,覆盖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及来安县、全椒县行政区域,约1780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中心城区内及中心城区与来安县城、全椒县城、南京江北地区间主要客运走廊上的快速、大运能交通线路,连接城市主要客流聚散点,承担市区内、组团间客流出行,是滁州市综合客运交通的骨干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滁州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輕軌系統

澳門輕軌系統(Sistema de Metro Ligeiro de Macau,Macau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 (Macau LRT System))是澳門的鐵路運輸系統,也是澳門的第一條鐵路。第一期主線工程於2012年2月動工,預計首期氹仔段於2019年通車。.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澳門輕軌系統 · 查看更多 »

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路線

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路線,是澳門輕軌系統營運的軌道交通路線,由澳門半島關閘連接氹仔客運碼頭。輕軌車廠率先於2011年動工,2012年中海洋站至氹仔碼頭站的氹仔段陸續動工興建,然而由於受輕軌車廠工程嚴重延誤影響,預計氹仔段於2019年通車,澳門半島段更因路線尚有爭議而通車無期。路線採用雙向行車軌道,呈南北走向,總長21公里,設21站。.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路線 · 查看更多 »

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在中國又簡稱電車,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列車車廂分别有單節和多節编组的設計,但是总长度一般不大于100米,以避免造成路口交通不畅。 註:由於電車亦有可能解释为各種用電力發動的車輛,為避免混淆,以下將統一使用全称「有軌電車」。.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有軌電車 · 查看更多 »

惠州市

惠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深圳,北连河源、韶關,东接汕尾,西邻东莞和广州;珠江三角洲东端,南海大亚湾北部。 惠州市是广东省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即有“岭南名郡”和“粤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有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不少名人旅居于此,留下大量题咏惠州的诗词,因而使惠州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且是客家人最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民眾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祖籍惠州的港澳台同胞逾80萬人,旅居香港的惠州籍鄉親達100多萬人,7個香港人中,就有1個是惠州籍。對惠州人來講,自家有親戚在香港十分尋常。 惠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快速发展的商业,高科技產业、服務业、旅游业、工业化城市,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高科技產业和电子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总投资额730多亿元人民币的多个石化项目在惠州的兴建和投产,使惠州成为珠三角经济圈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2015年10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惠州市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4月25日,《第一財經周刊》發布了新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惠州被定義為二線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惠州市 · 查看更多 »

惠阳区

惠阳区(官方音译:Huiyang;传统外文名:Fuiyong)是中国广东省惠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部与广东省惠东县毗邻,南部连着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部与广东省深圳市和东莞市接壤,北部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交界。惠阳区辖区面积915.6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9.86万,其中户籍人口38.02万。.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惠阳区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成都市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域铁路

成都市域铁路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轨道交通组成部分。成都市是中国大陆第1座开通运营市域铁路的城市。成灌线于2010年5月12日投入运营。 是中国国内首家由地方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组建的合资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成都市域铁路 · 查看更多 »

成都地铁

成都地铁(Chengdu Metro)是服务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地铁系统,共计覆盖成都市11个市辖区中的9个(除新都区和青白江区)。成都地铁第一条线路成都地铁1号线于2010年投入运营,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开通营运的全地下地铁线路。成都地铁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成都地铁共有6条地铁线路,拥有136座运营车站(换乘站不重复计入),总长196.5公里运营线路的地铁系统,全年客流7.82亿乘次(2017年),最高单日客运量381.06万乘次(2018年4月4日)。截至2017年12月,成都地铁已连续安全运营超过2600天,累计运送乘客超过23亿乘次,提供了成都公共交通40%的分担率,成为成都市民市内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成都地铁另有8条线路共319公里的地铁网络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大幅加密现有网络,并实现对新都区、新津县和简阳市等区域的覆盖。.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成都地铁 · 查看更多 »

成都有轨电车

成都有轨电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建设的适用于地面(有独立路权)、街面混行或者高架的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成都市已开工建设项目包括有轨电车蓉2号线和新津有轨电车R1线。另外有轨电车蓉1号线、都江堰有轨电车旅游专线亦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成都有轨电车 · 查看更多 »

昌九城际线

昌九城际线,又称昌九城际铁路,是中国一条连接江西省南昌市及九江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第二条动工条通车的城际铁路,也是江西第一条新建的高速铁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昌九城际线 · 查看更多 »

昂坪360

昂坪360(英文:Ngong Ping 360),是香港一個連接大嶼山東涌及昂坪的索道系統──昂坪纜車(英文:Ngong Ping Cable Car,前稱Ngong Ping Skyrail)及其相關的旅遊設施昂坪市集等。昂坪纜車是亞洲最長的雙纜索纜車系統。系統由附屬於港鐵公司的昂坪360有限公司管理。纜車服務於2017年1月9日起至6月4日暫停約5個月,以進行纜索更換工程,期間昂坪市集照常開放。纜車服務已於6月5日重開,昂坪棧道亦在修葺後獲評估確定安全並在同月30日開放。香港電影大追捕曾與昂坪360合作,進行多日之實景拍攝,電影中更利用水晶車廂作拍攝。.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昂坪360 · 查看更多 »

昆山市

昆山市(簡化字後「--」被簡化為「--」,轉成繁體後仍以「--」為宜)在中国江苏省东南部,邻接上海市,是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苏州地区除苏州市区外的第二大城市,江苏省试点省直管县级市之一。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昆山经济高度发达,综合竞争力与江苏江阴市并列第一。.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昆山市 · 查看更多 »

昆明市

昆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省会,是云南唯一的特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昆明素以“春城”著称,因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滇池,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众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昆明市 · 查看更多 »

昆明地铁

昆明地铁,是服务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条路线6号线于2012年6月28日开通营运。1993年昆明首次提出轨道交通概念,2009年,昆明地铁项目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5月1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6号线的开通营运,使得昆明成为继重庆、成都、西安之后,中国西部地区第四座开通轨道交通路线的城市。2013年5月20日,1号线南段开通试营运。2014年4月30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全线贯通试营运。至此,昆明打通城市南北向的地铁主干线,全城地铁营运总里程达60公里,真正进入“地铁时代”。昆明地铁的营运商为昆明地铁营运有限公司。2012年至2016年间,地铁6号线与其他路線完全不連接,并于2016年3月5日起暂停运营。2017年8月29日上午,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载客试运营。.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昆明地铁 · 查看更多 »

济南市

济南市,別称“泉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环渤海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部战区陆军机关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九大跨省区分行之一的濟南分行也设立于此。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济南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全市共辖7市辖区、3县,总面积7,998平方公里,人口723万(2016年)。济南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市、北部的德州市和滨州市、东部的淄博市、南部的莱芜市和泰安市交界。济南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因境内泉水众多,故被称为“泉城”,其中“七十二名泉”,并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刘凤诰诗)的美誉。 济南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主办城市、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主办城市、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城市。.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济南市 · 查看更多 »

济南地铁

济南地铁,又称济南轨道交通,是中國山東省济南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共规划有10条线路,规划近期建设3条R线(市域快线)、第二期建设1条环线和4条M线、远期建设2条M线,目前共有3条线路正在建设中。2013年12月29日,济南轨道交通R线开始进行线路勘测工作,济南电视台,2013年12月29日。2015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下达《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2019年)的通知》,正式批准济南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年7月16日,R1线土建工程正式开工。2016年6月20日,R3线全线开工。2016年11月26日,R2线全线开工。 R1线预计将于2019年元旦建成通车,R3线预计将于2020年12月建成通车,R2线预计将于2021年9月30日建成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济南地铁 · 查看更多 »

济南轨道交通R1线

济南轨道交通R1线,开工前部分文件也称其为济聊城际轨道交通济南至长清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济南市建设中的一条地铁线路,线路标志色为丁香紫色。一期工程全长26.27公里,共设11站。2015年7月16日,试验段土建工程开工,2015年11月,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19月建成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济南轨道交通R1线 · 查看更多 »

海口轨道交通

海口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海口市预备在2017年进行建设的有轨电车线路以及远期地铁线路。共规划四条线路133.7km,与轻轨化的海南东环铁路形成海口市轨道交通线路。.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海口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

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是浙江省金华市计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最新版本的规划中共有7条线路。目前已经启动金义东线的项目,预计将于2021年年底通车。.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浙中城市群轨道交通 · 查看更多 »

无锡市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及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首都。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无锡市 · 查看更多 »

无锡地铁

无锡地铁是服务于中國江蘇省無錫市的軌道交通系統,由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目前无锡地铁共开通运营两条线路,总长约56.11公里,另有3条线路处于在建状态。 2009年11月8日,无锡地铁1号线正式全线开工,2014年7月1日顺利完工并正式载客试运营;2011年初,无锡地铁2号线也正式全面开工,2014年12月28日开始正式载客试运营。至此,无锡成为了江苏省内继南京市和苏州市后第三个开通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并开创了中国地级市首轮轨道交通建设即在一年内开通两条地铁线路的先河。2016年,1号线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是无锡市历史上首个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全线、全功能过审并获金奖的轨道交通项目。 2017年,无锡地铁日均客流量为25.30万人次。迄今为止,无锡地铁最大日客流量为2017年12月31日的38.83万人次。.

新!!: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无锡地铁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