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之间的区别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 vs.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不可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之间的差异。

之间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相似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前無畏艦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黑尔戈兰级战列舰黑森号战列舰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艾尔萨斯号战列舰汉诺威号战列舰波森号战列舰施瓦本号战列舰无畏舰拿骚号战列舰拿骚级战列舰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SMS Westfal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该舰于1907年8月12日在不来梅的进行,1908年7月1日,并于1909年11月16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最高航速为。 威斯特法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其姊妹舰共同服役,被广泛应用于北海,并在那里参加了数次。这些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其中威斯特法伦号曾于夜战中与英国的轻型部队猛烈交锋。它在晚间及进入次日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领航德国战列线,直至舰队返抵威廉港。而在1916年8月的另一次舰队推进中,威斯特法伦号被一艘英国潜艇的鱼雷炸损。 该舰同样有数次在波罗的海展开针对俄国海军的出动,其中首次是在期间对攻击湾区的德国海军提供掩护。1918年,威斯特法伦号再被发往波罗的海,以支持在芬兰内战中的芬兰政府军。当公海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于战后被扣留在斯卡帕湾时,威斯特法伦号却获准留在德国。至1919年,随着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威斯特法伦号代替已沉没的舰只被移交协约国。然后,它被送至英格兰的拆船商,并于1924年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 查看更多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Linienschiff der Braunschweig-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该船级由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组成。它们是在前级维特尔斯巴赫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舰上安装了更具威力的、航速提升了两节,并有更好的装甲保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五艘同级舰均参与了积极的活动,主要是作为第四战列分舰队的岸防舰使用。黑森号于1916年被转移至,并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当德国战败后,同级的全部五艘舰都被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以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担当更多职责。黑森号最终被重建为一艘无线电控制的,而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则被转变为扫雷母舰。所有舰只,除黑森号外都于1930年代被拆解;黑森号则留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它被苏联海军接管,继续作为靶舰使用。.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 查看更多 »

前無畏艦

前無畏艦(Pre-dreadnought battleship)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間建造的戰艦的統稱。它取代鐵甲艦,成為各國海軍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紀初被無畏艦所取代。前無畏艦裝有作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種或以上的輕型武器,外覆強化鋼製裝甲,配有燃煤蒸汽機。 在1890年代,各國海軍開始以英國作為藍本建造新型戰艦。德國、日本和美國等新興海軍強國以前無畏艦為骨幹,大力擴充艦隊。面對新興力量的威脅,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亦以擴充艦隊作為回應。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戰艦數量大增,新戰艦的外表亦十分相似。 Category:战列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前無畏艦 · 前無畏艦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 查看更多 »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SMS Schleswig-Holstei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德意志级战列舰中的最后一艘,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命名。该舰于1905年8月在基尔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动工,三年后服役。该舰在服役时就已经过时,尺寸、装甲、火力和速度都劣于新一代战列舰。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该舰在公海舰队第二战队服役,参加过日德兰战役,被一枚大口径炮弹击中。此次战役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被安排在易北河河口警戒,直至1917年退出服役。根据《凡尔赛条约》,作为德国被允许保留的少数战列舰之一,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于1920年代重新进入服役。1935年,这艘老旧的战列舰被改装成海军实习生的训练舰。 1939年9月1日清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炮击韦斯特普拉特半岛,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该舰一直作为训练舰使用。1944年12月,英国轰炸机在格丁尼亚炸沉该舰。随后,该舰被打捞并搁浅在海滩上,被苏联海军用作靶船。自1990年起,该舰上的铜钟被放在德累斯顿的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历史博物馆展览。.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Linienschiff der Wittelsbach-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该船级由主导舰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策林根号、施瓦本号和组成。它们是根据1898年《》所兴建的首批战列舰。全部五艘舰都是在1899年至1900年间开始进行,至1904年全数完工。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在外观上与其前级德皇腓特烈三世级类似,然而,它们设有一块平滑的,而不像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另有较低的,并覆盖有范围更广的装甲带。它们的武器装备也几乎相同,但布局更为合理。 这些舰只于1902年至1904年间投入德国舰队服役,它们在那里加入了。1906年,划时代战列舰无畏号的下水促使它们很快被淘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已不再适合前线服役——尽管它们仍然在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执行了一些有限度的任务。五艘舰于1916年被解除了武装,并担任于次要角色。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和施瓦本号成为;梅克伦堡号先被用作,后又成为一艘浮动,而策林根号则成为了。除策林根号外,所有同级舰均于1921-22年间拆解;前者则于1920年代中期被重建为一艘由无线电控制的靶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于1944年的一次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并于战争的最后几天自沉。策林根号最终于1949-50年间被原地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黑尔戈兰级战列舰(Großlinienschiff der Helgoland-Klasse)是德国的第二个无畏类战列舰。从1908年至1912年,该级别共建成4艘舰只,分别为:主导舰黑尔戈兰号、奥尔登堡号、东弗里斯兰号以及图林根号。其设计较之前级拿骚级有了显著改善:它们以更大的305毫米取代了装备于早期舰只上的280毫米炮,并有更高效的推进系统。作为德意志帝国海军唯一设置三座烟囱的无畏舰,黑尔戈兰级在外观上可以轻易的与前级区分开。但另一方面,舰只仍沿用了前级的六边形主炮布局。 黑尔戈兰级舰只在入役公海舰队后组成了的第一支队,与隶属于第一战列分舰队第二支队的拿骚级舰只并肩作战。它们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斗,包括在北海的日德兰海战以及在波罗的海的。全部4艘舰均在战争中幸存,但没有成为被扣押在斯卡帕湾的德国舰队的一份子。当德国主力舰只在斯卡帕湾自沉后,4艘黑尔戈兰级舰只作为沉没舰只的替代品被予协约国。东弗里斯兰号被美国海军带走,并于威廉·米切尔在1921年7月进行的空中力量演示中用作。黑尔戈兰号及奥尔登堡号被分别分配至英国和日本,并于1921年报废。图林根号则于1920年被交付至法国,用作法国海军的靶舰,该舰最终于1923年至1933年间拆解。.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黑尔戈兰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黑森号战列舰

黑森号战列舰(SMS Hess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三艘,以当时的黑森大公国命名。它于1902年开始进行,翌年,并于1905年投入舰队服役。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与世纪之交建造的所有其它前无畏舰一样,黑森号随着无畏号于1906年下水而迅速被淘汰,因此,它在德国舰队中的运用十分有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作为第三支队的第二艘舰参与了日德兰海战的行动。其中在最后一场由主力舰之间进行的日间战斗中,黑森号及第二分舰队的其它前无畏舰负责掩护海军少将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的第一侦察集群,从英国海军中将戴维·贝蒂率领的战列巡洋分舰队的追击中撤退。海战结束后,黑森号被解除武装,并被用作一艘。 一战结束后,黑森号是根据《凡尔赛条约》条款,允许德国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几艘过时战列舰之一。它曾于整个1920年代和1930年代早期作为岸防舰使用,却于1934年退出了前线服役。翌年,舰只被改造为由无线电控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以此身份服役,同时亦于波罗的海及北海担任破冰船的工作。战争结束后,舰只于1946年被割让予苏联,并更名为塞尔号(Tsel),服役至1960年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黑森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黑森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SMS König Albert)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皇帝级战列舰的第四艘舰。该舰于1910年7月17日在但泽的进行,1912年4月27日,并于1913年7月31日交付海军服役。它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阿尔贝特国王号先是被编入公海舰队的;其后又转移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并在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服役于此,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 连同其姊妹舰皇帝号、腓特烈大帝号、皇后号和柳特波德摄政王号一起,阿尔贝特国王号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部分舰队主要行动,尽管当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日德兰海战时,它仍身处旱坞维修。因此,它成为在舰队服役却错过了战争中最大规模海战的唯一战列舰。该舰还参与了阿尔比恩行动,于1917年10月对俄国控制的里加湾岛屿实施两栖攻击。 当德国战败并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定后,阿尔贝特国王号随公海舰队的大多数主力艦都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于斯卡帕湾。这些舰只被解除武装,并且在協約國就《凡尔赛条约》的最终版本进行谈判期间仅保留了基干船员。至1919年6月21日,即条约正式签署的一周前,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舰队的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己方舰队,以确保英国人无法强占舰只。阿尔贝特国王号残骸于1935年7月被打捞上岸,随后在1936年拆解。.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阿尔贝特国王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SMS Elsass)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于1901年开始进行,并于1904年投入舰队服役。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艾尔萨斯,即今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舰只在入役后被编入德国本土舰队的第二战列分舰队,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又被调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艾尔萨斯号在战争中参加了于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其中包括1915年8月的,期间它曾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交火。至1916年,迫于船员短缺,它只得作储备闲置,并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担当。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艾尔萨斯号在战争结束后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23-24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它随水面舰队在魏玛国家海军服役直至1930年,然后再度作储备闲置。舰只于1931年从中除名,并在威廉港被短时用于。这艘过时的战列舰最终于1935年售予北德劳埃德,至翌年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汉诺威号战列舰

汉诺威号战列舰(SMS Hannover)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德国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以普鲁士时期(现位于下萨克森州境内)的汉诺威省命名。汉诺威号及后续建造的三艘同级舰在设计和施工上均与主导舰德国号有略微差异,主要体现于推进系统和较厚的装甲。它于1904年11月开始进行,并于1907年10月投入舰队服役;此时距革命性“全重型火炮(all big gun)”概念的无畏号战列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已逾十个月。因此,作为主力舰的汉诺威号在完工之前便已沦为二流;无畏舰更强大的和更高的航速使得像汉诺威号这样的舰只在战列线交锋中毫无用处。 汉诺威号及其姊妹舰随舰队亲历了广泛的出动。该舰参与了所有重大的训练演习,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于914年7月爆发。汉诺威号及其姊妹舰立即被派往担当易北河河口的警卫任务,而舰队余部则仍在调动中。该舰还参加了多次舰队推进,并于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在战斗中,汉诺威号是第四支队的旗舰。日德兰之后,汉诺威号及其幸存的三艘姊妹舰从舰队中撤出现役以充当警戒舰。在1917年,汉诺威号曾被临时用作,然后再重回波罗的海的警卫任务。舰只于1918年12月、即战争结束后不久除役。 战后的德国海军编制——魏玛国家海军将汉诺威号召回了现役服务。从1921年至1931年,它随舰队服役了十年之久,直至再次退役。海军曾计划将该舰改造成无线电控制的飞机用靶舰,但却从未实现。舰只最终于1944年至1946年间在不来梅港被拆解报废。其舰钟则留存于德累斯顿的聯邦德國軍事史博物館内。.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汉诺威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汉诺威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波森号战列舰

波森号战列舰(SMS Pos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该舰于1907年6月11日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进行,1908年12月13日下水,并于1910年5月31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 波森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与其三艘姊妹舰共同服役,被广泛应用于北海,并在那里参加了数次舰队。这些行动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达到顶点,其中波森号曾于夜战中与英国的轻型部队激烈交锋。在混乱中,该舰意外撞上了轻巡洋舰,导致后者遭到严重破坏,并于当夜晚些时候被凿沉。 该舰同样有数次在波罗的海展开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其中首次是在期间对德国海军的进攻提供支持。它于1918年再度重返波罗的海,以援助芬兰内战中的。在战争结束时,波森号被留在了德国,而公海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则被扣留在英国斯卡帕湾。至1919年,随着舰队在斯卡帕湾自沉,该舰代替已沉没的舰只被移交协约国。其后它被送往荷兰的拆船商,并于1922年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波森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波森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施瓦本号战列舰

施瓦本号战列舰(SMS Schwaben)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维特尔斯巴赫级前无畏舰的第四艘,由威廉港的承建。它于1900年进行,至1904年完工,共耗资2167.8万金马克。作为由海军少将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主导的首批主力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有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策林根号和。其装备有四门,最高速度为。 施瓦本号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担当炮术,跨度从1904年至1914年——尽管期间它亦常参加大规模的舰队演习。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施瓦本号及其姊妹舰被动员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它在北海作为以及在波罗的海对抗俄国军队时曾参与过极其有限的行动。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迫使舰只于1916年撤出波罗的海。在战争余下的时间里,施瓦本号只能充当海军学员的工程教练船。战后,它被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并自1919年至1920年6月间重返现役,在波罗的海担任可搭载F式扫雷艇的。舰只于1921年3月从中除籍,并在同年出售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施瓦本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施瓦本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无畏舰

無畏艦(Dreadnought)是一種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戰艦類型。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下水服役,由於其技術與設計之先進遠超過同時代的戰艦,故以其為名自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無畏艦」,而落伍的舊式戰艦則全部被歸為「前無畏艦」,意指「無畏艦」出現前設計者。 「無畏艦」具兩種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一為採取「全重砲」武裝配置,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遠超過以往的戰艦,二為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推进系统。隨著「無畏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乃至於國力的重要指標,各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無畏艦」建造競賽,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國家,尤其是英國與德國最為激烈、建造數量最多。「無畏艦」造艦競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一直持續到開戰當年,在僅僅五年造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間裡,「無畏艦」在火砲口徑、噸位、裝甲和推進力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在前述的技術指標上發展到極致的「超無畏艦」,而原先領先全球的「無畏號」反而在開戰後成了落伍的二線戰艦。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海軍列強為避免再因造艦競賽重起戰端,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以此限制各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武裝,但許多艘「超無畏艦」依舊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耗費大量資源、爭相建造「無畏艦」,但歷史上卻只在1916年爆發過一次「無畏艦」艦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日德蘭之戰」,為英國與德國的主力艦隊於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海戰,儘管雙方兵力投入之多,卻沒有產生什麼決定性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後來建造的軍艦皆全部具備了「無畏艦」的技術概念,故該名詞也不再作為特定艦種之類別而無再使用,另外「無畏艦」一詞亦可用於具備其特徵、在「無畏艦革命」展開後出現的新式戰艦類型——战列巡洋舰之上。.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无畏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无畏舰 · 查看更多 »

拿骚号战列舰

拿骚号战列舰(SMS Nassau),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的無畏號下水后,德意志帝國海軍针锋相对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無畏艦,也是四艘拿骚级的首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拿骚号作为德国公海舰队第一战列舰中队第二支队的一员加入了战争。1915年8月,拿骚号进入波罗的海参加了,并且与俄国战列舰光榮號交战。1916年5月底至6月初,拿骚号参加了日德兰海战,战斗中与英国驱逐舰相撞。其后拿骚号长期逗留在北海,再没有非常重要的军事行动。 一战结束后,英国将公海舰队主力拘留于斯卡帕湾内,由于拿骚级是德国最为老旧的无畏舰,英国方面允许拿骚号留在德国港口。公海艦隊自沉事件发生后,協約國夺取了拿骚级四舰作为公海舰队自沉舰艇的替代品。1920年4月,日本分得了拿骚号,但拿骚号并不符合日本海军的需要,于是转手将其出售给一家英国的回收公司,后在荷兰多德雷赫特拆解。 本舰名称来源于拿骚公国,属于德意志帝國普鲁士省份之一,黑森-拿騷省的其中一部分Staff, p. 23。.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拿骚号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拿骚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拿骚级战列舰

拿骚级战列舰(Großlinienschiff der Nassau-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首个无畏舰,为德国对英国战列舰无畏号引入“全重型火炮”概念的回应。该船级由拿骚号、莱茵兰号、波森号和威斯特法伦号组成。全部4艘舰都是在1907年中期开始,并于1909年5月至9月间完工。与英国的同代船级相比,拿骚级舰只更轻、并有更广的。由于德国舰只保留了立式三胀式蒸汽机而非英国采取的大功率蒸汽轮机,它们的速度稍慢两节。舰只还装备有口径较小的——炮,而非安装在英国舰只上的炮。 在入役公海舰队后,4艘同级舰都编入同一个部队,即的第二支队。其中的2艘舰——拿骚号和波森号于1915年参加了未达预期的,期间它们曾与俄国的前无畏舰光荣号交火。拿骚级舰只还全数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并且仅遭到少量的命中和有限的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4艘舰作为战利品被获胜的协约国强占并相继出售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拿骚级战列舰 · 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和拿骚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之间的比较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有89个关系,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有6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9.68% = 15 / (89 + 66)。

参考

本文介绍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國海軍戰列艦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