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The Next Moment

指数 The Next Moment

《The Next Moment》是香港歌手陳柏宇的第八張大碟,於2013年3月23日推出,2013年3月15日 (五) 00:55 (UTC+8)查閱。當中陳柏宇於專輯創作了六首歌曲,包括專輯第一主打,以打仗比喻保護家人的《讓子彈飛》,以及非傳統形式的情歌、第二主打《夭心夭肺》。於2013年5月23日推出Deluxe Edition: CD + DVD版,加入五首「陳柏宇 & Friends The Next Moment 音樂會」現場演出及三首MV。.

31 关系: 多多 (填詞人)徐浩 (歌手)喬星周錫漢八三夭C君粵語流行音樂索尼音樂娛樂索尼音樂娛樂 (香港)翁厚樑Dear Jane音樂專輯馮翰銘香港農夫 (組合)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陳詠謙陳考威陳柏宇ITunesLost And Found (陳柏宇專輯)Tales林若寧恭碩良李賢璞李閏珉梁栢堅 (填詞人)楊熙 (填詞人)歌手洪卓立最後的8/31

多多 (填詞人)

多多,香港填詞人,網路歌手草根。原名曾懿德,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就讀大學時首次以改編歌《不死鳥》奪得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作評審的歌詞唱作比賽亞軍。2004 年以原創歌曲《煙霧時限》及《彼岸說》於 Soofferstar 唱作比賽上分別奪得冠軍及季軍。.

新!!: The Next Moment和多多 (填詞人) · 查看更多 »

徐浩 (歌手)

徐浩(Terry Chui,),原名徐浩邦,香港歌手及音樂人,2006年至2008年與周錫漢(Randy Chow)及簡俊毅(Leo)組成組合V,2008年解散後單飛為創作歌手,在單飛前的《我82你74》曾經於各中文電台(粵語)熱播。與BMA約滿後成為The Island創作團隊的一份子。.

新!!: The Next Moment和徐浩 (歌手) · 查看更多 »

喬星

喬星(原名:蘇偉健,洋名:Kenny,),香港填詞人,正職為註冊社工,亦是一名腦麻痺患者。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及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中學時期開始嘗試填詞,大學時期在網上發表改編歌詞作品,並被流行音樂業界中人發掘而開始填寫原創歌曲,至2005年第一首填詞作品《苦情人》出版,正式入行。2007年與作曲人侯光武參加第十九屆CASH流行曲創作大賽,參賽作品《紅眼症》獲得季軍。2010年替張學友爵士音樂廣東專輯《Private Corner》填寫4首作品後,漸為人認識,至今作品超過60首。.

新!!: The Next Moment和喬星 · 查看更多 »

周錫漢

周錫漢(Randy Chow,),香港流行曲音樂人;2006年曾經加盟BMA旗下,並與徐浩及簡俊毅組成組合V,後因唱片公司決策原因,周錫漢主要擔任幕後製作,並與Edward Chan共同合作。早期主要以Man Keung或Randy Chow發表作品,2014年起以周錫漢的名字發表作品。 近年,周錫漢主要與Edward Chan、徐浩等音樂人合作,而常合作的歌手包括周柏豪、JW等。.

新!!: The Next Moment和周錫漢 · 查看更多 »

八三夭

八三夭(英語:The Last Day of Summer / 831),是台灣樂壇的五人男子樂團,於2003年成軍,現由阿璞、小橘、霸天、劉逼與阿電組成。2013年12月原團員子瑜宣布退團,新任鼓手阿電正式入團。.

新!!: The Next Moment和八三夭 · 查看更多 »

C君

鄭詩君(Stephen Cheng,),藝名「C君」,香港饒舌組合「農夫FAMA」成員及樂隊The Island成員,前樂隊System Map的主音。現為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及節目主持。.

新!!: The Next Moment和C君 · 查看更多 »

粵語流行音樂

粵語流行音乐(Cantonese popular music、簡稱Cantopop),又名香港流行音樂,主要是指產生於香港的本土音樂,同時也被用於指代音樂的創作、製作和消費的文化背景 粵語流行音樂於1970年代中期由《铁塔凌云》(许冠杰曲、许冠文词、许冠杰唱)及《啼笑因緣》一曲(顧嘉煇曲、葉紹德詞、仙杜拉唱)所帶動,因此被视为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其後蓬勃發展(另有論者認為是1973年的《分飛燕》)。 粵語流行音樂深受多種曲風影響,包括爵士、搖滾、節奏藍調、電子、西方流行音樂等,並擁有跨國的樂迷基礎,特別是东南亚國家和地區(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China Briefing Media.

新!!: The Next Moment和粵語流行音樂 · 查看更多 »

索尼音樂娛樂

索尼音樂娛樂(SONY MUSIC Entertainment,简称SME,前譯為新力音樂),是日本索尼公司(SONY)旗下音樂事業群,前身為索尼贝塔斯曼音樂娛樂公司(SONY BMG Music Entertainment)。 索尼哥倫比亞(Sony Music)音樂公司與德國贝塔斯曼(Bertelsmann AG)媒體集團音樂部門「贝塔斯曼音樂」(BMG)於2004年11月所合併成立,總部設於美國紐約,為全球第二大音樂唱片公司。在日本,日本索尼音樂集團(Sony Music Group)獨立於全球的索尼贝塔斯曼音樂(SONY BMG),但日本贝塔斯曼音樂(BMG JAPAN)則是直屬全球的索尼贝塔斯曼集團。 2008年8月5日,索尼宣布收購贝塔斯曼所持有索尼贝塔斯曼另50%股權,並於10月1日正式生效,索尼贝塔斯曼成為100%美國索尼子公司,並改回原名「索尼音樂娛樂」(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Inc.(SMEI))。 2012年4月19日,索尼音樂娛樂以22億美元收購英國百代音樂版權公司(EMI Music Publishing),索尼也因此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音樂庫 2018年5月22日,索尼音樂再以總價約23億美元收購百代音樂版權公司六成股權,擴充旗下音樂內容資產,加上 SONY 原先持有的三成股權,等於擁有 EMI 九成持股,亦即買下 EMI 超過210萬首歌曲版權,加上 SONY 原本擁有的230萬首歌曲版權,更將鞏固業內領先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版權商。.

新!!: The Next Moment和索尼音樂娛樂 · 查看更多 »

索尼音樂娛樂 (香港)

#重定向 索尼音樂娛樂香港.

新!!: The Next Moment和索尼音樂娛樂 (香港) · 查看更多 »

翁厚樑

#重定向 Dear Jane#成員介紹.

新!!: The Next Moment和翁厚樑 · 查看更多 »

Dear Jane

Dear Jane是一隊香港的樂隊,由主音黃天翱(Tim Wong)、結他手翁厚樑(Howie Yung)、低音結他手伍漢邦(Jackal Ng)和鼓手黎俊華(Nice)組成。 「Dear Jane」的名字來源,是“Dear John letter”的男子版(即在一段男女關係中,女方寄給男方的絕情信)。從樂隊名字顯示他們的歌曲以男性角度為主。Dear Jane四名成員在香港居住,早年曾經分別在不同地方留學,回港後決定以搖滚音樂在這個金錢掛帥的大都會生存。樂隊早期音樂以流行龐克與流行搖滾為主,至近年開始嘗試不同歌曲風格。.

新!!: The Next Moment和Dear Jane · 查看更多 »

音樂專輯

音乐专辑(),或简称为“专辑”,也有部分地区称呼为“大碟”,指的是多个音频录音作品以CD、唱片、录音带等介质为载体发布的单个项目的统称,一般指含有至少10個音軌的唱片。音乐录制专辑在20世纪初被开发出来,最早的音乐专辑类似数张78转唱片打包成书本的形式;而到了1948年,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的密纹唱片开始取代早期的78转唱片。进入21世纪之后,尽管密纹唱片还在发行,但是唱片的销售已经主要集中在CD、虛擬發行(如MP3)等兩大型態上了。卡式录音带则是从1970年代到2010年代伴随密纹唱片一起使用的一种专辑格式。 音乐专辑可以在移动或固定的录音室、室内体育馆、家中、户外场地或混合场地中录制,而完整录制一张专辑可能需要几小时到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录制,然后“混音”在一起。在录制专辑时如果是一次录制完成而不加任何混音效果也被称为“现场”,即便它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录音室的存在是为了消音和隔绝混响,因此混合不同音轨的时候需要协助;而如果是在其他场地,如音乐会场地或Live House因为允许混响,因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大部分现代录音室都包含丰富的编辑、音效及声音调整等功能。使用现代的录音技术,唱片歌手可以在不同时候的不同房间通过耳机监听其他声部的录音;同时,每个声部都可以单独录制成一条音轨。 专辑封面及封面上的说明文字也是有用的,通常会提供一些附加消息。比如:唱片分析、歌词或歌剧剧本等。 历史上,专辑这个单词用于指代那些以书籍形式集合在一起物品。而在音乐方面的应用见于19世纪早期的短篇音乐唱片集。 随后,相关的78转唱片集合在一起形成书册一样的专辑。Cross, Alan (2012-07-15).

新!!: The Next Moment和音樂專輯 · 查看更多 »

馮翰銘

Alex Fung 馮翰銘 (1980年3月1日),香港音乐人,於2003年成立TheInvisibleMen,為華語樂壇創作數百首金曲,總播放率超過十億次。。曾就讀高主教書院小學部,並後畢業於美國著名音樂學院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並於2001年起成為音樂創作人,主要負責流行曲之作曲、編曲、監製,亦有填詞。2013年成為環球唱片旗下歌手,推出其首張個人專輯。曾替樂壇天后容祖兒做唱片監製,亦常替王菀之編曲。其作品多數為歌手的主打歌,近年在香港樂壇十分受歡迎。他在2012、2013、2015、2016及2017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獲得「叱咤樂壇編曲人大獎」,亦在2013及2017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中獲得「叱咤樂壇監製大獎」。.

新!!: The Next Moment和馮翰銘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The Next Moment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農夫 (組合)

農夫(FAMA)是成立於2000年的香港說唱及嘻哈音樂組合,成員為陸永權(陸永)和鄭詩君(C君),其他成員包括於2005年離隊的聶碧芝(GiGi)及現時只做幕後音樂製作的DJ Galaxy。農夫的經理人DJ Tommy經理人公司 TG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 亦時常為農夫充當音樂監製。 農夫的歌有別於一般香港主流音樂,歌曲以嘻哈說唱為主,歌詞內容輕鬆幽默。過往曾和不同歌手及名人合作,包括陳冠希、樂瞳、林一峰、軟硬天師、王浩信、鄭希怡、容祖兒、HotCha、方大同、嘉琳、詹瑞文、麥玲玲、陶傑、林俊傑、王菀之等。.

新!!: The Next Moment和農夫 (組合)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The Next Moment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陳詠謙

陳詠謙(Abrahim Chan Wing Him,),香港填詞人及歌手,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肄業於香港大學音樂系,前組合VEGA成員。2012年演出短篇電影《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

新!!: The Next Moment和陳詠謙 · 查看更多 »

陳考威

没有描述。

新!!: The Next Moment和陳考威 · 查看更多 »

陳柏宇

陳柏宇(Jason Chan,),本名陳廣偉,香港出生,在加拿大長大。他於萬錦市就讀馬克維爾高級中學(Markville Secondary School),後入讀Albert Campbell Collegiate Institute。畢業後到加拿大聖力嘉學院(Seneca College)修讀社會工作文憑。 陳柏宇為香港Sony Music旗下藝人。陳柏宇於2006年憑《固執》一曲正式出道,並在2007年5月3日正式推出首張個人大碟《First Experience》,當中起用五大監製雷頌德、金培達、陳光榮、陳少琪、陳奐仁製作,在市場造成迴響。 更於2007年12月17日舉行首個個人音樂會。而在同年的頒獎典禮,他分別在新城勁爆頒獎典禮及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勇奪新人王的殊榮。 憑藉歌曲《你暪我暪》於2009年跑出的陳柏宇之後很快就陷入低潮,歌曲大幅減產,獎項數量大減,最後憑藉大熱歌曲《沒有你,我甚麼都不是》而人氣大漲,並於2016年勇奪演唱生涯的第一座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 「叱咤樂壇男歌手銀獎」,更在2017年奪得出道的第一座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 「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實力得到廣大樂迷的認同和喜愛。 至今陳柏宇擁有不少燴炙人口的歌曲,包括《I Will Be Loving You》、《I Miss You》、《你暪我暪》、《別來無恙》、《沒有你,我甚麼都不是》、《霸氣情歌》等。不少樂評人認為陳柏宇演繹歌曲感情細膩,被部份傳媒封為「療傷情歌王子」。由於作風低調,為人謙厚,他亦被網民和傳媒封為「隱世高手」。.

新!!: The Next Moment和陳柏宇 · 查看更多 »

ITunes

iTunes是一款媒體播放器的應用程式,2001年1月10日由蘋果電腦在舊金山的Macworld Expo推出,用來播放以及管理數位音樂與視訊檔案,是最受歡迎的管理iPod与iOS设备檔案的主要工具之一。此外,iTunes能連線到iTunes Store(在有網路連線且蘋果公司在當地有開放該服務的情況下),以便下載購買的數位音樂、音樂影片、電視節目、iOS应用(在iOS 11推出后去除)、各種Podcast以及標準長片。2015年起电脑端的Apple Music服务也被整合进了iTunes中。 此程式原來由傑夫·羅賓(Jeff Robbin)和比爾·金凱德(Bill Kincaid)開發,當初稱作SoundJam MP,1999年由Casady & Greene發表。2000年被蘋果電腦買下,更換新的使用者介面,增加燒錄CD的功能,並且移除面板支援,改名為iTunes。起初只能在Mac OS 9 作業系統上運行,九個月後,第二版支援Mac OS X系統,第三版停止支援Mac OS 9。2003年10月,iTunes 4.1版本發佈,增加了對Windows 2000和XP的支援。2007年,微軟發佈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Vista,與iTunes有數個已知的相容性問題,蘋果已發行新版本以修正問題。 iTunes可從蘋果的網站免費下載取得,麥金塔電腦和一些iPod產品也有附帶此軟體。它也曾是蘋果iLife多媒體應用程式套件的一部分。.

新!!: The Next Moment和ITunes · 查看更多 »

Lost And Found (陳柏宇專輯)

《Lost And Found》是香港歌手陳柏宇的第七張大碟,於2012年3月23日推出,2012年3月16日 (六) 10:00 (UTC+8)查閱。專輯的廣東歌部分,邀請到陳柏宇多位唱作歌手好友為其作曲,包括專輯第一主打《命案》,就為其好友周柏豪的創作。《命案》派台後得到很大迴響,歌中對自我心理黑暗面的描述,一改陳柏宇過往的「悲情歌王子」形象。而國語歌部分則邀請到台灣著名音樂制作人薛忠銘為其監製。.

新!!: The Next Moment和Lost And Found (陳柏宇專輯) · 查看更多 »

Tales

《Tales》是香港歌手陳柏宇的第九張大碟,於2013年11月25日推出,2013年11月25日 (一) 18:25 (UTC+8)查閱。當中陳柏宇找來馮翰銘、恭碩良、倪凱民和藍奕邦創作歌曲,他自己也譜寫了四首歌,當中專輯第一主打是《矛盾大對決》,第二主打則是情歌《Baby Don't Cry》。.

新!!: The Next Moment和Tales · 查看更多 »

林若寧

,本名龐健章,香港男填詞人,2001年開始填詞,是近年冒起得最快的新晉填詞人,亦是商台叱咤903總監。他亦是著名填詞人林夕的徒弟,畢業後唯一一份應徵過的工作就是面對林夕。他曾在林夕的詞集《林夕字傳2》作眉批;亦曾在許志安的專輯《In The Name Of...》撰寫文案。現時已婚,妻子為商業電台前DJ張詠妍。 他曾為不少流行曲填詞,部份甚至是大熱作品,其中為李克勤所填的《花落誰家》更獲2007年度四台聯頒音樂大獎歌曲獎。 林若寧一向保持低調的作風,然而在2009年,他與林夕一起包辦李克勤的專輯《Threesome》的歌詞,是繼許志安的《In The Name Of...》後,二人再次合作;而在《Threesome》的封面中,兩位填詞人更被邀拍攝封面,而林若寧的「廬山真面目」亦就此公開,被森美稱為樂壇的大突破。.

新!!: The Next Moment和林若寧 · 查看更多 »

恭碩良

恭碩良(Joventino Couto Remotigue, Jun Kung,),又名李尊傑、李祖倫,澳門土生葡人,是澳門及香港創作歌手、鼓手及唱片監製。目前以創作歌手的形象,在澳門、香港及中國內地發展。.

新!!: The Next Moment和恭碩良 · 查看更多 »

李賢璞

#重定向 八三夭.

新!!: The Next Moment和李賢璞 · 查看更多 »

李閏珉

李閏珉(YIRUMA,이루마,),是一位出身韩国首爾的新世纪音樂钢琴家與作曲家。 他对传统的古典音乐十分关心,也对电影音乐十分关注,所以在他的音乐中更富有感性。他的音乐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以及欧美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他最著名的作品《雨的印记》(Kiss the Rain)和《在你身上流動的河》(River Flows In You)更是确立他在新世纪音乐的地位。 雨的印记于2003年收录在其钢琴曲专辑《From The Yellow Room》中,据说是星夜中的一场骤雨激发了李闰珉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此曲。.

新!!: The Next Moment和李閏珉 · 查看更多 »

梁栢堅 (填詞人)

梁栢堅,香港填詞人,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及張祝珊英文中學,《雷詞》、《甜詞》及《凌詞》作者,《101雜誌》及《蘋果日報》等專欄作者。除為各歌手填詞外,梁栢堅亦熱衷於為諷刺時弊而在網上進行二次創作,時事觸角敏銳。於訪問中公開表示,此時的香港人好需要林振強,奈何他走得早。。.

新!!: The Next Moment和梁栢堅 (填詞人) · 查看更多 »

楊熙 (填詞人)

楊熙,香港填詞人。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及玫瑰崗學校。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畢業,主修會計。二〇〇七年入行,二〇一四年開始主力為電視劇填寫歌詞。現時發表作品一百餘首。.

新!!: The Next Moment和楊熙 (填詞人)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The Next Moment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洪卓立

洪卓立(英文名:Ken Hung Cheuk Lap,),香港男歌手,生於香港,佛教徒。於2006年參加無綫電視與英皇娛樂合辦的「2006年度英皇新秀歌唱大賽」奪得亞軍而晉身樂壇,2007年跟同公司的另一位新人鍾舒漫一同出道,現為英皇娛樂旗下歌手。出道後憑著首支派台歌《愛·無膽》榮登新城電台流行榜首名,其他電台流行榜亦進軍三甲位置。2008年憑《彌敦道》一曲榮登電台及電視台榜首,名氣大增。他是2007年唯一一個男新人能囊括四個樂壇頒獎典禮的新人獎項的男歌手。其女友是同公司藝人湯怡。.

新!!: The Next Moment和洪卓立 · 查看更多 »

最後的8/31

《最後的8/31》是台灣搖滾團體八三夭的第三張大碟,是他們加入相信音樂後推出的首張專輯。專輯於2012年4月23日開始預購,5月30日發行,第一主打歌為《東區東區》。.

新!!: The Next Moment和最後的8/31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