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之间的区别

M1903春田步槍 vs. 军事技术与装备

M1903春田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弹仓式手动步槍,1903年定型稱为「0.30口径M1903式步枪」,因其由春田(Springfield)兵工廠研制而得名M1903春田步枪(Springfield rifle)。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期间装备的制式步枪。. 军事技术与装备,簡稱軍備,羅列了古今各式各樣的武器、技術,甚至理論,為軍事學中重要的一環。.

之间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相似

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三八式步枪刺刀莫辛-納甘步槍M1加兰德步枪李-恩菲爾德步槍步枪手動槍機

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槍(日語:三八式歩兵銃;さんぱちしきほへいじゅう,Sanpachi-shiki hohei-juu)為手動步槍,日本陆军於日俄戰爭同年(1905年,明治38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槍在中國一向俗稱為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随枪机連動的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M1903春田步槍和三八式步枪 · 三八式步枪和军事技术与装备 · 查看更多 »

刺刀

刺刀,又稱銃劍、銃刀,为安裝或捆绑在枪管上的匕首、小刀式武器,作为远距武器的近距离防御使用。.

M1903春田步槍和刺刀 · 军事技术与装备和刺刀 · 查看更多 »

莫辛-納甘步槍

莫辛-納甘(法文:Mosin-Nagant)步枪是由設計者俄國陸軍上校和比利時槍械設計師李昂·納甘共同命名的手動步槍,在俄語圈國家也被普遍的称为莫辛步枪 (俄文:Винтовка Мосина),多种型号的莫辛-納甘步枪在俄罗斯帝国军队以及苏联红军作为制式武器服役,各种型号的莫辛-納甘步枪在日俄戰爭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有投入使用,越南战争甚至阿富汗戰爭皆有出現。至今仍是民用步枪常见之型号。.

M1903春田步槍和莫辛-納甘步槍 · 军事技术与装备和莫辛-納甘步槍 · 查看更多 »

M1加兰德步枪

M1加蘭德步枪(M1 Garand,官方命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30, M1,大陸俗称“大八粒”)是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在1936年取代了美軍制式M1903春田步槍,亦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步槍之一。美軍的M1加蘭德步枪最終在1957年被M14自動步槍取代。.

M1903春田步槍和M1加兰德步枪 · M1加兰德步枪和军事技术与装备 · 查看更多 »

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Lee-Enfield)也译李恩飞步枪是1895年至1956年英軍的制式手動步槍,有大量衍生型,亦是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印度。 李-恩菲爾德步槍發射.303 British口徑彈藥,取代了英軍早期的Martini-Henry、Martini-Enfield及Lee-Metford步槍,其後在1956年被L1A1 SLR取代,但部份英聯邦國家中仍有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共生產了逾1千7百萬支。.

M1903春田步槍和李-恩菲爾德步槍 · 军事技术与装备和李-恩菲爾德步槍 · 查看更多 »

步枪

步枪(Infantry firearm),或称为步--、步铳、步兵铳,是步兵使用的制式长管枪械。现今步枪多指來福槍(rifle),即枪膛内壁锻有膛線、配有枪托用于抵肩精准射击的单兵轻武器。历代战场上出现的步枪有:.

M1903春田步槍和步枪 · 军事技术与装备和步枪 · 查看更多 »

手動槍機

手動步槍(manual operation rifle)是指需要以手動方式完成子彈送入槍膛(上膛)與將使用過的彈殼退出槍膛(退膛)動作的步槍。由於每一次子彈上膛都是以手動的方式進行,這一類步槍只能進行單發射擊,無法達到半自動或者是全自動射擊的要求,在军事上的作用已经大部分被自动武器取代。但在民間市場使用仍然相當的廣泛,譬如狩獵的活動當中,手動步槍仍然是最主要的使用槍械。射擊運動用的競賽步槍,因為精度是最重要的條件,所以實際上也清一色是手動步槍。.

M1903春田步槍和手動槍機 · 军事技术与装备和手動槍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之间的比较

M1903春田步槍有60个关系,而军事技术与装备有49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25% = 7 / (60 + 498)。

参考

本文介绍M1903春田步槍和军事技术与装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