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区别

L球粒隕石 vs. 木卫三

L球粒隕石(又稱低鐵群球粒隕石)是一種普通球粒隕石,亦是第二常見的隕石。大約40%被記載的隕石屬於此類,在普通球粒隕石中,L球粒隕石佔40%。 此類隕石含鐵量較低,佔其重量的20-25%,其名字中的“L”代表低鐵含量(英語:Low iron abundance,與H球粒隕石相對。約有4-10%的鎳-鐵為自由金屬,因此這些隕石也具有磁性,但不及H球粒隕石強。 L球粒隕石中含有最多的礦物為橄欖石和紫蘇輝石(斜方輝石的一種),還有磁鐵礦和鎳-鐵金屬。大部分(超過60%)屬於球粒隕石岩石學分類中的第6型,暗示母天體具有足夠巨大(直徑大於100千米)來產生較強的加熱。 與其它球粒隕石相比,很大比例的L球粒隕石曾經過嚴重的衝擊作用,天文學家認為母天體曾經歷毁滅性的撞擊。放射性定年法指出該事件發生於約5億年前。 這類隕石的母天體仍未找到,但愛神星、花神星或整個花神星族也有可能。愛神星被發現與L球粒隕石的光譜相似,而花神星族的環境証據則包括:. * 注意:在希臘神話方面,名稱叫做伽倪墨得斯。關於天文學方面,名稱叫蓋尼米德,也可以叫做甘尼米德。 木卫三又稱為「蓋尼米德」(Ganymede,),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 从先驱者10号开始,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此外,一个被称为“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预计将会于2020年实施。.

之间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相似

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光學頻譜H球粒隕石

光學頻譜

光学频谱,简称光谱,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光栅、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唯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類大脑視覺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其原因是粉红色并不是由单色组成,而是由多种色彩组成的。参见颜色。.

L球粒隕石和光學頻譜 · 光學頻譜和木卫三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L球粒隕石和铁 · 木卫三和铁 · 查看更多 »

H球粒隕石

H球粒隕石(又稱高鐵群球粒隕石)是一種普通球粒隕石,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陨石。大约40%被记载的陨石归属此类,在普通球粒隕石中,H球粒隕石佔46%;而在整個球粒隕石類別中則佔44%。 与其他的普通球粒隕石相比较,此类陨石含鐵量較高,占总重量的25-31%,其名字中的“H”即代表高铁含量(英语:High iron abundance)。這些鐵大半呈自由狀態,因此儘管H球粒隕石具有石質的外貌,它具有高磁性。 這類隕石其中一個可能的母天體是S-型小行星韶神星,或婚神星與虹神星(但可能性較低)。一般認為,韶神星受撞擊後產生了一些近地小行星,這些近地小行星再受到其它撞擊,產生的碎片掉到地球,成為了這些隕石,而非直接源自韶神星。 H球粒隕石與IIE鐵隕石具有非常相似的微量元素豐度與氧同位素比例,使人相信它們來自同一母天體。 H球粒隕石中最豐富的礦物為古銅輝石(斜方輝石的一種)與橄欖石。大部分H球粒隕石都經過嚴重的蝕變,超過40%的H球粒隕石屬於球粒隕石中的岩石學第5型,其餘為第4型或第6型。只有少數(約2.5%)為未有太大變異的岩石學第3型。 從前,H球粒隕石曾以其主要礦物而被稱為“古銅輝石球粒隕石”或“橄欖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但今已不用。.

H球粒隕石和L球粒隕石 · H球粒隕石和木卫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比较

L球粒隕石有13个关系,而木卫三有15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80% = 3 / (13 + 154)。

参考

本文介绍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