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区别

LL球粒隕石 vs. 木卫三

LL球粒隕石(又稱為低鐵低金屬群球粒隕石)是最豐富的普通球粒隕石中佔的比例最小的一個族群,大約是已發現墬落球粒隕石的10-11%,和所有墬落隕石的8-9%(參見墬落隕石的統計)。 LL所代表的意義是低鐵(總含量)和低金屬,它們的鐵總含量約為19-22%,而金屬鐵則只有0.3-3%,這意味著多數的鐵都是以氧化鐵(FeO)的形式存在於矽酸鹽內;橄欖石中包含26-32摩爾百分比的鐵橄欖石(Fa)。含量最豐富的礦物是紫蘇輝石(一種輝石)和橄欖石。其它的礦物包括鐵-鎳金屬、隕硫鐵(FeS)、長石或長石的玻璃、鉻鐵礦、和磷酸鹽。 LL球粒隕石在普通球粒隕石的族群中擁有最大的球粒,平均直徑在1mm。LL群組包括許多主要的普通球粒隕石,包括最著名的Semarkona(類型3.0)的球粒隕石。但是,大多數的LL球粒隕石都曾經歷過熱變質,在岩時學上的類型是5和6,這表示它們礦物中的成分是均勻的,球粒的邊緣已經擴散而不易分辨。這些,加上金屬含量低,導致19世紀的礦物學家Tschermak推定他門是從無球粒隕石過渡到球粒隕石的中間產物,並命名為古銅橄欖無粒隕石 或「橄欖石-紫蘇輝石球粒隕石」。我們現在知道LL球粒隕石和無球粒隕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這兩個名詞在LL球粒隕石的分類中早就不再使用了。許多LL球粒隕石視角礫岩。. * 注意:在希臘神話方面,名稱叫做伽倪墨得斯。關於天文學方面,名稱叫蓋尼米德,也可以叫做甘尼米德。 木卫三又稱為「蓋尼米德」(Ganymede,),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 从先驱者10号开始,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此外,一个被称为“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预计将会于2020年实施。.

之间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相似

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辉石

辉石

辉石是一种重要的硅酸盐矿物,是辉石类矿物的总称,常在火成岩和变质岩中被发现。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辉石可被分为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两个亚族,前者属于单斜晶系,后者属于斜方晶系。辉石类矿物的共同特点是其晶体中含有硅氧四面体形成的单链结构。.

LL球粒隕石和辉石 · 木卫三和辉石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比较

LL球粒隕石有7个关系,而木卫三有15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62% = 1 / (7 + 154)。

参考

本文介绍LL球粒隕石和木卫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