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之间的区别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 vs.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其正式期限前后都有热带天气活动,这在超过半个世纪里还是头一遭。全季共形成21个热带低气压,其中16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获命名,7场达到飓风标准,3场成为大型飓风。截至2014年,这仍然是有纪录以来第8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飓风伊莎贝尔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北方向海域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强度标准,是本季的最强飓风。伊莎贝尔之后以二级飓风强度吹袭北卡罗莱纳州,对美国多个州构成严重影响,一共造成价值36亿美元(2003年美元,相当于如今的美元)的巨额损失,还夺走了51人的生命。 4月20日,亚热带风暴安娜提前拉开本季序幕,飓风季还要到1个多月后的6月1日才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9月上旬,飓风费边以三级强度袭击百慕大,是1926年以来对该岛造成破坏最严重的飓风,导致4人死亡,损失达3亿美元(2003年美元,相当于如今的美元)。飓风胡安以二级飓风强度对新斯科舍、特别是哈利法克斯构成重创,是1893年以来第一个吹袭该省的飓风。飓风季结束后,伊莎贝尔、费边和胡安3个名称都因风暴造成的严重破坏而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此外,飓风克劳德特和飓风埃里卡均以飓风强度的最低标准先后袭击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 热带风暴格雷斯(Tropical Storm Grace)是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期间吹袭德克萨斯州的一场弱热带风暴,是该季第11个热带低气压和第7场热带风暴,也是全季强度最弱的热带风暴,由8月30日墨西哥湾西部的一股东风波发展形成。受西侧的上层低气压影响,格雷斯存在期间的组织结构一直很混乱。风暴向西北方向移动,从德克萨斯州东南部登陆,然后在陆地上空迅速减弱,于9月2日与冷锋合并而消散。 受风暴影响,德克萨斯州降下暴雨,引起山洪爆发,造成轻度破坏。冷锋吸收风暴残留后给德州至中大西洋地区带去中到大雨。印第安纳波利斯爆发的洪灾最为严重,创纪录的降水对700余户民居构成影响。整体而言,风暴沿途虽然产生强降雨,但导致的破坏程度很轻。.

之间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相似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加勒比海塔毛利帕斯州墨西哥湾大西洋小安的列斯群岛尤卡坦半岛中大西洋地区东风波弗吉尼亚州低气压德克萨斯州信風國家颶風中心美國南部熱帶氣旋风切变风暴潮路易斯安那州最大持续风速2003年飓风克劳德特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Mar Caribe;Mer des Caraïbes;Caraïbische Zee)是位于西半球热带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与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东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则是南美洲。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积达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点是开曼群岛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度低于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和洪都拉斯湾等.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加勒比海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加勒比海 · 查看更多 »

塔毛利帕斯州

塔毛利帕斯州 (Tamaulipas)是墨西哥東北部的一個州。面积79,384平方公里,人口3,024,238(2005.10.17)。.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塔毛利帕斯州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塔毛利帕斯州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尤卡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南为古巴,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暖流的起點。墨西哥湾形成于3亿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Huerta, A.D., and D.L. Harry (2012) Wilson cycles, tectonic inheritance, and rifting of the North American Gulf of Mexico continental margin. Geosphere.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墨西哥湾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墨西哥湾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大西洋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小安的列斯群岛

小安的列斯群岛(Lesser Antilles,Antillas Menores),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和南部的岛群,群岛呈圆弧状,由于位于加勒比海,又称加勒比群岛。包括背风群岛(包含维尔京群岛)、向风群岛和背風安的列斯群島(委内瑞拉以北海面上的许多岛屿),面积1.43万平方公里。 小安的列斯群岛政局比起鄰近的中美洲和海地要來的穩定不少,當地治安也好過不少南美國家,吸引不少遊客前往當地渡假,使其觀光產業相當的繁榮。 Category:加勒比海島嶼 * Category:加勒比海群岛.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小安的列斯群岛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小安的列斯群岛 · 查看更多 »

尤卡坦半岛

加敦半島(),位於中美洲北部、墨西哥东南部的半岛,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将加勒比海从墨西哥湾中分离出。东靠加勒比海,西临墨西哥湾、坎佩切湾,东北隔尤卡坦海峡与古巴相望,面积達19.76万平方公里。半岛大部分属于墨西哥的坎佩切州、金塔纳罗奥州和尤卡坦州,中南部和东南部分属危地马拉佩滕省和伯利兹。尤卡坦半岛大体上与玛雅文明的影响范围一致。直至今日,玛雅人以及带有部分玛雅血统的混血儿仍然占据该半岛的很大一部分人口,并且玛雅语仍然被广泛使用。.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尤卡坦半岛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尤卡坦半岛 · 查看更多 »

中大西洋地区

#重定向 中大西洋州份.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中大西洋地区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中大西洋地区 · 查看更多 »

东风波

东风波是在副熱帶高壓帶南侧对流层中、下层的东风带中,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区,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东风波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东风波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州

維吉尼亞州(),正式名称为維珍尼亞聯邦,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 維吉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之间,其北部地区与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相邻。该州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发源地之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全州总人口818.6万,实现GDP总量3970亿美元。.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弗吉尼亚州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弗吉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低气压

低壓區(Low pressure area,符號為L)是大氣中氣壓較鄰近地區為低的地帶。一般都是成螺旋狀,是為氣旋。在北半球低氣壓區域內的空氣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順時針方向。偶爾也有一連串低壓區連在一起,稱為「低壓槽」,因該區的大氣壓力比其兩旁為低,所以稱為槽,是為槽線取其陷下的意思。低壓區一般都伴着雲,或會有風、雨(通常雨勢較大並夾雜著狂風雷暴)。cvuc55ff7guxftssdu.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低气压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低气压 · 查看更多 »

德克萨斯州

得克萨斯州(State of Texas),簡稱德州,是全美國土地面積和人口的第二大州(面積僅次於阿拉斯加;人口次於加州)。州名源自美洲原居民的語言,意思是“朋友”或是“盟友”。十七世紀時,西班牙的探險家在與Caddoan語族的Hasinai族人打交道時,將印第安人稱呼自己為朋友(thecas)的词語誤解為德州的地名,雖然後來明白到原本的意思而嘗試更改,但德薩斯此一地名一直沿用下來。雖然地名的意思曾被誤解,但卻與今日得州的座右銘「友誼」不謀而合。.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德克萨斯州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德克萨斯州 · 查看更多 »

信風

信風,又稱貿易風,指的是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北半球吹的是東北信風,而南半球吹的是東南信風。信風經常會增加熱帶風暴的威力,影響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地區。 信風年年反覆穩定出現,猶如潮汐有信,因此稱為「信風」。古代商人們也利用信風的規律性做航海貿易,因此信風才稱做「貿易風」。 西方古代商人们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这一点导致 Trade wind 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但这是望文生义,是不对的。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原来,这是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 信风对于船只的航行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信風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信風 · 查看更多 »

國家颶風中心

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缩写作 NHC)是一個美國国家气象局負責天氣預報的部門,在IERS參考子午線到西经140度线以及北大西洋北緯30度線和北緯31度線之間負責跟蹤和預測天氣系統。該機構與國家氣象局的邁阿密分支機構共同位於佛羅里達州佛羅里達大學公園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校園。 雖然國家颶風中心(NHC)是美國的一個機構,但世界氣象組織已經將其指定為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成為這些地區發生的熱帶氣旋預報和觀測資料交換所。如果中心斷電或喪失工作能力,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則會支持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諮詢和熱帶天氣預報,而則支持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諮詢和熱帶天氣預報。.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國家颶風中心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國家颶風中心 · 查看更多 »

美國南部

美國南部(Southern United States,或 American South)—也經常被簡稱為美南、迪克西、或直接稱為南部,構成了美國南部至東南部的一片廣大地區。這個地區帶有相當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包括了早期歐洲殖民時期留下的痕跡、對於州權原則的堅持、早期的奴隸制度、以及在聯盟國分離時於美國內戰中受到的衝擊,美國南部發展出了她獨特的傳統、文學、音樂形式、以及各種的烹飪食物。.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美國南部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美國南部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熱帶氣旋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熱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风切变

风切变(wind shear),又稱风切或風剪,是指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风切变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风切变 · 查看更多 »

风暴潮

风暴潮或稱暴潮(storm surge)是由熱帶氣旋、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漲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湧进内陆,造成巨大破坏。如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洪水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余人死亡。又如1970年11月12-13日发生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一次风暴潮,曾导致30餘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62年,颱風溫黛在香港吐露港引發嚴重风暴潮。2013年,颱風海燕侵襲菲律賓禮智省獨魯萬市,導致1萬人以上死亡。.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风暴潮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风暴潮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安那州

路易斯安娜州(État de la Louisiane; State of Louisiana),簡稱路州,是美國的一個州,位於墨西哥灣沿岸。此州以對比強烈的文化、地理景觀著名。如嘉年華會的狂歡和荒野沼澤地中的寂靜;並混合了美國幾乎所有的重要文化元素,如印地安、西班牙、法國、英國和非洲等文化。盛產石油。.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路易斯安那州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路易斯安那州 · 查看更多 »

最大持续风速

热带气旋对应的最大持续风速(Maximum sustained wind)是一个用于衡量风暴强度的常见指标。一个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其最大持续风速可以在风眼墙中探测出来。与阵风不同的是,持续风速是根据采样一段时间内的风速计算平均值来得出。对速的测量已经制订了全球统一的标准,在距地球表面10米处进行,而最大持续风速则代表了热带气旋内部任何位置在一分钟或十分钟时间段内的最高平均风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磨擦,风速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如果热带气旋位于陆地上空的山峰或山脉附近也同样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对于海上的热带气旋,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来确定其最高持续风速。如果有陆地、船只、飓风猎人侦察机的观察报告以及雷达图像,那么气象部门同样可以对最大持续风速做出估算。这个数值可以通过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加以应用,有助于对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破坏作出预计。.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最大持续风速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最大持续风速 · 查看更多 »

2003年飓风克劳德特

飓风克劳德特(Hurricane Claudette)是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三个热带风暴和第一个飓风,也是一个持续时间相当长的大西洋飓风。克劳德特源于加勒比以东洋面一股快速向西移动的东风波,掠过尤卡坦半岛后转向西北穿过墨西哥湾。风暴起初一直保持着热带风暴强度,但就在其登陆德克萨斯州卡尔霍恩县沿海非建制地区奥康纳港前快速增强到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标准。对于这场飓风走向和强度的预测一直无法确定,导致风暴沿途大范围地区都做了大量的防灾准备工作,并且很多最终都是毫无必要的。 克劳德特是继1997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飓风丹尼以来首个在7月登陆美国的飓风,在德克萨斯州造成一人死亡和中等程度的破坏,其中大部分是因狂风导致,同时还出现了大范围的海滩侵蚀。飓风造成的损失促使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德克萨斯州南部为联邦灾区,受到影响的灾民因此可以申请联邦援助。克劳德特还以热带风暴强度给墨西哥的金塔纳罗奥州带去了暴雨,造成了轻微损失,并且发展为热带气旋以前还对圣卢西亚造成了轻度破坏。.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飓风克劳德特 · 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和2003年飓风克劳德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之间的比较

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有96个关系,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有4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13.99% = 20 / (96 + 47)。

参考

本文介绍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和2003年热带风暴格雷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