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之间的区别

1878年柏林會議 vs. 1878年柏林條約

柏林会议(德语: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6月13日-1878年7月13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会议。与会国包括当时欧洲强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德国)、"Besides Turkey, there were six Great Powers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 Great Britain, France, Austria-Hungary, Italy and Germany." 巴尔干半岛各国(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和奥斯曼帝国。这次会议旨在确定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各国的领土。最终,会议以柏林条约的签订而结束。. 《柏林条约》是柏林会议(1878年6月13日-7月13日)的最终议定书。根据条约,与会国英国、奥匈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修改了该年3月3日签署的《圣斯特凡诺条约》。.

之间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相似

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奥托·冯·俾斯麦巴尔干半岛德意志帝國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俄罗斯帝国聖斯特凡諾條約柏林東魯米利亞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奥匈帝国

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Ausztria-Magyarország)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其建立源於1867年奧匈折衷方案,1918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灭亡。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双方在法定意义上是平等的,两国在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鑄幣等领域分别享有自主權,外交和國防事务統一由帝國的中央政府處理。奥匈帝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国土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为欧洲次于俄国的第二大国,人口总数居欧洲第三,次于俄国和德国。 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为帝国存续期间少有的领土扩张,酿成波斯尼亚危机",间接为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埋下祸根。事件中,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黑手黨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同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战败而解体,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和匈牙利王国成为奥匈帝国的法理继承国,而在奥匈帝国故土上建立起来的独立民族国家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等;亦有部分领土被波兰第二共和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继承。 奧匈帝國是多民族国家,其內政事务常需要由其国土范围内12个民族代表共同商議决定。其存续期间欧洲民族主義思潮盛行,各地民族独立思想已趨至成熟,国内民族起事和民族纠纷不断,民族问题严重,由之产生的语言分歧也使得战时军队指挥效率低下。雖然奧匈帝國在民族問題上舉步維艱,但在它所存在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实现了近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奥匈帝国保有世界规模第四大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其家用电器、电力工业设备及发电厂发电装置的制造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德国。.

1878年柏林會議和奥匈帝国 · 1878年柏林條約和奥匈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1878年柏林會議和奥斯曼帝国 · 1878年柏林條約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奥托·冯·俾斯麦

奥托·愛德華·利奧波德·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勞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鐵血宰相」(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奉行「鐵血政策」。但他在1871年德國統一後,對外收斂鋒芒,強調自己不過是「誠實經紀人」(或翻成「誠實仲介人」)。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鐵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並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又译“帝国总理”)。俾斯麦是保守派,維護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九,次於第八偉大的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

1878年柏林會議和奥托·冯·俾斯麦 · 1878年柏林條約和奥托·冯·俾斯麦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1878年柏林會議和巴尔干半岛 · 1878年柏林條約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1878年柏林會議和德意志帝國 · 1878年柏林條約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是一場奧斯曼土耳其與俄羅斯帝國及其盟友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源自於俄國希望打開通往地中海的通路,並且解放生活在巴爾幹半島,信仰東正教的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使他們從鄂圖曼帝國獨立出來。 在1875年,黑塞哥维那地区发生反抗,反抗残暴统治的苏丹,是为黑塞哥维那起事。这次起事迅速蔓延至波斯尼亚及保加利亚境内。列强相信他们必须干涉,以免一场惨烈而血腥的战争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最先行动的是三皇同盟,同盟对于近东问题的态度可以体现于安德雷西文件(Andrassy Note,安德雷西为奥匈帝国的外交家)之中。这份文件,寻求避免大规模暴乱发生于东南欧、催促苏丹进行多项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员会,以监督苏丹的改革。英法对此赞同,安德雷西文件递交予苏丹,苏丹于1876年1月31日同意文件的建议。然而,黑塞哥维那的反抗军领袖,却拒绝接受这份文件,指出苏丹曾经承诺进行改革,不过从未有履行。 三皇的代表再次于柏林聚会,他们达成了柏林备忘录(Berlin Memorandum)。为了说服黑塞哥维那人苏丹会切实执行其承诺,备忘录建议由列强领事监督在反抗省份的改革。在朴特同意这个备忘录前,奥斯曼帝国已经被内乱所震撼,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被废位。新的苏丹穆拉德五世,在3个月后因为精神问题也被废除,变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同时,奥斯曼帝国遇到更多困难,帝国国库已经空虚,而且反抗由波黑继续燃烧至塞尔维亚、黑山及保加利亚境内(又称四月起事)。然而奥斯曼帝国仍然在1876年8月将反抗镇压下去。这干扰了俄国的计划,因为她打算趁混乱期间,夺取奥斯曼帝国在东南欧的地区。 当起事被大规模镇压后,谣言指奥斯曼帝国对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谣言冲击了欧洲人的感情。俄国现在期望发动战争,加入反抗军的一方,因为她想趁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不过列强(英、法、俄、德、奥匈、意)代表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试图取得更大的和平。苏丹却拒绝允许外国领事监督波黑的改革进行。1877年,列强再次试图与奥斯曼帝国谈判,但建议再度被对方拒绝。 俄国于1877年4月24日对奥斯曼帝国宣战。俄国成功争取到奥匈帝国的中立,透过许诺战后与奥匈瓜分战时夺取的土地,即奥匈将取得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尽管英国仍然对俄国威胁她在南亚的殖民地,但却未有卷入战事中。但当俄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催促德国及奥匈帝国协助他。 1877年4月24日,俄军從巴爾幹半島及高加索兩地發動進攻。巴爾幹半島是主要戰場,俄軍主力進入羅馬尼亞後,6月及7月在不同地點渡過多瑙河,12月攻佔土軍重要據點普列文,次年1月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被逼接受俄國提出的和平條件,是为《聖斯特凡諾條約》,条约建议建立包括亚得里亚堡和萨洛尼卡的大保加利亚,并使土耳其赔款2亿1,000万卢布。由於這會令俄國在歐洲的勢力坐大,各国均极力反对之。最後1878年歐洲列強在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並以《柏林条约》取代《聖斯特凡諾條約》,保加利亚、东鲁梅利亚改由土耳其保护,土耳其赔款2亿卢布。 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在戰後脫離了土耳其的控制,兩國視這次獨立為第二次建國。這場戰爭也為羅馬尼亞王國完全獨立提供了機會,儘管羅馬尼亞從未像其它巴爾幹國家那樣被奧斯曼帝國所直接統治,他們仍將此戰視爲羅馬尼亞獨立戰爭。 Category:俄土战争 Category:1877年 Category:1878年 Category:羅馬尼亞歷史.

1878年柏林會議和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 1878年柏林條約和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1878年柏林會議和俄罗斯帝国 · 1878年柏林條約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聖斯特凡諾條約

《圣斯特凡诺条约》是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在俄土战争结束后,于1878年3月3日在圣斯特凡诺 (1925年前的San Stefano,现在称为Yeşilköy,亦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堡西部的签署的条约。俄方代表是伊格那提耶夫伯爵与亚历山大·涅利多夫,而土方的代表是外长 Safvet Pasha 与驻德国大使萨杜拉贝伊。 尽管从沙俄签署条约反映的官方想法来看,沙俄只想划出临时缓冲区来与列强达成最终解决方案,但这个条约却成为保加利亚外交政策的核心,并导致了灾难性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和其后更为严重的参加一战,直到1944年。 条约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保加利亚近500年的统治,成立了保加利亚大公国,条约签署的日期成为保加利亚的国庆日。.

1878年柏林會議和聖斯特凡諾條約 · 1878年柏林條約和聖斯特凡諾條約 · 查看更多 »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1878年柏林會議和柏林 · 1878年柏林條約和柏林 · 查看更多 »

東魯米利亞

东鲁米利亚(保加利亚语:Източна Румелия Iztochna Rumelija;鄂圖曼土耳其语:Rumeli-i Sarki;土耳其语:Sarki Rumeli;希腊语:Ανατολική Ρωμυλία)位於歐洲巴爾幹山脈南部,原是鄂圖曼帝国从1878年到1885年的一个省,名义上直到1908年。它的首都是普罗夫迪夫(希腊语:Philippopolis;土耳其语:Filibe)。东鲁米利亚全境位于今保加利亚南部。.

1878年柏林會議和東魯米利亞 · 1878年柏林條約和東魯米利亞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1878年柏林會議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1878年柏林條約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之间的比较

1878年柏林會議有26个关系,而1878年柏林條約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19.30% = 11 / (26 + 31)。

参考

本文介绍1878年柏林會議和1878年柏林條約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