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Sonic (消歧義)

指数 Sonic (消歧義)

Sonic可以指代以下事物:.

7 关系: 刺猬索尼克隨身聽音速音速青春超級索尼子Sonic TeamSonicStage

刺猬索尼克

刺猬索尼克(日文: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英文:Sonic The Hedgehog)是一个电子游戏人物,也是世嘉公司的吉祥物,诞生於1990年。他是刺猬索尼克系列的主角,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刺猬,拥有超过音速的奔跑速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快的刺猬”。Sega(1999)。索尼克大冒险游戏手册, pp.

新!!: Sonic (消歧義)和刺猬索尼克 · 查看更多 »

隨身聽

隨身聽即指攜帶型袖珍播放機,屬於電子産品的一個種類。1972年由德國人Andreas Pavel發明,1977年申請專利,但與日本Sony公司訴訟多年還被Sony凍結資產,之後Sony才同意和解付錢給Andreas Pavel。該辭彙最初出自日本新力公司(Sony)的一個品牌,中文名稱由“Walkman”轉變而來。隨身聽最初只有收音、磁帶播放或錄音功能,由於體積很小,攜帶時掛於腰部,多年輕人使用。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體積變得越來越小,並演變出多種品種,包括對應CD、MD、MP3、MP4等資料媒介或格式的機種。 隨身聽市場在創始的Sony-Walkman稱霸25年後,市場陸續受到MP3播放器侵蝕,最後被蘋果公司的iPod取代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地位。 Category:数字音频播放器 Category:1979年面世的產品.

新!!: Sonic (消歧義)和隨身聽 · 查看更多 »

音速

声速,又称“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時1236公里),顧名思義即是聲音的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振動波傳遞的距離。音速(波傳遞的速度)與傳遞介質的材質狀況(密度、溫度、壓力…)有絕對關係,而與發聲者(波源)本身的速度無關,而發聲者(波源)與聽者(觀察者)間若有相對運動關係,就形成了都卜勒效應;由此觀點,我們可以知道,超音速時的諸多物理現象(震波、音爆、音...),其實與聲音無關,而是壓縮波密集累積所產生的物理現象。聲音的傳播速度在固體最快,其次液體,而氣體的音速最慢。通常音速是指在空氣中的音速,为343.2米/秒(1,236公里/小时)。音速又會依空氣之狀態(如濕度、温度、密度)不同而有不同數值。如攝氏零度之海平面音速约为331.5米/秒(1193公里/小時);一萬米高空之音速約為295米/秒(1062公里/小時);另外每升高1攝氏度,音速就增加0.607米/秒。 在固體中有兩種可能的聲波,其中一種是與流體相同的縱波,另一種是流體沒有的橫波,兩種不同的聲波可以有不同的傳播速度(例如地震波)。縱波形式的音速取決於介質的壓縮率和密度,而固體中橫波形式的音速取決於介質的剛度和密度。 在超流體中也存在兩種不同的「聲波」,第一種聲波是與平常流體相同的密度波,另一種是超流體特有的第二聲波。.

新!!: Sonic (消歧義)和音速 · 查看更多 »

音速青春

音速青春(Sonic Youth)是成立於1981年、發跡於紐約市的美國搖滾樂團。現任團員為瑟斯頓·摩爾(主唱、吉他)、金·戈登(主唱、貝斯、吉他)、李·拉納爾多(主唱、吉他)、馬克·艾伯德(貝斯)以及史蒂夫·雪萊(鼓)。 成軍初期,音速青春代表著紐約市的無浪潮藝術與樂壇。音速青春也身兼首波美國噪音搖滾浪潮的推手,在美國日益蓬勃的地下音樂界間,特立獨行的演繹了他們的硬蕊龐克思潮,引領群眾聚焦於音樂型態的DIY倫理、取代鑽研獨特音色。音速青春因此常被視為另類搖滾風潮興起的核心人物。 音速青春的樂風受到了廣泛多樣的影響,從原始龐克音樂家帕蒂·史密斯到作曲家約翰·凱吉,無所不包。音速青春被讚揚他們「重新定義了搖滾吉他的能力範圍」,大量使用各式非傳統吉他定弦,並以鼓棒、螺絲起子等物品加工吉他,改變樂器的音色。.

新!!: Sonic (消歧義)和音速青春 · 查看更多 »

超級索尼子

超級索尼子(すーぱーそに子,SUPER SONICO)是Nitro+的虛構代言人的名稱。其在市場上發售的週邊商品,由當初的音樂CD及人形等擴展到各式各樣的產品上。角色設計是津路參汰,聲優不公開。.

新!!: Sonic (消歧義)和超級索尼子 · 查看更多 »

Sonic Team

Sonic Team(ソニックチーム)是一間在1988年成立的電玩遊戲開發公司,原本是世嘉(Sega)旗下的部門之一,稱為「第八軟體開發研究部」(簡稱:Sega AM8),他們在1991年改名為「Sonic Team」,名稱取自他們開發出的著名遊戲《音速小子》(Sonic)系列。在2000年7月1日,配合世嘉分公司化的政策,Sonic Team 一度成為世嘉的獨立子公司(株式会社ソニックチーム),隨後在2004年7月1日又重新與世嘉公司整合,成為旗下的一個開發部門至今。 Sonic Team 原本是由知名遊戲設計師、製作人和程式設計師中裕司主導。在中的帶領下,Sonic Team 創造出了多款知名的暢銷遊戲,包括《音速小子大冒險》(Sonic Adventure)、《飛天幽夢》(NiGHTS into Dreams...)等。2006年5月8日,中裕司帶著十位同仁離開了 Sonic Team,成立了獨立的遊戲開發公司「PROPE」。 Sonic Team在Dreamcast失敗之後,就開始向任天堂靠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音速小子後來的發售平台多以任天堂的為主,此外,Sonic Team也多次發表了對於任天堂主機的讚美(Wii和NDS)。 掌上型遊戲機的《音速小子》作品並非由 Sonic Team 製作。如《音速小子GBA系列》(GBA)和《音速小子RUSH》(NDS)等是由「Dimps」公司開發。 2004年7月1日,Sonic Team因為SEGA與Sammy合併而回歸母公司,內部的員工除了增加Sammy的以外還多了些新人,但卻有多數老鳥離職,此舉導致Sonic Team後續的遊戲逐漸失去原有的水準。實際上,在合併計畫之前就有不少玩家批評Sonic Team的遊戲漸偏劣質。.

新!!: Sonic (消歧義)和Sonic Team · 查看更多 »

SonicStage

SonicStage是索尼推出的隨身聽Walkman用的音樂管理程式,它適用於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最初版本為1999年推出OpenMG Jukebox(初時並未使用SonicStage這個名字),它可以用於筆記型電腦VAIO和Net MD隨身聽上,其後OpenMG Jukebox被納入SonicStage 2.0。在2005年,新力公司除發表了SonicStage 3.0外,也另外推出了音樂管理程式「CONNECT Player」。CONNECT Player是由美國新力公司分部Sony Connect於2005年開發,在2005年11月與索尼的新型硬碟數位音樂播放器「NW-A Walkman」系列一同發佈到歐洲與日本市場。2006年1月,歐洲索尼因接到過千宗關於CONNECT Player的問題報告,建議使用者在等待進一步更新時改用SonicStage。2006年5月25日,Sony Connect發佈SonicStage CP 4.0,為SonicStage加入如智能隨機播放與智慧搜尋連結(Artist Link)等功能。2009年6月11日發佈的SonicStage V Ver.5.2是SonicStage的最終版本。2009年8月11日,索尼結束SonicStage 3.3以後版本的自動取得音樂資訊功能。2009年10月7日,索尼發佈x-アプリ,取代SonicStage。2012年10月1日,數位音樂下載服務「mora」全面改版,不再提供SonicStage使用者購買及下載音樂。.

新!!: Sonic (消歧義)和SonicStage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