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D語言

指数 D語言

D語言是一种程式語言,具备多範型,例如物件導向、指令式。由沃尔特·布莱特和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所開發,起源自C++,深受C++的影響,然而其不是C++的变种,而是重新设计来自C++的部分特性,并受到其它程式語言觀念的影響,如Java、C#以及Eiffel。2007年1月2日釋出1.0穩定版本。版本2.0釋出於2007年1月17日。 Walter Bright本身是Symantec C++ 編譯器的作者;另一名作者Andrei Alexandrescu是Facebook的研究科学家,他与一个团队用D语言重写一些Facebook的重要操作。.

35 关系: ABIAndrei AlexandrescuArtistic License垃圾回收 (計算機科學)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中央处理器函式庫关联数组C SharpC++C语言第一類物件編譯器组件对象模型编程语言D語言Eiffel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驱动程序语法学连线 (杂志)运算符重载闭包 (计算机科学)FacebookGCCGNUGNU通用公共许可证JavaLLVMWalter Bright模板汇编语言沃尔特·布莱特操作系统数组

ABI

ABI可以指:.

新!!: D語言和ABI · 查看更多 »

Andrei Alexandrescu

#重定向 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

新!!: D語言和Andrei Alexandrescu · 查看更多 »

Artistic License

#重定向 艺术许可协议.

新!!: D語言和Artistic License · 查看更多 »

垃圾回收 (計算機科學)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在計算機科學中,縮寫為GC是一種自動的記憶體管理機制。當一個電腦上的動態記憶體不再需要時,就應該予以釋放,以讓出記憶體,這種記憶體資源管理,稱為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器可以讓程式員減輕許多負擔,也減少程式員犯錯的機會。垃圾回收最早起源于LISP语言。目前許多語言如Smalltalk、Java、C#和D语言都支援垃圾回收器。.

新!!: D語言和垃圾回收 (計算機科學)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

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Andrei Alexandrescu,),罗马尼亚裔美国人,C++和D语言专家。 从D语言2.0版本之后,他加入D语言核心开发团队,是继沃爾特·布萊特之后的最主要设计师。他撰写了《D程序设计语言》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D语言的设计和实现。 他因通过模版元程序设计实现基于政策设计的开创性成果而名闻遐迩。他撰写了《现代C++设计》一书阐述了他的理念,首次在他编写的程序库Loki里加以实现。他在MOJO库里实现了move constructors。 他目前在Facebook公司就职,担任研究科学家。 他于2004年8月入美国国籍。.

新!!: D語言和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 · 查看更多 »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是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中央处理器的编程。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现代电脑的三大核心部件。1970年代以前,中央处理器由多个独立单元构成,后来发展出由集成电路制造的中央处理器,這些高度收縮的元件就是所謂的微处理器,其中分出的中央处理器最為复杂的电路可以做成单一微小功能强大的单元。 中央处理器廣義上指一系列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的逻辑机器。这个空泛的定义很容易地将在“CPU”这个名称被普遍使用之前的早期计算机也包括在内。无论如何,至少从1960年代早期开始,这个名称及其缩写已开始在电子计算机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与早期相比,“中央处理器”在物理形态、设计制造和具体任务的执行上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其基本的操作原理一直没有改变。 早期的中央处理器通常是为大型及特定应用的计算机而定制。但是,这种昂贵的为特定应用定制CPU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开发便宜、标准化、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目的的处理器类。这个标准化趋势始于由单个晶体管组成的大型机和微机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而加速。IC使得更为复杂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中设计和制造(在微米的數量级)。中央处理器的标准化和小型化都使得这一类数字设备和電子零件在现代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有限应用专用的计算机。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在包括从汽车到手机到儿童玩具在内的各种物品中。.

新!!: D語言和中央处理器 · 查看更多 »

函式庫

在计算机科学中,库(library)是用于开发软件的子程序集合。库和可执行文件的区别是,库不是独立程序,他们是向其他程序提供服务的代码。 库链接是指把一个或多个库包括到程序中,有两种链接形式: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相应的,前者链接的库叫做静态库后者的叫做动态库。.

新!!: D語言和函式庫 · 查看更多 »

关联数组

在计算机科学中,关联数组(),又称映射()、字典()是一个抽象的数据结构,它包含着类似于(键,值)的有序对。一个关联数组中的有序对可以重复(如C++中的multimap)也可以不重复(如C++中的map)。 这种数据结构包含以下几种常见的操作:.

新!!: D語言和关联数组 · 查看更多 »

C Sharp

#重定向C♯.

新!!: D語言和C Sharp · 查看更多 »

C++

C++是一種使用廣泛的计算机程序設計語言。它是一種通用程序設計語言,支援多重编程模式,例如程序化程序設計、数据抽象、面向对象程序設計、泛型程序設計和设计模式等。 比雅尼·斯特勞斯特魯普博士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在20世紀80年代發明並實現了C++。起初,這種語言被稱作“C with Classes”(“包含‘類’的C語言”),作為C語言的增強版出現。随后,C++不斷增加新特性。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多繼承(multiple inheritance)、标准模板库(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STL)、异常处理(exception)、运行时类型信息(Runtime type information)、命名空間(namespace)等概念逐漸納入標準。1998年,國際標準組織(ISO)頒布了C++程序設計語言的第一個國際標準ISO/IEC 14882:1998,目前最新标准为ISO/IEC 14882:2017。根據《C++編--程思想》(Thinking in C++)一書,C++與C的代码执行效率往往相差在±5%之間。 C++語言發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80年代到1995年。這一階段C++語言基本上是傳統類型上的面向对象語言,並且憑藉着接近C語言的效率,在工業界使用的開發語言中佔據了相當大份額;第二階段從1995年到2000年,這一階段由於標準模板庫(STL)和後來的Boost等程式庫的出現,泛型程序設計在C++中佔據了越來越多的比重。當然,同時由於Java、C#等語言的出現和硬體價格的大規模下降,C++受到了一定的衝擊;第三階段從2000年至今,由於以Loki、MPL(Boost)等程式庫為代表的產生式編程和模板元編程的出現,C++出現了發展歷史上又一個新的高峰,這些新技術的出現以及和原有技術的融合,使C++已經成為當今主流程序設計語言中最複雜的一員。.

新!!: D語言和C++ · 查看更多 »

C语言

C是一种通用的程式語言,广泛用于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开发。于1969年至1973年間,為了移植與開發UNIX作業系統,由丹尼斯·里奇與肯·汤普逊,以B语言为基础,在贝尔实验室設計、开发出來。 C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較高的可移植性等特点,在程式設計中备受青睐,成为最近25年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目前,C语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macOS、Linux、Uni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众多後來的程式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準局為C語言訂定了一套完整的國際標準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的標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有关程式開發工具,一般都支持符合ANSI C的語法。.

新!!: D語言和C语言 · 查看更多 »

第一類物件

一類物件(First-class object)在電腦科學中指可以在執行期創造並作為參數傳遞給其他函數或存入一個變數的實體。將一個實體變為第一類物件的過程叫做「物件化」(Reification)。 「第一類物件」這一名稱最早由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在1960年代發明,原稱「第一類公民」(First-class citizen),意指函數可作為電腦語言中的第一類公民。英文中也稱「First-class entity」或「First-class value」。.

新!!: D語言和第一類物件 · 查看更多 »

編譯器

编译器(compiler),是一種電腦程式,它會將用某種程式語言寫成的原始碼(原始語言),轉換成另一種程式語言(目標語言)。 它主要的目的是將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所寫作的原始碼程式,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也就是執行檔。编译器将原始程序(source program)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阶语言(High-level language),如Pascal、C、C++、C# 、Java等,而目标语言则是汇编语言或目标机器的目标代码(Object code),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Machine code)。 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源代码(source code)→ 预处理器(preprocessor)→ 编译器(compiler)→ 汇编程序(assembler)→ 目标代码(object code)→ 链接器(Linker)→ 執行檔(executables), 最後打包好的檔案就可以給電腦去判讀執行了。.

新!!: D語言和編譯器 · 查看更多 »

组件对象模型

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縮寫COM)是微軟的一套软件组件的二进制接口标准。这使得跨编程语言的进程间通信、动态对象创建成为可能。COM是多项微软技术与框架的基础,包括OLE、、ActiveX、COM+、DCOM、、DirectX、Windows Runtime。.

新!!: D語言和组件对象模型 · 查看更多 »

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是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語言。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一种计算机语言让程序员能够准确地定义计算机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并精确地定义在不同情况下所应当采取的行动。 最早的编程语言是在電腦發明之前產生的,當時是用來控制及自動演奏鋼琴的動作。在電腦領域已發明了上千不同的编程語言,而且每年仍有新的编程語言誕生。很多编程語言需要用指令方式說明計算的程序,而有些编程語言則屬於宣告式編程,說明需要的結果,而不說明如何計算。 编程语言的描述一般可以分為及語義。語法是說明編程語言中,哪些符號或文字的組合方式是正確的,語義則是對於編程的解釋。有些語言是用規格文件定義,例如C語言的規格文件也是ISO標準中一部份,2011年後的版本為ISO/IEC 9899:2011,而其他55語言(像Perl)有一份主要的文件,視為是。.

新!!: D語言和编程语言 · 查看更多 »

D語言

D語言是一种程式語言,具备多範型,例如物件導向、指令式。由沃尔特·布莱特和安德烈·亞歷山德雷斯庫所開發,起源自C++,深受C++的影響,然而其不是C++的变种,而是重新设计来自C++的部分特性,并受到其它程式語言觀念的影響,如Java、C#以及Eiffel。2007年1月2日釋出1.0穩定版本。版本2.0釋出於2007年1月17日。 Walter Bright本身是Symantec C++ 編譯器的作者;另一名作者Andrei Alexandrescu是Facebook的研究科学家,他与一个团队用D语言重写一些Facebook的重要操作。.

新!!: D語言和D語言 · 查看更多 »

Eiffel

Eiffel是一套物件導向程式語言,1985年由伯特蘭·邁耶所發明。文法類似Pascal ,並且將語言本身與軟體工程、和工具結合為一。Eiffel实现契约式设计(Design by Contract)的風格。.

新!!: D語言和Eiffel · 查看更多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缩写:OOP)是種具有物件概念的程式編程典範,同时也是一种程序开发的抽象方针。它可能包含資料、、程式碼與方法。对象則指的是类的实例。它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将程序和数据封装其中,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物件裡的程序可以訪問及經常修改物件相關連的資料。在物件導向程式編程裡,電腦程式會被設計成彼此相關的物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以看作一种在程序中包含各种独立而又互相调用的对象的思想,这与传统的思想刚好相反:传统的程序设计主张将程序看作一系列函数的集合,或者直接就是一系列对电脑下达的指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应该能够接受数据、处理数据并将数据传达给其它对象,因此它们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小型的“机器”,即对象。目前已经被证实的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推广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在大型项目设计中广为应用。此外,支持者声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要比以往的做法更加便于学习,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更简单地设计并维护程序,使得程序更加便于分析、设计、理解。反对者在某些领域对此予以否认。 当我们提到面向对象的时候,它不仅指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程序开发方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更多关于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简称OOD)方面的知识。許多流行的程式語言是物件導向的,它們的風格就是會透由物件來創出實例。 重要的物件導向程式語言包含Common Lisp、Python、C++、Objective-C、Smalltalk、Delphi、Java、Swift、C#、Perl、Ruby 與 PHP等。.

新!!: D語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查看更多 »

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简称驱动程序(driver),是一个允许高階(High level)電腦軟體(computer software)与硬件(hardware)互動的程序,這種程序建立了一個硬體與硬體,或硬體與軟體溝通的介面,經由主機板上的匯流排(bus)或其它溝通子系統(subsystem)與硬體形成連接的機制,這樣的機制使得硬體裝置(device)上的資料交換成為可能。 依據不同的電腦架構與作業系統差異平台,驅動程式可以是8位元(8-bit)、16位元(16-bit)、32位元(32-bit),甚至是最新的64位元(64-bit),這是為了調和作業系統與驅動程式之間的依存關係,例如在Windows 3.11的16位元作業系統時代,大部份的驅動程式都是16位元,到了32位元的Windows XP則大部份是使用32位元驅動程式(微軟提供了Windows Driver Model可實作driver),至於64位元的Linux或是Windows平台上,就必須使用64位元的驅動程式(WDM與WDF皆可實作64位元驅動程式)。.

新!!: D語言和驱动程序 · 查看更多 »

语法学

语法学(Syntax)是語言學的一個分科,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语法)的学科。.

新!!: D語言和语法学 · 查看更多 »

连线 (杂志)

#重定向 连线.

新!!: D語言和连线 (杂志) · 查看更多 »

运算符重载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运算符重载是多态的一种。这里,运算符(比如+,.

新!!: D語言和运算符重载 · 查看更多 »

闭包 (计算机科学)

在计算机科学中,闭包(Closure),又稱词法闭包(Lexical Closure)或函數閉包(function closures),是引用了自由变量的函数。这个被引用的自由变量将和这个函数一同存在,即使已经离开了创造它的环境也不例外。所以,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闭包是由函数和与其相关的引用环境组合而成的实体。闭包在运行时可以有多个实例,不同的引用环境和相同的函数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实例。 闭包的概念出现于60年代,最早实现闭包的程序语言是Scheme。之后,闭包被广泛使用于函数式编程语言如ML语言和LISP。很多命令式程序语言也开始支持闭包。 在一些语言中,在函数中可以(嵌套)定义另一个函数时,如果内部的函数引用了外部的函数的变量,则可能产生闭包。运行时,一旦外部的 函数被执行,一个闭包就形成了,闭包中包含了内部函数的代码,以及所需外部函数中的变量的引用。其中所引用的变量称作上值(upvalue)。 闭包一词经常和匿名函数混淆。这可能是因为两者经常同时使用,但是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新!!: D語言和闭包 (计算机科学) · 查看更多 »

Facebook

Facebook(簡稱FB),華人地區有臉--書、臉--譜、面--書、面--簿等中文名稱。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zh-hans:圣马特奥县; zh-hant:聖馬刁郡-门洛帕克市的線上社交网络服务網站。Facebook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照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暱稱「face book」。 除了文字訊息之外,使用者可傳送圖片、影片、貼圖和聲音媒體訊息(現在也可以傳送其他檔案類型如.doc,.docx,.xls,.xlsx等,但是.exe可能會被禁止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以及透過整合的地圖功能分享使用者的所在位置。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MIT、紐約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現在Facebook允許任何聲明自己年滿13歲的使用者註冊。 使用者必須註冊才能使用Facebook,註冊後他們可以創建個人檔案、將其他使用者加為好友、傳遞訊息,並在其他使用者更新個人檔案時獲得自動通知。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興趣的群組,這些群組依據工作地點、學校或其他特性分類。使用者亦可將朋友分別加入不同的列表中管理,例如「同事」或「摯友」等。截至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其中約有9%的不實使用者。截至2012年,Facebook每年共產生180拍位元組(PB)的資料,並以每24小時0.5拍位元組的速度增加。統計顯示,Facebook上每天上傳3億5千萬張圖片。.

新!!: D語言和Facebook · 查看更多 »

GCC

GNU编译器套裝(GNU Compiler Collection,縮寫為GCC),指一套编程語言编译器,以GPL及LGPL許可證所發行的自由軟體,也是GNU計畫的关键部分,也是GNU工具链的主要組成部份之一。GCC(特别是其中的C语言编译器)也常被认为是跨平台编译器的事实标准。1985年由理查德·马修·斯托曼開始發展,現在由自由軟體基金會負責維護工作。 原名為GNU C語言編譯器(GNU C Compiler),因為它原本只能處理C語言。GCC在发布后很快地得到擴展,變得可處理C++。之後也變得可處理Fortran、Pascal、Objective-C、Java、Ada,Go與其他語言。 許多操作系統,包括許多类Unix系統,如Linux及BSD家族都採用GCC作為标准编译器。蘋果電腦预装的Mac OS X操作系统也採用這個編譯器。 GCC原本用C開發,後來因為LLVM、Clang的崛起,它更快地將開發語言轉換為C++。許多C的愛好者在對C++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主觀認定C++的性能一定會輸給C,但是Ian Lance Taylor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並表明C++不但性能不輸給C,而且能設計出更好,更容易維護的程式(、)。.

新!!: D語言和GCC · 查看更多 »

GNU

GNU是一個自由的作業系統,其內容軟體完全以GPL方式釋出。這個作業系統是GNU計劃的主要目標,名稱來自GNU's Not Unix!的遞迴縮寫,因為GNU的設計類似Unix,但它不包含具著作權的Unix代碼。GNU的創始人,理察·馬修·斯托曼,將GNU視為「達成社會目的技術方法」。 作為作業系統,GNU的發展仍未完成,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具有完備功能的內核尚未被開發成功。GNU的內核,稱為Hurd,是自由軟體基金會發展的重點,但是其發展尚未成熟。在實際使用上,多半使用Linux內核、FreeBSD等替代方案,作為系統核心,其中主要的操作系統是Linux的發行版。Linux作業系統包涵了Linux內核與其他自由軟體計畫中的GNU組件和軟體,可以被稱為GNU/Linux(見GNU/Linux命名爭議)。.

新!!: D語言和GNU · 查看更多 »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GNU通用公共授權條款(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简称 GNU GPL、GPL)是廣泛使用的免費軟件許可證,可以保證終端用戶得自由運行,學習,共享和修改軟件。許可證最初由GNU項目的自由軟件基金會 (FSF)的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撰寫,並授予計算機程序的收件人自由軟件定義的權利。 GPL是一個Copyleft許可證,這意味著衍生作品只能以相同的許可條款分發。 這與許可免費軟件許可證有所區別 ,其中BSD許可證和MIT許可證是廣泛使用的示例。 GPL是第一個普遍使用的Copyleft許可證。 歷史上,GPL許可證系列一直是免費和開源軟件領域最受歡迎的軟件許可之一。 根據GPL許可的優異自由軟件程序的例子有Linux內核和GNU編譯器集合 (GCC)。 David A. Wheeler認為,GPL提供的Copyleft對於基於Linux的系統的成功至關重要,給予向內核貢獻的程序員保證他們的工作將有益於整個世界並保持自由,而不至於被不提供回饋給社群的不肖軟件公司所剝削。 2007年,發布了第三版許可證(GNU GPLv3),以解決在長期使用期間發現的第二版(GNU GPLv2)所發生的一些困擾。 為了使許可證保持最新狀態,GPL許可證包含一個可選的“並延伸到未來版本”條款,允許用戶在FSF更新的原始條款或新版本之間進行選擇。 有些開發人員在軟件授權使用時,選擇省略它; 例如,Linux內核已經在GPLv2下獲得許可,就不需包括“並延伸到未來版本”的聲明。 GPL授予程序接受人以下權利,或稱“自由”,或稱“copyleft”:.

新!!: D語言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 查看更多 »

Java

Java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擁有跨平台、物件導向、泛型程式設計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企业级Web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 任職於昇陽電腦的詹姆斯·高斯林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Java語言的雛形,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標設定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統的程式语言,應用在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訊。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公司放弃了该项计划。随着1990年代網際網路的发展,Sun公司看見Oak在網際網路上应用的前景,于是改造了Oak,於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Java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编程语言。 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语言。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zh-hans:指针; zh-hant:指標;-,改以-zh-hans:引用; zh-hant:參照;-取代,同時移除了C++中的--和多重继承特性,改用接口取代,增加垃圾回收器功能。在Java SE 1.5版本中引入了泛型编程、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特性。昇陽電腦对Java语言的解释是:「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Java不同於一般的编译語言或直譯語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跨平台特性。在早期JVM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但在J2SE1.4.2发布后,Java的執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与传统型態不同,Sun公司在推出Java時就将其作为开放的技术。全球数以万计的Java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Java软件必须相互兼容。“Java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 Sun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此外,微软公司後來推出了与之竞争的.NET平台以及模仿Java的C#语言。後來Sun公司被甲骨文公司併購,Java也隨之成為甲骨文公司的產品。 現時,行動作業系統Android大部分的代碼採用Java 程式設計語言編程。.

新!!: D語言和Java · 查看更多 »

LLVM

LLVM是一個自由軟體專案,它是一種編譯器基礎设施,以C++寫成。它是為了任意一種程式語言而寫成的程式,利用虛擬技術創造出編譯時期、鏈結時期、執行時期以及“閒置時期”的最佳化。它最早以C/C++為實作對象,而目前它已支援包括ActionScript、Ada、D語言、Fortran、GLSL、Haskell、Java字节码、Objective-C、Swift、Python、Ruby、Rust、Scala以及C#等语言。 LLVM專案的發展起源於2000年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維克拉姆·艾夫(Vikram Adve)與克里斯·拉特納(Chris Lattner)的研究,他們想要為所有靜態及動態語言創造出動態的編譯技術。LLVM是以BSD授權來發展的开源軟體。2005年,蘋果電腦雇用了克里斯·拉特納及他的團隊為蘋果電腦開發應用程式系統,LLVM為現今Mac OS X及iOS開發工具的一部分。 LLVM的命名最早源自於底層虛擬機器(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的首字母縮寫,由於這個專案的範圍並不侷限於建立一個虛擬機器,這個縮寫導致了廣泛的疑惑。LLVM開始成長之後,成為眾多編譯工具及低階工具技術的統稱,使得這個名字變得更不貼切,開發者因而決定放棄這個縮寫的意涵,現今LLVM已單純成為一個品牌,適用於LLVM下的所有專案,包含LLVM中介碼(LLVM IR)、LLVM除錯工具、LLVM C++標準函式庫等。 因LLVM對產業的貢獻,计算机协会於2012年将ACM软件系统奖授與維克拉姆·艾夫、克里斯·拉特納及Evan Cheng。.

新!!: D語言和LLVM · 查看更多 »

Walter Bright

#重定向 沃尔特·布莱特.

新!!: D語言和Walter Bright · 查看更多 »

模板

--(,又譯作「範本」)通常指具有固定内容、可构建多个不同实例的可重用样板,也可以指:.

新!!: D語言和模板 · 查看更多 »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在不同的设备中,汇编语言对应着不同的机器语言指令集。一种汇编语言专用于某种计算机系统结构,而不像许多高级语言,可以在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移植。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代码,然后通过相应的汇编程序将它们转换成可执行的机器代码。这一过程被称为汇编过程。 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Mnemonics)来代替和表示特定低级机器语言的操作。特定的汇编目标指令集可能会包括特定的操作数。许多汇编程序可以识别代表地址和常量的标签(Label)和符号(Symbols),这样就可以用字符来代表操作数而无需采取写死的方式。普遍地说,每一种特定的汇编语言和其特定的机器语言指令集是一一对应的。 许多汇编程序为程序开发、汇编控制、辅助调试提供了额外的支持机制。有的汇编语言编寫工具经常会提供巨集,它们也被称为--汇编器。 现在汇编语言已不像其他大多數的程序設計語言一樣被廣泛用于程序設計,在今天的實際應用中,它通常被應用在底層硬件操作和高要求的程序優化的场合。驅動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實時運行程序都会需要組合語言。.

新!!: D語言和汇编语言 · 查看更多 »

沃尔特·布莱特

沃尔特·布莱特(Walter Bright),著名程序员,创立了D语言。他作为主要的开发人员开发了Zortech C++,世界上第一款直接编译C++源代码到机器码的编译器,而不需要先翻译成C代码。Zortech C++更名为Symantec C++,现在的名称为Digital Mars C++。 开发C++编译器之前,他开发了Datalight C 编译器,卖给了Zorland公司,产品更名为Zortech C。 "said Walter Bright, Zortech's directory of technology 他也以开发《》而闻名,那是最早的策略型電腦遊戲之一,1971至1977年在PDP-10平台開發而成。 他现任职于Facebook公司,用D語言開發一套快速的C/C++前處理軟體。.

新!!: D語言和沃尔特·布莱特 · 查看更多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縮寫作 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與软件資源的计算机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與配置内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裝置、操作网络與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统也提供一個讓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统的型態非常多樣,不同機器安裝的操作系统可從簡單到複雜,可從行動電話的嵌入式系统到超級電腦的大型作業系統。許多操作系统製造者對它涵盖范畴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例如有些操作系统整合了图形用户界面,而有些僅使用命令行界面,而將图形用户界面視為一種非必要的應用程式。 操作系统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為歷史悠久的分支;。.

新!!: D語言和操作系统 · 查看更多 »

数组

在計算機科學中,陣列資料結構(array data structure),簡稱数组(Array),是由相同类型的元素(element)的集合所組成的資料結構,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来存储。利用元素的索引(index)可以计算出该元素對應的儲存地址。 最簡單的資料結構類型是一維陣列。例如,索引為0到9的32位元整數陣列,可作為在記憶體位址2000,2004,2008,...2036中,儲存10個變量,因此索引為i的元素即在記憶體中的2000+4×i位址。陣列第一個元素的記憶體位址稱為第一位址或基礎位址。 二维数组,对应于數學上的矩陣概念,可表示為二維矩形格。例如: a.

新!!: D語言和数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D (程式語言)D程式語言D语言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