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指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是由2006年3月10日起九廣鐵路公司出現的一場高級行政人員人事變動事件。事件直接導致九廣鐵路公司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辭職,市務總經理黎啟憲被解約及潘錦全被申訴和廉政專員公署飭令停薪留職,另有19名高級行政人員收到警告信。.

24 关系: 契约工務局中環丘李賜恩九廣鐵路局九廣鐵路公司廖秀冬問責制兩鐵合併兵變理想主義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田北辰西鐵綫首席执行官詹伯樂黎啟憲黎文熹董事長楊啟彥明報政府總部曾蔭權总经理

契约

契約(或合約),是雙方當事人基於意思表示合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為私法自治的主要表現。一般而言,契約是指私法上的法律行為,可分為債權契約(例如買賣)、物權契約(例如所有權移轉登記)及身分契約(例如結婚)等,不過在公法上也可能存在契約關係(例如 )。在民法上,狹義的契約(即債權契約)為債之發生的原因之一,而一般僅稱契約時所指稱者也多屬債權契約。契約行為並不等於「契約書」,一份契約書中可能包含不只一個契約行為;契約行為也不以做成書面為必要,契約原則上為諾成且不要物的法律行為,只有在例外情形,基於特殊考量(例如公益)時法律會明文要求。 契約是以雙方當事人互相對立合致的意思表示所構成的,其中包括要約及承諾兩個基本的意思表示。要約是表意人所發出,欲得到相對人承諾而發生一定私法上效力的意思表示。承諾則是針對要約所為的肯定答覆,承諾的內容必須和該要約的內容完全一致,否則即為新要約而非承諾。應與要約區分的是要約之引誘,其並非意思表示,而是觀念通知,為準法律行為之一種,不生要約拘束力。.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契约 · 查看更多 »

工務局

工務局是香港政府過去決策局之一(1997年7月1日-2002年6月30日),專責土地、城市規劃、等工作。.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工務局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丘李賜恩

丘李賜恩(Mrs Irene Yau Lee Che-yun,),中學就讀伊利沙伯中學,196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丈夫為丘銘劍,育有一子丘兆祺。曾任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1987-1997年),任期是歷任新聞處長中最長,退休後加入九廣鐵路公司擔任公司事務處總經理,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手袋黨成員之一。 2001年董建華競選連任特首,時任九鐵事務總經理的丘李賜恩停薪留職,主管競選連任小組宣傳推廣。2007年加入新鴻基出任郭氏基金執董兼總幹事,負責人才培訓及推廣中華文化藝術。.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丘李賜恩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局

九廣鐵路局(英文:Kowloon-Canton Railway Department/KCR Department)是九廣鐵路公司的前身,為香港政府的其中一個部門,於1910年10月1日至1983年2月1日間運作,負責管理在香港境內的九廣鐵路-英段(現港鐵東鐵綫)。 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啟用,由九廣鐵路局管理,為香港交通史豎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九鐵自此成為往來香港市區、新界及中國內地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香港的經濟和社會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81年9月16日,香港政府原則上決定於1983年之前,把九廣鐵路局由政府部門改為公共法團(即所謂公司化)。該項計劃是先成立臨時管理局進行管理,然後把整個部門轉到一個新公司之下,而管理局則相似於一般公司的董事局,對公司的任何政策都有最終的決定權。由於九廣鐵路局的規模相當龐大,事件引起員工關注,要求在過程中保障自身的利益。此決定被認為與同樣由政府擁有的地下鐵路系統以獨立公司營運有關。 1982年12月24日,《九廣鐵路公司條例》通過,規定成立一所不在香港政府架構內的新公司(即九廣鐵路公司),按商業原則經營。但由於香港政府是新公司的唯一股東,管理局的成員都由政府委任,通常包括公司高級行政人員、運輸及財務官員,及少量公眾人士。 1983年,九廣鐵路公司正式成立。同年2月1日,九廣鐵路正式改由九鐵公司管理。大部分原有員工都順利轉投到新公司繼續工作,部分員工轉職後還繼續保留公務員身份。 2007年12月2日,九鐵公司將本身的鐵路網絡租予地鐵有限公司,地鐵公司易名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詳見兩鐵合併條目)。.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九廣鐵路局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縮寫:KCRC)前身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的九廣鐵路局,負責營運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公營機構,以審慎的商業原則營運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其後致力擴展鐵路網絡,新鐵路相繼落成並投入服務,計有新界西北部輕鐵系統、西鐵、馬鞍山鐵路、尖沙咀支線、及落馬洲支線,並開始建造九龍南線。九鐵公司亦引進新一代列車、更新車隊、開辦京九及滬九直通車服務,以及發展物業,經營接駁巴士服務、過境貨運業務、商場、車站零售服務和商務設施、物業管理、廣告及推廣業務。 2007年12月2日,根據《兩鐵合併條例》,九鐵公司的服務併入地鐵公司,並命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資產,期滿後可予延續。鐵路網絡營運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仍擁有有關資產,所以現時主要為一間鐵路資產持有公司,並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用作投資,支付公司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13家全資附屬公司。.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九廣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廖秀冬

廖秀冬博士(,Sarah Liao Sau-Tung),曾任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2002年8月1日—2007年6月30日)。在2001年加入北京奧組委,擔任環境顧問。而由於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是香港政府最高架構三司十一局的一部份,所以其當時亦自動成為行政會議成員之一。廖秀冬本身亦是一位環保人士,曾居於北京。.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廖秀冬 · 查看更多 »

問責制

“問責”是道德、政治和治理学中(包括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概念,意即在社会、政治或管理关系中的责任、担当、罪责的分配,及对情况作出解释的责任。.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問責制 · 查看更多 »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兩鐵合併 · 查看更多 »

兵變

#重定向 政變.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兵變 · 查看更多 »

理想主義

#重定向 唯心主義.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理想主義 · 查看更多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境運輸及工務局(簡稱環運局;英語: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Works Bureau,ETWB)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及公共工程的事務。該部門成立於2002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起分拆。此局已經重組,各統籌範疇已分配到新的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當時該局的唯一局長為廖秀冬博士。.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 查看更多 »

田北辰

北辰(Michael Tien Puk-sun,),香港政治人物及商人,祖籍安徽,人稱田二少,現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荃灣區議會愉景選區區議員、縱橫二千集團(經營G2000品牌)創辦人及主席、實政圓桌召集人。他是田元灝家族成員,其兄為萬泰集團主席、自由黨榮譽主席、前立法會議員田北俊。 田北辰曾經擔任多項公職,包括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2001年12月24日至2007年12月1日)、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2000年11月10日至2009年6月30日)及僱員再培訓局主席(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等等。2012年,他代表新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結果成功以37,808票當選,2016年再以新民黨名義參選,成功連任。2017年4月,他宣佈退出新民黨,原因是與黨主席葉劉淑儀不和。.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田北辰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首席执行官

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縮寫為CEO;香港稱行政--總裁;臺灣稱執--行長;中國大陸稱首席--執行官),是許多企業,尤其是美國企業的頭銜,是公司三長之一(另二為董事長、財務長),是在一个企業集團、財閥或行政單位中的最高行政負責人。.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首席执行官 · 查看更多 »

詹伯樂

詹伯樂,OBE(Ronald James Blake,);土木工程師出身,曾經擔任香港政府工務司,九廣鐵路公司新鐵路工程高級總監。於2006年3月,受到九鐵管理局任命,代替前任的黎文熹出任九廣鐵路公司行政總裁。兩鐵合併後,為了穩定兩鐵軍心及減低合併過渡期出現混亂風險,詹伯樂得以留任,職位更改名稱為九廣鐵路公司總裁。由於九廣鐵路公司在合併後不再營運鐵路,惟地鐵是以租賃九鐵服務經營權的形式合併成為港鐵,所以詹伯樂的工作只是為公司收取租金及掌管財務。2013年1月1日,詹伯樂離任九廣鐵路公司總裁,由梁廣灝接任。.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詹伯樂 · 查看更多 »

黎啟憲

黎啟憲是前任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下稱「九鐵」)市務總經理,他在2006年所發生九廣鐵路人事風波中,因帶領19名高級職員集體請假,到位於中環的辦事處召開記者會,而被九鐵管理局終止合約。.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黎啟憲 · 查看更多 »

黎文熹

黎文熹(Samuel Lai,),香港出生,前任九廣鐵路公司署理行政總裁,已婚並育有一子一女,於九鐵員工不滿主席風波中辭去職位。.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黎文熹 · 查看更多 »

董事長

董事長(Chairman of the Board,簡稱: Chairman,日韓稱會長),或譯董事會主席、董事局主席,公司三長之一(另二為執行長、財務長),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領導者,統領董事會。董事長也是董事之一,由董事會選出,其代表董事會領導公司的方向與策略。.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董事長 · 查看更多 »

楊啟彥

楊啟彥,CBE(Yeung Kai-yin,),前香港政府官員,首位華人庫務司,曾任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兼行政總裁。任政府官員期間以其火爆「官威」聞名。.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楊啟彥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政府總部

政府總部可能指:.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政府總部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总经理

總經理(General Manager,缩写:GM)在單一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統籌各業務部門的事務,位階僅次於董事長。而在規模較大的組織裡,例如跨國企業,總經理的角色是其某個關係企業、事業體或分支機構的最高行政負責人。 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缩写:MD)表示他既是董事會成員之一的董事,又是負責經營大權的總經理;若僅僅只是總經理職位,至多--能列席董事會,無法參予表決。有時候會由董事長或副董事長兼任,公司地位僅次於董事長,可代任其職務。最初特指英国传统公司的最高决策者,这一职衔逐渐被CEO代替,但在投资银行业仍广泛使用,已经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最高决策者的含义,是直接接触客户的从业人员。 簡單言之,總經理的權力有多大,要参考其僱傭合約條款及工作範圍。總經理位置有多高,要研究其組織架構圖(Organizational chart),正常企業內部通常只有一個總經理或董事總經理。不過,具體仍要視乎公司實際情況而定。.

新!!: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和总经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2006年香港九广铁路公司人事变动事件2006年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人事變動事件2006年香港九廣鐵路公司人事變動風波九鐵兵變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