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

指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主要由辉格党的威廉·亨利·哈里森與民主党的马丁·范布伦競爭,結果由威廉·亨利·哈里森勝出,当选為美国第九位总统。.

15 关系: 威廉·亨利·哈里森安德鲁·杰克逊巴爾的摩丹尼尔·韦伯斯特亨利·克莱俄亥俄州理查德·门特·约翰逊约翰·泰勒纽约州马丁·范布伦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路易十五肯塔基州民主党 (美国)温菲尔德·斯科特

威廉·亨利·哈里森

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是美国的第9任总统,军事家,曾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获得胜利。就任總統時已達68歲高齡,在1981年69歲的罗纳德·里根就任第40任美國總統之前,他是就任時最高齡的總統。他的孙子本杰明·哈里森是美國第23任總統。.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威廉·亨利·哈里森 · 查看更多 »

安德鲁·杰克逊

安德魯·傑克森(Andrew Jackson,),美國軍人、政治人物,第7任美國總統、首任佛羅里達州州長、紐奥良之役戰爭英雄、官拜少將,並為民主黨創建者之一,在美國政治史上,1820年代起至1860年的第二黨體系(Second Party System)以他為象徵,他也是美國早年的民粹主義倡導者,傑克森民主因他而得名。他是首位成功通過民粹主義、而非依靠政治精英取得權力的總統。傑克森總統在職期間最受人爭議者,或為其印地安人相關政策。傑克森為印地安人排除政策之倡議者,他於1830年簽署《印地安人排除法案》成為一項法律。.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安德鲁·杰克逊 · 查看更多 »

巴爾的摩

巴爾的摩(Baltimore ;本地發音:)是美国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最大独立城市和主要海港之一。巴尔的摩市被巴尔的摩县环绕,但不属于巴尔的摩县,是马里兰州唯一的一个,因此经常称为巴尔的摩市。.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巴爾的摩 · 查看更多 »

丹尼尔·韦伯斯特

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1782年1月18日索尔兹伯里-1852年10月25日马什菲尔德),美国政治家,曾两次担任美国国务卿。 Category:1782年出生 Category:1852年逝世 Category:美国国务卿 Category:達特茅斯學院校友.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丹尼尔·韦伯斯特 · 查看更多 »

亨利·克莱

亨利·克莱(Henry Clay,),美国参众两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与演说家之一。輝格黨的创立者和领导人。美国经济现代化的倡导者。他曾经任美国国务卿,並五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尽管均告失败,但他仍然因善于调解冲突的两方,並数次解决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维护了联邦的稳定而被称为“伟大的调解者”,並在1957年被评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参议员之一。.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亨利·克莱 · 查看更多 »

俄亥俄州

俄亥俄州(State of Ohio)位于美國中东部,是五大湖地区的组成部分。俄亥俄州处于美国文化和地理的交叉口,州民来自新英格兰、美国中部、阿巴拉契亚和美国上南部等地区。 俄亥俄州是第一个依據《西北法令》加入聯邦的州,邮政编码“OH”(以前為“O”)。“俄亥俄”来源于当地土著易洛魁族语,意为“美好之河(Beautiful River)”。 为了表达敬意,美國海軍以“俄亥俄”命名過多艘軍艦。.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俄亥俄州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门特·约翰逊

查德·门特·约翰逊(Richard Mentor Johnson,),美国政治家,美国民主-共和党、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美国众议员(1807年-1819年)、美国参议员(1819年-1829年)和美国副总统(1837年-1841年)。 约翰逊是唯一一位由美国参议院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二修正案》选举产生的副总统。.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理查德·门特·约翰逊 · 查看更多 »

约翰·泰勒

约翰·泰勒(),美国第十任总统。他是第一个因在任总统逝世而以副总统继任的总统。.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约翰·泰勒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

纽约州(State of New York),暱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首府是奧爾巴尼,由上州、紐約市及郊縣(下州)所組成。 纽约州西部及北部与加拿大接壤,东邻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即“新英格兰三州”)和大西洋,南接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西北部連接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通常人们说起纽约州时不能像称呼美国绝大多数州那样省略最后的“州”(State)字,因为简单地说纽约多指纽约市。.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纽约州 · 查看更多 »

马丁·范布伦

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美国第八任副总统(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总统(1837年-1841年)。他是《美国独立宣言》正式签署后出生的第一位总统。 1812年首度參選紐約州議員並當選且在1816年連任,任內大力推動伊利運河的建造,伊利運河全長為584公里(363英里),12公尺(39英尺)寬、1.2公尺(4英尺)深。是第一條提供美國東海岸與西部內陸的快速運輸捷徑,不只加快運輸的速度,也使沿岸地區與內陸地區的運輸成本減少了95%。,促使紐約市取代費城成為北美最大的海港,快捷的運河交通使得紐約州西部更便於到達,因此也使中西部人口快速成長。同時也主張廢除因欠債而坐牢的刑罰,這一切使范布倫受民眾愛戴,並在1815年同時成為紐約州檢察長。 1821年當選參議員,使用兩面討好的手段來處理奴隸制議題,是議員中反對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的領袖,同時也積極反對美國參加巴拿馬會議,在1829年一月當選紐約州州長,任內推動安全基金計畫(the Safety Fund Plan),要求各銀行要成立準備金來作為倒閉後清償之用,為一項劃時代的金融改革。 安德魯·傑克遜在1829年上任後提名其為國務卿,而其也辭去州長以就職,在任內的1830年和土耳其談判使其給予美在黑海航行權,同年與英訂約恢復對西印度群島的貿易,也幫助獲得法國政府賠償拿破崙時代時美國公民的損失。1831年內閣大改組,向總統請辭獲准,改任駐英大使卻在國會以一票之差無法就職,1832年當選副總統,大力支持總統傑克遜的政策。 1836年,范布倫當選為美國第八位總統。就職後不久,美國就陷入了經濟衰退。由於各州銀行大量發行紙幣,價值遠遠超過了手中掌握的金銀幣,加上農產歉收與對英貿易入超,造成通貨膨漲與銀行擠兌,為此,銀行宣布停止紙鈔與金銀幣的兌換,然而問題並無解決,高達900家州銀行紛紛倒閉,工廠關門,大批勞工失去工作並製造騷亂。聯邦政府本身也因為銀行倒閉損失了九百萬美元。商界批評前總統傑克遜下的要求購買國有地,一律用金銀幣,不能使用紙鈔的政令導致經濟衰退,然而范布倫決定繼續執行傑克遜的政令,禁止使用紙鈔購買國有地。隨著經濟進一步惡化。范布倫召集國會特別會議並強調「銀行界的過量活動和商界的過度交易」是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要求國會推遲將聯邦政府的結餘資金交給各州,還要求國會通過立法允許政府把聯邦資金留給財政部管理,不交給私有銀行。也就是所謂的「獨立財政」法案。但直到1840年6月,國會才通過立法,允許財政部保留政府資金,美國1837年開始的經濟衰退持續了六年 1837年,加拿大因反對英國統治而革命,美國基於同情以凱洛琳號運送物資援助,卻遭英國的加拿大民團扣押,還打死了一個美國人,是為凱洛琳事件,對此范布倫譴責其「最令人憤怒的暴行」,且派兵集結該地,英美關係因此惡化直到1842年簽訂條約劃定了邊界。 由於1783年巴黎和約沒有明確規定美國和加拿大邊界的確切位置。在阿魯斯圖克河流域耕種的緬因州農民與新不倫瑞克省的加拿大伐木工人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838年,一群緬因州農民試圖把伐木工人趕走時被加拿大人逮捕。於是,緬因州和新不倫瑞省政府分別召集民兵進行自衛,使衝突擴大。范布倫遂指派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率領聯邦部隊進入阿魯斯圖克地區,英國亦從魁北克抽調部隊,推進此地區。而後雙方開始和談,並於1839年3月21日達成停戰協議,雙方同意成立邊界委員會解決糾紛,在1842年雙方簽訂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劃定了分界線。 1835年德克薩斯革命爆發,在1836年獨立成為德克薩斯共和國,並為防範墨西哥而要求與美合併,但范布倫因奴隸制問題而拒絕,直到1845年德克薩斯才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 1840年因經濟問題連任失敗。 Category:美国总统 Category: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Category: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 Category:1840年美國總統選舉 Category:1836年美國總統選舉 Category:1832年美國總統選舉 Category:美國駐英國大使 Category:紐約州州長 Category:紐約州聯邦參議員 Category:紐約州參議員 Category:紐約州檢察總長 Category:美國民主黨州長 Category:美国民主党副总统 Category:美國新教徒 Category:荷兰裔美国人 Category:19世纪美国政治家 Category:美國民主共和黨聯邦參議員 Category:18世纪美国人.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马丁·范布伦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James Knox Polk,),第11任美国总统,任期自1845年3月4日至1849年3月4日。波尔克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梅克伦堡县的派恩维尔,但他大部分时光是在田纳西度过的。民主党人士。就任总统前曾当过众议院议长(1835-1839)和田纳西州州长(1839-1841),是唯一擔任過眾議院議長的美國總統。 波尔克是安德鲁·杰克逊的坚定支持者,并且是美国内战之前最后一位“强势”总统。波尔克因其成功的外交政策而出名。他曾扬言要与不列颠开战,之后退而与英国瓜分了西北地区的所有权。由于成功领导了美墨战争,知名度进一步上升。他降低了关税,并制定了一套一直沿用到1913年的财政制度。在作为“黑马”赢得1844年的选举後,他是第一位没有寻求连任而直接退休的总统。任期结束三个月後,因染霍乱去世。 作为一位致力于领土扩张(或“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民主党人,他不顾辉格党人的反对,坚持推行了对美国领土的第二大规模的扩张。波尔克稳固了俄勒冈地区(包括华盛顿、俄勒冈和爱达荷),总计285000平方英里(738000 km²);并通过美墨战争末期的《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购入了525000平方英里(1360000 km²)的领土。 领土扩张引发了关于是否在新领土内允许奴隶制的争议。1850年妥协案为争论作出了不适当的仲裁,而最后问题不得不在合众国内战的战场上才得到最终解决。波尔克批准了沃克关税,这使得1861年之前整个美国处于近乎自由的贸易时期。他监督了美国海军学院和史密森尼学会的建立,华盛顿纪念碑的动土,以及美国第一批邮票的发行。这批邮票是由他的邮电部长卡夫·约翰逊引入的。他还是首位在职时经常拍照的总统。鉴于他制定这些议程、并将它们全部付诸达成,对其能力的认可使学者们将他在美国最伟大总统排名中排在第8到第12位。.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詹姆斯·诺克斯·波尔克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被称作被喜爱者(法语: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死后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长孙勃艮地公爵路易。1712年,猩红热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是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1725年9月5日,15岁的他与21岁的前波兰公主玛丽·蕾捷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2男8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郡主,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杜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路易十五 · 查看更多 »

肯塔基州

肯塔基州(Commonwealth of Kentucky)是美国中东部的一个州,正式名称为肯塔基聯邦,面積104,749平方公里,在全國排名37。2005年人口4,041,769人,全國排名第26位。 肯塔基州在美国革命時屬弗吉尼亚州一部分,称肯塔基县。1792年肯塔基脫離弗吉尼亚州,成為美国的第十五个州。肯塔基州以纯种马和威士忌闻名。另外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也以肯塔基为发源地。.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肯塔基州 · 查看更多 »

民主党 (美国)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共和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 1828年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鲁·杰克逊創建民主黨,1848年成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為首任主席,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马斯·杰斐逊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 民主党在建立之初主要为保障美国农业发展。因此民主党在19世纪中期通过法案强制驱逐印第安人,发动美墨战争,获得大量土地以供农耕。在美国内战中则支持奴隶制以维护成型的农业体制。20世纪初,民主党支持维护工人权利,创建了联邦储备系统,并通过了反垄断法。自從1932年以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並稱之為美國的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逐渐将民主党根基由银行和商人向工农倾斜。新政一直到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以及越戰導致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及國內政策嚴重分歧,這種分歧導致之後民主黨失去執政地位,但民主黨維持對國會兩院的控制權直至至1995年。比尔·克林顿1993年上台後,由於共和黨1995年起控制國會兩院,民主黨轉走溫和中間路線,吸引不少中產及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2009年巴拉克·歐巴馬領導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民主黨加強其自由派和進步主義路線,強調對少數族群的支持(包括非裔、拉美裔少數族裔及LGBT族群),但同時失去不少白人藍領階層的支持,導致2017年再度成為在野黨。.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民主党 (美国) · 查看更多 »

温菲尔德·斯科特

温菲尔德·斯科特(Winfield Scott,),美国陆军中将,辉格党人,曾任美国陆军总司令(1841年-1861年)。 斯科特从军五十余年,曾参加过1812年战争、美墨战争、塞米诺尔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人。斯科特还担任美国陆军总司令长达二十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总司令。斯科特还曾作为辉格党候选人参与了1852年美国总统大选,但最终输给了富兰克林·皮尔斯。1856年,斯科特被荣誉晋升为陆军中将,是继乔治·华盛顿之后第二位授予此军衔的军人。 艾奥瓦州斯科特县、堪萨斯州斯科特县、明尼苏达州斯科特县、伊利诺伊州温菲尔德、亚拉巴马州温菲尔德、堪萨斯州斯科特堡、西弗吉尼亚州温菲尔德、南北战争时期将军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海军少将温菲尔德·斯科特·施莱都是以斯科特名字命名的。 S Category:北军将领 Category:美国辉格党人.

新!!: 1840年美国总统选举和温菲尔德·斯科特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