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309年

指数 1309年

没有描述。

15 关系: 察合台汗國亚琛亞維農亞維農教廷延慶 (花園天皇)元朝窩闊台汗國罗马興隆 (陳英宗)蘭納蒙古四大汗国至大法国教宗1377年

察合台汗國

察合台汗国(1222年-1570年/1680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察合台及其孙子哈剌旭烈及他的後人管理,建於1222年,于14世纪中叶(1346年)分为东西两部分,1369年西察合台汗國实际上亡於帖木兒帝国,至1402年汗统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在中国史籍以国都为名,先后称为别失八里(唐朝的庭州、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亦力把里(歪思汗之后,即伊犁,今新疆伊宁市)、吐鲁番(也密力火者、速檀阿力之后,即唐朝的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1570年,东察合台汗国(此时为吐鲁番汗国)最后一任可汗马速与同是察合台系的叶尔羌汗国交战被俘,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结束。东察合台汗国可汗速檀阿黑麻之子赛德于1514年建立叶尔羌汗国,1570年吞并吐鲁番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正支汗统),亦可认为是东察合台汗国的延续,至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灭亡,东察合台汗国历史彻底结束。察合台汗国后来形成中亚广泛使用的察合台语(后发展为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

新!!: 1309年和察合台汗國 · 查看更多 »

亚琛

本文為亞琛市。關於本條目名稱之其它概念,請參見「亞琛 (消歧義)」。 亞琛(Aachen,Aken,Aix-la-Chapelle)是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一個城市,靠近比利時與荷蘭邊境,是德國最西部的城市。 亞琛以溫泉(歐洲中部最熱的溫泉)著名,從西元1世紀起这里就是療養地。這個城市是一個重要的鐵路匯集點,也是工業與集會中心。經濟以食品工業為主,主要生產杏仁糖、巧克力、Printen餅。 此外亦有機械、鐵路設備及紡織業。此外,德國約20%的毛織品在亚琛生產。.

新!!: 1309年和亚琛 · 查看更多 »

亞維農

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 加斯科:Avinhon)是位於法國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沃克吕兹省,隆河左岸的一座城市。阿维尼翁始建于羅馬時期。现今是法国南部的旅游胜地之一。阿维尼翁城区住户在2011年初为90194人,其中有大约12000人仍居住在古城墙内,已被划为观光区域的老城区(intra-muros)。如算上四周郊区和附属村镇,阿维尼翁地区的人口超过50万,是法国排名第16位的城市聚落。 在1309到1377年之間,天主教教廷從羅馬梵締岡遷移至此,前后一共有七位教宗在阿维尼翁教廷生活,直到格利高里十一世遷都羅馬。後來更出現兩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稱「大分裂」)。这段时期也被后世称为亞維儂分裂时期。阿维尼翁城原是乔万娜一世的属地,在1348年售予教廷。教廷对阿维尼翁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之时,其后阿维尼翁成为法国的一部分。阿维尼翁是沃克吕兹省的省会,也是法国少见的保留了城墙的城市。城墙内有为教宗修筑的教皇宫。此外著名古迹还有阿维尼翁圣母大教堂、圣贝内泽桥等。1995年以亞維農歷史城區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新!!: 1309年和亞維農 · 查看更多 »

亞維農教廷

亞維農教廷時期(Papae Avenionenses;Cattività avignonese;Avignon Papacy;1309年-1378年),又稱亞維農之囚,是指天主教教廷遷移到法國亞維農(當時亞維農是教宗領地)的一段時期,期間七任教皇和大部份紅衣主教均為法國人。它又被稱為巴比倫的被擄期(Babylonian Captivity),引用以色列人公元前598年及公元前587年被巴比倫人征服的典故。這個時期從克勉五世開始,歷時69年,最後由額我略十一世主動將教廷遷回意大利的羅馬梵蒂岡,結束了亞維儂教廷時代,但他一年後的逝去卻發生了天主教教會的亞維儂分裂事件。.

新!!: 1309年和亞維農教廷 · 查看更多 »

延慶 (花園天皇)

延慶(1308年十月九日至1311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花園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久明親王與守邦親王,執權為北條師時。.

新!!: 1309年和延慶 (花園天皇)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1309年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窩闊台汗國

窩闊台汗國(1225-1309年)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位於中亞的葉密立河流域,都城在叶密立,即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的额敏县。窩闊台汗國据有蒙兀兒斯坦的一部分,其地基本上是乃蠻故地。窩闊台汗國成立於1225年,由成吉思汗把今阿爾泰山以南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封給其子窩闊台,到1309年被察合台汗國(1219-1502年)及元朝瓜分,窝阔台汗国的末代可汗察八儿出走元朝,窩闊台汗國滅亡,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中最短國祚的汗國,只有84年歷史。 窩闊台汗國成立之時,其實並沒有國名。現在的名字其實是歷史學家從其第一代君主「窩闊台」的名字而作為汗國的通稱。.

新!!: 1309年和窩闊台汗國 · 查看更多 »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 1309年和罗马 · 查看更多 »

興隆 (陳英宗)

興隆(Hưng Long,1293年三月初九—1314年三月十八),越南陳朝英宗的年号,历时22年。.

新!!: 1309年和興隆 (陳英宗) · 查看更多 »

蘭納

蘭納(อาณาจักรล้านนา Anachak Lanna),是泰国歷史上的一個曾經控制泰北地區的王國。1292年,傣阮族人庸那伽国王孟萊王(พญาเม็งราย,Phaya Mengrai)于清迈城建立。1558年,为缅甸东吁王朝所征服。1774年,暹罗又从缅甸手中夺取清迈。1892年,暹罗正式将清迈纳入版图。雖然通常被稱作北部泰族,但實際上他們的文化和語言與泰國中部的小泰人差異很大。中国元代称之为八百媳妇国,明代称为八百,又有八百大甸、小甸之区别,清代常称之为景迈、整迈。.

新!!: 1309年和蘭納 · 查看更多 »

蒙古四大汗国

蒙古四大汗國,簡稱四大汗國,是對蒙古帝國及其分裂后存在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這四個蒙古汗國的合稱。.

新!!: 1309年和蒙古四大汗国 · 查看更多 »

至大

至大(元年:1308年—末年:1311年)是元武宗的年号。元朝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 至大四年三月元仁宗即位沿用。.

新!!: 1309年和至大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1309年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1309年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1377年

没有描述。

新!!: 1309年和1377年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