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黎中興朝

指数 黎中興朝

黎中興朝(;1533年—1789年)是越南歷史學家對後黎朝後半葉時期的稱呼。 1527年,權臣莫登庸廢黜黎恭皇,建立莫朝。至此黎初朝滅亡。但後黎朝的遺臣仍然活躍。阮淦逃往哀牢,以琴州為中心,進行反莫行動。1533年,擁立後黎朝宗室黎寧為皇帝,復辟後黎朝,今多稱黎中興朝。黎中興朝據守越南南部,而莫朝僅擁有越南北部地區,史稱南北朝時代。黎寧沒有任何實權,實權掌握在阮淦手裡。 阮淦死後,其婿鄭檢專權,成為世襲的鄭主。阮淦的兒子阮潢出鎮順化,成為世襲的廣南阮主。1592年,第二代鄭主鄭松攻破昇龍,滅亡莫朝。莫朝殘餘勢力逃往高平。鄭主勢力越來越大,開始淩駕於黎皇之上,甚至可以隨意廢立君主。1627年,廣南阮主終於與鄭主決裂,爆發鄭阮紛爭。自此阮主雖名義上自稱是黎皇的臣子,但不再向黎廷朝貢。 1672年,鄭阮紛爭以均勢而結束,鄭阮雙方約定以𤅷江為界河,以北為鄭主所轄的北河,以南為阮主所轄的南河。鄭主專心攻打北部的莫氏,阮主則致力於向南開拓領土。1677年,鄭主一舉攻滅莫朝殘餘勢力,鄭柞創立了「入朝不拜、書奏不具名」之例,於黎皇的御座左側設立鄭主的坐椅,後黎朝皇帝完全成為了一個擺設,黎皇僅僅管理禮儀、外交上的事務。 1786年,西山朝將領阮惠以「扶黎滅鄭」的名義北伐,推翻鄭主。西山軍旋即南撤,黎昭統帝得以親政。不過隨即阮有整攫取了大權,並與統治南河的西山朝就乂安之地發生領土衝突。翌年,阮惠再度北伐,殺阮有整。黎昭統帝向清朝求救,清朝於1788年發兵攻打西山朝,初期取得胜利,但其后被西山軍大敗。最終阮惠主動向清朝請和。昭統帝便流亡清朝,後黎朝滅亡。 阮朝建立後,嘉隆帝冊封後黎朝宗室黎維為延嗣公,主後黎朝祭祀;鄭氏宗親鄭楈主鄭主祭祀,以安撫北城之人。.

33 关系: 南北朝 (越南)南進塘外塘中乂安省廣南國後黎朝嘉隆帝哀牢莫登庸莫朝順化西山朝高平越南黎寧黎初朝黎恭皇黎昭統帝阮淦阮潢阮朝阮有整阮惠鄭主鄭阮紛爭鄭柞鄭松鄭檢河內市清軍入越戰爭清朝𤅷江

南北朝 (越南)

越南的南北朝時代(越:Nam Bắc Triều,1533年-1592年),是指越南歷史上在後黎朝復辟(1532年)之後,後黎朝滅莫朝(1592年)之前莫、黎两朝相争時期。 .

新!!: 黎中興朝和南北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南進

南進(),指的是11世紀至18世紀之間越南領土向南方的擴張。 現在的越南占據了中南半島東岸全域。其東(東京灣)、東南(南中國海)、南(泰國灣)面皆臨海洋,北部與中國的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鄰接,西部為將越南與柬埔寨、老撾相隔的長山山脈,北方有紅河三角洲,南方有湄公河三角洲。然而,古代越南的領土卻并非與今天的一致,越南現在的版圖乃是18世紀後期時開始確立下來的。 在11世紀後的各個歷史時期,越南領土皆向南有過擴張。早期,越南的領土主要集中於紅河三角洲一帶,即現在越南的北方地區。由于越南當時的地理位置,其東面臨大海,西邊是山脈,北邊是強大的鄰國中國,因此南面成為越南領土擴張的最佳方向,「南進」的稱呼也因此得名。越南歷代的南進政策共持續了約700年,南進後的越南領土面積約為最初剛獨立時的3倍,18世紀後期以後,越南領土基本未發生改變。.

新!!: 黎中興朝和南進 · 查看更多 »

塘外

塘外()是越南歷史地名,指的是鄭阮紛爭時期鄭主治下的領土,其地理位置大致為越南北部一帶。在越南漢文史籍中,多稱作“北河”,中國史籍中多稱作“安南國”,西方資料則稱作“東京”(Tonkin)。.

新!!: 黎中興朝和塘外 · 查看更多 »

塘中

塘中()是越南歷史地名,指的是鄭阮紛爭時期阮主治下的領土,其地理位置大致為越南中部和南部一帶。在越南汉文史籍中,多称作“南河”,中國史籍中多稱作“廣南國”,西方資料則稱作“交趾支那”(Cochinchine)。.

新!!: 黎中興朝和塘中 · 查看更多 »

乂安省

乂安省(),是越南的一個省,屬中北沿海地區,北與清化省相鄰,南接河靜省,西臨寮國,東臨北部灣。.

新!!: 黎中興朝和乂安省 · 查看更多 »

廣南國

廣南國(,1558年-1777年)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鄭阮紛爭期間的四個政體的其中之一。據有今越南中部一帶,由阮氏家族世襲掌權,號稱「阮主」()。 阮主名義上奉後黎朝皇帝為君主,並使用後黎朝的年號,但事實上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阮福濶在位期間,開始使用「王」的稱謂,鑄「大越國阮主永鎮之寶」,大臣上書阮主時皆使用「稟」字。.

新!!: 黎中興朝和廣南國 · 查看更多 »

後黎朝

後黎朝(),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国号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前期與莫朝南北對峙;到了後期,阮主和鄭主分據南北對峙,後黎朝皇帝僅為鄭主的傀儡。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初朝(),後將1533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黎中興朝(),以示區別。.

新!!: 黎中興朝和後黎朝 · 查看更多 »

嘉隆帝

#重定向 阮福映.

新!!: 黎中興朝和嘉隆帝 · 查看更多 »

哀牢

哀牢是云南、缅甸北部地区一古国,属西南夷百濮系统,存在时间大约自公元前3世纪左右至公元76年。 传说哀牢的开国君主是九隆(母亲沙壹),乃东海龙王之幼子,故哀牢崇拜龙神。其鼎盛时期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大致统治范围南至西双版纳,西至怒江,北至横断山脉,东至洱海一带,是西南夷的霸主。哀牢的中心区域是今云南保山哀牢山一带。 汉武帝时期,派人开通西南夷,希望打通前往身毒(今印度)的道路,于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过兰沧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韦二县”。这次征伐使得哀牢全盛时期结束,国势衰落。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贤栗遣使内属,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继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献国于东汉,其时哀牢共有5萬户、55萬餘人。东汉政府以益州六县与哀牢地设立永昌郡,以哀牢王为部族君长,另派官吏进行行政管理。 漢章帝建初元年(76年),类牢继位为哀牢王,起兵反抗东汉,为东汉击破,类牢被杀。自此之后,哀牢不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 哀牢人穿鼻儋耳,镂身紋身,有着先进的文化,根据《华阳国志》、《后汉书》等的记载,其地矿产丰富、贸易繁荣。唐代的穿鼻蠻是指他們,有人說他們是克倫族祖先。 在越南脫離中國獨立之後,越南人也把越南西北部與西部的地方稱作「哀牢」()。「哀牢」這個地名也在越南史籍《大越史記全書》裡面多次出現。但這裡的哀牢並非指漢朝時的哀牢國,而是指現在的寮國。.

新!!: 黎中興朝和哀牢 · 查看更多 »

莫登庸

莫太祖(,),名莫登庸(),是越南莫朝開國君主。1527年至1529年期間在位。.

新!!: 黎中興朝和莫登庸 · 查看更多 »

莫朝

莫朝(Nhà Mạc)是越南朝代名,乃權臣莫登庸於1527年篡奪後黎朝帝位後的朝代。 1592年被鄭氏所復辟的後黎朝所推翻。莫朝灭亡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莫氏宗室又聚结于北部高平建立统治,托庇于中国明、清政府的保护之下。至1677年,方被後黎朝以協助中國清朝平定三藩之亂的名義滅亡。.

新!!: 黎中興朝和莫朝 · 查看更多 »

順化

順化可以指:.

新!!: 黎中興朝和順化 · 查看更多 »

西山朝

西山朝()又稱作西山阮朝,越南朝代名,是越南在1778年至1802年间存在的朝代,享國祚廿四年。 1771年出身西山地區的阮岳、阮侣及阮惠三兄弟率領農民起義,推翻了廣南國(阮主)的統治,之後一路擴張,先後殲滅了北方的鄭氏政權以及後黎朝,結束了越南自莫朝建立開始,達二百五十多年的混亂割據狀態,建立西山政權。.

新!!: 黎中興朝和西山朝 · 查看更多 »

高平

平,可以指:.

新!!: 黎中興朝和高平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黎中興朝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黎寧

#重定向 黎莊宗.

新!!: 黎中興朝和黎寧 · 查看更多 »

黎初朝

黎初朝(;1428年—1527年)是越南歷史學家對後黎朝前半葉時期的稱呼。 1428年,黎利建立後黎朝,國號大越,從明朝恢復越南的獨立。黎初朝時期的皇帝手中掌握著大權。傳至威穆帝、襄翼帝之時,因暴虐,為臣下所殺。1516年黎昭宗繼位之後,大權旁落,軍閥蜂起。鄭惟㦃、阮弘裕、鄭綏、陳真等人相繼專權。1518年,莫登庸取得大權,並於1527年廢黜黎恭皇,篡位稱帝,建立莫朝。至此黎初朝結束。 後黎朝遺臣阮淦出奔哀牢,糾集後黎朝支持者,於1533年復辟了後黎朝。不過此時的後黎朝皇帝沒有實權,而復辟的後黎朝被稱為黎中興朝。 Category:黎初朝.

新!!: 黎中興朝和黎初朝 · 查看更多 »

黎恭皇

黎恭皇(;)諱黎椿(),又名黎懬(),是越南後黎朝第十二任君主,1522年至1527年在位。.

新!!: 黎中興朝和黎恭皇 · 查看更多 »

黎昭統帝

#重定向 昭統帝.

新!!: 黎中興朝和黎昭統帝 · 查看更多 »

阮淦

阮淦(,),也作阮弘淦,是澄國公阮文溜和澄國夫人枚氏的長子,与阮弘裕为从祖兄弟。.

新!!: 黎中興朝和阮淦 · 查看更多 »

阮潢

阮潢(,)是越南的廣南阮主第一代領袖,他是阮淦的次子,為阮氏所生。.

新!!: 黎中興朝和阮潢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黎中興朝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阮有整

阮有整(,)亦稱阮整,越南後黎朝末期的軍事人物,封鵬忠公。.

新!!: 黎中興朝和阮有整 · 查看更多 »

阮惠

阮惠(,)又作阮文惠(),後改名阮光平(),是越南歷史上一位著名军事人物,亦是西山朝第二代皇帝,1788年至1792年在位。因年號光中,史稱光中皇帝()。他被今日的越南人認為是越南的民族英雄之一。 阮惠生於歸仁府西山邑(今屬平定省西山縣),當時屬於鄭阮紛爭時期南方舊阮的領地之內。因不滿舊阮政府裡權臣當道,政局敗壞,阮惠便與兄長阮岳、阮侶於1771年,在西山發動起義。阮惠在戰事中表現驍勇,使西山阮氏兄弟勢如破竹,先後消滅南方舊阮、北方鄭主及後黎朝,結束了越南二百多年來南北分裂之局,並擊退了來自暹羅及中國清朝等「外國勢力」的軍事干預。但他與兄長阮岳之間的內鬨相攻,致使整個西山朝元氣大傷。他本人則於1792年準備全殲舊阮勢力期間去世。.

新!!: 黎中興朝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鄭主

鄭主(,1545年–1787年),有時也稱作「鄭朝」《安南風水》:……此局,我國主鄭朝之發迹陵也。以扶黎旗而起者……,漢喃研究院編號A693,卷四,79頁,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鄭阮紛爭期間的四個政體的其中之一,由鄭氏家族掌政,歷十三代領袖。.

新!!: 黎中興朝和鄭主 · 查看更多 »

鄭阮紛爭

鄭阮紛爭(;1627年-1673年),係指時爆發於越南鄭、阮兩大統治家族之間的長期戰爭。.

新!!: 黎中興朝和鄭阮紛爭 · 查看更多 »

鄭柞

鄭柞(,)是越南後黎朝的重要政治、軍事人物,也是鄭氏政權的第五代領袖(1657年-1682年),封號西定王()。.

新!!: 黎中興朝和鄭柞 · 查看更多 »

鄭松

鄭松(,《南風》合刊第廿一卷·第一百二十四期·〈鄭氏世家〉)是越南南北朝時期後黎朝的重要政治人物,以及鄭氏政權的第三代領袖(1570年-1623年),稱號為平安王()。.

新!!: 黎中興朝和鄭松 · 查看更多 »

鄭檢

鄭檢(,)是越南南北朝時期後黎朝的權臣,也是被認為是鄭氏政權的第一位君主(1545年-1570年)。歷輔莊宗、中宗、英宗三朝。.

新!!: 黎中興朝和鄭檢 · 查看更多 »

河內市

河內市(,)是越南的首都,古稱「大羅」、「古螺」、「龍編」、「昇龍」、「昇隆」、「東京」等,位於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天德江的汇流处,因處红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河內”。四周分別與北江省、北寧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永福省和太原省接壤。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其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人口約為620萬,多為越族。.

新!!: 黎中興朝和河內市 · 查看更多 »

清軍入越戰爭

清軍入越戰爭此名称见于《越南通史》,郭振铎、张笑梅编,第518页指的是1788年底至1789年初中国清朝與越南西山朝之間發生的戰爭。 1788年,西山朝北伐,攻破後黎朝的都城昇龍(今越南河內市)。後黎朝的昭統帝逃往保祿山,派大臣阮輝宿向清朝求救。乾隆帝便派孫士毅為主帥攻入安南境內,欲讓黎昭統帝復位。在戰爭初期,清朝軍隊勢如劈竹,佔領了昇龍(今越南河內市);但後來西山朝皇帝阮惠自富春(今越南順化)率軍反擊,戰局迅速得到逆轉。阮惠趁清軍慶祝春節之機,對駐守玉洄(今河內市青池縣玉洄社)、棟多(今河內市棟多郡)等地的清軍發起突襲,清軍大敗,退回邊境以內。最終阮惠主動向清朝請和,乾隆帝同意講和並承認了阮惠為安南的新君主。 中國人將這場戰爭稱為清越戰爭、清軍入越戰爭或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李光濤,「记乾隆年平定安南之役」,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6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年.

新!!: 黎中興朝和清軍入越戰爭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黎中興朝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𤅷江

#重定向 淨江.

新!!: 黎中興朝和𤅷江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