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麦吉尔大学

指数 麦吉尔大学

麥基爾大學(英文:McGill University;法語:Université McGill)為一所坐落於加拿大魁北克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成立於1821年英國殖民地時期,是加拿大最古老的高等學府,百年來在國際上享負盛譽,被視為“北方哈佛”或“加拿大哈佛”。作為加拿大最難申請的大學,此校的錄取分數線及獎學金門檻亦是全國高校之最。以著名蒙特利爾商人、格拉斯哥大學校友詹姆士·麥基爾為名,其遺贈為大學成立的基礎。麥基爾後成為美國大學協會中,兩所位於美國本土以外的成員之一。 麥基爾大學在加拿大人心中享有崇高地位,至今已連續12年位列加拿大大學排行榜榜首,是加拿大排名第一的頂尖研究型大學(又譯為醫博類大學)。麥基爾大學是世界經濟論壇 — 全球大學校長論壇的加拿大唯一高校代表。 麥基爾大學入學標準相當嚴格,挑的都是頂尖學生,以居高不下的新生入學平均分(平均為90分以上)聞名北美,其平均錄取分數為全國所有大學之首,也就是說麥基爾大學是全加拿大最難進的大學。儘管越來越多的申請者趨之若鶩,但麥基爾大學一直保持一定的師生比例,控制註冊學生數量和課堂大小,以保持卓越的教學質量。麥基爾大學亦常跟勁敵多倫多大學爭持不下。 大學的本部位於中皇家山的山腳,另一個附屬校園則位於本部以西30公里、佈滿田野與林地的蒙特利爾島。麥基爾眾學術單位被歸入13所大的學院內。 以每名學生的受惠金額來算,校方為其中一所擁有最多捐款回贈的加拿大高校(每位學生21,633加幣)。 麥基爾大學所賦予的學位及文憑涵蓋逾300個學術領域。 多數學生就讀於、、、、五所較大型學院。省內、外及國際生的學費各有參差。麥基爾大學著名的師生、校友包括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及139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國最多。另還有3名加拿大總理、13名加拿大最高法院大法官及眾多其他學術獎項的獲獎者。麥基爾校友同時協助了足球、籃球與冰球賽事的發展,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及艾爾伯塔大學的創立。.

63 关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加拿大加拿大元加拿大總理加拿大總督加拿大最高法院多倫多大學大學大衛·勞埃德·約翰斯頓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常春藤盟校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北京大学北極大學喬治四世 (英國)哈佛大学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冰球公立大學公立學校剑桥大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皇后大學 (加拿大)皇家山皇家特許狀研究型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篮球維多利亞 (卑詩)美國大學協會猩紅色牛津大学白色西安大略大学詹姆士·麦基尔諾貝爾獎得主列表魁北克魁北克主权运动魁北克省足球麥基爾站麦吉尔大学麦克林阿爾伯塔大學蘇格蘭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地铁英屬哥倫比亞英语...英镑耶鲁大学Universitas 21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法律法律學院法语清华大学溫哥華拉丁语普林斯顿大学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of Law)是一所自1894年起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创设的法学院,附属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该学院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法学院排名里被评为第9名。该学院是加州大学系统中五所法学院之一。 该学院虽然入学新生数据不如其他学校,但录取率只比耶鲁跟斯坦福高。.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元

加拿大元(英语:Canadian dollar,法语:Dollar Canadien,ISO 4217貨幣碼:CAD),又稱加元或加幣,是加拿大的法定貨幣,自1858年起使用,通常以$、C$、CDN或加元等簡稱。1加元相等於100加拿大分。 加拿大使用的所有硬幣由加拿大皇家鑄幣局鑄造,所有紙幣則由加拿大印钞有限公司印製。2011年6月20日,加拿大银行在渥太华总部公布了用特殊塑料制成、包含先进防伪技术的新型塑质钞票(先锋者系列),以遏制在货币流通领域的高技术犯罪并节约印制钞票费用,這一技術是參考由澳洲印鈔公司(Note Printing Australia)於1995年發行的澳元。.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元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總理

加拿大總理(Prime Minister of Canada,Premier ministre du Canada)是加拿大的政府首腦。雖然加拿大君主(由總督代表)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依照憲政慣例和傳統,總理才是握有實權的人。加拿大總理由加拿大君主透過他在加拿大的代表加拿大總督任命一個能得到國會支持的人選。這個人選在慣例上是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多數黨派的領袖,但兩位上議院議員也曾經擔任過臨時總理。.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總理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總督

加拿大總督(英語:單數為Governor General,複數為Governors General,法語:Gouverneur général(男)或Gouverneure générale(女))是加拿大君主的代表。由於加拿大的君主亦是英國君主,不是居住在加拿大,所以加拿大君主會委任一位代表他/她的人。雖然加拿大君主擁有委任權,加拿大君主通常會委任加拿大總理提名的人選。 加拿大總督在西敏式君主立憲制的憲政慣例下只擁有象徵式權力,例如代表加拿大君主擔任加拿大三軍總司令等,但職責沒有什麽真正的政治權力。大多數的政治權力都是屬於加拿大政府,由加拿大總理領導。和英國西敏制傳統一樣,一般來說加拿大總督的所有決定須聽從總理的「提議」。雖然英國君主與加拿大君主由同一人擔任,但須銘記這兩個職位屬於兩個獨立國家的官位而互不隸屬,因此英國政府沒有權力向加拿大總督作出任何「提議」從而干涉加拿大的内政。 伍冰枝和莊美楷兩位總督任內曾在某些公共場合中稱自己為「加拿大元首」(Head of State)。2004年,伍冰枝前往法國參與紀念盟國登陸諾曼第海灘的典禮時更在伊丽莎白二世面前被稱為加拿大元首。由於傳統上,加拿大總督是英國君主在加拿大的代表,此舉令白金漢宮有所不滿。 加拿大總督的府邸是首都渥太華的麗都堂(Rideau Hall,位於加拿大總理府邸的對面)。由1952年起,所有加拿大總督都是加拿大公民。.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總督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最高法院

加拿大最高法院(英語:Supreme Court of Canada;法語:Cour suprême du Canada )是加拿大司法機構的一部分,亦是擁有全國最高司法管轄權的法院。加拿大最高法院位置於首都渥太華。加拿大最高法院是加拿大刑事和民事案件的終審法庭,而且亦承認魁北克省和其他省份的普通法。 現在加拿大最高法院有9位法官。法官是由加拿大总理提名後而被加拿大總督委任。.

新!!: 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最高法院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大學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与安大略省政府及议会环绕在市中心的女王公园四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圣乔治校区(St.George Campus, UTSG)为主,密西沙加校区(Mississauga Campus, UTM)和士嘉宝校区(Scarborough Campus, UTSC)为辅的,以「一主两翼」为格局的世界知名研究性大学。學校始於1827年英國乔治四世頒佈的皇家憲章,是殖民時代上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它早期名為「國王學院」,直至於1849年脫離聖公會而成為非宗教大學,並改為現名。受英國大學制度影響,多倫多大學是美洲少數實行獨立書院制的學府,各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 在学术及研究方面,多伦多大学一直处于加拿大國內及國際上领先的位置。其经费、捐款、国家教授奖项、研究出版量及藏书量皆為加拿大之首。它于过去一世纪的主要贡献包括发现胰岛素及干细胞,发明电子起搏器、多点触控技术、电子显微镜、复制T细胞、飞行员衣,以及发现首个经核证的黑洞。多伦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仅两名在美国本土外成员之一。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 据2006年统计,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包括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5名(占加拿大总数65%),美国科学促进会外籍院士20名(占加总数28%)。并在1980至2006年间,累计获得盖尔德纳(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11次(占加总数52%),被授予古根海姆研究员头衔44人(占加总数44%),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6人(占加总数42%),美国国家学院外籍院士10人(占加总数36%)及斯隆(Sloan)研究员23人(占加总数30%)。.

新!!: 麦吉尔大学和多倫多大學 · 查看更多 »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新!!: 麦吉尔大学和大學 · 查看更多 »

大衛·勞埃德·約翰斯頓

大衛·勞埃德·莊士敦 (David Lloyd Johnston,)曾任麦吉尔大学和滑鐵盧大學校長。由前加拿大總理史提芬·哈珀提名及經加拿大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的任命,於2010年10月1日接替莊美楷成為加拿大總督。 大衛·莊士敦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安大略人,他先後在英美加的頂級學府就讀,包括: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和女王大學。大衛·莊士敦已於2010年9月上旬前往英國覲見女王,同時正式宣布莊士敦為女王在加拿大的新代表。约翰斯顿于2017年10月1日卸任加拿大总督一职,由航天员出身的朱莉·帕耶特接任。.

新!!: 麦吉尔大学和大衛·勞埃德·約翰斯頓 · 查看更多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niversité de la Colombie-Britannique,簡稱UBC)--簡稱卑--詩大學或卑大,是一所位於加拿大卑斯省的公立大學,也是U15大學聯盟、大英國協大學協會、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Universitas 21成員之一。UBC为全世界培養了眾多的顶尖人才,學術聲譽極高,至目前為止共有7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zh-tw:勞勃·孟岱爾;zh-cn:罗伯特·蒙代尔;zh-hant:羅伯特·蒙代爾;zh-hk:羅拔·蒙道;-。UBC於1908年創校,現在總共有兩個主要校區。學校主校區位於緊鄰溫哥華市西端的大學保留地,為卑斯省最古老的大學,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後來逐漸發展為聞名國際的綜合大學;另外该校位於基隆拿市的新校區成立于2005年,稱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奧卡納干分校,取代原奧卡納干大學學院。.

新!!: 麦吉尔大学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查看更多 »

常春藤盟校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区的8所私立大学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這8所學校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美國名校、也是美国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聯盟。此外它們也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大學:8所學校中的7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殖民地学院。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尔大学、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亚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 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学一样,它們同时接受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赠,用于學術研究。例如常春藤之一的康乃爾大學就有4所學院是完全由政府支持的。由于美国公立大学享有政府的巨额拨款,私立大学的财政支出和研究经费要低于公立大学。.

新!!: 麦吉尔大学和常春藤盟校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縮寫:ARWU),简称“上海排名”,為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此排行榜原先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編制及發表,于2003年首次對外公佈,是第一個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調查,後在外國學者的幫助下完善。發展至今,此排名囊括了世界性綜合及學科榜單,後也添加了獨立的地區性《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及《馬其頓高校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獲評為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其因以客观数值作為準則而获得赞赏,但其也因忽視了人文與教學素質而受到批评。.

新!!: 麦吉尔大学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新!!: 麦吉尔大学和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北極大學

北極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ctic,UArctic)是一個包含北極圈內大學、學院及其他組織的協作網絡,其目的是提升北極圈內大學的質量。該計劃在北極理事會的支持下於2001年6月12日發起。.

新!!: 麦吉尔大学和北極大學 · 查看更多 »

喬治四世 (英國)

#重定向 喬治四世.

新!!: 麦吉尔大学和喬治四世 (英國) · 查看更多 »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為一所本部坐落於-zh-hans:麻省; zh-tw:麻薩諸塞州; zh-cn:马萨诸塞州; zh-hk:麻省-劍橋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其因歷史、學術影響力、財富等因素而獲評為世上最享負盛名的學府之一。 哈佛於1636年由當地的殖民地立法機關立案成立,迄今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並擁有北美最古老的校董委員會。 其最初稱之為「新學院」,該機構為了感謝一名年輕的牧師約翰·哈佛所作出的捐贈,而改名為「哈佛學院」。雖然從沒有與任何宗教派別有正式的聯繫,但早期的學院還是以培養公理會及一位論派神職者為主要職責。可是自18世紀起,其課程與學生群體的宗教性質漸漸淡化,而19世紀的哈佛則進一步成為了的文化起源地。美國南北戰爭後,當時的校長查爾斯·艾略特將哈佛各個學術機構綜合成了一所研究型大學,並增添了小班授課以及入學考試,而這些模式同時也影響了國家的中高等教育政策。此校亦為美國大學協會其中一個原始成員,並在經濟大蕭條及二次大戰後進一步修改了課程及收生政策。後與拉德克利夫學院合併成為了男女校。 校方目前共有十所學院及一所高等研究院。這些單位偏佈鄰近各區:其本部位於劍橋的;醫學、公共衛生及牙醫學院位於波士頓的長木醫學區;而包括哈佛體育場在內的大學體育設施以及商學院則在。哈佛同時擁有龐大的資產,每年所收到的捐款回贈數目長期位列全球教育機構之首。 哈佛大學為全美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 學校的研究生課程較為多元化,而本科教育則主要集中在文理學範疇。校方在2007年起實行了財政援助政策,家庭年收入低於一定數目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學費豁免。 哈佛擁有全美最古老的圖書館系統,這同時也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私立及大學圖書館系統,館藏量逾1600萬冊。 其為常春藤盟校成員之一,現共有42支參與不同運動競賽的代表隊,屬全美大學體育協會甲組。除了體育,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包括各個學會所舉辦的活動。哈佛校友涵蓋8名美國總統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其亦培養了62名富豪企業家及335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美最多;另也有15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現在或曾經在哈佛學習或工作。.

新!!: 麦吉尔大学和哈佛大学 · 查看更多 »

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

哈罗德·鲁珀特·莱奥弗里克·乔治·亚历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亚历山大伯爵,(Harold Rupert Leofric George Alexander, 1st Earl Alexander of Tunis,),英国军事指挥家和英国陆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盟軍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后任英國國防大臣及加拿大總督等職。.

新!!: 麦吉尔大学和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 · 查看更多 »

冰球

冰球(ice hockey),在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拉脫維亞、瑞典等流行區域直接稱為曲棍球(hockey),是一項在冰上進行的團體運動,溜冰者以把冰球打進對手球門為得分目的,冰球主要盛行於北美北部(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和歐洲部分地區(俄羅斯、芬兰、瑞典、捷克和斯洛伐克),亦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和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在加拿大,冰球和袋棍球分別是冬季國球和夏季國球。.

新!!: 麦吉尔大学和冰球 · 查看更多 »

公立大學

公立大学(public university)是指為滿足公共目的,由政府資金創立維持的大学,在歐洲也包括天主教大學(如魯汶大學)。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公立大学被政府指定為重點發展的大學(如重點大學),接受特別豐厚的補助金。 在各項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頂尖的公立大學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多倫多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伦敦帝国学院、海德堡大學、東京大學等等。.

新!!: 麦吉尔大学和公立大學 · 查看更多 »

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或稱政府學校、公辦學校或官立學校,是由政府所開辦的學校,其辦學資金全部或主要由政府撥付,所以其學費一般較私立學校低。這些學校所聘任的人員,亦可能具有公務員身份,視乎地區而定。這類學校的辦學層次可以包括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

新!!: 麦吉尔大学和公立學校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劍橋為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這些學者本為牛津大學的一員,但後因與牛津鎮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此。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並經常獲合稱為「牛剑」。 劍橋大學由31所成員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雖大學本身為公立性質,但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工作有別於負責教研的大學中央。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的發展息息相關。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堂,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116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0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新!!: 麦吉尔大学和剑桥大学 · 查看更多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文: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經濟學院或倫敦政經學院),常被稱為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位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于社会科学的大学,为倫敦大學的成员学院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向被譽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 它对社會科学的專注在倫敦大學和全英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并称为「英國G5大学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衛報》曾评价伦敦政经学院,称其与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的声誉只有牛剑才能超越。」 至2016年為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教員及前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各國政壇領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在2013至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的排名上已連續六年荣登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其管理學碩士亦在2018年QS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七。 除此以外,在最近6年(2011-2016)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社科領域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均居於英國第一位。 根據2014年對全球億萬富翁的調查報告,在所有歐洲大學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在多數的大學綜合排名中,醫學及理工為主的學校更佔優勢,例如僅有醫學院及其他理工相關學院的伦敦帝国学院在多個大學綜合排名上就大幅領先僅有社會科學設置的倫敦政經學院。 但倫敦政經學院在專業排名中表現出色,例如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的專業排名中,倫敦政經學院所有的14個專業裏有12個都進入了世界前八。.

新!!: 麦吉尔大学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學 (加拿大)

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又譯女王大學)創始于加拿大建國前二十六年,西元1841年十月十六日,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京士頓市,是一所加拿大的頂尖公立大學。皇后大學在安大略省擁有超過十四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並在英國英格蘭東南部東薩塞克郡校區擁有Herstmonceux城堡,該城堡自公元1957年到1988年曾是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的所在地。 皇后大學每年約有兩萬三千名的在校生。在全世界各地以及全加拿大各處都有皇后大學校友的蹤跡。每年亦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大專體育競賽中看見由皇后大學派出的校隊爭取榮譽,並以「黃金蓋爾人」著稱。.

新!!: 麦吉尔大学和皇后大學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皇家山

皇家山(Mount Royal,Mont Royal)是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座山丘,位于市中心北侧,蒙特利尔市也是因这座山而得名。 皇家山的最高峰海拔233米。山上开辟为皇家山公园,1876年開幕,是蒙特利尔最大的公园之一。其设计者是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奥姆斯特德。 山顶有著名的皇家山十字架,第一個十字架在1643年豎立,現在的一個在1924年豎立,高約31米,2009年裝上LED燈。山上有两个大型墓地:天主教圣母公墓和非教派的皇家山公墓(主要埋葬新教徒)。 在公园外的山坡上,有加拿大最大的教堂圣若瑟圣堂;麦吉尔大学及其两所教学医院和体育场;蒙特利尔大学,蒙特利尔工程学院和一些小康住宅区上诸如韦斯特蒙(Westmount)和乌特蒙(Outremont)。.

新!!: 麦吉尔大学和皇家山 · 查看更多 »

皇家特許狀

皇家特許狀()是一種由英國君主簽發的正式文書,類似於皇室制誥,專門用於向個人或者法人團體授予特定的權利或者權力,不少英國城市(部份連同都會特許狀)、公司、大學等重要機構都是透過頒發皇家特許狀而設立,也稱作「皇家憲章」。不同於(Warrant)及任命狀(Appointment),皇家特許狀一般永久有效。 皇家特許狀通常由專業技師在羊皮紙上以西洋書法精製而成。截止2012年,歷代英國君主已累積頒發超過980份皇家特許狀;其中750份仍然有效,而最早的一份可上溯至1066年,是一份向泰恩()賦予市鎮地位的文書,這份文書也使坦恩成為蘇格蘭歷史最悠久的皇家自治鎮;繼坦恩的皇家特許狀以後,第二古老的皇家特許狀則是在1231年頒授予劍橋大學的一份。近年英國君主仍保留頒授皇家特許狀的傳統,例子有在2011年4月7日授予特許體育及體力活動管理學會的一份。 歐洲早自中世紀便已經有頒發特許狀的習慣,用以向一些地方賦予城市地位,從而讓這些地方取得一些認可的法律權利和特權。歷史上,簽發皇家特許狀是成立法人團體的主要途徑,但現代社會則主要透過其他方法(如透過商業登記成立有限公司)來組織這些機構。 歷史上一些透過頒發皇家特許狀而成立的著名特许公司包括英屬東印度公司(1600年)、哈德遜灣公司、大英輪船公司、英屬南非公司、北美部份前英國殖民地、倫敦市的一些同業公會、英倫銀行、以至是渣打銀行、英國廣播公司等。.

新!!: 麦吉尔大学和皇家特許狀 · 查看更多 »

研究型大學

型大學是以學術研究为主要办学目的的大學,相對的是教學型大學。.

新!!: 麦吉尔大学和研究型大學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麦吉尔大学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麦吉尔大学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篮球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在一個長方形籃球場進行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员,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目的是將籃球投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控球權或得分。籃球是世界上最多人觀看的球類活動之一,從1936年起就是奧運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 在三分線內投進可得兩分,若在三分線外投籃,可以得到三分。在比賽結束時,得分最多的球隊獲勝,但若二隊平手,會進行延長賽。在球賽中,控球者可以用持續運球(將球彈到地上,再反彈到自己手中)的方式行進或奔跑,也可以將球傳給其他隊員,但若走步(掌控球者沒有運球,且移動超過指定範圍或指定方式)、翻球或二次運球均是違例。 違例是違反籃球比賽的遊戲規則,罰則為失去控球權並由對方發界外球。'''犯規'''則分為一般性犯規(如有身體接觸而侵犯他人等)與技術性犯規(如口出穢言、不服判決、延誤比賽等非體育道德行為等),若個人於單場比賽中累計犯規超過一定次數,將被判下場,無法繼續上場比賽。若一球隊正要投籃時,防守球隊犯規,進攻球隊獲得罰球的機會。如有技術性犯規時,另一隊可以罰球,而且罰球後可自中場發球。.

新!!: 麦吉尔大学和篮球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 (卑詩)

#重定向 維多利亞 (不列顛哥倫比亞).

新!!: 麦吉尔大学和維多利亞 (卑詩) · 查看更多 »

美國大學協會

#重定向 美洲大學協會.

新!!: 麦吉尔大学和美國大學協會 · 查看更多 »

猩紅色

猩紅色,又寫作腥紅色,是一種顏色(scarlet),是紅色系顏色之一,介乎紅色和橙色之間。比朱紅色深,猩紅色因猩猩血液的顏色而得名。傳統上,猩紅色是火焰的顏色。放射光譜為鍶化合物,認為是在可見光光譜的猩紅色區域中出現。放射線出現在640.8毫微米,650.4毫微米,687.8毫微米和707.0毫微米之中。.

新!!: 麦吉尔大学和猩紅色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麦吉尔大学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白色

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其明度最高,就如電腦程式設計領域就依照白色科學的定義而將參數值常定義成所有色彩的最大值,如白色=RGB(255,255,255)或#FFFFFF最大值(而不是將白色定義成像水H2O的無色=透明色或無色=null值)。可以将光谱中三原色的光:红色、蓝色和绿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光谱中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也是白光。.

新!!: 麦吉尔大学和白色 · 查看更多 »

西安大略大学

西安大略大学,又称韦仕敦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或Western University)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的一所著名医学博士类公立大学,简称为UWO、Western或者Western Ontario。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于1878年,建校初为宗教大学,由英国国教会建立,当时取名为Western University of London Ontario。至1908年完全世俗化并改为现名。它是加拿大U15及加拿大老四校成员之一。.

新!!: 麦吉尔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 · 查看更多 »

詹姆士·麦基尔

詹姆士‧麦基尔(英语:James McGill,又名:詹姆士‧麦克基尔;),苏格兰-加拿大人,早年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后移民加拿大发展。成为著名加拿大商人,慈善家。 麦吉尔先生后人在其去世后第8年,1821年,遵循麦克基尔先生的遗嘱,开始建校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建立麦克吉尔大学(麦吉尔大学),并成为永久名誉校长。 M.

新!!: 麦吉尔大学和詹姆士·麦基尔 · 查看更多 »

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諾貝爾獎(Nobelpriset,Nobelprisen)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這五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諾貝爾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並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每個獎項都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1901年,首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這筆獎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於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獲得大約10,000,000瑞典克朗。每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死忌,物理学、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经济学獎項會在斯德哥爾摩頒發,而和平奖则会在奥斯陆颁发。 截至2014年10月6日,已有881人士和56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包括74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諾貝爾獎得主中,有5名得主所屬的政府拒絕讓他們前往領獎,阿道夫·希特拉禁止其中3位德國得主,分別是里夏德·庫恩(1938年化學獎得主)、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化學獎得主)和格哈德·多馬克(1939年生理及醫學獎得主),另二位則是因為受到蘇聯政府施壓而拒絕領獎的鮑里斯·巴斯特納克(1958年文學獎得主)以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禁而無法領獎的劉曉波(2010年和平獎得主)。1964年文學獎得主尚-保羅·薩特和1973年和平獎得主黎德壽是目前仅有的兩名拒絕領獎的得主;尚-保羅·薩特拒絕獎項的原因是他拒絕所有官方獎項,黎德壽拒絕的原因則是當時越南仍陷入戰亂之中。有6名得主曾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三奪諾貝爾和平獎,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得主。在881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46位是女性,而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是瑪麗·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得主)。某些由於外圍因素或缺乏提名而沒有頒發諾貝爾獎的年份中原本的獎金會回撥到基金用作其他相關獎項。在1940年至1942年之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諾貝爾獎停止頒發。.

新!!: 麦吉尔大学和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

#重定向 魁北克省.

新!!: 麦吉尔大学和魁北克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主权运动

魁北克主权運動(Mouvement souverainiste du Québec,Quebec sovereignty movement)指的是追求加拿大魁北克省實現獨立建國或擁有更多自治權的政治運動。魁北克在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現在其民眾亦大多講法語,這與说英語的加拿大其他地区有顯著的不同。.

新!!: 麦吉尔大学和魁北克主权运动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Québec,Quebec),簡稱魁省,加拿大華人舊譯古壁省,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區人口为7,903,001人。魁北克官方语言為法语,北美的法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此。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聯邦自治省份也是第二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努納武特;在西與安大略省、詹姆斯灣以及哈德森灣接壤,北接哈得遜海峽與昂加瓦灣,在東與聖羅倫斯灣、紐芬蘭-拉布拉多省和新伯倫瑞克省相鄰,南鄰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紐約州,並與努納武特、愛德華王子島以及新斯科細亞共享海上邊界。 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次多的自治省分,僅次於安大略省,多數居民住在鄰近聖羅倫斯河的都市-蒙特婁以及魁北克市,其中魁北克市也是該省首府,英裔人口大多居住西部的蒙特利尔,現在加蒂诺、東部鄉鎮以及加斯佩半島地區也有相當多數的英裔人口,位於北方的北魁北克地區則占據該省大半部的地區,該地以原住民因纽特人居多並要求和魁北克分離。.

新!!: 麦吉尔大学和魁北克省 · 查看更多 »

足球

足球是一种足球類運動,亦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標準的足球比賽由两队各派11名队员参与,包括10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45分鐘,共90分鐘。如果在比赛規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籤、加时(30分鐘延長赛)或互射十二码罚球等形式比赛分出高下。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运动相傳源于英國,亦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被認為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和平年代亦被稱作是“國與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被视作一门艺术。 足球在英語世界中有不同名稱。英式足球於19世紀的英國出現時,football一詞還可以指數種形式相異的運動,例如橄欖球(rugby football)等。為了區別,便將這種由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定立規則的英式足球,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其後英國人將association縮短,造出新詞soccer。現在北美洲之外的大部份英語系國家和地區,將足球稱為football;而在美國,football用來指當地主流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因此美式英語稱英式足球為soccer,然而受西班牙語社群影響,也會借用西班牙語的fútbol。.

新!!: 麦吉尔大学和足球 · 查看更多 »

麥基爾站

麥基爾站(Station McGill、McGill Station)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市中心,是蒙特利爾地鐵系統中數一數二最繁忙的車站。.

新!!: 麦吉尔大学和麥基爾站 · 查看更多 »

麦吉尔大学

麥基爾大學(英文:McGill University;法語:Université McGill)為一所坐落於加拿大魁北克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成立於1821年英國殖民地時期,是加拿大最古老的高等學府,百年來在國際上享負盛譽,被視為“北方哈佛”或“加拿大哈佛”。作為加拿大最難申請的大學,此校的錄取分數線及獎學金門檻亦是全國高校之最。以著名蒙特利爾商人、格拉斯哥大學校友詹姆士·麥基爾為名,其遺贈為大學成立的基礎。麥基爾後成為美國大學協會中,兩所位於美國本土以外的成員之一。 麥基爾大學在加拿大人心中享有崇高地位,至今已連續12年位列加拿大大學排行榜榜首,是加拿大排名第一的頂尖研究型大學(又譯為醫博類大學)。麥基爾大學是世界經濟論壇 — 全球大學校長論壇的加拿大唯一高校代表。 麥基爾大學入學標準相當嚴格,挑的都是頂尖學生,以居高不下的新生入學平均分(平均為90分以上)聞名北美,其平均錄取分數為全國所有大學之首,也就是說麥基爾大學是全加拿大最難進的大學。儘管越來越多的申請者趨之若鶩,但麥基爾大學一直保持一定的師生比例,控制註冊學生數量和課堂大小,以保持卓越的教學質量。麥基爾大學亦常跟勁敵多倫多大學爭持不下。 大學的本部位於中皇家山的山腳,另一個附屬校園則位於本部以西30公里、佈滿田野與林地的蒙特利爾島。麥基爾眾學術單位被歸入13所大的學院內。 以每名學生的受惠金額來算,校方為其中一所擁有最多捐款回贈的加拿大高校(每位學生21,633加幣)。 麥基爾大學所賦予的學位及文憑涵蓋逾300個學術領域。 多數學生就讀於、、、、五所較大型學院。省內、外及國際生的學費各有參差。麥基爾大學著名的師生、校友包括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及139位羅德學者,人數均為全國最多。另還有3名加拿大總理、13名加拿大最高法院大法官及眾多其他學術獎項的獲獎者。麥基爾校友同時協助了足球、籃球與冰球賽事的發展,及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及艾爾伯塔大學的創立。.

新!!: 麦吉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 · 查看更多 »

麦克林

麦克林(Maclean's)是一本编辑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新闻杂志,主要报道加拿大政治新闻、流行文化和热点话题。.

新!!: 麦吉尔大学和麦克林 · 查看更多 »

阿爾伯塔大學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始建于1908年,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省会埃德蒙顿市中心,北萨斯喀彻温河南岸,是加拿大的一所综合研究性大学。.

新!!: 麦吉尔大学和阿爾伯塔大學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

蘇格蘭(英語、低地蘇格蘭語:Scotland,;Alba)是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下屬的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之北,被大西洋環繞包圍,東部濱臨北海,西南濱臨北海海峽和愛爾蘭海,由約790多個島嶼組成。以格子花紋、風笛音樂、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雖然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受英國國會管轄,但蘇格蘭對於內部的立法、行政上,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聯合王國内規模僅次於英格蘭。.

新!!: 麦吉尔大学和蘇格蘭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和渥太华河汇合处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内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l」,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也是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使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60.5%,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拥有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奧運會后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超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新!!: 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地铁

滿地可地鐵(Métro de Montréal、Montreal Metro)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島、朗基爾市和拉華爾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蒙特利爾交通局(STM)管理及營運。 整个系统目前包括4条行車綫及73个车站,全長69.2公里,是世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客流量在加拿大各都市鐵路系統中位居首位。http://www.apta.com/resources/statistics/Documents/Ridership/2010_q1_ridership_APTA.pdf。其在2008年共接載2.92亿人次,2010年平均周客流量達105万人次。自1966年首段通車起計至2006年,地鐵載客人次已逾60亿,相当于世界人口总數。 蒙特利尔地铁是世界上少數使用膠輪路軌系統的重鐵系統,其技術源自法國巴黎地鐵的MP-59列車。另外,該地鐵系統亦是軌道運輸標竿聯盟(NOVA)的成員之一。.

新!!: 麦吉尔大学和蒙特利尔地铁 · 查看更多 »

英屬哥倫比亞

#重定向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新!!: 麦吉尔大学和英屬哥倫比亞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麦吉尔大学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镑

英镑(記號:£)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蘭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 British Pound)。 除了英國,今日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新!!: 麦吉尔大学和英镑 · 查看更多 »

耶鲁大学

耶魯大學(英文: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於美國紐黑文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最初於1701年10月9日,以“大學學院”之名成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校方為了感謝伊利胡·耶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的捐助,而在1718年改名為“耶魯學院”。學院最初旨在為公理會培養神學與聖典語言學人才,其後自1777年起加入了人文與科學教育課程。19世紀期間,學校增設了多所研究生與專業學院,更於1861年頒發了美國第一個博士學位。1886年,耶魯正式以現代大學的運作模式辦學。 耶魯大學的各個學術單位被歸入12所學院裡:最原始的本科學院、文理研究院及10所專業學科學院。儘管大學是由耶魯校董會所管理,但每個學院都有權編制、修改及監察自己的學位課程。除了紐黑文市中心的中央(本部)校園外,耶魯還在該市的西部建設了多個體育場所(包括了)及西黑文校園,亦在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多個森林與自然保育區。截至2015年6月30日,耶魯的捐款回贈達到二百五十六億美元,金額在全球教育機構中位列第二。 耶魯的--教育為博雅模式,並提供多個,附設住宿學院系統;研究或專業學科課程的模式則各有不同。幾乎所有的大學教職員都會參與教授本科課程。館藏逾1500萬冊,是全美第三大的圖書館系統。除了學習外,學生還能通過名為“耶魯牛頭犬”的校隊參與各種跨校體育競賽,也能加入各個學會。 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著名人士來自不同學術範疇:這包括了5位美國總統、15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多個國家政治要員及13位在世的億萬富豪。另也有60名諾貝爾獎得主及230位羅德學者是此校的師生或校友。.

新!!: 麦吉尔大学和耶鲁大学 · 查看更多 »

Universitas 21

Universitas 21,簡稱U21,是一个由全球21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所组成的大學联盟。这一联盟團體没有中文译名,仅以Universitas 21称呼之。这个联盟的宗旨是促進这些学校的教學、科學研究和学术水平;加强成员大學的世界交際能力;并且在成员之間建立国际性的共同标准和共识。 Universitias 21創立于1997年,至今成員分布於12个不同的国家暨地區,由21所大學所共同组成。最新加入的大學是印度德里大學,該校於2007年正式加入。这21所成员大學约有500,000名在校学生,40,000研究人员,并有约2百万名畢業校友。.

新!!: 麦吉尔大学和Universitas 21 · 查看更多 »

格拉斯哥

格拉斯哥(Glasgow ; Glesca;Glaschu)是英國苏格兰最大城市,位於蘇格蘭西部的克萊德河河口。格拉斯哥不僅是蘇格蘭最大城市與最大商港,也是英国第三大城市。大格拉斯哥地区拥有人口230万,占苏格兰总人口的41%。 格拉斯哥是從主教區和皇家自治鎮發展而來的,隨著15世紀時格拉斯哥大學的建立而成為區域文化中心,在18世紀的蘇格蘭啟蒙運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英屬北美及英屬西印度群島之間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到了工业革命时期重要性更大,在维多利亚及爱德华时期被誉为仅次于伦敦的“(大英)帝国第二城”,是继伦敦和巴黎之后第三个人口达到百万的欧洲城市。 近年来格拉斯哥逐渐发展成为欧洲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众多苏格兰企业将总部设于此。 2011年格拉斯哥被评选为英国第3、世界第57适宜居住的城市。.

新!!: 麦吉尔大学和格拉斯哥 · 查看更多 »

格拉斯哥大學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位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創立於1451年,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全球65名,英國前10名頂尖世界名校 。蘇格蘭歷史第二悠久、全英國校齡第四的一所久负盛名的公立大學。格拉斯哥商學院位居全歐洲第8名,全球排名前50名,金融碩士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8名,2014年度英國官方(REF)研究實力為全英國第13名。在近六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格拉斯哥大學培養出许多知名人物,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首先提出热力学温标概念的开尔文,蒸汽机的改良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外科手术消毒技术创立者约瑟夫·李斯特等, retrieved 22nd April 2006 (dead link),更培养出四名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的创始人。當中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33年被格拉斯哥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格拉斯哥大学,同时也是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缔造者之一, retrieved 22nd April 2006 (dead link) ,以及英国精英大学集团罗素集团的缔约成员, retrieved 22nd April 2006。 格拉斯哥大学最近被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选为2006/2007年苏格兰年度大学。.

新!!: 麦吉尔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學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文: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為《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此機構原本與QS公司合作,於2004-2009年期間聯合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但後各闢蹊徑。泰晤士改與路透社及近期的愛思唯爾合作,並建立了自己的排名系統。發展至今,此排行榜囊括了世界綜合、學科、聲譽,以及亞洲及金磚五國兩個地區性榜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獲評為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其因採用了較為客觀的準則而獲得一些學者的讚賞,但也因部分調查方式不周延及具一定的商業性質而惹來批評。.

新!!: 麦吉尔大学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麦吉尔大学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法律學院

#重定向 法学院.

新!!: 麦吉尔大学和法律學院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麦吉尔大学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新!!: 麦吉尔大学和清华大学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新!!: 麦吉尔大学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麦吉尔大学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又译普林斯敦大学,常被直接称为普林斯顿,是一所位於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现为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 普林斯顿历史悠久。它成立于1746年,是九所在美国革命前成立的殖民地学院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在1747年移至纽瓦克,最终在1756年搬到了现在的普林斯顿,并于1896年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其旧校名是“新泽西学院”,但它与今天位于邻近的尤因镇(Ewing Township)的“新泽西学院”没有任何关联。此外虽然它最初是长老制的教育机构,但学校从没有跟任何宗教机构有直接的联系,而现在对学生亦无任何宗教上的要求。 普林斯顿现提供各种有关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学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它并没有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及商学院,但能在政治及工程上提供专业课程。大学也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及普林斯顿宗教学校有联谊。至今,已经有63位诺贝尔奖得主、17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4名菲尔兹奖得主,13名图灵奖得主,及3名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夺得人曾经或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或教职员。另外,普林斯顿也是获得最多捐款的学术机构之一。.

新!!: 麦吉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cGill詹姆斯·麦吉尔麥吉爾大學麥基爾大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