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陳敬瑄

指数 陳敬瑄

陳敬瑄(《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唐朝将领,因是唐僖宗一朝当权宦官田令孜之兄而得以控制西川。唐僖宗之弟继位为唐昭宗后召他,他起兵抗命。最后被王建败杀,王建吞并了他的领地后建立五代十国之一的前蜀。.

99 关系: 十国春秋南诏司空同平章事大順 (唐朝)太尉太师宰相安化公主尚书仆射山南西道崔致远中书令东川区东川节度使广明五代十国张琳張榮开府仪同三司使相侍中徐耕德阳市忠州 (唐朝)忠武军忠武军节度使刺史周庠唐僖宗唐朝唐昭宗凤翔县凤翔节度使光啟前蜀剑南西川节度使王宗阮王宗本王建 (前蜀)神策军秦宗權端州区眉州田令孜隆舜韩建韋昭度遂州萧遘...青城顾彦朗顾彦晖行在西川許州高仁厚高駢黄巢龍紀进士茂州蜀州郑畋興元阡能阆州资阳邛州长安长江三峡雅州陈陶枢密使李克用李熅李茂貞李昌符 (唐朝军人)李昌言杨守厚杨守忠杨儒杨晟 (唐朝)杜光庭梓州楊師立武定軍節度使河中河中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淮南节度使朱玫 (唐朝)戎州成都府新繁新都区新津县文德 (唐朝)景福 (唐朝) 扩展索引 (49 更多) »

十国春秋

《十國春秋》,共114卷,清人吳任臣編撰紀傳體取書。 《十國春秋》,寫十國君主之事蹟,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獻資料,計有吳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後蜀十卷,南漢九卷,楚十卷,吳越十三卷,閩十卷,荊南四卷,北漢五卷,十國紀元表一卷,十国世系表一卷,十国地理表二卷,十国藩镇表一卷,十国百官表一卷。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载:“吴任臣撰《十国春秋》,搜采极博。”《越缦堂读书记》日记曰:“此书三过阅矣,丙辰(1856)读之尤细,甚薄其体载之疏;至壬申(1872)复阅,始叹其博不可及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 吳任臣自序曰:“任臣以孤陋之学,思取十国人物事实而章著之,网罗典籍,爰勒一书,名曰《十国春秋》,为本纪二十,世家二十二,列传千二百八十二。人以国分,事以类属。又为《纪元》、《世系》、《地理》、《藩镇》、《百官》五表,总一百一十四卷。虽世远人湮,书册难考,乃鉴观诸邦,略得而论。……书成,聊著纂述之大指如此。康熙八年(1669年)己酉孟夏,仁和吴任臣撰。”又有周跋:“余校刊吴氏《十國春秋》,附刻《拾遺》、《備攷》二卷,鋟板發十方後,復補錄數條,亦未印行,年末採摭舊聞,則記載沿有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周昂重刊《十国春秋》。 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也指出了本书的一些瑕疵。比如由于作者吳任臣在杭州生长,对吴越国统治者称某某王,而对其他国家的统治者直呼其名。又如在后唐伐荆南时,虽然荆南时为后唐属国,仍然称后唐为“入寇”等。.

新!!: 陳敬瑄和十国春秋 · 查看更多 »

南诏

南诏(738年-902年/937年),吐蕃人称之为姜域(),是8世紀时興起的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古国,其国民主要由乌蛮和白蛮组成,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从748年开始扩张至今雲南全境和贵州西部,到860年代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國的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以及緬甸北部、老挝北部、泰國北部地區和越南西北部地區。902年鄭買嗣自立為帝,灭亡南诏,建立大長和国。史学界有时将902年至937年大理国成立前的历史亦算作南诏。.

新!!: 陳敬瑄和南诏 · 查看更多 »

司空

司空,空是工的通假字,是中国、朝鮮古代官名。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春秋、战国时沿置。宋国因宋武公名叫司空,所以将司空改为司城。孔子曾任鲁国的司空。 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东汉将大司空改为司空,与太尉、司徒(丞相、大司徒改任)并称三公,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仿周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辽朝、金朝三公还是太尉、司徒、司空,元朝时设时废。明朝、清朝还是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明清时期也是工部尚书的别称。.

新!!: 陳敬瑄和司空 · 查看更多 »

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全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级官職。.

新!!: 陳敬瑄和同平章事 · 查看更多 »

大順 (唐朝)

大順(890年正月至891年十二月)是唐昭宗的年號。.

新!!: 陳敬瑄和大順 (唐朝) · 查看更多 »

太尉

太尉為中国、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新!!: 陳敬瑄和太尉 · 查看更多 »

太师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新!!: 陳敬瑄和太师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陳敬瑄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安化公主

安化公主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安化公主 · 查看更多 »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陳敬瑄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剑门关以北。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四川省北部。开元时期,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安史之乱後,山南西道的治所梁州(汉中)升格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因此又称兴元节度使。.

新!!: 陳敬瑄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崔致远

崔致遠(),字海夫,号孤云,又号海云,谥文昌侯,统一新罗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东方儒学之宗”、“东周儒宗”、“四海第一人物”,与李奎报和李齐贤被称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汉诗)(朴仁老、郑澈和尹善道被称为朝鲜“三大国语诗人”)。.

新!!: 陳敬瑄和崔致远 · 查看更多 »

中书令

中书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 西漢年間置中書,乃歸屬於內廷宦官机构,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档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称中書令。史家司馬遷因曾身受腐刑,並學識過人等原因任此要職。 曹魏後,逐漸不拘於宦官,也起用士人,從而演化成可以討論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稱中書監,次者稱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內史令,中书省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義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內史」,中书省为「凤阁」。唐初中书令与侍中同为正三品,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同升为正二品,自此之后成为定例。 其後演化至未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由此,中書令與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等三省官職轉變成虛位,其功能大用於給重臣加官階。五代十國、宋與之同。 元朝世祖忽必烈統制中國之後,恢復了中書令宰相的職權,但權限則大為擴充至地方行省。明洪武年間,中書令即當朝宰相。後由於胡惟庸案,原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的機構中書省及中書令一職皆遭撤銷,權歸皇帝。 明成祖以後,明、清朝內雖無相職,但有所謂「首輔」或內閣大學士等職接連替代中書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詞即由此衍生而來。惟與前期相較,內閣大學士等要職皆不復宰相威信。.

新!!: 陳敬瑄和中书令 · 查看更多 »

东川区

东川区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昆明东北部。总面積1858.79平方公里,人口27 1917人(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距离昆明主城区140公里。该地以铜业知名。.

新!!: 陳敬瑄和东川区 · 查看更多 »

东川节度使

#重定向 武德軍節度使.

新!!: 陳敬瑄和东川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广明

广明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广明 · 查看更多 »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新!!: 陳敬瑄和五代十国 · 查看更多 »

张琳

张琳(),生于北京,中国游泳运动员。他和吳鵬、賴忠堅並稱為中國國家男子游泳隊的「三大天王」,人稱「無眉大俠」。.

新!!: 陳敬瑄和张琳 · 查看更多 »

張榮

張榮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陳敬瑄和張榮 · 查看更多 »

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

新!!: 陳敬瑄和开府仪同三司 · 查看更多 »

使相

使相,官銜。晚唐时期,为了笼络跋扈一时的节度使,朝廷授予他们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五代沿用,实际上不行使宰相的权力。宋代,在亲王、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和同平章事者都称为使相,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只在朝廷除授大臣的诏令上副署,这种副署多是形式性质的,真正行使了实质意义的,两宋仅存一例,即乾德二年「赵普拜相事」,簽署的趙光義。 关于使相的职责和人员问题,《宋史·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有详细记载: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惟宣敕除授者,敕尾存其衔而已。乾德二年,范质等三相皆罢,以赵普同平章事,李崇矩枢密使。命下,无宰相书敕,使问翰林陶谷。谷谓:“自昔辅相未尝虚位。惟唐大和中甘露事,数日无宰相,时左仆射令狐楚等奉行制书。今尚书亦南省长官,可以书敕。”窦仪曰:“谷之所陈,非承平令典。今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也,可书敕。”从之。.

新!!: 陳敬瑄和使相 · 查看更多 »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新!!: 陳敬瑄和侍中 · 查看更多 »

徐耕

徐耕,是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官员,成都人。 徐耕在唐昭宗时担任内外都指挥使、眉州刺史,大順二年(891年),成都被围,有些人想要出城投降王建,陈敬瑄于是大肆诛杀。徐耕性情仁厚宽恕,被他保全的人有几千,田令孜对徐耕说:“你掌握着生杀大权却不惩处一人,是不是想要叛变?”徐耕害怕,夜里,把俘获的囚犯提出来在市街上处斩。王建攻克成都,以徐耕的女儿为妾室。武成元年(908年)十月,前蜀皇帝王建册立后宫张氏为贵妃,徐耕的女儿徐氏为贤妃,徐氏的妹妹为德妃。贤妃的儿子王衍继承了前蜀的皇位,又娶徐耕的孙女封为元妃。.

新!!: 陳敬瑄和徐耕 · 查看更多 »

德阳市

德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市境西南邻成都市,东南达资阳市、遂宁市,东北临绵阳市,西北界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北部为龙门山区,中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绵远河自西北往东南流经城区,于南部与石亭江、鸭子河汇合,后段称沱江,东南部有凯江、郪江等涪江支流。全市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51.32万。德阳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重型机械与磷矿工业为核心产业。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于广汉市出土,为古蜀国的重要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陳敬瑄和德阳市 · 查看更多 »

忠州 (唐朝)

忠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忠县。 贞观八年(634年)改临州设置忠州,治所在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野王县在隋朝改名河内县。唐朝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忠县、垫江县、石柱县、丰都县等地。宋朝咸淳年间为咸淳府。元朝恢复忠州。清朝属于四川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忠州直隶州,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忠县、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等地。1913年改为忠县。.

新!!: 陳敬瑄和忠州 (唐朝) · 查看更多 »

忠武军

#重定向 忠武军节度使.

新!!: 陳敬瑄和忠武军 · 查看更多 »

忠武军节度使

忠武军节度使,為唐朝、五代在今河南省中部设立的節度使。 759年四月,设立陈郑亳节度使,九月,改为陈颍亳申节度使。 786年七月,设立陈许节度使,治许州。804年四月,建号忠武军,下辖许州、陈州。817年,增加溵州,818年,增加蔡州,822年,罢溵州。889年三月,治陈州。894年,增加汝州。900年汝州归佑国军节度使。904年复治许州。后梁改为匡国军,后唐恢复忠武军。.

新!!: 陳敬瑄和忠武军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陳敬瑄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周庠

周庠(《九国志》作周详)(),字博雅,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前蜀开国之君王建作为晚唐军阀为求自立连年作战时的谋主。前蜀立国后,拜为宰相。.

新!!: 陳敬瑄和周庠 · 查看更多 »

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唐朝第21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5年,得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唐朝皇帝中出逃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年间有8年不在京师长安。.

新!!: 陳敬瑄和唐僖宗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陳敬瑄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姓李諱晔,原名--,即位後改名為敏,又改名曄。是唐朝第22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在位年间曾三次出逃京师长安,最终为朱全忠部所弑。 Category:李姓.

新!!: 陳敬瑄和唐昭宗 · 查看更多 »

凤翔县

凤翔县是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古称雍州,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古称雍县,民间长期流传有凤凰栖生,到唐朝时设凤翔府治雍县,名称被后代沿用。.

新!!: 陳敬瑄和凤翔县 · 查看更多 »

凤翔节度使

凤翔节度使,為唐朝、五代在今陕西省西部设立的節度使。 760年六月,设凤翔节度使,治凤翔府(岐州),下辖凤翔府、陇州。787年,兼陇右度支营田观察使。850年二月,增加秦州,894年短期领有乾州。.

新!!: 陳敬瑄和凤翔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光啟

光啟(885年三月至888年正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4年。.

新!!: 陳敬瑄和光啟 · 查看更多 »

前蜀

前蜀(907年—9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由王建建立的政权,十国之一。前蜀疆域辽阔,东控荆襄,南通南诏,西达维州(今四川理县),北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占领了今天四川、湖北、陕西以及甘肃大部,贵州全部以及云南部分地区,方圆数千里。 前蜀是唐朝的“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早在891年,王建就开始统辖全川。903年,唐昭宗封王建为蜀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917年,行刘备在成都称汉故事,改国号为汉,次年又恢复国号蜀。 王氏父子共统治两川35年。前蜀初年,王建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在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的情况下,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大大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强国。可是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后唐趁机伐蜀,蜀军溃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今日成都前蜀永陵(王建墓)規模頗可觀。.

新!!: 陳敬瑄和前蜀 · 查看更多 »

剑南西川节度使

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唐朝在今四川省西部设立的节度使。 至德二载(757年)分剑南节度使西部设置。治所在成都府,管辖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嘉州、邛州、简州、嶲州、戎州、维州、合州、文州、扶州、奉州、霸州、姚州、资州、茂州、黎州、雅州。763年,增加通州、巴州、蓬州、渠州,后归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增加松州、当州、悉州、柘州、翼州、恭州、真州、环州、静州。十二月,剑南西山地区被吐蕃占领,文州归山南西道节度使。764年,与东川节度使合并,下辖43州: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邛州、嘉州、嶲州、黎州、戎州、维州、茂州、雅州、合州、文州、扶州、奉州、霸州、松州、当州、悉州、柘州、翼州、恭州、真州、环州、静州、姚州、梓州、渝州、遂州、简州、资州、昌州、绵州、龙州、剑州、普州、荣州、陵州、阆州、泸州。767年,再分割,西川下辖成都府、彭州、蜀州、汉州、眉州、邛州、嘉州、嶲州、黎州、戎州、维州、茂州、雅州、合州、扶州、奉州、姚州、霸州、柘州、翼州、恭州、环州、静州、真州。768年增加静州。795年,增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使。805年增加古州。809年增加简州、资州。 西川节度使长期管辖成都府和彭州、汉州、眉州、嘉州、邛州、简州、资州、茂州、黎州、雅州以西各州,相当于今天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和雅砻江以东的地区。 865年,南诏占领嶲州,868年嶲州、蜀州、雅州、眉州、邛州、嘉州、黎州设立定边节度使。870年,废除定边节度使。882年,眉州设保胜防御使,彭州、蜀州、汉州设立防御使。888年,蜀州、雅州、邛州、黎州设立永平军节度使,彭州、茂州设立威戎节度使。891年,废除永平节度使。892年,彭州归龙剑节度使。897年,合州归武信节度使。唐朝末年王建以此地为根据地建立五代十国前蜀。.

新!!: 陳敬瑄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王宗阮

王宗阮(),本名文武坚,唐朝末年僰道土豪,善舞简器,时人号为文大剑。《十国春秋》 自称阆州防御使的王建攻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大顺元年(890年)四月,文武坚擒戎州刺史谢承恩,归附王建。王建攻克西川后,于二年(891年)八月改文武坚姓名为王宗阮,王宗阮于是领决胜都知兵马使。后来王建攻东川军,乾宁四年(897年)二月,以王宗阮充开江防送进奉使,率兵七千出三峡,攻泸州,不久破之,杀刺史马敬儒。峡路是以前的东川门户,从此开通,是王宗阮的功劳。王建就命王宗阮知渝州。天复四年(904年)五月,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派水军上三峡攻王建治下的夔州,王宗阮率师还击,赵匡凝败走。六年(906年)初,王宗阮攻归州,获其将韩从实。王宗阮后来病卒。 王宗阮曾路过泸州,方山庙正在赛神,夜半时分,祭祀用的牲畜肠被狗吃了。不久听闻雷震声,有白衣白帽的人升堂处理公务,十几个獠鬼在台阶下跑,抓住一个黄衫者,指责他说:“你不是偷窃祭牲的人吗!”命打他十五下。次早,人们看到狗屁股溃烂血肉模糊,无不为此惊异。.

新!!: 陳敬瑄和王宗阮 · 查看更多 »

王宗本

王宗本(),原名謝從本,唐朝末年軍事人物。 王宗本本姓謝,最初擔任陳敬瑄的資簡都制置應援使。大顺二年(891年),高祖王建攻成都,他殺死雅州刺史張承簡投降;陳敬瑄被平定,王建顧及其功,就收作養子,改名王宗本。之後他曾出任渝州刺史,惟不久就罷官,回到成都。天復三年(903年),王宗本向王建提出攻打荆南,因此被任命為開道都指揮使;出兵時,䕫州刺史侯矩投降,取得䕫州、忠州、萬州、施州四地。其後他遷任武泰軍留後,治黔州,而他因當地瘴癘而上表徙軍治到涪州,王建嘉許了他,之後王宗本在史書中失去記載。.

新!!: 陳敬瑄和王宗本 · 查看更多 »

王建 (前蜀)

前蜀高祖王建(),字光圖,五代十國时期前蜀開國皇帝(907年—918年在位),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

新!!: 陳敬瑄和王建 (前蜀) · 查看更多 »

神策军

軍是中國唐朝中後期京畿長安的一支主要禁軍。.

新!!: 陳敬瑄和神策军 · 查看更多 »

秦宗權

宗權(),中国唐朝末藩鎮軍閥,蔡州上蔡县(今屬河南省駐馬店市)人,蔡州節度使,以殘暴著名,後被汴梁節度使朱溫擒獲,斬殺。.

新!!: 陳敬瑄和秦宗權 · 查看更多 »

端州区

端州区是中国广东省肇庆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152平方千米,人口32万,端州地名始于隋。隋以前,一直为高要县治所在地。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为州治所在地。北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端州升为肇庆府。1949年11月,首设县级肇庆市,后几经并撤。1988年3月,肇庆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原肇庆地区改称肇庆市,原肇庆市改为端州区,为肇庆市的城区。 端州区地处肇庆南部,面积约为152平方公里,2013年端州区行政区域调整,现下辖4街道办事处,22个村民委员会和57个居民委员会,2012年末户籍人口36.43万人,常住人口48.44万人,全区耕地面积277.47公顷,粮食播种面积320公顷,粮食产量0.17万吨。林地面积6726.4公顷,森林覆盖率22.85%,活立木蓄积量12.26万立方米。 端州区作为肇庆市政府驻地,凭借其交通、地理、资源等优势经济发展迅猛,2012年,端州区生产总值14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9亿元,下降9%;第二产业增加值59.91亿元,增长14.7%;工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80.92亿元,增长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万元,增长10%。。.

新!!: 陳敬瑄和端州区 · 查看更多 »

眉州

眉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次年改青州为眉州,治所在通义县(北周改安乐县,后改齐通县,隋复名通义,宋改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隋朝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乾元时曾改通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 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眉山县入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十三年(1380年)复升为州,治据今眉山县。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时,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眉山县。.

新!!: 陳敬瑄和眉州 · 查看更多 »

田令孜

令孜(),唐末宦官。本姓陳,字仲則。四川蜀人。 唐懿宗時,隨田姓義父入內侍省,歷任小馬坊使,僖宗當普王時侍候僖宗,共同起臥。唐僖宗即位,擢令孜為左神策軍中尉。令孜會寫字,能處理政事。僖宗稱他“阿父”,僖宗愛鬥鵝,常到兄弟們的王府中戲耍,政務都交給令孜。令孜賣官鬻爵,徑直矯旨。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大齊軍入長安,令孜挾持僖宗奔四川。中和元年(881年),僖宗至成都(今屬四川),令孜既有保駕之功,為左金吾衛上將軍,又封晉國公。光啟元年(885年),僖宗回長安,以令孜為左右神策十軍使,更加專恣自肆。當時國庫空虛,軍費不足,令孜奏請收安邑、解縣兩鹽池之利全歸神策軍。田令孜派義子匡祐到河中,引起河中(今山西永濟西)軍士不滿,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拒不奉詔,上表陳訴令孜十罪。令孜率禁軍討重榮,重榮引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李克用沙陀部軍為援,大敗与田令孜结盟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宮室,挾僖宗逃往鳳翔(今陝西鳳翔)、興元(今陝西漢中),僖宗不願再走,田令孜派兵挾持。朱玫立嗣襄王李煴為皇帝,尊僖宗為太上皇。諸節度使擊殺朱玫,僖宗又回到長安。僖宗在鳳翔時諸鎮節度使上表請殺田令孜,宰相蕭遘率群臣上言“令孜顓國煽禍,惑小人計,交亂群帥”,亦請求誅殺田令孜。 令孜為眾所不容,光启二年(886年)乃自署為西川監軍使,帶領拱宸奉鑾軍奔成都,依附其兄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在四川建立勢力範圍。僖宗下诏削田令孜官爵,流放端州,但因田令孜在陈敬瑄庇护下,诏书无用。大順二年(891年),令孜義子壁州刺史王建攻入成都,陳敬瑄與田令孜開門出降,被囚於雅州,二年後王建以田令孜图谋作乱为名将其縊殺,并杀陈敬瑄。临刑时,对行刑者说:“我曾经官至十军容,杀我应该以礼!”于是教以缢人之法,至死神色不变。乾宁年间,有诏追复官爵。.

新!!: 陳敬瑄和田令孜 · 查看更多 »

隆舜

隆舜(),又名法尧,世隆之子,南诏第二代皇帝,877年至897年在位,谥武宣皇帝。.

新!!: 陳敬瑄和隆舜 · 查看更多 »

韩建

韩建(《旧五代史》卷一十五《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字佐时,许州长社人(今河南省许昌市),晚唐军阀,最终成为篡唐的后梁的下属。他最为知名的是于乾宁三年(896年)至光化元年(898年)在自己的军部华州控制唐昭宗及在昭宗停留期间屠戮宗室亲王。.

新!!: 陳敬瑄和韩建 · 查看更多 »

韋昭度

韋昭度(),字正紀,京兆人。唐朝官员。.

新!!: 陳敬瑄和韋昭度 · 查看更多 »

遂州

遂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北周闵帝元年(557年)置,治所在方义县(今四川省遂宁市)。隋朝大业初年,改遂宁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遂州。天宝初年又改遂宁郡,乾元初年仍改遂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遂宁、蓬溪,重庆市潼南等市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升遂宁府。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新!!: 陳敬瑄和遂州 · 查看更多 »

萧遘

蕭遘,字得圣,唐代兰陵人。.

新!!: 陳敬瑄和萧遘 · 查看更多 »

青城

青城是宋朝的斋宫。其中之一是东京汴梁城南熏门外的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另一在北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朝的吴自牧在其《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中曾说:“所谓青城,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南青城约在汴京城南五里处。 金攻东京时,金国主帅驻扎南青城。东京破城后,宋钦宗两次入青城,第一次是靖康元年闰十一月辛酉;至十二月癸亥返回城内。第二次是靖康二年正月庚子宋钦宗再入青城以协商金银数量的问题,结果被金人扣留,后宋徽宗及诸王、后宫皆入青城,随被金兵在三月下掠走。 元灭金时,亦曾在南青城下寨驻扎。.

新!!: 陳敬瑄和青城 · 查看更多 »

顾彦朗

顾彦朗(),晚唐军阀,897年起以节度使身份控制东川直至去世。.

新!!: 陳敬瑄和顾彦朗 · 查看更多 »

顾彦晖

顾彦晖(《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晚唐军阀,大顺二年(891年)继承其兄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直至为前盟友王建所败,举家自杀。.

新!!: 陳敬瑄和顾彦晖 · 查看更多 »

行在

行在(漢語拼音:xínɡ zài;古譯:Quinsay),字面上的意思是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指在名义上并非帝都,但实际上是皇帝、皇宫和朝廷所在并行使首都职能的地方。因帝權年代以皇帝為中心,被称为行在的地方是彼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圓明園、或咸豐北狩熱河時的避暑山莊,而陪都、行宮则未必。舊唐書·卷一八五·良吏傳下·呂諲傳:「肅宗即位于靈武,諲馳赴行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僖皇行在住于成都,令孜與敬瑄相與交結,事盜國柄,人皆畏威。」 舊時皇帝巡幸的行宮亦稱為行在,鞏華城沙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乾隆眾多行宮等,只要是皇帝所在皆稱之。陪都成為行在后,反而經常成為政治中心。.

新!!: 陳敬瑄和行在 · 查看更多 »

西川

西川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西川 · 查看更多 »

許州

许州,北周直到清朝设置的州。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改郑州,设立许州,治所在长社县(颍川县、今河南省许昌市)。唐朝时,曾更名为颍川郡。土贡:绢、席、柿。户七万三千三百四十七,口四十八万七千八百六十四。下辖九县:长社县、长葛县、阳翟县、许昌县、鄢陵县、扶沟县、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县。 宋朝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许州升格为颍昌府。金朝改回许州,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许州直隶州。1913年,中华民国废除许州,改为许昌县。.

新!!: 陳敬瑄和許州 · 查看更多 »

高仁厚

仁厚(),晚唐军将,效力于军阀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击败阡能、韓秀升、屈行從的叛军和与陈敬瑄为敌的東川节度使杨师立,随后被陈敬瑄任为东川节度使。但光启二年(886年),陈敬瑄对他产生疑心,将他袭杀。.

新!!: 陳敬瑄和高仁厚 · 查看更多 »

高駢

駢()中国唐朝後期名將,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先世為渤海郡人,遷居幽州。后封渤海郡王。.

新!!: 陳敬瑄和高駢 · 查看更多 »

黄巢

巢(),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時人。初為鹽幫首領,售私鹽為業,後成民變軍首领,曾自立为帝,尊号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国号大齐,年號金統,史稱黄巢之亂。黃巢退敗時死於部下之手。野史有稱「黃巢殺人八百萬」惡名。.

新!!: 陳敬瑄和黄巢 · 查看更多 »

龍紀

龍紀(889年正月至十二月)是唐昭宗的年號。.

新!!: 陳敬瑄和龍紀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陳敬瑄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茂州

茂州,唐朝到清朝的州。 贞观八年(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治所在汶山县(今四川省茂县),相当于今四川省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县。明朝初年废汶山县入茂州,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茂州直隶州。1913年,废除茂州。改为茂县。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3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72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陳敬瑄和茂州 · 查看更多 »

蜀州

蜀州,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蜀州 · 查看更多 »

郑畋

郑畋(),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宰相。以镇压黄巢民變而知名。 鄭亞之子。会昌二年(842年)中进士,仕藩镇幕府。咸通五年(864年)进入朝廷,累次升官至中书舍人。十年,迁户部侍郎。十一年,充翰林学士。后来因错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先官内徙郴、绛二州,后被封为右散骑常侍。乾符四年(877年),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乾符五年(878年),因反对招安黄巢被罢官。广明元年(880年),郑畋出任凤翔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僖宗出逃蜀地。郑畋组织军队抗击黄巢军。中和元年(881年),郑畋败黄巢部将尚让等于龙尾陂(今陕西岐山东),又与西北诸镇约盟,号召藩镇合兵攻打长安。不久,其部将李昌言兵变,赶走了郑畋。于是郑畋被罢黜为太子少傅。二年,朝廷召郑畋至成都,复官以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军务。三年,黄巢军从长安撤退,僖宗回到长安。时权宦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与郑畋不和,排挤郑畋,乃投其子于彭州(今四川彭县)。不久病逝。 子郑凝绩字裕圣,户部侍郎;孙郑绍余,字垂芳。女儿嫁给相如令李德休。 Category:鄭姓.

新!!: 陳敬瑄和郑畋 · 查看更多 »

興元

興元(784年正月—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號,共计1年。.

新!!: 陳敬瑄和興元 · 查看更多 »

阡能

阡能(),唐末四川农民起义军首领。或作千能。安仁(今四川大邑东南)人。原为邛州(今四川邛崃)衙吏,因公事误期,逃亡。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三月聚众起义,众达万余人,活动于邛州、雅州(今四川雅安)二州间,连克城邑。唐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遣将杨行迁等前往镇压,屡为所败。罗浑擎、句胡僧先后率众数千人响应,大败杨行迁部于乾溪(今四川大邑东)。七月,蜀人韩求亦率数千人应阡能。陈敬瑄改遣押牙高仁厚领兵镇压。罗浑擎等起义军各自建寨抗击,与他所建之寨连成一线,各距四、五十里,以抵御官军。高仁厚一面大军压境,一面派出叛徒分化瓦解,动摇起义军军心。于是起义军被各个击破,他亦被俘牺牲。 N Q.

新!!: 陳敬瑄和阡能 · 查看更多 »

阆州

阆州,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唐朝、宋朝时期设置的州。元朝时,升格为保宁府。.

新!!: 陳敬瑄和阆州 · 查看更多 »

资阳

资阳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资阳 · 查看更多 »

邛州

邛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设置邛州。唐朝初年,治所在仪政县(今四川省邛崃市东南),显庆年间治所迁至临邛县(今四川省邛崃市)。相当于今四川省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唐朝时,曾改邛州为臨邛郡。明朝初年降为邛县,成化年间为邛州直隸州。清朝相沿。1913年,废除邛州。改为邛崃县。.

新!!: 陳敬瑄和邛州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陳敬瑄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长江三峡

長江三峽又名峡江或大三峽,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跨重庆奉节、重庆巫山、湖北巴东、湖北秭归、湖北宜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新!!: 陳敬瑄和长江三峡 · 查看更多 »

雅州

雅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新!!: 陳敬瑄和雅州 · 查看更多 »

陈陶

陶(),字嵩伯,福建南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唐朝诗人。 陈陶生于唐元和七年(812年)。其作品《陇西行》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唯一入选的福建籍诗人作品。 唐光启元年(885年),陈陶去世。.

新!!: 陳敬瑄和陈陶 · 查看更多 »

枢密使

枢密使,尊称枢相。中国古代官名,負責統帥全国軍政。 唐代宗永泰年間,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參贊軍機;至昭宗时,借朱温之力,尽诛杀宦官,开始以士人任枢密使。天祐元年(904),朱溫命蔣玄暉擔任樞密使,是為外朝臣僚擔任此職之始。后梁置崇政院,改崇政使,然后以君主左右最亲信的大臣担任此职,“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后唐复改枢密使,位同宰相,专掌军政。莊宗任用宦官張居翰為樞密使,與郭崇韜對掌機務,又以宦官李紹宏為樞密使。後晉天福四年(939)廢樞密院,而“以印付中書,院事皆委宰相分判”。開運元年(944)“復置樞密院,以桑維翰為中書令兼樞密使,事無大小,悉以委之”。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枢密使位高權重,雅稱為太尉,与中书门下之同平章事合称“宰执”;统帅全国军队。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僉书枢密院事、同僉书枢密院事等。太平興國八年正月,曹彬罷樞密使。次日,王顯受命為樞密副使,六月任樞密使。樞密院長官張遜、柴禹錫、趙镕等都是太宗早年在藩邸的親從。宋真宗即位後,以曹彬任樞密使,而以向敏中、夏侯嶠副之。 元朝置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按例太子领枢密使虚衔。枢密副使主持军务,多用蒙古人,汉人任之极少,仅史天泽、王约等任期较长。 清朝对军机大臣也往往尊称为枢密。;唐.

新!!: 陳敬瑄和枢密使 · 查看更多 »

李克用

李克用(),字翼圣,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门)人,後唐莊宗李存勗之父,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其父受唐朝天子賜李姓。綽號鴉兒、三郎、獨眼龍、飛虎子,沙陀族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門北部)。是中國唐朝末年最強大的藩鎮節度使之一,後受唐封為晉王。后唐建立後,尊稱其為後唐太祖武皇帝。.

新!!: 陳敬瑄和李克用 · 查看更多 »

李熅

李熅(),唐朝人,宗室,為唐肅宗的玄孫,襄王李僙曾孙,伊吾郡王李宣孙。曾称帝,但史学界一般不予承认。《新唐书》卷八十二.

新!!: 陳敬瑄和李熅 · 查看更多 »

李茂貞

李茂貞(),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唐末藩鎮之一,五代時期岐國君主。.

新!!: 陳敬瑄和李茂貞 · 查看更多 »

李昌符 (唐朝军人)

#重定向 李昌符 (凤翔节度使).

新!!: 陳敬瑄和李昌符 (唐朝军人) · 查看更多 »

李昌言

李昌言(),晚唐军阀,在推翻前任凤翔节度使前宰相鄭畋后于中和元年(881年)—四年(884)年以节度使身份控制凤翔。.

新!!: 陳敬瑄和李昌言 · 查看更多 »

杨守厚

杨守厚(),本名常厚,唐朝末年武将。.

新!!: 陳敬瑄和杨守厚 · 查看更多 »

杨守忠

杨守忠(),唐朝末年当权宦官六军十二卫观军容使、左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养子。文德元年(888年),被任为武定军节度使。后来,不向朝廷纳贡,上表毁谤藐视朝廷。大顺二年(891年)八月,唐昭宗令杨复恭致仕,十月又攻打杨复恭官邸,杨复恭兵败出奔兴元府投靠养堂侄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与杨守亮和自己的其他养子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及绵州刺史杨守厚一同举兵反抗朝廷,声称讨伐原为杨复恭养子但当时已投靠昭宗的天威都将李顺节(前名杨守立)。十二月,李顺节即因跋扈被昭宗诛杀。 景福元年(892年),威戎节度使杨晟与杨守亮兄弟及感义军节度使满存、利阆观察使席俦等相约攻西川节度使王建。三月,杨晟被王建围攻,给杨守贞、杨守忠、杨守厚写信,让他们攻东川以解威戎军军部彭州之围,杨守贞等从之。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出兵击退杨守厚。杨守贞、杨守忠军无所依靠,在绵、剑二州之间徘徊。王建遣牙将吉谏袭败杨守厚军。杨守贞、杨守忠闻王建出兵,率众奔绵州,合兵攻东川,不能胜。西川行营都指挥使李简在钟阳迎击杨守忠,败之,斩获三千余人,四月,又败杨守厚。西川威信都指挥使华洪以一万军队屯绵州郊,打败杨守忠、杨守厚,二人兵分两路逃回阆州。 先前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请求讨伐杨守亮,于二月被任为山南西道招讨使。八月,攻克兴元府,杨复恭、杨守亮、杨复恭养子杨守信、杨守贞、杨守忠、满存奔阆州。乾宁元年(894年)七月,李茂贞克阆州,杨复恭、杨守亮、杨守信等率其族党突围而逃,被镇国军节度使韩建所俘,都被处死。杨守厚病亡。史书没有记载杨守忠的下落。 S Category:武定军节度使 Category:唐朝军事人物.

新!!: 陳敬瑄和杨守忠 · 查看更多 »

杨儒

#重定向 楊儒.

新!!: 陳敬瑄和杨儒 · 查看更多 »

杨晟 (唐朝)

杨晟(),唐朝末年军阀。.

新!!: 陳敬瑄和杨晟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杜光庭

杜光庭(),字宾至,一说字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雲(今中国浙江)人。唐朝上清派著名道士。.

新!!: 陳敬瑄和杜光庭 · 查看更多 »

梓州

梓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末年,改新州置,治所在昌城县(大业初年改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因梓潼水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盐亭、射洪等县地。大业初改为新城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梓州。辖境扩大至今中江县。北宋时,为梓州路治。重和元年(1118年)升为潼川府。州城“左带涪水,右挟中江;居水陆冲要”(《元和郡县志》)。唐朝乾元后,分蜀为东、西川,梓州常为东川节度使治。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遂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阳行政区划史.

新!!: 陳敬瑄和梓州 · 查看更多 »

楊師立

楊師立(?《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s:平杨师立宣示中外诏),唐朝将军,因当权宦官田令孜的关系得以成为東川节度使。但他后来和田令孜及其兄陈敬瑄翻脸,在随后的军事冲突中,陈敬瑄的军队在高仁厚指挥下将他击败,战败后他的本部军队也叛变了,他自杀。.

新!!: 陳敬瑄和楊師立 · 查看更多 »

武定軍節度使

武定軍節度使,唐朝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置武定軍,治洋州(今陕西洋县)。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武定軍節度增領阶州、扶州。景福元年(892年)武定軍節度增領閬州、果州二州。同年以閬州隸龍劍節度使。光化元年(898年)增領蓬州、壁州二州。天復中屬於王建。宋亦置武定军节度,改稱武康军。金朝废除。.

新!!: 陳敬瑄和武定軍節度使 · 查看更多 »

河中

河中可以指:.

新!!: 陳敬瑄和河中 · 查看更多 »

河中节度使

河中节度使,至德二载(757年)设立,唐朝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节度使。 河中节度使治所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757年,管辖蒲州、晋州、绛州、慈州、隰州、同州、虢州,次年设蒲同虢节度使。759年升蒲州为河中府,节度使兼任河中府尹,耀德军使。761年,改驻绛州,沁州归属泽潞节度使,同州归属泽潞节度使。764年,废节度使为观察使,驻河中府,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784年,改为节度使,管辖河中府、同州、绛州、陕州、虢州,785年,陕州、虢州设陕虢防御使。799年,改为防御观察使,800年,改为节度使。808年,增加晋州、慈州、隰州。819年,改为防御观察使,820年,改为节度使。 长期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隰州,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石楼、汾西、霍州以南和安泽、垣曲以西。822年,晋州、慈州另设观察使,827年,晋州、慈州归河中节度使。885年建号护国军节度使。宋朝初年废除。.

新!!: 陳敬瑄和河中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更太原府以北诸军州节度为河东节度。自后节度使领大同军使,副使以代州刺史领之,复领仪、石二州。 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又于边境设置十节度使,三经略守捉使,以遏制四夷。河东节度使为其中之一,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管兵五万五千人,马万四千疋,衣赐岁百二十六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与朔方节度使互为掎角,以防御北方的草原民族。.

新!!: 陳敬瑄和河东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淮南节度使

淮南节度使,唐朝在淮南道设立的节度使。 至德元载(756年)设置,治所在扬州。管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光州、蕲州、安州、黄州、申州、沔州。十二月,安州、申州归淮西节度使。759年,沔州归鄂沔节度使,寿州、蕲州、黄州归淮西节度使。760年,设淮南东道节度使。781年,增泗州,783年,寿州设团练使,784年,寿庐濠设都团练使,788年,寿庐濠泗归徐泗濠节度使。799年,安州归安黄道。800年,泗濠道,滁州、和州、庐州、舒州设团练使。807年,罢寿州,818年增光州,申州归鄂沔节度使,821年,增宿州,833年,宿州归武宁节度使。862年,增加濠州,863年,濠州归徐泗节度使。870年,增泗州。 淮南节度使长期管辖扬州、楚州、滁州、和州、庐州、寿州、舒州。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区。景福二年(892年)杨行密割据,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为吴王,即五代十国的吴国。904年,滁州、庐州、和州、舒州设团练使,光州设防御使。.

新!!: 陳敬瑄和淮南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朱玫 (唐朝)

朱玫(),邠州(今陝西省彬縣)人。唐末軍閥。 原為徐州叛首庞勋部下裨将,咸通十年(869年)降唐,为邠州戍将,后邠宁节度使李侃调任河东,朱玫随行,为马步都教练使。乾符六年(879年),河东军乱,朱玫被任为三城斩斫使,捕杀乱兵。改河东马步军都虞候。同年十二月,诏以为代州刺史。次年,僖宗诏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将河东军给夏绥节度使诸葛爽以便其南讨农民变军黄巢,郑从谠派牙将论安和时任后院军使朱玫率步骑五千前去,论安擅归,郑从谠斩之,将五千军全部交给朱玫勤王。881年,朱玫为邠州通塞镇将,假装效力黄巢所任邠宁节度使王玫,乘机起兵杀之,以别将李重古为留后,约定合兵讨黄巢。他袭击黄巢军,战于开远门,被枪洞穿咽喉,不死。以功升晋州刺史、邠宁节度副使,合泾、原、岐、陇兵八万屯兴平,号定国砦,为黄巢将王播所围,战于涝上,败走邠州,退屯奉天及龙尾陂,诏命灵、盐军相助。同年升邠宁節度使。882年被任为河南都统。引兵屯中桥,列五壁,进西北面都统。883年春唐僖宗重返长安后,授朱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吴兴侯。次年,僖宗改邠宁为静难。中和五年(885年)三月,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交惡。光啟二年(886年),王重榮上書列舉田令孜十大罪狀。田令孜調撥禁軍,引鄜州(今陝西富縣)、延州(今陝西延安)、靈州(今寧夏靈武)諸道軍,令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討伐王重榮。朱玫反而聯合李克用、王重榮、李昌符反抗田令孜。令孜乃縱火焚燒坊市和宮室,挾僖宗逃往鳳翔(今陝西鳳翔)。朱玫拥李煴为帝,他则自任侍中,专断朝政,又派王行瑜追击僖宗,王行瑜倒戈杀朱玫。.

新!!: 陳敬瑄和朱玫 (唐朝) · 查看更多 »

戎州

戎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大同十年(544年)置戎州,治僰道县(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北周改名外江县,隋朝复故名,并移治今宜宾市)。隋炀帝大业初改为犍为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戎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宜宾、南溪、屏山等市县地。贞观四年(630年)置都督府。天宝时曾一改名南溪郡。天宝以后,今金沙江以南所属羁縻州县地入南诏。是巴蜀通往云贵的门户,是唐朝和南诏交通的枢纽。 唐代州治屡迁,武德治南溪县(今四川宜宾市东李庄镇),贞观复治僰道县,长庆又治南溪县,贞元再治僰道县。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为叙州。 Category:南梁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宜宾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4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1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陳敬瑄和戎州 · 查看更多 »

成都府

成都府,是一個唐朝时開始设置的府,沿用至1913年,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府名。 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为唐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年)罢京号;其治所位在成都县、蜀县,並有剑南西川节度使駐紮,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成都、新都、郫县、温江、双流等市县級地方行政單位。1255年前後,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恢復为成都府;辖境东起今四川省绵阳、德阳、简阳、资阳等市級地方行政單位,西至邛崃山、及仁寿、崇州等县市級地方行政單位,北至安县、茂县等县,南达内江、井研等市县級地方行政單位。 其在明清時期为四川省会。辛亥革命后,因全中国废府州厅,于1913年废。.

新!!: 陳敬瑄和成都府 · 查看更多 »

新繁

#重定向 新都区.

新!!: 陳敬瑄和新繁 · 查看更多 »

新都区

新都区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北部,距离成都16公里,面积482平方千米,2005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3.9万。升庵桂湖、宝光寺为区内重要的景点。.

新!!: 陳敬瑄和新都区 · 查看更多 »

新津县

新津县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 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30.63万,邮政编码611430;县政府驻五津镇,距成都市区28公里。 成昆铁路、川藏公路(国道108线)、成乐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

新!!: 陳敬瑄和新津县 · 查看更多 »

文德 (唐朝)

文德(888年二月至十二月)是唐僖宗的年號,共计1年。 文德元年三月唐昭宗李晔即位沿用。.

新!!: 陳敬瑄和文德 (唐朝) · 查看更多 »

景福 (唐朝)

景福(892年正月至893年十二月)是唐昭宗的第三个年號,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两年。.

新!!: 陳敬瑄和景福 (唐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