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指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Анатол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епеляев,),俄国白军将领。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曾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以后,他在托木斯克加入白军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918年夏季,其军团向东打通了西伯利亚铁路,战功显著,使得白军得以控制西伯利亚。他进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又向东来到赤塔,穿过外贝加尔山脉,9月,与格里戈里·谢苗诺夫的会合。 12月,阿纳托利率军向西进军,于24日攻破彼尔姆,俘虏两万多名红军士兵。他向维亚特卡河进军时被大雾耽误,随后春季恶劣的环境使其军队处境因为缺少供给和消耗过大而不妙。红军的生力军趁机攻入了这片地域。1919年6月2日,他攻陷格拉佐夫是最后一场胜利。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的部队遭遇了一系列溃败,退往托博尔斯克,被迫在那里与布尔什维克决战。年末,白军陷入混乱,继抛弃托木斯克之后,又抛弃了鄂木斯克。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与最高领袖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在12月中旬爆发冲突,阿纳托利威胁要逮捕高尔察克。最后在担任总理的兄长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的斡旋下和解,随后阿纳托利被罢免军职送往哈尔滨治疗斑疹伤寒,其部众归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管理,后者后来发起了,穿越冰封的贝加尔湖向远东撤退。 在哈尔滨期间,阿纳托利干过一些不体面的工作,包括木匠、出租车司机等,但他仍怀着将西伯利亚从布尔什维克手中夺回的愿望。1922年8月31日,他带领553名志愿者重新参加俄国内战。他们航向鄂霍次克海,在鄂霍次克登陆,试图向西渗透到崎岖的山区。9月,沿着鄂霍特河进入西伯利亚,支援由领导的雅库特叛乱军,但因人数相差悬殊,被率领的布尔什维克击败,向东逃去,试图渡海逃往萨哈林岛。5月,红军在鄂霍次克附近发现并击败了他。1923年6月17日,他在滨海的村庄阿杨被布尔什维克包围,宣布投降。这是俄国内战中最后一次围城战。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军事法庭判处枪决。随后他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请求宽恕,获得减刑到监禁十年。1936年6月6日获释,在沃罗涅日当木工维持生计。1937年8月,他在大清洗中被捕,送到新西伯利亚。他被控以“组织反革命团伙”罪行,在1938年1月14日被处决。讽刺地是,击败他的红军首领伊凡·斯特罗德也在不久后的2月4日被控以“阶级敌人”的罪名遭处决。 1989年,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获得苏联政府的平反。 Category:俄羅斯反共主義者 Category:白俄 Category:俄国内战人物 Category:大整肅受難者.

34 关系: 十月革命反革命大清洗布尔什维克平反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库页岛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彼尔姆俄国内战俄国白军哈尔滨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第一次世界大战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西伯利亚西伯利亞鐵路贝加尔湖阶级敌人阿杨赤塔鄂霍特河鄂霍次克鄂霍次克海鄂木斯克苏联红军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格拉佐夫沃罗涅日海參崴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反革命

反革命的原意是指一切反对革命,与革命政权对立,进行破坏活动,企图推翻革命政权的行为属于「反革命」。最早出現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認為旺代省的保皇黨、天主教皇家部隊、大不列顛王国援軍等為反革命,是有帶貶意的。 原本「反革命」与「革命」一样同属于中性词,但在共產國家革命發展的過程中,反革命被視為嚴重的負面行為,成为政治犯的罪名。 「反革命」通常被用来对政敌的攻击。1924年前後,在中國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的政治宣傳與演講中,這個詞彙本身已經轉向一種帶有嫌惡意涵的負面評述,在國共分途後,雙方互執過去齊心打造的「反革命」互相攻訐;最明顯的如国共内战期间,国共双方互指对方为“反革命”。1950年代,毛泽东發起「镇压反革命运动」,處決「反革命分子」,雖然在時空背景與政治條件殊異狀況之下,比對1930年代對反革命分子的審理,有某方面巧妙的相似。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有红卫兵派系宣称自己拥护毛主席而指责敌对派系为「反革命」。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林彪与毛泽东因是否重设国家主席问题上爆发冲突,毛泽东强调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将“设国家主席”定性为“反革命纲领”。1989年,北京市发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官方称北京市发生严重的「反革命暴乱」,因此戒严部队果断以武力开进天安门广场血腥鎮壓。 「反革命事件」的說法並非中國獨有,前蘇聯及其他國家的共產黨也使用:如1917年俄國革命後,一批批的帝俄貴族,多以反革命名目,執行死刑。.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反革命 · 查看更多 »

大清洗

大清洗(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一譯「大整肅」、「大清掃」,是指在1930年代,蘇聯在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執政下爆發的一場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對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清洗以及對無辜人員的迫害,這段時期典型的現象包括無處不在的政治審查、到處都存在的懷疑「間諜破壞」、做秀公審、關押和死刑。 大清洗在前苏联时代被称为肃反运动,然而今日的俄罗斯更多地称这段时期为“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或“叶若夫时期”(Ежовщина)。.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大清洗 · 查看更多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布尔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平反

平反是一个政治用语,指涉及政權的人物、组织或政府在经历了一个不名誉阶段之后恢復名譽,也有沉冤昭雪之意。 主要用来指一些權力階層在对某个人或群体进行谴责、批判、劳改、监禁甚至伤害后;由於政權更迭、其立场变化、领导人变更,路线方针变化等原因,恢复受害者自由、名誉;推翻之前的结论。平反本身不包括道歉或赔偿,但可能是道歉或赔偿的先兆。.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平反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高尔察克

#重定向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亚历山大·高尔察克 · 查看更多 »

库页岛

库页岛,俄语名为萨哈林岛(Sakhalin)、日语名为樺太岛()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位于北太平洋,日本以北,紧邻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属于萨哈林州。其地形南北狭长,外形像一條魚,有超過6000條河流及1600個湖泊,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冬季气候寒冷,夏季短暫且凉爽多雾,地理處於地震帶。年降雨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岛上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森林與石油、煤矿资源及漁業。 庫頁島面積約7.6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9.3萬人(2010年1月1日估计),居住在该岛上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雅库特人和鄂溫克人等。其中俄罗斯人数量最多,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最大城市为南萨哈林斯克。 19世紀前,庫頁島原為當地遊牧民族居住地;並斷斷續續由中国中原王朝統治過,被称为苦葉、苦兀、骨嵬或黑龍嶼。庫頁島被俄国稱為萨哈林,日本稱為北蝦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樺太。十九世紀時清政府並未有效管轄該島,僅僅派員數年巡查一次。1858年,俄罗斯帝国通過《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割让庫頁島。1905年,日本通過《樸資茅斯條約》獲得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1905年和1918年至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2月11日,英美領導人於《雅爾塔協定》中與蘇方達成協議,承諾使日本佔據的庫頁島南部歸還蘇聯,同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占领库页岛全境。日本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庫頁島南部(北緯50°以南)和千島群島的主權,目前库页岛全部由俄羅斯控制。.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库页岛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奥斯卡洛维奇·卡普佩尔.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 · 查看更多 »

彼尔姆

彼尔姆 (Пермь)是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首府,位於卡馬河畔、烏拉爾山西麓。2002年人口1,001,653人。 1723年建城,1781年設鎮。自19世紀以來是俄國重要的工業城市。1940至1957年曾被改名為莫洛托夫 (Мо́лотов)以紀念蘇聯外交部長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以前有奥斯提亚克人居住。 地質學上的二疊紀的外文名稱來自這個城市。.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彼尔姆 · 查看更多 »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俄国内战 · 查看更多 »

俄国白军

白军(Белое движение)是指1918年至1920年期间在俄国内战中對抗蘇俄工農紅軍Viktor G. Bortnevski, “White Administration and White Terror (The Denikin Period),” Russian Review, Vol.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俄国白军 · 查看更多 »

哈尔滨市

哈尔滨(a),简称哈市,别名冰城、東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位于中国東北平原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20世纪中国的工业重镇,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会城市中辖区面积最大、辖区户籍人口第二多的特大城市,现辖9区、2市、7县,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继重庆、北京、天津之后为全国第四;市辖区人口553.7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地区常住人口1063.60万人,列全国第八位。 哈尔滨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短促,是冰雪旅游和避暑胜地,以其每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和浓郁的欧陆风情而闻名,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其地理位置,哈尔滨在近现代深受俄罗斯影响。1912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有43091人,佔當年哈爾濱人口73.7%。至今哈尔滨的城市建筑风格很多俄式、欧式建筑遍布市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今天,哈尔滨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的中方永久轮值举办城市。哈尔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根据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哈尔滨市为沿边开发开放通道中心,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音乐之城”。.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哈尔滨市 · 查看更多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克拉斯诺亚爾斯克(Красноя́рск),俄羅斯克拉斯诺亚爾斯克边疆区的首府,位於葉尼塞河和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點,以铝产量高著称,是西伯利亚地区第三大城市,人口97万3891(2010年)。.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蘇聯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國家領導人。自从十月革命后到去世为止,一直担任苏俄和苏联的国家元首。.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查看更多 »

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

#重定向 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Сибирь),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俄羅斯及蒙古国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範圍西至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中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並且占据了其75%的領土。.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亞鐵路

西伯利亞鐵路(Transsibirskaya magistral),又稱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連串連接莫斯科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鐵路網絡。全長9,289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該線設有通往蒙古國、中國和北韓的支線。此線自1916年連接莫斯科和海參崴。 此鐵路在1891至1916年在亞歷山大三世和皇太子尼古拉(後來的尼古拉二世)委托下交由俄羅斯政府監督興建。鐵路在完工以前已經吸引不少遊客寫下遊記。俄羅斯也表達了透過連接西伯利亞鐵路和瓜達爾港參與中巴經濟走廊的意願。.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西伯利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p;Байгал нуур, 拉丁转写:,Байгал нуур;意思是“自然之湖”;一说名称来源于“贝音嘎 嘎拉”(蒙古语意为不灭的火焰))。汉朝人称之为「翰海」,五胡十六国時北朝叫「于巳尼大水」,隋唐叫「小海」,18世纪初期的《异域录》称之为“柏海儿湖”,《大清一统志》称为「白哈儿湖」,蒙古称为「达赖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17世纪20年代的沙皇俄国探索者亦称之为“圣海”;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亚伊爾庫茨克州及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距離蒙古国邊界111公里,為北亚地区不少部族的世居领地,例如布里亚特人居住在湖泊東側地區,於該地豢養山羊、駱駝、牛隻及綿羊。另外,貝加爾湖有「西伯利亞明珠」之稱。 貝加爾湖為大陸裂谷湖,有逾1,700種動物及植物棲息其中,而且2/3為特有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6年將貝加爾湖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贝加尔湖 · 查看更多 »

阶级敌人

阶级敌人,是共產主義國家的一个常用政治术语,指阶级斗争中处于敌对关系、敌对状态的人和政治-社会集团。.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阶级敌人 · 查看更多 »

阿杨

阿杨(Аян)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亞諾-邁斯基區下的一个村镇。位于鄂霍茨克海西岸,距离哈巴罗夫斯克,海上距离庙街.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阿杨 · 查看更多 »

赤塔

赤塔(Чита),俄羅斯外貝加爾邊疆區首府,位於赤塔河、音果達河與西伯利亞鐵路交界,市内机场定期有发往莫斯科,伊尔库茨克和北京的航班。人口339 453(2015年)。 建於1653年,1851年設鎮。由於是十二月黨人的流放地,故被稱為「流放者的城市」。他們的到來振興了文化事業,也促進了貿易,特別是木材、金和鈾。市内有后贝加尔国立大学,赤塔医学院等多所院校。 File:Lenin monument Chita.jpg|市中心的列宁雕像 File:Kazansky cathedral Chita.jpg|火车站对面的教堂 1920至1922年間曾為遠東共和國首都。自1930年代到蘇聯解體, 一直是很多俄國人和外國人的禁區。有人認為赤塔是契丹的轉音。.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赤塔 · 查看更多 »

鄂霍特河

鄂霍特河是俄羅斯的河流,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發源自孫塔爾哈亞塔山脈,最終在鄂霍次克附近注入鄂霍次克海,河道全長393公里,流域面積19,100平方公里,河道下游可讓船隻航行。 Category:俄羅斯河流.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鄂霍特河 · 查看更多 »

鄂霍次克

鄂霍次克(Okhotsk)位於鄂霍特河流入鄂霍次克海的河口,屬俄羅斯遠東聯邦管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市鎮式」鄉(俄羅斯地方建制,介乎村與鎮之間)。人口5,500(2004年估計)。 1647年建城,是俄羅斯人在遠東太平洋沿岸的第一個定居點。曾經是漁業、毛皮貿易的中心,亦是航海家白令的基地。 O.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鄂霍次克 · 查看更多 »

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p),是西太平洋的一個陸緣海,位於堪察加半島以西,千島群島以西北,北海道岛以北,库页岛以東,以及西伯利亞(包括尚塔尔群岛)東部以南。鄂霍次克海東北部的海灣為舍利霍夫灣。.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鄂霍次克海 · 查看更多 »

鄂木斯克

鄂木斯克(俄语:Омск)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西南部,是鄂木斯克州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第二大城市,全国第七大城市,2010年人口1,154,000人。该市距离莫斯科2,235公里。 在俄罗斯帝国时期,鄂木斯克是西西伯利亚总督的所辖地,后来为草原总督所辖地。在1918年-1920年苏联国内战争期间,该地成为反布尔什维克白军政府首都以及黄金储备地。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将大量来自莫斯科的军工业设施迁移至此,战后发展成为军工业中心。.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鄂木斯克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Československé legie,Československé légie),通称捷克军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协约国协同作战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愿军人。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得到盟国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部分建立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 查看更多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мёнов,Grigory Mikhaylovich Semyonov,),俄羅斯帝國陸軍中将,後在日本支持下於1917年至1920年间成為外貝加爾山脈地区的白軍领袖。.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 查看更多 »

格拉佐夫

格拉佐夫(俄语:Глазов;乌德穆尔特语:Глаз),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莫斯科以东约1,160千米,乌德穆尔特共和国首府伊热夫斯克以北约197千米,西伯利亚铁路途经当地。格拉佐夫2002年有人口100,894人。 格拉佐夫在16世纪建立,1780年获得市镇地位。在俄国内战期间,该城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它在1919年6月2日被高尔察克的部下攻占。 Category: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城市.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格拉佐夫 · 查看更多 »

沃罗涅日

沃罗涅日 (Воро́неж)是俄羅斯沃罗涅日州首府。2014年人口為1,014,610人。 始於1585年。沃罗涅日在顿河的支流沃罗涅日河上,与交汇处相距12公里。位於連接首都莫斯科和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及頓河畔羅斯托夫的鐵路上。公路連接莫斯科和頓河畔羅斯托夫。.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沃罗涅日 · 查看更多 »

海參崴

海參崴(a),也稱「符拉迪沃斯托克」(a),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最多和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其人口達606,589人。海參崴临近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海參崴自新石器時代時起便有人類居住,原為遊牧民族居住地,後歷為渤海國、遼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領土,1860年清朝與俄罗斯帝国簽訂《清俄北京条约》,改由俄罗斯帝国統治。.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海參崴 · 查看更多 »

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Новосиби́рск,罗马化:Novosibirsk)是俄罗斯的一个城市,建城于1893年。行政区位上新西伯利亚是新西伯利亚州(Новосиби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的首府,该州则属于俄罗斯八个联邦管区之一——西伯利亚联邦管区(Сиби́р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о́круг)的一部份,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該城市也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首府所在地。 位於俄國中部人口密集區的重要地帶,新西伯利亚有160萬的人口,是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人口第三多的城市。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博物馆和剧场。.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新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托木斯克

托木斯克(Томск)是一座俄罗斯城市,是与其同名州和地区的行政中心。于1604年建城,人口50.69万人(截止到2005年底),在俄联邦城市中排第32位。它是西伯利亚地区教育和科学中心,其教授密度居全国第一。2005年俄罗斯政府首批划定六个经济特区,托木斯克因其在科技领域的优势而被定为技术型经济特区。.

新!!: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和托木斯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