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钇钡铜氧

指数 钇钡铜氧

钇钡铜氧,或称钇钡铜氧化物、YBCO,是化学式为YBa2Cu3O7的化合物。它是著名的高温超导体,属于第二类超导体,并且是第一个制得转变温度在液氮沸点以上的材料。.

40 关系: 卡尔·米勒千字节吳茂昆各向异性亨茨维尔 (亚拉巴马州)休士頓大學化合物化学式化学气相沉积四方硫醇碳酸盐磁悬浮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约瑟夫森结非整比化合物鈣鈦礦酸碱电子理论退火OggTheora抗磁性核磁共振成像正交氧化物氧化钡氧化钇氧化铜气溶胶液氢液氦液氮淬火朱經武

卡尔·米勒

卡尔·米勒(Karl Müller,,巴塞尔),瑞士物理学家,198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钇钡铜氧和卡尔·米勒 · 查看更多 »

千字节

千字节(kilobyte),常写作kB或K,是電腦數據存貯器存储单位字节的多倍形式。国际单位制 (SI)以1000 (103)来定义前缀千,故1千字节表示1字节的1000倍。千字节单位的符号为kB。但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尤其是表示主存储容量时,千字节通常表示1024(2 10 )个字节。这是由数据流的二进制存储法决定的。这种情况下,在表示1024字节时,千字节的符号常记为大写字母K或 KB 。.

新!!: 钇钡铜氧和千字节 · 查看更多 »

吳茂昆

吳茂昆,臺灣花蓮縣玉里鎮人,超導物理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校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與教育部長等職。因其突破性的高溫超導體研究,曾獲得中華民國總統科學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傑出貢獻獎和馬蒂亞斯獎。.

新!!: 钇钡铜氧和吳茂昆 · 查看更多 »

各向异性

非均向性(anisotropy),或作各向異性,與各向同性相反,指物体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化学等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例如石墨单晶的电导率在不同方向的差異可达数千倍,又如天文學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亦擁有些微的非均向性。許多的物理量都具有非均向性,如弹性模量、电导率、在酸中的溶解速度等。.

新!!: 钇钡铜氧和各向异性 · 查看更多 »

亨茨维尔 (亚拉巴马州)

#重定向 亨茨维尔 (阿拉巴马州).

新!!: 钇钡铜氧和亨茨维尔 (亚拉巴马州) · 查看更多 »

休士頓大學

休斯顿大学一景 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简称UH)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州立研究型大学,位于休斯顿东南部。在1927年3月7日创立,截止2015年拥有超過四萬名学生,是美國國内較好的大學之一。.

新!!: 钇钡铜氧和休士頓大學 · 查看更多 »

化合物

化合物(Chemical compound)是由兩種以上的元素以固定的質量比通过化學鍵结合在一起的化學物質。化合物可以由化學反應分解為更簡單的化學物質。像甲烷(CH4)、葡萄糖(C6H12O6)、硫酸鉛(PbSO4)及二氧化碳(CO2)都是化合物。 化合物是純物質分类下的一类,与元素和混合物相对。尽管有些情况下化合物的实际情况会与上述定义背离,如组成元素随制备方法而改变,内部结构并不均一,不同核素的分布并不固定等等,但一般仍认为它们属于化合物的范畴。另外,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摩尔比并不一定是整数,某一元素也可呈不同的价态,例如非整比化合物和混合价态化合物。 化學元素的單質即使由幾個原子形成雙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如H2, S8),也不是化合物。 除特别不活泼的稀有气体氦和氖外,其他所有稳定元素都已制成了化合物。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制备曾费了一些周折。第一個稀有气体化合物六氟合铂酸氙是在1962年才製備而得。.

新!!: 钇钡铜氧和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化学式

化學式(chemische Formel/chemical formula),是一種用來表示化學物質(也可能為元素或化合物)組成的式子。 一般情況下,由元素符號、數字或其他符號組成;這些符號單一行列,被限制在一個排版,並會出現上標和下標。 下為常用符號:.

新!!: 钇钡铜氧和化学式 · 查看更多 »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簡稱CVD)是一種用來產生純度高、性能好的固態材料的化學技術。半導體產業使用此技術來成長薄膜。典型的CVD製程是將晶圓(基底)暴露在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前趨物下,在基底表面發生化學反應或/及化學分解來產生欲沉積的薄膜。反應過程中通常也會伴隨地產生不同的副產品,但大多會隨著氣流被帶走,而不會留在反應腔(reaction chamber)中。 微制程大都使用CVD技术来沉积不同形式的材料,包括单晶、多晶、非晶及磊晶材料。这些材料有硅、碳纤维、碳奈米纤维、奈米线、奈米碳管、SiO2、硅锗、钨、硅碳、氮化硅、氮氧化硅及各种不同的等材料。CVD制程也常用来生成合成钻石。.

新!!: 钇钡铜氧和化学气相沉积 · 查看更多 »

四方

四方可以指:.

新!!: 钇钡铜氧和四方 · 查看更多 »

硫醇

硫醇(Thiol)是包含巯基官能团(-SH)的一类非芳香化合物,是一类有机硫化合物。可以看成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替换。.

新!!: 钇钡铜氧和硫醇 · 查看更多 »

碳酸盐

碳酸盐是由碳酸根离子(CO32−)与其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除了CaCO3。 碳酸盐有正盐和酸式盐之分,通常是指碳酸正盐,正盐如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等,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泛,除碱金属碳酸盐及碳酸铵易溶于水外,其他碳酸盐仅微溶于水。 碳酸盐溶液中通入CO2得酸式碳酸盐;甚至微溶的碳酸盐在水中通入CO2,也将转化为可溶性的酸式碳酸盐。例如:碳酸钙在水中通入CO2即转化为酸式碳酸钙而溶解;酸式碳酸盐也叫碳酸氢盐或重碳酸盐;加热即放出CO2而成碳酸正盐,加热到更高温度进一步分解为CO2和金属氧化物。 此外还有碱式碳酸盐,如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铅等,也可以当作是另一类型的碳酸盐。.

新!!: 钇钡铜氧和碳酸盐 · 查看更多 »

磁悬浮

磁悬浮,亦作磁浮,是一種利用磁的吸力和排斥力來使物件在空中浮動,而不依靠其他外力的方法。透過利用電磁力來對抗引力,可以使物件不受引力束縛,從而自由浮動。 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新!!: 钇钡铜氧和磁悬浮 · 查看更多 »

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

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Johannes Bednorz,),德国物理学家,因在发现陶瓷材料中的超导电性(高温超导)所作的重大突破,与卡尔·米勒共同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钇钡铜氧和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森结

#重定向 约瑟夫森效应.

新!!: 钇钡铜氧和约瑟夫森结 · 查看更多 »

非整比化合物

非整比化合物(Non-stoichiometric compound,又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又稱贝多莱体(berthollides),指的是组成中各类原子的相对数目不能用几个小的整数比表示的化合物。.

新!!: 钇钡铜氧和非整比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鈣鈦礦

鈣鈦礦是指一類陶瓷氧化物,其分子通式為ABO3;此類氧化物最早被發現者,是存在於鈣鈦礦石中的鈦酸鈣(CaTiO3)化合物,因此而得名。由於此類化合物結構上有許多特性,在凝聚体物理学方面應用及研究甚廣,所以物理學家與化學家常以其分子公式中各化合物的比例(1:1:3)來簡稱之,因此又名「113結構」。.

新!!: 钇钡铜氧和鈣鈦礦 · 查看更多 »

钡(Barium)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56,化学符号是Ba。它是周期表中2A族的第五个元素,是一种柔软的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碱土金属。由于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从来没有在自然界中发现钡单质。 钡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矿物是重晶石(硫酸钡,BaSO4)和毒重石(碳酸钡,BaCO3),二者皆不容于水。钡的名称源于希腊文单词βαρύς(barys),意为“重的”。它在1774年被确认为一个新元素,但直到1808年电解法发明不久后才被归纳为金属元素。 钡在工业上只有少量应用。过去曾用它作为真空管中的吸气剂。它是YBCO(一种高温超导体)和电瓷的成分之一,也可以被添加进钢中来减少金属构成中碳颗粒的数量。钡的化合物用于制造烟火中的绿色。硫酸钡作为一种不溶的重添加剂被加进钻井液中,而在医学上则作为一种X光造影剂。可溶性钡盐因为会电离出钡离子所以有毒,因此也被用做老鼠药。.

新!!: 钇钡铜氧和钡 · 查看更多 »

釔()是化學元素,符號為Y,原子序為39,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且常歸為稀土金屬。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1787年,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即,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Ytterbite」。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發現了氧化釔。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Yttria」。弗里德里希·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特別是紅色LED和電視機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釔元素也被用於電極、電解質、電子濾波器、激光器和超導體中,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釔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人類接觸釔元素可導致肺病。.

新!!: 钇钡铜氧和钇 · 查看更多 »

铜(copper)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u(来自cuprum),原子序数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帶金屬光澤、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以及組成众多種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人类使用铜及其合金已有数千年历史。古罗马时期铜的主要开采地是塞浦路斯,因此最初得名cyprium(意为塞浦路斯的金属),后来变为cuprum,这是copper、cuivre和Kupfer的来源。二价铜盐是常见的铜化合物,常呈蓝色或绿色,是蓝铜矿和绿松石等矿物颜色的来源,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铜质建筑结构受腐蚀后会产生铜绿(碱式碳酸铜)。装饰艺术主要使用金属铜和含铜的颜料。 铜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膳食矿物质,因为它是呼吸酶复合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关键组分。软体动物和甲壳亚门动物的血液色素血蓝蛋白中含有铜。鱼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则是含铁的复合物血红蛋白。铜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肌肉和骨骼中。铜的化合物可用作、杀真菌剂和木材防腐剂。.

新!!: 钇钡铜氧和铜 · 查看更多 »

鈮(IUPAC名:niobium,化學符号:Nb) 是原子序為41的化學元素,曾有舊稱鈳(Columbium,化學符号:Cb)原在美洲使用,1949年IUPAC決定採歐洲使用的名稱。鈮是一種質軟的灰色可延展過渡金屬,一般出現在和中。其命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尼俄伯,即坦塔洛斯之女。 鈮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與鉭元素相近,因此兩者很難區分開來。英國化學家查理斯·哈契特在1801年宣佈發現一種近似於鉭的新元素,並將它命名為「Columbium」(鈳)。1809年,英國化學家威廉·海德·沃拉斯頓錯誤地把鉭和鈳判定為同一個元素。德國化學家海因里希·羅澤在1846年得出結論,指鉭礦物中確實存在另一種元素,他將其命名為「Niobium」(鈮)。在1864至1865年進行的一系列研究最终确认,鈮和鈳實為同一元素,與鉭則是不同的元素。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內,兩種稱呼都被廣泛通用。1949年,鈮成為了這一元素的正式命名,但美國至今仍在冶金學文獻中使用舊名「鈳」。 鈮直到20世紀初才開始有商業應用。巴西是目前鈮和鐵鈮合金的最大產國。鈮一般被用於製作合金,最重要的應用在特殊鋼材,例如天然氣運輸管道材料。雖然這些合金的含鈮量不會超過0.1%,但加入少量的鈮即可達到強化鋼材的作用。含鈮的高溫合金具有高溫穩定性,對製造噴射引擎和火箭引擎非常有用。鈮是第II類超導體的合金成份。這些超導體也含有鈦和錫,被廣泛應用在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作超導磁鐵。 鈮的毒性低,亦很容易用陽極氧化處理進行上色,所以被用於錢幣和首飾。鈮的其他應用範疇還包括焊接、核工業、電子和光學等。.

新!!: 钇钡铜氧和铌 · 查看更多 »

()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Pr,它的原子序数是59,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

新!!: 钇钡铜氧和镨 · 查看更多 »

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路易斯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路易斯碱)。因為跳脫了限定氫離子與氫氧根的酸鹼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常見的路易斯酸有:.

新!!: 钇钡铜氧和酸碱电子理论 · 查看更多 »

退火

退火(Annealing)在冶金學或材料工程中,是一種改變材料微結構且進而改變如硬度和強度等機械性質的熱處理。 過程為將金屬加溫到某個高於再結晶溫度的某一温度並維持此溫度一段時間,再將其緩慢冷卻。退火的功用在於恢復该金属因冷加工而降低的性質,增加柔軟性、延性和韌性,並釋放內部殘留應力、以及產生特定的顯微結構。退火過程中,多以原子或晶格空位的移動来釋放內部殘留應力,透過這些原子排列重組的過程來消除金屬或陶瓷中的差排,這項改變也讓金屬中的差排更易移動,增加了它們的延性。 在銅、鋼鐵、銀、黃銅的案例中,退火需要歷經很高的温度,通常都要将金屬加熱到熾熱並維持一段時間再冷卻。不像其它含鐵的合金需要緩慢冷卻,銅、銀和黃銅它們可以在空氣中緩慢冷卻,也可以快速在水中淬火。退火過後的金屬可以再進一步加工,如沖壓、塑造、成形等。.

新!!: 钇钡铜氧和退火 · 查看更多 »

Ogg

Ogg是一個自由且開放標準的多媒体文件格式,由Xiph.Org基金會所維護。Ogg格式並不受到軟體專利的限制,並設計用於有效率地串流媒體和處理高品質的數位多媒體。 「Ogg」意指一種文件格式,可以納入各式各樣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编解码器,包含音效、视频、文字(像字幕)與元数据的處理。 在Ogg的多媒體框架下,Theora提供有損的影像層面,而通常用音樂導向的Vorbis編解碼器作為音效層面。針對語音設計的壓縮編解碼器Speex和無損的音效壓縮編解碼器FLAC與OggPCM也可能作為音效層面使用。 「Ogg」這個詞彙通常意指Ogg Vorbis此一音频文件格式,也就是將Vorbis編碼的音效包含在Ogg的容器中所成的格式。在以往,.ogg此一副檔名曾經被用在任何Ogg支援格式下的內容;但在2007年,Xiph.Org基金會為了向後相容的考量,提出請求,將.ogg只留給Vorbis格式來使用。Xiph.Org基金會決定創造一些新的副檔名和媒體格式來描述不同類型的內容, 像是只包含音效所.oga、 包含或不含聲音的影片(涵蓋Theora)所.ogv, 和可以包含任何比特流.ogx。 Xiph.Org基金會對Ogg的參照實裝,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0年3月26日釋出的libogg 1.2.0。另一個版本libogg2也可以在Xiph.Org基金會的SVN套件庫中找到。這兩個函式庫都是在新BSD许可证下釋出的自由软件。 因為其格式自由,和其參照實裝並非Copyleft形式,無論自由或專有、商業或非商業的媒体播放器,甚至部分製造商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都採用了Ogg下的各種編解碼器。 。-->.

新!!: 钇钡铜氧和Ogg · 查看更多 »

Theora

Theora是一個免權利金、開放格式的有損影像壓縮技術,由Xiph.Org基金會開發,該基金會還開發了著名的聲音編碼技術Vorbis,以及多媒體容器檔案格式Ogg。libtheora則是Xiph.Org基金會針對Theora格式的實作。 Theora是由On2 Technologies公司專屬的VP3編碼器,經過開放原始碼後衍生而來,目標是達成比MPEG-4 Part 2更好的編碼效率。Theora的命名來自於一個電視節目Max Headroom中的角色:Theora Jones。.

新!!: 钇钡铜氧和Theora · 查看更多 »

抗磁性

抗磁性(Diamagnetism,亦作反磁性)是一些類別的物質,當處在外加磁場中,會對磁場產生的微弱斥力的一種磁性現象。.

新!!: 钇钡铜氧和抗磁性 · 查看更多 »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稱自旋成像(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臺湾又称磁振造影,香港又稱磁力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從核磁共振現象發現到MRI技術成熟這幾十年期間,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领域曾在三个领域(物理學、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内获得了6次诺贝尔奖,足以说明此领域及其衍生技术的重要性。.

新!!: 钇钡铜氧和核磁共振成像 · 查看更多 »

正交

正交是线性代数的概念,是垂直這一直觀概念的推廣。作為一個形容詞,只有在一個確定的內積空間中才有意義。若內積空間中兩向量的內積為0,則稱它們是正交的。如果能夠定義向量間的夾角,則正交可以直觀的理解為垂直。物理中:運動的獨立性,也可以用正交來解釋。.

新!!: 钇钡铜氧和正交 · 查看更多 »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O,原子序為8,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氧族。氧屬於非金屬,是具有高反應性的氧化劑,能夠與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總質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僅居氫和氦之下。Emsley 2001, p.297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兩個氧原子会自然鍵合,形成無色無味的氧氣,即雙原子氧()。氧氣是地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體積上佔20.8%。地球地殼中近一半的質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組成。 氧是細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體中,主要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還有組成動物外殼、牙齒和骨骼的無機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體絕大部分的質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組成。光合作用利用陽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氧氣的化學反應性強,容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大氣層中的氧氣成分只能通過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補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素異構體,能夠較好地吸收中紫外線輻射。位於高海拔的臭氧層有助阻擋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圈。不過,在地表上的臭氧屬於污染物,為霧霾的副產品之一。在低地球軌道高度的單原子氧足以對航天器造成腐蝕。 卡爾·威廉·舍勒於1773年或之前在烏普薩拉最早發現氧元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亦於1774年在威爾特郡獨立發現氧,因為其成果的發表日期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譽為氧的發現者。1777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氧的實驗,推翻了當時用於解釋燃燒和腐蝕的燃素說。他也提出了氧的現用IUPAC名稱「oxygen」,源自希臘語中的「ὀξύς」(oxys,尖銳,指酸)和「-γενής」(-genes,產生者)。這是因為命名之時,人們曾以為所有酸都必須含有氧。許多化學詞彙都在清末傳入中國,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譯為「養」,後譯為「氱」,最終演變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應用包括暖氣、內燃機、鋼鐵、塑料和布料的生產、金屬氣焊和氣割、火箭推進劑、及航空器、潛艇、載人航天器和潛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統。.

新!!: 钇钡铜氧和氧 · 查看更多 »

氧化物

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學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鐵(Fe2O3)或氧化鋁(Al2O3),通常經由氧化反應產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殻極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體中也是如此。 氧离子(O2−)是氢氧根(OH−)离子的共轭碱,存在某些氧化物离子晶体中。自由的氧离子具强碱性(pKb ~ -22),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应该呈负氧化态。如果含氧二元化合物中的氧为正氧化态,例如二氟化二氧(O2F2)和二氟化氧(OF2),则它们一般称为氟化物,而非氧化物。.

新!!: 钇钡铜氧和氧化物 · 查看更多 »

氧化钡

氧化钡(化学式:BaO)是钡的正常氧化物,为白色固体。它可由钡在氧气中燃烧,或钡盐热分解制得: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

新!!: 钇钡铜氧和氧化钡 · 查看更多 »

氧化钇

氧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2O3。它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

新!!: 钇钡铜氧和氧化钇 · 查看更多 »

氧化铜

氧化銅(化学式:CuO)是铜的氧化物,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酸、氯化铵及氰化钾溶液,氨溶液中缓慢溶解。.

新!!: 钇钡铜氧和氧化铜 · 查看更多 »

气溶胶

气溶胶,又稱氣膠、煙霧質,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顆粒物質則被稱作懸浮粒子,其粒徑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間,根據其生成原因可分為自然源及人為源兩種。气溶胶會吸收或散射大氣輻射減少到達地表之輻射量,另外也會成為凝結核而影響雲的性質,進而改變地球的氣候。.

新!!: 钇钡铜氧和气溶胶 · 查看更多 »

液氢

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 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方式,因为液态氢比气态氢省空间。液态氢的密度大约为70.8千克每立方米 (在20开尔文下),密度很小,所以需要很大的容器来存储。 液氢中含99.79%的仲氢和0.21%的正氢。.

新!!: 钇钡铜氧和液氢 · 查看更多 »

液氦

液氦()是指在極低溫的攝氏溫標-269 °C(約等於熱力學溫標4 K或者是華氏溫標-452.2 °F)時成為液體的氦,該化學元素的沸點與臨界點取自於氦的同位素:較為常見的氦-4與較為少見的氦-3。其中液態氦-4在1個大氣壓(101.3帕斯卡)的情況下,其密度大約是每公升125克。.

新!!: 钇钡铜氧和液氦 · 查看更多 »

液氮

液氮(常寫為LN2),惰性,無色,無嗅,無腐蝕性,不可燃,溫度極低,氮構成了大氣的大部分體積比78.03%,重量比75.5%)。非維持生命之必要因素。是氮氣在低溫下形成的液體形態。氮的沸点為,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人體若在無保護措施之情況接觸,皮膚會有嚴重凍傷之危險。如在常壓下汽化產生的氮氣過量,可使空氣中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在工業中,液態氮是由空氣分餾而得。先將空氣淨化後,在加壓、冷卻的環境下液化,藉由空氣中各組分之沸點不同加以分離。未被液化的氦氣最先洩出,接著就是占空氣中78.09%的氮氣,再來是占空氣中0.93%的氬氣,最後是占20.95%的氧氣。.

新!!: 钇钡铜氧和液氮 · 查看更多 »

淬火

--火,俗称蘸(zhàn)火,金属和玻璃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把合金制品或玻璃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即在含有矿物质的水、油或空气中急速冷却,一般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新!!: 钇钡铜氧和淬火 · 查看更多 »

朱經武

朱經武(Chu Ching-wu,),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曾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2012年底以第一志工之精神擔任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任校長。.

新!!: 钇钡铜氧和朱經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YBCO釔鋇銅氧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