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鐘 (東亞)

指数 鐘 (東亞)

鐘是一種東亞傳統打擊樂器,形状呈倒碗形,上窄下寬,起源于中國商朝。多为金屬制,可由多個大小、音色不同的鐘編成一組,又叫“编钟”。現存最古老的鐘為叶家山墓地发现的编钟,比曾侯乙墓的编钟要早500多年,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鐘也成為佛教法器之一,稱為梵鐘,原本叫“犍稚”又叫“信鼓”是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之用。 鐘在古代東亞也用作突發事件發生時示警之用。.

44 关系: 奈良奈良時代妙心寺室町时代宗周鐘宋朝上院寺銅鐘东亚京都佛寺北京市園城寺周禮商朝火災琉球第一尚氏王朝统一新罗编钟鎌倉時代華城市萬國津梁之鐘鐘樓青威縣青梅社鐘西周高麗王朝越南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龍珠寺銅鐘镰仓市梵鐘永樂大鐘江户时代滋贺县朝鮮王朝朝鲜半岛朝鲜三国时代明朝方廣寺日本重要文化財曾侯乙编钟景雲鐘

奈良

奈良可能是:.

新!!: 鐘 (東亞)和奈良 · 查看更多 »

奈良時代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安京(京都),年代因首都而得名。由于人们希望借助佛教来达到镇护国家的目的,天平文化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新!!: 鐘 (東亞)和奈良時代 · 查看更多 »

妙心寺

妙心寺(みょうしんじ)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寺院,臨濟宗妙心寺派大本山。山號「正法山」(しょうぼうざん)。本尊釋迦如來、開基(創立者)為花園天皇、開山(初代住持)為無相大師關山慧玄。原為花園天皇的離宮萩原殿,天皇退位後改建成禪寺,以伽藍為中心,周圍建立許多塔頭寺院,形成一大寺院群,被京都市民稱為西之御所。日本臨濟宗約6,000寺之中,約3,500寺屬於妙心寺派。.

新!!: 鐘 (東亞)和妙心寺 · 查看更多 »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稱源自於幕府設在京都的室町。.

新!!: 鐘 (東亞)和室町时代 · 查看更多 »

宗周鐘

宗周鐘,又名「鐘」或「胡鐘」,乃西周厲王存世最重要之天子作器,高65.6公分,重34.9公斤,計有銘文123字,記載厲王征服南方諸小國的故事,是商、周兩朝甬鐘單件銘文之最,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肈遹眚(省)文武,堇(觐)疆土。南或(域)奴孳(子)敢臽(陷)处我土,王享(敦)伐其至,□(撲)伐氒(厥)都,报(奴)孳(子)迺(乃)遣閒來逆卲王,南--(夷)東--(夷)具(俱)見廿又六邦。隹(唯)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朕猷又(有)成,亡競。我隹(唯)司(嗣)配皇天,王對乍(作)宗周寶鐘。仓仓鏓鏓,耑耑雝雝(雍雍),用卲各(格)不(丕)顯且(祖)考先王,先王其嚴才(在)上,磇磇(勃勃)豐豐(蓬蓬),降余多福。福余顺孫,参(叁)壽隹(唯)璃(利),㝬(胡)其万年,畯保□(四)或(域)。 釋讀2:王肈遹省文武堇疆土。南或服孳敢臽處我土,王享伐其至,撲伐氒都,服孳迺遣閒,來逆邵王,南人東人具見廿又六邦。隹皇百神保余,朕猷有成,亡競我隹,司配皇天。王對乍宗周寶鍾,倉倉囪囪,耑耑雝雝,用邵各不顯且考先,先王其嚴在上,磇磇豐豐,降余多福。福余順孫,參壽隹琍㝬其萬年,畯保三或。.

新!!: 鐘 (東亞)和宗周鐘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鐘 (東亞)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上院寺銅鐘

上院寺銅鍾是大韩民国国宝中德第36号。 File:상원사동종 05.jpg File:상원사동종 06.jpg File:상원사동종 04.jpg File:상원사동종 03.jpg File:상원사동종 02.jpg.

新!!: 鐘 (東亞)和上院寺銅鐘 · 查看更多 »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新!!: 鐘 (東亞)和东亚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新!!: 鐘 (東亞)和京都 · 查看更多 »

佛寺

佛寺,又稱寺院、寺,梵文稱為精舍 vihāra, 又稱伽藍,禪宗則多稱為叢林,是佛教的宗教建築物,也是僧伽居住、修行的地方。佛寺中常有佛塔。佛寺的管理者稱為住持 (中國北方多稱為 方丈)。上座部佛教在滇西地区的佛寺又称为奘房,管理者俗称“老佛爷”。.

新!!: 鐘 (東亞)和佛寺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鐘 (東亞)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園城寺

園城寺(おんじょうじ)是位在日本滋賀縣大津市的寺院,天台寺門宗總本山。山號「長等山」(ながらさん)。本尊彌勒菩薩、開基(創立者)為大友与多王。「近江八景」之一「三井晩鐘」之寺,一般以「三井寺(みいでら)」之名廣為人知。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9n4592.jpg|大門(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5n4500.jpg|釋迦堂(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02n4592.jpg|鐘樓(重文) File:Mii-dera Otsu Shiga pref18n4200.jpg|三重塔(重文) File:Miidera-no-bansho-M2075.jpg|三井寺之晩鐘.

新!!: 鐘 (東亞)和園城寺 · 查看更多 »

周禮

《周礼》又稱《周官》或者《周官经》,先秦典籍不见征引,全书的定型是在戰國时期,從書名來看應該是記載周代官制的書籍,但內容卻與周代官制不符,可能是一部理想中的政治制度與百官職守。相傳為周公所作《史記/魯周公世家》,「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大意是說,周公在天下已經安定之後(謂已平管蔡,天下來歸),為了要讓周朝廷之官政有次序,且能各別其職(官宜),於是制定《周官》。。魯在春秋時為周文化重鎮,時人曾有「周禮盡在魯矣」之說。 漢初無此書,西汉河间献王劉德以重金购得《周官》古文经后,献给了朝廷,深藏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漢代原稱《周官》,西漢劉歆始稱《周禮》,王莽時,《周官》才更名《周礼》、置博士授业,内容被公开,刘歆弟子杜子春,设私校传《周礼》之学,贾逵、马融、郑玄等竞相研习,鄭玄為之作註,鄭興作《周官解詁》。《周禮》一書稱得上善本又通行易得的版本是阮元《十三經註疏》中的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的《周禮注疏》和清孫詒讓《周禮正義》。 《周禮》通過介紹周代的官制,描繪出古代儒家對理想社會的總構思,是中国第一部记载國家政權組織機構及其職能的书籍。周禮與夏、殷之禮一脈相承,是對夏、殷之禮的繼承和發展。有學者在整理西周金文職官資料時,發現西周金文中的職官有許多與《周禮》所記相合。要想了解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無法脫離《周禮》一書」。周禮所體現的制度設計是中國古代國家制度的本源,包括器用、衣冠、官制、軍制、田制、稅制、禮制等國家政治制度。《周禮》與《儀禮》、《禮記》統稱“三禮”。唐代立為九經,也是儒家十三經之一。劉歆最早奏請列《周官》於經而稱其為《周禮》,認為它是「周公致太平之跡」。漢時,列入古文經,與當時今文經講微言大義不同。《周禮》以及漢朝依《周禮》建立起來的各項制度,對唐朝以及宋朝、明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制度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周礼相当于一部政典,被認為是漢唐宋明得以世綿國祚的根源。.

新!!: 鐘 (東亞)和周禮 · 查看更多 »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新!!: 鐘 (東亞)和商朝 · 查看更多 »

火災

火灾(英语:conflagration/fire as a disaster),指由于火苗缺乏应有的控制而引发乃至扩大并造成损失及伤害的过度燃烧。 火灾分为天灾和人灾:物体自然燃燒造成的火災稱為天災,人为疏忽过错所引发和蓄意縱火則屬人為人災。.

新!!: 鐘 (東亞)和火災 · 查看更多 »

琉球

琉球(rm|kukuzi.

新!!: 鐘 (東亞)和琉球 · 查看更多 »

碗是比较深的圓形的容器,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但有时也视为艺术品,碗因為其體積較鍋、盂小而可用手端盛。 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据此考古学家推测,古人对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是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它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過可追溯自古代的泥製容器,有陶瓷、木、石、壓克力、玻璃、琉璃、椰子等材料,製作精美的骨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愛。.

新!!: 鐘 (東亞)和碗 · 查看更多 »

第一尚氏王朝

#重定向 第一尚氏.

新!!: 鐘 (東亞)和第一尚氏王朝 · 查看更多 »

统一新罗

统一新罗时代(668年-901年)是朝鮮半島的一個朝代。公元668年,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不久,罗唐战争爆发,新罗获得了平壤以南的朝鮮半島,朝鲜半島进入了统一新罗时代。 900年后百济建立,901年泰封国建立,统一新罗时代结束,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代。 统一新罗时代是1945年南北分治以后的术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政治的渴望,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历史学家建议使用南北国时代,其中包括了渤海国。在北朝鲜于50年代提出主体史学后,渤海国一度代替统一新罗成为朝鲜历史主线。认为渤海国在北部且继承高句丽,统一新罗由于长期臣服于唐朝而有悖于主体思想,统一新罗时代并不承认渤海国对于高句丽的继承,认为新罗为三国的唯一继承者。.

新!!: 鐘 (東亞)和统一新罗 · 查看更多 »

编钟

编钟是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始於青銅器時代。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

新!!: 鐘 (東亞)和编钟 · 查看更多 »

鎌倉時代

傳・源頼朝肖像 鎌倉・高德院大佛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於1192年(建久三年)镰仓幕府成立,终於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1年。 关于镰仓幕府建立期,有诸说:.

新!!: 鐘 (東亞)和鎌倉時代 · 查看更多 »

華城市

華城市(),大韓民國京畿道下轄的一個市,位於該國首都首爾西南方约八十公里处。 全市总面积688平方公里,总人口約23万3千人。境內工業發達,有食品加工、化工、機械、汽車等產業,此外,農業、水產業及畜牧業亦在韓國各城市中較為發達。交通便利,共有三條高速公路經過。2000年與中國的吳江市成為姊妹城市。.

新!!: 鐘 (東亞)和華城市 · 查看更多 »

萬國津梁之鐘

萬國津梁之鐘()是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時期鑄造的一口銅鐘。 萬國津梁之鐘於1458年鑄造,當時的琉球國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因此十分興盛繁榮,號稱「萬國津梁」,「万国津梁」的意思是万个国家的桥梁,也就是世界的桥梁,这座桥梁指的就是这口古钟的主人琉球王国。尚泰久王鑄造這口銅鐘,懸於首里城正殿,其銘文充滿對琉球繁榮的溢美之詞。整口銅鐘高154.9釐米,直徑93.1釐米,重721千克。Bankoku shinryō no kane.

新!!: 鐘 (東亞)和萬國津梁之鐘 · 查看更多 »

鐘樓

鐘樓或鐘塔可以指:.

新!!: 鐘 (東亞)和鐘樓 · 查看更多 »

青威縣

青威县()是越南河内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29.6平方公里。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该县总人口有1426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91人。 青威县新約社約禮村的美食扎肉很知名。.

新!!: 鐘 (東亞)和青威縣 · 查看更多 »

青梅社鐘

青梅社鐘(越南語:chuông Thanh Mai),是在越南北部青威縣青梅社出土的一枚中國唐代銅鐘。該銅鐘鑄造於唐代貞元年間(當時越南北部地區屬中國統治),是越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一枚銅鐘,也是唯一一枚唐代銅鐘。鐘上刻有一千五百四十二個漢字,記載了二百多個社眾及施主的名字。1986年5月該銅鐘被發現後,學術界便視之為研究唐朝貞元年間的中國及越南歷史的重要文物資料。.

新!!: 鐘 (東亞)和青梅社鐘 · 查看更多 »

西周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指中國歷史上東遷之前的周朝。周朝是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國姓為姬。原居於渭水流域。其後為逃避戎狄而遷居岐山下的周原,並於此地發展農業,建築城郭,設立官制。都豐鎬(宗周)(今陝西西安),成王五年營建雒邑(又稱成周),以此為中心加強對東方的控制。周王經常在成周駐節,但是主要活動依舊以鎬京為中心。 昭穆之世,周人加強了對東方的活動,大量活動以成周為中心。等到周幽王時,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經歷戰火的宗周宮室焚毀,周宗室在豐鎬一帶再難以立足(後來這裡由秦人奪回),周平王只得東遷至成周,史稱平王東遷。 西周從約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6年。 前770年,平王弃宗周而迁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从周朝开始,进行境内各个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期间,华夏部族集團逐步形成,成为汉民族的前身之一,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其他部落。 以武裝封建與軍事佔領來進行東進。每有新開拓領地,須築城、建廟、立社,即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新!!: 鐘 (東亞)和西周 · 查看更多 »

高麗王朝

#重定向 高麗 (918年-1392年).

新!!: 鐘 (東亞)和高麗王朝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鐘 (東亞)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該時期的越南受中國的隋、唐等王朝統治,是越南北屬時期的一部分。此一時期的起迄時間,越南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定為603年至939年;另有定為602年-905年。是越南歷史上被中國隋朝及唐朝統治,並過渡至獨立建國的時期。602年,隋文帝派遣大將劉方平定了前李朝李佛子的勢力,將今越南北部直接置於隋朝的統治之下。621年,唐朝取代隋朝並繼續統治安南,並設置都護府(曾稱作交州總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護府、鎮南都護府等)及節度使等軍政官署,管轄當地。在第三次北屬期間,該地曾爆發多起民變,並受環王國(位於現今越南中、南部)、闍婆(位於爪哇)、南詔國(位於中國西南)的侵擾。到唐末五代時期,曲承裕成為靜海節度使,其後,越南人士逐漸取得自主權力,標誌著第三次北屬時期結束。.

新!!: 鐘 (東亞)和越南第三次北屬時期 · 查看更多 »

龍珠寺銅鐘

龍珠寺銅鐘位于韓國華城市龍珠寺,是韩国编号120的国宝,推測是高丽王朝的文物。钟高1.44米,直径87厘米。(大韩民国国宝 #120 / 諺文: 용주사 동종).

新!!: 鐘 (東亞)和龍珠寺銅鐘 · 查看更多 »

镰仓市

鎌倉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半島西面,是人口約為18萬人的小型城市。.

新!!: 鐘 (東亞)和镰仓市 · 查看更多 »

梵鐘

#重定向 佛鐘.

新!!: 鐘 (東亞)和梵鐘 · 查看更多 »

永樂大鐘

永樂大鐘,又稱華嚴鐘,於明朝永樂年間(約1420年-1424年)鑄製,所以叫“永乐大钟”。鐘面上、下、內、外合共刻有近23萬字,是中國現存最大型的青銅鐘,有國寶、「鐘王」之美譽,亦為世界最大的佛鐘以及世界上鑄有最多文字的大鐘,人民網,2005-09-21,現藏北京市西北郊北三環路的大鐘寺。.

新!!: 鐘 (東亞)和永樂大鐘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鐘 (東亞)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滋贺县

滋賀縣()是日本近畿地方的一個縣份,為日本8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首府大津市。 滋賀縣是日本面積第10小的縣份。在內陸縣份中,面積僅大於埼玉縣。日本面積最大的湖泊琵琶湖位居該縣中部、佔全縣面積約1/6。 古為近江國一部分,名稱沿用自。日本名城安土城和彥根城、世界文化遺產延曆寺位於該縣境內。.

新!!: 鐘 (東亞)和滋贺县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鐘 (東亞)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鐘 (東亞)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朝鲜三国时代

朝鮮半島三国时代()是朝鲜半岛427年到公元660年之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三国的文化和语言相通。宗教原本共同崇尚巫覡宗敎,但在中国文化的日趋影响下,儒家文化和道教传入。4世纪时,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并迅速传播,一度成为三国的国教。668年,新罗於唐朝帮助下征服百济後灭高句丽,因而结束三国时代,并進入统一新罗时代(一说南北国时代)。 在三国时代之前存在的小国家和民族国家包括东濊、沃沮、扶餘、伽倻、-于-山國、耽罗等国,以及有争议的倭人政权任那。.

新!!: 鐘 (東亞)和朝鲜三国时代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鐘 (東亞)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方廣寺

方廣寺可以指以下佛教寺院:.

新!!: 鐘 (東亞)和方廣寺 · 查看更多 »

日本重要文化財

#重定向 重要文化財.

新!!: 鐘 (東亞)和日本重要文化財 · 查看更多 »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中國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新!!: 鐘 (東亞)和曾侯乙编钟 · 查看更多 »

景雲鐘

景雲鐘是唐代为景龍觀所鑄之青銅鐘,原名“景龙观钟”,開元年間改景龍觀為迎祥觀,故又稱“迎祥觀鐘”。後曾懸掛于西安鐘樓。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今稱之為“景云钟”或“景雲銅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馆钟亭。.

新!!: 鐘 (東亞)和景雲鐘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鐘 (中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