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里德伯公式

指数 里德伯公式

里德伯公式(又称里德伯-里兹公式)是1889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提出的表示氢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 其中R.

27 关系: 可见光奥古斯特·普丰德安德斯·埃格斯特朗尼尔斯·玻尔巴耳末公式巴耳末系主量子數布拉克系帕申系弗里德里希·帕邢弗雷德里克·布拉开來曼系元素玻尔模型紫外线红外线约翰·巴耳末约翰内斯·里德伯真空韓福瑞系西奥多·莱曼蒲芬德系里德伯常量柯蒂斯·汉弗莱波长21公分線

可见光

可見光(Visible light)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看見(感受得到)的部分。這個範圍中電磁輻射被稱為可見光,或簡單地稱為光。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長範圍一般是落在390到700nm。對應於這些波長的頻率範圍在430–790 THz。但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到780nm之间的电磁波。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

新!!: 里德伯公式和可见光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特·普丰德

奥古斯特·普丰德(August Herman Pfund,),美国物理学家、光谱学家。1879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Madison),1924年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普丰德系。“普丰德”也被用来命名一个质量单位,1普丰德.

新!!: 里德伯公式和奥古斯特·普丰德 · 查看更多 »

安德斯·埃格斯特朗

安德斯·約納斯·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Ångström,發音:,),瑞典物理学家,光谱学的奠基人。.

新!!: 里德伯公式和安德斯·埃格斯特朗 · 查看更多 »

尼尔斯·玻尔

尼尔斯·亨里克·达维德·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因“他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而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發展出原子的玻尔模型。这一模型利用量子化的概念來合理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他还提出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量子力学及相关课题研究者的活动中心,哥本哈根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也是由玻尔在1921年创办的。 20世纪30年代,玻尔积极帮助来自纳粹德国的流亡者。在纳粹德国占领丹麥后,玻尔与主持德国核武器开发计划的海森堡进行了一次著名会談。他在得知可能被德国人逮捕后,经由瑞典流亡至英国,並於該國参与了合金管工程。這是英国在曼哈顿计划中承擔的任務。战后,他呼吁各国就和平利用核能进行合作。他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及的创建,并于1957年成为的首任主席。为纪念玻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107号元素,𨨏。.

新!!: 里德伯公式和尼尔斯·玻尔 · 查看更多 »

巴耳末公式

巴耳末公式是1885年由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提出的用于表示氢原子谱线波长的经验公式 其中λ是谱线的波长,B.

新!!: 里德伯公式和巴耳末公式 · 查看更多 »

巴耳末系

巴耳末系或巴耳末線是原子物理學中氫原子六個發射譜線系列之一的名稱。 巴耳末系的計算可以使用約翰·巴耳末在1885年發現的巴耳末公式- 一個經驗式。 來自氫原子所發射的光譜線在可見光有4個波長:410奈米、434奈米、486奈米和656奈米。它們是吸收光子能量的電子進入受激態後,返回主量子數n等於2的量子狀態時釋放出的譜線。.

新!!: 里德伯公式和巴耳末系 · 查看更多 »

主量子數

在原子物理学中,主量子数(principal quantum number)是表示原子軌域的量子数的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用小写拉丁字母\displaystyle n表示。主量子数只能是正整数值。当主量子数增加时,軌域範圍变大,原子的外层电子将处于更高的能量值,因此受到原子核的束缚更小。这是波尔模型引入的唯一一个量子数。根據不同量子數可導致電子有不同能量值,称为能階,且這些能量值呈離散分布,任兩階之間沒有過度變化,故電子在不同能量間跳躍轉換時,其能量變化不連續。 作为类比,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个附載电梯的多樓层建筑。这个建筑具有整数的楼层数,电梯只能停在某一层楼,而不能停在两层的中间。此外,电梯只能移动整数个层高(假定电梯正常工作)。我们可以把楼层的层数和主量子数相类比,楼层数或主量子数越大,所具有的势能越大。 不过以樓層作类比無法完整呈現電子能階的獨特性質:.

新!!: 里德伯公式和主量子數 · 查看更多 »

布拉克系

布拉克系是物理學上氫原子的電子從主量子數n大於等於5躍遷至 n.

新!!: 里德伯公式和布拉克系 · 查看更多 »

帕申系

帕申系(也稱為里茲-帕申系)是物理學上氫原子的電子從主量子數n大於或等於4躍遷至n.

新!!: 里德伯公式和帕申系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帕邢

路易斯·卡尔·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帕邢(Louis Carl Heinrich Friedrich Paschen,),德国物理学家,1889年建立帕刑定律,1908年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帕邢系。.

新!!: 里德伯公式和弗里德里希·帕邢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里克·布拉开

弗雷德里克·布拉开(Frederick Sumner Brackett,),美国物理学家,1896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laremont。1922年布拉开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布拉开系。为纪念这位物理学家,月球表面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布拉开”。.

新!!: 里德伯公式和弗雷德里克·布拉开 · 查看更多 »

來曼系

萊曼系是物理學上氫原子的電子從主量子數n大於等於2躍遷至n.

新!!: 里德伯公式和來曼系 · 查看更多 »

元素

#重定向 化學元素.

新!!: 里德伯公式和元素 · 查看更多 »

玻尔模型

玻尔模型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关于氢原子结构的模型。玻尔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使用经典力学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合理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和元素周期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玻尔模型是20世纪初期物理学取得的重要成就,对原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 里德伯公式和玻尔模型 · 查看更多 »

紫外线

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為UV),為波長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波,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太陽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線,電弧、水銀燈、黑光燈也會發出紫外線。雖然紫外線不屬於游離輻射但紫外線仍會引發化學反應與使一些物質發出螢光。 而小于200纳米的紫外線輻射會被空氣強烈的吸收,因此稱之為真空紫外線The ozone layer protects humans from this.

新!!: 里德伯公式和紫外线 · 查看更多 »

红外线

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長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範圍內。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他發現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雖然用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太陽的能量中約有超過一半的能量是以红外线的方式進入地球,地球吸收及發射紅外線輻射的平衡對其氣候有關鍵性的影響。 當分子改變其旋轉或振動的運動方式時,就會吸收或發射紅外線。由紅外線的能量可以找出分子的振動模態及其偶極矩的變化,因此在研究分子對稱性及其能態時,紅外線是理想的頻率範圍。紅外線光譜學研究在紅外線範圍內的光子吸收及發射。 红外线可用在軍事、工業、科學及醫學的應用中。紅外線夜視裝置利用即時的近紅外線影像,可以在不被查覺的情形下在夜間觀察人或是動物。紅外線天文學利用有感測器的望遠鏡穿透太空的星塵(例如分子雲),檢測像是行星等星體,以及檢測早期宇宙留下的紅移星體。紅外線熱顯像相機可以檢測隔絕系統的熱損失,觀查皮膚中血液流動的變化,以及電子設備的過熱。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比可见光强,像紅外線導引常用在飛彈的導航、熱成像儀及夜視鏡可以用在不同的應用上、红外天文学及遠紅外線天文學可在天文學中應用红外线的技術。.

新!!: 里德伯公式和红外线 · 查看更多 »

约翰·巴耳末

约翰·雅可布·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经验公式——巴耳末公式。.

新!!: 里德伯公式和约翰·巴耳末 · 查看更多 »

约翰内斯·里德伯

约翰内斯·里德伯(Johannes Robert Rydberg或者Janne Rydberg,),瑞典物理学家,发现了光谱学中的里德伯公式。.

新!!: 里德伯公式和约翰内斯·里德伯 · 查看更多 »

真空

真空是一種不存在任何物質的空間狀態,是一種物理現象。在真空中,聲波因為沒有介質而無法傳遞,但電磁波的傳遞不受真空的影響。粗略地說,真空是指在一區域之內的氣壓遠遠小於大氣壓力。真空常用帕斯卡(Pascal)或托爾(Torr)做為壓力的單位。目前在自然環境裡,只有外太空堪稱最接近真空的空間。 真空下的氣壓為零,有些情形下,氣壓小於大氣壓力,但不為零,此時稱為局部真空,有些也簡稱為真空。 在局部真空的情形下,若其他條件不變,氣壓越低,表示越接近真空。例如一般的吸塵器的吸力可以使氣壓降低20%。也可以以產生更接近真空的條件,像化學、物理及工程常見的腔體,其氣壓可以到大氣壓力的10−12,粒子密度為100粒子/cm3,對應約100粒子/cm3。外太空更接近真空,相當於平均一立方公尺只有幾個氫原子,估計本星系群的密度為 for the Local Group,原子質量單位為,大約一立方公尺有40個原子。根據現代物理學的了解,即使空間中的所有物質都移除了,因為量子涨落、暗能量、經過的γ-射线和宇宙射线、微中子等現象,空間仍然不會是完全的真空。在近代的粒子物理中,將視為是物質的基態。 自古希臘起,真空就是常帶來爭議的哲學議題,但到了十七世紀西方才開始實驗上的研究。埃萬傑利斯塔·托里切利在1643年進行了第一個真空的實驗,而隨著他大氣壓力理論的出現,也開始產生其他的實驗技術。托里切利真空是將一端封閉的長玻璃容器(超過76公分)中裝滿水銀,倒置在裝滿水銀的容器中,長玻璃容器上方的真空即為托里切利真空。 20世紀在電燈泡及真空管問世後,真空變成一個有價值的工業工具,也出現了許多產生真空的技術。载人航天的進展也讓真空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影響開始感興趣。.

新!!: 里德伯公式和真空 · 查看更多 »

韓福瑞系

韓福瑞系是氫原子被賦予名稱的六個發射譜線系列之一,它在1953年才被韓福瑞發現。韓福瑞系的譜線是受激的氫原子電子在主量子數 n等於6的能階反射遠紅外線的光子產生的,他的波長在12368奈米至3281.4奈米之間。 雖然這是被賦予名稱的最後一個系列,但還有主量子數n-7、n-8、n-9、和n-10的系列。.

新!!: 里德伯公式和韓福瑞系 · 查看更多 »

西奥多·莱曼

西奥多·莱曼(Theodore Lyman,),美国物理学家、光谱学家,氢原子光谱中莱曼系的发现者。 莱曼187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893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189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19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两年,1921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教授职务。1926年起,莱曼担任杰菲逊物理实验室的主任,并且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954年在波士顿去世,终年80岁。 莱曼在研究生涯中致力于远紫外光谱的研究,曾研制成能够测量波长短于200nm谱线的真空摄谱仪。1906年莱曼和密立根进行合作,在氢原子光谱的远紫外区发现了莱曼线系,完善了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印证了里德伯公式、玻尔模型和里兹光谱项组合原则的正确性。此后,莱曼又观测了氖、氦、铝、镁等元素的光谱,研究了太阳光谱中的短波成分,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结果。后来在他去世后的1959年,由火箭搭载的仪器才观测到了太阳光谱中的莱曼α线。除此之外,莱曼还研究过紫外线的灭菌作用。.

新!!: 里德伯公式和西奥多·莱曼 · 查看更多 »

蒲芬德系

蒲芬德系是物理學上的氫原子的吸收譜線或發射譜線的一個系列。這些譜線是奧古斯特·蒲芬德在1924年的實驗中發現的,是氫原子的電子在主量子數5和更高能階之間的躍遷所產生的譜線。 這些波長依序是:.

新!!: 里德伯公式和蒲芬德系 · 查看更多 »

里德伯常量

里德伯常量是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的常數。根据2014年CODATA的结果,它的值是 里德伯常量起初是在为表示氢原子谱线的里德伯公式中引入的,里德伯公式 其中R即为里德伯常量。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创立的波尔模型给出了里德伯常量的表达式: 其中: 然而应用波尔模型计算出里德伯常量的数值: 而实验值 二者差值超过万分之五。英国光谱学家福勒(A.Fowler)提出了这一质疑。1914年波尔提出,这是由于假设原子核静止不动引起的。实际情况是,原子核的质量不是无穷大,它与电子围绕共同的质心转动。波尔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用原子核和电子的折合质量μ代替了电子质量: 不同原子的里德伯常量RA不同。令 其中: 而一种原子的里德伯常量 其中M是原子核的质量。 下面给出了几个不同元素的原子里德伯常量的数值: 1H:109 677.58 cm-1 2D:109 707.42 cm-1 3T:109 717.35 cm-1 4He+:109 722.27 cm-1 7Li2+:109 728.80 cm-1 8Be3+:109 730.70 cm-1.

新!!: 里德伯公式和里德伯常量 · 查看更多 »

柯蒂斯·汉弗莱

柯蒂斯·賈德森·汉弗莱(Curtis Judson Humphreys,),美国物理学家,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阿萊恩斯。1940年代在美国海军的放射线检测部门任职。1953年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韓福瑞系。.

新!!: 里德伯公式和柯蒂斯·汉弗莱 · 查看更多 »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為1。氫的原子量為,是元素週期表中最輕的元素。單原子氫(H)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化學物質,佔重子總質量的75%。等離子態的氫是主序星的主要成份。氫的最常見同位素是「氕」(此名稱甚少使用,符號為1H),含1個質子,不含中子;天然氫還含極少量的同位素「氘」(2H),含1個質子和1個中子。 氫原子最早在宇宙復合階段出現並遍佈全宇宙。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之下,氫形成雙原子分子(分子式為H2),呈無色、無臭、無味非金屬氣體,不具毒性,高度易燃。氫很容易和大部份非金屬元素形成共價鍵,所以地球上大部份的氫都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比如水和有機化合物等。氫在酸鹼反應中尤其重要,因為在這類反應中各種分子須互相交換質子。在離子化合物中,氫原子可以獲得一個電子成為氫陰離子(H−),或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氫陽離子(H+)。雖然在一般寫法中,氫陽離子就是質子,但在實際化合物中,氫陽離子的實際結構是更為複雜的。氫原子是唯一一個有薛定諤方程式解析解的原子,所以對氫原子模型的研究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6世紀,人們通過混合金屬和強酸,首次製備出氫氣。1766至1781年,亨利·卡文迪什第一次發現氫氣是一種獨立的物質,燃燒後會產生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根據這一性質,將其命名為「Hydrogen」,在希臘文中意為「生成水的物質」。19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合信编写《博物新编》(1855年)时,把元素名翻译为“轻气”,成為今天中文「氫」字的來源。 氫氣的工業生產主要使用天然氣的蒸汽重整過程,或通過能源消耗更高的水電解反應。大部份的氫氣都在生產地點直接使用,主要應用包括化石燃料處理(如裂化反應)和氨生產(一般用於化肥工業)。在冶金學上,氫氣會對許多金屬造成氫脆現象,使運輸管和儲存罐的設計更加複雜。.

新!!: 里德伯公式和氢 · 查看更多 »

波长

波长是一個物理學的名詞,指在某一固定的頻率裡,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離平衡位置的「位移」與「時間」皆相同的两个质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在物理學,波長普遍使用希臘字母λ來表示。.

新!!: 里德伯公式和波长 · 查看更多 »

21公分線

21厘米線,又被稱為氫線,21厘米輻射(hydrogen line, 21 centimeter line or HI line)是指由中性氫原子因為能階變化而產生的電磁波譜線。頻率是1420.40575177 MHz,相當於在太空中波長 21.10611405413 公分。在電磁波譜上的位置是微波。 這個波長的輻射經常在射电天文學上被應用,尤其無線電波可以穿過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星際雲等巨大星際介質區域。 21公分波來自於1s基態氫原子的兩個超精細結構之間。兩個超精細結構能階的能量不同,而量子的頻率則是由普朗克關係式決定。.

新!!: 里德伯公式和21公分線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芮得柏公式里德堡公式雷德堡公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