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遜尼派

指数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42 关系: 基地组织古兰经塞爾柱王朝塔利班奥斯曼·本·阿凡安薩里安拉布哈里聖訓世界概况今日美國什叶派伊斯兰教伊斯蘭國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拉克圣战哈里发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先知倭马亚王朝皮尤研究中心穆罕默德穆爾太齊賴派穆阿威叶一世穆斯林美國美索不达米亚瓦哈比派马赫迪麥加麦地那迁士阿布巴卡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半岛蘇非主義耶齐德一世欧麦尔·本·赫塔卜武裝波斯旧唐书政教合一

基地组织

蓋達組織--(القاعدة,意为“基--地”), --;又譯凱達組織、開打組織,是一個伊斯兰教軍事組織,為賓拉登於1988年成立,被指策劃了多宗主要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其被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列為世界恐怖組織之一,目前的領袖是查瓦希里醫師。.

新!!: 遜尼派和基地组织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遜尼派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塞爾柱王朝

塞爾柱王朝(波斯語: آل سلجوق,Al-e Saljuq)是中世纪时期由乌古斯突厥人建立起的遜尼派穆斯林王朝,后期王朝成員逐渐波斯化,为中世紀时期西亚及中亞地區突厥-波斯文化的發展打下了基础。塞爾柱王朝曾建立大塞爾柱帝國以及罗姆蘇丹國,統治區域東起波斯、西達安納托利亞高原,王朝的擴張使安納托利亞、高加索等地突厥化,也间接地引发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新!!: 遜尼派和塞爾柱王朝 · 查看更多 »

塔利班

塔利班(普什圖語和波斯語:,意即「伊斯蘭教的學生」),或譯--,意译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义運動组织,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内,都曾是坎大哈乡村里的伊斯蘭教学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权后,以严厉的伊斯兰教法統治阿富汗。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率领北约入侵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政权被推翻。此後塔利班分子以游击队的形式分散在阿富汗,與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更将戰火蔓延至巴基斯坦。.

新!!: 遜尼派和塔利班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本·阿凡

奥斯曼·伊本·阿凡(阿拉伯文: , 574年~656年6月17日),為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的第三代哈里發(644年~656年在位)。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遜尼派認為他是四位“正統哈里發”中的一位;而什葉派則認為他與前兩位哈里發一樣都是篡權者。 奧斯曼·伊本·阿凡出身於麥加古來氏族中的倭馬亞家族,年紀比先知穆罕默德略小。在以兄長阿布·蘇富揚為代表的大部分倭馬亞家族成員激烈反對穆罕默德傳佈伊斯蘭教時,奧斯曼卻是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最親密的戰友之一。奧斯曼迎娶了穆罕默德的兩個女兒。當穆罕默德被迫離開麥加後,奧斯曼和妻子參加了伊斯蘭教徒向埃塞俄比亞的移民(當時移民的穆斯林家庭共有十五個),以及後來向麥地那的移民。 644年11月3日第二任哈里發欧麦尔·本·赫塔卜被一名波斯釋奴遇刺身亡之後,奧斯曼則被推舉為第三代哈里發。他的執政時期的特點是,大量任用倭馬亞家族成員擔任要職。奥斯曼的堂侄、大馬士革總督穆阿威亞在奥斯曼任哈里發時成為整個敘利亞的總督。在奧斯曼統治時期,最後編訂了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然而,什葉派一直否認奧斯曼對《古蘭經》定型的功績。什葉派認為,《古蘭經》中原有的許多關於先知穆聖的堂弟兼女婿、也是什葉派的第一代伊瑪目阿里的篇章由於奧斯曼的偏見而被删改了。 在奧斯曼執政时代,阿拉伯游牧騎兵仍然所向無敵。據守伊朗的薩珊王朝被消滅了;在歐麥爾時代征服北非的將領阿邁爾·伊本·阿斯挫败了東羅馬帝國奪回埃及的計劃。高加索地區和塞浦路斯也在軍事壓力下成為伊斯蘭教世界的一部份。 雖然奧斯曼任內消滅了據守波斯的薩珊王朝,將阿拉伯帝國的版圖大為擴張,並且編纂成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而有不小的貢獻,但是奧斯曼也因為用人唯親而引發周遭人士的不滿。656年,來自伊拉克和埃及的宗教激進分子组成的刺殺集團於麥地那包圍了奧斯曼的住所。6月17日,奥斯曼被一群破門而入的刺客杀死。當奥斯曼被刺時,他正在閱讀《古蘭經》。 在奧斯曼·伊本·阿凡遇刺後,其堂侄穆阿威亞反對先知的堂弟阿里成為新一任哈里發;他公開展示奧斯曼的血衣,暗示奧斯曼實被阿里所害。奥斯曼的遺體則被安放在麥地那。 Category:哈里發 Category:656年逝世.

新!!: 遜尼派和奥斯曼·本·阿凡 · 查看更多 »

安薩里

罕默德·安萨里(一作加札利;ابو حامد محمد ابن محمد الغزالی,),在波斯呼羅珊圖斯出生及逝世。他是波斯裔伊斯兰神学家、法理学家、哲学家、宇宙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是逊尼派伊斯兰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被认为是怀疑论的先驱,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他改变了早期伊斯兰哲学的方向,将它由伊斯兰玄学带入因果论的时代。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安萨里是繼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後,最有影響力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文明中將安萨里視為是,也就是復興者,依照傳統每世紀會有一個復興者出現,復興他們的信仰Dhahabi, Siyar, 4.566-->。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從在科學和信仰上的運動反而是伊斯兰科學進展的損害。安萨里的著作也改變了伊斯兰教的哲學,像早期的伊斯兰新柏拉圖主義是以古希腊哲学,但在受到安萨里驳斥後,一直無法恢復過來。安萨里也提出了當時正統的伊斯兰信仰,和蘇菲主義有密切的關係。後來正統伊斯兰信仰和伊斯兰神秘主義仍然各自發展,但保有對彼此的接納,因此不會試圖譴責或掃除消滅另外一方。.

新!!: 遜尼派和安薩里 · 查看更多 »

安拉

--(الله,),又譯為--,是阿拉伯语言使用者称呼独一受拜者或真主的读音,包括阿拉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都如是称呼獨一神,也就是希伯來文的以利。穆斯林,即伊斯蘭教的信徒,只信奉安拉為自己的主。雖然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種宗教教義不同,甚至會彼此攻訐仇視,但基於一神教的屬性,還有伊斯蘭教將摩西、亞倫、耶穌、穆罕默德均視為神派到人世間的先知的這種觀點,可以確定伊斯蘭教說的安拉和猶太教、基督教的耶和華,其實都是同一個神。這三種宗教均被認為屬於沙漠一神諸教。 對伊斯蘭教起源和教義欠缺了解的一般人,則常誤認伊斯蘭教的神和猶太教、基督教的神稱呼並不相同。其實只是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對同一個神講法不同,音譯後在各種語言中用詞不相同造成的誤認。(阿拉伯語中的「安拉」,直譯成漢語是「唯一的崇拜對象」。也就是在「崇拜對象」的普通名詞 ilâh 前面加上定冠詞 al,成為Allâh),英文直譯就是「The God」。現實中信仰這三種宗教的民族和人群,往往對彼此有偏見,也是加深這種誤認的原因。 通用中文的穆斯林通常意譯為「真主」,早期经文翻译以“至仁主”最常见。通用突厥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的穆斯林,根據波斯語「خدا」音譯為「豁大」、「胡大」或「胡达」(自有者)。.

新!!: 遜尼派和安拉 · 查看更多 »

布哈里聖訓

布哈里聖訓(صحيح البخاري)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六大聖訓集之一,由穆斯林學者穆罕默德·伊本·伊斯梅爾·布哈里(810年-870年)輯錄,記載著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的言行。大部分的遜尼派穆斯林認為這部聖訓是最重要的聖訓,是僅次於《古蘭經》之後最具權威的經典。.

新!!: 遜尼派和布哈里聖訓 · 查看更多 »

世界概况

《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又譯作《世界各國紀實年鑑》;)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調查報告,發佈世界各國及地區的概況,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經濟等各方面的統計數據。因中央情報局属美國政府部门,所以其資料格式、體例、內容皆需符合美國政府的官方需要及立場。資料則是由美國國務院、美國人口調查局、國防部等部門及其轄下的相關單位提供。如同其他美國聯邦政府作品一樣,本報告內容均屬公有領域資源。.

新!!: 遜尼派和世界概况 · 查看更多 »

今日美國

《今日美国》(USA Today)是美国唯一的彩色版全国性对开日报,1982年9月15日创刊,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的麦克林(McLean),属全美最大的甘尼特(Gannett)报团。《今日美国》是美国发行量第二大的报纸。 《今日美国》每周出版五天,有国内版和国际版。国内版每天56版,国际版每天16版,向50多个国家发行。创刊时的发行量为20万份,目前已达140万份,创造了美国报业史上发行量增长速度最快的纪录。据统计,1988年在全美10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中,它已高居第二,仅次于《华尔街日报》。目前,该报在国内有30个印刷点,通过卫星传送版面。1985年和1986年起先后通过卫星传送版面,在新加坡和瑞士苏黎世印刷国际版。.

新!!: 遜尼派和今日美國 · 查看更多 »

什叶派

什葉派(شيعة,,Shia,),來自شيعة علي(,Shia-ne-Ali)的縮寫,原意為阿里的追隨者,與遜尼派併列為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教派之一。什葉派與遜尼派各門派中的主要不同不在於教義問題,主要在於誰是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穆阿维耶什叶”、“奥斯曼什叶”和“阿里什叶”等,目前则專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穆罕默德堂弟及女婿)的人,遜尼派則認為穆罕默德的繼任者是他的岳父阿布·伯克爾。 什葉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一般認為什葉派人口數佔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的10至15%,然而某些什葉派人士稱有30至35%。68%至80%的什葉派伊斯兰教徒住在以下四個國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及印度。十二伊玛目派是什葉派中最主要的派別。2012年估計什葉派中有85%屬於十二伊玛目派。 什叶派是以古兰经及聖訓上記載,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論為基礎,也包括一些什叶派視為是聖書(Nahj al-Balagha)的書籍Esposito, John.

新!!: 遜尼派和什叶派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遜尼派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伊斯蘭國

#重定向 伊斯兰国.

新!!: 遜尼派和伊斯蘭國 · 查看更多 »

伊斯蘭恐怖主義

伊斯蘭恐怖主義(إرهاب إسلامي,),或稱為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是團體或個人的伊斯蘭教性質暴力恐怖主義,動機多是以《古蘭經》的經文或源自聖訓的教誨為名目。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借鑒於古蘭經的經文和聖訓,把政治性質的暴力行為合理化。比較著名的是穆罕默德·奥马尔的塔利班、奧薩瑪·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及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的伊斯蘭國。庫特卜的主張,被認為是當今伊斯蘭恐怖主義的主要來源。 在《The Wages of Appeasement: Ancient Athens, Munich, and Obama's America》一書中認為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和猶太教不同的是,《古蘭經》有多處經文支持穆斯林使用武力,對非信徒和伊斯蘭教的其他敵人戰鬥。法国社会学家也认为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通过宗教表达的,并称“如果你杀人时什么都不喊,只会被当地报纸报道,但如果你杀人时喊着‘真主至大’,你将登上全国的头条」。.

新!!: 遜尼派和伊斯蘭恐怖主義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遜尼派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圣战

聖戰可以指:.

新!!: 遜尼派和圣战 · 查看更多 »

哈里发

哈里发(阿拉伯语: ;拉丁化:Caliph),為哈里發國(khilāfa,意為哈里發統治之地)與烏瑪的統治者,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源自於,意為繼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後,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繼承者)為名號,繼續領導伊斯蘭教,隨後被簡化為哈里發。 哈里發本為阿拉伯帝国最高的統治者稱號,相當於一般所說的皇帝,但同時兼有統治所有遜尼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的意味,故又可以同時起了類似天主教的教宗的作用。 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着庞大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僅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名称,一直保存了下来,傀儡哈里发处于开罗的马木留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鄂圖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塔瓦基勒三世也被俘。塞利姆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之後哈里發稱號便由鄂圖曼帝國蘇丹世襲,但1517年之後數百年歷代蘇丹均不常使用該稱號,直到19世紀末鄂圖曼帝國瀕臨解體,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才重新強調自己的哈里發身分。1924年,哈里发制度被土耳其總統凯末尔废除。 2014年6月29日,“伊斯兰国”領袖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自立為哈里發,稱易卜拉欣,但未受大部分穆斯林承認。.

新!!: 遜尼派和哈里发 · 查看更多 »

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阿拉伯文:)是第四位正统哈里发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穆圣)之女法蒂玛的长子,也是穆圣的外长孙,属于賽義德中的一员。哈桑也是什叶派所尊崇的第二位伊玛目。在父亲阿里遇刺后,哈桑曾接受伊拉克庫法地区穆斯林的拥戴就任第五任哈里发,但不久就在叙利亚总督、倭马亚王朝的缔造者、僭称哈里发的穆阿威叶一世的威逼利诱下放弃哈里发称号,引退麦地那,最终死因成迷,由其弟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继承伊玛目之位。.

新!!: 遜尼派和哈桑·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 查看更多 »

先知

先知(prophet)是一个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多种宗教中常用的概念,指能够与神交流并预见未来的人。在不同宗教的信仰里,对先知的认同并非全然一致。.

新!!: 遜尼派和先知 · 查看更多 »

倭马亚王朝

奧米亞王朝(أمويون),中國史籍稱之為白衣大食,是由奧米亞家族统治的哈里发国,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

新!!: 遜尼派和倭马亚王朝 · 查看更多 »

皮尤研究中心

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是美国的一间独立性民调机构和智库机构。.

新!!: 遜尼派和皮尤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

罕默德(阿拉伯语: ;)Elizabeth Goldman (1995), p. 63 gives 8 June 632, the dominant Islamic tradition.

新!!: 遜尼派和穆罕默德 · 查看更多 »

穆爾太齊賴派

太齊賴派 (阿拉伯語: ا لمعتزلة ‎al-muʿtazilah) 是在8到10世紀盛行於巴士拉和巴格達的伊斯蘭神學-哲學派別。 該派主張《古蘭經》被造說,反對將《古蘭經》視為是無始、和真主同樣永恆的。因為若《古蘭經》是真主所創造,真主必定先於它而存在。如果把《古蘭經》也認為是無始的,就等於把真主與其造的《古蘭經》等同,就會導致多神論,損傷真主的獨一性。 該運動起源於伍麥葉王朝,在阿巴斯王朝達到鼎盛, 10 世紀之後勢衰。它被一些現代的主流伊斯蘭神學學者視為異端,因其拒絕古蘭經是永恆的。.

新!!: 遜尼派和穆爾太齊賴派 · 查看更多 »

穆阿威叶一世

阿維亞·本·阿布·蘇富揚 (Muawiyah bin Abi-Sufyan),即穆阿維亞一世(英文: Muawiyah I; 阿拉伯文:,約),伊斯蘭教第五代哈里發(661年—680年在位),統治被稱為“阿拉伯帝國”(歐洲文獻中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的廣大穆斯林國家的伍麥葉王朝的創建者。.

新!!: 遜尼派和穆阿威叶一世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遜尼派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遜尼派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新!!: 遜尼派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瓦哈比派

哈比派(وهابية ;ألدعوة ألوهابية ),也叫瓦哈比(派)运动、瓦哈比主義,是興起於18世紀中的一股原教旨主义伊斯蘭教遜尼宗的一脈,以首倡者穆罕默德·伊本·阿布多·瓦哈比(1703-1792年)而得名,但信徒不喜歡這個稱呼,一般自稱一神論者(也译认主独一者)(Wuwahhidun),意即稱自己為唯一真神的信徒。該派在教義上极端保守,可以說屬於極右派,信徒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

新!!: 遜尼派和瓦哈比派 · 查看更多 »

马赫迪

赫迪(阿拉伯语: ),或译麦赫迪、迈赫迪,意为“导师”,是伊斯兰教教典中记载的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7年、9年或者19年降临世间的救世主。 马赫迪的概念在《古兰经》内没有清晰的体现,但是穆罕默德在《圣训》中多次提及。根据伊斯兰传统,尔撒(基督教中稱為耶穌)会再次降临人世,以穆斯林身份和马赫迪並肩作戰。 巴哈伊信仰相信巴孛即为马赫迪,而19年后宣誓的巴哈欧拉则为耶稣的回归。.

新!!: 遜尼派和马赫迪 · 查看更多 »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新!!: 遜尼派和麥加 · 查看更多 »

麦地那

麦地那(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意謂「光芒四射的城市」),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城,後又稱聖城(مَـديـنـة الـنّـبي‎‎ Madinat al-Nabi),該城位于沙烏地阿拉伯西部,為內陸高原城市。与麦加,耶路撒冷一起被称为伊斯兰教三大圣地。 非穆斯林被沙特中央政府禁止進入麥地那的神聖核心及市中心。.

新!!: 遜尼派和麦地那 · 查看更多 »

迁士

迁士是阿拉伯历史中与辅士相对应的说法,从麦加迁移到麦地那的穆斯林被称为迁士(muhājirūn),而麦地那的穆斯林则被称为辅士(ansār)。 Category:伊斯兰教.

新!!: 遜尼派和迁士 · 查看更多 »

阿布巴卡

阿布巴卡可以指:.

新!!: 遜尼派和阿布巴卡 · 查看更多 »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簡稱阿里(英語: Ali ibn Abi Talib;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1年9月15日—661年1月28日)是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堂弟及女婿,在656年至661年間統治阿拉伯帝国。當穆罕默德受到真主默示時,阿里是首批接受神示的其中一人,他將畢生奉獻給伊斯蘭教。 遜尼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的正統哈里發;什葉派穆斯林視阿里為第一代伊瑪目,又視阿里及其後裔為穆罕默德的正統繼承者。阿里及其後裔都是穆罕默德祖系聖裔的成員。穆斯林社會因對阿里繼承人身分的問題發生分歧而分成遜尼及什葉兩派,遜尼派認定是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巴克爾被任命為他的繼承者(什葉派則是認為穆罕默德的堂弟及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被繼任者,也是第一個伊瑪目)。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本·阿凡被刺殺後,阿里被穆罕默德的同行者選為哈里發,他在任內遇到反抗及內戰。661年,他在庫法的清真寺進行禮拜時被襲,數天後逝世。 在伊斯蘭文化裡,阿里因其勇氣、知識、信念、正直、對伊斯蘭教不屈的奉獻、對穆罕默德的忠誠、平等對待所有穆斯林及對敵人的寬容而受人尊敬。阿里是古蘭經注釋、伊斯蘭法學及宗教思想上的權威人士。阿里在幾乎所有蘇非教團裡的地位崇高,他的影響力貫通整個伊斯蘭教史。.

新!!: 遜尼派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 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壓帶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本区有七个没有河流的国家。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曾横跨欧亚非大陆。今天半岛上所有国家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新!!: 遜尼派和阿拉伯半岛 · 查看更多 »

蘇非主義

蘇菲主義,又称苏菲派(Sufism、;تصوّف),為伊斯蘭教的密契主義(或稱神秘主義)Alan Godlas, University of Georgia, Sufism's Many Paths, 2000, ,為追求精神層面提升的伊斯蘭教團,其詮釋的方式有別於一般穆斯林,他們在生活方面相當嚴格。遵行蘇非主義者被稱为「蘇非行者」(ṣūfī, صُوفِيّ),他們認為透由冥想及導師接觸到安拉,他們把敬畏之心化為對安拉無私的愛。西方學界稱蘇非主義為「大众的伊斯蘭」(Popular Islam),源於盛行在穆斯林普羅大眾、及至伊斯蘭世界。 经典苏菲行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对于(一种反复诵读真主九十九个名字的行为,常常在祷告后)的执迷,以及禁慾主義。苏非主义在倭马亚王朝早期(公元661-750年 See Google.

新!!: 遜尼派和蘇非主義 · 查看更多 »

耶齐德一世

耶齊德一世,全名為耶齊德·本·穆阿威亞·本·阿布·蘇富揚(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第六代哈里發,同時也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第二位哈里發。他的統治時間是從680年至683年。什葉派穆斯林否認他的合法性,並譴責他在導致伊瑪目侯赛因·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之死的卡爾巴拉戰役中的作用。.

新!!: 遜尼派和耶齐德一世 · 查看更多 »

欧麦尔·本·赫塔卜

歐瑪爾·賓·哈塔卜(;约591年-644年),又译欧麦尔、奥马尔,是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二代哈里发(634年起)。先知穆罕默德最著名的拥护者和战友之一。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均爲穆罕默德的四大徒弟。.

新!!: 遜尼派和欧麦尔·本·赫塔卜 · 查看更多 »

武裝

#重定向 武装力量.

新!!: 遜尼派和武裝 · 查看更多 »

波斯

在的伊朗在世界上的位置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是伊朗歷史的一部份。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時期領土東至印度河平原,西北至小亚细亚、欧洲的马其顿、希腊半岛、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或也门。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新!!: 遜尼派和波斯 · 查看更多 »

旧唐书

《旧唐书》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原名《李氏書》,《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歐陽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甚至有並列兩傳的情況,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勣,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憲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傳裡都有李善。基本上,《舊唐書》只是抄錄現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國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無《實錄》存下,則雜采各家傳聞和《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舊唐書》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趙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勳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僕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載,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如《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賈耽傳》裡收錄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是中國地理上極為珍貴的資料。《舊唐書》裡更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歷史。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湮沒不聞,以至於“鬱絕不傳,無所考覓”。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旧唐书》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顾炎武稱:“《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稱《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時,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書》並不能取代《舊唐書》。.

新!!: 遜尼派和旧唐书 · 查看更多 »

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領袖同時兼為宗教領袖,或者宗教領袖同時兼為政治領袖的政體。.

新!!: 遜尼派和政教合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伊斯兰教逊尼派素尼派遜尼派穆斯林逊尼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