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造山運動

指数 造山運動

造山運動(Orogeny)是指地殼結構因為板塊運動產生劇烈變化,屬地殼變動的一種。這種作用會產生岩石高度變形的帶狀區域,稱為造山帶(Orogens或Orogenic belts)。“Orogeny”來自希臘語,“oro”是山,“geny”是“genesis”的略語,誕生或起源的意思。造山運動是造成各大陸山地的主要機制;當大陸地殼因為造山運動產生褶皺和厚度增加時就形成山脈。涉及大範圍的地質作用統稱造山運動 。.

52 关系: 加里東造山運動变质岩夏威夷群島大洪水安山岩寒武紀山脉岩石圈岩漿中洋脊希腊语弧後盆地侵蚀作用志留紀地幔地质学地槽地殼均衡地殼變動地溫梯度喜马拉雅山脉冰岛冈瓦那大陆內華達山脈 (美國)元古宙勞倫大陸Continental drift火成岩爱德华·修斯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學熱點 (地質學)燧石花崗岩隱沒帶聖安德烈亞斯斷層页岩褶皺運動阿巴拉契亚山脉阿利根尼造山幕阿瓦隆尼亞大陸逆斷層Plate tectonics東非大裂谷板块构造论混合岩海床海底平頂山新幾內亞新西兰...新柏拉图主义放射性定年法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加里東造山運動

加里東造山運動(Caledonian orogeny)是一個在不列顛群島、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斯瓦尔巴群岛、東格陵蘭和部分中歐、北歐地區岩層中紀錄的造山運動。加里東造山運動相關事件發生於奧陶紀到早泥盆紀,相當於4.9到3.9億年前。它是因為巨神海封閉造成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阿瓦隆尼亞大陸等地體相碰撞而發生。 加里東造山運動的名稱由來於蘇格蘭的拉丁語名稱喀里多尼亚(Caledonia)。這個名稱首次於1885年由奧地利地質學家爱德华·修斯用來描述北歐在泥盆紀以前的造山運動。埃米爾·奧格和漢斯·施蒂勒等地質學家認為加里東造山運動是地球歷史上數次造山運動之一。目前了解加里東造山運動包含了數個可以是橫向年序堆積層的地质构造階段。它的名稱因此不能用於地質時間上的絕對年代,只適用於一連串與構造相關的事件。.

新!!: 造山運動和加里東造山運動 · 查看更多 »

变质岩

變質岩(Metamorphic rock)是經由變質作用所形成的。原岩受到熱(溫度高於150〜200℃)和壓力(1500巴)的作用,其內部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逐漸變化。原岩可以是沉積岩、火成岩或是變質岩。 地殼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變質岩組成,並依照化學及礦物的組成(變質相)進行分類。原岩可因受地球內部的高溫及岩層上方的巨大壓力而形成變質岩。構造的過程也可形成變質岩,如大陸的碰撞造成的水平的壓力,使原岩摩擦和變形。岩脈的侵入也可形成變質岩。研究變質岩(大多因侵蝕及抬升而露於地表)可進一步了解地殼深處的溫壓環境。 變質岩的一些例子︰片麻岩,板岩,大理岩,片岩,石英岩。.

新!!: 造山運動和变质岩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Hawaiian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 夏威夷群島在1778至1898年间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個较大的島嶼和其他小岛組成的群島,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位處北緯19°至29°之間,北回归线穿过本群岛。属于太平洋、大洋洲,呈東南-西北向排列,共長2400公里,面积1670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島为最東南的夏威夷島,當地人慣稱為「大島」,而人口最多則是作為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最高点为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海拔4205米。 夏威夷群島屬於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其中一部份,而這些火山島是由地殼中的熱點所產生的。 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不至于太高。 夏威夷群島1959年設為美國領土的第五十州,為夏威夷州,是美国的两大海外州之一,首府在檀香山。.

新!!: 造山運動和夏威夷群島 · 查看更多 »

大洪水

大洪水是世界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玛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當中,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各民族的傳說很明顯有同一來源。根據基督徒的聖經記載:由於往後各民族的居住地逐漸分散,使這個傳說也變得變化多端。而另一方面,隨着历史学深入地球各民族的文化和傳說,發現這個大洪水傳說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傳。许多歷史學家試圖找尋各地的傳說,並從當中找出一些历史遗跡。.

新!!: 造山運動和大洪水 · 查看更多 »

安山岩

安山岩(Andesite)是一种中性火山喷出岩,是造山带最普通的火山岩,其中含有斑晶,斑晶是中性斜长石,深色矿物有辉石、角闪石,基质为隐晶质,由斜长石和极少量正长石或石英组成。主要含有的矿物是铁、钛的氧化物。“安山岩”这个词是来源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安山岩的分类主要依据起斑晶中含有的不同成分,如辉石安山岩、云母安山岩、角闪石安山岩等。安山岩的化学和矿物成分同闪长岩相当,是流纹岩和玄武岩之间的过渡類型岩石,含有范围在57-62%的二氧化硅(化学式:Si)。 安山岩為構成島弧火山的重要火成岩,在新生代环太平洋地区有大量的发现。台灣的大屯火山群、富貴角都屬於安山岩。.

新!!: 造山運動和安山岩 · 查看更多 »

寒武紀

#重定向 寒武纪.

新!!: 造山運動和寒武紀 · 查看更多 »

山脉

山脈是相連的山體的統稱。 一般由於板塊相互擠壓使得地殼隆起,形成山脈,這類山脈稱為褶皺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受印度板塊的衝撞而形成的;從庫頁島、日本、台灣到菲律賓群島的彩帶列嶼是由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形成的。 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通常是獨立的山峰,但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火山活動也會形成山脈,例如夏威夷群島,即是火山群山脈。 山脈依高度可分為三種類型:.

新!!: 造山運動和山脉 · 查看更多 »

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的表層,薄而堅硬。岩石圈在軟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部地幔和地殼。地殼在地幔之上,由莫氏不連續面作為分界。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 岩石圈相對於其下的軟流圈,屬於較剛性、脆性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岩體仍然有足夠的強度來累積能量,發生地震。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区别在于对应力的不同响应:岩石圈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刚性、弹性形变、最终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软流圈黏滞变形,在应力下塑性形变。 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異。一般而言,大陸地殼的岩石圈厚度大於海洋地殼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体深度存在争议。岩石圈的下界是上地幔岩石从脆性转变为黏性的等温线。超过此温度(~1000°C),上地幔中最软弱的矿物——橄榄石将黏性形变。洋底岩石圈典型厚度为50–100公里厚(但在大洋中脊下的岩石圈厚度仅相当于地壳厚度),大陆岩石圈的厚度约40公里到可能的75公里;其上部的~30到~50公里是大陆地壳。岩石圈的地幔部分主要由橄榄岩组成。地壳与上地幔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很大不同,二者的分界面即莫霍面。.

新!!: 造山運動和岩石圈 · 查看更多 »

岩漿

岩漿是熔化的岩石,通常位於地表之下的岩漿房中。岩漿是一種複雜的高溫硅酸盐溶液,是各種火成岩的前身,火成岩是由岩漿冷卻而成的。岩漿可以侵入鄰近的地殼岩石或是冒出地表。 岩漿存在於650℃到1400℃的溫度中。可低至650℃,高至1400℃。熔岩中含有1~8%的挥发性物质。 岩漿處於高壓之中,有時會經由火山口(或譯火山管、火山流口、火山道)以熔岩流或是以火山碎屑物的火山噴出物的形式冒出。 這些火山噴發的產物通常包括了從沒到過地表的液體、結晶體及溶解氣體等。岩漿會在地殼中各自分離的岩漿庫內集結,不同地方的岩漿組成成份會稍有不同。 這些地方包括了隱沒帶、裂谷帶、中洋脊或是地函熱柱的熱點之上。只有在地球的軟流圈內的特定條件之下岩漿才會形成。.

新!!: 造山運動和岩漿 · 查看更多 »

中洋脊

中洋脊(Mid-ocean ridge),又稱洋脊、大洋中脊、中央海嶺,是位於全球海中張裂性板塊邊界的一系列火山結構系統,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海底山脈,長達,其中連續的山脈長達,與之相對應的地質結構是陸地上的裂谷(地塹),地函的熱對流在中洋脊中央處上升,岩漿在此湧出後,快速冷卻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殼,並將較舊的地殼向兩旁推開,從而使海底擴張,也正因為如此,正斷層作用產生了裂谷,也出現了平行斷層。離大洋中脊愈遠的岩石愈年老,而大洋中脊中央則是最年輕的新生地殼。另一方面,由於軟流圈内的岩漿對流背離,再加上各部份的對流速度不一,因而形成轉換斷層,雖然朝著同一方向擴展(脊推機制),但移動方向卻不相同,而這些轉換斷層會出現剪切作用。 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脊,冰島則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因此被認為是觀察中洋脊構造最方便的區域。.

新!!: 造山運動和中洋脊 · 查看更多 »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造山運動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弧後盆地

弧後盆地(Back-arc basins)是屬於隱沒系統中的地質構造單元。.

新!!: 造山運動和弧後盆地 · 查看更多 »

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erosion)或水土流失(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還會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海裡。 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 而由雪、霜、阳光、雨水对地表的作用則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开裂。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 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進行各項工程建設等等。 害處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 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 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

新!!: 造山運動和侵蚀作用 · 查看更多 »

志留紀

志留紀(Silurian)是地质时代表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4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 志留系一名源于威尔士地区一个古老部族。1835年,英国R.I.莫企逊,在威尔士地区建立了广义的志留系,对岩系作了划分,用笔石与壳相化石进行对比。1879年,把莫企逊广义的志留系下层命名为奥陶系。中文名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志留纪”(音读:シルキ,罗马字:siruki)。.

新!!: 造山運動和志留紀 · 查看更多 »

地幔

地函(Erdmantel;mantle;manteau;原於mantellum,意為斗篷),--,位於地殼之下,地核之上,和地殼以莫氏不連續面為界,和地核間則以古氏不連續面為界。厚度约2900公里。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铁、镁的矽酸鹽,平均密度是3.3–5.5 g/cm3。地函含石榴子石、輝石、橄欖石及其他類型的岩石。占地球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由於P波及S波皆可通過地函,故推測地函主要為固體構成。地函可分成上部地函、過渡帶及下部地函。.

新!!: 造山運動和地幔 · 查看更多 »

地质学

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 探討壓力與時間、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质学(Astrogeology)。.

新!!: 造山運動和地质学 · 查看更多 »

地槽

地槽是大陆地壳的一级构造单元,呈狭长带状,长达数百至数千千米,但宽仅数十至数百千米,是地壳上相对活动的区域,有强烈的构造变动,频繁的岩浆活动,因此也有丰富多样的矿物存在。 地槽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一阶段有强烈的差异下降,接受了非常厚的沉积层;在第二阶段反而有强烈的褶皱上升,相成巨大的山系。 地槽主要位于大陆的边缘地带或两个大陆之间,现代位于大陆内部的地槽褶皱带,在当时发育时,也是处于古代大陆的边缘。 1857年,美国地质学家霍尔(James Hall)定名为“大向斜轴”,1873年地质学家丹纳(James Dwight Dana)正名为“地槽”。.

新!!: 造山運動和地槽 · 查看更多 »

地殼均衡

地殼均衡(Isostasy,希臘語 ''ísos'',相等和 ''stásis'',停頓的組合)是一個地質學上的術語,是指地球岩石圈和軟流圈之間的重力平衡,例如板塊的「漂浮」高度取決於其密度和厚度。這個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麼地球表面會存在不同高度的地表特徵。當一個區域的岩石圈達到了地殼均衡的狀態,就是所謂的「均衡平衡」。地殼均衡並非破壞平衡的過程,而是恢復平衡的過程(负反饋)。人們普遍認為地球是一個動態系統,該系統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反應其負載。然而,地殼均衡提供了一個區域發生了垂直運動時如何變化的觀點。某些區域(例如喜马拉雅山脉)並不是地殼均衡狀態,這使許多科學家以其他的學說解釋造成這些區域如此高度的原因(喜馬拉雅山脈至今仍因為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相碰撞的力量上升中)。 最簡單的例子中,地殼均衡是排除液體重量相等於支撐浮體力量的浮力原理。在地質尺度來看,地殼均衡可以在岩石圈施加強大壓力在軟弱的軟流圈時觀察到;在地质年代中可以看到的是岩石圈因為高度的變化造成流體側向流動。 地殼均衡的概念由美國地質學家於1889年提出。.

新!!: 造山運動和地殼均衡 · 查看更多 »

地殼變動

#重定向 板块构造论.

新!!: 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動 · 查看更多 »

地溫梯度

地溫梯度是与地球内部深度增加相关的每單位深度的溫度升高變化率。在世界上大部分远离板塊構造的地區裡,接近地表附近的地溫梯度是每公里深度為25–30 °C/km (或 72-87 °F/英里)。严格来说,地热必然是指地球,但概念可能适用于其他行星。藉由行星体跟踪梯度的线被称为地球和其他地球行星上的"地热"(geotherm)。在月球上,它被称为"月热"(selenotherm)。 地球的内部热量来自行星形成时的沉积物的剩余热量,通过放射性衰变产生的热量以及其他来源的热量的组合。地球中主要的发热同位素是钾-40,铀-238,铀-235和钍-232。在行星的中心,温度可以高达7000 K,和压力可能会达到360 GPA(360万个大气压)。.

新!!: 造山運動和地溫梯度 · 查看更多 »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新!!: 造山運動和喜马拉雅山脉 · 查看更多 »

冰岛

冰岛(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視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万,儘管面積不大,卻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少的其中之一。冰岛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洋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質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气温适中。 根据《》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至1814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20世纪前,冰岛人主要依靠渔业和农业为生,冰岛亦曾是该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漁業的工业化以及二次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带来了冰岛的繁荣,1990年代冰岛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冰岛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其经济结构也因金融服务业的引入而趋向多元化。 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冰岛为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相比税率较低,并且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境内的银行国有化,冰島幣值都大幅貶值。 冰岛文化与其他北欧斯堪地纳维亚文化有很深渊源,大多数冰岛人是斯堪地纳维亚人和盖尔人的后裔。冰岛语属北日耳曼语支,起源于古諾爾斯語并与法罗语及挪威西部方言接近。冰岛的文化遗产主要为传统冰岛菜、诗歌和中世纪的冰岛萨迦。在北约成员国中,冰岛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備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巡部隊。.

新!!: 造山運動和冰岛 · 查看更多 »

冈瓦那大陆

在地質學中,冈瓦那大陆(Gondwana,,或Gondwanaland),也称冈瓦纳古陆、南方大陆,是5.73亿-5.10亿年前的超大陸,它是從罗迪尼亚大陸分裂出來的兩塊超大陸之一(另一個超大陸為劳亚大陆),存在于南半球。.

新!!: 造山運動和冈瓦那大陆 · 查看更多 »

內華達山脈 (美國)

內華達山脈()是一條縱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部的山脈。部分山體也位於內華達州境內。內華達山脈的最高峰是惠特尼峰,標高4,418 m。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區域都位於內華達山脈內。內華達山脈內有塔霍湖等湖泊。.

新!!: 造山運動和內華達山脈 (美國) · 查看更多 »

元古宙

元古宙(Proterozoic,符号PR),又稱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個時期,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Ma(百万年前),结束于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宙属于前寒武纪(也是元古宙較不正式的名稱),上一个宙是太古宙,下一个宙是显生宙。 Proterozoic是希腊语词根protero-,意思是更早(former, earlier)与zoic-,意思是动物(animal, living being)。.

新!!: 造山運動和元古宙 · 查看更多 »

勞倫大陸

勞倫大陸(Laurentia,又稱為北美克拉通,North American craton)是地球历史上太古宙时期,约20亿年前由北美洲、格陵兰和西伯利亚东部的克拉通和地体组成。 在勞倫大陸上发现的最老的岩石是在加拿大地盾上发现的40亿年老的片麻岩。约19.1亿年前凯诺兰大陆分裂导致了勞倫大陸的形成。这个过程也造成了今天加拿大西北地区大奴湖的形成。勞倫大陸在此后的11亿年里与南部的冈瓦那大陆和亚洲克拉通一起组成羅迪尼亞大陸。 约八亿年前勞倫大陸又从当时位于地球南极的罗迪尼亚分裂,在埃迪卡拉纪中缓慢向北移动。在寒武纪和奥陶纪中,即5.42至4.44亿年前,它位于赤道附近,与阿瓦隆尼亞大陸和波羅地大陸一起组成巨神海中的一组岛屿。 约4.4亿年前在志留紀早期勞倫大陸东侧的巨神海开始变宽。它的板块在勞倫大陸的东岸隱沒,抬高大陆地壳,造成火山爆发。在勞倫大陸上形成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与此同时在大洋的另一边阿瓦隆尼亞大陸与波羅地大陸联合。巨神海的沉积岩今天可以在大洋两边的山脉中看到。 约四亿年前,在泥盆纪初期,各大陆组成了歐美大陸,巨神海成为瑞亞克洋的一个海湾。阿巴拉契亚山脉继续升高。 约三亿年前欧美大陆与其它的亚洲大陆和冈瓦那大陆在中生代的泛大洋和特提斯洋之间形成了最后一个超大陆盤古大陸。.

新!!: 造山運動和勞倫大陸 · 查看更多 »

Continental drift

#重定向大陆漂移学说.

新!!: 造山運動和Continental drift · 查看更多 »

火成岩

火成岩(大陆稱--漿岩),是指岩漿或熔岩冷卻和凝固後(地壳裡喷出的岩浆,或者被熔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種岩石。火成岩是三种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他两种类型分别是沉积岩和变质岩。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裡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

新!!: 造山運動和火成岩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修斯

爱德华·修斯(Eduard Suess,)旧译徐士,奥地利地质学家。.

新!!: 造山運動和爱德华·修斯 · 查看更多 »

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學是生物學與地理學間的邊緣學科。研究生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一門學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组成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及形成原因。生物地理學研究範圍包括:動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海洋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地理學。生物的單體還有群體會隨著緯度、海拔、隔離以及棲息地面積地理梯度之轉變而變化生物的基因Brown University,.

新!!: 造山運動和生物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生物地理學

#重定向 生物地理学.

新!!: 造山運動和生物地理學 · 查看更多 »

熱點 (地質學)

熱點在地質學上是指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約翰·圖佐·威爾遜在1963年時有了一種想法,認為像夏威夷群島這樣的火山鏈是板塊緩慢地移動時經過地表下一個“固定的”熱點而形成的。熱點被認為是一股較熱的、狹窄的地函從地函與地核之間的邊界開始向上進行對流而形成的,這稱為“地函柱”(mantle plume)。最新的地質學上的證據則把熱點的成因指向了海洋地殼隱沒至核幔邊界(Gutenberg discontinuity),海洋地殼因其密度較小而上升,且過程中減壓融熔。地質學家也確認出了全球40到50個熱點,最活躍的熱點包括夏威夷、留尼旺、黃石、加拉巴哥群島、冰島等地。.

新!!: 造山運動和熱點 (地質學) · 查看更多 »

燧石

燧石俗称火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主要由隐晶质石英(SiO2)组成,致密、坚硬,多为灰、黑色,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根据其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

新!!: 造山運動和燧石 · 查看更多 »

花崗岩

花崗岩(香港又名麻石,Granite),英文名稱是從拉丁文granum來的,意指顆粒。而「花崗岩」一詞是指「花」紋美麗又質地「崗」強的「岩」石。 花岗岩经常用作建筑材料。它是芬兰岩石地表层中最常见的石头种类。当1989年为每个芬兰行政区推选代表性的石头时,制订候选名单的评委会一致认定花岗岩凭其独特的地位无愧为代表整个芬兰的国石。.

新!!: 造山運動和花崗岩 · 查看更多 »

隱沒帶

隱沒帶(英語: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帶”、“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對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區。 隱沒帶存在於聚合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海洋板塊擴張到大陸板塊邊緣,因為海洋板塊較重,會沉入大陸板塊之下,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地球的岩石圈、海洋板塊、沉積層以及被困住的水份就是經由隱沒帶回收到地函深處的。目前地球是唯一已知有隱沒帶的行星,金星與火星都沒有隱沒帶。但是根據1999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r)對火星磁場的觀察發現,火星早期可能有板塊活動,但尚未得到確認。沒有隱沒作用(subduction),地球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沒有隱沒帶,地殼不會分化出大陸與海洋,所有的固體地球也都會被一個全球性的大海洋所覆蓋。 岩石圈(地殼加上上部地函的堅硬部份)與軟流圈的密度差造成隱沒作用。岩石圈比地函的軟流圈部份的密度要高的時候,岩石圈容易沉入地函裡,形成隱沒帶;而隱沒作用在岩石圈密度比軟流圈小的地方會遭到抵抗。岩石圈的密度比其下的軟流圈的密度大或是小取決於相關地殼的性質。地殼的密度總是比軟流圈或是地函的岩石圈部份的密度來得小。然而因為大陸地殼總是比海洋地殼厚,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地殼小,大陸岩石圈的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岩石圈的密度小。海洋岩石圈的密度通常比軟流圈大。例外的情況發生在大片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又稱為“大型火成岩區(large igneous provinces(簡稱LIPs))”。 這類例外的情況會造成海洋地殼極度增厚,浮力太大而無法隱沒。當在下沉板塊之上的岩石圈浮力太大無法隱沒時會產生碰撞,因此有這句常說的話:隱沒作用引起造山運動。.

新!!: 造山運動和隱沒帶 · 查看更多 »

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重定向 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新!!: 造山運動和聖安德烈亞斯斷層 · 查看更多 »

页岩

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雲母、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根据其混入物的成分,可分为:.

新!!: 造山運動和页岩 · 查看更多 »

褶皺運動

#重定向 褶皱.

新!!: 造山運動和褶皺運動 · 查看更多 »

阿巴拉契亚山脉

--(Appalachian Mountains),又譯--,是北美洲东部的一座山系。南起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北至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最北部--脉则延伸到魁北克的加斯佩地区。最高峰在北卡罗莱纳州的米切尔峰(2037米)。 构成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有纽芬兰省的长岭山、魁北克的圣母山、缅因州的朗费罗山、新罕布夏州的怀特山、佛蒙特州的格林山脈、塔库尼克山;马萨诸塞州的勃克夏山;跨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和西佛吉尼亚州三州的阿莱干尼山;跨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西佛吉尼亚州以及佛吉尼亚州四州的阿巴拉契亚岭谷。还有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到佐治亚州北部的蓝岭山脈。 实际上阿巴拉契高地 严格的边界範圍存有争议,阿第倫達克山脈一般被认为是属于加拿大地盾,而非阿帕拉契高地。.

新!!: 造山運動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 查看更多 »

阿利根尼造山幕

阿利根尼造山幕(Alleghenian Orogeny)是3.5亿年前至3.0亿年前,古生代晚期石炭纪的一次北美大陆东部的造山运动,产生了阿巴拉契亚山脉(即蓝岭山脉)及西南部平行的阿勒格尼山脉-坎伯兰山脉。这次运动产生了褶皱和断层,以及岩石的变质。它被认为是晚古生代时期形成盘古大陆的过程中,冈瓦纳古陆的非洲部分碰撞劳亚古陆的北美洲部分造成的。 这场造山运动形成的山脉的高度堪比喜马拉雅山脉。随后数亿年的侵蚀过程形成了如今的阿巴拉契亚山系。 Category:造山运动 A.

新!!: 造山運動和阿利根尼造山幕 · 查看更多 »

阿瓦隆尼亞大陸

阿瓦隆尼亞大陸(Avalonia)是個遠古微大陸或地體,存在於寒武紀到志留紀,範圍包含現今的西歐、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以及部份美國東岸地區。其名稱來自於加拿大紐芬蘭省東南部的阿瓦隆半島。.

新!!: 造山運動和阿瓦隆尼亞大陸 · 查看更多 »

逆斷層

逆断层(reverse fault或thrust fault),是斷層的一種,位於弧前盆地,其斷層上盤的岩體相對於下盤,往上移動,原來位置較低的地層會移動到位置較高地層的上方,因此較老的地層會出現在較新地層的上方,而所謂的逆也就是指最後位於上層的岩盤沒有因為重力順著破裂面下滑成為下盤。逆斷層一般都是因為壓縮力所造成。 断层上盘推移较远,与原地基岩不是一个整体,属外来岩体,称为推覆体。 逆衝斷層(thrust)則為角度較小的斷層 en:Reverse fault Category:地質學 Category:斷層.

新!!: 造山運動和逆斷層 · 查看更多 »

Plate tectonics

#重定向板块构造论.

新!!: 造山運動和Plate tectonics · 查看更多 »

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於非洲東部,是一個在3500萬年前由非洲板塊的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地理奇觀,縱貫東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斷裂帶,属于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態、地理和人類文化都相當獨特,目前觀光的主要景點則由肯亞進入。.

新!!: 造山運動和東非大裂谷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造山運動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混合岩

混合岩是经过强烈混合岩化作用而变质的岩石,脉体非常多,但脉体和基体之间的界限一般不太明显,有时模糊不清,外观已经失去原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具有混合的特点,普遍发育出交代结构,最强烈的混合岩化常见于隆起区背斜褶皱的核部以及断裂带中。 混合岩的分类和命名首先根据其构造特征定基本名称,然后再根据脉体物质成分,将成分放在形态特征名称前面,如:花岗细晶网状混合岩;伟晶质条带状混合岩等。.

新!!: 造山運動和混合岩 · 查看更多 »

海床

海床(sea floor,也被稱為海底、洋底ocean floor)是指海洋的底部,海洋板塊構成的地殼表面,它對陸地形態的演變及地質史有重要影響。.

新!!: 造山運動和海床 · 查看更多 »

海底平頂山

海底平頂山(guyot或tablemount),是平頂的海底山。有證據顯示海底平頂山曾經在海平面上,並漸漸依不同階段下沉,有岸礁山(fringed reefed mountain)、珊瑚島,最後成為海底平頂山。海底平頂山在太平洋十分常見,被認為是死火山。夏威夷-皇帝海山鏈(Hawaiian-Emperor seamount chain)是一個整個火山鏈經歷以上過程的很好例子,當中有不少海底平頂山的例子。.

新!!: 造山運動和海底平頂山 · 查看更多 »

新幾內亞

新畿內亞(New Guinea;巴布亞皮欽語:Niugini;Papua)位於澳大利亞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島嶼。有時,本島亦被稱為「巴布亞」,但有時巴布亞亦單指本島的一部份。此外,印尼官方过去稱呼本島為「伊里安岛」( Pulau Irian),至2002年开始才称为巴布亚岛(Pulau Papua)。 19世紀受歐洲國家殖民侵略,國界大致上沿用昔日德、荷佔領地一分為二:位於東經141度以東的,屬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由1975年開始脫離澳大利亞成為獨立的國家;位於東經141度以西的,屬於印尼的巴布亞省和西巴布亞省。這部份一直都有分離活動,要求從印尼獨立。.

新!!: 造山運動和新幾內亞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新!!: 造山運動和新西兰 · 查看更多 »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Plotinus)發展出的哲學派別,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

新!!: 造山運動和新柏拉图主义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定年法

放射测年法是利用测定被测定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与其衰变产物的比率,之后应用这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计算年代的方法,亦被稱為絕對定年法。.

新!!: 造山運動和放射性定年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造山造山带造山理論造山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